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3年前,遇到這個問題,我肯定會說,華為?為什么有華為?華為就沒有什么做筆記本的經驗,為啥選華為,雖然聯想因為某些原因定價稍高,但畢竟技術有積累。
不過,現在又看到這個問題,我有了不同的答案,這一年以來,聯想遭遇中年危機,曾經的世界第一,被惠普奪了去,到了世界第二,又莫名被戴爾抄了車,屈居于世界第三的位置,而這個第三的位置到底穩不穩,就不好說了。
以前,我們買電子產品時,手機選華為小米,電腦選聯想,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真理,雖然小米華為在手機行業披荊斬棘,收獲了不俗的成績,但是隔行如隔山,做電腦和做手機并不一樣,做電腦遇到的問題和做手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對于第一代產品沒什么信心,事實上,最開始,他們的產品也沒讓我們失望,確實差聯想一點。
不過,之后的事情就有意思了,華為和小米的筆記本,還真成了,在短暫的迭代之后,小米華為也搶占了筆記本的一席之地,而且,由于沒有傳統整機市場的局限,這些互聯網公司甚至可以做出更有新意,性價比更高的筆記本,比如華為最新的旗艦Matebook X Pro,屏占比令人意外,攝像頭的彈出式設計更是驚為天人,給平淡的筆記本市場注入了不少活力。
而榮耀的本子,華為更是給出了試玩一個月,不滿意就退貨這種不留活路的玩法,現在在說聯想好還是華為好,我可能就不知道說什么了。
總結下,這些門外漢在進入傳統PC市場后,就如同鲇魚一樣,反而激發了平淡的PC市場,同價位的產品也極其優秀,很值得購買,雖然在高端筆記本,工作站級別的產品,他們依然有所差距,但我希望,它們能走得更遠!
信大家都聽說過“小米雜貨鋪”的說法,其中所指的是,小米在多個領域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其中自然包括筆記本電腦。而華為雖然涉足的領域沒有小米多,但是涉足的領域往往有相當大的影響,其中也包括了筆記本。那么,小米筆記本和華為筆記本哪個更值得買?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分析一下。
小米和華為的筆記本作為手機廠商跨界推出的產品,手機和筆記本組成的跨屏生態無疑是眾多用戶關心的重點。而在這個領域中,小米雖然涉足筆記本領域很早,但是并沒有意識到跨屏的重要性,反而是華為率先推出相當完善的多屏協同生態,成為了眾多用戶入手華為筆記本的重要的原因。而小米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在小米11的發布會上正式推出了MIUI+,跨屏協同也有著自己的優點。不過考慮到華為的多屏協同已經走向成熟,而小米的MIUI+至今仍是Beta版,據一些網友反應有不少BUG,華為在生態方面無疑更出色一些。
筆記本雖然不會像手機那樣幾乎一直在手中,但是外觀還是非常重要的。小米筆記本在外觀方面延續了小米一貫的風格,即“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普遍比較單調,即使是Redmi G游戲本也沒有燈效。而華為筆記本則延續了華為在各個領域一貫的商務風格,整體簡潔,精致程度來說一般比小米筆記本有優勢,對于辦公人群更友好一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還屬于華為旗下的榮耀獵人游戲本的燈效就相當浮夸,風格和華為相距較遠。
在外觀方面還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筆記本顯然就是明確要為辦公人群服務。華為筆記本目前的MateBook系列都擁有隱藏式攝像頭和指紋解鎖的電源鍵,雖然彈起式隱藏式攝像頭有視角比較奇怪的缺點,但整體盡量保證了隱私。而小米筆記本也有著指紋解鎖的觸控板,但攝像頭還是比較常規的設計。此外,紅米筆記本Redmibook在最近預熱,宣布更換了祖傳模具,外觀方面值得期待。
在外觀和生態外,小米筆記本和華為筆記本的具體配置就比較難以比較了,畢竟不同的機型有不同的定位。不過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榮耀脫離華為之后,華為筆記本的主要產品類型基本只剩下輕薄本,對于喜歡玩游戲的用戶并不推薦。而小米旗下的紅米筆記本常常比小米更加活躍,紅米游戲本有著相當不錯的性價比,性能釋放做得也不錯,對游戲玩家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小米筆記本和華為筆記本在接口、充電速度、續航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都相當重視,沒有明顯的高下之分。
綜合來說,華為筆記本的綜合實力無疑是更強的,在如今的筆記本領域中有不小的影響力,相當適合辦公人群,比較明顯的缺點大概是目前產品線比較單一,畢竟如今榮耀筆記本已經不屬于華為,如果希望獲得華為生態且喜歡游戲,榮耀游戲本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小米筆記本的綜合實力也不錯,特別是MIUI+逐漸成熟的如今,對于小米用戶來說也值得選擇。
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產品體驗,私信我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
不得不說,小米的筆記本業務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當年小米進軍筆記本品牌的時候,靠性價比殺出了一條血路,一度讓聯想等傳統廠商十分為難。然而,當聯想等廠商回過頭來后,小米的筆記本首先失去了性價比優勢,然后又被“祖傳模具”拖了后腿,市場占有率甚至被后來的華為、榮耀超越,失去了優勢。
進入2021年,小米重整旗鼓,再次向筆記本市場發起沖擊。3月30日晚,在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小米筆記本Pro系列。作為一名曾經使用過小米筆記本的用戶,小雷對全新的小米筆記本Pro還是很期待的。那么,全新的小米筆記本Pro產品力究竟怎么樣?小米筆記本真的能夠通過這款產品在筆記本市場中站穩腳跟嗎?
在講解產品前,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小米筆記本團隊今年推出的四款產品,分別是前段時間在紅米發布會上推出的RedmiBook Pro 14和RedmiBook Pro 15,以及昨天晚上推出的小米筆記本Pro 15和小米筆記本Pro 14。按照官方的說法,全新的RedmiBook Pro系列將會繼續死磕性價比,而小米筆記本Pro系列的目標則是重回高端。
重回高端的第一步,自然是要舍棄以往那套老模具。從實際參數來看,小米筆記本Pro 14/15變得更加輕薄(16.5mm厚度,1.5kg重量/15.9mm厚度,1.8kg重量),屏幕底邊控制更加到位,高端辦公本必備的三面金屬機身和CNC切邊工藝也配上了,散熱升級到雙風扇雙熱管,整體看上去確實不錯。
遺憾的是,這套新的模具槽點依然不少。首先必須吐槽的,就是過度精簡的接口配置。小米筆記本Pro 14/15全系標配雙USB–C 和雷電4接口,傳統辦公本上常見的USB–A接口、HDMI接口、網線接口以及SD卡槽都不見蹤影了。盡管官方附贈拓展塢,但是對于經常背著筆記本出差的商務人士來說,多一個拓展塢就是為行程增添一份煩惱。此外,小米筆記本Pro 15依然沒有配備小鍵盤,對于一款15英寸的筆記本來講,小鍵盤的存在還是相當重要的。
產品配置方面,小米官方將小米筆記本Pro 14/15定位為中高端輕薄本,因此這兩款產品的核心配置可以說是比較稀松平常的。11代酷睿i5/i7處理器+MX450的配置,基本可以算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常規配置,喜歡輕薄本的讀者對這個配置基本了然于心。
從網友的實際測試來看,盡管小米筆記本Pro 15的散熱規格全面提升,但是CPU單烤滿功率37W,雙烤滿功率13W+14W,整體性能釋放比較保守。此外,這款產品配備的MX450獨顯是GDRR5顯存、25W TDP的版本,性能不及GDDR6顯存的版本,但是對比MX350還是能有明顯提升的。
然后來看看核心賣點,對小米筆記本Pro 15來說,核心賣點毋庸置疑就是這塊屏幕了。根據官方介紹,這是一塊三星E4材質的AMOLED屏幕,屏幕分辨率高達3456×2160,平均亮度高達400nit,100% DCI-P3色域,出廠自帶色彩控制,支持DC調光。
不得不說,3.5K 三星E4 AMOLED屏幕確實很強,而小米筆記本Pro 15基本算是目前唯一定價萬元以內配備OLED屏幕的筆記本電腦。OLED屏幕的特點在于色彩鮮艷和對比度好,其顯示效果要遠高于傳統的IPS屏幕,對于設計師和影音愛好者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當然,因為本身的材質原因,OLED屏幕在長期固定畫面時會有燒屏風險,這點需要注意一下。
價格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起售價6499元,小米筆記本Pro 14起售價5299元。作為對比,小米筆記本Pro 14沒有配備OLED屏幕,而是選配了2.5K 120Hz的IPS屏幕,再加上和小米筆記本Pro 15如出一轍的核心配置、更加小巧輕薄的機身以及更加符合受眾的定價,個人感覺競爭力還是不錯的。
從進入2021年來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小米迫切希望能夠重振筆記本業務。原因非常簡單,不論是全面復蘇的筆記本行業,還是小米生態系統內部多設備聯動的需要,都在迫使小米重新重視這個一度被落下的領域。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的數據,2019年,全球PC出貨量止跌回漲,8年以來首次回暖。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在家辦公、居家網課的需求激增,全球PC出貨量上漲11%,全年共售出2.97億臺電腦,其中筆記本電腦售出2.351億臺,占比接近80%。根據Canalys的預測,PC市場有望在2021年第一季度增長54%,并于未來三年內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小米需要為生態系統內部的多設備聯動進行布局。作為對比,同樣在建設AIoT生態系統的華為,目前擁有手機、手表、電視、電腦、平板電腦等多款產品,已經可以實現比較成熟的多屏協同實時推送。如果小米想要實現跨平臺、跨系統多屏協同的功能,就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設備。
然而,想要在筆記本市場分一杯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看來,全新的小米筆記本Pro系列走的依然是高端商務辦公本的路線。問題在于,會選擇消費6000-7000元購買輕薄辦公本的用戶,他們最看重的并非產品配置,而是產品的品牌認可度、售后服務以及功能體驗。
首先,要做中高端輕薄本,品牌認可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對于辦公型消費者而言,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輕薄本的配置都能滿足需求。如何讓消費者認可你的產品,讓消費者能夠接受你的長處并且為之付費?品牌本身必須是一個有底蘊的筆記本品牌。華碩可以讓消費者認可雙屏設計,聯想可以讓消費者認可翻轉屏幕。如何讓消費者認可自身優勢,算是小米筆記本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
其次,辦公型消費者一般都很注重售后服務。聯想、惠普、華碩這樣的老牌筆記本廠商,他們基本都有非常完善的售后服務鏈,甚至可以提供上門保修服務。小米確實有在逐步完善線下售后體系,但是在筆記本相關售后體系建成之前,寄修應該會是用戶的常態,自然沒有太大的優勢。
再次,很多辦公型消費者關心的是實際的產品體驗。華為、榮耀的筆記本業務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和成熟的多屏協同功能不無關系。當然,小米這邊也有對應的規劃,MIUI 12.5中閃亮登場的MIUI+,就是小米解放生產力,解決手機和不同品牌電腦之間“隔閡”的答案。
遺憾的是,直到目前,MIUI 12.5的穩定版本依然沒有推送,MIUI+功能只能活在測試版系統里,被極少數的極客用戶使用著。只有等到小米正式推出MIUI+功能的那天,小米筆記本才能在功能方面和其他廠家掰掰手腕。
從產品來看,小米今年推出的RedmiBook Pro系列和小米筆記本Pro系列都算是不錯的產品。不論是售價4699元起步的RedmiBook Pro 14和售價4999元起步的Redmi Pro 15,都有著同價位出類拔萃的高分屏、正常水平的核心配置以及重新設計的模具。新推出的小米筆記本Pro 14/15,更是代表著他們在中高端輕薄本上做出了嘗試,能讓人感受到小米的誠意。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小米筆記本要想重現手機市場的輝煌成績的話,僅靠RedmiBook Pro和全新的小米筆記本Pro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奪回自己失去的市場份額,小米持續不斷地推出高產品力的產品以挽回自己的聲望,建成比較完善的線下售后體系,通過MIUI+功能讓小米用戶完美融入到小米的生態系統當中。
----------------------------------
作者:雷科技團隊,致力于聚焦科技與生活,關注并私信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