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一覽
我對于工具的最終追求還是實用主義,然而老實說,我桌面上的設備真的超多,沒有仔細統計過,大概估算,桌面上大大小小叫得出名字的物件,加起來肯定有 50 件以上,是有點夸張了,不過我這個強迫癥性格,還是會把這些物件按照我自己的使用習慣,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收納整齊了。
先說桌面最基礎的部分,這兩張桌子來自宜家,就是 1m×60cm 那種最便宜的桌面,是我三年多之前剛從北京舉家搬遷到深圳的時候買的,剛買的時候,兩張桌面只配了 5 個桌腿,自己拼成了一張 2m×60cm 的長桌子。
這兩張桌子一開始的樣子
直到一年半以前搬進現在住的房子,才選擇了 L 型的擺放方式,加上額外購買的三根桌腿,這個桌面一整套下來也就 200 出頭吧。
這兩張桌子,根據我平時使用頻率的不同,分為正面的「主桌」和側面的「副桌」。對于桌面上的各種器材,為了方便介紹,我盡量用 bullet point 為大家解釋清楚我的思路。
「主桌」
「副桌」
正面主桌上的兩臺顯示器:
主顯示器
副顯示器
選擇這兩臺顯示器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我不喜歡在桌面上放那種比較大的音箱,戴爾有自己的音箱棒,可以掛在戴爾自家的顯示器下面,就像我現在的使用方法一樣,這個音箱棒自帶麥克風,而且側面還有外接麥克風和耳機的 3.5mm 接口,所以我通常的用法就是在這里固定插一個耳機,在我需要用到耳機的時候就戴耳機,需要外放的時候,指示燈旁邊有個小按鈕,按一下之后聲音就可以切換到音箱棒上,完美符合我的使用需求,簡直不要太方便。
音箱棒左側的麥克風、耳機插孔,還有切換按鈕
因為都是戴爾,所以同一張圖片在兩臺顯示器上的色彩基本可以匹配,我自己也對這兩臺顯示器分別校過色,色彩還原還可以了,兩臺顯示器的匹配程度也還不錯,偶爾修圖剪片子什么的沒有過多擔心。
另外,這臺當主顯示器的 U2414H,有兩個 HDMI 接口和兩個 DP 口,我在 2017 年還想買這臺 2014 款的顯示器,最大原因就在這里,可以接入太多設備,根據我當時的購買需求來看,一臺電腦 + PS4 + Switch 是最基本的需求,所以在購買的時候,也是先買了這臺 U2414H,后來再買的 P2314H 當副屏。
最后,戴爾最大的好處在于,二手市場上的價格通常都很便宜,我這兩臺顯示器都是來深圳之后在二手平臺上收的,兩臺加起來不到 1500 塊錢,P2314H 還是賣家親自開車送來的,這一部分省了不少錢。
現在這兩臺顯示器,主顯示器 U2414H 只用來接電腦,一條 DP 接臺式機,還有一條 HDMI 連在一個 Type-C 的 hub 上,在我需要用到 MacBook Pro 的時候做擴展,擴展塢平時就藏在顯示器支架的下方。
用 MacBook Pro 連接擴展塢
P2314H 就只用來接 PC 了,畢竟其他接口只剩下 VGA 和 DVI,2020 年的民用設備很少有這兩種接口了吧。
兩個屏幕上分別還有一個屏幕掛燈:
明基 ScreenBar Plus
小米屏幕掛燈
顯示器下面的支架,是鋁廠 iQunix 的 Spider 支架,,一個 87 一個 104 上下兩個疊起來用,這兩個架子上的東西很多,可以好好介紹一下。
iQunix Spider
下層的架子,下面就是用來收納鍵盤鼠標的,需要長時間出遠門,或者需要用到筆記本電腦的時候,會把鍵盤鼠標收下去。
104 的上面,因為 87 的存在,剛好就被分成了兩部分,87 的外側有這些東西:
手機殼
手機殼內的收納物
海貝 R5 播放器
因為 iQunix Spider 的深度很深,所以可以收納很多東西,104 和 87 之間的部分,放了一些 Switch 的卡帶盒、硬盤、移動電源、補光燈之類需要隨手取用的東西,外側放的東西,有一個 Power-Z 的線頭檢測儀,一臺一次性的富士膠片相機,我之前買了三個,還沒拍完,最右側剩下的都是我現在會經常用到的真無線耳機:
真無線耳機們
最常用的是紅色的三星 Galaxy Buds+ 和 AirPods Pro,所以放在比較方便拿到的位置,另外目前在用的兩條有線耳機:
兩個常用的有線耳機
iQunix Spider 87 上層,黃色的盒子是 Switch 的卡帶盒,這個黃黑相間的小布袋是我的卡包,現在出門基本都不帶卡,只有需要用到的時候才會帶,里面裝的東西也不多,身份證,社保卡,港澳通行證,一張儲蓄卡,一張銀聯信用卡,別的功能就是用來收納一些票據,打車票,發票之類的,如果需要報銷的話。
Switch 卡帶盒和證件包
外側還放了兩個我經常會用到的東西,一把小刀,基本用來拆快遞,還有一個 Power-Z 的 KM001C 電流表,平時測試手機或者其他設備的充電功率可以用到,而且我有個怪癖,自己的設備在充電的時候,很喜歡看當下的充電功率是多少,就會插著表上去看。
KM001C 電流表和開快遞的小刀
旁邊還有一個小巧的無線充電器,用來給耳機充電,放在外面的這些耳機里,除了 realme Buds Q 之外,別的都支持無線充電。
專門給耳機用的無線充電器
后面還有個樹莓派,之前用它插著硬盤當過自己的私有云,不過速度太慢,也不夠穩定,就沒再用了。
廢棄的樹莓派
iQunix Spider 整體的兩側還有很多東西,右側的區域,也就是副顯示器的下方,有兩個屏幕掛燈的開關,明基這個開關上我還放了一卷紙膠帶,方便隨手取用,兩個開關中間放的是 Apple Watch 的充電底座,看這個底座的樣子,蘋果新出的那個單圈表帶簡直再合適不過了,等哪次路過 Apple Store 的時候,進去量一下我手腕的號碼再買。
兩個屏幕掛燈的開關和 Apple Watch 充電底座
后面還有兩個立式無線充電器:
兩個立式無線充電器
因為我常年隨身攜帶兩臺手機,現在的旗艦機都有無線充電功能了,所以把手機無線充電底座的數量也增加到了兩個,目前在用的手機是 iPhone 11 Pro Max 和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如果在家里需要無線充電的話,我也不太在意充電速度,所以功率具體有多少也沒所謂了。
兩臺目前在用的手機,iPhone 11 Pro Max 和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
剩下的物件,有一個相機氣吹,一個魔方,現在很少玩就放在后面了,兩瓶 iKlear 清潔劑,一個富士相機鏡頭,一個備用的 UV 鏡,還有一個我女朋友做的貓頭毛絨玩具。
接下來,支架整體的左側,首先是一臺 Nintendo Switch,通過 HDMI 連接到采集卡上,連著電腦,可以不切換屏幕的輸入信道直接玩,如果想要錄屏或者直播也很方便,旁邊放著 Switch Pro 手柄,現在玩游戲的時間也比較少,用 Switch 的話也就偶爾打打 Splatoon 2。
Nintendo Switch 主機以及底座
Switch 底座旁邊放著 Switch Pro 手柄
后面還有微軟 Xbox 手柄,用來連著電腦玩游戲,現在主要玩地平線 4,左邊挨著機箱,一個插線板,我留了兩個插口,用來臨時備用,或者測試一些設備的充電功率用。
后面藏著 Xbox 手柄
總算是到了桌面的部分了,鍵盤是隨便買的,原來用的是 iQunix x sspai 的那一把鍵盤,不過之前因為鍵盤出問題始終連不上電腦,當天我還著急要寫篇稿子,所以就京東當日達了一把 ikbc,目前也沒有那么強烈的換鍵盤欲望,就先用著吧,想換李楠那把,不過錢包暫時不允許。
IKBC 鍵盤
鼠標也很老了,是 2015 年我還在北京工作的時候買的賽睿 SENSAI RAW,之前左鍵微動出現過雙擊的問題,詭異的是我拆開裝上之后就好了,也還沒壞,就一直用到現在,前段時間被種草羅技 GPW 和 G903,但是這個還沒壞,一直沒有說服自己換新鼠標的理由。
非常老舊的賽睿 SENSAI RAW
鼠標墊是 Cherry 的,趁著有一次打折買了兩個,一大一小,另一個在旁邊的桌子上放著。到這里為止,才算是把正面的主桌講完,稍事休息,來看看側面的副桌。
主桌上的 Cherry 鼠標墊
副桌上的 Cherry 鼠標墊
副桌上最重要的一個硬件是我的電腦主機,配置什么的不重要,三年前買的,只記得處理器是 7 代 i5,顯卡是 1060,內存 16G,別的都不記得了,還是夠我目前娛樂使用了。
主機箱的樣子
側面我比較用心,用魔術貼粘了一些我常用設備,一個讀卡器,一個 hub,一個聲卡,還有一根特制的 Micro USB 線,用來連接我的 MIDI 鍵盤用,偶爾也會靈感迸發,隨手寫點旋律。機箱正面還放了個小米的藍牙溫濕度傳感器,用來隨時看看客廳的溫濕度情況。
機身側面用魔術貼粘上的各種設備
機箱上方就是放 MIDI 鍵盤的地方,另外還有一個一直放在充電底座上的 iPod Classic,一個用了四五年的剃須刀,客廳的空調遙控器,還有電視遙控器。
機箱上方的物品放置區
在往左側來,是一臺立起來的 PS4,自從我租第二個房之后,我都會自己拉一條網線,所以沒有再買過 PS4 的游戲光盤,都買數字版,所以擋住光驅口也沒所謂。
側立放置的 PS4
PS4 上面放了幾張布,用來清理設備,臟了就直接扔洗衣機里洗一下。
幾塊清潔用的布
再往左邊是一臺索尼電視,來深圳之后買的,應該是 43 寸,搬到現在這個家里之后,因為房子里自帶一臺電視,所以我這個電視就被當成 PS4 專用了,因為都是索尼的原因,所以在用手柄打開 PS4 的時候,電視也會自動打開,可以說是很方便了。
索尼電視可以直接用 PS4 手柄打開
電視后面藏著光貓和多出來的光纖,還有一個配件收納板,反正看不見,怎么放也沒所謂。
電視后面的一團糟
在用電腦機箱、PS4 還有電視圍出來的這個不規則區域外側,還有一個看不到的地方,放了不少東西
兩臺路由器,一個硬盤盒,還有一個備用的 PS4 手柄
臺凳上掛著的耳機們
在電視和機箱面前的區域,還有一些常用的東西
Peak Design 數碼收納包
兩個 Incase 收納包
3DSLL 和 PSV
索尼 A7R3 和富士 X-T30
用來充電的插線板
兩個相機各自的電池充電器
斥資 17999 的三臺 P40 Pro
桌面上方基本就是這樣了,整套桌面上的物件確實比較多,不過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根據我的使用需求,精心之后才得到的布局,所以在我看來整體也并不凌亂,需要取用任何物件的時候我也很清楚它的位置。不過寫稿子也有點倉促,導致可能會有一些部分被忽略,先在這里抱歉了。以后肯定還會根據需求的變化再慢慢調整桌面,但是桌子就這么大,我是覺得這張桌面可能已經快滿足不了我的需求了,我目前最想添置的物件就是一臺 Apple TV,把它連在副桌的這臺索尼電視上,偶爾看看劇,應該也挺爽的吧。
使用時的桌面
至于整張桌子的供電還有走線,篇幅原因,我就先不寫了,這也算是我這樣一個非常看重充電效率和用電安全的人,在不斷考慮和實踐之后,產出的結果。如果之后時間比較充裕,或者有人想看,我再考慮來寫吧,不過可以提前說一下,整張桌子,包括桌子旁邊冰箱、電視、電視盒子的供電在內,總共從兩個墻插上,引出了 5 個插線板,并且用電安全,排布合理,還可以通過小米智能插座來控制每個開關的狀態,這部分要認真寫的話,估計也要 2000 字以上。
好吧,關于我這套「實用主義器材派」桌面的分享就到這里,相信大家在布置自己桌面的時候也是經過了各種深思熟慮,也希望我的一些小思考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路,享受布置桌面的過程,以及享受它能帶給你的收獲就好。
于大多數人來說,筆記本電腦不僅要硬件性能強悍,更要在實用性和顏值上有一定優勢,這樣才能帶給我們更好的使用體驗。靈越16 Plus憑借著超高的顏值,以及更大的屏幕空間,打造出更完善的創作環境,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流,值得入手。
筆記本電腦的顏值,彰顯著我們的美學觀點。靈越16 Plus采用全新Echo Design圓潤邊角設計,整機均為金屬機身,在直線上打造出凌冽的線條,在圓角處呈現出流暢絲滑感,讓溫潤與棱角同時并存,不僅在視覺觀感上顯得更為高級,在觸感上也將帶來更為優異的使用體驗。
Ice Blue冰川藍配色,讓靈越16 Plus的外觀更加獨特,接近于傳統金屬色澤的配色,在低調中透露著與眾不同,也將視覺質感拉高到了一個新的維度。全尺寸背光鍵盤,令流光溢彩躍入指尖,即便身處黑暗環境當中也能精準敲擊,超大的觸控板讓我們的操作更為自由。整機設計都讓靈越16 Plus兼顧實用性與超高顏值外觀。
在硬件性能方面,靈越16 Plus裝配有酷睿? Ultra標壓處理器,引入了針對AI加速的NPU芯片,3大AI引擎AIGC秒生成,CPU+GPU+NPU不僅讓AI能效高達8倍1,還讓靈越16 Plus在AI創作中兼顧高效和低耗,搭配64Whr大容量電池,以更高的續航打造更持久的AI創作體驗。
1.AI能效高達8倍預測基于運行ResNet50(BatchSize 1.Int8.50%稀疏性),MeteorLake集成VPU及第13代英特爾? 酷睿? i7 1370P集顯對于耗電量情況進行比較得出,性能數據基于2023年11月27日的測試結果,數據來自英特爾實驗室。
顯卡方面銳炫顯卡3D圖形性能提升高達2倍2,在AI創作時優勢更加明顯,支持高達2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3,在Stable Diffusion以及其它AI軟件的文生圖及圖生圖創作中,都將獲得流暢且迅速的創作體驗,充分適配AI創作的大量試錯特性。
2.2倍3D圖形性能提升預測基于3DMark Time spy測試項目分數比較得出。英特爾銳炫? 顯卡僅適用于搭載英特爾? 酷睿? Ultra處理器H系列,在雙通道配置中具備16GB系統內存的系統方案中。數據源自英特爾實驗室。
3.200億大語言模型使用英特爾大語言模型應用進行測試。測試基于internlm-chat-20b對話模型選擇iGPU語音識別推理設備,并設置最大輸出長度512、Temperature 0.95、Top P 0.8,輸入文字并點擊提交運行后所需After Latency所得。不同的軟件硬件環境可能會影響測試結果。
輔以“颶風之眼”散熱系統,讓雙強芯持續釋放性能,無需為熱量而擔憂,更長久地為我們帶來巔峰性能狀態,靈感源源不斷,創作永不停歇。
靈越16 Plus擁有AI智能優化會議,讓線上會議變得更加高效。AI智能降噪有效過濾環境噪音,清晰進行線上溝通。AI背景虛化自動弱化雜亂背景,無需為了周圍環境而只能在特定環境當中進行會議。AI眼神鎖定,無論是線上會議交流,還是與親朋摯友的視頻閑聊,在鏡頭中的你都將變得更加神采飛揚,以滿分狀態迎接工作與生活。
即刻入手靈越16 Plus,讓完美的外觀設計與高配硬件帶來的舒適AI體驗,常伴您左右。
爾筆記本電腦能不能把程序放在桌面上,那樣玩游戲,打開程序會方便一些,要怎么做?
已有8個回答
1、電腦的任何程序都可以設置為桌面快捷方式。這樣做就是為了方便,和快捷。
2、設置程序到桌面的方法就是右鍵點擊程序圖標,然后發送到桌面即可。
3、一般程序安裝以后都會提示是否設置桌面快捷方式,或者默認的程序都有圖標在桌面。就是為了方便而設的。
4、往往電腦重裝系統以后這些桌面的東西都會蕩然無存,這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所有程序記住路徑,以便重裝系統以后恢復各程序的快捷方式圖標。
你說的是快捷方式吧?桌面空白處右鍵-新建快捷方式,在打開的對話框里指定到你想打開的程序就好了。
您好你說的是快捷方式吧?桌面空白處右鍵-新建快捷方式,在打開的對話框里指定到你想打開的程序就好了。
這樣吧,你加我Hi,或者點下我回答的簽名處進入我們平臺直接在線找我,提供一下你電腦的服務編碼和聯系方式,我這邊安排工程師聯系你,幫你解答。
您好
您可以恢復出廠設置嘗試
方法如下:(1)、開機進入系統前,按F8,進入Windows 7的高級啟動選項,選擇“修復計算機”。(2)、選擇鍵盤輸入方法。(3)、如果有管理員密碼,需要輸入;如果沒有設置密碼,直接“確定”即可。(4)、進入系統恢復選項后,選擇“Dell DataSafe 還原和緊急備份”。(5)、選擇“選擇其他系統備份和更多選項”,點擊“下一步”。(6)、選擇“還原我的計算機”,點擊“下一步”。(7)、選擇正確的出廠映像后,點擊“下一步”就可以開始恢復系統到出廠狀態。注意,在恢復過程中,筆記本需要連接適配器。完成后,重啟電腦即可。
是所有程序都是這樣嘛 ?若果只是一個程序是這樣的話把程序卸載了重新安裝一遍 如果都是這樣的話可能是中毒了 最好重裝哈系統 答案滿意的話給我分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