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機場遺失物品信息表
(2019.04.02- 2019.04.08)
物品序號:001藍色卡通套蘋果手機
物品序號:002華為手機+充電器
物品序號:003藍色套蘋果IPAD
物品序號:004金色蘋果IPAD
物品序號:005灰色套蘋果IPAD
物品序號:006紅色套蘋果IPAD+耳機
物品序號:007黑色華為手機
物品序號:008粉色套蘋果IPAD
物品序號:009紅色套蘋果手機
物品序號:010黑色套蘋果手機
物品序號:011金色套華為平板
物品序號:012藍紫色華為手機
物品序號:013黑色聯想電腦
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 珠海報道10月15日,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冠宇”)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格14.43元/股,實現珠海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零的突破,也是珠海第30家境內上市企業。
根據10月15日收盤價,珠海冠宇目前股價為33.65元,首日漲幅高達133.19%。
公開資料顯示,珠海冠宇主要從事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布局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無人機、汽車啟停系統及電動摩托等領域。
其中,在消費類電池領域,珠海冠宇長期服務于全球知名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品牌廠商,是全球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主要供應商之一,目前已進入蘋果、三星、VIVO等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珠海冠宇此次募集資金共22.4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21.04億元,計劃用于珠海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重慶鋰電池電芯封裝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而10月11日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32.49億元。國信證券認為,預計伴隨重慶和珠海基地擴產,2025年產能有望提高到5.6億只。
珠海冠宇董事長、總經理徐延銘在上市儀式上表示,珠海冠宇將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積極開拓下游市場,不斷擴大境內外市場占有率,積極踐行制造業強國發展戰略,持續為我國鋰電池行業的發展提供助力,力爭在五年之內邁上一個新臺階。
據Mordor Intelligence統計,2019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達到468.50億美元,其后將持續增長,預計于2025年達到1049.40億美元,2020-2025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達到19.97%。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與消費電子的蓬勃發展,目前廣東逐漸形成完善的鋰電池產業鏈,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及鋰電池產業環節均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查詢啟信寶了解到,截至10月15日,我國經營范圍中含有鋰電池的非小微且存續的企業共有1544家,其中廣東共601家,企業數量排名全國第一。從廣東省的情況來看,深圳以440家領跑,東莞有88家,惠州有31家,珠海則以11家位居第四。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珠海冠宇始終專注于鋰離子電池相關技術和生產工藝的自主研發,建立了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并積累了豐富的技術成果。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珠海冠宇研發投入分別為1.70億元、3.19億元、4.06億元,3年累計投入8.95億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擁有研發人員1576人,已獲取專利329項,其中發明專利43項,實用新型專利280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
珠海冠宇憑借自身優勢,在鋰電池市場也占據了一席之地。據Techno Systems Research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珠海冠宇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占有率為23.67%,全球排名第二;公司智能手機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占有率為7%,全球排名第五。目前,珠海冠宇已與惠普、聯想、戴爾、華碩、宏碁、微軟、亞馬遜等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廠商,華為、OPPO、小米、摩托羅拉、中興等智能手機廠商,以及大疆、BOSE、Facebook等無人機、智能穿戴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已進入蘋果、三星、VIVO等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根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0年,珠海冠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47億元、53.31億元、69.64億元,同期分別實現凈利潤2.22億元、4.32億元、8.17億元,僅兩年時間便實現凈利潤近3.7倍的高速增長。
據悉,經過多年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珠海冠宇已掌握覆蓋電芯、模組及PACK等環節的鋰離子電池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成為業內少數幾個可充分滿足全球知名客戶對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性能及品質要求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徐延銘此前在路演活動上透露,在鋰離子電池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需求數量不斷增加的趨勢下,公司堅持發展現有主營業務,立足消費類電池領域,保持筆記本電腦電池的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提高手機電池的市場占有率,同時擴展其他應用領域業務,例如無人機電池、智能穿戴設備電池等。
對于該公司的業務延伸,一名業內人士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消費鋰電市場廣闊,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約占五成,不過目前需求增長在減緩,逐漸進入存量市場。對于其他消費電子,包括珠海冠宇計劃拓展的無人機電池、智能穿戴設備電池,未來或許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目前珠海冠宇產品以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為主,消費類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均超過99%,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且均為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
在堅持發展現有主營業務的同時,珠海冠宇還計劃擴大其動力電池業務規模,將業務延伸至純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電池上,當前該公司和歐美及國內著名品牌車廠建立了直接合作關系,并進入豪爵、康明斯、中華汽車等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然而珠海冠宇的動力類鋰離子電池處于研發及試產階段,尚未形成大批量產。根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0年,珠海冠宇的動力類鋰離子電池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88.02萬元、765.18萬元、1106.65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22%、0.15%、0.16%。
記者留意到,招股書也提示了相關風險,“若未來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市場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路線發生重大變化,或公司未來研發能力不足導致不能及時推出與主流技術路線相適應的新產品,將可能導致公司現有主要產品收入下降,可能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目前該公司動力類鋰離子電池產品包括電芯、模組及PACK,主要應用于汽車啟停系統和電動摩托。
“在動力電池市場方面,從當前的汽車啟停電池、電動摩托電池等業務逐步延伸至純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電池上,不斷擴大公司動力電池業務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力爭使公司在五年之內邁上一個新臺階。”徐延銘說。
據悉,除了珠海冠宇成功登錄科創板以外,多家珠海企業也在奮力沖刺科創板。截至目前,炬芯科技、高凌信息已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納睿達申報科創板已獲上交所受理,云洲智能、上富電技、越亞半導體、美利信等企業在廣東證監局輔導備案并初步意向申報科創板,另外有8家企業有意向申報科創板并在準備申報前期工作。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海冠宇(688772)公告近日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根據該裁定書,法院裁定準許ATL撤訴。
2023年6月,珠海冠宇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關于ATL起訴公司相關產品涉嫌侵犯其ZL201210294046.X號發明專利權的《民事起訴狀》等相關材料,ATL據此請求法院判令珠海冠宇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銷售、出口涉訴專利相關的電芯產品,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而產生的合理費用,承擔相應的訴訟費用等。
2024年2月,珠海冠宇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第566104號),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上述ATL起訴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的涉訴專利ZL201210294046.X號發明專利權全部無效。此后,ATL一方主動撤訴,并獲得法院裁定準許,相關案件受理費也由ATL一方承擔。
截至公告披露日,珠海冠宇與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稱“ATL”)之間的專利爭議案件中,已有6個案件被ATL主動撤訴,其中有5個ATL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其余在審案件中,已有2個ATL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珠海冠宇強調,本次訴訟進展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負面影響,也不會對公司當期及未來損益產生負面影響。
珠海冠宇與ATL之間的專利糾紛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2021年,彼時珠海冠宇正在推進IPO進程當中,就收到了ATL發送的《侵權告知函》,稱珠海冠宇生產、銷售的多款適配于筆記本、手機的鋰電池電芯產品涉嫌侵犯ATL相關主體持有的多項專利權。
此后的兩年多,ATL也屢次向珠海冠宇提起專利訴訟。公開資料顯示,ATL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其產品運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珠海冠宇的財報中曾提及,ATL是珠海冠宇的直接競爭對手。
在相關涉訴公告中,珠海冠宇多次強調,公司所研發生產的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本次訴訟進展不會對公司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產生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
2月底,珠海冠宇披露了2023年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14.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4%;實現歸母凈利潤3.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5.38%;扣非后凈利潤2.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2.47%。公司稱,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升、原材料市場價格下降、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生產運營效率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該期經營業績變化。
在最近一期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中,珠海冠宇表示在動力電池領域,公司聚焦汽車低壓啟停電池,通過差異化路線避免行業同質化競爭,技術能力已得到眾多國內外一線主機廠的認可。公司將視市場機遇及公司發展實際情況,專注可以創造利潤增長點的業務,并審慎把握汽車高壓電池業務機會。
而在消費類電池領域,珠海冠宇稱2023年二季度以來消費電子下游需求逐步恢復;未來可穿戴設備、無人機、藍牙音箱、AR/VR設備、AIPC等新興電子領域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其中公司已成功進入AR相關領域的頭部品牌商的供應鏈并批量出貨。另外,5G技術的普及、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將給鋰離子電池市場帶來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