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19 日,一場全球性的 Windows 大面積藍屏事件震驚了無數用戶。這個突發事件讓人們不禁思考:Windows 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次藍屏事件的影響范圍。據報道,全球眾多用戶都遭遇了 Windows 系統的藍屏問題,這無疑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在這個數字化時代,電腦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突然的系統故障無疑會對人們的生產和娛樂造成影響。
那么,造成這次藍屏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有專家猜測可能是由于 Windows 系統的更新或者某些軟件的兼容性問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硬件故障或者病毒攻擊引起的。然而,要確定具體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和分析。
無論原因如何,這次事件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全球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Windows 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于用戶來說至關重要。此次事件也提醒了我們,在日常使用電腦的過程中,要及時備份重要的數據,以防不測。同時,也希望微軟能夠盡快找出問題的根源,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
最后,我們也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應對這樣的突發事件。作為用戶,我們可以加強對電腦系統的了解,學習一些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以便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自行解決。此外,及時關注微軟等官方渠道的消息,了解相關的安全提示和系統更新,也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7 月 19 日的全球 Windows 大面積藍屏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思考。我們期待微軟能夠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同時也希望用戶能夠提高對系統安全和穩定性的重視。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科技緊密相連,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科技素養,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于此次事件的一些評價和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有其他的看法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在網絡安全領域,攻擊與防御雙方之間的斗爭是永恒不變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某某程序被爆出漏洞或后門,有什么公司被攻擊導致數據泄露,甚至頭部的谷歌、蘋果、微軟這種大型公司可能每天都要抵擋無數次網絡攻擊。
現在,微軟發布警告稱,有一種高風險蠕蟲正在感染數百個 Windows 企業網絡。
這個惡意軟件被稱為“樹莓羅賓”(Raspberry Robin),它主要是通過被感染的 USB 設備進行傳播。
被感染的 USB 設備中包含一個.lnk 文件,只要用戶點擊這個文件,“樹莓羅賓”就會自動創建一個 msiexec.exe 進程,并啟動另一個惡意文件。然后,它將會通過一個短 URL 與命令和控制服務器通信。如果成功連接到服務器,它會下載并安裝一堆其他惡意 .dll,然后這些 .dll 會試圖與 TOR 節點進行連接。
IT之家了解到,“樹莓羅賓”并不是一種新的惡意軟件。該病毒早在 2021 年就曾被多名安全專家發現,微軟甚至在 2019 年就看到了使用該病毒的證據。
根據 Bleeping Computer 的消息,微軟現在正在私下通知 Defender for Endpoint 訂閱者有關 Raspberry Robin 的危險。微軟還指出,已經在多個部門的數百個 Windows 網絡中發現了該蠕蟲。
也就是說,雖然它背后的攻擊者成功通過這一病毒感染了大量機器,但他并未做出任何威脅使用者或是利用該漏洞獲取敏感信息、部署勒索軟件的行為。
因此,目前還不清楚是這些蠕蟲病毒究竟是哪個黑客組織的行為,也不清楚他們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然而,考慮到這種蠕蟲存在“進化”的的可能性,而且它目前傳播得相當快實,微軟已經將其標記為目前的高風險活動。
▲ Raspberry Robin 感染流程 (Red Canary)
949年,在計算機剛剛誕生十年之際,匈牙利裔美國科學家約翰馮·諾依曼(Johnvon Neumann)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為有可能編寫一個自我復制的程序,后來被稱為計算機病毒。這些程序需要主機才能運行,其目的是對受感染的計算機進行未經授權和不受歡迎的修改。
最初,病毒是在大學計算機實驗室中設計和測試的。第一個“在野外”傳播的病毒——在設計它的實驗室計算機之外——是麋鹿克隆病毒(Elk Cloner),它是由美國的一名學生理查德·斯克倫塔(Richard Skrenta)寫的。在此期間寫入的病毒是通過軟盤傳播的,因此從未造成重大的安全威脅。
第一次重大攻擊是在1999年,美國人大衛·史密斯(David L Smith)設計了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的梅麗莎病毒(Melissa)病毒(以一位舞者的名字命名)。這種病毒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播,它需要主機才能正常運行,該病毒附加到電子郵件中的Word文檔,一旦打開,病毒便會復制并通過電子郵件通訊錄發送給50個人。成千上萬臺被感染的電腦導致的電子郵件流量增加,迫使一些公司關閉了電子郵件服務。
蠕蟲不需要宿主程序,它是一個可以自我復制并通過計算機網絡發送的應用程序。2000年5月,通常被稱為“愛蟲”、“情書”或“伊洛維尤”的蠕蟲攻擊了菲律賓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多臺計算機。它通過電子郵件傳播,與梅利莎不同,它不需要主機。它通過覆蓋文件并將其副本隱藏在不同位置來攻擊計算機。然后,它使用電子郵件將自身發送到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地址。
惡意軟件是所有感染計算機的惡意軟件的通用名稱,包括病毒、蠕蟲、特洛伊木馬、間諜軟件等。特洛伊木馬程序是一種用于通過誤導用戶了解其實際內容來入侵計算機的程序。特洛伊木馬可以用于多種用途。例如,在2007年,開發人員發布了一個名為Storm Worm的特洛伊木馬。它是通過使用一封電子郵件來傳播的,該郵件的主題是一場天氣災害,“風暴席卷歐洲,造成230人死亡”。
一旦打開,特洛伊木馬程序將自己安裝在計算機中,并為黑客打開后門,然后黑客可以將計算機轉變為僵尸或僵尸程序,并利用它來向其他人發送垃圾郵件。特洛伊木馬程序也可以包含間諜軟件,該程序可跟蹤用戶的互聯網習慣,因此會將用戶帶到某些網站。它也可以用于身份盜用。
勒索軟件是用于網絡勒索的惡意軟件。一旦安裝在計算機中,特洛伊木馬就會安裝一個對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數據進行加密的軟件,然后,會通過屏幕警報通知受害者,要求用比特幣支付贖金才能使用他們的數據。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由一個不知名的程序員或一群名為Satoshi Nakamoto的程序員制造。
這種貨幣不依賴于全球金融系統在其用戶之間進行交換,因此很難跟蹤。
新聞中出現的“WannaCry”勒索軟件利用微軟軟件的一個漏洞滲透到受害者的電腦中。順便說一下,這個漏洞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發現的,然后被黑客泄露。該惡意軟件會在被黑客入侵的計算機中加密數據,然后要求用比特幣支付贖金。
■>>在Win10上永久禁用Windows Defender殺毒軟件,用這3招就行了
■>>勒索病毒不可怕,win10電腦用上這一招,即可防止感染
■>>電腦裸奔不安全,殺毒軟件哪家好?安全專家幫你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微課傳媒
1.頭條號【微課傳媒】專注軟件分享,如果你喜歡玩軟件,歡迎關注、評論、收藏、轉發。
2.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歡迎與我溝通交流,號搜索【微課傳媒】,我在這里等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