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擁有了一臺索尼相機,那么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把索尼相機里的照片傳輸到手機電腦里。文章往下看,給你介紹N種傳輸方法,不要錯過。
1.軟件直傳—Imaging Edge Mobile. 下載方式有兩種,一是手機應用市場下載,二是索尼中國官網下載,在官網上找到在線軟件下載即可。(軟件圖標見下圖)
Imaging Edag Mobile
傳輸方法:打開相機—回看照片—按FN發送到智能手機—選擇需要的影像。新款索尼微單會出現一個二維碼,然后打開手機軟件Imaging Edge Mobile,點擊掃描二維碼,掃描相機二維碼,連接成功,然后照片就傳輸成功了。
注:老款的索尼微單不會出現二維碼,而是會出現WIFI賬號和WIFI密碼,這時我們首先打開手機的WIFI設置,連接上相機WIFI,然后回到Imaging Edge Mobile軟件里,照片就傳送成功了。
軟件掃描界面
2.線連傳輸。使用索尼數據傳輸線 ,一頭連接電腦,一頭連接相機,內存卡在相機里,即可直接傳輸。
注:部分電腦只有一個接口時,需自行購置轉換頭進行傳輸連接。
數據傳輸線
3.拔卡傳輸。把卡直接拔出,放在電腦卡槽內直接讀取數據。
注:無卡槽電腦需自行購買讀卡器,高速讀卡器能更快的讀取傳輸數據。
讀卡器
今天的索尼微單照片傳輸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相機使用能有幫助,謝謝!
layMemories Mobile與Image Edge Mobile都是索尼相機傳照片的APP,它可以讓用戶無縫地將索尼相機中拍攝的照片傳輸到智能手機上。它可以幫助用戶更新、同步和共享照片,讓家庭和朋友更容易地分享照片。
PlayMemories Mobile是Sony公司開發的一款移動終端軟件,旨在將你的數碼相機與移動設備相連接,讓用戶可以在移動設備上分享照片和視頻,它支持多種Sony數碼相機,比如α系列、Cyber-shot和Handycam等,它可以輕松地管理照片和視頻,并可以輕松地把照片和視頻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和其他社交網絡上。
Edge Mobile是一款專為移動設備推出的圖像處理軟件,旨在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自動化的圖像處理服務。它能夠智能化地處理圖像,提高圖像質量和顯示效果,大大提高用戶體驗。Edge Mobile擁有完善的自動化功能,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智能處理,省去了用戶大量的時間。它還支持各種圖像格式的轉換,讓用戶可以輕松地將圖片從一種格式轉換到另一種格式。
1)首先,下載PlayMemories Mobile,并在智能手機上安裝該應用程序。
2)將索尼相機連接到智能手機,使用PlayMemories Mobile掃描照片。
3)將照片傳輸到智能手機上。
4)用戶可以在智能手機上編輯和分享照片。
首先,確保你的手機上已經安裝了Image Edge Mobile這款應用。然后在你的索尼相機上安裝兼容的連接技術,比如Wi-Fi或NFC,這樣你的相機就能與你的手機相連接了。第三步,在你的索尼相機上,打開Image Edge Mobile應用,然后在你的手機上也打開Image Edge Mobile應用,在它們兩個設備上進行聯網操作。這時你就可以選擇要傳輸的照片和視頻了,點擊“傳輸”按鈕,就可以將照片從相機傳輸到手機上了。
1. PlayMemories Mobile是一款專為索尼智能相機開發的應用程序,支持連接索尼智能相機,為用戶提供數據傳輸和編輯等功能。
2. Image Edge Mobile是一款全新的攝影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攝影解決方案,可以捕捉、編輯、保存和共享照片。
3. PlayMemories Mobile可以打開JPEG和RAW格式的照片,而Image Edge Mobile可以打開JPEG、TIFF、RAW和PNG格式的照片。
4. PlayMemories Mobile具有貼紙功能,可以讓用戶在照片上添加文字、表情等,而Image Edge Mobile沒有貼紙功能。
本次演示設備如下:
硬件型號:索尼相機a7m4
系統版本:Ver.1.10
APP版本:PlayMemories MobileV7.7.1&Image Edge Mobile7.7.1
ONY A7RM4、A7C、A7M4等型號微單相機帶WIFI和FTP傳輸功能,如果你正好和我一樣還有一臺NAS,那就可以愉快的使用上這項功能,用了一年多了,感覺很方便:尤其非常適合經常在家里拍產品發圖文的朋友,有時候需要補拍幾張,不用反復拔卡、插卡,拍完后照片就會自動出現在NAS里,同時完成了傳輸和備份。去年發過一篇群暉搭配SONY相機實現無線傳輸的教程,應朋友要求再補發一篇威聯通的。實際上設置過程相當簡單,看著步驟較多是因為我講的比較細。
本文以威聯通TVS-951N為例,步驟如下:
先創建一個用來存放相機照片的專用共享文件夾,方便訪問和管理,這個共享文件夾可以映射成網絡磁盤,相機照片無線傳輸到文件夾以后就可以在電腦上訪問、處理了。打開File Station,在你準備用來存放照片的存儲空間里創建一個共享文件夾,文件夾名稱要記住,等一下要用,我這里填的是"sonyftp":
打開控制臺,點擊網絡&文件服務,點擊QuFTP服務,沒有安裝的話會提示去AppCenter安裝:
在QuFTP服務里點擊系統,如圖,勾選啟用FTP服務器、勾選FTP標準模式,端口號不用改,實在要改的話要記得修改后的端口號:
當前頁面往下翻,勾選設置剛才創建的專用文件夾為FTP根文件夾,點擊應用:
為了安全起見,要創建一個相機無線傳輸專用賬戶,這個賬戶只給FTP訪問權限,不開通其他任何權限。進入NAS控制臺,點擊【用戶】:
點擊創建、創建用戶:
在創建用戶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不要設置得過于復雜,等下在相機上不好輸入,我這里用戶名取的是“sony_ftp”:
點擊共享文件夾權限后邊的編輯:
在共享文件夾權限里,給剛才創建的sonyftp專用文件夾勾選上RW也就是讀取寫入權限,其他一律不打勾或者設置為Deny,勾選完畢后點擊關閉:
點擊編輯應用程序權限后邊的編輯:
在編輯應用程序權限里只勾選FTP服務器,其他的一律不打勾,勾選完畢點擊關閉:
最后點擊創建,NAS端就設置完成了。
接下來要在相機上進行一系列設置。
拿出相機,先要將相機連入到WI-FI網絡。進入網絡、WIFI設置:
一定要將頻帶設置為5GHz,要不然照片很大的話傳輸速度會很慢。建議給路由器2.4G和5G分開設置,使用二合一的話有時候相機可能會被連接成2.4G。設置好之后點擊訪問點手動設置:
找到并且選中你家的wifi名稱,按中心鍵進入下一步設置:
輸入wifi密碼,按確定:
IP地址設置為自動,之后建議在路由器DHCP服務器里給相機設置一個靜態IP,不設置靜態IP也可以:
如果密碼正確,會顯示已登記,表示相機正確聯網:
進入網絡、FTP傳輸功能,進行FTP傳輸設置:
將FTP功能設置為開,然后點擊下方服務器設置:
服務器設置里可以保存多個FTP服務器設置參數,比如家里一個,單位一個。選中要設置的服務器,我這里選的是服務器1,按中心鍵進入:
可以根據需要將服務器名字改成方便記憶的名字,比如HOME。進入目的地設置:
在主機名稱里填入NAS的IP地址,注意安全協議設置為【關】,根證書錯誤設置為連接,端口默認為21:
確定后再進入目錄設置,由于我們創建過專用共享文件夾,其實是可以不用指定目錄的,但如果你有多臺相機的話,可以分別在每一臺相機上命名為A7R4、A7C方便區分:
在用戶信息設置里,填入剛才在nas上創建的專用賬號sony_ftp和密碼:
設置完成后,選中剛才設置的服務器,按屏幕右下角的確定:
此時如果以上設置都沒問題的話,屏幕底部會出現已連接字樣,表示NAS和相機端的所有設置都完成了:
進入FTP傳輸功能的第二頁,如圖,如果你經常在家或者工作場所拍攝,可以將拍攝時自動傳輸設置為開,這樣只要檢測到你拍攝了新的照片,就會立即將照片在后臺傳輸到FTP服務器里, 拍完就不用再手動進行備份了。
如果需要自己按需手動傳輸、備份,那就將拍攝時自動傳輸設置為關,需要備份時,進入FTP傳輸。目標組設置為該日期,表示傳輸選定日期的所有照片;設置為該媒體,標示傳輸當前選定上的所有照片。實測在A7R4上照片數目是沒有限制的。注意相機如果是雙卡的,你想指定備份某一張卡的話,需要先在播放、選擇播放媒體里設置默認使用的存儲卡。準備好之后按確定即可開始傳輸:
在FTP傳輸功能里,可以設置傳輸目標,如果只需要JPG,就設置為JPG,需要同時傳輸RAW和JPG就設置為RAW&JPEG:
開始傳輸前會顯示照片數量與總文件大小,按確定正式開始傳輸:
屏幕上會顯示傳輸進度,只要你不點取消傳輸,傳輸進程會在相機后臺進行,此時你可以用相機繼續拍照:
在進行FTP后臺傳輸的話,屏幕右上角的FTP標志后會顯示一個向上的箭頭:
之后可以隨時進入FTP傳輸菜單里點擊傳輸狀態,查看是否有傳輸失敗的情況發生:
由于A7R4像素較高,拍攝的照片尺寸很大,使用WI-FI傳輸會比直接用讀卡器傳輸慢很多,即使A7R4支持5G WI-FI,不過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回到家把相機一扔,泡杯茶回來就完事了,即拍即用的朋友建議還是拔卡用讀卡器插在NAS USB口上進行備份效率會更高。經常需要手動FTP傳輸的話,可以將一些自定義鍵設置為FTP傳輸功能,比如背后的C3鍵。傳輸完成后,即可在電腦里欣賞、處理拍好的照片。如果你的網盤空間夠大,還可以在NAS里將網盤與照片文件夾設置為同步,這樣照片在存儲卡上有一份、NAS里有一份、網盤有一份,相當于有了2個備份,即使沒有用RAID也不怕。mac的話可以直接訪問,windows下可以將專用FTP共享文件夾映射為驅動器。
在NAS QuFTP服務日志里可以查看FTP登錄、傳輸記錄: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里了,祝各位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