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5 9400F/GTX1660 6G/240G主機,6.18日0:00搶全店第一名免單,最低價0元
鏈接:https://item.jd.com/11237348414.html
主機搭載i5 9400F,搭載GTX1660顯卡,實測高特效下《魔獸世界》幀率可達120+,《絕地求生》幀率可達83+,超高的性價比讓這款游戲主機一直處于熱銷中,京東好評高達97%。
此外,配置二升級到了華碩GTX1660 6G顯卡、16GB內存;配置三升級到了i5 9500F,顯卡升級為GTX1660S、512GB固態;配置三升級到了i5 10400處理器。
2、i7 9700/B365/RTX2060/16GB主機,6.18日0:00搶全店第一名免單,最低價0元
鏈接:https://item.jd.com/41156393016.html
這款游戲主機基礎配置i7 9700處理器,搭載RTX2060 6G顯卡,16GB內存;配置二升級了RTX2060 6G顯卡,機內采用一體式水冷,固態硬盤升級到500GB;配合三升級到i7 10700處理器,搭載B240定制水冷,主板升級至B460M。
主機魯大師跑分高達384818分,暢玩主流3A大作不是問題。
3、新9代i5 9400F/GTX 1650/B365M主機,6.18日0:00搶全店第一名免單,最低價0元
鏈接:https://item.jd.com/11226056059.html
主機搭載i5 9400F處理器,6核6線程,睿頻可達4.1GHz,獨顯搭載GTX1650 4G顯卡,實測高特效下《絕地求生》幀率可達最低65+、《英雄聯盟》幀率可達188+。
此外,主機還提供額外三個配置,其中配置二散熱升級暴雪T20、顯卡升級GTX1650 4G、固態硬盤升級至256GB;配置三內存升級到了16GB,固態硬盤升級為480GB;配置四處理器升級為i5 10400、散熱升級為四通管散熱、主板升級為B460M、顯卡升級為GTX1650 Super。
除了以上主機之外,攀升京東旗艦店還推出了許多神券,限額搶免單,大額現金紅包和神券活動。比如滿1999立減100元、滿5999元減400元,感興趣的小伙伴記得買之前可以前往攀升京東活動頁面領取優惠券哦。鏈接:https://mall.jd.com/index-120524.html
費級市場比較常見的 SSD 型態是 M.2 和 SATA 界面的產品。除非是在機房或相關產品的公司工作,不然對普羅大眾來說,其實很少有機會接觸到 U.2 和 E1.S 的 SSD。我自己雖然有幾個U.2、U.3 SSD,也做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嘗試,但沒有實際安裝過 E1.S 的界面。圖中左邊是 U.3 SSD,尺寸與一般 2.5″ 的 SATA SSD 相同,為 Micron 7450 的產品。
U.3 是比 U.2 更新一代的界面,可以在不改變物理接頭的情況下,向下兼容 U.2。但如果主機端是 U.3,即便接頭相同,也不支持U.2 SSD。U.3 還有其他更先進的地方,不過目前主流消費市場還是以 U.2 為主。
單從外觀來說,U.2 尺寸其實跟 2.5″ 硬盤相當。2.5″ SSD 較常看到厚度規格是 7mm 和 9mm,且目前消費級以 7mm 為主。而 U.2 目前比較常見是 7mm 和 15mm。如圖中左邊 Intel Optane SSD 905P 是比較厚的 U.2 15mm,右邊的 ADATA SU650 SSD 則是 7mm。雖然 U.2(SFF-8639)和 SATA 的界面看起來很像,但其實中間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要大力出奇跡硬插。而 U.2 母座可以安裝 SATA SSD,且腳位定義也支持 SATA 協議,但是也要留意計算機端是否以 SATA 來運行。
由于大多數消費級主機板都沒有 U.2 界面,因此需要通過轉接才能讓我們常用的計算機讀取。而 U.2 SSD 目前會買到的都是 NVMe 協議,因此透過主機板上常見的 PCIe 槽轉接就可以。只需要簡單一塊轉接板,如圖中這個大概在幾百元左右。使用的是 PCIe x4 通道,支持目前常見的 PCIe Gen4 和 PCIe Gen3。由于 PCIe 本身就有供電,因此板子上也不需要額外連接電源。
不過當你有很多個 U.2 SSD 時,情況就會變得比較復雜。首先主機板上的 PCIe x4、PCIe x16 槽是有限的,而且很可能會安裝顯卡、音效卡、網卡或其他擴充卡,也還要考慮頻寬問題。U.2 的溫度普遍也比較高,不管在機器中安裝幾顆,都建議要考慮到足夠的散熱條件。
如果只有一兩個 U.2 SSD,且機箱 2.5″ 安裝位置也夠、厚度容納得下、M.2 轉 U.2 的轉接線也夠長,那其實都還可以解決。但如果你有四個、六個或更多 U.2 SSD 要放在一個機箱里,那么就要深刻考慮兩個方向。
首先就是主機板的 I/O,可能有六個、八個 SATA,但是通常只有 3、4 個 M.2。在 I/O 上會不夠使用,那么就需要借助 RAID 卡、HBA 卡,例如:Broadcom 9500–16i PCIe4.0 SFF-8654 或 Highpoint SSD7580A PCIe4.0 SFF-8654。舉例的這兩張都是 PCIe Gen4 x16,速度快、頻寬又大,所以價格在該系列中都是比較高的。此外這樣的卡,也需要規劃好機箱內的散熱空間。如果需求沒那么大,可以 PCIe Gen3 的 x8 頻寬的卡,價格會便宜不少。接著就是大多機箱的空間,不見得有辦法容納那么多 U.2 硬盤,所以在空間上也需要有一些規劃。圖中是 ICY Dock MB092VK-B,適用于3.5英寸裝置空間,里面可以安裝兩個 2.5″ U.2 SSD,厚度也支持到 9mm。像我最近在玩的的 SAMSUNG PM9A3 和 Micorn 7450 都是 7mm 厚度,都可以安裝。
內接盒外殼是金屬的,后面有兩個 SlimSAS 4i 用于資料傳輸,分別對應上下兩個U.2。中間是一個 SATA 電源線提供運作所需的電源,右邊則是風扇控制,可以調整風扇為「關」、「Low」或「High」。
在連接上就要使用 SlimSAS 4i 的線,一條大概是幾百元可以買到,或許有品牌的價格會比較貴。常見的線頭都是直頭,也有些線在線頭是做 L 型轉彎,基本上都買得到。
安裝到普通家用機箱的 3.5″ 硬盤架中,線材、風扇則在后面。有些家用機箱也會有 3.5″ 的側掛架,也可以安裝。
對家用計算機的機箱來說,普遍不會特別對 HDD 或 SSD 安裝位置做散熱。而 U.2 普遍溫度其實不比 M.2 低,雖然 U.2 本身對溫度的耐受性通常也比家用的 M.2 好,不過如果能低溫,誰會想要一直在高溫。像這樣內建有風扇,對于 SSD 來說有總比沒有好,如果不需要這個風扇也可以關停。我通常是設定在 Low,比較符合我能接受的噪音程度。
前面版左邊有一個簡易的防盜鎖,并附有兩把鑰匙。中間兩個 tray(托盤)本體和把手都是金屬材質。tray 上面也有狀態指示燈的顯示,以及最右邊是硬盤編號。而這款 MB092VK-B 由于厚度有限,所以無法安裝 15mm 的 U.2 SSD,就要考慮如 MB105VP-B,不過先讓我插個嘴講另一件事。
ICY Dock 的產品很不錯,品項也很豐富,有時候還會有一些概念性產品的頁面,雖然不一定會上市,但比較少有廠商會寫出來。不過他們家的型號真的是很復雜,先不說像「MB092VK-B」這樣的命名看不看得出規律,至少我目前是沒看出來。其實光是幾臺型號放在一起就很容易看錯,也缺乏記憶點。例如早前我有用過「MB931U-1VB」、「MB861U31–1M2B」和「MB105VP-B」,會發現 ICY Dock 產品型號真的超像,對于在消費級市場的營銷和傳播上比較吃虧。我的經驗和技巧是,一邊看他們官網,一邊開個筆記本視窗,復制自己要比較的產品再來查價格,不然絕對會昏。
MB105VP-B 的 tray 是上下都有包覆,左右空的。所以安裝時就是從左右滑入,再從底部鎖上螺絲,同樣都是金屬材質的托盤。
除了安裝 15mm,同樣也向下兼容 9mm、7mm 或其他我沒看過的厚度的 U.2 SSD。如圖中右邊安裝的是 Intel Optane 905P SSD,左邊安裝的是 SAMSUNG PM9A3。
雖然 7mm 的 SSD 還是可以安裝,但從底部鎖螺絲時,就需要用手或其他東西墊著,讓 SSD 底部和托盤水平、對齊,避免螺絲螺紋鎖歪,如果是 15mm 的 SSD 就不會有這個空隙。
MB105VP-B適用于5.25英寸裝置空間,目前比較少家用機箱有這個規格。但仔細找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新出的機箱,依舊保留了 5.25 的裝置空間。例如用過 Fractal 的 Define 7 或 Pop Air 都還有這樣的空間。背后由左至右分別是 SATA 電源、風扇、SlimSAS 8i 和風扇開關。
這種比較寬的排線是 SlimSAS 8i,可以連接 RAID 卡、HBA 卡等等。
小結來說,像 ICY Dock 這樣的 U.2 內接盒要搭配 HBA、RAID 卡。而這樣的內接盒可以在機箱有限的空間中更好地部署多個 U.2。且有主動散熱的風扇,可以讓 U.2 SSD 在機箱內的溫度得到控制。
能看到這里,我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容易,一堆型號和名詞都快記不住了。以下就來點休閑、無厘頭的分享。
此外還有一些連接方式,像是通過轉接器、外接盒或土炮的連接。圖中我用一般常見的 Thunderbolt SSD Enclosure 做為 PCIe Gen3 x4 的載體,轉成 M.2 接頭。再用 M.2 轉 U.2 的線,成功連接到 U.2 SSD。而這個轉接線需要額外的 SATA 供電,因此也需要準備一個 PSU,速度表現也不賴。也讓沒什么擴充性的 Mac 可以經過 Thunderbolt 轉接用到 U.2 SSD,好玩居多,實用意義不大。
如果真的有 Mac 使用 U.2 的外接需求,我會比較推薦直接買外接盒,例如 OWC Mercury Pro U.2 Dual。而土炮中用到的 M.2 轉 U.2 線也蠻便宜的,普遍比較適合用在計算機上,目前中高階主機板都有不止一個 M.2,且也會有 SATA 電源線。
還有一種比較便宜、合理、現成的方案,就是通過專門的外接器。例如我之前有開箱過 ICY Dock MB931U-1VB。其采用 ASMedia AS2362 的轉接方案,USB3.2 Gen2 10Gbps 轉成 U.2 PCIe NVMe。雖然不若上面土炮的 Thunderbolt 理論上是 32Gbps,但實際上如 Optane 905P SSD 速度大概才 2,000MB/s,速度差異不若理論那么高。其次 ICY Dock 這個結構單純很多,價格也便宜很多。
總之可以連接 U.2 的方式千百種,根據你的 U.2 SSD 速度、數量、頻寬規劃,同時考慮安裝在機箱外還是用外接的方式傳輸。同時考慮價格和其他影響使用的穩定性、散熱、噪音、維護性和可替換性等等。其實還有一些更貴的玩法或高階的 HBA 卡沒玩過,希望之后陸續玩到再來分享。
、購買緣由
本白一向都是音箱擁躉,深受“耳機傷耳”之說影響,所以這么多年來,一邊看書一邊拿音箱當背景音樂播發器。近視度數與日激增,聽力倒是依舊很好。那為什么會買這個耳機?一是冬天在辦公室中暖絨絨的大耳可以用來捂耳朵(不喜空調),二是便宜而且大伙評價不錯。新蛋美國直郵加運費341.50元搞定。
具體鏈接:
不要問我為啥12月初就到貨了,現在才來寫,年前在凍雨、滑坡、狂風、暴雪中穿梭于11省5000公里盤山路中,能見到大家真是“想死我了!”
二、開箱(照片分手機和相機拍的,見諒)
1、簡簡單單的泡沫氣墊包裝就這樣漂洋過海的來了
2、外盒
扒下外衣,一掂量真讓人感嘆,飛利浦的音頻產品果然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毫無份量的包裝簡易到了極點,別說旗艦了,高端產品也談不上,雖然價格很便宜。所以我不相信9500是當年的旗艦這一說,只能講可能在素質上性價比高。
漂洋過海的,難免磕磕絆絆,擠擠更健康
背面的單元介紹 ,各種吹水,看看就好
側面產品信息介紹
頻響范圍:12-35000Hz,不算出色,現在很多產品都是6-50000Hz之間。
靈敏度:101dB
抗阻:32歐,應該很好驅動,特別適合我這種沒有耳放前端的,接在電腦上用華碩老虎卡應該可以應付。功率:200mW,單元為50mm。
插頭和轉接頭:3M的長度很感人,也讓人有些費解
2、開箱
和簡易的外包一樣,內部只有一坨黑色的無紡布加四邊防撞包裹
全家福
來張獨照吧
大大的“L”、“R”標識出左右耳,直接噴涂
內部還有
頭梁品牌標識,無處不在的飛機,但為啥就不能再材質上做好點呢?當年的價格也不低啊!
放倒了看,可以看清9500的頭梁設計和耳罩材料
塑料頭梁,分體式設計。面罩為普通的網面材質,透氣性能不錯,冬天也能保暖。面料具體可看下圖,開放式設計,R處可見單元
頭梁可調節的范圍有6檔,可以說可調空間很大,頭戴舒適性較高
刻度標識可以看到6,原諒我的手,沒有拍清楚
細節:單元可輕微轉動,并有貼片保護
左側3.5的標準插孔,對原配3M長的咸菜不滿意的同學可以更換,不過總覺得這個價位的東西聽聽就好,別折騰吧
外觀總結:對于300元的價位我真的不能說什么,但是當年的價位似乎遠超于此,那么就有些對不住身價了,我承認是我想抄底的,所以說不上失望,但是有點失落。
三、主觀聽感
說明:本白不懂樂理,只喜歡聽個響。9500主要是在手機和電腦上聽,沒有什么優秀前端。只有一張華碩聲卡和幾臺廉價手機,分別為華為榮耀7、紅米note、諾基亞6730、愛立信的鯊魚機、眾測的VIVOX6。聽感即是由這幾臺機器而來
聲卡圖片
放張與X6的合影
整體上感覺比較清新,音染不重,聲場也較為開闊,解析力較高,反正我拿來聽古爾德版的“哥德堡變奏”,經常在古老頭的哼哼中略有睡意。
具體曲面節錄幾個吧,都在X6的評測中有,若有興趣,請移步
曲目一:《琴迷歌劇院》—“晴朗的一天”看看低頻的有無
細節豐富,弦樂和低音配合不錯,X6原配耳機和水果的耳機都很容易散亂,9500量雖不多,但是能感覺到女主人公的內心變化
曲目二:《姹紫嫣紅》——楊門女將“探谷”考察京劇刀馬旦高音的不同表現
這段“探谷”是穆桂英披荊踏月尋找絕谷棧道時所唱,梆子聲聲敲出馬蹄踏碎的急切心情,一段高撥子鏗鏘激越略帶蒼涼,勾勒出九回環峰的崎嶇險境,濃演出不畏犧牲退敵報國的一腔熱忱。演唱者為青年演員,聲音俏拔,似乎有過火之嫌疑,這一曲只關注人聲,不論其他
很明顯,vivo喜歡女聲,不過不是惠威那種厚聲,比較清淡雅致,9500的中性也正好過濾一點亮色,顯得耐聽一些。
3、安德烈.波切利《愛慕》演唱會現場——Besame Mucho 深深地吻我
9500雖然弦樂隊和吉他的定位很準確,在老虎卡推動下,比X6推動多了一股溫暖感,臨場感更濃郁。
優點:開放式大耳,抵抗組高靈敏度,對前端要求低,聲音對得起價格
缺點:材料普通,線材一般,音色偏暗
總結下,300元左右,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