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T470搭載了Intel酷睿i5 7200U處理器、8GB內存和128GB固態硬盤,強勁的性能能夠輕松應對各種辦公應用。僅19.95mm的機身厚度和1.65Kg的重量纖薄輕盈,14英寸屏幕不僅帶來極佳的觀感,也同時減小了機身整體尺寸讓ThinkPadT470更便于攜帶。在續航方面,ThinkPadT470容納了超大鋰聚合物電池,能提供長達數小時的續航,外出辦公不必再為筆記本的續航擔心。
購買此款商品有贈品:
ThinkPad(4X40E50484)T系列電腦包
中關村在線網友對該款產品的好評如下:速度流暢,顯卡性能強,小巧便攜,外觀漂亮,屏幕清晰,價格實惠。
【參考價格】 6999.00元
【商家名稱】 京東 ThinkPad京東官方旗艦店
高端筆記本電腦市場中,萬元級輕薄本電腦的定位多多少少有些“尷尬”,有人無法理解為什么會有消費者愿意花一萬元買一臺連主流網游都無法游玩的電腦。但小雷卻是輕薄筆記本的忠實用戶,原因也很簡單:在只需要碼字寫文章這種輕度場景中,輕薄筆記本攜帶方便,出差時攜帶也不會太笨重,較好地解決了日常工作中的各種需求。
如果說起高端輕薄筆記本,那么有兩款產品一定繞不開。首先是ThinkPad X1 Carbon,萬元輕薄商務筆記本的標桿產品,經久不衰,銷量不俗;其次是MacBook Air,做工出色還有完善的蘋果生態加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照理說,一款是Windows陣營、一款是macOS陣營的產品,雙方都有固定的支持者,屬于“河水不犯井水”,但隨著M1芯片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M1芯片的出現,一下子讓MacBook Air拉開了和同價位Windows筆記本產品的性能差距,不少“觀望派”消費者瞬間倒向蘋果一方,給Windows筆記本廠商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然而,面對CPU層面的差距PC廠商也無能為力,他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等。2022年,他們終于等到了十二代酷睿移動處理器的出現,更先進的制程工藝、更出色的處理器架構讓十二代酷睿移動處理器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而ThinkPad更是一反常態,“激進”地用上了本應用于全能本上的十二代酷睿P系列移動處理器,讓本不以性能見長的ThinkPad X1 Carbon 2022也有了和M1款MacBook Air同臺競技、較量性能的資本。
在這次的對比評測中,我們將“請來”ThinkPad X1 Carbon 2022(i7-1260P)和MacBook Air 2020(M1)兩款萬元級標桿產品,在性能、設計、功能等多個維度進行對比,萬元級輕薄筆記本,到底誰才是最優解?
在大家的印象中,輕薄本、尤其是商務輕薄本,性能都不怎么樣,甚至可以說是整臺電腦中的短板。事實的確如此,而且在ThinkPad X1 Carbon上這一現象更加突出:性能的的確確是ThinkPad X1 Carbon的最大短板,不用說打游戲,多開網頁、處理圖片和視頻,都能讓電腦筋疲力盡。
相反,MacBook Air這邊有M1芯片加持,性能得到了飛躍式提升,雖說因為ARM架構其兼容性依然是老大難問題,但如果你的應用場景只有碼字、做文檔,或者輕度地剪輯視頻,MacBook Air的性能就完全夠用,甚至溢出。
但正是這樣性能表現本就不太出色的ThinkPad X1 Carbon 2022,卻能在性能測試軟件中和MacBook Air打得有來有回,足見十二代酷睿P系列移動處理器的確有著明顯的性能提升。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在Cinebench R23項目中,i7-1260P的分數相較此前的英特爾移動處理器有了明顯提升,單核成績達到了1563pts,多核成績達到了9962pts。MacBook Air這邊,單核成績為1495pts,而多核成績為6601pts。
在GeekBench 5.4項目中,ThinkPad X1 Carbon 2022的單核成績為1691分,多核成績為9603分;MacBook Air單核成績為1737分,多核成績為7535分。
在CrossMark項目中,ThinkPad X1 Carbon 2022得分為1530分,而MacBook Air為1591分。
(圖片來源:雷科技自制)
就成績來說,ThinkPad X1 Carbon 2022的表現實在令人有些意外:多核跑分和十一代酷睿同檔次芯片相比提升巨大,甚至遠遠地超過了M1芯片;單核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性能提升,甚至可以和M1打得有來有回。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還不是i7-1260P的全部實力。雖然說這枚芯片的TDP為28W,但受限于ThinkPad X1 Carbon 2022的散熱規模,這枚芯片在開始跑分后大概一分半鐘就會出現降頻,CPU功率被限制至19W不到。假如換一套模具,散熱規格更好一些,i7-1260P的各項跑分還會更高一些。
盡管如此,i7-1260P作為中端芯片,在對位中還是很好地完成了對蘋果中端芯片M1的反超,總算是讓X86芯片吐氣揚眉了一次,更是讓ThinkPad X1 Carbon系列電腦一直以來存在的性能羸弱情況得到較大改善。
當然如果考慮到售價,便宜兩千余元的MacBook Air的確顯得更有性價比,但購買ThinkPad X1 Carbon的消費群體,顯然是不會只盯著性能這一點進行抉擇。如果考慮到產品本身的話,ThinkPad X1 Carbon還有輕盈、可靠耐用、支持LTE等諸多優點加持,如今性能短板又得到補足,不過是讓原來的目標群體更堅定購買意愿罷了。
在兩款筆電產品中,MacBook Air顯然更能代表“做工”一詞。全金屬外殼一直都是MacBook Air取悅消費者的看家法寶,雖然我們的這款MacBook Air并不是剛剛發布的最新款,但依然有著出色的線條設計和材質運用,論質感只要是金屬材質機身,MacBook Air就妥妥的是標桿。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而ThinkPad X1 Carbon 2022,評價可能會比較兩極分化。哪怕來到了第十代,ThinkPad X1 Carbon的外觀設計依然沒有太多的變化,通體漆黑的外觀、方方正正、一板一眼的線條風格,喜歡的人可能會說一句“成熟穩重”,不喜歡的人就覺得“平庸無趣”。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實際上,作為ThinkPad陣中的扛把子產品,ThinkPad X1 Carbon雖然設計不抓眼球,但細節做工依然十分到位,再加上A面的碳纖維紋理材質,細看之下還是能讓人覺得產品檔次不低。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但當我看到屏幕時,就知道ThinkPad要輸了。雖然ThinkPad X1 Carbon 2022換了一塊2.2K的高分屏,但依然沒有60Hz以上的更高刷新率,放在2022年這個大環境中,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盡管你會說,“MacBook Air的屏幕也沒有高刷”,但兩臺電腦放在一起,相信你能直觀地看出MacBook Air的屏幕亮度更高,且有著更好的色彩表現和準確度,肉眼看ThinkPad X1 Carbon 2022的屏幕發色偏暖且偏紅,在清晰透亮的MacBook Air面前的確相形見絀。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個人認為,這兩臺產品的確是完全不同的風格,而且經過時間沉淀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用戶、粉絲群體,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做工、品質上二者都高度一致,是同類、同價位產品中的標桿。另一說,ThinkPad X1 Carbon這邊強調出色的“質量”,也就是抗沖擊、抗摔能力會更加出色,穩定、堅固是ThinkPad的品牌賣點,這也是打動部分消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討論到特色功能,MacBook Air這邊基本都是圍繞macOS-iOS生態,比如的確很好用的AirDrop、屏幕投影、數據互通等功能,這一方面平心而論Windows陣營還沒有多少產品能夠與之相抗衡??梢哉f,MacBook Air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蘋果生態建設的成功,AirPods可以直接連接MacBook Air使用、iPhone的數據可以無縫轉移至MacBook Air中,雖然蘋果用戶在使用多個終端,但體驗卻是統一的。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反觀ThinkPad X1 Carbon 這邊,所謂的“特色功能”就比較直觀了,比如“小紅點”這一可以提升輸入效率的特色工具,又比如豐富的輸入輸出接口(相對MacBook而言的豐富)、手感更好的鍵盤等等,都能給用戶留下較為深刻的產品記憶。除了功能之外,設計上ThinkPad X1C也有令人稱道的賣點,比如引入碳纖維框架從而實現減量和加固兩大目的,ThinkPad X1 Carbon 2022作為一款14英寸的筆記本電腦,重量只有1.12KG,相較之下MacBook Air由于使用了全金屬機身重量來到了1.29KG,也很輕但距離ThinkPad X1C的輕還有可感知的距離。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可想而知,無論是MacBook Air還是ThinkPad X1C,他們在“特色”方面都有足夠的話題讓兩波支持者你來我往地爭論上幾個小時,或許這就是長壽產品所謂的“底蘊”吧。但平心而論,如果單純從“生產力”的角度出發,ThinkPad X1 Carbon不僅有著更好的兼容性,也有更豐富的接口,更好的輸入手感,更輕的重量;在性能已經迎頭趕上,足以應付文字文檔輸入、輕度圖片處理和視頻剪輯的情況下,個人認為ThinkPad X1 Carbon的確顯得更有優勢。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需要購入一款萬元級的輕薄筆記本,而且還是在MacBook Air和ThinkPad X1 Carbon 2022之間二選一,到底該怎么選?
放在以前,這個選擇題的答案似乎很簡單:MacBook Air的M1芯片有著巨大的性能的優勢,再加上蘋果的“金字招牌”,一些不太突出的缺點完全可以忽略,做到“無腦選”。但現在不同了,CPU換代后ThinkPad X1 Carbon 2022的性能水準有了較大提升,讓MacBook Air的性能優勢不復存在,反觀以ThinkPad為代表的Windows卻擁有兼容性、接口、打字手感等方面的優勢,放在MacBook Air面前也有一戰之力。
當然,如果考慮到價格的差距,再加上不是所有人都對LTE、碳纖維、輕薄這些特性感興趣,那么MacBook Air的確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反過來想,如果你十分在意整機重量、對打字手感有要求,更是十分重視軟件的兼容性,那么性能得到明顯提升的ThinkPad X1 Carbon 2022,多出來的那兩三千元差價也會顯得物有所值。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回到ThinkPad X1 Carbon 2022這款產品上,小雷是ThinkPad X1 Carbon Gen8的用戶,在使用場景不變(還是以碼字、簡單的圖片處理為主)的情況下,的確能夠明顯感知性能提升后ThinkPad X1C Gen10在體驗上的提升。雖說ThinkPad X1C Gen10在外觀設計、功能配置上變化寥寥,但不得不承認CPU的升級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多開網頁更有底氣、處理圖片速度更快等,也的確可以工作變得更加順心。
當芯片重回良性競爭時代,受益的始終是消費者,小雷也相信隨著各大芯片廠商的不斷推陳出新,哪怕是輕薄本也能迎來輝煌的性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