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大漲,中電電機成“翻墻第一股”!競爭對手再發聲…
中電電機(603988)創始人、總經理王建裕翻墻偷拍沖上股吧“熱搜”第一名后,廣大網友竟紛紛跟帖“點贊”,有人調侃稱,“上市公司創始人都這么拼命,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買他股票?”、“虧了錢我也認了。”“以后要設翻墻概念股”。
調侃轉化成了現實。4月20日,中電電機開盤漲停,此后股價小幅回落,截至上午11點報9.74元/股,漲幅達到7.74%,每股上漲0.7元,以此計算,王建裕所持股份市值增加超3700萬元!中電電機毫無疑問成了“翻墻第一股”!
王建裕翻墻偷拍被曝光后,“身價”不降反漲,也引發網友感慨,“看來以后要設立翻墻感念股了。”有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不解,直言這樣的行為并不值得鼓勵。
中電電機大漲
王建裕“身價”上漲近4000萬元
圍繞王建裕翻墻偷拍的行為,網友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出人意料的是,這次不少人竟給其點贊。
影子炒股1234:真正的實業家,為企業發展親力親為,不是等著蹭熱點套現。
股友yPKXg5:上市公司創始人都這么拼命,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買他股票?
無敵超級好運王:領導人對公司負責啊,居然親自出馬。
HX28YE4:雖然不雅!但進取心可嘉,為這份進取心點贊!相比挖空上市公司的高管,天壤之別。這樣的票你們都不買,虧了錢我也認了。
永遠堅定的心:盜取商業機密不可取,但是一心為上市公司實業發展的心至少沒毛病。
不過也有網友表達了反對意見,“如此不擇手段、以身試法的行為,有何好鼓勵的?”
此次事件被曝光后,中電電機也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公司在3個月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1億元到1.35億元,同比增長約 128.08%到179.91%。
網友的“點贊”和“調侃”,在4月20日轉化為行動。中電電機開盤漲停,此后股價小幅回落,早盤收報9.74元/股,漲幅達到7.74%,每股上漲0.7元,以王建裕所持5292萬股計算,今天上午他的“身價”上漲3700萬元!
是否真的翻墻?
華永電機稱確系翻墻,仍要討說法
對于王建裕的“翻墻偷拍”之舉,外界也有不少不解和質疑,認為此舉與其身份不符,也不合常理。
4月20日上午,華永電機董事吳謝良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王建裕確系翻墻進入公司廠區,“我么廠區的門口都有攝像頭,沒看到他從門口進去。”他表示,公司共有兩個門口,除正門正常使用外,另外一個門口常年關閉且有電網,王建裕不可能從另一個門口進入。
王建裕正在華永電機生產車間內拍照
王建裕所駕駛的奧迪A8轎車就停在華永電機門口
據吳謝良介紹,王建裕所駕駛的奧迪A8轎車就停在公司門口,而他翻墻地點距門口約50米至100米之間,“公司有一塊200畝左右的空地,那里有個小土坡,圍墻高度在1.7米左右,應該就是從那里翻墻進來的,我們也不理解,但我們所說的都是實事求是。”
值得關注的是,王建裕在被警方帶走調查后,曾稱他是想收購華永電機,所以進廠了解情況并拍照。對此吳謝良表示,“我們沒有邀請他來,公司領導層、中層干部都是埋頭干事的人,不可能和他有接觸。而且我們的實力也很強,他要競爭可以光明正大的競爭。”
4月19日晚間公告,中電電機發布公告稱,目前王建裕沒有被采取人身強制措施,也未收到相關部門的立案調查通知,可以正常履職,不受影響。公司同時強調稱,相關事項與上市公司無關,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王建裕對有關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
吳謝良表示,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已經介入此事,華永電機方面的態度也很明確,“他非請自來,也沒有簽訂任何保密協議,我們肯定要討個說法。”
截止目前,王建裕并未再就此事公開發聲。
5日,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國家安全部新聞辦公布了危害國家政治安全案例,披露了青年學子受境外反華敵對勢力“洗腦”,被拉攏滲透,從事煽動顛覆我國家政權的過程。
是什么讓這些年輕人在人生花季迷失自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國家安全機關果斷“亮劍”查處后,怎樣的幡然悔悟;案件帶來哪些警示……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也必人人負責。
2020年6月,國家安全機關偵破一起內地赴港學生楊某某與境外敵對組織及反中亂港勢力相勾連,從事顛覆我國家政權及反中亂港活動案。
1995年出生的楊某某,2017年赴香港某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上學期間,楊某某受到境外反華勢力言論影響,對我國家政權產生敵對情緒。2018年10月,楊某某參與某境外敵對組織活動,散布謬論并參與非法游行。
對于這樣的青年學子,敵對組織視為“人才”,讓其在互聯網上負責處理引導話題討論、轉發視頻圖片,進行煽動蠱惑。
楊某某在一個敵對組織核心群組里很活躍,提出利用WIFI熱點和Airdrop傳播“敵對理論”等擴大組織影響力的“興風作浪”方案。
特別是在香港“修例風波”期間,其大肆轉發支持香港暴徒的推文,誘導群內成員討論、抹黑香港警方,并企圖向境內倒灌所謂的香港“斗爭經驗”。
最終,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將楊某某抓獲歸案。受煽動蠱惑,被裹挾參與敵對活動,留下的是慘痛的教訓。經過國家安全機關的教育感化,楊某某對其違法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主動交代揭發境外敵對勢力的丑陋行徑,承諾不再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利用內地赴港學生價值觀念尚未成型、政治鑒別力不強、急需融入新環境、追求個人利益等特點,通過“洗腦”、利益誘惑等方式極力拉攏滲透,這是境外反華敵對勢力的慣用伎倆。
2020年5月,國家安全機關偵破的一起境外敵對勢力滲透拉攏內地赴港學生陳某某從事反中亂港活動案,也印證了這一點。
1996年出生的陳某某,自2014年起先后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讀書。面對香港復雜的社會政治環境陳某某逐漸迷失了自我,落入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從公開聲稱要“光復香港”,到為“反修例”鼓勁打氣,在香港“修例風波”期間,陳某某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大量支持“反修例”、攻擊政府的言論。
2020年5月,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陳某某進行審查。陳某某如實交代了自己加入反華非政府組織等違法行徑。
對這個受到蠱惑而走上錯誤道路的青年學生,辦案單位對其進行了耐心教育引導。陳某某對違法活動供認不諱,同時寫下十萬余字的悔過材料,表示要痛改前非,不再參與任何違法活動。
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田某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也是觸目驚心。
1999年出生的田某收聽境外反華媒體廣播節目,經常“翻墻”瀏覽境外大量有害政治信息,并同境外敵對勢力人員進行接觸,甘于充當境外敵對勢力的“棋子”。
田某大量接收活動經費,介入炒作多起熱點敏感案事件,于2018年創辦了一個境外反動網站,大肆傳播各類反動宣傳信息和政治謠言。田某還接受指令提供污蔑抹黑中國的所謂“證據”。
田某與境外反華組織接觸開展的一系列滲透活動,嚴重危害國家政治安全。國家安全機關果斷出擊,經過縝密偵查,2019年6月,田某被依法逮捕。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是指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犯罪表現。
我國刑法規定,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這三個爛漫花季的青年人,本應在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學成后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卻誤入歧途、令人惋惜。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對青年學生滲透拉攏、危害我國家政治安全的圖謀,謹防落入這些勢力的陷阱。
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通過持續不斷的宣傳教育,強化全社會的國家安全意識,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長久之計。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可為,只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認真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法律義務,才能筑牢政治安全“堤壩”,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出品人:趙承
監制:張曉松
統籌:楊維漢
記者:劉奕湛、白陽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來源: 新華視點
年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機關披露一系列涉及政治安全的典型案例。《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與以往在“4·15”前后較多披露反間諜案件不同,今年披露的案例內容以涉政治安全為主,相關涉案人員或勾結境外反華勢力顛覆國家政權,或借赴港讀書之機參與反中亂港活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偉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顯示在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時候,不能局限于狹義的認識,“我們當前面臨的國家安全挑戰中,政治安全挑戰可以說是居于首位的”。
他接受某國十余名高官具體指令污蔑中國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2020年8月,國家安全機關偵破河北某高校學生田某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及時挫敗境外反華勢力培養、扶植境內代理人的企圖。
1999年出生的田某為河北某高校新聞系學生。田某自8歲起開始收聽境外反華媒體廣播節目,經常“翻墻”瀏覽境外大量反華政治信息。2016年1月,田某開通境外社交媒體賬號,開始同境外反華敵對勢力進行互動。進入大學后,田某經境外反華媒體記者引薦,成為某西方知名媒體北京分社實習記者。《環球時報》記者獲悉,在此期間,田某大量接受活動經費,介入炒作多起熱點敏感案件,累計向境外提供反宣素材3000余份,刊發署名文章500余篇。在境外勢力蠱惑教唆下,田某于2018年創辦境外反華網站,大肆傳播各類反華信息和政治謠言,對中國進行惡毒攻擊。2019年4月,田某受境外反華媒體人邀請秘密赴西方某國,同境外二十余個敵對組織接觸,同時接受該國十余名官員直接問詢和具體指令,秘密搜集并向境外提供污蔑抹黑中國的所謂“證據”。
由于田某與境外反華組織接觸開展的一系列滲透活動嚴重危害我國政治安全,國家安全機關通過嚴密偵查,于2019年6月依法將田某抓捕歸案。“這是美西方反華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學生群體滲透拉攏的典型案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是否在西方媒體工作是每個人的擇業自由,但是從事任何行業都應該有相應的職業操守。如果只是借用媒體外衣來從事危害他國安全的行為,那就是一種犯罪。”李偉認為,這并不是說西方媒體從業者都在危害中國國家安全,但確實有一些西方媒體記者接受西方政客和情報機構的支持。在反華勢力針對中國新疆的所謂“種族滅絕”“強迫勞動”謠言的炮制過程中,西方媒體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正如該案例中的當事人,他們往往在境外接受培訓,獲得敵對勢力的經濟支持,并貫徹反華政客搞亂中國的政治意圖。”
內地赴港學子遭遇“攻心戰”
《環球時報》記者獲悉,2019年在香港發生的持續數月的反中亂港暴力事件里,一些內地學生也被卷入其中。2020年6月,國家安全機關偵破一起內地赴港學生楊某某與境外敵對組織及反中亂港勢力相勾連,從事顛覆我國家政權及反中亂港活動案。
1995年出生的楊某某畢業于江蘇某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年赴香港某大學就讀電影專業碩士研究生。赴港學習期間,楊某某受境外反華勢力言論影響,對中國內地產生敵對情緒。2018年10月,楊某某參與某境外敵對組織組黨結社活動,幫助開展反華宣傳,并參與非法游行。隨后,其得到某敵對組織的任命,從事在互聯網上引導話題討論、轉發視頻圖片等工作。同時,楊某某作為群組管理員,加入了該敵對組織核心群組“小沙龍”,他在群內頻繁發布“封殺中企”的聯署信,討論我國領土問題,并提出利用WiFi熱點和AirDrop傳播反華宣傳品等“擴大組織影響力”的方案。2019年6月香港“修例風波”期間,楊某某大肆轉發聲援暴徒的推文,引導群內成員關注、討論,甚至向境內“倒灌”香港“斗爭經驗”。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6月,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將楊某某抓獲歸案。通過教育感化,楊某某對違法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主動交代揭發境外敵對勢力的丑陋行徑,承諾不再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楊某某的違法犯罪行為在香港“修例風波”中并非個案。2020年5月,國家安全機關偵破一起境外反華敵對勢力滲透拉攏內地赴港學生陳某某從事反中亂港活動案。1996年出生的陳某某自2014年起先后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學位。赴港讀書后,其受香港復雜社會政治環境影響,逐步形成反華政治立場和政治投機心態,在思想和言行上極力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修例風波”期間,陳某某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大量支持黑暴行徑、攻擊中央政府對港管治的言論,甚至公開聲稱要“光復香港”。
2020年5月,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陳某某進行審查。陳某某如實交代了加入反華組織的經歷,對公開聲援“港獨”等違法活動供認不諱。在國家安全機關辦案干警耐心教育引導下,陳某某思想觀念得到徹底扭轉,主動寫下10萬余字的悔過材料,表示要痛改前非,不再參與任何違法活動。
據了解,近年來,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大肆對境內人員開展意識形態“攻心戰”,少數赴境外就讀的留學生由于年輕涉世未深易受煽動蠱惑,被裹挾參與敵對活動。從上述案例看出,境外反華敵對勢力越來越注重利用內地赴港學生價值觀念尚未成形、政治鑒別力不強、急需融入新環境、追求個人利益等特點,通過政治“洗腦”、利益誘導等手段極力拉攏滲透他們。
“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多種多樣的手段讓年輕學子防不勝防,他們很容易在特定環境下成為別人手中的‘棋子’。”李偉對《環球時報》分析,從披露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境外反華敵對勢力物色人選時,會根據對方在網上流露出的思想動態篩選,然后慢慢進行接觸和發展,一些判斷力、鑒別力不強的年輕人因此容易落入陷阱,成為反華勢力的“棋子”。
一名法律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內地的《刑法》《國家安全法》以及香港剛剛施行的香港國安法均有關于勾結外部勢力以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行為的相關法律條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個案例反映出一個現象:大眾國家安全意識亟須轉變,國家安全的形態正變得多元化,遠遠超出傳統認知中的‘抓間諜’。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我們要建立綜合、立體的總體國家安全觀。”
這位學者表示,實際上,世界上一些大國早已圍繞金融、網絡甚至外太空,構建、擴展了一套服務自身的國家安全概念。而且,世界上很多國家在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的具體實踐中都會遵循覆蓋面更廣泛的原則,特別是在國家利益受到嚴重威脅或者與外部勢力對抗比較激烈的時期,很多行為都會納入國家安全范疇來審視,防止這些行為進一步造成危害。“因此,對于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我們必須是以‘主動防御’為主,而不是簡單的‘被動追責’。”
國家安全挑戰中,政治安全挑戰居于首位
國家安全機關在以往“4·15”前后較多披露反間諜案件,但今年披露的案例內容以涉政治安全為主。其實早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明確提出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三條列明: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大家一談到國家安全,往往會想到外國間諜竊取我國軍事、經濟情報的案件,但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案例是境內境外反華勢力相勾結,這顯示出境外在加強推動‘顏色革命’、危害我國政治安全的企圖。”李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當前面臨的國家安全挑戰中,政治安全挑戰可以說是居于首位的。”
為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一章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近年來,全民維護國家安全意識的提升取得顯著成效。
《環球時報》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2020年“4·15”系列宣傳活動期間,江西贛州市會昌縣村民張某發現其兒子張某某在廣東汕頭務工期間可能從事過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活動后,勸說并陪同其子于4月21日至贛州市國家安全局投案自首。張某某主動交代:2019年在汕頭期間,他通過微信結識某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被對方以兼職為誘餌發展利用后,每天到駐汕頭某部隊港區進行觀察記錄,拍攝港區艦艇舷號的動態和靜態情況,通過微信發給對方。在此過程中,張某某共接受對方提供的間諜經費近3萬元。經有關部門鑒定,張某某提供給對方的多份資料涉及國家秘密。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鑒于張某某存在自首情節,且積極配合國家安全機關辦案,依據反間諜法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實際上,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并不只是由國家來完成,人民也應該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場人民戰爭。”李偉表示。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