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MOS傳感器,是最影響手機拍照/錄像的部件。雖然核心廠商只有索尼、三星、豪威(OV) 3家,但CMOS型號和規格眾多,加上索尼和三星都是命名鬼才,手機CMOS的命名體系比SoC還混亂,容易一眼懵逼。

    為方便查閱和比較,本文盤點常見的CMOS及其簡單規格、主要搭載機型。遇到不知名CMOS,根據尺寸即可大致了解其水平,本文根據尺寸,從大到小排名部分規格沒標的,不代表它沒有,可能只是歷史原因而偷懶沒寫。

    PS:善用桌面瀏覽器的Ctrl+F和手機瀏覽器的頁面搜索功能。iPhone的CMOS帶斜體標注。


    更新記錄

    23-1212增加索尼LYT-900/T808/808/600/500、IMX920、IMX906,豪威OV50K/50E等一大波看花眼的新品,光影獵人900/800/400,三星GNK等。

    23-1208增加部分2×2 OCL標注(2×2 OCL:提升對焦和暗光表現的技術,但會犧牲細節表現,導致高像素模式形同虛設,可當做物理像素除4的產品。索尼傳感器看到“全像素全向對焦”、豪威傳感器大部分標QPD對焦的,都是2×2 OCL)。該技術已在新傳感器中大量采用,沒標的,不代表它不是,可能只是漏標。

    23-0608更新:加入近一年來發布的IMX758/858、IMX866、IMX890、三星HP2/HP3/HPX等CMOS


    命名規律

    • 豪威的OV系列,命名是最有規律的。如OV64B/OV48C,數字部分是像素數量,但尾綴的A/B/C暫無明確規律。

    • 三星的大概規律:HP系列是2億像素、HM系列是1億像素、GW系列是6400萬像素、GN/JN系列是5000萬像、GM系列是4800萬像素、GD/JD是3200萬像素。但數字后綴完全沒規律,下克上/上克下都有,還可能會換成H、V、X等手機廠名稱縮寫(例如GNH、GNV、HMX分別是榮耀、vivo、小米的掛名定制版)。

    • 索尼IMX系列命名是最混亂的,以IMX363為例,早期第一位數字是代表代際數,后兩位數字一般是越大越強。然而規律在N年前就被打破,現在亂到媽都不認得。


    要關心什么?

    相機傳感器CMOS要關注的指標:

    1. CMOS尺寸,直接確定其定位。因尺寸以倒數形式表示,分母數值越小,CMOS越大。

    2. 2023年旗艦主流是1/1.3型到1/0.98型(IMX989),中端是1/1.5型(IMX766預警!),入門是1/2型(OV64B預警!)往下。2022到2023年旗艦主流的IMX766/890(1/1.56型),面積是2014年IMX214的3倍,卻只有GN2(1/1.12)的一半大 ……

    3. 隨后是單位像素尺寸,中端0.56μm到1μm,旗艦1μm起步,往上有1.2μm、1.6μm、2.4μm等規格;

    4. OIS光學防抖和光圈也很重要,但這些由鏡頭模組決定。同一個CMOS,一般只有幾種鏡頭模組規格。


    使用單位像素尺寸來計算傳感器面積(還是用老的“英寸”標識)↑

    坑爹誤區:

    1. 因歷史原因,傳感器領域使用的“英寸”,并非1英寸=2.54厘米。且從1/2英寸開始,“每英寸”對應的數字,從18mm變成16mm,就更讓人懵圈了。所以上圖用“單位像素尺寸”來計算傳感器面積,以此進行直觀對比。

    2. “英寸”標注的貓膩很多:例如1/2型只比1/2.3型大5%。同樣是1/2.3型,不同CMOS間有14%的面積差異。同樣是1型,不同型號間也有12%的差別。

    3. 我們這一版改用新的“Type型”標注。舉個例子:以前的“1/1.5英寸”,現在叫“1/1.5型”或“Type 1/1.5”。

    4. 因歷史原因,網絡很多型號信息是錯誤的。例如IMX888,關于它的爆料就有N種版本,大家要仔細甄別。


    非常規級

    1. 索尼LYT-900,1/0.98型,5000萬像素,單位像素1.6μm,Octa-PD對焦(23年6月發布,傳說由OPPO Find X7 Pro首發)

    2. 索尼IMX989,1/0.98型,5000萬像素,單位像素1.6μm,Octa-PD對焦(實際面積比以前的“1英寸”還大12%。見于小米13 Ultra/小米12S Ultra、vivo X90 Pro+/X90 Pro、OPPO Find X6 Pro、小米13 Pro(等效21mm,0.9倍)、夏普R7/R8 Pro(等效19mm并有裁切,只用了4720萬像素)、vivo X100 Pro)。

    3. 豪威OV50K1型,5000萬像素,1.6μm(傳說中對標IMX989的產品,截止23年12月12日還沒正式發布)

    4. 夏普AQUOS R6和它的換殼馬甲“徠卡LEITZ 1”搭載的不知名1型CMOS。1型,2020萬像素,單位像素約2.4μm(它們是極為罕見的單攝旗艦,一顆主攝用數碼裁切包辦等效19mm到152mm焦段。)

    5. 索尼1型Exmor RS傳感器。1型,2010萬像素,單位像素2.4μm(見于索尼Xperia PRO-I,CMOS源自索尼黑卡RX100 VII,但只截取了中央60%區域,約1/1.3型,可用像素1200W)

    6. 2014年的松下Lumix DMC-CM1,1型,2010萬像素,約2.4μm

    7. 三星GN2/GNH (S5KGN2),1/1.12型,5000萬像素,單位像素1.4μm。4合1成2.8μm 1250萬像素,首發Dual Pixel Pro全像素全向8核對焦(小米11 Ultra和小米11 Pro首發,小米配了8P的OIS鏡頭,F1.95光圈。而榮耀Magic4 至臻版/Magic5 Pro的GNH,配了更強的8P、F1.6、OIS鏡頭)


    旗艦級

    1. 2012年的諾基亞808 PureView,東芝HES9(前照式) ,1/1.2型,4130萬像素,1.4μm。拍照時4:3 3820萬像素,視頻時16:9 3360萬像素(這是11年前的怪物,你敢信?)

    2. 三星HP1 (S5KHP1), 1/1.22型,2億像素,0.64μm。16合1成1250萬像素 2.56μm,或4合1成5000萬像素1.28μm(單位像素太小,實際表現遠不如下面的同級產品。見于國內的moto X30 Pro、國外的小米12T Pro)

    3. 索尼IMX700,1/1.28型,RYYB,5000萬像素,1.22μm。4合1成2.44μm 1250萬像素,全像素八核對焦(超大底+RYYB,進光量巨大,但白平衡難調。見于華為P40系列、Mate 40系列、榮耀30 Pro+等機型)

    4. 索尼IMX707,1/1.28型,5000萬像素,1.22μm。4合1成2.44μm 1250萬像素,全像素八核對焦,濾鏡是常見的RGGB,8K24幀視頻錄制(見于小米12 Pro、小米12S/12S Pro/12S Pro天璣版)

    5. 豪威OVB0B,1/1.28型,2億像素,0.61μm。日常16合1成2.44μm 1250萬像素,QPD四相位對焦+三重曝光HDR,8K30幀視頻錄制,2x2-OCL(22年初的最小像素紀錄,22年1月發布,至今為發現未有量產機搭載)

    6. 三星HP2,1/1.3型,2億像素,0.6μm。日常16合1成2.4μm 1250萬像素,Super QPD+Smart-ISO Pro+Tetra pixel RGB Bayer,8K30幀視頻錄制(見于三星Galaxy S23 Ultra)

    7. 索尼IMX803,約1/1.3型,4800萬像素,1.22μm,4in1成2.44μm(iPhone 15 Pro/Pro Max、14 Pro/Pro Max主攝,蘋果堆料之最)

    8. 豪威OV50H(光影獵人900/OVX9000),1/1.3型,5000萬像素,1.2μm。QPD對焦+DCG-HDR,2x2 OCL。DCG合成14bit RAW(小米14/14 Pro的光影獵人900/OVX9000有小改)

    9. 三星GNK:1/1.3型,5000萬像素,1.2μm(OV50H對位產品,23年11月發布。有Dual Pixel Pro、Smart-ISO Pro、Staggered HDR,支持14bit RAW,4K 120fps/8K 30fps視頻錄制,也是主打高動態范圍)

    10. 三星GN1/GNV,1/1.31型,5000萬像素,1.2μm。4合1成2.4μm 1250萬像素,全像素雙核對焦,8K30幀視頻錄制(GNV是濾色片定制版,ISOCELL 3.0,見于vivo X80 Pro。GN1機型則有vivo X50/X60/X70 Pro+和iQOO 5/5 Pro的主攝,魅族18 Pro/18s Pro、Google太子Pixel 6/7系列)

    11. 豪威OV48C,1/1.32型,4800萬像素,1.2μm。4合1成2.4μm 1200萬像素,雙原生ISO,12bit視頻(OV之光,讓小米10 Ultra能吊打早期的小米11 Ultra,至今不虛,但可惜只用了一代)

    12. 豪威OV64A,1/1.32型,6400萬像素,1μm(見于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2 Pro,傳聞榮耀V40、nova9 Pro等機型將其截幅成5000W并加入RYYB使用)

    13. 三星HM3 (S5KHM3),1/1.33型,1.08億像素,0.8μm。9合1成2.4μm 1200萬像素,在HM1基礎上多了Super PD Plus,對焦速度提升50%,多了智能ISO Pro(由三星Galaxy S21 Ultra和S22 Ultra搭載)

    14. 三星HM1 (S5KHM1),1/1.33型,1.08億像素,0.8μm。9合1成2.4μm 1200萬像素(HMX的9合1版本,由三星Galaxy S20 Ultra和Note20 Ultra搭載)

    15. 三星HMX (S5KHMX),1/1.33型,1.08億像素,0.8μm。4合1成1.6μm 2700萬像素(最早被調侃“方向錯了”,但日用2700W,是現在直出像素最高的手機CMOS,數碼能力至今未有對手。小米CC9 Pro、小米10/10 Pro/10S、小米11等搭載)

    16. 索尼光喻LYT-T808/IMX888(Exmor T雙層傳感器),1/1.35型,5200萬像素,1.12μm。只在錄像中用滿4.3:3,拍照時等效1/1.43型4800萬像素,4:3的8000x6016。可能是非2x2 OCL,官圖顯示是2PD全像素雙核對焦(雙層晶體管技術:光電二極管與光電晶體管分層,2倍滿阱容。主要是提升滿阱容,讓高光不過曝,順手提高弱光時的高感信噪比,但弱光還贏不了IMX989(由索尼Xperia 1 V在23年5月首發,也見于23年10月發布的OPPO Find N3折疊屏)

    17. 索尼光喻LYT-808/IMX966(無雙層晶體管),1/1.4型,4800萬像素,1.12μm(由23年12月發布的一加12首發)

    18. 索尼IMX789,1/1.35型,4800萬像素,1.12 μm,2x2 OCL。原生16:11,拍視頻時16:9,拍照時4:3,等效1/1.43型,全像素全向對焦,2x2 OCL,多了8K30幀視頻錄制(見于一加9Pro、一加10 Pro。23年3月的華為P60 Pro/Art用的是RYYB版)

    19. 索尼IMX689,1/1.35型,4800萬像素,1.12 μm,2x2 OCL。原生16:11,拍視頻時16:9,拍照時4:3,等效1/1.43型。19年12月索尼發布年2×2 OCL技術,22年3月OPPO Find X2 Pro首發全像素全向對焦(和IMX789差在數據速度,OPPO Find X2 Pro、一加8 Pro和一加9都用過)

    20. 豪威OVB0A1/1.4型,2億像素,0.56μm,16-Cell,QPD對焦,2x2-OCL(2023年新品)


    主流級:1/1.5型附近

    1. 三星HP3/HP3超級變焦版,1/1.4型,2億像素,0.56μm,2x2 OCL(尺寸是大的,效果是偏弱的,“方向錯了”的新代表。最小單位像素保持者,對焦優化版,見于真我11 Pro+、榮耀90/90 Pro、榮耀80 Pro(只用了1.6億像素)、Redmi Note 13 Pro/Pro+、魅族21)

    2. 三星HPX,1/1.4型,2億像素,0.56μm,2x2 OCL(最小單位像素保持者,辨析力優化版,見于Redmi Note 12 Pro+/Note 12探索版)

    3. 索尼IMX920,1/1.49型(拍照時等效1/1.56型),5000萬像素,1μm(見于23年11月發布的vivo X100標準版,后者是定制濾光片的IMX920 VCS版)

    4. 索尼IMX866,1/1.49型(16:11),5400萬像素,1μm,RGBW版的IMX800。拍照時4:3為5000萬像素,拍16:9視頻時,比之前多7%橫向寬度(見于vivo X80/X90、iQOO 11 Pro/Neo8 Pro等機型,濾鏡升級版的IMX800,實際輸出5000萬)

    5. 索尼IMX800,1/1.49型(16:11),5400萬像素,1μm。拍照時4:3為5000萬像素,部分機型高像素模式可5400W輸出,拍16:9視頻時,比之前多7%橫向寬度(IMX766的畫幅拓展+滿阱容提升版,見于小米13/小米Civi 3、Redmi K60 Pro、榮耀80 GT、榮耀70系列等機型)

    6. 2013年的諾基亞Lumia 1020,東芝CK26V1(已經是背照式了),1/1.5型,4130萬像素,1.12μm。拍照時4:3 3820萬像素,視頻時16:9 3360萬像素(今天看來已經是常見尺寸,但它是2013年穿越過來的。而可憐的東芝CMOS后來被索尼收編)

    7. 索尼光喻LYT-700,1/1.56型,5000萬像素,1μm(23年6月發布,或接替IMX766/800/866/890的批發位置)

    8. 索尼IMX890,1/1.56型,5000萬像素,1μm,IMX766的吞吐性能強化版(2023年開始大量出現,只有OPPO、一加、真我機型在用)

    9. 索尼IMX906,1/1.56型,5000萬像素,1μm(IMX766類似物,具體性能指標不明,由23年11月的榮耀100系列首發)

    10. 索尼IMX766/766V,1/1.56型,5000萬像素,1μm(極為均衡,海量機型搭載。見于華為P50/Mate 50(RYYB濾鏡版,暗光更強但白平衡和高光細節吃虧、OPPO Find X5/X3系列/Find N、真我大師探索版/GT2/GT2 Pro/GT Noe3、iQOO 8系列、小米12/12X、榮耀Magic3/3 Pro、Magic4/4 Pro等等等)

    11. 三星GN5/GN3,1/1.57型,5000萬像素,1μm(三星版的IMX766,GN5都是vivo/iQOO的機器在用,如iQOO數字系列、vivo X Fold/Fold+等。GN3在三星S22/S22+、Z Fold4上)

    12. 豪威OV50E/光影獵人800,1/1.55型,5000萬像素,1μm,2代QPD對焦+DCG-HDR,2x2-OCL(2023新品。光影獵人800由23年11月的Redmi K70/K70 Pro首發,有雙原生ISO)

    13. 豪威OV50A,1/1.55型,5000萬像素,1μm,2x2-OCL(豪威版的IMX766,moto edge X30、Reno8主攝)

    14. 三星HM2,1/1.52型,1.08億像素,0.7μm(單位像素太小,原1億像素之恥,實力極為普通,還贏不了發揮較好的IMX598。數不清的搭載機型:Redmi K50 Pro、Note 9 Pro/Note 11 Pro、K40 Pro+、小米MIX FOLD、榮耀50/60系列、vivo S12系列、moto edge S30等)

    15. 三星GN9/S5KGN9,1/1.5型,5000萬像素,1μm(2023年新品,見于moto G84)

    16. iPhone 15/15 Plus型號未知的雙層晶體管傳感器,1/1.6型,4800萬像素,1μm


    逐漸邊緣化:1/1.7型

    1. 索尼IMX703,1/1.67到1/1.65型之間,1200萬像素,1.9μm(iPhone 13 Pro系列與iPhone 14/14 Plus主攝)

    2. 三星HM6,1/1.67型,1.08億像素,0.64μm(“超越”HM2的新1億像素之恥,見于真我10 Pro系列、Redmi K50至尊版)

    3. 豪威OV40A,1/1.7型,4000萬像素,1μm(可理解為是豪威的IMX600,規格極為相近,但搭載它的機器一般不會標明型號)

    4. 索尼IMX787,1/1.7型,6400W,0.7μm(見于中興系機型,努比亞Z50系列/Z40 Pro、中興Axon 50 Ultra/40 Ultra等用等效35mm鏡頭的機型主攝)

    5. 索尼IMX686,1/1.72型,6400萬像素,0.8μm(日常輸出1600W,辨析力天生有優勢,但弱光會比同尺寸CMOS弱。搭載機型很多:Redmi K30 Pro、魅族17系列、K50電競版、vivo X30系列等)

    6. 索尼IMX682,1/1.72型,6400萬像素,0.8μm。視頻規格弱化版的IMX686,少了4K60幀和8K視頻錄制(拍照效果基本沒差,搭載機型更多:Redmi K30S/K30 Ultra、真我GT Neo、魅族18以及三星Galaxy A52/M31s/M51等)

    7. 三星GW2 (S5KGW2) ,1/1.72型,6400萬像素,0.8μm(GW1小改,非常有趣地用在三星Galaxy S20/S20+、S21/S21+、Note20的27mm“長焦”上)

    8. 三星GW1 (S5KGW1) ,1/1.72型,6400萬像素,0.8μm(三星版的IMX686,但表現偏弱。搭載機型:LG V60、OPPO Reno3 Pro、真我X2/X3/X50系列、Redmi Note 8 Pro/Note 9 Pro、vivo S7、NEX 3/3S、moto edge等)

    9. IMX600y,1/1.74型,4000萬像素,1.01μm,RYYB濾鏡(IMX600的濾鏡修改版,雖尺寸比上面幾個小,但單位像素尺寸甜點,帶RYYB加持,實際更強。由華為P30/P30 Pro、Mate 30/30 Pro、榮耀V30 Pro等搭載)

    10. IMX600,1/1.74型,4000萬像素,1.01μm(2018年一代著名CMOS,夜視儀世紀的開端,因華為P20 Pro、Mate 20 Pro、Mate 20X、榮耀V30、“nova脊梁”nova 6等機型搭載而存世量較大)

    11. IMX555,1/1.76型,1220萬像素,1.8μm(三星Galaxy S20/S20+/S20 FE、S21/S21+/S21 FE主攝)

    12. IMX557,1/1.76型,1220萬像素,1.8μm(索尼Xperia 1 II/5 II、Xperia 1 III/5 III主攝)

    13. 豪威OVA0B,1/1.8型,1億像素,0.61μm(2023年新品)

    14. IMX603,1/1.88型,1200萬像素,1.7μm(iPhone 13/13 mini、iPhone 12 Pro Max主攝)

    基礎級1/2型

    1. 索尼光喻LYT-500,1/1.953型,5000萬像素,0.8μm,全核對焦(23年6月新品)

    2. IMX598,1/2型,4800萬像素,0.8μm(和IMX586分別不大,基本都是vivo在用,見于vivo X50/X50 Pro、X60/X60 Pro、X70 Pro+/X80 Pro/X90 Pro+超廣角、iQOO Neo5/iQOO 7/8/8 Pro等 )

    3. IMX586,1/2型,4800萬像素,0.8μm(主攝+超長焦+長焦三棲的真·常青樹CMOS。搭載機型不計其數:榮耀20系列、nova 4、魅族16s系列、小米9系列、小米CC9、Redmi K20 Pro/Note7 Pro、Find X2、一加7/一加8系列、vivo X27系列等。小米12S Ultra和小米11 Ultra的長焦和超廣角、一加8 Pro/Find X2 Pro超廣角、三星S20 Ultra/小米10U的5倍長焦都是它)

    4. IMX582/581,1/2型,4800萬像素,0.8μm。視頻規格縮減版,拍照和IMX586分別不大(Redmi K20、Redmi Note 10、iQOO Pro等大量中端機型使用。IMX581見于一加11、Find N2等少數機型的超廣角)

    5. OV48B,1/2型,4800萬像素,0.8μm(線下機愛用,OPPO A74/A92s、小米10青春版、部分榮耀Play4t Pro等)

    6. 三星GM1,1/2型,4800萬像素,0.8μm(高仿IMX586,GM1當年開創假4800W先例,表現弱,曾海量中端機使用)

    7. 豪威OV64B,1/2型,6400萬像素,0.7μm(超越IMX586的老當益壯典中典。vivo X90 Pro+、Reno10 Pro+、華為Mate 50 Pro(RYYB)/P50 Pro、中興Axon 40 Ultra等機型的潛望長焦,在2023年又變成2000元以下機型的熱門主攝,見于Redmi K60/Note 12T Pro、一加Ace 2V,OPPO甚至從Reno5用到Reno10……以及3倍潛望長焦的常客,Reno10 Pro+、iQOO 12系列、vivo X100、一加12等機型的長焦)

    8. 三星GW3,1/1.97型,6400萬像素,0.7μm(比上面幾顆還大,但表現一般。游戲手機很愛用,黑鯊4/5系列、紅魔6/6S/7/7S系列、小米Civi 1/1S、iQOO Z3/Z5)


    超廣角/長焦/前置級(太多太雜,大概列舉)

    長焦

    1. IMX858,1/2.51型,5000W,0.7μm,2×2 OCL(可理解為引入2×2 OCL、12bit ADC、更新制程的IMX758,提升了暗光降噪和對焦性能,代價是全像素輸出時的細節表現。見于小米13 Ultra的3.2倍/5倍長焦/超廣角)

    2. IMX758,1/2.51型,5000W,0.7μm(見于vivo X90 Pro/X90 Pro+的2倍人像長焦)

    3. IMX350,1/2.78型,2000W,1.0μm(2016年的長壽CMOS,當年一加5、魅族15/16/16s系列、華為P10系列、Mate 9系列、榮耀9。小米10 Pro/10 Ultra超廣角、華為P30 Pro超廣角等)

    4. IMX663,1/2.93型,1200W,1.22μm(大量出現在vivo的2倍人像長焦、Pixel 6 Pro的前攝,也被Xperia 1 III、Xperia 5 III、 Xperia PRO-I和vivo X70 Pro+/X80系列的2倍長焦。常被搞混成蘋果那顆1.4μm的IMX633

    5. S5K3M5,1/3.4型,1300W,1μm(老朋友,見于近代的Find X3/X5系列的2倍長焦)

    6. IMX913,1200W,1.12μm(iPhone 15 Pro Max的5倍潛望長焦)

    7. IMX713,1/3.4型,1220W,1μm(iPhone 13 Pro和14 Pro系列的3倍長焦)

    8. IMX613,1/3.6型,1220W,1μm(iPhone 12 Pro系列的2.5倍長焦)

    9. IMX754,1/3.52型,1000W,1.12μm(三星Galaxy S23Ultra與S22 Ultra的3倍和10倍長焦)

    超廣角

    1. IMX608,1/1.54型,4000W,1.12μm,可16合1成(華為Mate 30 Pro、P40 Pro超廣角)

    2. IMX633,1/2.55型,1200W,1.4μm(iPhone 15 Pro/Pro Max、14 Pro/Pro Max超廣角,良心得不像蘋果)

    3. IMX563,1/2.55型,1200W,1.4μm(Galaxy S21/21U/S22/S22 U超廣角)

    4. OV13B10,1/3.06型,1300W,1.12μm(K30 Pro、小米10S/11/11Pro、小米MIX4超廣角)

    5. IMX772,1/3.4型,1220W,1μm(iPhone 13系列全系的超廣角)

    6. IMX372,1/3.4型,1220W,1μm(iPhone 11和iPhone 12系列全系的超廣角)

    7. OV8856,1/4型,800W,1.12μm(常用的湊數超廣角,K50電競版和iQOO Neo5活力版超廣角都是它)

    8. S5K4H7,1/4型,800W,1.12μm(K50系列、Note 11 Pro+的超廣角)

    9. IMX355,1/4型,800W,1.12μm(K40系列幾乎全系的超廣角)

    10. OV08A10,1/4.4型,800W,1μm(早期大家很愛用的潛望長焦傳感器。一加很愛用的3.3倍長焦、vivo X50/60/70 Pro+也喜歡把它用在5倍潛望長焦上)

    前攝

    1. 豪威OV60A,1/2.61型,6000萬像素,0.612μm(榮耀60 Pro和moto edge X30前置、榮耀Magic4 Pro超廣角裁成5000W用)

    2. 三星GH1,1/2.65型,4400萬像素,0.7μm(Reno3 Pro、三星Galaxy S20U/S20U、vivo S7/S9等的前攝,也有奇怪的廠商把它用在主攝上)

    3. 索尼IMX709,1/2.74型,3200萬像素,0.8 μm,已經不多見的RGBW排列(最早見于OPPO Reno7/Reno8、Find X5 Pro等機型的前置)

    4. 三星JN1,1/2.76型,5000萬像素,0.64μm(2022年超廣角新寵,優點是數字唬人,部分千元機還會用它做主攝。見于iQOO 9 Pro/一加10 Pro/真我GT2 Pro/小米12 Pro等機型的超廣角或長焦)

    5. 索尼IMX616/615,1/2.8型,3200萬像素,0.8μm(華為Mate 30/P30/P40系列、Find X2系列、魅族17 Pro等機型的前置)

    6. 三星GD1,1/2.8型,3200萬像素,0.8μm(vivo喜歡把它用在兩倍人像長焦上,見于X50/X60 Pro+)

    7. 豪威OV50D/光影獵人400,1/2.88型,5000萬像素,0.61μm,部分2x2 OCL(2023年新品,見于23年11月Redmi K70 Pro的2倍長焦)

    8. 索尼光喻LYT-500,1/2.93型,5000萬像素,0.6μm,用于前置,帶Always-on能力(23年6月新品)

    9. 三星S5K3P9,1/3.1型,1600萬像素,1μm(從三星S10系列開始,作為前置在vivo/OPPO/真我機型大量使用,也被iQOO 9 Pro和10 Pro用作長焦)

    10. 豪威OV32C,1/3.2型,3200萬像素,0.7μm,RGBC(類似于RGBW,用于前置)

    11. 索尼IMX596,2000萬像素,0.8μm(Redmi K50全系都在用)


    1/2.3型:高齡旗艦

    和驍龍888/865/855/845/835/820/801/800/8064一樣,僅僅把它們的數字亮出來就是回憶,是刻進機圈DNA的神秘字符串:IMX135/214/298/386/362/363/586/686/600/700

    1. IMX503/IMX403,1/2.55型,1200萬像素,1.4μm(2020年的iPhone 12/12 Pro/12 mini、2019年的iPhone 11系列是IMX503,2018年的iPhone XS/XS Max/XR是IMX403)

    2. IMX377,1/2.3型,1220萬像素,1.55μm(原先是設計給無人機的CMOS,被用在2016年的HTC 10、末代Nexus 5X/6P的主攝)

    3. IMX378,1/2.3型,1230萬像素,1.55μm(2016年的暗夜之眼,見于小米5s、Google Pixel和Pixel XL)

    4. IMX380,1/2.3型,1230萬像素,1.55μm(見于魅族15/15 Plus、16th/16th Plus/16X、華為P20/Mate 20。它的同級CMOS被大量用在GoPro等運動相機上)

    5. IMX400,1/2.3型,2120萬像素,1.22μm(2017年發布,見于索尼家的Xperia XZ/XZs、XZ1/XZ2/XZ2 Premium)

    6. IMX220,1/2.3型,2070萬像素,1.2μm(2013年的CMOS,極為長壽,但技術老舊,成像效果不盡如人意。索尼 Xperia Z1/Z2/Z3系列、魅族MX4/MX4 Pro/MX5)


    海量1/2.55型

    頭尾摻幾個接近級別的:

    1. 三星GM5(S5KGM5),1/2.55型,4800萬像素,0.7μm(新CMOS,但太小,別抱太高期待。截止到22年10月13日,都沒確切機型搭載,有可能是Google Pixel 7 Pro的5倍長焦)

    2. 三星GM2(S5KGM2), 1/2.25型,4800萬像素,0.7μm

    3. IMX230,1/2.4型,2100萬像素,1.12μm(2015年時高像素的唯二選擇,魅族PRO 5/PRO 6系列、索尼Xperia XA Ultra、HTC One M9+、聯想絕唱樂檬X3)

    4. IMX363,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雙核對焦普及者,在2018大放異彩,不少機型的表現比IMX586都強。小米8系列/MIX 2S/MIX 3、Google Pixel 3/4/5系列、LG G8/V40/V50/V50S主攝、Xperia 1/5 II和Xperia 1/5 III超廣角)

    5. IMX362,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2016年發布的老CMOS,Google Pixel 2系列、HTC U11、vivo Xplay 6、魅族M15/E3、魅族16T/17都有在用)

    6. 三星S5K2L4,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三星Galaxy S10系列、Z Flip/Z Flip3)

    7. 三星SAK2L3,1/2.6型,1220萬像素,1.4μm(三星Galaxy Note9)

    8. IMX345/三星S5K2L3,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三星S9/S9+)

    9. IMX333/三星S5K2L2,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三星S8/S8+、Note8主攝、Note20U超廣角)

    10. IMX260/三星S5K2L1,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三星Galaxy S7/S7 edge與Note7)

    11. 三星S5K2L9,1/2.55型,1220萬像素,1.4μm(中端外賣版,見于vivo X20/X21系列)

    12. 三星S5K2L7,1/2.56型,1220萬像素,1.4μm(低端外賣版,見于Redmi Note 5、Nokia 8 Sirocco、夏普Aquos S2等)

    13. IMX240,1/2.6型,1600萬像素,1.22μm(2015年,三星專用,從Galaxy S5 LTE-A、Note4、Note edge,一直用到傳奇的Galaxy S6系列和Galaxy Note5用的都是它

    14. IMX234,1/2.6型,1600萬像素,1.22μm(2015年,見證著LG短暫的拍照輝煌。見于LG G4/G5/V10、努比亞Z9系列)


    中古時代回憶殺

    1. iPhone 6s/7/8/X系列1/3型,1200萬像素,1.22μm(2015年到2017年,幾乎每代都宣稱有索尼小改)

    2. iPhone 5s/iPhone 6系列1/3型,800萬像素,1.5μm(2013和2014年)

    3. iPhone 4s/5/5C1/3.2型,800萬像素,1.4μm(2011到2013年)

    4. iPhone 41/3.2型,500萬像素,1.75μm(2010年)

    5. 索尼IMX398,1/2.8型,1600萬像素,1.12μm(綠系小改版,一加5/5T、OPPO R9s系列)

    6. 索尼IMX298,1/2.8型,1600萬像素,1.12μm(2016年國產旗艦標配,華為Mate 8、小米5、一加3/3T、LG V20、vivo Xplay5、OPPO R9 Plus、努比亞Z11等)

    7. 索尼IMX386,1/2.9型,1200萬像素,1.25μm(2017年,小米6/小米MIX 2、華為Mate 10 Pro、魅族MX6/PRO6 Plus/PRO 6S等)

    8. 索尼IMX286,1/2.9型,1200萬像素,1.25μm(華為P9系列、榮耀8/V8等)

    9. 索尼IMX278,1/3.06型,1300萬像素,1.12μm,RGBW(2015年,華為P8/Mate S、OPPO R7 Plus、索尼Xperia XZ1/XZ2/XZ3前置等)

    10. 索尼IMX258,1/3.06型,1300萬像素,1.12μm(2015年,索尼 Xperia XA、小米5s Plus、紅米Note 4/4X、諾基亞8、努比亞Z17 mini等)

    11. 索尼IMX214,1/3.06型,1351萬像素,1.12μm(2014年經典,HTC One M8/A9/Butterfly 2、太子Nexus 6、小米4、一加1代、OPPO Find 7、一代斷檔的國產拍照巔峰vivo Xshot、華為Mate 7/G7/P7、榮耀6/5X/4C、努比亞Z7系列)

    12. 索尼IMX135,1/3.06型,1342萬像素,1.12μm(公眾視野中首個旗艦御用CMOS,三星Galaxy S4/note3、LG G2/G3/G Flex、索尼Xperia Z、傳奇初代Moto X、小米3)

    為一名維修工程師,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次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關于維修聯想X1時遇到的挑戰——尋找隱藏的CMOS電池。

    聯想X1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筆記本電腦,但它的設計卻讓維修過程變得有些困難。特別是當需要更換CMOS電池時,由于其位置較為隱蔽,使得維修過程變得更具挑戰性。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好相應的工具。對于聯想X1這種精密的設備,合適的工具非常重要。通常,我們需要使用螺絲刀、撬棒等工具來拆卸筆記本的外殼。在這個過程中,要小心謹慎,避免對筆記本造成額外的損害。

    接下來,我們需要找到CMOS電池的位置。由于聯想X1的設計,CMOS電池被安置在一個較為隱蔽的位置,通常位于主板的一個角落。為了找到它,我們需要仔細觀察主板的布局,并參考相關的維修手冊或指南。

    一旦找到CMOS電池的位置,我們需要使用撬棒等工具小心地將電池從主板上取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對主板上的其他部件造成損害。取下電池后,我們可以檢查其狀態,如果已經損壞或電量不足,就需要更換一個新的CMOS電池。

    更換CMOS電池時,要確保選擇正確型號的電池。不同的設備可能需要不同規格的CMOS電池,所以在購買時要仔細核對規格。將新電池安裝到主板上后,我們需要將其固定好,以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松動。

    最后,我們需要將筆記本的外殼重新組裝回去。在組裝過程中,要確保各個部件都安裝到位,并將螺絲緊固好。完成組裝后,我們可以進行一次簡單的測試,檢查CMOS電池是否正常工作。

    總的來說,維修聯想X1的CMOS電池雖然有些困難,但只要我們具備一定的維修技能和耐心,就能夠成功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仔細觀察、小心操作,并確保選擇正確的電池型號。通過這次維修,我們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提升了自己的維修技能,為未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腦維修那些事# #筆記本電腦漏掉# #自己修電腦分享# #買筆記本到九機# #電腦問題磚家# #聯想筆記本推薦# #電腦那些事兒# #電腦重啟偷個懶# #裝機重啟# #聯想我謝謝你# #維修# #聯想X1# #CMOS電池# #維修工程師# #筆記本電腦# #挑戰# #工具# #螺絲刀# #撬棒# #外殼# #主板# #維修手冊# #布局# #狀態# #型號# #規格# #組裝# #測試# #維修技能# #耐心# #操作# #問題# #工作##電腦電源轉接板# #關機解決# #附近修電腦電話# #關機解決# #配電腦那些事# #內存松動# #你會改裝電腦嗎# #華碩hb1m# #線下學電腦基礎# #筆記本電貓# #暗夜精靈9黑屏# #舊電腦再利用# #電腦藍屏求助# #機聯網硬件# #usb產品整改# #筆記本攻略# #電腦系統如何做#

    機是手機,特別是高端手機的核心賣點。大家常會看到各種相機CMOS傳感器型號,像是IMX766、IMX686/682、IM586/598、GN1/GN2/GN5、OV64B/OV48C/08A10等。當新CMOS亮相或廠商翻出陳年庫存時,不要說普通用戶,機友也難免會懵一下。為方便大家對比,這次盤點2022年常見的主攝CMOS、簡單規格和主要搭載機型

    CMOS速查以傳感器尺寸為主要依據,從大到小排名。遇到不知名或不熟悉CMOS,根據尺寸即可大致了解其級別。

    PS:善用電腦瀏覽器Ctrl+F和手機瀏覽器的頁面搜索功能。iPhone的CMOS帶斜體標注。涉及型號眾多恐有疏漏,望不吝指正。

    看傳感器,要關心什么?

    CMOS,也即相機傳感器,核心廠商是索尼、三星、OV豪威三家。文章時間是22年4月,部分CMOS還未有量產機。

    CMOS要關注的指標:

    1. CMOS是“底大一級壓死人”,包含傳感器總大小和單位像素大小,后者直接影響感光能力。影響極限辨析力的是像素數量,但像素數量和單位像素尺寸成反比,它們是天平的兩頭;

    2. 核心指標是CMOS尺寸,直接確定其定位。2022年旗艦主流是1/1.5英寸到1/1.3英寸級,中端主流是1/2英寸到1/1.7英寸。因尺寸以倒數形式表示,分母數值越小,CMOS越大;

    3. 隨后是單位像素尺寸,現在中端0.6μm到0.8μm,旗艦1μm起步,往上有1.2μm到1.4μm,1英寸底是2.4μm(畢竟只有2000萬像素);

    4. OIS光學防抖和光圈也很重要,但這些由鏡頭模組決定。同一個CMOS,一般只有少數幾種鏡頭模組規格。


    非常規級

    1. 夏普AQUOS R6和它的換殼馬甲“徠卡LEITZ 1”搭載的不知名1英寸CMOS。1英寸,2020萬像素,單位像素約2.4μm(型號未公布,搭配徠卡定制生產的 Summicron 7P鏡頭,它們是極為罕見的單攝旗艦,一顆主攝用數碼裁切包辦等效19mm到152mm焦段,唯一的副攝竟然只是ToF鏡頭)

    2. 索尼1英寸Exmor RS傳感器。1英寸,2010萬像素,單位像素2.4μm。315個相位對焦點,最高20FPS連拍,可拍攝12位RAW格式照片和4K 120FPS的HDR視頻(由索尼Xperia PRO-I搭載,CMOS源自索尼黑卡RX100 VII,但只截取了中央60%區域,約1/1.3英寸,可用像素1200W)

    3. 三星GN2 (S5KGN2),1/1.12英寸,5000萬像素,單位像素1.4μm。4合1成2.8μm 1250萬像素,首發Dual Pixel Pro全像素全向8核對焦、智能ISO Pro、交錯式HDR(小米11 Ultra和小米11 Pro首發,且現在只有它們搭載,時隔一年,依然是大佬級。小米配了8P的OIS鏡頭,F1.95光圈)

    4. 榮耀Magic4 至臻版的不知名CMOS,同樣1/1.12英寸,5000萬像素,1.4μm,部分資料標注是PDAF對焦(但榮耀配了更強的8P、F1.6、OIS鏡頭)


    旗艦級

    1. 三星HP1 (S5KHP1), 1/1.22英寸,2億像素,單像素尺寸0.64μm。16合1成1250萬像素2.56μm,或4合1成5000萬像素1.28μm(嚇哭 ISP 的2億像素,21年9月發布,未有量產機搭載)

    2. 索尼IMX700,1/1.28英寸,RYYB,5000萬像素,1.22μm。4合1成2.44μm 1250萬像素,全像素八核對焦(超大底+RYYB,進光量巨大,但白平衡難調。由華為P40系列、Mate 40系列、榮耀30 Pro+搭載)

    3. 索尼IMX707,1/1.28英寸,5000萬像素,1.22μm。4合1成2.44μm 1250萬像素,全像素八核對焦,濾鏡是常見的RGGB,8K24幀視頻錄制(現在只有小米12 Pro搭載)

    4. 豪威OVB0B,1/1.28英寸,2億像素,0.61μm。16合1成2.44μm 1250萬像素,QPD四相位對焦+三重曝光HDR,8K30幀視頻錄制(22年初的最小像素紀錄保持者,“方向錯了”的新代表。22年1月發布,未有量產機搭載)

    5. 三星GN1 (S5KGN1),1/1.31英寸,5000萬像素,1.2μm。4合1成2.4μm 1250萬像素,全像素雙核對焦,8K30幀視頻錄制(vivo打磨了2年的CMOS,vivo X50/X60/X70 Pro+和iQOO 5/5 Pro的主攝,魅族18 Pro/18s Pro、Google太子Pixel 6/6 Pro也在用)

    6. 豪威OV48C,1/1.32英寸,4800萬像素,1.2μm。4合1成2.4μm 1200萬像素,雙原生ISO,12bit視頻(OV之光,讓小米10 Ultra能吊打早期的小米11 Ultra,至今不虛,但可惜只用了一代)

    7. 豪威OV64A,1/1.32英寸,6400萬像素,1μm(見于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2 Pro,傳聞榮耀V40、nova9 Pro等機型將其截幅成5000W并加入RYYB使用)

    8. 三星HM3 (S5KHM3),1/1.33英寸,1.08億像素,0.8μm。9合1成2.4μm 1200萬像素,在HM1基礎上多了Super PD Plus,對焦速度提升50%,多了智能ISO Pro(由三星Galaxy S21 Ultra和S22 Ultra搭載)

    9. 三星HM 1 (S5KHM1),1/1.33英寸,1.08億像素,0.8μm。9合1成2.4μm 1200萬像素(HMX的9合1版本,由三星Galaxy S20 Ultra和Note20 Ultra搭載)

    10. 三星HMX (S5KHMX),1/1.33英寸,1.08億像素,0.8μm。4合1成1.6μm 2700萬像素(最早被調侃“方向錯了”的CMOS,但日用2700W,是現在直出像素最高的手機CMOS,數毛能力至今未有對手。小米CC9 Pro、小米10/10 Pro/10S、小米11等搭載)

    11. 索尼IMX789,1/1.35英寸,4800萬像素,1.12 μm。原生16:11,拍視頻時16:9,拍照時4:3,等效1/1.43英寸,全像素全向對焦,多了8K30幀視頻錄制(暫時只有一加9Pro、一加10 Pro兩臺量產機使用)

    12. 索尼IMX689,1/1.35英寸,4800萬像素,1.12 μm。原生16:11,拍視頻時16:9,拍照時4:3,等效1/1.43英寸,全像素全向對焦(和IMX789差在數據速度,OPPO Find X2 Pro、一加8 Pro和一加9都用過)

    13. 索尼IMX766/766V,1/1.56英寸,5000萬像素,1μm(極為均衡,海量機型搭載。見于華為P50系列、OPPO Find X3系列/Find N、一加9/9 Pro超廣角、一加9RT、真我大師探索版/GT2/GT2 Pro/GT Noe3、iQOO 8系列、小米12/12X、榮耀Magic3/3 Pro、Magic4/4 Pro等)

    14. 三星GN5 (S5KGN5),1/1.57英寸,5000萬像素,1μm(新鮮熱辣,三星版的IMX766,由三星S22/S22+、iQOO 9系列、vivo X Fold等搭載)

    15. 豪威OV50A,1/1.55英寸,5000萬像素,1μm(豪威版的IMX766,見于moto edge X30)

    16. 三星HM2,1/1.52英寸,1.08億像素,0.7μm(真正的方向錯了,單位像素太小,1億像素之恥,空有大底,實力極為普通,還贏不了發揮較好的IMX589。數不清的搭載機型:Redmi K50 Pro、Note 9 Pro/Note 11 Pro、K40 Pro+、小米MIX FOLD、榮耀50/60系列、vivo S12系列、moto edge S30等)


    主流級1/1.7英寸

    1. 索尼IMX703,1/1.67到1/1.65英寸之間,1200萬像素,1.9μm(iPhone 13 Pro/13 Pro Max主攝)

    2. 豪威OV40A,1/1.7英寸,4000萬像素,1μm(可理解為是豪威的IMX600,規格極為相近,但搭載它的機器一般不會標明型號)

    3. 索尼IMX686,1/1.72英寸,6400萬像素,0.8μm(日常輸出1600W,辨析力天生有優勢,但弱光會比同尺寸CMOS弱。搭載機型很多:Redmi K30 Pro、魅族17系列、K50電競版、vivo X30系列等)

    4. 索尼IMX682,1/1.72英寸,6400萬像素,0.8μm。視頻規格弱化版的IMX686,少了4K60幀和8K視頻錄制(拍照效果基本沒差,搭載機型更多:Redmi K30S/K30 Ultra、真我GT Neo、魅族18以及三星Galaxy A52/M31s/M51等)

    5. 三星GW2 (S5KGW2) ,1/1.72英寸,6400萬像素,0.8μm(GW1小改,非常有趣地用在三星Galaxy S20/S20+、S21/S21+、Note20的27mm“長焦”上)

    6. 三星GW1 (S5KGW1) ,1/1.72英寸,6400萬像素,0.8μm(三星版的IMX686,但表現偏弱。搭載機型:LG V60、OPPO Reno3 Pro、真我X2/X3/X50系列、Redmi Note 8 Pro/Note 9 Pro、vivo S7、NEX 3/3S、moto edge等)

    7. IMX600y,1/1.74英寸,4000萬像素,1.01μm,RYYB濾鏡(IMX600的濾鏡修改版,雖尺寸比上面幾個小,但單位像素尺寸甜點,帶RYYB加持,實際更強。由華為P30/P30 Pro、Mate 30/30 Pro、榮耀V30 Pro等搭載)

    8. IMX600,1/1.74英寸,4000萬像素,1.01μm(2018年一代名CMOS,夜視儀世紀的開端,因華為P20 Pro、Mate 20 Pro、Mate 20X、榮耀V30、“nova脊梁”nova 6等機型搭載而存世量較大)

    9. IMX603,1/1.88英寸,1200萬像素,1.7μm(iPhone 13/13 mini、iPhone 12 Pro/12 Pro Max主攝)

    基礎級1/2英寸

    1. IMX598,1/2英寸,4800萬像素,0.8μm(和IMX586分別不大,基本都是vivo在用,見于vivo X50/X50 Pro、X60/X60 Pro、X70 Pro+超廣角、iQOO Neo5/iQOO 7/8/8 Pro等 )

    2. IMX586,1/2英寸,4800萬像素,0.8μm(主攝+超長焦+長焦三棲的真·常青樹CMOS。搭載機型不計其數:榮耀20系列、nova 4、魅族16s系列、小米9系列、小米CC9、Redmi K20 Pro/Note7 Pro、Find X2、一加7/一加8系列、vivo X27系列等。一加8 Pro/Find X2 Pro/小米11 Ultra超廣角、三星S20 Ultra/小米10U/11U的5倍長焦都是它)

    3. IMX582,1/2英寸,4800萬像素,0.8μm。視頻規格縮減版,拍照和IMX586分別不大(Redmi K20、Redmi Note 10、iQOO Pro等大量中端機型使用)

    4. OV64B,1/2英寸,6400萬像素,0.7μm(Redmi K40游戲增強版、Redmi Note 10 Pro、OPPO Reno7、榮耀60 Pro超廣角)

    5. OV48B,1/2英寸,4800萬像素,0.8μm(線下機愛用,OPPO A74/A92s、小米10青春版、部分榮耀Play4t Pro等)

    6. 三星GM2/GM1,1/2英寸,4800萬像素,0.8μm(高仿IMX586,表現較弱,海量中端機使用)


    超廣角/長焦/前置級(太多太雜,大概列舉)

    1. IMX503/IMX403,1/2.55英寸,1200萬像素,1.4μm(2020年的iPhone 12/12 Pro/12 mini、2019年的iPhone 11系列是IMX503,2018年的iPhone XS/XS Max/XR是IMX403)

    2. IMX563,1/2.55英寸,1220W,1.4μm(Galaxy S21/21U/S22/S22 U超廣角)

    3. OV60A,1/2.61英寸,6000萬像素,0.612μm(榮耀60 Pro和moto edge X30前置、榮耀Magic4 Pro超廣角裁成5000W用)

    4. 三星GH1,1/2.65英寸,4400萬像素,0.7μm(Reno3 Pro、三星Galaxy S20U/S20U、vivo S7/S9等的前攝,也有奇怪的廠商把它用在主攝上)

    5. 三星JN1,1/2.76英寸,5000萬像素,0.64μm(2022年超廣角新寵,優點是數字唬人,部分千元機還會用它做主攝。見于iQOO 9 Pro/一加10 Pro/真我GT2 Pro/小米12 Pro等機型的超廣角或長焦)

    6. IMX350,1/2.78英寸,2000W,1.0μm(2016年的長壽CMOS,當年一加5、魅族15/16/16s系列、華為P10系列、Mate 9系列、榮耀9。小米10 Pro/10 Ultra超廣角、華為P30 Pro超廣角等)

    7. 三星GD1,1/2.8英寸,3200萬像素,0.8μm(vivo喜歡把它用在兩倍人像長焦上,見于X50/X60 Pro+)

    8. IMX663,1/2.93英寸,1200W,1.22μm(Pixel 6 Pro的前攝,也被Xperia 1 III、Xperia 5 III、 Xperia PRO-I和vivo X70 Pro+用在長焦上 )

    9. OV13B10,1/3.06英寸,1300W,1.12μm(K30 Pro、小米10S/11/11Pro、小米MIX4超廣角)

    10. S5K3M5,1/3.4英寸,1300W,1μm(Find X3/X5系列的2倍長焦)

    11. OV8856,1/4英寸,800W,1.12μm(常用的湊數超廣角,K50電競版和iQOO Neo5活力版超廣角都是它)

    12. S5K4H7,1/4英寸,800W,1.12μm(K50系列、Note 11 Pro+的超廣角)

    13. IMX355,1/4英寸,800W,1.12μm(K40系列幾乎全系的超廣角)

    14. OV08A10,1/4.4英寸,800W,1μm(一加很愛用的3.3倍長焦,vivo X50/60/70 Pro+也喜歡把它用在5倍潛望長焦上)


    老旗艦1/2.3英寸級

    和888/865/855/845/835/820/801/800/8064一樣,僅僅把它們的數字亮出來就是回憶,是刻進機圈DNA的神秘字符串:IMX135/214/298/386/362/363/586/686/600/700

    1. IMX377,1/2.3英寸,1220萬像素,1.55μm(原先是設計給無人機的CMOS,被用在2016年的HTC 10、末代Nexus 5X/6P的主攝)

    2. IMX378,1/2.3英寸,1230萬像素,1.55μm(2016年的暗夜之眼,見于小米5s、Google Pixel和Pixel XL)

    3. IMX380,1/2.3英寸,1230萬像素,1.55μm(見于魅族15/15 Plus、16th/16th Plus/16X、華為P20/Mate 20。它的同級CMOS被大量用在GoPro等運動相機上)

    4. IMX220,1/2.3英寸,2070萬像素,1.2μm(2013年的CMOS,極為長壽,但技術老舊,成像效果不盡如人意。索尼 Xperia Z1/Z2/Z3系列、魅族MX4/MX4 Pro/MX5)


    海量1/2.55英寸級

    頭尾摻幾個接近級別的:

    1. IMX230,1/2.4英寸,2100萬像素,1.12μm(2015年時高像素的唯二選擇,魅族PRO 5/PRO 6系列、索尼Xperia XA Ultra、HTC One M9+、聯想絕唱樂檬X3)

    2. IMX363,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雙核對焦普及者,在2018大放異彩,不少機型的表現比IMX586都強。小米8系列/MIX 2S/MIX 3、Google Pixel 3/4/5系列、LG G8/V40/V50/V50S主攝、Xperia 1/5 II和Xperia 1/5 III超廣角)

    3. IMX362,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2016年發布的老CMOS,Google Pixel 2系列、HTC U11、vivo Xplay 6、魅族M15/E3、魅族16T/17都有在用)

    4. 三星S5K2L4,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三星Galaxy S10系列、Z Flip/Z Flip3)

    5. 三星SAK2L3,1/2.6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三星Galaxy Note9)

    6. IMX345/三星S5K2L3,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三星S9/S9+)

    7. IMX333/三星S5K2L2,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三星S8/S8+、Note8主攝、Note20U超廣角)

    8. IMX260/三星S5K2L1,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三星Galaxy S7/S7 edge與Note7)

    9. 三星S5K2L9,1/2.55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中端外賣版,見于vivo X20/X21系列)

    10. 三星S5K2L7,1/2.56英寸,1220萬像素,1.4μm(低端外賣版,見于Redmi Note 5、Nokia 8 Sirocco、夏普Aquos S2等)

    11. IMX240,1/2.6英寸,1600萬像素,1.22μm(2015年,三星專用,從Galaxy S5 LTE-A、Note4、Note edge,一直用到傳奇的Galaxy S6系列和Galaxy Note5用的都是它

    12. IMX234,1/2.6英寸,1600萬像素,1.22μm(2015年,見證著LG短暫的拍照輝煌。見于LG G4/G5/V10、努比亞Z9系列)


    中古時代回憶殺

    1. iPhone 6/6s/7/8/X系列1/3英寸,1200萬像素,1.22μm(2014年到2017年,幾乎每代都宣稱有索尼小改)

    2. iPhone 5s1/3英寸,800萬像素,1.5μm(2013年)

    3. iPhone 4s/5/5C1/3.2英寸,800萬像素,1.4μm(2011到2013年)

    4. iPhone 41/3.2英寸,500萬像素,1.75μm(2010年)

    5. 索尼IMX398,1/2.8英寸,1600萬像素,1.12μm(綠系小改版,一加5/5T、OPPO R9s系列)

    6. 索尼IMX298,1/2.8英寸,1600萬像素,1.12μm(2016年國產旗艦標配,華為Mate 8、小米5、一加3/3T、LG V20、vivo Xplay5、OPPO R9 Plus、努比亞Z11等)

    7. 索尼IMX386,1/2.9英寸,1200萬像素,1.25μm(2017年,小米6/小米MIX 2、華為Mate 10 Pro、魅族MX6/PRO6 Plus/PRO 6S等)

    8. 索尼IMX286,1/2.9英寸,1200萬像素,1.25μm(華為P9系列、榮耀8/V8等)

    9. 索尼IMX278,1/3.06英寸,1300萬像素,1.12μm,RGBW(2015年,華為P8/Mate S、OPPO R7 Plus、索尼Xperia XZ1/XZ2/XZ3前置等)

    10. 索尼IMX258,1/3.06英寸,1300萬像素,1.12μm(2015年,索尼 Xperia XA、小米5s Plus、紅米Note 4/4X、諾基亞8、努比亞Z17 mini等)

    11. 索尼IMX214,1/3.06英寸,1351萬像素,1.12μm(2014年經典,HTC One M8/A9/Butterfly 2、太子Nexus 6、小米4、一加1代、OPPO Find 7、一代斷檔的國產拍照巔峰vivo Xshot、華為Mate 7/G7/P7、榮耀6/5X/4C、努比亞Z7系列)

    12. 索尼IMX135,1/3.06英寸,1342萬像素,1.12μm(公眾視野中首個旗艦御用CMOS,三星Galaxy S4/note3、LG G2/G3/G Flex、索尼Xperia Z、傳奇初代Moto X、小米3)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