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系統
軟件系統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應用軟件中電腦行業的管理軟件,IT電腦行業的發展必備利器,電腦行業的erp軟件。
二、硬件系統
硬件系統包括:機箱(電源、硬盤、磁盤、 內存、主板、CPU-中央處理器、CPU風扇、光驅、聲卡、網卡、顯卡)、顯示器、UPS(不間斷電源供應系統)、鍵盤、鼠標等等(另可配有耳機、麥克風、音箱、打印機、攝像頭等)。
家用電腦一般主板都有板載聲卡、網卡,部分主板裝有集成顯卡。
1、CPU
CPU的英文全稱是"Central Processor Unit",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央處理器單元”,它一條一條鍍金的材料做的。它在PC機中的作用可以說相當于大腦在人體中的作用。所有的電腦程序都是由它來運行的。
注意:千萬不要觸碰cpu上的金屬條,不然會導致接觸不良,開不了機。
主板又叫Mother Board(母板)。它其實就是一塊電路板, 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種電路。它可以說是PC機的神經系統,CPU、內存、顯示卡、聲卡等等都是直接安裝在主板上的,而硬盤、軟驅等部件也需要通過接線和主板連接。
2、主機
主機一般將放置在機箱中的電腦部件總稱為"主機"。它是電腦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主板、CPU和硬盤等主要部件均在主機內。
3、內存
內存與磁盤等外部存儲器相比較,內存是指CPU可以直接讀取的內部存儲器,主要是以芯片的形式出現。內存又叫做“主存儲器”,簡稱"主存"。
一般見到的內存芯片是條狀的,也叫"內存條",它需要 插在主板上的內存槽中才能工作。還有一種內存叫作"高速緩存",英文名是"Cache",一般已經內置在CPU中或者主板上。
一般說一臺機器的內存有多少兆,主要是指內存條的容量。可以在電腦剛開始啟動時的畫面中看到內存的容量顯示,也可以在DOS系統中使用命令來查看內存容量,還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查看系統資源看到內存容量。
4、顯示卡
顯示卡是連接顯示器和PC機主板的重要元件。它是插在主板上的擴展槽里的。它 主要負責把主機向顯示器發出的顯示信號轉化為一般電信號,使得顯示器能明白PC 機在讓它干什么。
顯示卡上也有存儲器,叫做"顯示內存",它的多少將直接影響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比如清晰程度和色彩豐富程度等等。
5、顯示器
顯示器是電腦的輸出設備之一,早期的顯示器外形與電視機相似都是顯像管的,即CRT顯示器。現在的顯示器大多是LCD或LED的。
6、磁盤和磁盤驅動器
磁盤是PC機的外部存儲器之一,分為硬盤和軟盤兩種。 兩者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使用磁介質來儲存數據,所以叫"磁盤"。想要讓PC機使用磁盤,必須將磁盤放置在特殊的裝置中,也就是磁盤驅動器里。
硬盤的英文是Hard Disk,直譯成中文就是“硬的盤子”。由于硬盤是內置在硬盤驅動器里的,所以一般就把硬盤和硬盤驅動器混為一談了。
硬盤的外觀大小一般是3.5英寸。硬盤的容量一般以M(兆)和G(1024兆)計算。平常見到的硬盤容量從幾十兆(幾十M)到幾千兆(幾G)都有。
平常所說的C盤、D盤,與真正的硬盤不完全是一回事。一個真正的硬盤術語叫作“物理硬盤”,可以在DOS操作系統中把一個物理硬盤分區,分為C盤、D盤、E盤等若干個“假硬盤”,術語叫作“邏輯硬盤”。
7、電腦電源和機箱
電腦當然要有電源了,不過電腦的電源可不能直接使用220伏的普通電壓。電腦的電源內部有一個變壓器,把普通的220V市電轉變為電腦各部件所需的電壓,比如 CPU 的工作電壓,一般只有幾伏。
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把電腦各部件(當然除了顯示器)合理放置在機箱內部。機箱的外殼上有許多按鈕,如電源啟動按鈕、RESET按鈕(用于電腦的重新啟動)等等。
機箱上還有一些指示燈,如電源指示燈在電腦工作時應該是亮的,硬盤指示燈在對硬盤進行操作時會閃爍等等。軟驅和光驅在機箱前端可以直接使用。
8、擴展卡和擴展槽
當需要用電腦看VCD、聽音樂時,就需要配置聲卡了。聲卡不是PC機的必備部件,它是PC機的一種功能擴展卡。
所謂擴展卡,就是指這種卡可以擴展PC機的功能,比如聲卡可以使PC機發聲、傳真卡可以使PC機具備傳真功能、網卡可以讓您聯入網絡等等。
擴展卡是直接插在主板上專為擴展卡設計的擴展槽中的。顯示卡其實也是一種擴展卡,因為從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來說,“顯示”實際是一種額外的功能,只是為了使計算機的工作過程能在人們的直接可視的監控之下。
雖然現在顯示器已經是電腦的基本設備之一了,但由于習慣原因,顯示卡仍然被視作一種擴展卡。當然,聲卡、傳真卡、網卡都是標準的擴展卡。
9、鍵盤和鼠標
鍵盤和鼠標是PC機的輸入設備,當敲擊鍵盤時,被敲擊的鍵就向PC機的主板發送一個信號,并繼續傳送給CPU,由CPU來根據操作系統中的有關程序來確認按下的鍵將會引起什么反應。
比如在做文字處理時,如果沒有啟動漢字輸入系統,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會直接輸入英文,敲擊"a"鍵就會顯示"a"。
而當啟動漢字輸入系統后,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后,就不會直接輸入英文,而先判斷所敲入英文是否符合漢字輸入方法中的規則,如果能夠表達某個或某些漢字,就會輸入漢字。反之則無法輸入漢字。
又如在DOS系統中,同時按下"Ctrl"、"Alt"和"Del"將會使電腦重新啟動。 而在Windows 95/98系統中就不會使電腦重新啟動,而會彈出一個"關閉程序"的對話框。目前的鍵盤一般有101或106個鍵,有的鍵盤還有3個Windows 95功能鍵。
10、DVD/CD ROM
即數字通用光盤。DVD光驅指讀取DVD光盤的設備。DVD盤片的容量為4.7GB,相當于CD-ROM光盤的七倍,可以存儲133分鐘電影,包含七個杜比數字化環繞音軌。
DVD盤片可分為:DVD-ROM、DVD-R(可一次寫入)、DVD-RAM(可多次寫入)和DVD-RW(讀和重寫)。目前的DVD光驅多采用EIDE接口能像CD-ROM光驅一樣連接到IDEas、SATA或SICI接口上。
擴展資料:
筆記本電腦與臺式電腦的區別:
1、首先是兩者的外觀上。臺式機體積較大,線材雜亂,而且主機和顯示器是分體的。筆記本則小巧,內有多余的線材,顯示屏和機身是一體的。
2、性價比上,同樣價格的臺式機性能明顯要強于筆記本,或者說同樣性能的話筆記本要更貴。
3、同樣型號的硬件,臺式機要明顯強于筆記本。比如說,CPU都是i5(差別是筆記本的型號后有個M),臺式機的是四核四線程,筆記本的是雙核四線程。
同樣是GT650顯卡(筆記本是GT650M),臺式機的性能是筆記本的一倍。另外,臺式機機械硬盤一般都是7200轉,筆記本是5400轉。
4、再就是臺式機由于各個配件都是插在主板上的,維修更換比較容易,維修費用也小一些,而且升級硬件也很方便,筆記本則由于很多硬件是集成在主板上的,維修麻煩費用較高,而且升級很困難(尤其是顯卡)。
散熱問題是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另一大差別。臺式機散熱較好,而且除塵涂導熱硅脂都很簡單,筆記本則硬件溫度明顯較高,清灰涂硅脂非常麻煩。
電腦配置取決的因素:
1、CPU,這個主要取決于頻率和二級緩存,頻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未來CPU將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于接口、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芯片,如:筆記本i965比i945芯片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芯片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盤,硬盤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盤的轉速(分:高速硬盤和低速硬盤,高速硬盤一般用在大型服務器中。
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盤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5、顯卡:這項對運行超大程序軟件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件。顯卡除了硬件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
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接口也一樣有影響(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電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筆記本
、寬帶貓的概念
“貓”,又叫做:調制解調器(英文名MODEM)(記住,這才是正經名字),作用是把通過電話線或者光纖進入的信號還原為數據以及把網線產生的數據轉換成模擬信號(電信號/光信號),所以,如果是電話線/光纖入戶的,都需要安裝調制解調器。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常見的信號有兩種,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光信號和電信號)。在計算機里運行的是數字信號,在網線(電話線/光纖)里傳輸的是模擬信號。而“貓”就是一個信號轉換器,信號進行發送的時候,“貓”將計算機里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從而是信號可以在網線里傳輸,這個過程稱為“調制”;接收端(另一臺電腦)也有一個調制解調器,將信號“解調”,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在計算機里處理運行。So,到這里你應該理解了調制解調器的原理了吧。
光貓:
光貓(光纖調制解調器)它是一種將光纖網絡信號轉化為網絡信號的設備,它轉換的距離比較大,所以不僅是我們家中、網吧等用網地方會用到,一些大的傳輸網絡的地方也會用到。現在移動和聯通時都要用到光貓,但是它的功能和路由器還是不一樣的。用法也比較簡單,將傳網端與它相連,再用網線將它與路由器相連即可上網。
2、寬帶貓的原理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常見的信號有兩種,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光信號和電信號)。在計算機里運行的是數字信號,在網線(電話線/光纖)里傳輸的是模擬信號。而“貓”就是一個信號轉換器,信號進行發送的時候,“貓”將計算機里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從而是信號可以在網線里傳輸,這個過程稱為“調制”;接收端(另一臺電腦)也有一個調制解調器,將信號“解調”,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在計算機里處理運行。
家好呀,我是果子~
作為一名資深網蟲,如果讓我舉一個最能代表十多年前國內電腦軟件環境的例子,那么百花齊放的安全軟件,是我覺得最具代表性的現象。
*圖片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當時剛剛開始用電腦的果子,特別喜歡折騰各種安全軟件,從 360 安全衛士、騰訊電腦管家、金山毒霸到可牛殺毒、瑞星、微點,幾乎所有的免費安全軟件都使用過。
畢竟魯迅先生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折騰!」
安全軟件們除了耗費大功夫設計各種各樣的精美 UI,還一天一更病毒庫和殺毒引擎,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不可謂不辛苦。
然而大浪淘沙,最終只有 360 安全衛士和騰訊電腦管家成為了大多數用戶的選擇,其他安全軟件要么歸于小眾,要么直接涼涼。
*圖片來源 gaodage
但是今天早上,瀏覽外國科技新聞的果子突然驚奇地發現,微軟突然在 Microsoft Store 上架了高度類似 360 安全衛士和騰訊電腦管家的微軟電腦管家,而且這個版本還和最初泄露的內測版完全不一樣。
*圖片來源 The Verge
果子當場大受震撼,沒想到濃眉大眼的微軟,竟然也和 360、騰訊學做全家桶一樣的安全軟件了!
竟是微軟中國團隊打造!
其實早在今年 4 月份,果子就看到了微軟在國內推出電腦管家的消息,當時引起了網友鋪天蓋地的差評。
*圖片來源天極網
因為它不但界面非常丑,丑得像是山寨版騰訊電腦管家,而且大家認為它是國內特供的流氓安全軟件,所以網友們紛紛互相勸告不要下載。
不過今天,果子看到國外媒體報道的微軟電腦管家(英文名:Microsoft PC Manager)上架 Microsoft Store 消息時,直接給我震驚到了,采用 Windows 11 設計語言打造的軟件界面看起來非常簡約、美觀。
*圖片來源 PC World
這瞬間勾起了果子的興趣——它的界面怎么和之前的微軟電腦管家完全不一樣,難道這是微軟外國團隊做的?
然而一番查找、搜索,都沒能在 Microsoft Store 中找到它,于是我又翻了幾篇其他外媒的新聞,才得知原來這款軟件被微軟暫時隱藏了。
*圖片來源 MSpoweruser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在搜索引擎里輸入了「微軟電腦管家」。
好家伙,沒想到第一個微軟電腦管家的官方網站。
打開后不但頁面是中文的,連軟件介紹的圖片都是中文的,并且點擊「免費下載」就可以直接下載 exe 安裝包,不需要跳轉到 Microsoft Store,與之前舊版的微軟電腦管家的下載流程一模一樣。
*圖片來源微軟電腦管家
當我將頁面劃到最底部,并點擊「更多聯系方式」鏈接后,答案揭曉了~
*圖片來源微軟電腦管家
和舊版微軟電腦管家反饋問題是通過 QQ 群一樣,新版微軟電腦管家的更多聯系方式頁面滿屏也都是 QQ 群二維碼,這就證明新版電腦管家也是微軟中國團隊開發的軟件。
國外清理軟件恐成最大輸家
而本次微軟電腦管家以 PC Manager 之名,上架 Microsoft Store 想必也是得到了微軟本部的同意。
那么微軟為什么要以官方名義,面向全球用戶推出這款全家桶式安全軟件呢?
原因還要從中外安全軟件的產品理念不同說起。
與國內喜歡集成一大堆附加功能的安全軟件不同,卡巴斯基、諾頓和小紅傘等等國際一線殺毒軟件,一般只提供殺毒之類的核心安全功能。
*圖片來源卡巴斯基
如果用戶需要清理垃圾、優化開機啟動項這類工具,那么用戶就需要自己安裝諸如 CC Cleaner、IObit Uninstaller 這類專業系統優化軟件。
然而尷尬的是,CC Cleaner、IObit Uninstaller 的全部功能是需要付費解鎖的,但是對于不經常使用系統優化軟件的用戶而言,花這筆錢顯然怎么算怎么不劃算。
*圖片來源 CC Cleaner
而微軟電腦管家官網上介紹的殺毒、開機啟動優化,以及頗具國產特色的一鍵加速、全面體檢功能,全都是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的。
*圖片來源微軟電腦管家
因此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廣自家殺毒軟件的微軟,或許正是想到了可以借助將殺毒、優化功能融合到一起的微軟電腦管家打開市場,才將它面向全球市場推出。
畢竟微軟電腦管家內置了 Windows Defender 殺毒引擎,因此微軟電腦管家的市場占有率越高,Windows Defender 占有率就越高。
這波微軟贏麻了,屬于是……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能夠不花錢就用上付費軟件才有的功能,心里自然也是美滋滋的。
所以從果子在外網評論區中看到,有非常多外國網友對微軟能做這樣一款免費、實用的安全軟件感到非常開心。
*圖片來源 The Verge
當然,正如加多寶和王老吉打仗,結果把市場第三名干掉了一樣。
微軟用電腦管家這步狠棋和其他殺毒軟件中門對狙,受傷最大的還是那些清理軟件,原本靠賣軟件過得好好的,突然微軟免費提供系統優化軟件,直接將他們的飯碗掀了。
相信此時一眾優化軟件的心里應該都是這么想的:
不過經過外媒實測,微軟電腦管家也有點自己的小九九,如果你的默認瀏覽器不是 Edge 瀏覽器,那么當你使用全面檢測功能時,電腦管家會將這個問題列為潛在的安全風險。
微軟中國團隊怕不是對著那倆老大哥抄的吧,這國產全家桶味也太重了……
但是就目前而言,微軟電腦管家除了偶爾會讓你試試將 Edge 設為默認瀏覽器外,它似乎還是挺好用的,軟件暫時沒有任何廣告。
最新的版本還更新了彈窗攔截功能(直接打掉火絨殺毒的核心功能
),因此想嘗試一下的小伙伴可以去百度搜索「微軟電腦管家」下載試試~
參考資料:
MSpoweruser:Microsoft has an app to boost your PC’s performance
The Verge:Microsoft’s PC Manager is like CCleaner for your computer
知乎:如何評價微軟電腦管家?
編輯: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