嘍,您好!我是原呵呵,點點關注吧,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如果說 iMac 是全屏的,那么 MacBook Go 則完全相反——全是鍵盤。這款一體式鍵盤配有自己的 DLP 投影儀,可滿足您在任何地方工作所需的一切。
只需找到一面空墻,配對一個方便的魔術鼠標,然后就可以開始了。事實上,這款鍵盤形狀的設備是一臺成熟的計算機,運行在蘋果自己的芯片上。當你的鍵盤上有一臺電腦時,誰還需要空間計算!?
MacBook Go 由國外的一設計師設計的,旨在構建一種新的計算格式。它將投影儀和鍵盤集成到一個看似緊湊的外形中,創造了一種無需屏幕即可隨身攜帶工作站的新穎方式。
相反,鍵盤將高分辨率的大型 120Hz 屏幕投射到您指向的任何表面上,為您提供比多個屏幕更好的東西 - 一個巨大的屏幕可以容納您的所有窗口和選項卡。
從外觀上看,MacBook Go 的外觀和感覺與沒有顯示屏的 MacBook 完全相同。它擁有 MacBook 65% 鍵盤所提供的一切,從頂部的功能鍵和右上角的 TouchID 鍵,到兩側的大揚聲器。
然而,在其內部,鍵盤是一臺徹頭徹尾的 Mac 電腦,它有自己的投影儀,可以自動調整屏幕方向、梯形校正和聚焦屏幕,這樣你就不用花半個小時坐著調整顯示器了。然而,乍一看,鍵盤缺少的是一個用于高度調節的支架……但我可能有點迂腐。
相對較厚的設計使 MacBook Go 擁有豐富的端口,以及依賴于更大驅動器的更強大的揚聲器。
該概念設備具有 HDMI 和 DisplayPort 等一系列視頻輸出,以及兩個 USB-A 端口、兩個 USB-C 端口、一個 Micro-SD 卡插槽和一個 10 Gig 以太網端口,可確保全方位連接。 3.5 毫米耳機插孔的加入是對傳統主義者和需要可靠音頻連接的專業人士的認可。
但這對于傳統工作站意味著什么呢?在設計界,甚至在許多領域,從笨重的 CPU 塔式機向時尚、功能強大的筆記本電腦的轉變正在順利進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 Vision Pro 是 MacBook 的自然繼承者,但我可能不同意。
MacBook Go 感覺像是一個獨特的中間步驟,盡管用于工作的便攜式投影儀還沒有真正流行起來。
盡管如此,MacBook Go 犧牲了固定顯示屏,以獲得無與倫比的便攜性和靈活性,為您提供巨大的投影屏幕,而不是限制您使用 13 或 15 英寸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這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對于那些總是在流動的專業人士來說。
不管你相信與否,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將整個計算機塞進鍵盤中。就在幾年前,那位設計師成功地將一臺完整的 Windows 10 PC 安裝到他們的Abacus Basic 鍵盤中,配有 4 GB RAM、512 GB 存儲空間以及由生物塑料制成的完全可持續的外殼。
我懷疑蘋果是否會用塑料制造任何機器,因此 MacBook Go 肯定缺乏這種區別。然而,它確實用投影儀鏡頭彌補了這一點。
喜歡本文的朋友記得打賞哦,也別忘了轉發、點贊、評論和關注哦
果(apple)全球開發者大會,英文全稱是“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簡稱為“WWDC”(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的簡稱,每年定期由蘋果公司(Apple Inc.)在美國舉辦。今年將會在2016年6月13日開幕,主旨將涵蓋各種主題,包括一些像curved/labs實驗室一樣出色的開發者。
iMac是一款由史蒂夫·喬布斯推出的蘋果電腦,針對消費者和教育市場的一體化蘋果Macintosh電腦系列。 iMac的特點是它的設計。早在1998年蘋果總裁史蒂夫·喬布斯就將 "What's not a computer" (不是電腦的電腦) 概念應用于設計iMac的過程。由于iMac在設計上的獨特之處和出眾的易用性,它幾乎連年獲獎。它比較廣泛的用作學校配的電腦,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軟件包,其中包括很容易使用預裝Mac OS 8的軟件。
最近,德國創意公司Curved/Labs設計了一款蘋果一體機“eMac”,eMac采用一體化整合式設計,很好的將主機元件和音箱放至與17寸CRT顯示器內部,從而屏棄了笨重的機箱式設計,外部硬件只剩下鍵盤和鼠標而已。eMac配備向雙攝像頭,支持3D拍攝,掃描和人臉識別功能。還配備立體聲揚聲器和全玻璃觸摸屏。當然,Curved/Labs在外形設計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變得更薄更便捷。“eMac”保留了時尚的鋁制和玻璃外觀,搭載四核Intel Core i5和i7處理器、全新AMD圖形處理器、Thunderbolt傳輸技術以及FaceTime HD高清攝像頭。可選顏色和蘋果iPod一樣,有銀色,灰色,黃金,玫瑰金和藍色可供選擇。Curved/Labs的設計團隊在推出新款“eMac”概念機之前,還曾經推出過原始的Macintosh版本。
Curved/Labs最新發布的“eMac”和之前推出的版本“Macintosh”進行比較
文章來自設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