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4項,其中“石油鉆井機用可移動式鉆臺排管機器人”和“石油鉆井機二層臺排管機器人及方法”獲得2018年度東營市“高價值發明專利”獎,產品鉆井平臺作業自動裝置榮獲“中國好技術”;
2018年啟動建設的“石油鉆(修)井一體化智能作業裝置”項目,入選東營市“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
……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實現鉆、修井一體化智能作業裝置系統定制設計和系統定制制造的專業生產廠家,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技術正走在行業的前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00年注冊成立的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起初只是一家做油田基礎鉆采配件起步的小微企業?!爱敃r,公司面臨著各種發展問題,一方面石油裝備產業市場確實競爭大,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技術含量低,想要闖出一片天地太難了?!鄙綎|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有志說道。
痛定思痛,只有“變”才有出路。怎么“變”?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多方探究,多方實踐,給出了答案——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入駐產業園區,集中力量進行新產品研發。著此子,滿盤活。2017年,公司新產品投產,一上市,就獲得了市場認可,現在更是被國內各大油田青睞。
“我們做的是設計組裝工作,實行訂單式生產。你看,正在組裝的設備叫作石油鉆井機用可移動式鉆臺排管機器人,能實現油田井口作業無人化、智能化,解決井口危險區域人工作業的行業難題,提高作業安全性,還解決了一線員工緊缺的問題。別看這幾套設備外表普通,但每一套的參數都不同,用的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史有志指著正在組裝的設備說道。
產品科技含量高,企業利潤更是成倍增長。鉆臺面多功能機械手、二層自動排管裝置、動力貓道機、小修智能平臺和升降送料機……長期致力研發高科技產品,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嘗到了以“智”取勝的甜頭?!?019年的意向訂單已經達到2個多億了,中石化、中石油90%的同類產品都由我們供應,產品還出口到中東、印尼、迪拜等地。”史有志介紹。
產品之外,還有技術。屬于新興創新技術的鉆修井自動化技術,尚處于市場開發初期,目前國內市場容量約400億元以上,國外市場達千億元以上,市場開發潛力十分巨大。而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只有68人的企業,卻憑借過硬的技術占據了市場高地。近年來,公司通過了世界著名的英國皇家UCAS認證機構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200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及API 5CT產品認證,成為中石化、中石油物資系統一級供應商。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層次有序的研發梯隊是科技興企的高效驅動。深諳此理的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多渠道引進國家高端人才,一邊投入做研發,一邊建立國家級的實驗平臺。目前,公司正跟中國工程院、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的專家進行對接,準備建設新的智能設備實驗中心。
2019年4月26日,我市印發了《東營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明確規定要支持企業項目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專精特新”發展、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等。作為首批高成長型重點培育的企業,瑞奧智能先后獲得省市縣2018年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資金10余萬元,并認定為2019年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這都讓準備在新三板上市的瑞奧堅定了信心——通過不斷升級和轉型“兩條腿”,走出自己的科技發展之路。
“瑞奧致力于成為國內鉆修井智能系統最專業的裝備供應商及工程服務公司,要實現這個目標,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加快產品升級、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一個都不能少。這份計劃的出臺,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史有志信心滿滿地說。
(記者 商雅雯)
營市:國華HG14海上光伏1000MW項目鋼結構工程
近年來,隨著清潔能源的崛起,海上光伏發電逐漸成為綠色能源領域的璀璨明珠。在這個風起云涌的背景下,東營市迎來了一項重大的能源工程——國華HG14海上光伏1000MW項目。而這其中的鋼結構工程更是為這一清潔能源項目錦上添花。
國華HG14項目位于東營市,作為海上光伏發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1000MW的裝機容量將為當地乃至周邊地區提供大量清潔電能。項目的規模龐大,從選址到建設,都經歷了嚴格的審批和科學規劃。而其中的鋼結構工程更是為項目注入了強大的支撐力。
鋼結構,作為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承擔著支撐、連接、穩定等重要功能。在國華HG14項目中,鋼結構工程不僅在技術上迎難而上,更是體現了工程的高效推進。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鋼結構在項目建設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不僅提高了建筑的整體穩定性,還為光伏設備的固定和維護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這一項目的建設,不僅為東營市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國海上光伏領域樹立了榜樣。通過鋼結構工程的成功應用,項目不僅提高了建筑的整體質量,還在工程進度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不僅彰顯了科技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更為清潔能源的推廣和運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然而,隨著清潔能源項目的興起,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環保、可持續性、技術創新等問題都需要不斷解決和推進。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清潔能源的重要性,注重科技與環保的結合,推動能源產業向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作為一項清潔能源工程,國華HG14海上光伏1000MW項目的建設,不僅為地方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過鋼結構工程的精湛應用,項目將成為我國海上光伏領域的一張亮麗名片,為未來的清潔能源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總的來說,東營市國華HG14項目的建設,以其龐大規模和高效進展,彰顯了清潔能源的巨大發展潛力。這也預示著未來清潔能源將在全球范圍內迎來更加輝煌的時刻。愿這一項目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啟示,引領清潔能源事業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源:【海報新聞】
編者按:
2023年,中國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在山東,近年來“新三樣”產業迅猛發展,一批批高端、智能、綠色新興產業群正快速崛起。2024年1月—5月,山東“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幅度均超50%,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山東“新三樣”產業增長有啥絕招?又如何揚帆出海,備受全球消費者青睞,為中國智造貢獻山東力量?海報新聞記者兵分多路探訪聊城、棗莊、東營等地,推出山東“新三樣”出海記系列報道,講述產品走俏海外背后的故事。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洋洋 記者 張大衛 東營報道
近日,山東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成為東部沿海省份中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其中,截至2024年5月底,山東光伏發電裝機6242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省外貿“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持續增長。記者注意到,其中,1-5月,光伏產品出口增長達到61.2%。
在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中,位于東營的山東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潤馬光能)的出口情況,正是山東光伏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公司通過先進的智能數字管控和科技研發創新,將光伏產品出口到了巴西、荷蘭、印度、南非、烏茲別克斯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山東外貿“新三樣”的典型代表之一。
山東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組件生產線
光伏產值累計超80億元
“爆款”產品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6月29日一早,記者走進潤馬光能車間,迎面看到一大群“辛勤勞作”的智能機械手臂。在機械手臂有條不紊地操作下,生產線上的一塊塊硅片歷經焊接、排版、層壓等二十幾道制造和AI質檢工序,搖身變成一片片光伏太陽能電池組件,成功下線。很快,這些產品就會被打包裝車,出口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正在生產的這兩種光伏組件產品,分別是銷往烏茲別克斯坦和荷蘭的。”山東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楊洪軍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光伏產品在國際上很“搶手”。
山東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從事太陽能單晶硅P型/N型電池、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涉足光伏電站的規劃、設計、安裝及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生產的電池板可實現雙面發電,曾經是山東省唯一一家可以做雙玻雙面電池板的企業。
“以往,服裝、家電、家具被稱為我國外貿出口的‘老三樣’。自去年開始,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走俏海外,呈現出科技含量高、市場份額大、競爭優勢強等特點,折射出我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不斷提速。”山東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華北區銷售總監王鵬飛表示。
據介紹,眼前的高效光伏組件智慧工廠項目,計劃總投資7億元,分期建設3GW智能化高效光伏組件生產線。目前已建成投產1.5GW,累計實現產值超80億元。
“我們公司緊盯技術發展前沿,所有設備全部更新,均處于市場領先水平?!睏詈檐姼锌?,中國生產的光伏產品,在產量、品質、轉換效率等方面都穩居世界第一,總產量大約占到全球市場的90%,作為光伏領域從業者,他們倍感自豪。
巴西、荷蘭、印度、南非、烏茲別克斯坦……如今,潤馬光能科技已在5個國家設立了銷售機構,業務網絡覆蓋30多個國家,為全球知名企業提供多元化產品和服務,累計實現產品出口3.5億美元。
“近年來,潤馬光能搶抓機遇,憑借敏銳的市場眼光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取得了歐盟TUV、CE、日本JET、印度BIS等認證,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蓖貔i飛告訴記者,公司不但出口訂單多,在國內市場也占據一席之地。近年來,公司取得CQC認證,進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名單,入選國電投、大唐集團、華能集團、中國電建、華潤電力、中核集團、中國能建等央國企合格供應商名錄,主營產品銷量在山東省排名首位。
AI質檢、數字化車間
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在這里
一臺電腦,一個鍵盤……在潤馬光能的生產車間,一套看似簡單的AI質檢設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套AI質檢系統,用電腦算法代替人工檢驗,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質量判定。如果組件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我們就會轉入人工返修環節,質量過關的產品則進入下一步加工和包裝環節?!鄙綎|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IT主管王煜鵬介紹。
王煜鵬表示,質檢是光伏產品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啟用這套AI質檢程序后,他們的光伏產品良品率提升了20%,生產效率也提升了20%。這讓潤馬光能的光伏產品在出口時更具競爭力。
潤馬光能自主研發的AI質檢設備。
潤馬光能生產車間內的智能數字化工廠管理系統
在潤馬光能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塊藍色的數字大屏,生產線的數據、圖表等都在此實時展示。
“我們公司的每一個車間都配有數字車間大屏幕,這是我們的智能數字化工廠管理系統。每一臺設備的實時運行,每一個組件的檢驗過程,全部都會展示在這個大屏幕上。數字屏能夠和所有管理人員的手持終端、電腦能夠連接到一起,相關人員通過電腦、手機,就能對整個生產過程實時控制、分析。”楊洪軍表示。
成績的取得與公司智能數字管控和科技研發創新密不可分。楊洪軍說,近年來,公司一直堅持數字化賦能,通過自主研發的生產管理系統,結合自動化終端,推動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50%以上,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100%,智能制造就緒率100%,6道關鍵工序數控化率100%,實現了一期所有142臺套生產設備數字化率100%。
在全鏈條、全環節的精準管理和精細作業下,公司產品合格率超過99.8%,生產效率及產能提高20%,綜合能耗成本降低10%,真正做到了提質增效,降本精益。這一切,都大大增強了公司抵御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的能力,進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
在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方面,楊洪軍透露,潤馬光能近幾年累計研發投入超3億元,擁有50人研發團隊,聘請9位知名專家教授為技術顧問,與上海交大光伏研究院等著名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專利申請60余項,專利授權27項。
“目前,我們的高效光伏組件項目每年可生產清潔能源電力20億度(千瓦·時),相當于滿足123.2萬戶城鄉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62.7萬噸,相當于植樹1365萬棵?!蓖貔i飛說,光伏產業發展對于全球的“綠色用電”作用重大,從長遠看,這個產業的發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作為走俏海外的“新三樣”之一,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強勢得益于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滿血”加持。據透露,目前,中國光伏產能、應用、技術、設備等均領先世界,已形成全產業鏈碾壓性競爭優勢。這當中,山東外貿“新三樣”的貢獻,尤其是在光伏產品出口方面,表現不俗。未來,山東光伏產業將繼續堅持抓創新、求突破,在我國“新三樣”出海的過程中大放異彩。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本文來自【海報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