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設計師在工作時,為了視野和創作空間不受限,往往會采用多屏搭配方案,享受著五花八門的創作姿勢。
橫屏+橫屏,造就震撼帶魚屏視野。
橫屏+豎屏,創作、看效果兩不誤。
豎屏+豎屏,海報、文檔超長閱覽。
為了減少色差,不少設計師都盡量選用同一品牌的顯示器,但即使這些顯示屏具有相同色彩設置、甚至是相同型號,也有可能因為面板批次或供應商的不同,產生些微的色差。
這色差一般人幾乎注意不到,但對于有著“色彩強迫癥”的設計師而言,卻是難以忍受的。為了實現多屏色彩統一,設計師往往會選擇以一臺顯示器為基準,通過按鍵調節其他顯示器的色彩參數,一直達到肉眼看來近乎一致的程度。
然而,在此過程中,設計師不僅需要費力地頻繁按動按鍵,還可能面臨盲按出錯、調試過程中難以預覽效果的尷尬,這幾乎發展成“牙疼式”的隱痛。
今年10月,明基PD設計專顯正式發布調色軟件 ,有效解決了這個痛點。通過該軟件界面,用戶可以擺脫繁瑣的按鍵操作,通過鼠標的優雅滑動,從主顯示器上復制色彩配置,并將其應用到多臺顯示器上。
淘汰物理按鍵,設計工作無鍵化
相比顯示器,由“按鍵”帶來的麻煩,在手機上表現得更為顯著。十幾年前的手機還依靠鍵盤輸入指令,只能用來打電話、發短信、聽歌等,功能少到一只手都能數得過來,但操作卻繁瑣到讓人抓狂。
就拿聽歌來說,今天的我們只需要手指輕點打開音樂APP,點擊播放,就能聽到美妙的旋律了。但十幾年前,在找到“音樂”之前,我們得先按動“菜單”,跳過“電話”、“短信”、“設置”等諸多選項……如果想調節音量,還需要重復按動音量鍵,手酸且心累。
智能手機淘汰物理按鍵,用更簡潔的界面設計,更便捷的觸屏操作,實現了更豐富的功能。同樣地,明基 的誕生,則將“極簡設計”的理念和“無鍵化”的概念運用到了顯示器上,為多屏工作的設計師帶來更好的享受。
克隆色彩倒計時,3,2,1
打開軟件,只需三個步驟,設計師就能實現多屏色彩統一。
第一步,拖動軟件窗口,綁定基準和微調顯示器;第二步,調節色彩配置,還原專業視野;第三步,查看效果,同步色彩呈現。
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明基尤其關注到設計師的兩個特質。
其一,設計師大都遵循“效率至上”的準則,明基 用虛擬按鍵代替物理按鍵,以鼠標滑動代替手動按壓,大大節約時間成本的同時,為設計師提高創作效率。
其二,設計師大都是“視覺動物”,明基 將參數調節過程可視化,一方面設置了圖片庫,方便用戶在調色時對照觀察;另一方面針對RGB數值、六軸色彩和飽和度值等各種參數值條,均設有預覽效果圖輔助提示,更有助于設計師根據視覺效果調節到一致的色彩。
化繁為簡,明基 在顯示器上實現了“物理按鍵淘汰”,將高效而舒心的體驗帶給用戶。
設計先行,明基一直在路上
Less,but 。更簡便的操作,更直觀的過程,帶來的是更為舒心的創作體驗。
事實上,這并非明基BenQ第一次將“極簡”融入到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從改進PD系列專業設計顯示器外觀,到研發OSD控制器 puck “小熱盤”音樂播放器 可視化效果,再到明基 多屏調色軟件上線……明基一直在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為設計師群體解決或大或小的創作痛點音樂播放器 可視化效果,從而讓他們專注創作本身,盡情揮灑創意。
做好產品設計的每個環節,將舒心的產品體驗帶給每一位用戶,二十多年如一日地,明基一直行走在踐行品牌理念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