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大幕落下
瞧瞧這驚人的數字
記者內心毫無波瀾
甚至有點想“吃土”
NO!
今年已經進化了
作為一個精打細算的“吃圭人”
必須搞清楚
錢花了多少?
都花哪兒了?
先來看阿里的數據
今年“雙11”期間(11.1—11.11),阿里天貓成交額4982億元。其中,安徽成交額165億元,全國排名第11位,對外銷售額74.2億元。城市交易排名中,合肥人“剁手”最多,達53.1億元。
再看京東的數據
京東大數據顯示,京東11.11期間,安徽省購買力排名位居全國第15位。
從銷量上看,熱銷產品TOP5為:家用電器、手機通訊、電腦辦公、廚具、家居日用。
購買力最強城區為:合肥、阜陽、蕪湖、宿州、蚌埠。
購買力最強鄉鎮為:肥西縣、穎上縣、太和縣、界首市、長豐縣。
合肥的成交額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在消費品類上,除3C類繼續保持高增長外,酒類、寵物、汽車用品、珠寶首飾、家庭清潔等消費大幅增長。
“雙11”中,我省高校學生消費增長高于全省平均值20%以上。消費集中在手機和電腦,值得一提的是,運動鞋包、食品飲料、生鮮、生活電器、個護健康成為學生消費新的增長點。
“雙11”中,“皖貨”賣得怎么樣?
2020年我省“雙11”網絡零售額再創新高。來自省商務廳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11月1日至11日),全省網絡零售銷量達3.8億件,網絡零售額194.7億元。其中實物網絡零售額181.3億元。網絡零售額位居全國第8位,占全國網絡零售額比重為2.1%。
說到賣貨,自然少不了直播。
監測數據顯示,“雙11”期間,全省直播(淘寶和蘇寧平臺重點直播間)活躍達人主播數223個,活躍自播店鋪數2261家,累計直播36508場,累計觀看6785.9萬人次。
“雙11”中
過完“雙11”
現在的你
是不是在焦急等待
快遞小哥的身影?
今年是“雙11”的第12個年頭,
你還記得第一次
參與“雙11”時買了什么嗎?
這個千億級大項目,
你貢獻了多少?
歡迎評論區分享
你的“雙11”故事
據說,看完稿子,轉評贊,
“寶貝”到得更早哦!
記者 | 彭園園 鮑亮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安徽日報
山頭林立、各自為政”這是阜陽市一些部門信息化建設的老問題。為加大力度優化政務服務改革,阜陽市深化簡政放權,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推進建設政務服務“一張網”,出臺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細則,明確2018年3月份9成以上政務服務項目可在網上辦理。群眾將體驗足不出戶,在家從網上就可以辦理事項,通過雙向快遞流轉收到辦理結果,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方便群眾網上辦事
為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阜陽市建設的政務服務“一張網”項目將“從群眾辦事‘減負’出發,積極辦好政務服務‘上網’這件事。”據阜陽市政府電子政務辦工作人員介紹:“阜陽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是實現全市‘群眾辦事一個入口、內部監管一個平臺、用戶認證一個號碼、運行保障一套規范’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它的運行讓群眾辦事更便捷,讓創業創新更順暢,讓政務服務更智慧。”
按照要求,阜陽市將自上而下梳理依法申請辦理的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實現不同層級相同的政務服務事項名稱、事項類型、法律依據、基本編碼等要素統一。按實施清單梳理時序進度,及時與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同步同源發布,截至12月19日,阜陽市整合梳理了全市8個縣市區、53個市直單位,共計4240個網上辦理的服務事項,基本實現全程網上辦理。未來將不斷拓展網上辦理服務事項的深度和廣度,讓更多行政審批和服務項目“上網”。
凡是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的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做到網上可查詢、可互動、可追溯,實現辦事全過程公開透明。僅不動產網上預約一項就達945卷,辦理759卷,辦結率達80%以上,全市累計在線辦結事項已經達到4.5萬件。
推動信息資源互通共享
阜陽市組織開展政務信息系統自查,整合共享清單,對長期閑置、使用頻度低的“僵尸”系統進行清理,原則上將分散的、獨立的政務信息系統整合為一個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統”。以身份證號為“唯一”索引,建成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包括市級統一的數據交換平臺和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管理系統。現已實現公安、民政、國土、人社等69個部門1993個服務事項網上辦理,8個縣市區分廳發布194個部門4480個服務事項辦事指南,開放了2026個事項在線申報入口,涉及人口、人社參保信息、民政的低保、國土地理信息、水電氣等5億條數據,群眾辦事過程中,通過公民身份號碼,直接查詢所需的電子證照和相關信息,作為群眾辦事的依據,避免重復提交,實現以“一號”為標識,為居民“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的目標。
根據實施細則,將建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政務信息共享開放機制,對必要的證明材料加強互認共享。通過一系列舉措,打破信息壁壘,消除數據孤島,全面提升阜陽市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著力推進“放管服”向縱深發展。以加強電子政務外網平臺建設為例,建成直達社區(村)一級的電子政務“一”張網。通過開展電子政務網絡大提速行動,對電子政務外網網絡出口總帶寬擴容升級,目前市直120多家單位均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專線覆蓋,8個縣市區也已全部接入政務外網,并已覆蓋所有鄉鎮、街道辦事處。太和縣、臨泉縣、潁泉區等地還將電子政務外網延伸至社區、行政村,實現了上聯省電子政務外網、下聯各縣市區、橫向覆蓋市直單位的電子政務外網體系,而且全市政府部門統一互聯網出口,確保了各部門辦公電腦的信息安全,在上次“永恒之藍”蠕蟲病毒攻擊中,阜陽市基本沒有受到大范圍影響。
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建設實施全市統一的市民卡工程。市民卡集成政府公共管理、醫保結算服務、公用交通服務、公共事業、小額支付、身份識別、電子憑證、信息查詢等功能于一體,便于市民辦理個人有關事務、享受公共服務、實現小額電子錢包交易支付,并可在全市多領域實現應用。建立市級居民健康數據中心,完成居民門診、住院、醫囑等各類1550萬條的信息采集;完成部分縣市區市民卡業務系統數據采集及業務系統改造,實現全市部分二級醫院的互聯互通、一卡通用、一卡結算;今年9月份組織召開了市民卡發放儀式,下一步就可以大規模發卡,真正實現“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標。
建設實施了全市統一的城市管理綜合運行調度中心。通過部署覆蓋主城區約8平方公里的物聯網設備及軟硬件平臺,連接、共享、融合地下管網、市容城管、公安公共視頻、供排水、園林綠化、應急指揮、人防、道路橋梁等多種信息資源,開展業務協同聯動,形成可記錄、可追溯、可考核的城市綜合指揮中心。完成對國土、城管、供水、市政、環保等業務部門的數據接入,已經開始為包括地下管網、市容管理、供水、路燈監控等業務部門提供服務。
阜陽市緊緊圍繞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從群眾反映的網上辦事渠道分散、可辦事項少、材料重復提交等突出問題入手,建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網上辦理和信息共享,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新網合肥9月30日電 (張續亮 張強)9月29日20時許,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阜陽北站調度大廳內,格外“熱鬧”,數十部電話接二連三地響起,伴隨著發布行車指令的互控聲音,一時讓人應接不暇。
在阜陽北站調度大廳,一群“90后”在認真工作。張續亮攝
“電力K1264次預告……”榮獲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優秀團員稱號的車站值班員李新正全神貫注緊盯顯示屏上密密麻麻的線路,鼠標時不時點擊眼前排列的八臺電腦,移動站場示意圖,查看機車信息,關注車流情況,不敢有任何疏忽。他表示,行車工作,要分分秒秒關注控制臺上列車一舉一動,發現信號錯誤、故障發生,要及時處置,否則容易造成列車事故。
車站值班員、助理值班員屬于鐵路行車工種,主要負責開閉信號、確認進路、呼喚應答、聯控列車等。在調度大廳內,當晚班組屬于調度乙班,辦理接發列車的主要站場行車臺共有5個,共計10人,全是“90后”青年,整個班下來超220趟列車在他們的指令下安全運行。從19時40分工作到次日7時40分,這群“90后”青年需要在崗位上保持43200秒的精力高度集中。
“忙的時候,平均每2秒鐘就下達一個指令,飯點顧不上吃飯更是常事,只有在列車運行間隙才能扒上幾口。”面對密密麻麻的信息和電話不停“轟炸”,車站值班員崔永健有個秘訣,靜下心,擇優選擇比較重要的活兒,依次循序漸進,關鍵不要遺漏任何一個環節。
作為車站“最強大腦”,如何做好車流無縫銜接,最大限度提高運輸效率,釋放樞紐能力,每天都在考驗著這里的“90后”青年群體。
據悉,阜陽北站地處京九大通道的中部“咽喉”地帶,銜接京九、青阜、漯阜、阜淮、阜六5條鐵路線路,是路網“一主兩翼”運輸戰略中二通道的重要節點,擔負著糧食、煤炭、醫療器材等關系國計民生和大宗物資貨物重點列車及時正點運輸的重任。這個全國特大型路網性綜合編組站,日均辦理量高達22000余輛,該班組更是創下建站以來日辦理量29280輛的最高記錄。
阜陽北站調度大廳。張續亮攝
“只要守在這‘一畝三分地’,時間感覺跑得飛快。”時針指向了凌晨1點,1996年出生的馬孟軍揉揉眼睛,站起來活動了一下,“客車密集階段,一定要盯緊好進路、方向。”國慶期間,為滿足運力,增開臨客列車較多,從凌晨0點到4點,該站共要辦理近50趟客車。每次辦理客車,這群“90后”都要反復確認數次,直至列車順利通過。
“工作時因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會覺得困意,可一下班,就感覺喉嚨發干、腦袋發暈。”馬孟軍表示,工作起來水經常忘喝,但想起來又怕多喝,導致去廁所次數增多。
忙碌是行車特點,安全是行車核心,這是留給人的第一印象。“行車工作勞動強度較大,業務素質要求極高,現在青年逐漸成了行車崗位的中堅力量。”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阜陽北站調度車間副主任張瑜點贊青年吃苦奉獻、敬業愛崗精神。
談及假期計劃,這群“90后”都選擇休班時在家陪家人,他們感慨,中秋、國慶都要在崗位上度過,看到每一趟列車在自己指揮下安全平穩到達,蠻有成就感,感覺這個節日很有意義。
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這是他們的工作理念。距離下班還有10分鐘,電話鈴聲沒有停的意思,崗位上每位青年都在全神專注確保列車運輸安全,隨著接班的工作人員準時到崗,忙碌了一夜的90后青年有條不紊地做好工作交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