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i5,而按照常規的購買邏輯[買新不買舊,買高不買低],很多人都會傾向于購買">
家在選購電腦時,經常會看到i5、i7、i9這樣的配置選項,
根據常識,我們的判斷通常是i9 > i7 >i5,
而按照常規的購買邏輯[買新不買舊,買高不買低],很多人都會傾向于購買 i9。
這樣的選擇并不是錯誤,但如果我們平時對電腦的使用,并不需要這樣高的配置,
那么這臺電腦買回來就會“性能過?!?/strong>
那么怎樣才能“花最合理的錢,買最適合我的電腦”呢?
下面我們從弄清什么是i5/i7/i9出發,來學習電腦的配置選擇。
什么是i5/i7/i9?
i5 / i7 / i9是指 Intel 旗下酷睿品牌 CPU 的不同子品牌,代表低端到高端,
其中,i5是中端處理器,i7是高端處理器,i9是旗艦處理器。
CPU,也就是“電腦中央處理器”,相當于人的大腦,是電腦的核心。
我們進行的所有操作,比如用鼠標點開一個文件夾、用鍵盤敲入一串文字,
這些都要經過 CPU 的處理和安排,電腦才能完成指令。
CPU 直接決定了電腦的反應速度和運算能力。
數字越大CPU就越好嗎
“ i 后面的數字越大,CPU 就越先進”,
這其實是很多人對電腦處理器的一個誤解。
其實 CPU 型號的升級換代,都是成套更新的,
比如前陣子剛剛發布的【英特爾13代酷睿移動版】,就包含了從i3到i9的整體升級。
英特爾13代酷睿部分參數
而且,每一個CPU等級都會根據用途分成不同的版本,
所以i7不是一定比 i5 更新、更優,具體要看 CPU 的整體參數,
也就是這些一串串經常讓小白們摸不著頭腦的文字:
其實把每一部分拆解開,就會清晰很多。以下面這個配置為例:
【i7】:高端處理器i7的品牌修飾符。
【12】:代表這個處理器是第12代的酷睿i處理器。
【800】:其中8代表處理器的市場定位,從1到9不等,在處理器品牌和代次的其他部分完全相同的前提下,較高的 SKU 一般表示具有更多功能,但越高價格也就越貴。
【H】:指這款CPU有標準電壓功耗、高性能核顯,且不可拆卸;與之相對的是后綴為L或U的低電壓功耗的處理器,這種CPU讓電腦續航更長,但相對地,性能上也就弱一些。
【K】:代表這個處理器“無鎖,可超頻”,也就是可以手動給CPU加電壓,來提升性能的意思,是大型游戲玩家的不二之選。
其他常見后綴所代表的含義,可以查看下面這個表格:
看懂了名字,還需要注意什么?
小白們看懂了處理器的名字,就可以對CPU作出初步的判斷,
但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處理器的好壞,這幾個參數也需要理解:
(1)核心數
核心數量可以理解為同時幾個人一起搬磚,四核處理器,可以理解成四個人一塊搬磚,
自然要比一個人自己搬快得多;單核能同時運行的線程數較多核更少,
不利于同時運行多個程序,而多核有利于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多任務處理效率比單核高。
但同時,多核的性能比單核高,散熱量、耗電量也比單核大。
(2)線程數
從下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i5 和 i7 的內核是一致的,僅線程數略有不同,
但除了數字增減外,我們仍然不清楚線程數的多少對CPU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可以把CPU比喻成一個工廠,內核相當于車間,線程就相當于車間里的流水線,
同樣大小的車間,流水線越多,自然產量也越大,
因此,同內核數的情況下,線程數越大,意味著產量越高。
(3)主頻
通俗點來說就是“主頻”就是頻率,小明一分鐘搬一塊磚,小芳一分鐘搬五塊,
這就是主頻高低的差距”;提高主頻是提高CPU性能最簡單的方式,
所以CPU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操作(指令)。
(4)緩存
CPU的緩存可以理解為一個臨時文件儲存器,別看它小,但交換速度會比內存快很多,
緩存容量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
因此電腦就不必再到內存或硬盤中尋找數據,從而提高系統的效率和性能。
通過上面的學習
你了解處理器的參數了么?趕快分享起來!
下期將給大家帶來
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之顯卡篇的知識
敬請期待~
腦知識之處理器(CPU篇)
電腦處理器CPU全名叫中央處理器,它是整個電腦的大腦,所以他決定了電腦的處理數據運算的速度,電腦處理器全球一共只有兩家公司生產一家叫英特爾(Intel)一家叫AMD
在處理器上沒有山寨或者假牌子一說,因為沒有人能從山寨出來。
CPU也分家用級別,服務器級別,工用級別
家用級別處理器代表就是英特爾(Intel)酷睿系列,和辦公用的奔騰系列和AMD的銳龍系列
英特爾(Intel)酷睿系列處理器
酷睿系列處理器:優點主頻高,單核性能強大,游戲性能高,因為游戲目前最新的游戲在多核上也就4核或者6核,而單核性能越強,游戲體驗越好。
賽揚系列:主要用于辦公場景,辦公軟件等等游戲性能方面也就能在LOL這種游戲層面玩一玩。
酷睿系列入門級:酷睿i3 一共目前分12代 其中第一代早已經淘汰,2代以后目前辦公還有用的有i3 2100 i3 3220 i3 4130 i3 6100 i3 7100 i3 8100 i3 9100 i3 10100和i3 10100f 等等 其中版本是無核心顯卡版本需要搭配獨立顯卡來用。
酷睿系列中端產品:酷睿i5系列 同樣分12代 其中一
代也早就淘汰了,2代以后目前還有用的分別為i5 2300 i5 3470 i5 4460 i5 6400 i5 7400 i5 8400 i5 9400和i5 9400F i5 10400和i5 10400f i5 11400和i5 11400f i5 12400和i5 12400f i5 12600k/kf.
其中i5 12代又分6核12線程的12400和12400f 價格便宜砍掉了小核心
而滿配版12600k/kf是分大小核新 只有windows11 才能更好地支持這種處理器。
AMD處理器:
AMD處理器型號比較雜而且名稱比較多以前的什么AMD4000+啊 什么推土機啊 打樁機啊 翼龍啊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性能相對很低很少有人用的了,新出的是銳龍系列
銳龍系列:有R9 5950X(旗艦版)R9 5900X(高端)R7 5800X(中端)R5 5600X(主流)R7 5700X(中高端)R5 5500X(主流端)R3 5300X(入門)
從這些處理器發布以后結束了讓intel處理器按在地上摩擦的尷尬局面,性能有了飛躍的提升,無論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都很高,但是價格現在也有點不那么親民了。
AMD這兩年出的銳龍系列處理器采用7納米技術,性能和以前我們熟知的性能低,功耗大,散熱大有了質的提升,完全和intel處理器相抗衡,這也打了一個intel處理器的措手不及,所以Intel很快的發布了10代處理器與之抗衡,我們也擺脫了牙膏廠的無限碾壓。
服務器CPU:服務器CPU分為高端的E7系列中端的E5系列和家用入門服務器E3系列。我們主要講解E5和E3系列處理器。
E5系列處理器憑借著多核心多線程在多任務處理,多開數據存儲等企業服務器上廣泛應用,憑借著優秀的穩定性多任務處理性能基本壟斷了服務器處理器市場。
下面說說E5系列處理器在魯大師跑分為什么這么高,這就要先說說魯大師處理器的跑分機制,主要是通過復雜的方程式等運算來決定最后分數的高低,這恰恰是服務器處理器的優勢,憑借著多核心多線程轉為運算而生的處理器跑分必然比我們家用普通酷睿系列分數高很多,缺點也相當明顯,多核心多線程不假但是低主頻單核心性能低也是缺點,一核有難多多核圍觀的尷尬局面,在游戲上面體驗相當不好,優點價格便宜,主板便宜,內存也便宜。所以玩游戲的小白們不要過分鐘專注跑分多少,要看電腦其他硬件的搭配是否合理。
E3系列處理器
E3處理器比較另類,尤其在E3 1230V2/V3上尤其明顯,它的誕生基本上就是當年i7 3代和4代簡單粗暴地砍掉了核心顯卡并且主頻睿頻砍掉0.1誕生的。它的指令集,架構和同代的i7是一樣的,都可以上在家用的B75/B85平臺上,由于和酷睿i7同源所以它在游戲上體驗也很好,這也是當年diy市場比較火爆的原因,價格是i7的一半性能是i7的80%以上。所以現在很多網吧或者二手市場依舊使用這兩款處理器。
小編建議:如果玩游戲,那么毋庸置疑選擇酷睿系列或者E3處理器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您玩普通的網絡游戲聯盟穿越火線或者不是特別變態的單機游戲,那么選擇廉價的酷睿i5 4代或者E3 性價比都非常好,如果你玩新出的3A游戲大作,那么酷睿15 10代或者12代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懂電腦的人買電腦可一定要謹慎,選電腦CPU時可絕對不能盲目,因為CPU是電腦的核心,這里的“核心”是指【控制核心】和【運算核心】?!翱刂啤斌w現出CPU的處理性能“寬度”,而“運算”體現出CPU的處理“能力”,電腦性能優秀不優秀可以說完全體現在CPU硬件上,CPU性能優秀可以彌補其它硬件性能的不足,但其它硬件性能的優秀卻彌補不了CPU性能的不足,那什么樣的CPU才能稱之為“好”CPU呢?想要弄清這個技術性的問題,那就必須要了解關于CPU的技術性描述重點。
電腦CPU硬件
1、標壓CPU性能要優于低壓CPU。
由于市場需要,目前市面上的電腦CPU分為標壓版本和低壓版本,標壓版本的CPU功耗比較大,所以發熱量也隨之增加,但有些電腦由于設計空間方面等原因,使用標壓CPU無法解決CPU發熱量大的弊端,所以就使用了低壓版本的CPU,低壓版本的CPU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減,所以低壓CPU的控制和運算性能均不如標壓CPU。
2、CPU的主頻數越大,那CPU的控制性能和運算性能就越好。
CPU的主頻數越大,那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運算大數據的能力就越強,響應程序的速度就越快,耗時就越短,那電腦綜合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反應速度快】,這就是很多游戲玩家和畫圖需求者追求高主頻CPU的原因了,當然,同型號之間的不同主頻數CPU價格也不一樣了,例如:酷睿I9-10900F-2.8G和酷睿I9-10900K-3.7G,“2.8G”和“3.7G”就是該CPU的主頻技術參數。
電腦CPU硬件,需關注該CPU主頻參數
3、CPU的核心數越大,該CPU運算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CPU核心數越大,那該CPU運算數據的速度就越快,從A點到B點“運動”所消耗的時間就越短,那程序響應的速度當然也就很理想了,我們可以把CPU的核心數比喻成汽車發動機的功率或排量,發動機的功率和排量越大,那該發動機的推力就越大,百公里所花費的時間就不一樣了,雙核CPU的性能絕對低于六核心,六核心CPU的性能也同樣低于八核心。
4、CPU的線程數越大,那該CPU處理多任務的能力就越強。
很多人不明白CPU的線程作用,CPU的線程數越大,那該CPU處理多任務的能力就越強,可以在玩游戲的同時來處理其它事物,也可以同時運行幾種類型的游戲,舉個例子來說明吧,一條單行道馬路很擁擠,CPU的線程數就好比幾條道的馬路,馬路雙向四排道的話,那一切車輛都井然有序,可容納的車輛也多,車流量也大,無需排隊通過。CPU線程就是盡量避免多任務下的“排隊”現象,線程數越高,那電腦處理多任務的“寬度”就越大,CPU的性能也就越好。
CPU的選擇一定要謹慎
CPU硬件可不能盲目選擇,電腦的綜合性能就靠CPU,如果CPU沒有選好的話,那該電腦的性能也就不理想了,另外,電腦能否可以滿足個人使用需求,其主要硬件還是要看CPU。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侵權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記住,點關注不迷路,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