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工作原因,平時經常要用到一些音樂,去大平臺上下載音樂基本上都是要付費的,也不是我版權意識不足,你說有錢誰還會白嫖呢,而且這些音樂基本上是公司內部使用,誰又知道我白嫖了呢[狗頭],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不讓打出來的代碼
下面是這個網站的主界面,看起來非常的清新有木有,界面C位是搜索框,你想要的歌曲這里基本上沒有搜不到的,如果沒搜索到可以點擊搜索框前面的"A"更換搜索源。下面的熱門搜索跟QQ音樂上的熱門搜索一樣代表著最近最火的一些歌曲。
主界面
點擊完搜索后會自動進入播放列表,這里的中間C位是搜索到的歌曲(前面歌名,后面歌手),當你播放其中一首時,右邊會出現這首歌的封面和歌詞,一般進來后會自動播放列表中的第一首歌。點擊歌詞下的“下載”會彈出下載界面。
播放列表
下載部分我也不得不提一下,真的很贊,歌曲品質分為三檔:標準、高清、FLAC(無損),還能下載歌曲的封面和詞,這里的下載都不需要登錄簡直太人性,我不想暴露我是屌絲[捂臉]
下載界面
看到這里你有沒有心動呢?趕緊去瀏覽器里輸入圖一中的神秘代碼吧。
喜歡萌哥的請點個關注哦,萌哥會經常安利一些實用的互聯網資源。
天,如何為孩子們寫出好聽的歌
——來自“童心向未來——當代少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的啟示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意林
為少兒歌曲《紅心向未來》寫完最后一個音符,作曲家印青輕舒一口氣,感覺一身輕松。年屆七旬的他感慨,寫少兒歌曲絕對不是“小兒科”,不比之前任何一次宏大主題創作輕松。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少工委聯合組織的“童心向未來——當代少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自2022年起實施。印青擔任活動的音樂總監。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印青和同事們共征集到1259首歌詞作品,經過2輪篩選,3輪歌曲創作,5輪歌曲修改,終于創作出16首好聽的少兒歌曲作品,并于近日發布了16首作品的MV。整個創作過程充滿曲折艱辛,但個中經驗值得今后的少兒歌曲創作者借鑒。
“小寶貝,穿衣扣扣子……一邊長,一邊短,肯定扣錯了……一粒扣錯粒粒錯……”歌曲《小寶貝扣扣子》描寫了三四歲的孩子穿衣扣扣子的生活小事。詞作者潘與慶長期從事兒童歌曲創作。在他看來,給低齡孩子寫歌,要堅持“童真童趣不可少”,而要寫出童真童趣,作者先要有一顆童心。
這16首少兒歌曲中,《星星河》《小雨滴》《小寶寶上學校》《“聽話”的爸爸》等歌曲也都是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表現了孩子眼中的自然現象、家庭生活、學校教育等,歌詞和旋律都純真質樸,充滿童真童趣。
“給孩子們寫的歌,不僅要好唱好聽,還要有健康的審美。”印青表示,“童心向未來——當代少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就是要為少兒歌曲創作注入一種健康的審美。比如,歌曲《我是勞動小能手》表達了“勞動最光榮,快樂在心中”的價值觀;歌曲《少年郎》塑造了“不負光陰好年華,手捧詩書行萬里”的有志少年形象;歌曲《閃光的夢想》通過高歌“就算跌倒,那又怎樣,爬起再戰,才叫勇敢”,鼓勵少年們“迎風踏浪,追逐每一縷陽光”;歌曲《爸爸的哨所》從孩子的視角講述了邊防軍人保家衛國的故事,早早地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
“少兒歌曲創作之難,不僅在于如何把歌寫得好聽,更在于如何把健康的審美和正確的價值觀有機地融入歌詞和旋律。”印青說。
據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雖然只創作推出了16首少兒歌曲,但卻集中了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以及從音樂界到教育界的各方力量。為了讓歌曲呈現健康的審美導向,創作者們一遍又一遍磨歌詞,有的歌詞被修改了幾遍甚至十幾遍。
遼寧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劉靚靚指出,現在的歌曲創作受市場影響很大,一般有邀約才有創作,而兒童歌曲創作商業回報低,很多詞曲作者創作兒歌的積極性不高。“童心向未來——當代少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是一次由政府組織的公益性兒歌集中創作。這種集中創作既保證了作品的審美和質量,又提高了創作效率,其經驗值得借鑒。
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已經成為孩子們重要學習、娛樂工具的當下,孩子們所唱兒歌除了來自家長和學校老師,更多來自各大網絡平臺。因此,專家們也呼吁,網絡平臺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為優秀兒歌作品提供更多傳播渠道和推送機會。只有當優秀的兒歌作品唱起來、傳下去,才能形成良好的兒歌創作生態,進而吸引更多藝術家投入優質兒歌創作中。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15日 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多人對“港樂”的情感,來自于香港電影。那些與劇情意境高度貼合的詞曲,成為一代人藏于記憶深處的經典。
今夜這份歌單,每首歌背后都有一部經典影視作品。曾經,你用磁帶聽過、用復讀機聽過、用mp3聽過,直到今日,縱是流行風云變幻,它依然是你手機里標著小紅心的珍藏。
一樣的旋律,不一樣的年齡。歌再起時,青春就會連夜趕來擁抱你。
《給你一張港樂的CD》
01
甄妮、羅文《鐵血丹心》
1983年電視劇《射雕英雄傳》主題曲
鐵血丹心,擲地有聲,再現了金庸筆下充滿傳奇的武俠世界:聰敏嬌俏的蓉兒、忠厚義膽的靖哥哥……曾經年少,搬著小板凳守在黑白電視機前,隨江湖中人一起感傷,一起歡笑。是那些有情有義的俠之大者,讓我們知道,人生可以無懼雪霜撲面,吞風吻雨,引弓策馬,浪馳天涯。
02
呂方《別了秋天》
1987年電影《秋天的童話》主題曲
一部像泛黃信紙的影片,愛情緩緩流淌其間,美麗如童話般漸染的秋景。相愛雖美好,也會錯過,若得一日,兜兜轉轉重逢,希望彼此都能在回望那一剎,彼此慰問境況。如歌中所唱:“聚散似平常誰能預料,但我卻難忘往昔分秒,與你曾留下的歡笑。”
03
許冠杰《滄海一聲笑》
1990年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
這首歌僅僅有81個字,卻把逍遙、豪情、氣蓋云天的武俠江湖濃縮,唱得人心潮澎湃:“誰負誰勝出天知曉”“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黃霑先生以詞作警醒:人生多磨難,如此,更當有“付笑談中”的瀟灑、豁達與通透。
04
Beyond《灰色軌跡》
1990年電影《天若有情》插曲
對于很多70后80后的女生來說,當年那部《天若有情》的確讓我們見識到什么叫極致的凄美與愛戀:
華仔載著jojo飛馳在繁華大街,點點鮮血滴落在潔白的婚紗,轟鳴的引擎聲就是這世間最珍貴的情書。
05
林子祥《男兒當自強》
1992年電影《黃飛鴻》主題曲
鼓點、嗩吶、琵琶傳統樂器的氛圍烘托,“去開天辟地為我理想去闖”的豪情不羈,加之影片中黃飛鴻無畏的膽略、無敵的身手、自強不息浩然正氣的男兒精神,無一不詮釋了“家國精神”四字的分量。
06
陳淑樺《流光飛舞》
1993年電影《青蛇》主題曲
癡情的白素貞、率性的小青、冷酷的法海、懦弱的許仙,割不斷的愛戀是劫是緣?或許,得而失才讓情更刻骨,碎徹底才讓痛更銘心。
07
鄭少秋《笑看風云》
1994年同名電視劇主題曲
朋友,當你失意落魄時,不妨仔細尋味這首歌的詞:“誰沒有一些刻骨銘心事,誰能預計后果;誰沒有一些舊恨心魔,一點點無心錯;誰沒有一些得不到的夢,誰人負你負我多……”
笑看風云,敞開心鎖,才能活得意足快樂。
08
張國榮《當年情》
1986年電影《英雄本色》主題曲
忘不了,穿風衣走路帶風的小馬哥,未懂世故笑靨燦爛的宋子杰,沉穩冷靜卻身不由己的宋子豪……三人之間的兄弟情感動了無數人。
有誤解、有分歧、有疏離,但真的友情不會從彼此的人生中徹底寥落,哭哭笑笑,打打鬧鬧,一方真遇到難處,還是會挺身而出,“試肩并肩”地走下去。
09
梅艷芳《胭脂扣》
1987年電影《胭脂扣》主題曲
一段繾綣卻陸離的愛情,“誓言幻作煙云字”,回首的瞬間唯余“當時已惘然”的傷和涼。
有些情感,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即便使出渾身解數,無奈何終歸是無奈何。
10
盧冠廷《一生所愛》
1994年電影《大話西游》主題
這首歌和《大話西游》一樣,年少時看電影,覺得是喜劇,聽歌,未覺深意。二三十年后,經幾番世事再看再聽,卻能品出深味。“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多么絕的詞,一生所愛,一生所悲,盡在此句。
11
張國榮《倩女幽魂》
1987年同名電影主題曲
引一句高贊點評來概括此曲此片:“這個聶小倩,爾等休想再超越!”
12
葉倩文《珍重》
2015年電影《山河故人》插曲
聽懂一首歌,就能聽懂一個時代的愛情。
綿長的歲月跨度里,物是人非的變化,總是讓人不勝唏噓。如歌詞中所寫:“多年情不知怎說起,在何地仍熱切關心你,無盡長夜為陪伴我懷念你……牽手握手分手揮手講再見,縱在兩地一生也等你。”
文 | 央視新聞《夜讀》
圖 | 相關電影、電視劇劇照
【 寫在最后 】
當鏡頭掃過你青春的片段,
配上熟悉的歌曲,
深切的共鳴紛紛泛起,
或許吧,這就是情懷。
那些戀愛的甜蜜,失戀的痛苦,
父子情深,兄弟道義,江湖百態;
那些雀躍、幽怨、美好、傷悲,
不足為外人道卻輾轉于心的情緒;
那些年少不經事的懵懂莽撞,
籌備著對大世界的試手與猛闖……
都在一首首港樂里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只怪歲月太多情,
只怪眾生太美麗,
給歌聲以故事,給回憶以續曲。
風起,聲起,淚盈于睫方知:
曾經年少的熱血從未告辭。
你印象最深的一首粵語歌是?
等你來留言區分享
監制 | 徐冰 主編 | 王若璐
編輯 | 李津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