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atch fit3將支持微信回復。
智能手表如果連回復微信消息的功能都沒有,那談何智能?華為watch fit3最近的熱度挺高的,由于其精美的外觀設計深受大家喜歡。但目前來看這款手表只能接收微信消息,卻不能查看和回復消息,這對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來說溝通效率沒有明顯提升。
為此有小伙伴在華為商城提出疑問:watch fit3智能手表未來是否支持微信手表版?而官方的答復是:watch fit3正在積極適配微信手表版,如適配完成將通過OTA升級為手表增加微信消息回復功能。這下入手華為watch fit3的小伙伴可以放心了。
再說一下微信手表版App,它是微信團隊于2022年7月上線的一款智能手表端的微信版本,支持語音自動轉文字、圖片消息查看、拍一拍、引用消息顯示、語音回復、文字快速回復和微信表情回復等功能。
未來智能設備多終端形態將漸漸普及,除了常見的手機電腦外,智能手表或許會成為一款新流行的智能終端設備。華為watch fit3雖說不完美,但就目前來說是同等價位里品質和質感都是遙遙領先的。絲滑的鴻蒙系統真的讓人愛不釋手,戴在手上高端味真的不止一點點。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張昊唯微信語音再曝光:這嘴是真“漏勺”啊!網友:跪求縫嘴教程!
哎呀,這娛樂圈的瓜真是越吃越大了!繼昨天張昊唯涉嫌稅務問題、欲“籠絡天南地北的小姐”的狗血言論曝光后,今天他的微信語音又又又曝光了!這次,他可是親自爆料了女星金晨的“戀情秘密”啊!網友 們都炸鍋了,紛紛表示:“這嘴是真‘漏勺’啊!跪求縫嘴教程!”
在這段微信語音中,張昊唯毫不避諱地說:“江疏影我喜歡啊”,“金晨現在有男朋友,她沒對外說,她現在跟那個誰好著呢,就是那個收購萬達那個公司叫什么來著?融創吧,那個太子哥。”哎呀,這爆料可是真夠勁爆的啊 !不過,金晨工作室很快就發聲明否認了,稱男方是金晨的圈外好友,多年來兩人始終保持純粹的友誼關系,絕無任何超出友誼的接觸。哈哈,看來這場“戀情風波”又是虛驚一場啊!
張昊唯爆料第二彈:金晨男友竟是“融創太子爺”?網友:這瓜吃得我措手不及!
哎呀,這張昊唯的爆料可是越來越猛了啊!繼昨天曝光了金晨的“戀情秘密”后,今天他又親自向朋友爆料稱,金晨的男友竟是“融創太子爺”孫喆一!哎呀,這瓜吃得我真是措手不及啊!網友們也紛紛表示:“這爆料也太勁爆了吧!張昊唯,你的嘴還能再大點嗎?”
不過話說回來,這“融創太子爺”孫喆一可不是一般人啊!他曾入股娛樂經紀公司,一度想在娛樂圈大展拳腳呢!看來金晨的“戀情”還真是挺有看點的啊!不過話說回來,張昊唯這嘴也真是太大了點吧!公眾人物不應該更謹言慎行嗎?哎呀,這瓜吃得我真是又驚又喜啊!
張昊唯微信語音再曝光:嘴上沒個把門的?網友:這哥們是沒完了!
哎呀,這張昊唯的微信語音怎么又曝光了啊!這次他可是又自曝和三個人被拍了三次啊!哎呀,這瓜吃得我真是越來越懵了啊!網友們也紛紛表示:“這哥們是沒完了啊!嘴上沒個把門的,公眾人物不應該更謹言慎行嗎?”哈哈,看來這張昊唯真是成了娛樂圈的“漏勺”了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娛樂圈的瓜還真是越吃越有趣了啊!張昊唯這嘴也真是太大了點吧!什么秘密都往外說啊!哈哈,看來以后大家都要小心了啊!別一不小心就成了張昊唯的“爆料對象”了啊!
張昊唯再爆猛料:金晨“挺喜歡戀愛的”?網友:這瓜吃得我哭笑不得!
哎呀,這張昊唯的爆料可是越來越猛了啊!這次他竟然說金晨“挺喜歡戀愛的”,還有各種緋聞啊!哎呀,這瓜吃得我真是哭笑不得啊!網友們也紛紛表示:“這爆料也太勁爆了吧!張昊唯,你的嘴還能再大點嗎?”哈哈,看來這張昊唯真是成了娛樂圈的“八卦王”了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娛樂圈的戀情和緋聞也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啊!有時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分不清啊!哈哈,看來以后大家都要小心了啊!別一不小心就成了娛樂圈的“八卦主角”了啊!
張昊唯爆料風波持續發酵:這瓜還能再大點嗎?網友:跪求張昊唯閉嘴!
哎呀,這張昊唯的爆料風波可是持續發酵了啊!這瓜還能再大點嗎?網友們都紛紛表示:“跪求張昊唯閉嘴啊!你的嘴已經夠大了啊!”哈哈,看來這張昊唯真是成了娛樂圈的“話題王”了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娛樂圈的瓜也真是越吃越上頭了啊!有時候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啊!哈哈,看來以后大家都要小心了啊!別一不小心就成了張昊唯的“爆料對象”,到時候可真是哭笑不得了啊!
爭議總結:張昊唯微信語音再曝光,這嘴還能再大點嗎?網友:真是服了!
哎呀,這張昊唯的微信語音怎么又曝光了啊!這嘴還能再大點嗎?網友們都紛紛表示:“真是服了啊!張昊唯,你的嘴是怎么長的啊?怎么什么秘密都往外說啊!”哈哈,看來這張昊唯真是成了娛樂圈的“漏勺”典范了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娛樂圈的瓜也真是越吃越有趣了啊!有時候真是讓人捧腹大笑啊!哈哈,看來以后大家都要小心了啊!別一不小心就成了張昊唯的“爆料對象”,到時候可真是哭笑不得了啊!不過話說回來,這娛樂圈也真是需要點新鮮事啊!不然怎么吸引眼球呢?哈哈,看來這張昊唯也是“功不可沒”啊!
近,曾以折疊屏手機聞名的柔宇科技,傳出被破產清算的消息。盡管柔宇迅速辟謠回應,但它深陷困局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柔宇都是折疊屏手機的鼻祖。但這是一個誤會。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發布了其首款折疊屏手機——Flex Pai,比三星、華為、OPPO、vivo等頭部手機廠商都要早。
(圖源:柔宇科技官方)
但在更早的2017年,中興和美國電信公司AT&T攜手,發布了廣義上的第一款國產可折疊手機中興Axon M。
除了不尋常的產品形態,這款產品采用了驍龍旗艦處理器,標配4GB+64GB存儲規格,整個機身均由玻璃和鋁合金打造,首發時的起售價達到了724.99美元(折合當時人民幣5242元),比同年iPhone 8(699美元)還貴,是不折不扣的旗艦產品。
(圖源:ZTE)
在這款設備發布時,中興高管曾經表示:
盡管移動技術生態系統和消費者習慣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變化,但智能手機體驗在這段時間里只有輕微的變化。直到今天,中興Axon M將成為智能手機功能重大轉變的開始,消費者的移動體驗將會發生重大改變。
中興高管只說對了一半,如今可折疊設備確實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然而作為一代先行者,中興Axon M在當時卻沒有取得成功,反而是被媒體評價和市場表現雙雙拋棄。
讓人意外的是,大量AT&T定制機卻跨越重洋來到國內被發燒友們把玩。七年后的今天,我在閑魚上以不到三百元的價格買到了一臺。今天再來把玩當年的折疊屏鼻祖手機,真是別有一番趣味。
以下,便是它的故事。
如果我們撥動腕表上的時針,回到十年之前,你會發現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并不是只有直板機一種形態。
在那個智能手機野蠻生長的年代,幾乎每家廠商都在嘗試著不同的解題方法,沒有人能夠確信iPhone的做法就是對的,什么雙屏手機,什么透明手機,還有摩托羅拉推出的里程碑、后空翻、胭脂盒,那個時代的很多機型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源:Sharp AQUOS Crystal)
在其中,最吸引人的產品形態,便是能在小機身內融入大屏幕的「折疊」。
事實上,有關折疊設備的設想,最早在二十年前便出現了。
在MWC 2006上,荷蘭公司Polymer Vision(Philips旗下屏幕公司)展示了最早的可卷曲概念和可折疊概念電子書Readius,該機配備了一塊5英寸可折疊電子墨水屏,整機形態和柔宇手機類似,但最終因為公司破產而未能推出。
(圖源:Readius)
至于全球范圍內第一款可考的折疊手機,是富士通的雙屏概念手機。該機在Catec 2010上展出,外觀看上去就像用一個合頁粗暴地將兩塊屏幕連接了起來,但這款產品基本奠定了內折手機的形態。
(圖源:富士通)
2012年,世界上首款量產雙屏手機和首款折疊平板都在日本誕生。由日本公司京瓷推出的Kyocera Echo采用了獨特的滑蓋設計,而由索尼推出的Sony Tablet P則采用了如今相對大眾的內折設計。
(圖源:京瓷)
次年1月,NEC與NTT Docomo聯手推出了NEC Medias W N-05E。和前面兩款產品不同,NEC Medias W采用了外折設計,輔助屏幕可以折疊在手機后面。相機可以隨著屏幕一起旋轉,只要一顆鏡頭就可以面向前方和后方進行拍攝。
(圖源:NEC)
雖然這些產品看著非常酷炫,但是從當時市場的反響來看,消費者們普遍不認可這種「將兩塊屏幕拼湊在一起」的設計,除了顯示效果不佳,軟件適配上的問題更是讓人苦惱,這讓上述三款量產產品遭遇了程度不同的滑鐵盧,「折疊」設備因此沉寂了整整五年時間。
然后,就到了我們今天的主角——中興Axon M。
來,讓我揭曉中興Axon M的廬山真面目。
在沒有打開的情況下,中興Axon M看上去就像是一款超厚的5.2英寸手機,考慮到2016年小米發布了全面屏手機MIX,這款手機的正面設計放在2017年也是毫不起眼,屏幕上方的閃光燈和攝像頭還顯得比較突兀。
(圖源:雷科技)
因為鉸鏈在機身右側的緣故,中興Axon M的所有按鈕都在左邊緣,自上而下分別是SIM卡槽,音量鍵、 附帶指紋識別功能的電源鍵以及一顆放在今天高概率會被稱為「AI鍵」的快速啟動按鍵。
(圖源:雷科技)
按鍵放在左側,意味著這款產品的使用邏輯和蘋果iPhone、三星Galaxy手機以及絕大部分安卓手機都是相反的。
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我有不止一次拿起手機,拇指按了一下電源按鈕,才意識到我把它倒置了的經歷;也遇到過在橫置屏幕的情況下,想按音量鍵卻按在快速啟動按鍵上的情況。
(圖源:雷科技)
至于這顆快速啟動按鍵,我可以雙擊它以啟動相機,或是長按它以啟動我分配的應用程序,以這種方式啟動的視頻類應用會直接進入全屏模式,大致能為急著看片的用戶省下幾秒時間吧。
看到這里,中興Axon M確實不像一款旗艦手機,甚至設計放在當年也有些笨拙。
但就像前文所述那樣,Axon M有一個特性,這是其他手機所沒有的,那就是隱藏在機身背面的第二塊屏幕。
中興Axon M的正反面各有一塊5.2寸1080P LCD屏幕,翻開機身,兩塊5.2寸小屏就會組成一整塊6.75寸「大屏」——這個尺寸放在當時確實有些驚艷,但是放在今天已然平平無奇。
(圖源:雷科技)
和今天的折疊屏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看得出Axon M這款產品的不同。
那么問題來了,有了那么多前車之鑒,到底還有什么操作是在一塊屏幕上實現不了,必須在兩塊屏幕上去做的呢?
為了解決這個實用性問題,不同于今天的廠家為軟件做適配,中興為這款產品設計了四種不同的硬件顯示方案,可以通過點擊主屏幕底部的M鍵對顯示方式進行切換。
(圖源:雷科技)
首先是最簡單的模式,稱為「Single模式」。顧名思義,當我合起設備時,Axon M就會進入這個模式,此時只有手機正面的屏幕會被點亮,用戶也無法自主切換到其他模式。
然后是「Expanded模式」,也就是如今大部分可折疊設備的邏輯。此時Axon M的兩塊屏幕會合并為一塊大屏,除了略作適配的Chrome、YouTube等海外應用,即使是沒有專門針對大屏幕優化的應用程序,也可以通過設置中的強制全屏運行選項來開啟擴展模式。
(圖源:雷科技)
從我個人體驗來看,這個模式算是最接近當前折疊設備的使用方式,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我真的找不到使用擴展模式的理由。它確實提供了一塊更大的屏幕,但代價是被一條邊框將屏幕從中間割裂開來,對于我這種連屏幕中間的折痕都要斤斤計較的人來說,要我這樣看視頻還不如就看一邊屏幕呢。
哦對了,在嗶哩嗶哩豎屏模式下,視頻正好占據了一般屏幕,剩下的部分則可以瀏覽評論區或更多推薦視頻,算是個理想的使用場景了。
(圖源:雷科技)
接著是「Independent模式」,這個模式允許我并排運行兩個應用程序,算是一種在沒有平行視界和分屏模式下的解決方案。你可以同時運行百度地圖和筆記應用,或者是同時運行嗶哩嗶哩和百度貼吧,從理論上看,它可能是所有模式中最有用和最實用的。
(圖源:雷科技)
最后是「Mirror模式」,Axon M可以在兩塊屏幕上顯示相同的內容。按照中興當時的設想,這個模式是給人們將手機折疊成帳篷狀的位置,并一起觀看視頻用的,而在我看來,這個模式基本上就和今天的可折疊設備宣傳用懸停功能當手機支架一樣實用。
(圖源:雷科技)
作為一個標準的折疊屏用戶,上手Axon M的體驗比我想象中還要簡單。
能夠在當年設備上擁有這樣的大屏體驗確實很有趣,當我需要多任務處理并打開兩個應用程序時,Axon M的體驗顯然是高于同年產品一大截的。在更大的屏幕上玩游戲也確實能讓我感覺更加身臨其境,受益于這種自上而下的設計,大部分虛擬按鍵位于屏幕底部的游戲操作起來感覺都挺不錯。
受到當時技術限制,Axon M在展開狀態下的體驗其實是有不少問題的。
(圖源:雷科技)
首先,為了塞進整整兩塊屏幕,Axon M的厚度來到了12.1毫米,重量230克,在當時手機集體減重的情況下算是一個相當另類的存在。不僅如此,因為電池在手機的一側,這臺機子的重量是完全不對稱的,即便有CNC切邊,但是Axon M的手感還是有點稀爛。
當你完全展開手機,使用這塊大屏的時候,屏幕的中間永遠都會有一條黑色邊框迫害你的沉浸感。此外,Axon M的兩塊屏幕普遍存在著色差現象,我手上這臺副屏的顯示效果就明顯要比主屏黃上不少,在純白的背景下還是挺影響屏幕觀感的。
(圖源:雷科技)
對了,讓中興Axon M遭遇滑鐵盧的還有性能配置。
作為一款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產品,Axon M并沒有配備當時最新的驍龍835處理器,而是更早一代的驍龍821處理器,而這恰好是口碑相差巨大的兩代產品,而等到Axon M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高通驍龍845處理器都出來了,性能差距進一步被擴大。
(圖源:雷科技)
不僅如此,Axon M獨有的折疊狀態,使其性能釋放變得更差。我手上這臺Axon M的安兔兔跑分倒是還有26w分,但是只要在「Independent模式」稍微操作一下,整機就會變得滾燙無比,金屬機身更是加速了機身溫度的急劇升高,隨便打個王者榮耀都很難頂。
(圖源:雷科技)
對產品形態的追求,導致這款產品最終只能塞進一顆20MP單攝,而且這顆鏡頭還被設置在機身的正面,這導致我每次想拿它拍照還得自覺翻轉一下手機,而且所有調用相機的應用程序(如微信語音)在雙屏模式下的運行效果都非常糟糕,給人以一種小米MIX 2同分異構體的感覺。
(圖源:雷科技)
不過要論拍照效果的話,其實Axon M的日間成像倒是還可以,算是個小小的驚喜了。
在中興Axon M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東西。
比如說,希望能夠將大尺寸智能設備塞進口袋的產品受眾,對比同期產品更碩大且厚重的機身,為了產品形態而一再遭到妥協的硬件配置,以及對安卓應用大屏適配能力的高度質疑。
事實上,讓中興Axon M和更早的雙屏設備做出明確區分的,正是這些獨特的軟件功能,不論是強制全屏運行應用、左右窗口同步顯示、運行多個應用程序或是帳篷模式觀影,這些都是像Kyocera Echo這樣的前輩產品根本無法做到的體驗,更是如今折疊屏設備幾乎必備的標準體驗。
(圖源:雷科技)
而這,也讓中興Axon M成為了第一款可以真正執行雙屏設備想法的折疊手機。
然而如此多的軟件問題,搭配上割裂感十足的設計以及落后當時整個行業接近兩代的核心配置,共同構成了這款定位略顯尷尬的產品,它的存在一度讓業界懷疑折疊手機這個想法是否真的具有實際價值。
就像當時The Verge給它的評價一樣,“It is cool, but double the screen only brings us double trouble.”(它很酷,但是翻倍的屏幕數量只帶來了翻倍的煩惱。)
(圖源:The Verge)
幸好,隨著技術迭代,如今折疊屏手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這些產品的爭議,甚至被整個行業視為智能手機的未來。
除了華為、三星、小米、藍綠廠和摩托羅拉等科技巨頭,就連一向被認為不會跟隨市場趨勢的蘋果也已經把發布折疊屏設備的計劃提上日程,這股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阻擋。
有趣的是,時至今日,中興Axon M上面的很多軟件問題依然存在著。很多安卓應用依然沒法適配比例獨特的折疊內屏,游玩游戲時的最佳選擇依然是比例合適的外屏,而廠商們推動的平行視界功能甚至比Axon M的「Independent模式」bug更多,如何做好折疊屏的后臺應用切換依然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圖源:vivo)
不同的是,硬件的大幅提升,讓今天的可折疊設備在基礎體驗上好了很多。和當代旗艦同步的核心性能,媲美入門款旗艦的影像能力,更大容量的電池,更加平坦的屏幕,就連機身重量都和如今的超大杯產品相差無幾,越來越接近日用手機的范疇。
至于中興,時隔七年之后,他們終于在今年MWC上展出了最新的折疊屏手機。這款Nubia Flip可能不是今年最旗艦的產品,但絕對可能是沖擊最低定價的豎折手機,中興依然是那個特立獨行的手機廠商,只是現在它們的暢想里,多了一絲務實的味道。
(圖源:中興)
問題在于,回歸務實的中興,是否還能在這個領域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