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弓形牛皮老板按摩椅
這款椅子從外觀看,就可以知道有多舒服。弓形低座是目前最流行的,時尚感十足,而且能提供很好的坐感。
家用弓形按摩椅
真牛皮材質質感非凡,非常舒適,貼合肌膚,更有腳踏板和按摩功能,充分緩解你的疲憊和疲勞。
人體工學家用電腦學習椅
擺放一款合適的電腦椅在家中,不僅僅是為了方便使用,因為它同樣肩負著美化家居環境的重任。這把電腦椅就把現代時尚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人體工學家用電腦學習椅
椅背優雅的曲線,顯得美感十足,更是對脊柱頸椎的完美呵護。把手的造型也很具時尚感,好潮的感覺有木有呀?
3D人體工學護腰網布精英座椅
這款椅子具有超高的性價比,對于大家都奢求“久坐不累”的感覺,可以說它做到了極致。
3D人體工學護腰網布精英座椅
前凸的椅背配合芭蕉扇形狀,對腰,頸,肩,背的照顧可謂細致周到,網面椅背很透氣哦!
家用真皮可躺按摩老板椅
這是一把可以媲美頭等艙座位的電腦椅,與其說它是一個家具,更不如說他是一個為你貼身服務的侍者
高彈海綿超舒適無扶手簡約電腦椅
這款電腦椅可以說是主播程序員等朋友的福音,貼身又貼心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緩解疲勞同時保護脊椎
高彈海綿超舒適無扶手簡約電腦椅
高品質,質量保證,獨特設計,鯊魚腮型,給你不一樣的美感,舒適有彈力,護腰,多功能抗壓耐磨,高端大氣。
背上的“神秘紋路”是怎么回事,世界出bug了嗎?
送走了幾屆師兄之后,那把扶手盤得包漿的電腦椅還是光榮退休了,椅子的“現任主人”王同學在準備拍下照進行報廢申請的時候,偶然瞥見椅背上出現了“漣漪”一樣的紋路,椅背由網布縫成,縱橫得極有組織,是絕不可能自發變異的,前不久王同學侃大山的時候,還和同學們大談特談過世界出bug的可能性,莫非是世界運行在低配電腦上,所以對細密網布的渲染算力不夠了?
王同學的電腦椅,來源:王同學拍攝
這種畫風奇特的神秘紋路并非橫空出世,科學界里稱其為——摩爾紋。
俯仰可見的魔幻波紋
給出兩個等間距的豎條紋圖案A和B,他們看起來很相似,但條紋的疏密程度不同,將這兩張圖疊加在一起,兩幅圖中條紋的初始位置和疏密程度不同,使得亮暗條紋在空間中相互遮擋或增強,形成了明暗相間的條紋,這時神奇的現象發生了:
重疊區域的條紋并沒有因為疊加而變得更密,反而衍生出了周期性的“大黑線”,這些黑線的密集程度比A和B都要低得多,同時也要粗得多。
豎條紋疊加形成的摩爾紋,來源:google picture,Crective Commons License
差拍原理告訴我們:兩個頻率接近的等幅正弦波疊加,合成信號的幅度將按照兩個信號的頻率之差變化。條紋圖案就可以認為是空間分布上的正弦波,波峰位置是亮條紋,波谷位置是暗條紋,頻率體現為圖案在空間上的密集程度,A、B兩個頻率較高的條紋圖案疊加后,肉眼無法再分辨出彼此的條紋,只能看到干涉的圖樣,圖樣的頻率是A、B兩信號的頻率差,這種圖樣就是摩爾紋。
摩爾紋是條紋重疊后產生的干涉影像,在生活中可謂是俯仰可見,王同學在椅背上發現的“漣漪一樣的紋路”就是前后椅面重疊產生的摩爾紋,細心觀察的你甚至能在電風扇上找到它的身影。
風扇上的摩爾條紋,來源:google picture,Crective Commons License
輻射狀條紋疊加形成的摩爾紋,來源:google picture,Crective Commons License
風扇上的摩爾紋是由風扇前后罩面的條紋柵網疊加形成的,形狀上非常像條形磁鐵的磁感線。
當我們穿足夠細的條紋衣服拍照的時候,在照片上也會發現這種奇妙的紋路,可是單層的條紋衣服哪來別的條紋與它干涉呢?別忘了——數碼相機、掃描儀等設備的感光元件是像素規則排布的,其排布也具有空間頻率。
當我們拿手機拍攝面前的電腦屏幕時,在合適的角度上,攝像頭的濾色器陣列(CFA)和屏幕的子像素布局之間會產生頻率混疊,同樣表現為復雜紋路圖案。
王同學的“護眼”電腦壁紙,來源:王同學拍攝
湊近了拍也有摩爾紋,來源:王同學拍攝
人眼強于相機嗎?
用手機拍攝屏幕會出現摩爾紋,但是無論人眼從哪個方向看屏幕,都無法直觀地看到任何紋路,這是否意味這在某些方面,人眼比相機更出色呢?
別懷疑自己眼睛的精妙!在用進化論解釋人眼的結構之前,神創者認為,眼睛的結構之美妙,完全可能證明上帝作為造物者的存在,連達爾文當時也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每次想起眼睛的結構,我都會不寒而栗。
其實,人眼視細胞的排布,并不像感光元件的像素排布那么規律,沒有這種周期的排布就不會形成差拍,而且人眼看到的畫面完全是經過大腦處理的,大腦需要把左右眼各個角度看到的圖像進行合成,合成后的圖像已不再是原始圖像了,所以人眼從屏幕上看不到摩爾紋。
冬奧會地屏里的浪漫空靈
拍攝屏幕時的“魔性“摩爾紋對愛好攝影的人們的確是一個噩夢,這些圖案如不速之客般降臨到相片上,降低了圖像質量和視覺體驗。
一般地,大屏幕為了顯示相同的內容,像素密度就相對較低,摩爾紋現象就越明顯,這在需要大屏轉播的場合就越發棘手,值得一提的是,在驚艷全球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LED屏幕,由42208個50厘米見方的LED模塊搭成的地屏,利用LED燈面罩霧化,減弱像素的顆粒感,消除圖像的周期性不連續,達成了近乎完美的抗摩爾紋效果,為攝像轉播提供了全焦段無干擾的純凈視頻顯示畫面,堪稱一絕。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現場,來源:wiki
城市云天里的光影外衣
正如摩爾紋會降低相片的圖像質量一樣,它在建筑物上的出現往往破壞了建筑師理想中的視覺效果,由于摩爾紋的存在導致建筑物美感降低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設計者在考慮安全因素或希望呈現出一種通透的效果時,會將外立面設計成各層嵌套的金屬網格,這就產生了無序的摩爾紋圖案,這種圖案會使得室內的辦公人員有目眩之感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又對路過的行人及車輛產生視覺干擾,算得上是除玻璃幕墻的鏡面反射外的又一大光污染。
這樣來看,摩爾紋似乎只是影響視覺體驗的混亂的干涉條紋罷了。
知彼、知己,可以患為利——孫武
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對這種視覺現象充滿神秘感的未知印象上,那我們可能像過去的人們篤信龜甲占卜一樣,認為這些紋路代表了神靈的意志,但停留在表象永遠不能滿足人類,好奇心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底圖,與探索的世界干涉出獨特的紋路,當我們發掘并分析現象背后的生成規律時,我們就能使摩爾紋的呈現由偶發變得可控。
我國臺灣的大立精品館,來源:google picture,Crective Commons License
矗立在我國臺灣高雄的大立精品館,玻璃和外墻的金屬格柵交錯布置,通過對摩爾紋效果的圖案進行轉譯,建筑外凸的正面在不同距離觀看時會展示不同的流暢形狀,如同一個巨大的流動的十字星(留心的讀者會發現,這個形狀挺像王同學電腦上拍出的摩爾紋),仿佛為建筑披上了一層“光影外衣”。
尋世界之美者與科技同行對摩爾紋現象的開發應用正日新月異地出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安全領域,鈔票掃描時產生的摩爾紋極大提升了防偽性能;在服飾設計上,摩爾紋豐富了服飾的表現力;在包裝設計上,設計者別有用心地將打開包裝的抽拉式動作和莫爾紋的效果疊加聯系在一起,最為典型的例子之一是2018年全球包裝設計大獎賽的獲獎作品——NORD STREAM海鮮食品公司的包裝設計,設計師LOCO Studio使用抽拉式包裝盒,在內盒上印有海產品的剪影,抽出內盒時,從外盒的柵欄上就能看到海產品擺動的摩爾紋動畫,印象深刻地傳達了食材“鮮活”的信息。
從身邊的世界,到遠方的家園,摩爾紋這種俯仰可見的魔幻波紋,正從世界朦朧的迷霧中,憑借科學與技術走入人類家園,石墨烯堆疊成的莫爾晶格牽動科學前沿,建筑、包裝、服飾上的技術運用凸顯藝術與美,世界巧妙地在科學探索和技術實踐的融貫中推陳出新,人類視覺里流動著的日新月異的世界,在進步中昭示著:
科學是一種美。
科學的應用造就更美的世界。
參考文獻:
[1]https://www.ceta.com.cn/210/202301/2497.html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703944
[3]楊光,鄂玉萍,王家俊.基于摩爾紋生成規律的包裝交互設計研究[J].綠色包裝,2023,(06):107-111.DOI:10.19362/j.cnki.cn10-1400/tb.2023.06.022.
[4] https://www.unstudio.com
[5]馬宜勃.基于摩爾紋效應的建筑形態應用初探[J].建筑師,2022,(05):99-106.
[6] Dacen W ,Ellis T ,Esmeralda A , et al.Mixed-dimensional moiré systems of twisted graphitic thin films.[J].Nature,2023,620(7975):750-755.
作者:李文杰科普作者
審核:李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
文章由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接上回,我們前面給大家呈現了少數派辦公室的整體改造效果,還專門對比了多款千元工學椅的使用感受。
這一次,讓我們拉近鏡頭,看看肩負不同職能的少數派成員,桌面上都有哪些有趣的配置,也能給大家布置自己的桌面帶來參考。另外,我們近期正在籌劃一次「無限桌面」的有獎征文活動,歡迎大家現在就開始布置自己的桌面~
本期出場的選手共有五位,現在開始解鎖桌面!
因為妙控板和外接鍵盤的布局始終無法達到像自帶的布局這么舒適,所以我都是用筆記本的鍵盤和觸控板直接輸入,在這里給大家畫一下本期桌面整潔程度的地板線。
攝影師說我的桌面太亂了,后期救不回來(我覺得還好啦……)
(雖然很亂,但)桌面上值得一說的東西其實也不多,主要是以下幾件:
愛否無線充電座:在辦公室用無線充電座還是挺方便,恰好的傾斜角度讓它還可以當支架使用。由于充電座設計成剛好一個手機那么寬,所以放上去就能找到線圈位置,無需反復橫跳。除了全金屬構造經常電到我以及偶爾發燙之外,沒有什么缺點。
杯子:喝水太重要了!而在某一次澆熄電腦的經歷后,我在電腦附近一定只使用帶蓋的水杯。現在這只 MINISO 和可口可樂聯名的吸管杯是我的主力杯(據說現在賣斷貨了?),它 850ml 的巨大容量和吸管配置讓懶得起身接水也懶得抬頭喝水的我喝得很滿足,原本也在桌面上的其他三個杯子也過繼給了同事或收進了柜子。
收經過我長期的喝水實驗,可以給大家結論:不管用什么杯,只要搭配一根吸管,就能保證一天噸噸噸喝到停不下來,當然為了環保和口感,用不銹鋼吸管會更好~使用吸管喝水還可以避免過量食用口紅,健康辦公更久(不是)。
皮卡丘水壺:這款水壺在 水獺的玩具 里有露面過。我的杯太多了!肯定不會拿它來喝水。因此放在桌上不圖別的,就圖個可愛。
翹邊的便利貼請假裝看不見
DRETEC 計時器:這款計時器在之前的 新玩意也有寫過,已經成了我的桌面常駐。我現在日常讓它倒計時 38 分鐘 —— 站立辦公 38 分鐘就可以坐下歇歇了,手頭這件事已經做了 3 個 38 分鐘,這樣粗略的計時讓我不必太焦慮,也很有安心感,可以選擇無聲提醒更是能防止在辦公室打擾同事。
手帳本和便利貼:從今年把子彈筆記遷移到了紙質筆記本以來,我就不用任何 App 管理日程了,因此紙質筆記本當然不能離開左右。我平常就是用簡單的「?」「√」「>」子彈管理 Todo,再用熒光色薄膜便利貼標注當前正在做的事。至于日常冒出來的零碎念頭就用紙質便利貼收集,四個顏色分別代表工作、生活、娛樂和創作(3M 的這款便利貼質量非常好,貼在本子上根本不可能掉)。
IDéE 純棉刺繡手帕:在成都的 MUJI 旗艦店偶爾撞見的手帕,配色和刺繡圖案都很可愛,在 MUJI 來說賣價也不貴(29 元),于是就買了一塊。它很容易干,所以我就拿來洗手之后擦手用,然后隨便搭在桌上什么地方晾干就行。
除此之外,我的桌面好像沒有什么趣味向的擺件,我要反省一下…… 接下來還是看我們設計師小姐姐的可愛桌面吧!
平時我的主要工作當然就是畫畫啦,做設計師的話有一塊好屏幕真的很重要。工作主顯示器我選擇了明基的 PD2700U,4K 分辨率可以準確顯示設計素材的各種細節,專業的色彩調教也能完美匹配自己的 Mac 電腦。這個顯示器還帶有貼心的自動調光功能,精修作品的時候,經常要長期盯著屏幕調整細節,因此能保護到視力的這個功能就非常重要。老板說了要健康辦公,我也會繼續做出讓大家喜歡的設計~(悄悄 cue 一下我在 付費欄目 里的插畫,還有大家喜愛的獺獺)
以下這些是我的桌面常備,但有的收在抽屜里了,有的隱藏在上圖中的邊邊角角,請大家自己尋找
自己買的東西就是這些了,下面都是來自同事的支援物品:
可愛!
有了升降桌和支架,我那古老的 25 寸帶魚屏顯示器,已經無法匹配了,開始琢磨換臺新的。從需求角度出發,我繼續選擇帶魚屏,主要是任務線程比較多,足夠寬的屏幕,可以擺下更多窗口,用于核對合同文檔,刷微博網易,再加兩個聊天窗口。同時,為了最大限度的簡潔,我希望是帶有 65 W 充電功能的 Type-C 接口,最終選擇了這款三星的曲面 34 寸顯示器,耗資 3699 塊。
從體驗上來說,從 25 換到 34,視覺沖擊還是相當大的,曲面屏則增加了包裹感,因為是 2K 分辨率,所以算不上細膩,但我不做設計工作,基本還是夠用的,帶有足夠電壓的 C 口非常完美,其他方面沒啥問題,但自帶的護眼模式直接蒙了一層霧霾,實在是沒法接受,內置一個 ECO 節能模式,可以自動調節屏幕亮度,感知也不是特別明顯,畢竟好像沒有光線感應能力。估計是 65W + C 口 帶來的專屬客群溢價。
iPhone 無線充電座是羅技的產品,設計非常簡潔,同時支持橫向充電,偶爾用來過一下視頻內容還挺方便。
我的公牛充電盒是沒有 USB 插口的普通版本,所以我內置了一個 Hehpers 的 105W 多口充電器,可以隨時給 iPad 和 iPhone 和安卓手機進行快充。
AirPods Pro 基本是標配了,主要是用于臨時開會或接聽電話,腕力球偶爾拿出來鍛煉一下鼠標手,不過我最近換了觸控板,發現手腕沒有以前的疲勞感了,也不知道是誰起了作用。
左側是一個 FiiO 的播放器充電支架,但這個底座也支持 C 口的手機充電,因為他家的播放器充一次可以用很久,所以它變成了臨時手機支架。剛好備用機 OPPO Find X2 Pro 不支持無線充電,給它找個家。
鍵盤目前是用了很多年的妙控鍵盤,偶爾也會換我派定制過的機械鍵盤過把癮,但從無線的穩定性來說,官方還是無敵。不過我派跟鋁廠定制的新品快來了,估計鍵盤又該更新了,搓搓手。
本來想和其他同事一樣,用雙旋臂支架,一個裝顯示器一個放 MacBook Pro,生產力 x 2 的。但悲劇在于安裝旋臂幾天前,把筆記本的顯示器弄壞了,現在只能當主機用。而在以往的使用經驗看,這臺六年前的筆記本如果外接一個 4k 擴展顯示器,其實是非常耗資源的,會導致風扇狂轉。所以用做純主機接顯示器之后,把主瀏覽器 Chrome 更換成 Edge,現在基本上聽不到風扇轉動。
做主機用的 MacBook Pro,只需要最小空間,所以讓它「站」起來就好,現在筆記本支架很多牌子比較雜,隨便挑一個夠穩就行,目前也是用鋁廠的。
當桌面空間擺件比較少的時候,會傾向于有一塊固定留空的區域放鍵盤和鼠標。在「吧臺椅」模式下,手肘可以懸空;在「電腦椅」模式下,手臂可以放在椅子扶手上;在「站立」模式下,手臂可以完全放在桌面上。在這一大片區域下,我可以根據需要安排鼠標鍵盤與顯示器的距離,怎么舒服怎么來。所以這里用一塊 850x420mm 的超大軟木鼠標墊,剛好做辦公的「輸入」區域。
升降桌為了理線,把插座插頭都放公牛收納盒里,而收納盒剛好可以把便攜顯示器撐住。GoBigger ZB156TT,當然不會用來 TNT,而是作為其他設備的顯示輸出。
預熱大半年,預售一整月,最近這臺 GPD Win Max 到手了。原來的想法是隨身攜帶,屏幕確實比 Switch 的大一點,按鍵手感介于 Xbox 和 PS4 手柄之間,玩玩 Steam、Epic、Xbox 等平臺游戲,性價比很高。但使用一周多之后,已經變成我輕度辦公的首選。
現在的桌面配置是 GPD Win Max 接 BenQ 4K 顯示器,做網頁瀏覽,文檔輸入等主要工作,相當順暢。特別是網頁上加載圖片和視頻,比我的 MacBook Pro 2014 快得多。偶爾玩游戲也能勝任,前兩天測試「全戰三國」,低配 24 FPS 流暢玩。而 MacBook Pro 則連上 GoBigger 做另外一套工作平臺,用來做 IM、代碼管理、打包發布等工作。
家里擺不下但訂閱了 XGP 不玩可惜的 XBOX,有新作推出但在家里搶不過小孩的 Switch,便攜顯示器接入使用不能再方便了。明說是摸魚用,就當然不會太過于追求畫面。實際上,Switch 的顯示效果是很好的,可以上 1080p;而 XBOX 的畫面也可以接受,在辦公桌的使用狀態下,顯示屏與眼睛距離不會太遠,甚至是「剛剛好」的程度。
明基顯示器:本人有點強迫癥和小潔癖,桌面不喜歡放太多東西,明基 PD2705Q 這款顯示器,支持 65W 輸出,只用一根 Type-C 線,滿足了顯示和供電的需求,顯示色彩方面,針對蘋果電腦做了調配,保持顯示統一,配合主力機 MacBook Air,養眼又省心。
平時主要工作是處理文檔,2K 分辨率足夠使用了,內置光線感應器,可以智能檢測環境光,自動調節到舒適亮度,達到保護我飛行員視力眼睛的目的,跟著老板踐行我派的健康辦公理念。
最后是吃午飯有看劇的習慣,偶爾用手機偶爾用顯示器,用到顯示器時我會打開 HDR,可以提升色彩對比度,優化觀感。不過我看官方介紹此款顯示器已經可以給專業設計師使用了,我的使用場景,完全沒有發揮它的實力。
鼠標鍵盤:我的無線鍵盤出了點小故障,在維修的路上,暫時用一款沒人用的鍵盤代替下。鼠標是羅技家的經典款,我真的太愛這個鼠標了,上手輕巧,手感舒適,靜音百搭。
杯子:這是在篩選少數派周邊杯子被落選的那一個,也是 Rivers 家的,唯一的小缺陷是跟我們定制的那一款比會漏水,但是顏值可以所以就忍了吧,一天用它也就喝個 5678 杯水吧~
手機底座:日常放手機或者午休追劇時使用,也是前兩年自家的周邊,這個是從老板那里踅摸來的。
綠植:它只是單純的幾株綠色植物嗎?不,它是夢想。早上來上班第一件事先給它們澆點水,帶著儀式感再開啟美好的一天。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心態崩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會注視著這些 “夢想” 調整心態,畢竟當你有情緒時總要找個出口,我覺得這個辦法很有效,可以試試。
風扇(小粉):這個是我們的新周邊,公司所有同事都是綠色的款,只有我的是粉色的!去年坐在空調正下方的位置,公司空調偶爾會調到 18 度,試想直吹一年半誰能受得了,導致現在沒辦法吹空調,吹到了就膝蓋疼(老板這個算工傷嗎??),今年換了個隱秘的角落,用風扇續命。這款續航強,充一次電我可以連續用三天左右,有 5 個檔位可以選擇,還可以搖頭(可選三個不同角度),總之就是推薦啦。
收納盒:放一些筆、小鏡子、個人小物品收納在里面,看起來也整潔,不怕落灰。上面的三個小可愛是點一家麻辣拌的外賣送的,可以出聲音,因為可愛就留下了。
仔細想想,我們每天除了睡覺的床,相伴時間更長的應該就是自己的桌面了,作為效率工作的核心場景,桌面值得我們多花心思來打造。而桌面也有很多中可能性,比如全無線、多分區,一個符合自己需求的桌面,不僅愉悅心情,還能提高效率。
下一期我們再幫大家揭秘更多少數派同事的有趣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