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方面,處理器采用12代酷睿i5-1235U10,擁有核心12線程,主頻為1.3GHz,睿頻可達4.4GHz,并內建英特爾 Xe 顯卡;內存采用16GB DDR4 3200MHz雙通道,硬盤為512GB PCIe NVMe高速固態硬盤,而雙m.2固態硬盤插槽,方便以后拓展升級。接口方面,配備千兆有線網絡接口、DP1.4、HDMl、3.5mm耳機、Type-C 3.2 Gen2等多樣接口,還支持先進WiFi6和藍牙5.2。
(8074967)
對于這款電腦棒,很多媒體表示這類迷你型的 PC 棒受限于功耗和性能,真正用做電腦來實現大型程序的運行不太現實。或許運行大型的程序有些吃力,但它并非沒有用途,用戶處理其他任務其實也是綽綽有余。
在旅途中,許多人忙著在機場、大巴以及出租車上穿梭,即便到達酒店,由于時差問題也無法立即入睡。這時候不如將英特爾 Compute Stick 插入酒店電視的 HDMI 接口,這樣就可以看自己喜愛的電影,而不是被逼著沒有選擇地看酒店電視想給家里老人置辦一臺一體 PC 用戶可以考慮英特爾 Compute Stick。與上面的用法相似,將它與電視機連接,家里的長輩就可以通過它來上網。相比一體機,Compute Stick 價格便宜許多。
既然提到了價格,那我們就來說說售價,Linux 版本 1GB DDR3L RAM+8GB eMMC內置存儲,售價109.99美元,Windows 8.1版本內置2GB DDR3L RAM+32GB eMMC存儲空間,售價為149.99美元。關于今天的內容小馨就給大家分享這么多,以后小馨會加油努力來給大家分享更多的內容,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點贊轉發來幫助更多的朋友!歡迎大家來到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以往的攢機觀念中,我們都會想到什么?無非是攢的機子要酷炫、性能好,通常不會考慮大小、占地等原因,而隨著移動化時代的到來,我們發現體積巨大的主機開始開始不再受大部分人待見,越小越便攜反而能讓更多人喜歡。
愛國者YOGO
對于主機的大小來講,使用標準的ATX大小的機箱就是大主機,我們通常說的“小”機箱是指M-ATX機箱大小的主機(迷你主機不予考慮),兩者本身除了大小的不同之外,以往在性能表現上也相差甚遠。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M-ATX主機硬件素質越來越高,而且因為硬件廠商定位慢慢偏離,使得標準ATX主機逐漸定位高端,而M-ATX主機則面向了大眾中端市場,攢機時M-ATX機箱在性價比上有更明顯的優勢。
愛國者YOGO
而在外觀上,說到小大家會聯想到什么形容詞呢?普遍應該是:精致、可愛一類的詞語,除了在性能上不輸于ATX機箱,小機箱因為其更加小巧精致,更適合目前的城市化環境,這是大主機所不能比的,畢竟大主機占地面積就跟那擺著,用什么搭配都會有些突兀。
而且隨著工藝的進步,小機箱玩的花樣越來越多,跟以前的除了LOGO啥都沒有的碳素盒子不同,如今的外觀工藝可是多種多樣,鉆石切面,鋼化玻璃面板,時尚簡約小機箱一目了然,可以勝任各種應用場景。
M-ATX機箱內部
很多用戶或許會擔心小機箱的散熱問題,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隨著廠商們不斷地研究和發展,M-ATX機箱的風道設計已經趨于晚上,而且也隨著硬件的推陳出新,目前硬件的功耗已經小了很多,這讓以往深受散熱和噪音干擾的小主機得到了新生。
愛國者YOGO
同時現在電商崛起之后,本來兼容性成問題的小機箱們獲得了更多搭配的機會,現在硬件也普遍性能過剩,中小尺寸的硬件同樣能出色的發揮性能,而且價格便宜,更讓消費者青睞,廠商們也愿意加大力度生產,讓小機箱的兼容性的得到了解決。
硬盤倉位
大機箱也有著天然的優勢,那就是空間充足,這讓大機箱更容易進行走線,會給硬件預留很多的空間,就像硬盤位普遍在5-6個左右,可惜的是,硬盤也隨著固態的普及,基本人人2TB空間起步,M-ATX機箱2個左右的硬盤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空間需求,這讓ATX機箱很多的硬盤預留位失去了價值,反而造成了浪費。
愛國者YOGO(黑色)
機箱如今發展的越來越完善,這讓以往不受待見的M-ATX機箱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可以預見隨著科技的發展,硬件水準的提高,這種小機箱的趨勢會愈演愈烈,小機箱更易定制化,同時能更好的融入身邊的環境,當那些困擾它發展的散熱、性能、兼容等問題逐漸被解決后,無限的前景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