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見,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ENVIA新品顯示器EVNIA 32M2N6800M的測評。
它配備了一塊32英寸4K分辨率 144Hz的1152分區 Mini LED背光面板,此外這塊顯示器還通過了VESA DisplayHDR 1000認證,全屏峰值亮度最高可以達到1250Nit。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實際表現如何。
包裝采用環保原色牛皮紙包裝,碳中和,apple的自然之母很高興。
在打開包裝第一眼就能看到一份中英雙語的詳細安裝提示,這點好評。
由于不是第一次測評EVNIA的顯示器了,這次外觀方面咱們就簡單的過一下。
這次的32M2N6800M延續了EVNIA榮獲2023年紅點設計獎和iF設計獎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巖黑色棋盤式背面布局比那些用黑色大塑料外殼的顯示器更具美感。中央的高亮鏡面裝飾條則增添了一份靈動,使整個外觀顯得更加協調與精美。
在散熱孔周圍依舊是EVNIA專利的Ambilight環景光技術,燈珠可以通過聲音或者屏幕內容來進行實時的顏色同步和變化,燈光反射在墻上后可以達到氛圍燈的效果,增強觀影或游戲時的沉浸感。
給大家演示一下游戲和電影場景的 Ambilight環景光效果,Gif圖被壓縮的有點厲害,大家將就看,實際效果肯定是遠超圖里效果的。
顯示器支架支持130mm的升降,-5-20度的俯仰和30°的左右旋轉調節。由于尺寸原因不支持垂直旋轉,調試阻尼性尚可。背部有理線孔設計,可以保持桌面整潔。
支架底座呈三角式設計,采用金屬與塑料材質相結合,表面飾有點狀大理石花紋,極具質感,支架背部還留有一個理線空間。但我必須再說一次,這個支架的尺寸非常的占空間,一把98%配列的鍵盤都可以完美的塞到下面,強烈建議搭配顯示器支架使用。
開機看顯示效果,屏幕第一時間感受還是EVNIA的調校風格,色彩有些艷麗但不會過飽和,具體色域色準情況我們稍后再進行測試。
顯示器正面依舊采用窄邊框設計,提高了屏占比也進一步增強了視覺體驗。EVNIA的logo很隱秘的融入到邊框中,簡潔而不失精致,在我看來,如果能將Logo做得更為醒目一些,在巖黑色的邊框中加入一些點綴,或許能為整體效果增添一絲別樣的魅力。
上面這三塊屏幕分別是24寸,27寸和32寸。大家應該能看出來這三塊屏幕的大小直觀差距。
雖然32寸屏幕相交27寸僅僅大了5英寸,聽上去顯示面積只增加了一個手機屏幕大小。可是屏幕尺寸的計算是基于對角線距離進行的。每增加1英寸,顯示面積都會在原有基礎的長寬再有所增長,如果把這種增長換算到顯示面積上的增加的話,屏幕尺寸的增加會越來越恐怖。
大家應該在商場見過65寸和75寸電視的差距大小,僅差了10寸,就是完全兩種使用感受。
更具體一點,27寸顯示器的顯示面積大約為2000平方厘米,而32寸的顯示面積則達到了2800平方厘米,面積增加了40%。與24寸屏幕相比,24寸顯示器的顯示面積約為1500平方厘米,而32寸則幾乎等同于兩個24寸顯示器的面積之和。
這塊屏幕雖然是144Hz的高刷,不過你要是拿來打FPS游戲肯定是屈才了。32寸的顯示面積與1152個Mini LED控光分區的結合,在3A游戲和HDR電影方面才是展現這塊屏幕真實實力的地方。
1152個控光分區可以精細調控畫面中各區域的亮度,尤其是可以讓畫面中的黑色接近無限的黑。就算是在16:9的屏幕上看21:9比例的電影,也不會像其他屏幕那樣出現上下兩條大灰邊影響觀感。
一提到分區控光屏幕, 我知道大家肯定最關心光暈的控制效果如何。調校的不好那用起來就是一坨九轉大腸,整個屏幕亮一塊暗一塊的,分區了個寂寞。
看我評測久一點的都知道,我做評測肯定不是尬吹的那種,咱直接給直接上極限測試片源。相機直接jpg直出,沒有任何后期處理。
左邊是沒有分區控光功能的屏幕,右邊是1152分區的32M2N6800M。桌面空間有限,實在是再放不下一塊OLED屏幕來對比了。從我用過這么多塊屏幕的體驗來說,1152分區在這種極限弱光下還是會有光暈,顯示效果對比OLED屏幕遜色一些,但和普通屏幕對比那絕對是遙遙領先。
對于光暈效果的詳細控制,可以看上面的對比圖。明顯可以看到32M2N6800M的光暈只比視頻進度條略寬一些。
實際觀影效果對比。片源:Loki.S01E01.2021.Bluray.2160p.HDR.x265.10bit。
復聯4之后感覺漫威的質量真的是越來越拉胯,最近發現了洛基還不錯,一口氣看了一宿,有點當初看漫威的味兒了。
不扯別的,繼續聊屏幕,這個差距大家應該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吧。測試用的是完全相同的片源,沒有分區背光的屏幕全屏亮度都是固定的,所以在這個比較黑暗的場景中,你會感覺畫面甚至有些過爆了。
放大來看細節效果。
在這個畫面中,非分區背光屏幕必須將全屏同時提高亮度。雖然很好的展示出了抖森手部和鞋部的光線,但也暴露了原本隱藏在暗處的細節,如暗處的臺階和宇宙魔方發出的微弱光線。這種做法雖然提高了亮度和可見度受限于屏幕的無奈之舉,代價就是犧牲了畫面的層次感和對比度。
相比之下,采用分區背光設計的屏幕能夠更好地控制各個區域的亮度。抖森手部和鞋部的亮度明顯高于其他區域,而暗處的臺階則保持其原有的暗度。這種精確控制亮度的能力不僅突出了主要焦點(抖森和宇宙魔方),還保留了暗處的細節,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且富有層次感。
在MiniLED技術的現有階段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弱點,就是在極限全黑場景的下的顯示效果。
以游戲《美末1》為例,當在下水道這關只能依賴手電筒進行照明。盡管畫面在明暗細節和層次感上有所體現,但在這種全黑的環境中,MINILED的光暈問題會格外明顯,屏幕上的小塊亮光給純黑背景留下了瑕疵。這種一塊塊的小光暈,實在讓人感到不適。
通過OSD菜單關閉分區背光后,這一現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遺憾的是,關閉分區背光后,畫面的層次感和細節質量將大幅下降。因此,目前的MINILED在使用過程中,還是要盡量避免這種接近純黑的場景。
首先進入工程模式查詢面板型號,面板來自京東方,型號為:ME315QUM-NF1。屬于京東方的ME315QUM系列的 Fast-IPS面板,和LG的32GR93U采用的是同款面板,EVNIA把原廠背光拿掉,換上了1152分區的MINI LED背光。
由于屏庫網目前只能查詢到ME315QUM-NF0的面板信息,因為同屬一個系列的面板,各方面數據相差應該不大,以下是NF0的面板原生信息,僅供參考:
32M2N6800M在出廠時已經經過校色,在包裝箱內附有一份校色報告。這份報告表明在HDMI連接下使用CA410測試,SRGB平均色準為0.28。
不過官方提供的校色報告中的校色樣本數量較少,因此這份報告所提供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不完全代表實際使用情況。
由于這次是分區控光顯示器,所以優先測試HDR性能。在顯示器詳細信息可以看到驅動板內寫入的峰值亮度為1156nit。
通過掃描線測試,32M2N6800M橫向有48分區,縱向有24分區,共計1152個分區控光區域。
使用VESA Display HDR認證測試軟件Display HDR Compliance Tests配合Spyder X Elite和Display Cal對屏幕進行亮度和對比度測試。
在開啟HDR后,全屏峰值亮度為947Nit。未開啟HDR時,全屏峰值亮度為839Nit。以上兩種亮度都可以持續穩定30分鐘以上。
在開啟分區控光和HDR后,屏幕最低亮度為0.02Nit,通過簡單的計算可以計算出32M2N6800M的HDR靜態對比度越為48000:1。
使用DisplayCal配合Spyder X Elite對顯示器進行色域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屏幕默認為DCI-P3的色域空間,出廠經過校色,使用displaycal測試色準和其他參數。
在SDR下峰值亮度可以達到800Nit,色溫7500K有些偏冷。對比度1023:1,平均△E:0.73最大△E:3.54,表現十分優秀。
在顯示器的OSD菜單內有SRGB色域縮限功能,開啟后對SRGB色域進行色準測試,平均△E:2.82,最大△E:5,表現一般。
全亮度色溫基本能維持在7500K上下,在30%以下低亮度開始發生較大偏移,在10%以下亮度發生嚴重偏移。RGB全亮度灰平衡也和色溫測試情況相同,都是在30%亮度下發生嚴重的便宜。
有想用這臺顯示器用作專業用途的朋友,把亮度固定在50%以上使用會比較好。
兼容性測試
刷新率測試,使用1/10快門下拍攝,輸出144Hz下無跳幀現象。
線材方面,顯示器附送了4根線材:
在接口方面配備了3個視頻輸入和3個USB接口,且所有視頻接口都有HDCP保護功能。
總的來說,EVNIA 32M2N6800M在畫質、亮度以及色域表現等方面都非常出色。1152區分區控光下帶來的了非常棒的HDR體驗,可以再現創作者設計的每個場景,無論是HDR觀影還是游戲,都能帶來更加沉浸震撼的視覺享受,可以慢慢細細品味畫面中每一道光影。
雖然在極限的全黑場景下,MiniLED顯示器目前還是會有一些小光暈的問題,但相比普通屏幕它的表現依然遙遙領先。
這樣犧牲了一定暗光表現換來的是高光下全屏900Nit以上的持續亮度,相比OLED顯示器來說,MINILED在全屏亮度上更有優勢,價格方面相比OLED來說也會更低一些??梢哉f是目前頂級HDR顯示器中一個比較有性價比的選擇。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言
為了滿足兩個人居家辦公的需求,每次看到另一半聚精會神的守在13寸筆記本顯示屏前工作的時候,感覺好累,正好趁著618給他也置辦一臺顯示器。
最近看到不少博主在推薦一款蘋果平替款,雖然你不能擁有Studio Display,但你可以擁有一臺酷優客,這讓我在選購顯示器的過程中忍不住搜了一下,結果中招了!
全鋁合金外殼,高清4K鏡面屏,IPS面板,99%sRGB色域,32寸大屏幕,帶100W PD3.0協議的反向充電,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辦公筆記本一線連。還可以多角度調節,對于我這種桌搭愛好者來講,著實有點忍不住了,這年頭顏值與性能并存就是硬通貨呀!
從整體使用體驗出發,這款酷優客P32U值不值入手?
首先給大家對比一下,左側是之前的27寸4K顯示屏,右側是32寸4K鏡面顯示屏,雖然是1.6m的辦公桌,但是考慮到剪輯視頻與修圖作圖時屏顯更寬,更適合一些。
但是32寸上桌之后,大屏看著是真爽,而且全鋁機身,鏡面屏的質感與清晰實體驗感會更強一些。如果小伙伴們桌面空間有限,也可以入手酷優客的27寸4K,144hz高刷版本。
屏幕尺寸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選擇,或者兼顧游戲,休閑觀影,32寸大屏在使用時,觀感更舒適一些。
而常用的顯示屏大多是霧面玻璃,酷優客采用了全貼合技術的玻璃鏡面屏,顯示效果更通透,畫面也會更清晰,而且視覺效果看上去更具備高級感。
雖然達不到上萬元納米紋理玻璃版StudioDisplay。
但是整體450尼特的持續亮度,在3840x2160的分辨率下,效果的確要比傳統霧面屏清晰和高級很多,尤其是當我們關閉屏幕后,它更像是一面高質感黑鏡,偶爾用來補補妝,也不是不行。
包裝防護細節做的也不錯,屏幕有貼膜保護,建議大家整體安裝完成后再撕膜,防止安裝過程中劃傷屏幕。出廠配置有電源線,HDMI、DP、Type-c高清數據線,以及A轉C轉接口,和一個U盤,一把顯示器遙控器和電池。
鋁合金全包圍機身,拆箱的那一刻,很讓人興奮,可以說是看齊的蘋果工藝水準,表面采用了陽極噴砂工藝處理,沉甸甸的極簡美學工業風。
相比傳統的塑料外殼,檔次感很足,做工很精致, 沒有一絲刮痕或磕碰痕跡,美觀大氣,極客產品,如果喜歡蜂窩背板的小伙伴,也可以入手蜂窩背板,不過我更喜歡原生態純金屬平面的質感。
支持DP、HDMI、USB-C,3.5mm音頻接口,全功能C口支持100W PD反向充電,額外拓展出兩個USB2.0接口,平時連接電腦和鼠標也方便,使用筆電的幸福時刻,即插即連,反向充電,桌面也不用再額外給電腦插一根電源線了,其次值得點贊的地方是酷優客P32U使用了內置電源,沒有了板磚一樣的適配器,這樣對于使用來講,美觀性得到了提升,桌下的線束也更少。
純鋁合金升降旋轉支架,支持最高120mm升降,和45度傾仰調節,90度旋轉,中同時設計有做工很扎實,升降的滑軌也很順滑,細節設計,做工與用料扎實細致。
安裝后之后,這板正的外觀,多角度升降調節,對于日常使用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關鍵質量與顏值并存,放在桌面,桌搭逼格瞬間提升。
4K高清32寸鏡面玻璃,極窄邊框,雖然我的辦公桌放在陽臺,但是白天使用,450nit亮度,反光效果并不明顯,表面采用了防污膜和抗眩光膜,表面抗指紋,也可以減少眩光。
夜間室內燈下顯示效果,4K的高清顯示相比1080P、2K的顯示效果確實清晰不少,色彩的層次感更細膩,外加全貼合工藝高透明玻璃,畫面顯示確實很通透。
99%sRGB,96%DCI-P3色域,出廠已校準DE<2的精準色彩顯示,1100:1高對比度,畫面的細節,灰度顯示效果更自然。
尤其是用于拍攝后期修圖,SRGB調色中,細節顯示確實好,比如畫面中的白色窗紗,畫面過曝的話,后期調整有些高爆畫面,沒有高清顯示的顯示器,后期就會非常痛苦。
不過4K對顯卡也是一個挑戰,感覺我的mini主機的核顯不能完全發揮出P32U的顯示性能。
Type-c口直連iPad或者筆記本,支持100W反向充電,日常使用平板繪畫,修圖搭配使用,兼容mac,居家辦公,剪輯,搬磚黨的創作也更高效,16:9顯示比例,1100:1高對比度,顯示清晰通透。
對于剪輯,圖像處理來講,組合雙屏顯示,P32U可實現90度旋轉,豎屏顯示效果也是不錯。
錯。
如果瀏覽長網頁,寫論文,甚至看代碼,對于P32U來講,可以通過旋轉來實現,增強了日常不同需求顯示的實用性。
組合雙屏對比,酷優客P32U灰度顯示效果更好,可以顯示更細膩的細節,但是在使用過程發現一個不足之處,就是亮度調節100%之后,如果是進行人像照精修,淺色系的顯示會偏淡一點。
尤其當我打開這張圖之后,黑度對比就非常明顯,酷優客P32U黑色明顯更黑,彩色更艷,更逼真,霧面屏的效果明顯會遜色很多,所以大家在乎色準和色彩飽和度以及更多的細節層次,漸變過渡,P32U的顯示效果確實不錯。
在游戲體驗中有點網吧的感覺了,32寸大屏幕,顯示畫面更寬,60Hkz的刷新率,對于我這種菜鳥偶爾娛樂完全足夠,全貼合屏幕,防炫光處理,目前2H通完,沒有感覺到非常明顯的視覺疲勞感!
對于正在尋找一款蘋果平替性價比高的顯示器,或者想要提升工作與生活品質的朋友來說,KUYCON酷優客P32U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32寸4K高清鏡面顯示,全鋁合金機身,多角度調節與可升降底座,完美的質感與極簡之美,關鍵是出色的色彩顯示,高清逼真的細節層次與灰度顯示處理,對于設計作圖來說,擁有P32U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也想打造一款屬于自己的極簡美學桌面,組合已有屏幕做雙屏,還是對色彩與高清顯示,顯示屏外觀質量,與做工細節還是綜合性價比都有苛刻的要求,那么不妨來試試KUYCON酷優客P32U顯示器!相信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天給大家講一下顯示屏的大小還有類型到底應該怎么來選擇。選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看電影坐第幾排?為什么不坐第一排?因為第一排太大了,看不見整個屏幕的顯現效果,所以一般都往后坐。
所以去選擇顯示器大小的時候先要看眼睛到顯示器的距離,可視距離有多遠。現在看到電腦桌的寬度基本上大概就是在一米左右這樣一個寬度。如果眼睛到顯示器的距離大概是800到900這樣一個寬度,800到900就選擇27寸,這個尺寸就非常的合適。
眼睛可以看到整個屏幕,因為人的眼睛像玩單反相機一樣,有長焦的、短焦的、微焦的、廣角的,人的眼睛基本上是一個夾角,是一個這樣的夾角。這個角度大概是35度,因為每個人的眼睛可能不一樣了,有的高一點,有的低一點,35度,800到900正好可以看到27寸的尺寸,所以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就是27寸的尺寸。
當然還有個原因,工廠切27寸的液晶板的廢料少,成本也更低一些,這也是一個原因。
再講一下帶魚屏,帶魚屏適合什么樣的客戶?適合辦公和魔獸世界(指相同類型游戲)。為什么?因為眼睛是35度,屏幕左右變得很長,眼睛已經看不到兩邊了,看不見了。如果辦公,做表格,這邊可以放一個表格,這邊放一個PPT,在這一張屏幕上就完成了來回拖動,非常的方便。
所以辦公人士用這種帶魚屏或者是剪輯一些影視的,因為影視片條很長,拖拽起來比較方便。還有個就是像魔獸世界這種動作條比較多的游戲,可以把插件或者動作條放到游戲,放到屏幕的兩側,中間的部分去下副本不影響。
像買這種屏幕的,如果要是有人跟你說打FPS,打什么3A說心里話都不太契合這個游戲,不太適合他用。所以大家也會發現帶魚屏的銷量現在是很少的,除了一些特殊的要求的人基本上沒有人買它。
·還有一個就是曲屏,曲屏是什么意思?剛才講了人的眼睛是這樣一個夾角,把屏幕原來是平的,現在把它做了一個弧度,就是在可視距離沒有發生變化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的圖像。
但是曲屏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因為它要做成弧面的,基本上是為A屏,會發現基本上144刷新的非常的多,所以去打競技、打FPS其實不太契合。
→還有問題當屏幕變成弧面以后人物其實發生了變形,所以跟正常屏的圖像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再去打FPS這種曲屏也不太契合。
打3A類型的行不行?打3A的還可以。所以也會發現基本上現在像帶魚屏和曲屏基本上就用的人很少,所以不要因為外觀去買,一定是根據需求去選顯示器。
·再講下32寸,講32寸之前有一個問題,27寸應該打幾K分辨率?這個是要把這話題往回談了。27寸什么是分辨率?顯示器是有格子的,比方這是一個2k的,如果要是變4K格子就變得更密了,圖像看起來就更細膩一些。
所以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顯示器大小27寸不變,打2k的分辨率這個人是這么大,如果要打4K這個人就變成了一半大小。所以有些人說打絕地求生打4K分辨率太小了,人都看不見了,而且鼠標拖拽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所以通常推薦27寸就可以。打2K分辨率很舒服。如果要是選32寸尺寸,推薦打4K,可視距離最好在一米左右,這個就比較適合。
看整個的顯示,能看到整個屏幕畫面比較細膩,但是通常選32寸4K,就適合的就是3A類型玩畫面了。打大表哥,蓉蓉吉,要畫面絢麗,去選它。這個里面有一個尺寸沒有彈,24寸。24寸尺寸為什么放到最后彈?
·第一個,顯示器并沒有被淘汰,打1K的分辨率很好,因為顯示器可視距離離得近了,整個屏幕變小了,1K分辨率畫面也是很細膩的,不是真像大家那么夸張。通常是27寸打1K覺得有顆粒感,變成24寸其實畫面是細膩的。
·24寸里面還有個問題,如果很專業,是專門打競技類游戲的,比方說一個品牌TN屏,大家可能知道了,卓威,這兩天可能也會有人說卓威這個事,還有人拿它跟OLED對比。
說心里話,如果有人跟你說拿任何一個品牌的IPS屏、Nano屏、OLED去跟卓威的天評比,我覺得都是外行,為什么?因為屏幕就是給你的反應,點上它就有,所以會發現基本上打世界比賽用的全是作為。
所以1K二十四寸屏幕在當下市場是有市場的,對一些專業的選手或者是一些競技類、高度喜歡打FPS類游戲的就選24寸1K去選擇天評,沒什么問題。
所以屏幕的大小給大家講了,類型也講了,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大小、分辨率和類型就可以了。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