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視覺中心
實景轉化首先需要確定畫面透視關系。本節案例是典型的一點透視,確定視平線與地平線后根據基本參照刻度,大致推斷基本設計尺度。其次是找到畫面的視覺中心,從實景圖片可以看出視覺中心應該是廊架及水池區域。
重點部位細節刻畫
本節案例中景觀構成元素較多,視覺中心的廊架、水池,周邊的木質鋪地及石材景墻,軟裝及植物的材質都是我們要刻畫的細節所在,分清主次,按步驟豐富畫面內容。
周邊背景虛化
空間關系的處理始終要貫穿全圖,通過虛實的處理來凸顯視覺中心,強化空間效果,畫面周邊環境表達式可以弱化。
細節處理分析
通過以上對實景轉化效果圖的方法和步驟簡單介紹后,我們對畫面中不同材質的細節刻畫進行詳細分析。
◣ 木質廊架
(點擊查看大圖)
TIPS
廊架是本圖的視覺中心,重點在木材材質的處理上。線稿要注意板材之間縫隙的刻畫,一般用雙線表示即可,重上輕下床的三視圖及效果圖手繪圖片,慢慢過渡虛化。木材的上色,以Touch馬克筆為例,可選用36、107、97、102等色彩進行表現,注意色彩的節奏變化。
TIPS
水池的材質運用了馬賽克瓷磚拼貼,對于這種材質沒有必要全部表現,重點刻畫其中一部分即可,要詳略得當,有的放矢。馬克筆的刻畫重點在水面的處理上,水池為靜水,水面處理要細膩,以Touch馬克筆為例,可用182、185、67等色表現,詳細的層次刻畫,可添加馬克筆234、236等,同時需要加入適當環境色。
◣ 毛石景墻
(點擊查看大圖)
TIPS
毛石不規則的形狀要求我們在線稿刻畫上要自然流暢輕松,有詳有略。色彩構成上要色調統一,細節豐富,可在統一的色彩關系上進行相同色系的疊加,最后可適當運用互補色,例如先利用WG1進行打底,添加暖色系如36、107,利用WG3、WG5進行凹凸縫隙表達,最后適當添加77(補色)點綴。
TIPS
這里的木材刻畫相較廊架要簡單很多,塊面分明,色彩也較單一,區分出層次即可,利用Touch馬克筆36大面積著色,107、97對局部木材加深強調,利用102對縫隙進行處理。
TIPS
植物在畫面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刻畫的程度也不同;共同的特點都是可以概括表達,這里只需要畫出植物的大致形狀即可;周邊草地一定要概括處理。色彩的選擇上要符合整體色彩搭配,草地盡量不要太亮。本節案例中植物色彩選擇與主色調一致,利用黃色系表達。
TIPS
實景中的植物一般都較多較雜,尤其是背景植物,在手繪效果圖表達中更要概括處理,不應也不必與實景一模一樣,能綜合整體構圖即可。
效果圖步驟詳解
通過對設計實景的大致分析后,再進行鉛筆稿的勾勒。鉛筆稿注重整體透視的正確性,全局入手,切不可拘泥細節,整體構圖與透視確定好后再適當進行細節的深化。
針管筆線稿更注重細節的刻畫,尤其是視覺中心的細節,但不可面面俱到,要有虛實變化;表達時區分線型變化,主要結構與輪廓線較粗,細節刻畫線相對較細。
主色調的確定——本節案例比較明顯是以暖色調為主;視覺中心的廊架、景墻、鋪地都是暖色調,只有水池和周邊的植物為冷色調。馬克筆上色第一步,要確定每個景觀元素的固有色,大面積鋪設,整體出發。
以視覺中心為重點,逐步刻畫畫面細節。尤其要注意廊架和水池的細節刻畫,注意馬克筆在不同材質的色彩搭配及筆觸上的變化;例如馬克筆對木材的刻畫除了大面積對固有屬性材質進行表達之外,對木材縫隙的表達十分重要床的三視圖及效果圖手繪圖片,圖中用到了高光筆強調;對水體的刻畫,因為是“靜水”,所以馬克筆平鋪為主,色彩過渡均勻,少跳躍感,水面利用高光筆適當刻畫水紋。
加強整體畫面明暗對比效果,強化視覺中心,調整畫面冷暖色彩關系(冷暖色相互補充或疊加),完成效果圖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