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前言及測試軟件介紹回頂部

    【PConline 雜談】想必很多學習建筑設計類專業的同學都會用到Google SketchUp(谷歌草圖大師)這個軟件,那就不免對建模完成后通過VRray for SketchUp渲染出效果圖時漫長的等待感到深深的無力。很多性能較差的機器渲染出圖耗時更是長達十多個小時乃至更久。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提升機器的性能能有效節約設計的耗時,提高效率,進而得到更大的收益。但攢機一事,切忌盲目上新上貴,這點對預算本就不多的學生朋友尤為重要,有針對性的取舍方為上策,下面小編就通過實際測試來為大家進行深入剖析。

    測試軟件說明:

    就目前國內網上很多針對專業顯卡的跑分測試來看,小編認為跑分歸跑分,硬件搭配使用效果如何終歸是要回歸到實際應用中來,為凸顯實際應用效果,此次測試就針對了建筑設計類專業的學生最常用的Google SketchUp Pro 2015和VRray2.0 for SketchUp 2015兩款軟件進行詳盡的測試。后續我們還會為大家帶來更多基于其他內核的渲染器(如IRay)的實際應用測試,以期各位看官對圖形渲染裝機配置選擇上能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VRay簡介:

    VRay是由chaosgroup和asgvis公司出品,中國由曼恒公司負責推廣的一款高質量渲染軟件。VRay是目前業界最受歡迎的渲染引擎。基于V-Ray內核開發的有VRay for 3ds max、Maya、Sketchup、Rhino等諸多版本,為不同領域的優秀3D建模軟件提供了高質量的圖片和動畫渲染。方便使用者渲染各種圖片。值得一提的是,VRay是一款利用CPU來進行圖像渲染的渲染器,即使是目前的最新版本,也僅支持利用GPU來快速預覽效果圖,并不能利用GPU來渲染出圖。此次測試我們采用的是最新的VRray2.0 for SketchUp 2015版本。

    Google Sketchup簡介:

    SketchUp效果圖賞析

    Sketchup是一套直接面向設計方案創作過程的設計工具,其創作過程不僅能夠充分表達設計師的思想而且完全滿足與客戶即時交流的需要,更使得設計師可以直接在電腦上進行十分直觀的構思,是三維建筑設計方案創作的優秀工具。SketchUp是一款極受歡迎并且易于使用的3D設計軟件,官方網站將它比喻作電子設計中的“鉛筆”。它的主要賣點就是使用簡便,人人都可以快速上手。并且用戶可以將使用SketchUp創建的3D模型直接輸出至Google Earth里,非常炫酷!此次測試我們采用的是官方最新的Google SketchUp Pro 2015版本。

    2測試平臺說明及測試結果對比回頂部

    測試平臺說明:

    眾所周知,VRray for SketchUp是一款對CPU性能依賴極大的渲染器,當開啟渲染后,CPU占用率瞬間飆到百分之百,可以說是相當吃U。針對這一特性,我們特意選擇了現下9款不同定位的CPU進行測試,顯卡部分則選擇了GTX TITAN X,并配備16G內存,兩款不同平臺的高端主板和SSD以期消除CPU以外的其它硬件瓶頸。需要強調的是,執行渲染測試時所有CPU均在默頻狀態,并未進行任何手動超頻調整

    CPU

    Intel i7-5960X/i7-5820K/i7-4770K/E3-1231 V3

    i5-4670K/i3-4160/奔騰G3220

    AMD FX-8350/FX-8300

    主板華碩 Z97-Pro GMAER/華碩CROSSHAIR V FORMULA-Z
    內存海盜船 DDR3 1600 8GBx2 (8-8-8-24)
    硬盤影馳GAMER Pro 1TB SSD
    電源Antec 1300W HCP Platinum
    顯卡
    操作系統Windows 7 ulimate 64bit
    顯卡驅動
    測試軟件

    Google SketchUp Pro 2015/VRray2.0 for SketchUp 2015

    為提高測試成績的可參考性,我們對所有參測CPU進行測試時均采用了同一模型同一角度并在相同的渲染輸出設置下進行測試,由下圖可看出我們將出圖分辨率均設置為3840×2160,同時為了節省測試時間,我們未對模型材質進行任何設定,均保持默認設置進行渲染。

    效果圖參數設置

    模型渲染前

    正在渲染中

    渲染開始后,無論是哪款CPU,占用率全程均高達100%。

    效果圖成品

    可以看到,即使不對建筑材質做任何調整,3840×2160分辨率設置下出來的效果圖建筑輪廓已相當精細明了。

    測試結果對比:

    測試成績對比圖

    測試小結: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i7 5960X以其強大的性能問鼎群雄,整個渲染過程僅用時213秒,也就是3分33秒,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屬意料之中,畢竟一分錢一分貨。更有意思的是出圖時間隨著產品售價的降低階梯性的向下增大,由售價最高的i7 5960X到售價最便宜的奔騰G3220,售價與CPU性能成正比,仿佛冥冥之中已經算好了一般。不得不說不論是Intel還是AMD對自家的產品定位還是相當準確的。

    3PConline評測室總結及攢機建議回頂部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通過測試我們更確切的論證了基于VRay內核的渲染器對于CPU性能的依賴的確是極大的,一款性能出眾的CPU能更好的提升設計效率,減少出圖耗時。下面,我們就測試結果為大家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推薦幾款性價比不錯的CPU產品。

    1200~1500元預算我們推薦Intel 至強 E3-1231 V3

    1200~1500元預算:誠然,如果預算充足,在設計用PC的硬件選購上自然是越貴性能高的越好;但針對學生群體小編則另有看法,從測試對比圖上不難發現,i7 4770KE3 1231 V3這兩款CPU出圖速度十分接近,雖然后者超頻性能不如前者但在設計領域,保證平臺穩定性是首要的,所以不推薦大家超頻使用,如果有更高需求,可以選購i7 4790K,主頻更高,性能較之i7 4770K也更勝一籌,但相對的價格也會比較高,有點超預算。所以在1200~1500元這一價格區間,E3 1231 V3會是最佳的選擇。

    千元預算我們推薦AMDFX-8350

    1000元預算:千元預算FX8350已是不二之選,且不倫其價格上較之i5 4670K已低近300元有余,更重要的是其出圖速度竟和i5 4670K相差無幾,僅19秒只差,便宜又討喜這話用在它身上確是最恰當不過了,強力推薦。

    800元預算我們推薦AMD FX-8300

    800元預算:這一價格區間我們所能選擇的是FX8300i3 4160,天貓上這兩款CPU的售價分別為740元和630元左右,而前者渲染出圖的速度比后者快了整整3分鐘40秒用110元換接近30%的性能提升可謂是相當劃算的,所以在這一價位小編更推薦FX8300

    寫在最后:最后還要給各位設計類專業的同學一些建議,如果你的專業在平時學習設計的過程中使用CPU渲染軟件居多(比如VRay),那么不要猶豫,一款多線程、高主頻、大緩存的CPU絕對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證!相對的,我們在攢機過程中可以稍微降低一些顯卡方面的預算,因為在CPU渲染軟件工作時,CPU占用率高達100%,但是GPU卻幾乎沒有在運行,GPU占有率最低0%、最高也只有10%,而且溫度和頻率都是處于待機狀態的一條直線而已。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只需要選購一張入門級的獨顯甚至集顯即可。有針對性的攢機,可以大大節約學生朋友們本就不多的預算,把錢用到真正該花的部分上去才是明智之舉。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超合金彩虹糖



    現在是著手改造后的第16篇,大幅修改。本次改動主要是調整文章布局,將游戲用途和生產力用途的配置單往前移,這樣可以讓這些用戶群體多的配置單被更多關注到,并且部分配置單升級了板U甚至是顯卡。


    本文以幫助小白找到更好、更合適的電腦硬件為目標而不斷的改進,另外還有幾篇輔助的文章可供閱讀,進一步降低大家“找東西難”的門檻,如果覺得文章過長一下子看不完,那可以收藏一波有時間慢慢看,本文只會變得越來越好以及越來越貼近小白,

    本文純用愛發電,主觀上沒有任何暗箱操作,可放心閱讀。如果可以的話,大家可以給這篇文章點一個贊嗎?只需要動一動手指即可,因為這可以提高我的創作動力和欲望,因為如果沒有正反饋的話愛總有一天會發完的,我也希望能把這個系列一直寫下去幫到更多的人。



    本文有這些方向的電腦配置單:

    • 游戲主機
    • 動畫、設計、Adobe全家桶類工作站主機
    • 普通工作主機
    • itx游戲主機
    • 過渡用主機


    (1).游戲主機配置推薦

    如果你想DIY一套合適的游戲主機,那么只要不是預算很低的話,顯卡基本就是占大頭的,因為游戲時幀數高不高很看顯卡性能,當然對于網游來說CPU和內存的表現也極為重要。所以如果是普通預算的游戲主機,可以參考下面這個餅圖來分配具體的預算(特殊情況可以特殊修改)



    其中對于絕大多數游戲來說,內存是最好滿足的,買兩根8GB的ddr4 3200/3600的內存就可以保障絕大多數都沒有任何問題了。

    CPU和顯卡相對來說都涉及范圍更廣一些,CPU只要跟得上主流選擇,基本上就差不多了,高預算游戲主機可以適當再選擇性能更強的CPU

    顯卡則是重中之重,顯卡性能高低,直接決定了你的游戲畫面流暢度和幀數高低,所以顯卡所占的比例最大,可以看一張圖片:(建議電腦端觀看)



    基本上你追求一個什么樣的體驗 ,想要知道你的顯卡是一個什么樣的性能區間,那就看這幅圖就知道了。

    CPU對游戲幀數也有影響,這個圖你們可以參考一下:(建議電腦端觀看)



    這是1080P的游戲性能參考,隨著分辨率越來越高,差距會被縮小,到了4K分辨率的時候大部分CPU之間的差距都是很小的(小到可以忽略),分辨率不夠高顯卡負載上不去的時候CPU對幀數的影響就會大一些。


    下面是具體配置單展示:

    本期游戲主機的預算展示為三千/四千/六千/八千/一萬/一萬五/三萬五,從低到高排列,如果你的預算夾在中間,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些硬件的加加減減就行了,因為大框架我已經幫你們搭建好了


    3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i3 12100F+GTX1650Super,這套配置基本上能夠保證1080P分辨率開中特效所有游戲都流暢玩(不開光追),由于預算偏低再加上1660Super礦卡太多,所以也只能這樣了

    如果你的預算只有2000的話,那么你有兩種思路,一種是5600G純核顯流,這個只能玩玩LOL、Dota2之類的游戲,還有一種是E3 V3+二手970的思路,這一套比較老,而且只能選二手顯卡,但是游戲性能會比5600G純核顯流要強




    4000元預算游戲主機



    和上次的思路不同,這次沒有選擇激進的把CPU升級到12400F/5600,而是繼續保持12100F,然后把顯卡升級到了RTX3050,這下1080P分辨率全高特效以及2K分辨率中特效的游戲都能流暢了。

    當然你們也可以考慮上i5 12400F/R5 5600+1650Super,然后以后換高端顯卡這種思路。




    6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這一套配置可以流暢2K分辨率幾乎所有游戲,以及大部分游戲可以4K中特效流暢

    CPU相較于上個月做了升檔處理,如果你的預算只有5000的話,那么CPU可以考慮選擇i5 12400F+H610或者R5 5600+A520。

    這一臺配置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選intel和AMD方案,那么就以Windows系統為準,如果用Win11那就13400F思路,如果是Win10那就R7 5700X。

    顯卡如果找不到白金版,也可以買訊景海外版或者瀚鎧的合金版



    8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相較于上一套,這一套主要升級了顯卡,當然這篇文章更新于3月底,下次更新要四月底,過段時間RTX4070就會發布,如果4070來到和3070Ti只差500元的地步,那么就優先考慮RTX4070,其他的可以不用變 。

    這一套配置已經可以用來跑4K分辨率的游戲了,在不開光追的情況下,設置4K中特效幾乎可以流暢所有游戲。可以用于2K高刷/4K 60的顯示器。




    10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著重升級顯卡,相較于上一套的3070Ti而言,4070Ti性能提升了44%,4K下提升40%左右,4070Ti如果以4K中特效來玩游戲,那么大部分游戲已經可以4K 90幀左右了,甚至一些優化好的游戲穩4K 144以上都沒問題。

    當然如果你用來跑2K高刷顯示器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極限條件下,幀數會非常好看。



    15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到這一步就該教你們怎么配DDR5內存的思路了,當然如果你更愿意接受DDR4內存的話,也可以參考下面那套配置的板U+內存的選擇。

    這一套升級的重點在CPU、內存以及顯卡,可以說是全面升級。這一套配置已經可以穩幾乎所有游戲中特效4K 120幀以上了,因為4080比4070Ti又強了一檔,目前來說幾乎沒有游戲是不能流暢的,如果有,那就是游戲優化不好了,這個鍋得由游戲公司來背。




    20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這一套和上一套是可以互相參考的,這一套是DDR4內存為主的思路,如果你們更喜歡DDR5方案,那么CPU、主板、內存可以換上一套的,其他的不用改。

    這一套主要升級點在顯卡,升級到了RTX4090,這是目前最強的游戲水平了,4K分辨率高特效設置幾乎就沒有不能流暢玩的,很多游戲4K分辨率高特效可以穩160幀以上,屬于是非常流暢的水平。



    35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這一套就僅做參考,沒多少人掏得起這種預算。



    (2).Adobe全家桶、動漫設計類工作站用途主機配置推薦:

    這個系列的主機大方向上的優先級是CPU>內存>顯卡,但是最好是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會有部分用途和這張表格有沖突,比如說GPU渲染類,那GPU的權重可以來到80%。



    這個系列的配置單僅做參考,因為要兼顧這個系列大部分軟件,所以在對單一一個特殊軟件的優化上就不夠全面,這個細節你們可以進行針對性改動,比如說該加大內存就加大內存,不需要高端顯卡就降顯卡檔位,只需要高端顯卡那就降低CPU和內存的檔位。


    下面是具體配置單展示:

    本期游戲主機的預算展示為無千/七千/九千/一萬五/兩萬五,從低到高排列,如果你的預算夾在中間,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些硬件的加加減減就行了,因為大框架我已經幫你們搭建好了


    5000元預算的設計類主機



    這個預算下有兩套思路,分別是i5 12600KF+B760,或者R7 5700X+B550

    如果是Windows10的話建議用R7這一套,如果是Windows11系統的話,可以用i5那一套思路



    7000元預算的設計類主機



    著重升級了CPU,提高了多核性能,提高了顯卡性能,增加了硬盤容量。

    這套的性能已經達到入門級工作站水平了。這一套后期大概率要加內存



    9000元預算的設計類主機



    繼續升級CPU和內存,散熱器如果不放心水冷可以繼續用PS120 SE。

    如果AE用的多的話,可以保持上一套的板U,但是把內存容量加到128GB去。




    15000元預算的設計類主機



    這一套沒有繼續提高CPU的性能,而是以更高拓展、更強顯卡為升級導向,當然硬盤也得到了升級。

    同樣的如果AE用的多,內存就優先升級128GB,顯卡可以降檔到3060Ti G6X去。如果是GPU渲染為主,這個預算可以追求i5 136KF+RTX 4080的思路。



    25000元預算的游戲主機



    CPU、顯卡、內存都得到了顯著升級,機械硬盤的容量也翻倍了,這就是典型的大型視頻工作站配置了,用來應付相關生產力用途完全沒問題。

    當然到這個地步的話我個人更建議做個nas。


    如果是主玩3維渲染之類用途的用戶,可以參考這一個天梯圖,這是我專門收錄的Vary渲染器的渲染性能排行,這是最能夠表現處理器三維渲染性能的排行




    (3).普通工作主機配置推薦

    普通工作主機的面向用途主要是碼字黨,所以對電腦性能的需求不高,并且基本上都是對顯卡性能需求不高的用途,所以在偏低預算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購買獨顯,直接用核顯即可



    下面三套配置單展示:


    2000元預算的普通工作主機



    繼續使用i3 12100作為核心,這個傳統可能會延續很久,16GB內存+1TB固態硬盤,這樣辦公的話基本沒有什么性能瓶頸,有也是軟件自己的問題了

    其實這一套就已經足夠應對絕大多數普通工作場景了,甚至是還有一個不錯的使用體驗,如果需要裝特別多東西可以自行考慮加裝機械硬盤


    2500元預算的普通工作主機



    我認為普通工作主機到這一步就已經是很高配置了,這一套直接用i5 12400做核心(綜合性能超過i9 9900),這一套相比上一套就是再進一步加強了CPU性能。

    同時R5 5600G+華碩B450m-K II作為備選項可以考慮,這個適合A飯選擇,當然主板是不固定的你們也可以選擇其他合適的

    所以如果你對數據處理性能需求略高,那可以考慮這一套,比如說你是一個經常折騰大體量Excel的人,或者經常編輯幾百MB Word文檔,那可以考慮用這種級別的機器


    5000元預算的普通工作主機



    這一套僅做展示,相當于是告訴你們后續如果要繼續提高預算該從哪些方向去提升了,依我看3000那一套就已經非常強了,體驗也會很好,處理數據能力也很不錯了。

    更高預算的辦公主機我個人認為可以不要考慮,因為普通辦公真的不需要太高的配置,這樣的配置已經可以說非常頂了,再加預算的話不如弄到其他地方。

    這三套的思路就非常明顯,針對類似于office套裝的應用,提高CPU性能,擁有大內存以及大容量固態硬盤,就可以保證基本的使用過程中體驗不會差。我認為普通工作主機不需要更高價格的參考了。


    (4). ITX游戲主機配置推薦:

    這個系列暫時以游戲用途為主,其他用途由于考慮的人太少了,所以不單獨寫。

    可能有很多小白不知道itx主機是什么,其實itx主機就是小型主機,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張示意圖:



    ATX/MATX機箱是標準的機箱,也是以前經常推薦的大小,但是itx機箱這邊體型明顯小一些,機箱小有小的好處。


    既然還是游戲用途,那就離不開這張圖:



    只是因為itx機箱體型極小的原因,部分硬件的選擇上和普通機箱會有一些變化


    首先來看一個2500元級的itx主機配置



    這一套只能玩一玩LOL、Dota2之類的游戲,是非常入門的itx主機,其實比較適合用來看電影,因為這一套沒啥游戲性能可言,就僅僅是一套低預算的itx電腦。



    4500元的入門級itx游戲主機配置



    有兩個板U思路可供選擇,i5+H610 ITX,R5+昂達A520 ITX,如果不知道選哪個就選i5

    這一套配置可以暢玩1080P絕大多數網游,如果是普通辦公用途的話,直接用上面那一套就行。


    6000元可以這樣配:



    顯卡做了個升級,升級到了3060Ti G6X,這樣就可以隨便玩2K分辨率下所有游戲了


    9000元可以這樣:



    CPU、主板還有顯卡都升級了,如果用Win11就i5套,如果Win10,就R7套。

    可以暢玩2K分辨率所有游戲以及4K分辨率絕大多數游戲,不過從這里開始,機箱建議多裝幾個風扇通風。


    13000元可以這樣:



    我認為要想有一個好的使用體驗,i5 13600K(F)是itx主機最均衡的選擇了,游戲性能媲美i9 12900K,功耗低于12700K

    這一套其實是上滿配的,顯卡不要隨便換,因為4070Ti有些型號體型很大,不一定裝的進這個機箱,我特意挑了個體型小的,還方便安裝

    如果你要用AMD思路,可以選擇R7 5700X+華擎B550 Phantom Gaming-ITX/ax,其他的不用改


    (5)過渡類主機配置推薦(暫時只針對游戲用途)

    這個系列暫時只寫了游戲類用途,針對的是不想買高價顯卡的游戲用戶,所以這個系列將保有可觀的CPU性能和其他配置等級,大幅縮減顯卡預算,以供未來更換合適的顯卡


    2500元預算



    這一套以i3 12100F+二手GTX970為主,可以跑1080P中特效大部分游戲保證流暢,后期這臺電腦的升級可以最高升到RTX4060Ti水準,直接就可以跑2K高刷顯示器了。


    4000元預算



    這一套升級了CPU和顯卡,內存容量也翻倍了。這一套作為過渡使用可以流暢開1080P高特效玩幾乎所有游戲,大部分游戲跑2K中特效也可以流暢。

    后續升級方面最高可以升級4070Ti,主要是電源快極限了,不然還能更高。


    6000元預算



    這一套對CPU再做了點升級,顯卡繼續保持1660Super不變。這一套后續最高可以升級RTX4080顯卡,流暢跑4K分辨率所有游戲。


    多種用途相交這種情況怎么辦?

    其實也好辦,按照優先級逐級照顧即可:



    優先滿足最重要的用途,然后再順帶再把其他用途所需要的部分給補上就行了

    比如說你這臺電腦主要就是拿來打游戲的,然后順帶做做剪視頻的工作,看看電影看看直播什么的,那么你這臺電腦的主要方向就是游戲主機,然后再在內存容量方面權衡一下就好了。

    如果說有多個核心用途,那可以核心用途并行,為了同時滿足多核核心用途,必然要在細節處做更多冗余,這樣才能同時滿足多個核心用途



    比如說你這臺主機主要是長時間剪視頻用,但是你又是個重度游戲玩家,下班就想玩游戲玩爽了,那么這種情況下就是游戲和工作兩個核心用途并行,優先滿足這兩種。

    但是隨著預算的增高,所謂的多個核心用途也會逐漸變為單個核心用途,其他用途變為次一級,所以這種情況下要抓最核心用途。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者:snake studio

    是這樣的,這不是快到一年一度的618了嗎,而且還趕上最近內存和ssd的低價,所以各位想裝機的小伙伴可以抓住這次機會自行組裝一臺新機器。

    我們大蛇建筑就在這里推薦一批配置,供大家參考,當然這些配置主要針對于畫圖主機,器畫圖范疇包括lumion,sketchup,rhino,photoshop,vray,enscape,3dmax,revit,pr,AE等常用軟件的使用,另外不用問哪個好,很明顯:貴的好


    當然我們也將配置分為了幾個檔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按需選擇參考,文章末尾的原文鏈接可以下載查看完整的EXCEL文檔,內附參考鏈接,僅供參考,并非一定得選鏈接。(因為我也是隨便搜的,又沒有廣告費)


    推薦配置及價格僅適用于最近,也就是2019年5~8月,未來怎么樣還不一定呢~


    后臺回復關鍵詞“推薦配置

    獲取完整的EXCEL文檔

    P.S.內附參考鏈接,僅供參考,并非一定得選鏈接。(因為我也是隨便搜的,又沒有廣告費)

    對裝機配置你有什么想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同大家討論交流~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