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隱藏在高樓大廈之間,外觀看起來很普通,但散發著一股神秘的氣息。走進小屋,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過去。墻上掛滿了古老的黑白照片,家具擺設都充滿了復古的味道。
在這里,時間仿佛變得緩慢。人們可以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感受那份純真和美好。小屋里播放著輕柔的音樂,讓人心情舒暢。在這里,人們可以找回那些失去的時光,也可以思考人生的意義。
小屋的主人是一位和藹的老爺爺,他總是微笑著迎接每一位客人。他會為客人講述小屋的故事,分享那些關于時光的美好回憶。
時光小屋成了一個都市中的避風港,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絲寧靜。它不僅是一個回憶的地方,更是一個思考人生、感悟時光的場所。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會被時光小屋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這個充滿故事的小天地中。
存儲工具“時光小屋”是36氪多次報道過的一家公司,團隊從 2016 年開始嘗試商業化,依托內容為電商導流。“時光小屋”最新的變化是,團隊在 2017 年砍掉了電商板塊,回歸更加純粹的工具屬性,選擇通過增值服務變現,并在 2017 年實現了規模化盈利。
創始人劉杰告訴36氪,之所以砍掉電商,是因為對于“時光小屋”來說,這并不是一條可行的路,主要有兩點:
如果純定位于流量變現,則受制于流量主的需求,比較被動,產品邏輯很難照顧到用戶實際需求;
如果自己轉做電商平臺,則拼的是供應鏈、運營等更重的事情,和工具產品是完全一套不同的邏輯,需要重新搭建團隊,更重要的是,垂直電商的紅利期已經過去,all in 電商并不經濟;
之所以有足夠勇氣從免費轉向付費,也是因為時光小屋主攻海外市場,這部分用戶的付費意愿已經被培養起來,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目前“時光小屋”已經服務了將近 200 萬個家庭、覆蓋了 1000 多萬的用戶,團隊對于具體的付費家庭數量暫不做透露,但劉杰告訴36氪,目前的付費服務年度續費率在 90% 左右。
作為一款工具,如何激發用戶的付費意愿?自然還是要在功能做得足夠強,例如,用戶可以自主打標簽,并根據特定標簽形成專門的相片集,對于如身高、對于某項技能的學習進度等偏數據類型的信息,時光小屋也可以基于所以用戶上傳的同類內容給到分析結果。
“記錄孩子成長的工具產品”,這是時光小屋的基礎功能,基于這一點,我們會在過往將它和寶寶樹等母嬰類工具進行對比,但劉杰告訴36氪,時光小屋更偏向于一個“家庭博客”而非母嬰產品。
記錄小朋友的成長的情感動機要遠高于其他個人情感,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但只是產品視角之一,由于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上傳相應內容、從自己視角出發進行標簽記錄,“時光小屋”又提供了一個情感互動場景。
對于接下來的產品規劃,團隊計劃 all in 海外市場,在產品層面上也會強化社交屬性,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社交,以及基于現實好友關系的家庭之間的社交。劉杰認為,時光小屋的核心是 Timeline,和 Facebook 的本質一樣,因此,時光小屋會定位于兒童成長版的 Facebook。
我的一個疑問是,隨著兒童成長,父母關于內容成長的內容分析頻率一定是會下降的,對于平臺來說其實就意味著用戶生命周期是可見的。劉杰認為,相對于兒童用品,作為一個記錄平臺,時光小屋的用戶生命周期已經足夠長,父母記錄孩子的確在 12 歲之后頻率會持續降低,團隊要做的是在這個時間段內提升用戶的使用頻次,增強用戶粘性。
劉杰所強調的成員互動、相互上傳內容這些關鍵點讓我想到了“憶年”、“小年糕”這些基于微信的相冊類小程序工具,顯然,基于微信的“社交”屬性,時光小屋想要做的信息互動更易于實現,劉杰告訴36氪,團隊短期內也會上線小程序產品,考慮到時光小屋過往的重點放在了海外市場,借助小程序或許能夠幫助團隊迅速在國內建立一定影響力。
為家長紀錄寶寶成長瞬間的照片云存儲工具,到現如今的電商導流平臺,時光小屋的創始人劉杰不得不面對變現問題。在經歷了靠相冊、臺歷等衍生品實現變現效果不理想后,目前時光小屋試圖靠著其近三分之二的海外用戶分享,打造嬰童用品的小紅書。
時光小屋創始人劉杰認為支撐這種想法落地的邏輯有三點:
首先,時光小屋誕生于2012年12月,在2014年之前只提供面向臺灣、香港地區的繁體版和面向美國、歐洲地區的英文版,因此早期用戶積累也大部分是海外用戶,到目前海外用戶占到了時光小屋的三分之二。這為做跨境版的嬰童用品分享奠定了基礎。
其次,父母這個人群是特別愿意分享的一群人,尤其是愛炫娃。海外用戶在這方面的分享意愿又很強烈,目前在海外版時光小屋已經更新為時光街,用戶可以發帖展示圖書、兒童玩具、零食等產品。時光小屋團隊要做的就是把帖子里的內容在淘寶上、垂直母嬰電商平臺上找到對應的產品,目前匹配率在95%以上。有了海外用戶的介紹和試用說明(時光小屋后臺可將外語直接轉化為漢語。),吸引國內用戶進行購買。
再次,通過聚合海外優質家長在嬰童用品方面的大量內容,形成可供國內家長借鑒的“初級版小紅書”,時光小屋通過為淘寶、垂直母嬰電商等平臺引流實現盈利。
據了解,目前時光小屋有300萬用戶,200萬的海外用戶,海外用戶中愿意產生UGC內容的用戶占到了十分之一。時光小屋每天平均可產生1000多個帖子。時光小屋曾經在2015年獲得150萬元的Pre-A輪融資,其創始人劉杰告訴36氪,他們目前在準備A輪融資,融資后將在2016年實現日均產帖6000個的目標。
對于未來會不會直接采購對應商品,實現如今小紅書的功能,劉杰表示,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嘗試這樣做。他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靠優質海外嬰童消費內容吸引到更多的國內用戶,最終形成時光小屋在嬰童產品消費內容品質方面的品牌勢能。
據36氪了解,之前做類似照片云存儲工具的項目還有國內的撲滿日記、彩藝、小腳丫等,但是原來聚集眾多用戶的寶寶樹、辣媽幫本身就是工具屬性很強的產品,又有天然的流量優勢,因此類似單純工具的項目在國內獲取用戶越來越困難,平臺黑洞效應越來越強烈。至于純粹工具類產品如何實現變現,也許將是我們持續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