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我今兒個發現這款一看就是給女孩子用的日記應用“粉粉日記”,深藏在我日漸粗糙的靈魂里的那點柔軟又被喚醒了,整個 UI 就像我少年時用過的那種蛋糕花邊似的信紙(80 后大姐的回憶你們不懂),非常少女。“粉粉日記”創始人 Jerry 也告訴我,這個應用的大部分用戶多是 90、95 后的年輕女孩。
一款應用當然不能靠“長得好”的 UI 吸引人,它必須能夠解決用戶的某種需求。隨著微信、QQ 等社交網絡日漸全民化,這便意味著各種年齡階層的人都會加入其中,尤其是老一輩。
而年輕人最渴望的是能夠獨立地去表現、發現自己,逃離父母的監護,于是他們就會逃離原本非常喜歡的平臺。同樣痛失年輕人群體的還有國外的 Facebook,最新的調查表明,其 25% 的活躍用戶年齡都在 45 歲以上,曾是 Facebook 發源地的大學生群體流失率高達 59%。
Jerry 告訴36氪,基于他對主流社交網絡正流失年輕用戶的分析,他認為年輕用戶通過信息分享獲取身份認同的需求并沒有消失,而這正需要一個垂直化、年輕化的社交平臺去滿足。
把準了這個脈搏,就不難理解為何一個做日記本的工具要進軍社區了。“粉粉日記”自 2011 年 8 月份推出后,目前用戶規模已經積累到千萬級別,沉淀的圖文、語音、視頻等多媒體日記形式已能夠支撐社區內容。
用戶在本地“日記本”里發布的內容可一鍵同步到“粉粉社區”,也可以直接在“粉粉社區”發布“云端”日記,“粉粉社區”突出強調了社交功能,社區首屏即是用戶關注的人的 feed 流。
但 Jerry 告訴我,“粉粉社區”強調的是興趣驅動的關系形成機制,前期這就得靠運營來鼓勵用戶生產有意思的內容了,比如“好友印象”、“最美校服照”等,這樣即使一個剛剛注冊的用戶進來也能找到話題入口,入口解決了,再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人門檻也要低些。
為了增加用戶的社交場景,同時對他們的興趣圖譜作進一步細分,“粉粉社區”在發現頻道推出了任何用戶可隨時加入的 IM“粉粉聊天室”、“粉粉群組”、和 BBS 形式的“粉粉圈”,后兩者目前尚處于 Beta 測試階段。
其實任何工具要轉社區都有一定難度,Jerry 也對自己的產品有過分析,他的看法是,日記類應用不像天氣、美圖工具,其本身就有很強的內容屬性,受眾找對了,想辦法將整個用戶圈轉起來就是良性循環。
該公司透露,其 2012 年 8 月拿到天使輪,今年 8 月份拿到近千萬人民幣 Pre-A 融資。次月留存為 50%,工具轉社區的轉化率是 40%,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Nicholas]
《我們相愛吧》中183club成員重新合體,感覺瞬間穿越回學生時代了~
王少偉、顏行書、明道、黃玉榮、祝釩剛都是小時候追的偶像?。。。?/p>
183club再次演唱《王子變青蛙》的主題曲《迷魂計》和《真愛》,音樂一想起,就把人帶入了曾經的回憶與感動!
183club合體引發全民回憶殺!有多少人看到這里是淚目的?
當時這五個人一起主演的《愛情魔發師》,還有《王子變青蛙》,腦海中不由響起那熟悉的旋律,青春的味道,都是滿滿的回憶!
233333《愛情魔發師》現在看來真的是殺馬特洗剪吹~
當時183club還出過專輯,初中的桌子上,課本上的貼紙都是他們!還會在課間聊到~
據說知道這個組合的人都老了~你們還記得他們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午楊冪給粉絲們寫了一份信,感謝粉絲的同時表示不再接受粉絲禮物了~
在這次《扶搖》的應援活動中,楊冪在蜜蜂們的再三勸說下還是拒絕了蜜蜂們準備的禮物,并且認真嚴肅地告訴大家以后不希望再花錢給她買禮物,也不會收任何禮物。
09年她就發微博勸大家不要送禮物了,這個想法她是一直都有的。就是希望大家不要破費不要因為這個耽誤生活,耗費精力。真的很暖很暖啊~
去年10周年寫給蜜蜂的信,她每次都是這樣以寫信的方式和蜜蜂們說一些心里話:
她還會收集蜜蜂們做的個性手幅~
證人路演的時候,有位蜜蜂戴了兔子耳朵,她看到了也想要,然后那個蜜蜂直接脫下來給她戴了還說了很多鼓勵的話。她記心里去了,回去戴上還發了微博~
冪冪一直以來都用自己的方式在關心粉絲心疼粉絲,也一直希望粉絲們不要再破費,她的體貼我們一直看在眼里,楊冪和蜜蜂的情意無需多言,讓我們一起繼續相伴下去~
這里小編提前祝冪冪生日快樂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