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的內核版本是其核心組成部分。內核版本號通常由三個數字組成,
比如 x.y.z。其中,x 表示主版本號,y 表示次版本號,z 表示修訂版本號。主版本號的變化通常意味著重大的架構改變和新特性的引入;次版本號如果是奇數,代表開發版本,如果是偶數,則代表穩定版本;修訂版本號則是對內核的小修改和錯誤修復。
例如5.4.0,代表主版本、次版本和補丁版本。
例如“5.15.7”。
例如,內核版本“5.15.7”中,5是主版本號,15是次版本號(偶數,表示穩定),7是修訂版本號。
Linux發行版(Distribution)是將Linux內核與其他軟件打包在一起的操作系統版本。以下是幾個常見的Linux發行版:
國內發行版
以下是一些國產的 Linux 發行版:
下面介紹Linux系統中的Root賬號和根目錄。理解這些概念對于安全管理和系統維護非常重要。
Root賬號是Linux系統中的超級用戶,擁有最高權限。Root用戶可以執行任何操作,包括安裝和卸載軟件、修改系統配置和訪問所有文件。
Linux的文件系統采用樹形目錄結構,以根目錄“/”為起點。根目錄是文件系統的最頂層目錄,包含了所有其他目錄和文件的入口。常見的目錄包括:
總結與回顧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內核版本介紹、常見發行版本,以及root賬號和根目錄的基礎知識。希望大家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并在實踐中不斷加深理解。
關注我哈。
腦格式化、重置此電腦、重裝系統這3個操作在平常不會被頻繁提及,而一旦電腦系統出現問題,你就可能會面臨這幾個選項,到底應該選哪個?
我想可以先用幾個比喻來描述這3個操作的意義:
如果把電腦比喻為一個3居室,那么格式化相當于有選擇性地清空某個或多個房間,把里面的東西全清出來;重裝系統主要針對存放了系統資料的房間進行翻新改造,工程量比較大;這一點,重置此電腦也能做到,而且整個翻新過程無需自己動手,比重裝系統更高效快速地恢復到原始狀態。
由這些拙劣的比喻,咱們基本上可以看出這3個操作的主要不同點:
格式化除了C盤以外的其他磁盤,可以清除磁盤上的垃圾文件和碎片,提升磁盤性能,也可以解決因文件系統損壞引起的報錯和故障。更進一步,格式化可以徹底刪除硬盤上的所有數據,防止數據恢復解決。
重裝系統目的就是安裝或恢復操作系統,解決重大的系統故障,比如無法啟動、頻繁崩潰等,提升系統性能。
類似于重裝系統,重置此電腦是Windows系統提供的一種快速恢復工具,可將系統還原至出廠狀態,以此解決和修復多數系統問題。
格式化的操作只會影響目標分區的數據,不涉及操作系統本身,除非你選擇格式化的是系統盤。
重裝系統會覆蓋整個操作系統環境,而且需要重新配置系統和安裝驅動、軟件,系統盤以外的分區不受影響。
同樣,重置此電腦也主要針對系統盤,不涉及其他分區,提供了保留個人文件的選項。除了清除數據外,還可以恢復系統設置和文件結構,確保系統能正常啟動和運行。
第三點不同,我認為是操作的復雜程度,格式化和重置此電腦都比較簡單,把重要資料備份好就可以操作,無需外部介質,系統會自動完成,時間不會太長;
重裝系統相對復雜得多,需要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創建啟動盤、配置BIOS啟動順序、手動安裝驅動和軟件……時間成本也很高。
最后,這三者適用的場景也顯然有所不同(當然有些情況下可以結合一起使用)。涉及到系統問題的,主要考慮重置此電腦和重裝系統。
格式化主要用于需要徹底清除數據重建文件系統的場景,有時候可以和其他二者一起使用,比如將電腦二手出售之類的情況。
怎么樣,你搞清楚這幾個操作的不同了嗎?
#重裝系統##電腦##格式化##電腦重置##恢復出廠設置##電腦重裝#
感謝點贊支持~關注我@MiuTech喵科大叔,帶你了解更多實用數碼科技小知識!
于BIOS,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陌生和復雜。其實BIOS就像是電腦的"大腦",控制著硬件的工作。雖然每家主板廠商的BIOS界面不太一樣,但基本功能都差不多。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計算機主板上的固件,負責在計算機啟動時進行硬件初始化和操作系統加載。它也被稱為ROM BIOS、System BIOS或PC BIOS。
BIOS的主要功能包括:
BIOS有以下幾種類型:
首先,讓我們詳細說說如何進入BIOS。開機后,當你看到主板廠商的Logo出現時,通常需要迅速按下某個特定按鍵。大多數主板使用Delete鍵,但也有些可能用F2或其他按鍵。如果錯過了時機,電腦就會直接進入操作系統。這時你需要重啟再試。
進入后,你會看到兩種模式:簡易模式(EZ Mode)和高級模式(Advanced Mode)。
簡易模式界面
在簡易模式下,界面通常被分為幾個區塊:
1. 系統信息區:顯示CPU型號、主板型號等基本信息。
2. 內存信息區:顯示內存大小、頻率等。
3. 存儲設備信息區:顯示硬盤信息。
4. 風扇控制區:可以查看和調整風扇轉速。
5. 啟動設備優先順序:可以調整從哪個設備優先啟動。
這個模式適合新手快速查看系統信息或做一些基礎調整。
高級模式則提供了更多選項,通常包括以下幾個主要選項卡:
1. 主頁(Main):顯示系統時間、日期、語言等基本設置。
2. 高級(Advanced):包含CPU、主板芯片組、SATA、USB等硬件的詳細設置。
3. 超頻(AI Tweaker/OC):用于調整CPU、內存頻率和電壓等參數。
4. 監控(Monitor):顯示各硬件溫度、電壓和風扇轉速等信息。
5. 啟動(Boot):設置啟動順序、快速啟動等選項。
6. 工具(Tool):提供BIOS更新、硬盤擦除等實用工具。
7. 退出(Exit):保存設置并退出BIOS。
1. XMP內存超頻
XMP(Extreme Memory Profile)是一種簡單的內存超頻技術。在BIOS中,通常在"AI Tweaker"或"OC"選項下可以找到XMP設置。啟用后,內存會自動應用廠商預設的超頻參數,提升性能。但要注意,并非所有內存都支持XMP,使用前請確認。
2. 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允許一臺物理機器運行多個虛擬系統。對于需要使用虛擬機或安卓模擬器的用戶來說很有用。在BIOS中,通常在"Advanced"選項下的"CPU Configuration"中可以找到"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或"AMD-V"選項,啟用它即可。
3. CPU風扇錯誤檢測
有時使用某些水冷或非標準散熱器時,可能會觸發CPU風扇錯誤警告。如果確定散熱沒問題,可以在BIOS的"Monitor"或"Hardware Monitor"選項中關閉這個檢測。
4. RGB燈光控制
對于帶RGB燈的主板,有時關機后燈光仍會亮著。可以在BIOS的"Advanced"選項中找到LED相關設置,將其設置為"關機時關閉"。
5. 集成顯卡設置
如果你想同時使用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比如多屏顯示),需要在BIOS中啟用集成顯卡。這個選項通常在"Advanced"的"Chipset"或"Integrated Graphics"設置中。
如果BIOS設置出錯導致系統無法啟動,可以嘗試以下方法重置BIOS:
1. Clear CMOS按鈕:部分高端主板在背板或主板上有這個按鈕,按住幾秒即可重置。
2. 跳線法:在主板上找到標有"CLRTC"或"Clear CMOS"的針腳,用跳線帽短接幾秒。具體位置可查看主板說明書。
3. 取出電池法:關閉電源,取出主板上的紐扣電池,等待5-10分鐘后裝回。這會導致BIOS失去供電,恢復出廠設置。
1. 更改BIOS設置前,建議先記錄或拍照保存原始設置。
2. 不要隨意更改不了解的選項,特別是電壓相關設置。
3. 如果要更新BIOS,確保過程中電源穩定,避免更新失敗導致主板損壞。
4. 超頻時要注意溫度,建議循序漸進,每次小幅提升并充分測試穩定性。
總的來說,BIOS雖然看起來復雜,但只要多嘗試,保持耐心,你會發現它其實并不難掌握。熟悉BIOS操作不僅能幫你解決一些常見問題,還能讓你更好地發揮電腦的性能。希望這個詳細的解釋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操作B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