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7發(fā)布有段時間了,路由器也發(fā)了一些,但是高昂的價格直接把大家勸退,加上本身支持WiFi7的設備也不多,所以普及的并不算廣,而截至現(xiàn)在,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最新的旗艦芯片都已經開始支持WiFi7,大大加快了WiFi7的普及速度。那么什么是 WiFi7 ?它有什么明顯優(yōu)勢?
目前我們使用的 WiFi 標準都來源于 IEEE 的 802.11 標準,像目前主流的 WiFi6 就是802.11AX,上代的 WiFi5 對應 802.11AC,而最新的 WiFi7 對應的 IEEE 802.11 BE,就像支持 WiFi6 的路由器命名AX3000、AX6000,支持 WiFi7 標準的路由會以頻段帶寬總和 + BE 來命名,比如今天的銳捷雪豹BE50,支持 5100M帶寬。
WiFi7 理論數(shù)據(jù)可以達到 46.1Gbps 的總帶寬,相比正在使用的 WiFi6 可以提升接近 4 倍速率傳輸。對于后續(xù)逐漸普及的 8K 視頻傳輸、云端游戲、邊緣計算以及大規(guī)模的并發(fā)應用都能提供更好的帶寬支持。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銳捷雪豹BE50電競路由器,全新滿血版WIFI7路由器,速度可高達30Gbps,相比WiFi 6提升的很多,下面分享詳細體驗。
銳捷產品的包裝一向顏值在線,產品模樣清晰呈現(xiàn),下面特別提出三個主要宣傳功能,分別是信號強、游戲又快又穩(wěn)、設備越用越快。左上角的WiFi7和BE5100顯示了這款路由器的主要特點和性能。
我使用過好幾款銳捷路由器,銳捷對路由器的命名很有特點,比如黑豹、天蝎、蜂鳥、小鋼炮等,相比直接以字母和數(shù)字的方式,這種命名方式更容易記住,比如銳捷雪豹這款路由器,通體白色的設計,擺在家里哪個位置都非常好看。
路由器正面表面采用了鋼琴烤漆亮面設計,中間為銳捷的logo。中間與四面有一圈凹槽,內置通風孔利于散熱,正前方設置了工作指示燈,可以直觀顯示路由器工作狀態(tài)。
硬件配置方面,路由器采用了最新的5100M速率 WiFi7技術,內置5顆高功率放大芯片F(xiàn)EM和5根高增益天線,確保了強勁的信號覆蓋能力。銳捷雪豹單個路由器覆蓋面積可以達到120~150平方米,天線上方也有非常明顯的WiFi7和GAME WiFi字樣,同樣是電競屬性拉滿的一款路由器。
接口配置方面,銳捷雪豹路由器配備了一個2.5G口、三個千兆網口、電源接口、重置復位按鈕以及Mesh按鍵。2.5G網口的配置非常好,用個幾年也足夠了。全千兆網口,可以確保電腦、NAS、電視等多設備在有線連接的情況下能夠全速發(fā)揮。一鍵組網的Mesh按鍵則是銳捷的一個特點了,進行組網時方便快捷,對于多樓層或者大平層用戶,建議使用MESH組網的方式。
路由器底部采用了大面積柵欄網設計,并且四角加了防滑硅膠墊,不僅防滑還能讓路由器與桌面有一定間隙,能夠更有效的進行散熱,底部也有相應的掛裝接口以及路由器的基本參數(shù)信息以及配置二維碼等相關信息。
首先是配網過程,銳捷路由器的首次安裝和配網使用過程都是非常方便快捷的,通過附帶的千兆網線將路由器2.5G網絡接口與光貓連接,接通電源線,就可以使用“銳捷星耀家”APP進行下一步設置操作了。
連接銳捷雪豹的網絡信號,然后通過掃描路由器底座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添加路由器,雪豹路由器也是自動生成兩個網絡信號,一個默認2.4G/5G二合一的信號,一個專門負責游戲的Game信號,通過手機的WLAN界面可以看到在WiFi標志下有個7。
銳捷星耀家APP里面功能很豐富,比如自動識別終端設備型號,識別成功率非常高,比如信息非常全的網絡日報,包含信號覆蓋面積、上網速率、網路穩(wěn)定指數(shù)、安全守護等。還有它的信號分類很詳細,包括默認信號、游戲信號、智能家居信號、訪客網絡等。像我們現(xiàn)在家里智能家居產品很多的,如果更換路由器再挨個配網會很麻煩,而銳捷的解決方式很簡單,在APP里的智能家居網絡里直接增加一個跟以前路由器相同的網絡名稱和密碼就能輕松搞定。
網絡信號覆蓋是檢驗路由器穿墻能力的最直觀的表現(xiàn),我測試的環(huán)境是120平米左右,混凝土墻體,木門(臥室、廚房)和不銹鋼門(衛(wèi)生間),聯(lián)通1000M,路由器放置在客廳區(qū)域,測試軟件為手機端花瓣測速和全球網測,手機為小米14Ultra,支持WiFi7。
具體測試點我選擇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頻率比較高的場景,如客廳沙發(fā)(A點)、臥室床上(B點)、餐廳(C點)、廚房(D點)、衛(wèi)生間(E點)、陽臺(F點)等,實測網速如上圖所示。我先用的花瓣測速,首先來說網絡覆蓋非常好,不管走到哪個位置網絡信號都是滿格。
像沙發(fā)、餐廳這種沒有間隔物阻擋的網速自不必多說,而像衛(wèi)生間這個間隔一堵墻和門的情況,下載網速依然可以跑到850+,表現(xiàn)非常不錯。間隔兩堵墻下行速度會降到780MB/s,具體使用中依然是飛速的體驗。
而為了剔除軟件因素的影響,我又用全球網測APP測試了一遍,選點跟上面完全一致,具體測試結果也很類似,可以其穿墻能力和網絡覆蓋能力真的很不錯。
作為電競路由器,游戲加速性能也是路由器最主要的性能指標了,我試玩了王者榮耀手游,另外讓其他5部手機、一部平板和電腦同步播放視頻進行搶網速,玩游戲的時候絲毫感覺不到卡頓掉幀等影響使用體驗的地方。這要歸功于銳捷雪豹BE50配置GameFast游戲加速引擎3.0,集成了AI流控、AI降噪以及AI防抖三大AI黑科技。
進入游戲前先在APP打開游戲加速模式。點擊一鍵游戲加速就可以完成加速,當網絡設備進入游戲網絡的時候會自動進入游戲加速設備列表。當游戲速度感覺有問題的時候還可以進行游戲加速檢測,直接檢測出問題所在并進行優(yōu)化。AI流控技術可智能識別游戲流量,并確保其優(yōu)先級,即使在其他設備進行大流量活動如下載或直播時,游戲延遲依舊能穩(wěn)定在40ms左右,有效避免了團戰(zhàn)時因網絡問題而出現(xiàn)的卡頓現(xiàn)象。AI降噪技術則專注于解決無線干擾問題。在實際測試中,當存在其他Wi-Fi干擾源時,通過一鍵開啟AI降噪,游戲延遲得到了顯著改善,保持在40ms的低延遲狀態(tài),為用戶提供了更加沉浸的游戲體驗。玩游戲再也不用擔心網絡的問題了。AI防抖則是讓你在隔墻遠距離也能擁有穩(wěn)定網絡,上分打團更絲滑。
通過游戲中的網絡診斷可以明顯對比出開啟游戲加速前后的網絡情況,可以說開啟游戲加速對于網絡延遲的優(yōu)化是全面優(yōu)化。
具體使用中最高峰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11MB/s,可以說是將寬帶的帶寬發(fā)揮到了極致。
而幾部設備同時刷短視頻也能秒加載,完全感受不到緩沖的存在。
最后來簡單總結一下,銳捷雪豹BE50電競路由器支持滿血WiFi7,硬件性能進一步提升,再加上軟件端豐富實用的功能,強大的穿墻能力和游戲加速能力,絕對是游戲玩家最需要的路由器,價格也不高,性價比很高,618大家可以關注下。
在人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絡
無論是手機、平板、電視、電腦還是各種智能家居
都是高度依賴網絡
所以家里網絡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
那到底選有線還是無線全屋Wi-Fi?
或者說還有必要鋪設有線網絡么?
如果要在家里使用有線網絡,那就需要在硬裝時
提前確定需要使用網線的位置,預先鋪設網線、插孔面板
如果沒有提前預埋網線,那裝修后鋪設的網線就很難看了
而無線網絡建設的難度相對就低一些
可以網絡入戶處,直接安裝路由器就可以實現(xiàn)網絡建設
如果屋子大或者房間多,一個路由器的話
Wi-Fi信號可能無法完全覆蓋
那就記得選子母路由器就好了,可以覆蓋更大面積
無線網絡會因為物理環(huán)境、障礙物等受到干擾
特別是現(xiàn)在一般的小區(qū),家家都用路由器架設無線網絡,
信號干擾就會比較多,導致信號不穩(wěn)定,傳輸質量下降
傳輸速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有線網絡通過物理網線傳輸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通常會比無線網絡更快
如果選擇使用高品質網線,像七類網線這種,傳輸速率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
而且,由于有線網絡不受無線信號等各種其他原因干擾
傳輸信號更加穩(wěn)定可靠,不容易斷線
像手機、筆記本、平板、智能家居這一類,只能使用無線網絡
有線網絡只有臺式電腦、電視、NAS這一類硬件可以使用
硬件匹配上來說,無線網絡使用范圍更大!
所以,關于家庭裝修網絡配置
還是建議全屋Wi-Fi覆蓋,保障各個屋子信號穩(wěn)定
當然,也別忘了在書房、客廳配置有線網絡,電視、臺式電腦使用起來更加穩(wěn)定!
裝修時候,記得預埋網線一定要選擇七類網線,才能保障高速傳輸!
悄悄提醒一句,預埋網線后期更換非常麻煩,裝修驗收時候,除了驗收是否網線接通,可別忘了驗收一下,網線是不是可以從一頭拉得動,不然后期維修絕對很麻煩!
電視家已經沒有很久了,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DTMB地面波教程又沒有告訴你一件事,就是DTMB可接受的頻道少之又少,也只有廣東部分片區(qū)可以接受到香港節(jié)目會有一些比較好的效果。
也許最終,我們還是得回歸到IPTV這條路子上來
IPTV獲取方式相對比較復雜,需要通過抓包光貓IPTV接口數(shù)據(jù)并轉換為M3U格式,但是好在網上大牛集聚,幫我們整理了很多長期有效并且有用的IPTV源。
本文介紹安裝Jellyfin并通過電視直播功能播放IPTV,實現(xiàn)EPG電子節(jié)目單與節(jié)目錄制功能。
docker run -d --name jellyfin --net=host -v 【路徑1】:/config -v 【路徑2】:/cache -v 【路徑3】:/video --restart=unless-stopped jellyfin/jellyfin
為了獲取到IPV6的支持,建議將網絡設置為host,確保nas中8096端口沒有被占用。如果8096被占用了?;蛘咝枰亩丝诘模褂靡幌轮噶詈笤傩薷?
docker run -d --name jellyfin -p 【端口1】:8096 -v 【路徑1】:/config -v 【路徑2】:/cache -v 【路徑3】:/video --restart=unless-stopped jellyfin/jellyfin
【路徑1】—— NAS中配置文件所在目錄,如 /volume1/docker/jellyfin/config
【路徑2】—— NAS中緩存文件所在目錄,如 /volume1/docker/jellyfin/cache-v
【路徑3】—— 你的媒體資料庫,如 /volume2/video
【端口1】—— 你想要使用的端口,如 38096
點擊群暉的Container Manager工具,點擊注冊表,再右上角輸入jellyfin檢索。選擇第一個官方鏡像。這里可以選擇一些定制版或者其他版本的鏡像,如:nyanmisaka/jellyfin等。
下載完成后,選擇左側的映像按鈕,選擇鏡像,點擊運行
配置端口和路徑
如果使用host或者macvlan的,在網絡里選擇
感謝幾位值友指出,之前說到編輯端口后忘記強調了。Jellyfin/emby要使用IPTV務必使用host模式,不能使用bridge。
安裝完成以后,輸入IP:端口,如192.168.0.100:38096來訪問Jellyfin的WebUI,并且登錄設置賬號密碼。
剛才如果因為8096端口沖突而采用bridge部署的,需要先來到設置里,將WebUI端口修改為別的端口,然后再把網絡模式改回host。
來到控制臺——聯(lián)網—— 將本地HTTP端口和遠程HTTP端口修改為非8096端口后,如這里我改為18096。再重新設置docker容器的網絡(可以使用portainer操作)
進入系統(tǒng)后,來到首頁,點擊右上角頭像,點擊【管理】下面的【控制臺】
選擇【調諧器設備】
選擇M3U,在下方的文件或網址里輸入大神們集合好的IPTV地址。
然后需要配置電子節(jié)目單EPG,選擇下方的【電視指南數(shù)據(jù)提供】,選擇【XMLTV】,填寫地址【http://epg.51zmt.top:8000/e.xml 】,保存。
這個時候,Jellyfin已經開始自動更新節(jié)目單了,我們等待節(jié)目單更新完成。
回到首頁,我們能看到主頁增加了電視節(jié)目,點擊進入以后,可以查看指南。
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例如PT里的IPTV錄制組,我們在指南里點擊一個節(jié)目,就會跳出來節(jié)目錄制,錄制電視劇則是根據(jù)名稱進行一系列錄制,錄制則是單獨錄制某一集。
回到控制面板,選擇【數(shù)字錄像機】,設置錄制節(jié)目的保存路徑,錄制時差(國內電視劇時差還是有點嚴重的,可以選擇前后20分鐘確保一定會錄制成功)
IPTV源不僅僅只能在Jellyfin/emby等流媒體應用上只用,在電視端也可以通過KODI安裝IPTV插件,或者直接使用支持M3U的視頻播放器進行解析播放。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己抓取一些IPTV源備用,解放路由器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