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在座的很多差友都已經知道了,在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內測期后,蘋果前兩天終于給 Mac 全系產品線推送了 macOS Big Sur 正式版。
不知道各位 Mac 用戶有沒有第一時間更新?
其實相比起蘋果前陣子發(fā)布的全面屏 iPad Air、5G iPhone 12 系列還有 ARM 版 Mac 這些新品,世超自己最期待的還是這次 macOS 的系統(tǒng)升級。
理由很簡單,點開新系統(tǒng)的那一刻,里面的新設計跟新功能總會給我一種近似換了新電腦的快感。
再加上之前 macOS 都是在 10.X 基礎上進行的小幅迭代,今年的系統(tǒng)升級則是直接從原先的 10.15 版本躍升到了 11.0 版本,其中的變化之大不言而喻。
所以今天世超就想跟大家聊聊蘋果操作系統(tǒng)十幾年來迎來的首次跨版本大更新,看看這次 macOS Big Sur 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新功能或者新東西。
首先也許有人會好奇 macOS 每年是怎么命名的?
其實這也算是蘋果傳統(tǒng)保留節(jié)目之一了:選一處風景比較好的地方,然后將它作為新系統(tǒng)的名字。今年的 Big Sur( 大瑟爾 or 大蘇爾 )自然也不例外。
它是加州西部海岸線的其中一段,曾被《 國家地理 》選為 “ 旅人一生要去的 50 個地方 ” 之一,以及 “ 世界上最美麗的海岸線 ” 之一,妥妥的網紅景點。
而現(xiàn)在在新系統(tǒng)中就已經默認加入了大瑟爾壁紙,世超不得不承認這地方的景色還真不錯~
除了帶來新壁紙,這次新系統(tǒng)的 UI 設計也發(fā)生了大變樣,整體風格真是越來越有 iOS 系統(tǒng)那味兒了。
這里世超就幫各位捋捋 UI 上最明顯的幾點變化吧。
一進入到啟動臺,你首先會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所有的原生應用以及適配的應用圖標都采用了圓角矩形設計。
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圓的方的啥形狀都有。
暫且不說現(xiàn)在的圖標跟原先相比是變丑還是變更丑了,這些 App 放在桌面上確實比之前要整齊不少。
接著任意打開某個應用或者頁面,你還會注意到所有窗口都變成了統(tǒng)一的大圓角。
系統(tǒng)偏好設置是大圓角;
底部的任務欄是大圓角;
就連鎖屏界面的密碼輸入框也變圓潤了很多。
不知道為啥,現(xiàn)在世超每次看到這些圓角頁面,總有想在屏幕上直接用手指點擊它們的沖動。
如果有人正在使用 iPhone or iPad,就會意識到如今 Mac 跟它倆的界限是越來越模糊了。
別的不說,新系統(tǒng)側邊欄新增的這些桌面小組件,幾乎就是 iOS 還有 iPadOS 小組件的放大版,除了沒有智能疊放,其它功能就跟 iPhone 一模一樣。
還有這個 Big Sur 中新加入的控制中心,差友們現(xiàn)在在這里就能快速訪問 Mac 常用 WiFi 、藍牙等控件,還可以通過滑動鼠標控制音量和屏幕亮度。
在世超看來,macOS 的這個操作邏輯簡直就是照搬 iPadOS 上的控制中心啊。。。
要說蘋果今年剛在 WWDC 大會上整出了個 iPadOS 把 iPad 從 iOS 中單獨分離出來,并推出了一個能將 iPad 秒變 Mac 的妙控鍵盤來提升它的生產力。
這會兒 macOS 就直接參考了 iOS 還有 iPadOS 上的 UI 設計以及系統(tǒng)交互,接下來搭載 ARM 芯片的 Mac 甚至還能直接運行移動端上的各種應用軟件。
這就意味著以后 App Store 上架的很多 App,它們能在 iPad、iPhone 還有 Mac 上無縫運行;
而我們只要習慣使用其中一個蘋果設備,那么未來上手起其它兩個蘋果產品就不會存在任何難度。
光是憑借這些優(yōu)勢,蘋果接下來就能將用戶牢牢束縛在其優(yōu)秀的生態(tài)中,不得不說這玩法也太高級了,其它廠商一時半會還真學不來。
不過拋開 macOS 越做越像 iOS 和 iPadOS 這點不談,世超想說新系統(tǒng)還是有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東西的,其中改動最大的就屬 Safari 瀏覽器。
蘋果這次對 Safari 頁面進行了重新設計,現(xiàn)在我們不僅可以像 Chrome 瀏覽器那樣自定義它的起始頁背景,還可以修改展示在起始頁的各種組件。
而且只需將鼠標懸停在其中一個標簽頁,就可以快速預覽這個頁面,方便我們快速找到想要的網站。
新加入的智能防跟蹤功能還能防止那些流氓網站背著我們偷偷收集我們的瀏覽習慣保護隱私。
不僅如此,世超發(fā)現(xiàn)蘋果還在 Mac 版的 App Store 中為 Safari 推出了一個全新的類別,差友們可以在這里下載各種擴展插件以此來提高瀏覽器的效率。
前面這些改進簡單總結起來就是 —— Safari 作為蘋果設備獨享的瀏覽器,更新到 Big Sur 之后,如今它終于擁有比肩 Chrome 的實力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陣子 iOS 14 和 iPadOS 14 新增的音頻自動切換功能,現(xiàn)在也支持 Mac 了。
只要你在 iPhone、iPad 還有 Mac 上登錄同一個 iCloud 賬號,AirPods 一旦檢測到有設備正在輸出聲音就會自動配對到這個設備,用起來不要太爽。
其它的。
Big Sur 還給 Mac 上自帶的信息 App 帶來了不少新功能,比如我們現(xiàn)在可以將常用的對話置頂,給聊天群設置一個頭像、搜索聊天記錄等等。
鑒于差友們平時聊天用的都是微信、QQ,信息 App 很多時候只是起到接受短信驗證碼的作用,所以世超這里就不展開細說了。
地圖 App 中新增的車牌限行提醒功能對有車一族來說相當實用,只要輸入車牌號,這樣當我們用 Mac 查看行程時,就可以知道車輛是否需要繞行。
唯一的問題就是,誰會拿著一臺電腦來導航呢~
好了,以上差不多就是 Big Sur 更新的主要內容,世超在 2015 年的 Mac 上用了幾天體驗還是不錯的,沒有遇到掉電嚴重或者軟件不適配的情況。
如果差友們的 Mac 設備剛好在此次 macOS 系統(tǒng)的更新支持列表內,不妨給自己的電腦升下級吧。
要是各位差友用下來,有什么些喜歡的功能要補充,或者是想吐槽一番,留言區(qū)見!
關村(000931,股吧)在線消息:很多人都非常享受新電子產品開箱后的那一瞬間氣味,于是就有外國廠商做了一種香薰蠟燭,可以讓人隨時聞這種氣味。
New Mac香薰蠟燭(引自feng)
據悉,這是根據這一群人喜歡的不同味道結合大豆油制作出來的,有的人喜歡煤油或者汽油味,而有的人喜歡開箱的那一種特殊的“清香”。其實這就是新品混合的多種工業(yè)試劑,例如電路板和屏幕清洗劑,這種味道容易揮發(fā),因此會在出廠封箱中存在,所以在用戶打開箱子后的一瞬間氣味就會撲面而來。
New Mac香薰蠟燭售價24美金(引自feng)
國外一家名為Twelve South的蘋果產品周邊廠商希望幫用戶留住這種味道,因此采用多種香精混合制作了這只香薰蠟燭,叫“New Mac Soy Candle”,翻譯過來就是“新Mac大豆油蠟燭”,這只蠟燭點燃之后味道就是蘋果電腦開箱味道,而不會像真實產品開箱味道會很快消散。這只蠟燭售價24美金,同時可以燃燒50小時。
作者:中關村在線 廖子涵
、結緣
從ipod4代與apple結緣,再到第一部iphone3G手機入坑,一直保持著隔一代一換手機的頻率跟著apple的腳步,ipad,watch,airpods這些更是一個不落,可以算一個合格的果粉了。
至于mac一直沒有緣分,從小學到現(xiàn)在30多歲,電腦換了一臺又一臺,總是找不到換mac的理由。以前最主要是因為mac玩不了游戲,現(xiàn)在工作了游戲玩不動,一些常用的專業(yè)軟件不兼容又成功的打消了一不小心就會冒出來買mac的念頭。
終于在19年底,在朋友的忽悠下,他是一個程序員,工作需要用的mac,天天在那兒吹mac香,再加上那個時候mbp16寸改全面屏,性能顯卡又大提升,終于忍不住入了一臺高配的mpb16,另選加了8G顯存。
二、感受
用了1年多,感覺mac確實夠精致,不管是硬件方面的做工,質感觸感,音響等等,還是系統(tǒng)UI的美化,總之是各個細節(jié)都散發(fā)著apple的魅力。相比之下,之前的pc筆記本的質感真的就是。。渣渣,毫不夸張。
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各處細節(jié)的不適應,mac的操作方式和win有的地方很像有的地方卻完全不同,讓我很混亂,前幾天趁著熱乎勁兒加緊適應,到1、2個月左右基本可以完全適應。
mbp的觸控板確實方便,各種手勢的加入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鼠標。但是如果是處理一些繁雜的工作,一整天,4-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使用,鼠標仍然是yyds。
touch bar的裝飾大于功能,可有可無吧,看著確實挺高檔,也經常忽略它的存在。
三、折騰
適應了mac系統(tǒng)后,順理成章的開始折騰起來,這里整理了一下。
1.虛擬機
我平時需要使用cad,solidworks, altium designer 這些專業(yè)軟件,mac只有一個baby cad能湊合查看個cad文檔,其它兩個軟件根本就是癡心妄想了,何以解憂,唯有裝虛擬機!
本人不太喜歡bootcamp,啟動起來直接進windows,高貴mac用戶的感覺蕩然無存。
parallel desktop的操作方式深得我心,四指左右一劃就可以在win和mac之間切換,還有fusion混合模式,香的一p。pd的兼容性也不錯,偶爾一點小bug,可以忍。我甚至在pd里裝了keil搞了倆月的arm嵌入式開發(fā),和開發(fā)板通信、編程之類的一切正常。
下圖為用mbp16開發(fā)arm項目的實拍圖,開發(fā)板、plc,觸摸屏,示波儀都招呼上
happy了大概半年多,新鮮勁兒過了,我開始覺得虛擬機的技能還是不太夠用,尤其是用solidworks打開一些稍微大型點的3D模型,卡頓、等待就相當?shù)拿黠@。 而且在win和mac切換的時候需要腦子要跟上不同系統(tǒng)的操作方式,用久了讓人感覺很錯亂,尤其是著急辦正經事兒的時候,有的mac不兼容的要切去win里找,有的又要用mac里的軟件打開,偶爾再碰到個bug卡頓之類的,著急要幾個文件,真的會非常揪心。
我覺得用mac的高b格不應該以不便捷作為代價,說到底它是工具,應該為人服務。于是,我開始使用下面這套方案來解決問題。
2.外接顯示器,mac+pc雙機制霸
買一臺支持反向供電的typeC的4K顯示器,因為mbp對typeC有偏愛,它的兼容性理應是最好的,再加上顯示器的typeC口提供視頻信號傳輸?shù)臅r候同時可以為筆記本供電,顯示器上又自帶usb的擴展口,一根typeC線,一下解決了3個問題,香得不得了。又弄了一臺pc,插在別的隨便什么口上。通過顯示器來回切換兩臺電腦,正經辦公的時候老老實實用pc,腰部酸背不疼,累了想文藝一波,再切到mac里來,擺弄擺弄,奶思。從此以后沒再用過虛擬機,用mac就用mac的軟件,和精神分裂說拜拜。
上圖為鄙人工作桌面,區(qū)別于常見的網絡曬圖,我的桌面很接地氣
PC放在旁邊的桌子上,9900x+3090,平時燈光全關,側透朝墻,低調。。
折騰到這里已經很幸福了,大小喬盡數(shù)歸我所有,可甜可咸。折騰到此結束?nonono
3.群暉NAS
由于mac對于存儲空間一向是非常吝嗇,一般同學mac的存儲空間都比較小,我這個1TB硬盤也不敢像用pc一樣下太多高清視頻之類的文件。用移動硬盤擴展空間速度確實可以,但必須一個背個硬盤,反復拔插不方便,于是想到了用nas來擴展。nas可以內網訪問,也可以通過dnns外部訪問,速度完全夠用。實測通過外網看1080p的視頻不卡,對我來說足夠用了。mac通過“前往服務器”功能直接輸入網址即可訪問文件或者觀看視頻,iphone,ipad等移動設備裝個nplayer,通過webdav協(xié)議即可訪問觀看視頻。
下圖即為iphone中nplayer通過4G網觀看nas中視頻的截圖,流暢程度完全可以接受。
群暉一類的nas除了可以作為win和mac之間的橋梁分享文檔和視頻以外,還有豐富的折騰空間。
群暉自身會附帶一些為mac服務的功能,我一一都折騰了一遍,體驗極佳。這里我只說是什么及大致原理,具體怎么實現(xiàn)需要自行查詢。
a. 可以用作timemachine服務器,一般mac的備份需要外接一個硬盤,有了nas可以直接備份進去,在恢復的時候可以直接從nas讀取。
b. 可以復活打印機。mac系統(tǒng)的打印機的兼容性很差,除非新出的打印機,像我單位的是一臺8年前的松下一體機,是有mac驅動的,但不支持最新系統(tǒng),根本裝不上,和沒有一樣。通過群暉里的docker可以啟用一個airprint服務器,把打印機的驅動裝在這個服務器里,這樣局域網里的mac、iphone都可以用這個打印機無線打印了。
不過這個需要有些耐心,像我不會ssh終端里的linux語言,各種查各種試,折騰了3、4天才搞定,不過設置成功還是很開心的。
c.可以將icloud的照片和視頻同步到windows中。
我現(xiàn)在照片的來源基本都是iphone,用mac最爽的一點就是可以方便的查看照片,在蘋果的生態(tài)里一個icloud同步所有。Win用戶當然沒這個福利,利用nas讓windows也可以查看到iphone的照片,想想都爽。。
先利用docker和群暉的計劃任務定時將icloud的照片下載到nas的對應文件夾中,在win中安裝群暉的自動同步軟件(synology drive client),將該文件夾與windows中的照片文件夾同步即可。雖然有點笨,但是起碼可行,而且自動執(zhí)行的,很不錯了。
下圖為win11照片同步后效果圖,雖然不如mac看著順眼,也不錯啦,我設置的一天更新一次,一天積累的照片和視頻會在每晚設定好的時間定時同步,當然,也可以設置成1小時同步一次,隨個人喜好。
下圖docker兩個容器中,第一個是打印機airprint的,第二個是同步icloud照片視頻的
d.復活連接攝像頭
單位有一個5年前的球機攝像頭帶遠程控制云臺的,比較小眾,自然是不支持mac了,windows都需要安裝專門的監(jiān)控軟件。群暉自帶有攝像頭應用,我試了下居然可以識別出來,并且可以遠程控制云臺轉動,后來看了下是因為該攝像頭支持ONVIF通用協(xié)議。這下又香了,攝像頭錄制的視頻以后不用存在32G的tf卡里了,直接存nas里就好了,隨便分配1,2個T的空間,慢慢存去吧,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
當然,群暉能折騰的功能還有很多,上面列舉的都是我用到和mac想關的。
4、Intel換M1
上m1芯片的mac出了有一陣子了,我覺得挺適合我,不需要顯卡有多強,mbp16的5500m的性能也沒多強
,也從來沒拿著mbp去starbucks當過氣氛組,一般都是插著顯示器用,索性出了mbp,閑yu換了一臺二手的mac mini 16+256G,還能省出點銀子。觀望下新款m芯片的mbp16,香就再換一波
四、總結
mac用了一年半,現(xiàn)在基本已經平衡了win和mac的使用,對mac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低了,基本臟活累活都是pc來干,mac就看看照片、網頁、視頻和筆記等簡單辦公。用了一天的PC,切換來mac有一種品下午茶的感覺,似乎有一點蛋蛋的文藝的味道
。和我平時的工作生活挺像,工作時忙碌充實,閑暇時舒適愜意,這正是win和mac給我?guī)淼牟煌惺埽币徊豢桑趙in變文藝,mac變實用之前,我應該會一直堅持雙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