筆者第一個存儲工具是小學時使用的3.5英寸的軟盤,當時的容量似乎只夠拷貝一份Word文件。
后來逐漸出現了U盤、移動硬盤甚至云盤,容量和讀寫速度也都慢慢得到了提升。例如U盤,最初的U盤容量至多只有1GB、2GB,現在的U盤16GB、32GB才是起步,64GB甚至更大容量的U盤也有出現。
U盤憑借其出色的便攜性在學生團體中十分普遍,而對于職場人士,移動硬盤是他們的首選,相比于U盤,移動硬盤雖然體積不占優勢,但是存儲容量更大,讀寫速度更出色,可以滿足職場人士大數據處理的需求。
在工作場,時間就是效益,以前的移動硬盤大多數都是機械硬盤,讀寫速度慢,體積大,不能滿足用戶更高的需求。
用戶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移動硬盤不僅僅是一個數據存儲工具。不同職業的人對于其可能有不同的關注點。財會人員會更注重硬盤的安全性,設計師、視頻剪輯師會更加注重硬盤的讀寫速度,而商務人士也許更加注重硬盤的便攜性。
移動機械硬盤不能兼顧所有的特點,而移動固態硬盤的出現,將小巧、極速、便攜性等看似不可調和的特征完美的統一起來。
三星作為電子行業巨頭,一直是電子存儲器領域的領導者,產品的市場份額也處于領先地位。之前三星先后推出了T1、T3兩系列的移動固態硬盤,反響都不錯。18年下半年,三星又推出了T5系列移動固態硬盤,性能和速率較前代都有了新的提升。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T5系列里不同規格的兩款移動固態硬盤,一款是珊瑚藍500GB的,一款是玄英黑1TB的。
https://item.jd.com/4718625.html
https://item.jd.com/4718621.html
外觀與便攜性
T5在外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小。
官方給出的尺寸是74 x 57.3 x 10.5 mm,重量約為51克。直接列數據似乎不太明顯,簡單來說就是和一張銀行卡的大小類似,單手就能握持,甚至不需要硬盤保護套來收納,隨身放置在口袋或辦公包中就行,十分方便。如此小巧的移動硬盤在市面上并不多見,體積的巨大優勢讓人初見為之驚艷。
除了輕便小巧,T5在顏值上較同類也不落下風。陽極氧化的金屬外殼簡約時尚,觸感細膩光滑。與其他移動硬盤方正呆板的外形不同,T5在邊角做了圓弧設計,產品造型上多了些圓潤感,這樣的處理可以讓這款固態移動硬盤擁有良好的握持手感。產品的正面是沒有多余的修飾,只是簡單的三星logo與T5的標識,兩側一邊是參數,一邊是一個Type-C接口。
雖然體積小巧,但是T5擁有的容量可不小,這一系列的產品一共有四種規格可以挑選,分別是250GB、500GB、1TB和2TB,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挑選。
配色方面,250GB和500GB容量的硬盤顏色為珊瑚藍,1TB和2TB容量的配色為玄英黑,這些都十分符合三星一貫的簡約風格。
讀寫速度
除了硬盤本身,包裝里還附贈了兩根數據傳輸線,一根是USB Type-C轉C,一根是USB Type-C轉A,兩根數據線長度都約為30厘米。一般的電腦都有Type-C或USB A接口,所以不用擔心硬盤無法連接的問題,省卻了購買額外適配器的煩惱。特別的,T5上的接口為USB 3.1 Gen2接口,這種接口的傳輸速度較上一代的USB 3.0或USB 3.1Gen1要快上許多,最大傳輸速率可達10GB/s的理論帶寬,而前兩者最大傳輸速率只能達到5GB/s的理論帶寬,這也是T5讀寫速度由于其他移動硬盤的一大原因。
一般的機械硬盤由盤片、刺頭、盤片轉軸、控制電機等機械裝置組成,固態硬盤則由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及主控組成,存儲原理的不同決定了固態硬盤擁有更快的讀寫速度。
固態硬盤中的存儲芯片也稱為閃存顆粒,T5里的閃存顆粒是三星自主研發的第四代64-層3-bit MLC V-NAND。相較于2D NAND,3D NAND在容量、速度、可靠性方面都有優勢。而最早將3D NAND技術應用于實際產品的廠商就是三星,可以說是所有廠商中技術最先進和成熟的。三星的V-NAND顆粒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壽命上,都有著相當亮眼的表現。
與上一代產品T3移動固態硬盤相比,新一代的T5移動固態在讀寫速度上有了大幅提升,理論最高傳輸速率從450MB/s提高到540MB/s。在傳輸和備份大型數據時,十分方便,包括傳輸4K視頻和高分辨率照片。
我們使用Black magic Disk Speed Test來測試此款移動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Black magic Disk Speed Test是一款常用的固態硬盤測速工具,操作簡單,顯示直觀。
軟件顯示,T5的寫入速度為479.6MB/s,讀取速度為510.5MB/s,考慮到系統、接口的差別,實際測試結果和宣傳的相差無幾。傳輸一組9.35G的視頻文件,從電腦到硬盤和從硬盤到電腦大概都只需25秒左右。
耐用性
機械硬盤內部擁有機械裝置,日常生活中的磕碰、摔落對于其的影響常常是損害性的。而固態硬盤內部往往沒有可移動部件,因此在硬件的安全性上好了許多。
T5移動固態硬盤采用堅固的金屬機身和防震內部框架,能夠承受巨大沖擊力,官方宣稱即使從2米高度墜落也不會損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嘗試一下。
數據安全
某些職業的人士對于硬盤的安全性有更高的需求,三星T系列的定位聚焦于高端商務,除了性能,數據的安全性也一定要有保障,三星提供了一個配套的安全軟件,用戶可以為硬盤設置安全密碼。
三星T5移動固態采用了AES 256位硬件加密技術,全方位保護數據的安全,涵蓋Windows 7或更高版本、Mac OS X Mavericks、Yosemite、EI Captan 與Sierra(版本10.9或更高版本)、安卓4.4(KitKat)或更高版本系統。即使T5不慎丟失,他人也無法訪問其中存儲的數據。
同時,T系列的產品享受3年有限保修。
總結
攝影界有句名言,一入單反深似海,一入單反窮三代,說的就是攝影愛好者在成本與拍攝效果之間的糾結。同樣的,在電腦領域,也有一入固態誤終生。許多人少不更事時覺得機械、固態似乎沒有什么區別,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那么一點點時間花大價錢購買固態硬盤,但只要體驗到固態硬盤的極速感受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無法再回到機械硬盤時代。
工作場合更是如此,時間就是金錢,優秀的固態硬盤能夠切切實實的提升工作效率,這么想來,購買固態硬盤的成本還是很劃算的。三星T5系列移動SSD的問世解決了很多專業人士在數據解決方案上的困難,引領著未來移動硬盤的發展趨勢。
總的來說,T5的優勢很多,比如體積小巧、輕薄,方便攜帶,USB3.1 Gen2接口,性能讀寫強悍;注重數據安全,防震抗摔,不怕日常磕碰;小小體積卻提供超大容量,不得不讓人感嘆,三星存儲技術過人之處。
500GB和1TB的規格,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如果只是日常工作數據的存儲,那么500GB的容量就已足夠,如果類似攝影師、設計師之類的職業,有巨大的素材存儲需求,或者是游戲玩家,想要把全家桶放至硬盤中,那么1TB的容量顯然更加適宜。
舟旗下有三大系列:戰神、精盾和優雅,其中戰神屬于游戲本系列,產品數量最多,性能強、價格厚道;優雅屬于輕薄本系列,產品設計更加年輕、有活力;精盾屬于商務本系列,由于走精品路線,所以產品數量并不是特別多。精盾一直專注于高性能商務本,面向設計師人群,做工出色、性能強悍是精盾的產品標簽。出乎意料的是,神舟面向輕薄商務市場推出了精盾U45A1暢玩版。體驗過后,印象深刻。
此款規格為:i5-8265U、MX250、8GB DDR4 2666MHz、512GB PCIe SSD、14英寸全高清屏幕、鎂鋁合金機身、4mm窄邊框,預裝正版Windows 10,售價3999元。
· 低調不失精致的外觀設計
以往精盾系列的工業感比較強,具體體現為金屬質感明顯,棱角分明,再加上本身強大的硬件規格,總給人一種迫擊炮的既視感。而精盾U45A1暢玩版的整體設計則令人耳目一新,就如同一身西裝革履的私人助理一樣,給人一種低調且精致的感覺。
?
精盾U45A1暢玩版
精盾U45A1暢玩版之所以給人這種感覺,我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灰色系配色,有種灰黑的感覺,在光線下還呈現出微微的青色,商務氣息十足。另外整機采用了整體方正、邊角處圓潤的設計語言,不僅保證了出色的握持手感,而且視覺上更加穩重。灰色系配色在商務本中比較常見,配合邊角圓潤的設計,呈現出低調、沉穩的視覺感受。
?
灰色系配色、全金屬設計
第二,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全金屬設計,材質為鎂鋁合金。同時表面有噴涂處理,觸感更加細膩,極大降低了金屬的冰冷感,視覺上也更加溫文爾雅。全金屬設計使得整機握在手中有著極其可靠的感覺,手感非常扎實,而且即使雙手抓住兩側反方向用力,機身幾乎一點形變也沒有,相當堅固。
第三,精盾U45A1暢玩版雖然為14英寸產品,但得益于三側窄邊框設計(兩側邊框寬度只有4mm),機身非常小巧。實測裸機重量只有1.148kg,與13.3英寸輕薄本相仿;厚度16.8mm,在14英寸商務本中屬于主流水平。初次上手,精盾U45A1暢玩版給人的感覺就是小巧輕便,非常適合外出攜帶。
?
機身小巧輕便
精盾U45A1暢玩版的外觀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以往神舟產品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低調、精致、小巧便攜,可以說精盾U45A1暢玩版在外觀設計方面考慮的相當周全,從顏色、材質、細節處理,再到重量控制,其已經做到了全金屬商務本的中等偏上水準。
· 輕薄身板下有著強大性能
高性能一直是神舟產品的特點之一,此次也不例外。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輕薄本主流配置,實測結果相當給力。
?
i5-8265U+MX250
首先是處理器測試。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最新第八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i5-8265U,其擁有四核心八線程規格,最高睿頻可達3.9GHz,睿頻能力強悍。實測Cinebench R15多核成績729cb、單核成績164cb。通常i5-8265U多核成績在500-550cb之間,精盾U45A1暢玩版跑出的成績基本是目前我看到的i5-8265U最高分。另外Cinebench R20多核成績1567cb、單核成績403cb,同樣屬于高分。
?
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i5-8265U詳情
?
Cinebench R15
?
Cinebench R20
其次是顯卡測試。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25W版MX250,其核心頻率為1519MHz。實測3DMark Time Spy顯卡分1125,Fire Strike顯卡分3714,屬于目前眾多搭載MX250機型中比較出色的成績。
?
Time Spy
?
Fire Strike
其次是硬盤測試。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PCIe SSD,比SATA SSD性能要好很多。實測CrystalDiskMark持續讀取1464MB/s、持續寫入946MB/s,4K隨機讀取20.59MB/s、4K隨機寫入72.19MB/s。從成績中可以看出,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一塊PCIe x2 SSD,性能表現屬于PCIe x2 SSD的主流水平,要好于SATA SSD。
?
CrystalDiskMark
最后是雙拷測試。測試5分鐘之后,i5-8265U的頻率穩定在2.4GHz,功耗穩定在16W左右,溫度最高只有85°;MX250核心頻率穩定在1721MHz,溫度最高82°。從數據上看,精盾U45A1暢玩版的性能釋放和散熱能力相當強勁,處理器和顯卡均處于極強性能狀態,并且可以長時間保持。同時溫度也維持在較為理想的水平,散熱表現相當給力。
?
雙拷測試
不得不承認,神舟產品的性能釋放實在是太出色!
· 窄邊框、全接口、續航長
除了外觀設計和性能部分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外,精盾U45A1暢玩版還有幾點值得一提。
首先是窄邊框設計。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三面窄邊框設計,兩側邊框寬度更是達到了4mm,屏占比相當出色。另外精盾U45A1暢玩版采用了一塊14英寸全高清IPS屏幕,表面霧面處理,可視角度出色。實測屏幕色域覆蓋58% sRGB、41% NTSC,最高亮度209cd/m2,素質中等,應對辦公綽綽有余。
?
三面窄邊框設計
?
58% sRGB
?
41% NTSC
其次是接口齊全。由于輕薄設計,很多商務本的接口比較少,用起來稍有不便。精盾U45A1暢玩版則不存在這種情況,其接口齊全到可以與游戲本一拼。其機身左側接口分別為鎖孔、RJ45、USB2.0、USB3.1和3.5mm耳麥二合一,機身右側接口分別為電源、HDMI、USB3.1和Type-C。3個USB接口可滿足日常接外設的需求,同時Type-C接口還可擴展出更多。HDMI可以滿足外接顯示器、投影的需求,同時RJ45則可以保證更穩定的上網體驗。
?
左側接口
?
右側接口
最后是續航。精盾U45A1暢玩版內置了一塊46.7Wh的電池,電池容量在14英寸商務本中屬于主流水平,不過實測數據相當給力。在屏幕亮度75%、連接WiFi、電源模式選擇更長續航情況下,實測PCMark 8 Work accelerated模式下續航成績為6小時5分鐘。一般情況下采用46.7Wh電池筆記本續航成績約5小時左右,精盾U45A1暢玩版的成績已經屬于比較高的水平,換算成日常使用的話,大約可以滿足11小時辦公需求。
?
續航測試
除了以上三點,精盾U45A1暢玩版的鍵盤和觸控板體驗也不錯,按鍵鍵程長,而且按鍵的鍵帽面積較大,打字比較舒服;觸控板面積較大,而且支持多指觸控,體驗也比較出色。比較有意思的是,精盾U45A1暢玩版還支持在效能模式和安靜模式之間切換,只需要通過Fn+F5即可切換,當然也可以在軟件Control Center內進行切換。
?
鍵盤及觸控板
產品總結:
神舟精盾U45A1暢玩版是一款好看、好快、好用的“三好學生”型商務本,其不僅保留了神舟一貫的高性能水準,而且在做工和外觀設計方面給人驚喜,同時在便攜、擴展、續航等易用性方面,精盾U45A1暢玩版也做到相當不錯的水準。雖然此前神舟并沒有太多設計小尺寸輕薄類商務本的經驗,但精盾U45A1暢玩版的水桶級表現確實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無疑問的是,商務本向來是筆記本市場中非常重要且引領筆記本發展創新的一大品類,這一細分市場表面上不溫不火,可實際的受眾面還是相當廣泛的,背后蘊藏著很多未激活的客戶群體等待著廠商們深挖,就像是海面上的冰山,你永遠不知道隱藏在海面下的部分到底有多大。
dynabook Portégé X30W
對于我這種商務本的重度用戶來說,多少年來一直略有不爽,市面上產品種類較少,很多又都中規中矩,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甚至一只手就能數的過來,在這個大背景下,dynabook在2019年重返我國市場,帶來了不少很有特色的產品,覆蓋了各個價位段,為商務本用戶帶來了更多的優質選擇。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便是dynabook產品線中的旗艦新品——Portégé X30W,先來看看我手中測試機配置情況:
CPU: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7-1165G7
GPU:英特爾 Iris Xe
內存:16GB LPDDR4 4266MHz
硬盤:三星PM981a 1TB PCIe SSD
屏幕:13.3英寸夏普 IGZO LED IN-CELL 可觸摸屏幕
無線網卡:英特爾 AX201 Wi-Fi 6
01 不到1KG的翻轉本!?
圓潤而又不失硬朗的線條,方正的轉軸,低調的不能再低調的外觀設計,這都無不昭示著它高端商務本的定位,整機以瑪瑙藍為主,A面正中間的位置設計有鏡面的dynabook Logo,這個設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會更喜歡一個設計在邊角上的小LOGO,當然這個設計也沒什么問題啦。
dynabook Portégé X30W A面
X30W采用鎂鋁合金打造而成,兼顧了輕量化、高強度、高韌性的特點,整機重量僅為989g,這在可翻轉筆記里算是非常之輕的了,與此同時,X30W采用了一塊13.3英寸的屏幕,窄邊框設計,屏占比達到了82%,輔以緊湊的設計,實現了長303.9mm*寬197.4mm*高17.9mm的小巧尺寸,真正做到輕如無物,小一點的雙肩背也能放得下。
dynabook Portégé X30W B面
B面為一塊夏普IGZO屏幕,擁有高亮度+可觸摸+低功耗的特點,分辨率為1080P,左右兩邊框僅為5.07mm,屏幕上方的攝像頭帶有物理遮擋模塊,支持人臉識別。實測這塊屏幕覆蓋98%sRGB、73%NTSC,最大亮度415尼特,色準平均值△E=0.83,屏幕素質不錯,尤其是超過400尼特的亮度,在室外環境或高亮環境下也能看得清楚屏幕。
色域
亮度
色準
來到C面,讓我比較意外的是,鍵盤上方的位置也有一個攝像頭,并且攝像頭的像素達到800萬,這可不是一個常見的設計。這個攝像頭主要是為了在平板模式下實現前置、后置雙向攝像頭,使其更像是一個真正的平板電腦,比如可以在平板模式下照相,在某些場合下的視頻會議時,可以直接切換攝像頭,讓與會者直接看到“后面“的情況,延展了可翻轉筆記本在平板模式時的功能。
dynabook Portégé X30W C面
前面提到過這臺X30W的三圍,最厚處為17.9mm,并不算特別的薄,但這為接口和鍵盤帶來了充分的設計空間。鍵盤方面,鍵程較長,回彈干脆,加上16*15mm的大鍵帽,打字手感是相當不錯的,但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內,有得必有失,觸摸板的面積就比較小了,好在玻璃面板的手感不賴,觸摸板左上角為指紋識別模塊。
dynabook Portégé X30W 觸摸板
在接口方面,機身左側依次為兩個雷電四接口、一個HDMI接口、一個3.5mm耳機插孔;右側依次為一個USB 3.1 Type-A接口、一個MicroSD讀卡器。其中兩個雷電4接口均支持PD充電,HDMI和USB Type-A接口這兩個極為先進的接口將很大程度方便用戶的使用,免受擴展器的煩擾,這樣完備的接口也是日系廠商的“標準操作“了。
機身左側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
02 性能表現
我拿到的X30W搭載了i7-1165G7處理器,10nm SuperFin工藝,全新的Willow Cove架構,四核心八線程,基準頻率2.8GHz,最大睿頻可達4.7GHz,三級緩存12MB,TDP 15W。
在CINEBENCH基準測試中:
CINEBENCH R15:單核性能211cb,多核性能820cb;
CINEBENCH R20:單核性能545cb,多核性能1784cb;
CINEBENCH R23:單核性能1427pts,多核性能4461pts。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3
如此小巧的機身,對CPU的性能的發揮多少存在一定的影響,但通過CINEBENCH的跑分結果來看,影響并不算大,所發揮出來的性能屬于平均水平,這得益于X30W機身內部的設計,在狹窄的機身內塞入了一塊4cell 53Whr電池,這就占據了大半的空間,主板在盡量小的前提下還要容納下雙風扇雙熱管的散熱模塊,這個散熱配置在如此的輕薄本中堪稱“豪華“了。看得出來,在機身內部的布局、主板、電池的設計上面,Dynabook的工程師們應該是沒少下功夫。
于是在CPU單烤測試中,我進行了Stress CPU和Stress FPU兩個測試,Stress CPU的負載較低,正常以辦公取向的輕薄本都會進行Stress CPU的測試,而Stress FPU負載較高,以性能取向的輕薄本或游戲本都會進行Stress FPU的單烤測試。
Stress CPU單烤測試
Stress FPU單烤測試
在30分鐘Stress CPU測試中,CPU的功耗18.5W左右,溫度75度,核心頻率2.1GHz~4.0GHz徘徊。
在30分鐘Stress FPU測試中,CPU的功耗18.5W左右,溫度75度~78度之間,核心頻率1.6GHz~2.7GHz之間徘徊。
出人意料的是在Stress FPU的測試中,功耗還是能夠始終維持在19W左右,并且溫度也不算高,在75度、76度左右徘徊,掌托位置沒有熱感,只在轉軸處有些熱感,在高負載下的操作也不會難受。
通過測試可以看得出來,這臺X30W-J在性能調教方面還留有冗余,考慮到這本身不是一個性能取向的產品,肯定是有意而為之,如此可見,這臺機器在散熱方面是完全過關的。
GPU方面是這顆i7-1165G7中集成的Xe核顯,96EU,頻率1300MHz,在3DMARK基準測試中,Fire Strike項目得到5506分,Time Spy項目得到1539分。GPU的性能也基本處在同型號下的平均水平,表現不錯。
Intel Iris Xe核顯基本情況
Fire Strike
Time Spy
dynabook Portégé X30W配置的固態硬盤來自三星,型號為PM981a,NVMe協議,PCIe 3.0通道,我拿到的測試機型容量為1TB,實測最大讀取速度3563MB/S,最大寫入速度2028MB/S,是目前PCIe 3.0固態硬盤中的頂級水平。
PM981a
CDM硬盤測試
在綜合性能方面,使用PCMARK 10中項目較全面的Extended模式評估,在包含了應用程序啟動、視頻會議、網頁瀏覽的常用基本功能項目中得到9829分;在包含了電子表格、文檔編寫的生產力項目中得到6606分;在包含了照片編輯、視頻編輯、渲染的數位內容創作部分得到4679分;在游戲部分得到4144分,綜合得分4645分,性能較為全面,日常的辦公肯定是毫無壓力的,也可以完成一定的娛樂和視頻編輯、渲染工作。
PCMARK 10 Extended模式
03 續航表現同樣出色
dynabook Portégé X30W內置了一塊容量為53WHr的4-CELL電池,在節電模式下,屏幕亮度70%,全程連接Wi-Fi的情況下,使用PCMARK 10的現代辦公模式進行測試,最終得到9小時44分鐘的成績,續航表現也同樣出色,并且有了PD充電的支持,官方稱可以在30分鐘內充電40%,快速回血。
04 評測總結
往常在評測一些“超輕“的筆記本時,除了輕之外都不會抱有太大的期望,并且很多以輕見長的機型由于極致的輕薄都伴隨著嚴重的發熱,我說的并不是烤機時的發熱,而是正常使用時就會導致的機身發熱,這大大降低了使用體驗,而這臺dynabook Portégé X30W在這方面就處理的很好,不會有過熱的情況發生,哪怕是在Stress FPU這種對于輕薄本來說負載較高的烤機測試中也不會受到這類困擾。
除此之外,C面鍵盤上方的攝像頭可謂是點睛之筆,大大拓展了平板模式下的易用性;鍵盤并沒有因為小巧的機身而不好用,接口也相當齊全能夠滿足日常所需,同時它還通過了嚴苛的英特爾evo認證和MIL-STD810G軍規測試,是一臺可靠且能提供優質體驗的高端商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