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本報記者 熊雯琳

    互聯網+正在滲透到每個行業里。前不久,一位時薪過萬的獨立教師王羽走紅互聯網,在微信朋友圈曬出的在線輔導老師一個月的課程清單顯示,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分成后,王羽老師一節課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這個清單上,王羽老師開設的7節課聽課總人數達到9479人,扣除平臺分成,該老師7個小時的實際收入超過6.7萬元。時薪過萬,直逼網紅。

    互聯網平臺之下,獨立教師的收入真的有這么高嗎?互聯網+教育浪潮之下,獨立教師的真實生存狀態又是怎樣的?互聯網+教育還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記者通過持續兩周的采訪,接觸不同領域、不同收入階層的獨立教師們,揭秘他們的淘金之路。



    時薪過萬的獨立教師王羽

    網紅教師在家上課就行?

    猿輔導的數學老師張暉

    一臺surface,一個手寫板,一個安靜的房間,周末上午8點,猿輔導的數學老師張暉都會準時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開始一天的直播課程:電腦屏幕的另一頭,張暉的聲音和電腦屏幕以及手寫筆的演示連接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幾百名學生,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自三四線的小城市,孩子們可以通過電腦或者移動設備來同步聽課,遇到疑惑的地方,學生們會通過文字輸入的方式將問題同步到屏幕上,張暉看到了會和學生實時互動。

    盡管只是對著電腦屏幕講課,但能夠讓自己的課程最大范圍的傳播,張暉覺得很有成就感,“直播課的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本來一堂課只能面對50個學生,現在可以面對500個學生。”

    張暉稱自己的講課風格為“逗比”派,學生們喜歡叫他“小灰灰”,而不是“張老師”,據他描述自己還曾經在講課過程中砸過兩次黑板,個性鮮明。

    此前網上沸沸揚揚的網紅教師王羽也是他的同事。在加入猿題庫之前,王羽有過創業辦藝術培訓學校卻賺不到錢的經歷。

    線下教學需要成本,房租、 水電、人工……當時王在線下開學校,3個月就要100萬的場地費,一個學生收取2萬元費用,其中一半都給了介紹來的公立老師作為回扣,此外還要負擔老師課酬、學生用品、住宿、吃飯等成本。往往一整年下來基本沒有收益。他感到非常痛苦,卻又無可奈何。

    2015年12月,他放棄線下,加入猿題庫做物理組負責人。王羽第一天開免費課的時候來了6000多人,如今不過5個月的時間,他已經教了5萬多人,要知道,如果在線下,可能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做到。

    據張暉介紹,在猿輔導和王羽一樣時薪過萬的老師只有幾個,老師的總體收入水平都在2萬元以上,超過5萬的也占到相當大的比例。

    不過,要有實現這樣的高收入對老師也有更高的要求。相比傳統線下課堂和錄播課,直播課的實時互動性很強,而且更加開放透明。

    線下學生固定在教室里,不能隨意離開,老師靠講段子來活躍氣氛。但在線上只能講干貨,如果你講得不對胃口,學生會立馬退出。

    不僅如此,老師面臨的教學環境會更復雜,“比如以前在北京培訓機構教課,只需要研究北京的試題,而到了線上,面對的是全國的學生,需要自己制作和上傳課件到系統,”不上課的時候,張暉會花很多的時間備課,研究全國試題,對現有課件打磨、推翻和重建,還要維護自己的學生群。比如王羽可能每次會花30個小時來準備1小時的直播課。張暉也一樣,1小時的直播中,哪個時間點要抖個包袱,哪個地方要插入問題,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和反復推敲。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夠承受這樣的壓力。互聯網公司對老師的考核標準還包括學生的好評率、滿班率、一小時上課率等等,“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學生用垃圾、狗屎等激烈的詞匯來表達不滿,”張暉坦言,最初公司上線直播課的時候,6個老師走了3個,就因為受不了這個壓力。

    O2O教師:一天上課10個小時

    超高收入的網紅老師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獨立教師正在從O2O家教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每周40多個小時的一對一家教上課時間,獨立教師靜水流深(化名)都是在周末和晚上完成的。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靜水流深的二女兒出生,他才停了一周的課,“請假”在醫院陪妻子和孩子。

    “越到節假日,越是忙碌,因為孩子們放假了,補課往往都在假期。”在采訪靜水流深的時候,他給我展示了一下周日一天的課程安排:早上7點出發去遠大路上課,然后接著10點到學院北路,中午1點半在花園橋,下午4點的課也在附近,晚上7點到奧森附近給孩子上課……周末兩天的上課時間為20個小時。

    “一般周末兩天的收入就有6到7千元。”自從2010年從體制內的學校走出來以后,靜水流深就習慣了這種高強度,幾乎沒有休息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靜水流深2005年來到北京,在體制內的學校任教,當時收入4000元,這在2005年也算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不過2007年開始,由于教委對于老師合同制的改革,使得靜水流深也受到了影響,他開始考慮更多轉型的路徑。2009年,通過朋友介紹,靜水流深開始利用周末的時間在培訓學校代課,2010年便徹底離開了體制內的學校。

    真正接觸到互聯網平臺是在去年8月份,當時一家名為瘋狂老師的O2O平臺初入北京市場,對入駐平臺并且成功有訂單的老師進行補貼,“當時補貼力度高達30%,也就是說一節課300元,平臺再多給老師90元。”最初抱著嘗試的心態,靜水流深說服了自己關系比較好的家長在平臺上下單付費約他的課,拿到了好幾千的補貼。嘗到了甜頭,靜水流深又注冊了幾乎所有的主流O2O平臺,不過,教育行業的“燒錢大戰”并沒有持續多久,在去年9月,甚至有平臺直接宣布倒閉。

    但這些并不影響靜水流深思考O2O平臺給自己帶來的價值:首先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生資源;其次在學生的信息和家長交流都實現了數據化,通過軟件來統一管理;再次,上課提前預約以及預付費的模式讓老師能夠更有尊嚴的專注在教課這一件事情上。“以前在培訓機構教課,大部分學生交的費用都落了機構的口袋,老師只能拿20-30%,現在O2O平臺實際上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學生補習的門檻,且把大部分收益給了老師,使得老師成為獨立的個體,手藝人。”

    對此,英語老師陽陽(化名)也表示贊同,“離開培訓機構后,不需要坐班、開會甚至應付各種考核,更多精力放在學生以及自身能力提升上。”在她看來,好的老師能夠自帶光環,散發“網紅效應”,吸納更多“學生粉絲”來約自己的課。

    在記者采訪的幾個O2O的老師中,個人收入主要與上課時間掛鉤,付出時間越多的收入就越高,比如靜水流深的月收入在5萬元左右,數學老師張小英的收入在3-4萬元,而英語老師陽陽則月收入剛剛過1萬元。

    根據輕輕家教平臺的統計,目前平臺大概共有1萬名教師,每個地區老師的平均收入又不太一樣,其中上海的平均收入大約在1-1.5萬元人民幣左右。而此前“老師好”也曾發布過O2O老師生活現狀調查,報告顯示,O2O老師的平均時薪為145元,月薪7846元。

    “時薪萬元的老師畢竟是極少數的,互聯網的屬性未來肯定可以造就百萬千萬收入的明星教師,但這些教師一定是鳳毛麟角。”據輕輕家教創始人劉常科介紹,尤其是提供一對一面授,個性化教育的機構,老師的收入不可能太高,但大部分老師都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獲得一個合理的收入。

    智能的學習系統到底不需要名師?

    在年薪百萬,公考名師的光環的籠罩下,張小龍卻突然感到厭倦了。

    “公考培訓每年講課的內容都差不多,但學生卻是全新的,老師要做的就是聚焦在自己的點,一遍一遍的重復。我不希望我的價值只是出賣自己的時間,而沒有創造性的東西。”粉筆科技的掌舵人張小龍在創業之前曾經擔任華圖湖南分校的校長,他以自己超強的觀點輸出和快言快語的表達方式在公考領域頗有名氣。

    2012年,在所有人驚嘆之中,張小龍革了自己的名,放棄名師身份,辭職加入創業公司粉筆科技,希望能夠科技的方式去改造傳統教育培訓,首先的切入點就是他最擅長的公考。

    粉筆的做法是以技術為驅動,同時自建教研團隊開發課程。也許是受猿題庫思路的影響,粉筆也選擇了從題庫開始切入,模式依然是免費,以此作為入口迅速獲取用戶。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粉筆題庫可以根據用戶的水平,調整向其推送的試題的難度,從而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學習,目前粉筆公考的個性化推送技術主要在刷題環節應用。

    “這背后的核心就是大數據,一方面題庫的數據不斷給學生推薦更適合他的教材,另外一方面,教師也能夠從數據庫的答題中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課和復習。”在張小龍的計劃里,接下來要讓產品變得更智能,還要打通題庫、資料、視頻、直播課等不同的學習材料和內容,按照學生的學習節奏,更加精準地規劃學習路徑。

    當然,盡管張小龍并不認為“名師”對于這個行業有決定性地影響,但他還是為老師提供高于傳統培訓機構3倍的薪酬,相反,直播課對老師的要求更高,因為授課環境更復雜更透明。

    張小龍自己也依然保持有1/4的時間在平臺授課。前不久,他的一個熱門話題系列課,售價為29元,剛一推出就賣了快4萬人,僅一堂課的收入就超過100萬元。




    張小龍的在線直播課,售價29元

    在張小龍看來,粉筆公考并不是在“賣課”,而是在賣知識服務。是通過對題目背后知識點的運算分析、針對性推送和優化學習路徑,“這是原來學習方式的深度邊個,能夠提高整個行業的學習效率。”

    除了公考,粉筆還涵蓋了司法考試、會計考試等科目,也都是從免費題庫開始,同時搭建直播課平臺。值得注意的是,粉筆在2014年就開始盈利。這在整個互聯網創業公司初期非常少見。

    一堂課收入100萬元張小龍能拿到多少?“一分錢也沒有。”張小龍笑著回應我,如果是平臺其他老師是可以分成的,但我作為創始人肯定不會要。

    記者手記:互聯網+教育,不是簡單把講課搬到網上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教育界給獨立自由教師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他們不屬于任何單位或者機構,老師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提供的是完全個人化的專業創造,而獲得的將是自身不斷增值,包括收入、聲望、學養水平、經驗值和創新能力等。

    互聯網+正在重構每一個行業。在線直播課程的普及讓一些明星級別的網紅教師有了施展舞臺,但這畢竟是極少數的群體;更多的獨立教師通過在線教育平臺改變了原有的個體化的手工作業方式,但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依然沒有太大改變,因為一對一的模式決定老師的上課時間是有限的。還有一類教育企業希望通過大數據和技術手段來優化學習過程,或許到了真正智能學習的那一天,老師的生產力才能夠被完全解放出來,不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以及授課模式的限制,才是互聯網+教育的最佳形態。

    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儲朝暉研究員說的那樣:互聯網+教育,不是簡單把互聯網覆蓋到教育上,而是要讓教育本身要發生變化,這才能更好地去利用互聯網。

    金路尾電梯兩房51萬300WV。

    大家好,看了這么多淘金路口,今天來到淘金路尾看一間原裝電梯兩房單位,就在黃花崗公園后門位置。

    進來看,51方一房改兩房,西南朝向,地段屬于華僑外國語小書包。一入門口是一個玄關,左手邊有一個廁所,廁所有窗。廳出陽臺,原先陽臺已經改成廚房,原先廚房改成房,西南向。望到少量華僑新村景,還有淘金路街景,就是這樣。通風采光有問題,拍攝時候是純自然采光,沒開過燈,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細房約6個方,原先是廚房,現在改了個房,不過都有窗。再看大房,大房約9個方左右,基本上是雙面采光,方正實用。300左右其實好多貨。

    歡迎大家關注我,大家一起看靚樓。下次再見,拜拜。雙擊關注不迷路。

    當別人問我,“你住哪里?”

    我都會說,“我住淘金”。

    然后對方會先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接著說,“哇,那里的房子很貴的哦”。

    沒錯,淘金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房子貴、房租貴。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這里曾經是廣州的CBD。


    昔日的廣州CBD,頭戴眾多“廣州第一”的光環

    如今,人們說起廣州的CBD(中央商務中心),大多數人都只知道是珠江新城、天河北。但如果回到二三十年前,淘金,準確來說,環市東商圈才是廣州的CBD,而淘金就位于環市東商圈內。淘金路,縱跨南北,高層建筑密集,南起華樂路,向北有淘金北路通往恒福路,淘金東路通向太和崗路、先烈路。


    環市東商圈


    1981年,中國第一個超級商場友誼商店誕生。

    廣州友誼商店首層的超級商場,創辦于1981年,是全國第一家超級商場。當年剛開張時,門庭若市,商場內裝著新型的冷氣調節系統、音響廣播系統等,非常的豪派!


    昔日的友誼商店

    友誼商店的誕生令廣州走向敞開式、自選式的售貨,讓廣州的商業逐步與國際接軌。即使到了現在,友誼商店的龍頭地位依然無法動搖。


    如今的友誼商店

    位于淘金路的側面,這里經常有特賣會


    1992年,廣州第一家麥當勞開業。

    廣東國際大廈(也叫廣東國際大酒店),曾經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著名的第一高樓,也是廣州的地標性建筑,被廣州市民親切地稱為“63層”,在當時的廣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第一家麥當勞舊照

    廣州第一家麥當勞就開在了廣東國際大廈的二樓。這里曾經是80后一代的“圣地”,當時去一趟麥當勞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個星期。但由于經營策略的改變,這家歷史悠久的門店于2010年結業了。


    第一家麥當勞舊照


    2003年,廣州第一家星巴克開業。

    現在的年輕人,經常會點一杯咖啡,拍照,然后曬到朋友圈,非常的文藝。而談到咖啡的時候,就會想到星巴克,這個代表時尚、休閑的咖啡連鎖店,如今在廣州已經有90家分店。



    廣州第一家星巴克于2003年誕生在好世界廣場,這里也曾是全廣州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星巴克。如今已經重新裝修完畢再次開張。每次路過都能看到許多外國人,聞到馥郁的咖啡香氣。



    2004年,廣州第一家奢侈品商場麗柏廣場開業。

    麗柏廣場是廣州第一家奢侈品商場,匯聚了Gucci、LV、 Dior等全球十幾個頂級品牌,是華南地區世界名牌最集中的高級購物廣場之一。麗柏廣場位于花園酒店對面,白云賓館旁邊,歷經風雨,如今迎來了生命的第16個年頭。


    燈火通明的麗柏廣場


    淘金金融街,名副其實的吸金勝地

    淘金路的哈根達斯店對面,曾經有一座美麗的立體雕像,名叫“淘金女”,是這里的地標。她見證了淘金乃至廣州商業的繁榮。時代在變遷,淘金也日漸輝煌,經過多次的擴路,原來的噴泉已經消失,“淘金女”雕像也搬遷到好友多超市對面。


    經過歲月的洗禮,雕像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輝,變得暗淡無光


    如今,在原來“淘金女”雕像的位置上,矗立了一座由古銅幣“至正通寶”和算盤組成的雕塑,雕塑最高達2.4米,是新一代的淘金地標。一代新人換舊人,無論是以前的“淘金女”還是現在的“古銅幣算盤”,都承載著淘金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銅幣和算盤組成的銅雕塑


    2010年11月8日,淘金路金融街銅雕廣場正式落成,金融標志性雕塑正是古銅幣“至正通寶”和算盤組成的雕塑。在淘金路一百多米的路段,匯集國有商業銀行及外資商業銀行等共14家金融機構,有過百個提款機,真正是“銀行多過米鋪”,名副其實的吸金勝地。


    多如牛毛的銀行


    華僑新村,淘金路的“后花園”

    華僑新村,是建國初期政府為了安置歸國投資的華僑而建的別墅區,是廣州兩個著名別墅區之一,現已被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小區。每到周末都有很多人來這里散步、拍照,是鬧市中的一片靜海。


    廣州華僑新村牌坊


    華僑新村被列為文物保護小區


    1958年,華僑新村就建成有177座花園式獨立庭院和291座公寓華僑住宅區,是曾經的廣州富人區。



    外面是繁華鬧市,里面卻寧靜舒適,作為淘金路的后花園實至名歸。這里的綠植很多,夏季的花開得正艷。抬頭一望,就是一片芳華。現在的華僑新村,綠植覆蓋率高達60%以上。



    粵劇一代宗師、紅派藝術創始人紅線女鄺健廉,也曾長期居住在這里。如今,她居住的別墅作為一個展覽廳,向來參觀的人講述著紅線女曾經的雅致生活。


    紅線女故居

    紅線女故居

    淘金路有幾所出名的小學,分別是中星小學、華僑小學(又名華僑外國語學校)、黃花小學。其中華僑小學就坐落在華僑新村里,這所小學創辦于1955年,由華僑捐資建立,曾經是廣州市最好的小學。


    華僑外國語學校

    以前,從華僑新村牌坊進去,會看到好幾家酒吧,每到晚上路邊就停滿了豪車,很多外國人也會來這里消遣。現在已經人去樓空,只有一家名叫“喜馬拉雅藏吧”的西北菜館還依然存在。


    喜馬拉雅藏吧(和平路店)


    那些年嘗過的美食

    淘金這個地方,有很多美食都是藏在不顯眼的地方。有傳統的廣式美食,也有各國的特色美食。廣式美食有贊利美食店、怪叔美食店、食盈碗仔翅、大神牛腩、點都德等;港式餐廳有鳴發哥港式茶餐廳等;外國菜有越芽越南餐室、紅燈籠(日本菜)、蘇坦土耳其餐吧等。

    贊利是一家老字號,在淘金屹立多年。每天7點開始營業,經營到凌晨1點。來這里主要吃腸粉和云吞。

    老字號贊利美食店

    贊利出品必屬精品

    怪叔美食店,位于淘金北菜市場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是一家網紅店。他們家主要做缽仔糕、糖水,價格都很優惠,門口經常會大排長龍。


    網紅店—怪叔美食店


    越芽越南餐室,是一家藏在地下室的越南菜,價格不貴,環境比較溫馨。


    結尾語

    淘金這個地方,承載了太多的回憶。這個昔日的廣州CBD,如今并沒有像珠江新城商圈那樣,街上每天都熙熙攘攘,車輛川流不息,喧囂不斷。而是回歸到一種自然淳樸的狀態,就像一個安享晚年的富態的老人,寧靜安詳。

    淘金路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需要去發現,歡迎大家補充!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一家之言,不喜勿噴,謝謝!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