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開國中將張國華86】

    1962年10月18日,張國華擲地有聲:“現在當面敵人不是1300,而是2500,準備打他3000,如再增援就按他5000打。3至5天解決問題,不要怕傷亡,準備傷亡2000,要打得準,打得快,速戰速決,務必全殲。打起來不受‘麥線’約束,但要報告。打不好是前邊的人負責,補給不好是管后勤的人的責任。哪個搞不好,要追究哪個人的責任。打不好,消極說法是未完成任務;積極說,是不夠黨員條件……”

    軍區政治部主任呂義山的聲音不大,他說:“同志們,這里沒有肉吃,只有干糧,盡管生活很艱苦,可尼赫魯巴不得我們過這種日子。他擴張,我們不答應!我們將要展開的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我們個人生死事小,國威軍威事大。另外,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軍區的文工團、電影組已經出發了!”

    1962年10月17日,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在前線指揮所布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

    氣氛既凝重又熱騰。望著熱烈的場面,張國華說:“毛主席說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我們已經對印軍的戰斗力有了一個初步估計,但大家務必做好克服各種困難的準備。”接著又說道,“你們要拿出在解放戰爭初期,打蔣軍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整11師和181師的勁頭來,打敗印軍的‘王牌’第7旅(整11師是解放戰爭時期18軍第52師的老對頭,淮海戰役時被52師消滅;181師是西北軍的精銳,1947年在大呂莊被52師消滅)。”

    雖然只有不到兩天時間就要發起戰役,但為了使干部戰士樹立吃大苦、耐大勞的思想,特別是在缺氧條件下保持充沛的體力,適應長時間奔跑,各準備參戰部隊進行了針對性的負重行軍和攀登訓練,要求既要有“馬”一樣的快速,又要有像“牛”一樣的耐力。當然,這樣的訓練,已經從6月份就開始了。加之,部隊官兵在平叛戰斗中,經常穿梭奔跑于海拔4、5千米的雪山,現在人人心里又憋足了勁,戰斗熱情空前高漲。而對面洋洋得意不把中國邊防軍人放在眼里的印軍還不知道,他們即將遭遇的并不是尼赫魯所說的不堪一擊的中國人,而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戰斗力和犧牲精神的優秀軍人。

    為了避免再吃斷糧的苦頭,張國華于15、16日兩天,指示部隊將戰區范圍內的植物做了認真仔細地鑒別和調查(錯拉方向雖然山上當時已是白雪皚皚,但山下屬南亞氣候,各種植物依然蔥綠。另外,已調查了解到,棒山口、旺東以下是平原,像四川的氣候一般。只是令佷多官兵后來沒想到的是,提斯普爾竟然那么美麗,比昆明的氣候還好。如今,提斯普爾早已成為印度軍地高官們夏季避暑的好地方),官兵們都大致了解了哪些野菜、野果子能吃,哪些不能吃,為斷糧做好準備。

    1962年10月20日7時30分,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這本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隨著我邊防部隊的炮火鋪天蓋地地向入侵克節郎的印軍陣地傾瀉,這個日子變得很特別,時隔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這個日子還在被熱愛和從事軍事的人們提及、研究。

    這是我邊防部隊向入侵印軍發起自衛反擊的第一波炮聲。這是正義的聲音。

    154團從左側發起進攻。這個節骨眼兒上,誰都沒想到,因為氣候惡劣,團長周宗三發了高燒。張國華命令他:高燒不能下火線。周宗三表示,他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下火線,硬是躺在擔架上指揮著部隊。

    155團發起進攻。

    157團發起進攻,將要堵住印軍退路。

    9時30分,印軍的第一個據點被攻下。

    張國華仔細的看著墻上的地圖,等待著前方傳來消息。張國華所在的作戰值班室,頂部是巨石,四周雜樹叢生,不時有滴水順著石縫流進來,雖然室內用木板做了隔離,但滴水早已將木板浸濕,屋子很潮濕,不知不覺中加重了張國華的心臟負荷。但張國華非常喜歡這樣一個地方,他累了困了的時候,站起身來仰頭喝一口清澈的滴水,說很是享受。張國華興奮的心情反倒急壞了跟隨著他的另外兩個人。

    一個是保健醫生董國寶,出生于河南一個中藥世家的董國寶從一開始就知道,心臟本來就不好的司令員,在這樣環境里即使住上一兩天,潮濕的空氣也會誘發關節疼痛,繼而就是心臟病發作了。之前時間緊迫,選擇了這樣一個地方,他的職責只能是盡最大努力保證首長的身體不出問題。另一個人是張國華的保衛干事。他叫張成卓,是個山東大漢,之所以選他,一是考慮他會開車,二是他個子高力氣大,張國華身體不好,萬一有緊急情況,他能背起張國華奔跑。張大個子的身高足足高出指揮所門楣兩個頭,他在屋子里只能坐著不能站著,站著就碰頭,腰酸背痛的他很是難受。張國華看出來了,說:小張你可以到通信的地方走走嘛!”張成卓說:“司令員,那我不是失職了嗎,我不同意啊!”張國華跟他開玩笑說:“小張,你不用擔心的,這車啊,我也能開的。信不信,你弄輛坦克來我也把他開的走。”

    這個張大個子,后來有一點故事。張成卓原來是汽車團的一個副排長,還在張國華從北京返回拉薩前,譚冠三、陳明義等人考慮到張司令員身體有病,頗費了些心思才選到張成卓這么一個合格人選。譚、陳當時考慮的就是一旦有個突發情況,既會開車又力大無窮的張成卓可以背著張國華奔跑,以保證張國華的安全。

    1967年,張國華調任成都軍區政委的時候,張成卓也跟著到了成都,然而,正值特殊年代,當時的四川既亂又復雜。大概是考慮到各種因素吧,張國華猶如鐵板一般,一直未對張成卓的職務加以關心,還把他降了職。五六十年代,一個副排長本來就是干部,張成卓在被選為張國華的保衛干事之前,就已經是副排長了,到了成都軍區后,反而成為了一個職工。

    多少年來,張成卓的家屬一直想不通,要向上級反映,都被張成卓制止了,他說:“干部和職工一樣,都是在為黨工作。你這么去反映,難道我干革命是為了爭待遇?”直到張成卓故去以后,其家屬才堅持反映張成卓生前的干部待遇問題,曾擔任了西藏軍區司令員的陳明義是老豫皖蘇的干部,更是老西藏,還擔任過成都軍區副司令員,他證明張成卓至少應該享受正排職干部待遇。

    作戰指揮所里的人,最忙碌的除了張國華,要數作戰處長顧草萍了。他要把前方各部隊的進展情況快速的交到張國華手中,以便司令員根據不同的情況,特別是突發情況作出果斷的判斷和決心。

    前方的戰報便不斷傳來。張國華在地圖上不時地標出各種符號。

    戰報一:155團1營、2營(含3營8連),在炮火的支援下,迅速度過克節朗河,向槍等、卡龍之印軍發起進攻。9時45分,2營迅速從三面包圍了由印軍拉加普特3營3連(加強一個重機槍排)140余人扼守的槍等第一個據點陣地,并發起攻擊全殲了守敵(俘虜20余人,其中有一個中校、一個少校)。為防止印軍逃跑,營又命令6連把印軍旁遮普聯隊9營4連100余人駐守的第二個據點也包圍封鎖住了。然后一個據點一個據點地打,一個碉堡一個碉堡的攻。戰斗很激烈,印軍被中國士兵的英勇行為驚呆了,他們親眼看見中國士兵前面倒下了,后面的接著沖上來,一點猶豫都沒有,印度士兵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打仗的。第一個據點打掉后,8連、6連、4連分別從印軍陣地后側的東、西、南三面發起進攻。同時被攻擊的還有距第二個據點1000米左右的阿薩姆步兵第5營的1個中隊,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戰斗。3個小時拿下了3個據點,我傷亡55人(傷34人、亡21人)。打掉印軍地堡112個、2個連外加一個中隊,276名印軍無一漏網。

    看到“276名印軍無一漏網”這一句的時候,張國華禁不住滿心歡喜,他大聲說道:“這就是快速、全殲、干凈、利索嘛!充分體現了毛主席‘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軍事思想。”

    滿屋子的人都興奮著。

    戰報二:上午11時,155團1營已先后攻克卡龍、扯冬、絨布拉等據點,全殲拉加普特聯隊第2營.

    張國華繼續仔細讀著這一戰報,“1營打得很艱苦啊!”顧草萍站在他身旁說道。張國華輕聲自言自語道:“是啊!很艱苦。”

    時任155團政委后擔任成都軍區政治部主任的喬學亭,對1營的戰斗經過有過詳細回顧:

    1營越過克節朗河后,直撲卡龍,2連迅速插至印軍背側,從西南方向發起攻擊。營令3連向東迂回攻擊。由于森林里視線不好卡龍、扯冬之間距離又近,在穿插中3連1排與扯冬西南方向之印軍接觸,遭到扯冬印軍火力的射擊。印軍侵占扯冬后,修筑的地堡牢固,火力配備很強,又是居高臨下。3連連長張國品、政指張少松(張少松后任西藏軍區政委、成都軍區副政委)當機立斷,決定向扯冬之印軍發起攻擊。這時,在扯冬以南200多米高地上的絨布拉據點的印軍,居高臨下向3連射擊。營為保障3連殲滅扯冬之印軍,遂令擔任預備隊的1連阻擊絨布拉之印軍。1連插到絨布拉西側,被印軍發現,戰斗隨之打響,連當即決定向絨布拉之印軍進攻,形成了1個連打印軍1個連支撐點的態勢。

    由于印軍早已構筑了堅固工事,我各連均遭到印軍的頑強抵抗,戰斗打得異常激烈。1營干部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哪里有印軍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槍聲就往哪里沖鋒,連長犧牲排長代理,排長犧牲班長代理。2連6班在班長陽延安的率領下,懷著打出國威軍威為祖國和人民爭光的決心,猛打猛沖,前仆后繼,班長犧牲了副班長指揮,副班長犧牲了黨員挺身而出,全班8人犧牲了7人,剩下1個新兵劉漢斌仍堅持戰斗。該班在5班的配合下,先后攻克印軍地堡27個,殲印軍55人,繳獲火炮2門、輕重機槍4挺、90火箭筒2具、各種槍55支,為全殲印軍7旅作出了重大貢獻,戰后被國防部命名為“陽延安班”。

    陽延安烈士

    其實,就在1營各個點的戰斗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張國華已經知道了他們的進展很艱苦。當時,負責帶領2連的1營副營長陳云祥向團里報告:1、3連已打到扯東方向,2連傷亡很大。帶領突擊營的團政治處主任王漢亭又來電話表示2連雖傷亡很大,但我們保證把卡龍打下了。

    張國華很平靜,或許他已經想到了,印軍早就構筑了地堡,提前配置了火力,我們進攻時,印軍居高臨下射擊,遭遇艱苦的戰斗過程是難免的。張國華站在地圖前,用紅筆標示了各團、營已到達的地方。他說:“看來,155團2營還是很順利嘛!”又說:“那個6班了不起,太勇敢了!”整屋子人真是佩服張國華,雖然戰場鋪開只有xx人,按說作為軍區的前線最高指揮員,他只需掌握各師、團進展情況就可以了,沒想到他了解戰場的情況這么清楚,竟然關注到了營連甚至一個班的進展。張國華如此關注戰場,所付出的是身體的超負荷,豆大的汗珠不時從臉上滾落到地上,幸虧董國寶每隔三四十分鐘就給他按摩幾下,并提醒他不能像在昌都戰役時候一樣抽煙了。

    顧草萍及時把張司令員表揚1營勇敢,2營神速的消息傳給了155團團長劉廣桐和政委喬學亭。其實,張國華之所以在戰役發起前向總政請示把正在政治學院學習的喬學亭要回來,又把主攻的艱巨任務交給155團,是因為喬學亭是個軍事政工全才,曾擔任過該團團長兼政委,指揮戰斗有板有眼,不拖泥帶水,總是選擇從敵要害突破。劉廣桐和喬學亭又及時把張司令員的表揚和贊賞電話傳達到了營連,干部戰士信心大增。很快,2營攻克槍等的第1個據點。劉團長和喬政委作出果斷決定:把預備隊使用到1營方向去。當3營到達卡龍時,2連已攻克了印軍營部的核心地堡,當場俘虜了1名上校、1名中校、1名少校.3營繼續向扯冬印軍7連旅部方向攻擊前進。

    張國品和張少松率領的3連,直接面對印軍拉加普特聯隊2營2連和阿薩姆步兵5營的第3中隊。印軍果然有些戰斗力,抵抗也頑強。張國品犧牲,張少松負傷,戰斗了3個半小時,3連傷亡56人。劉廣桐和喬學亭抵達扯冬時,還有河邊的16個地堡未攻克。3連副排長蔡友福帶20人先用火力封鎖,從后面居高臨下攻擊,半小時結束戰斗。

    至上午11時,扯冬、絨布拉、卡龍、槍等全部被攻下。原計劃3至5天的任務,不到5個小時就完成了.張國華知道消息后,高興地說道:“就是這么打的嘛!”他隨即命令155團要趁機與157團會師,才能形成優勢兵力。

    雖然不到5個小時完成了扯冬、絨布拉、卡龍、槍等的戰斗任務,但考慮到印軍頑強抵抗,團、營、連干部都以為下一步還得一個碉堡一個碉堡地打,一個陣地一個陣地地攻,戰斗會很艱苦,于是就進行了1個小時的準備。然而此時,印軍已經全面潰退,如驚弓之鳥四處逃竄,多數以躲藏進森林里,但155團還不知道,還以為要打惡仗。3營進至勒龍時,印軍7旅旅長達爾維的帳篷里各種日用品擺的整整齊齊,人已逃跑。到下午4點多,由于印軍主力已躲進森林,已進黃昏,加之戰場擁擠,155團與157團會師后,于下午6點返回扯冬集結。

    戰報四:步兵154團3營至11時40分連續攻克沙則、仲昆橋等據點,殲滅了守敵。該團于7時55分進至克寧乃橋。至此,克節朗地區左右兩翼之敵均被我砍掉。

    戰報五:157團(欠一個營),于20日零時再槍等以西渡過克節郎河向章多前進。沿途要穿過密集的杜鵑林,有些地段部隊只能從杜鵑林梢上爬過去,道路極其難行。于11時30分進至章多以西高地,向據守該地區之敵發起猛攻。這一仗,157團也遭遇到了極大困難,一是道路,二是印軍。戰前張國華與柴洪泉、陰法唐分析研究地形時,就已經確定了,157團提前7個小時隱蔽渡過克節朗河以后,要沿著中部邊境以東的山地向章多方向迂回前進。之所以把這一任務交給419部隊的157團,關鍵是陰法唐在昌都戰役中經歷過千里大迂回。張國華的指揮也最擅長這一手。果然,就是這一手,給了印第7旅致命一擊。

    章多位于克節朗南岸6公里半山腰的一個盆形態臺地上,海拔4000米以上,有小路南至桑采拉,北面可連接絨布拉和勒龍,道路險峻泥濘,且須經過大片密不透風的杜鵑林和高出人兩個頭的灌木叢,視線不好不易穿行。盤踞在章多的是印7旅旅部的通信、工兵、后勤分隊和炮4旅的3、4連。另有空投場1個,入侵克節郎的印軍的彈藥、糧食、被裝等物資就是由直升機運到這里后,再分發到各個點的。而章多西側的4300高地為該地區左側后的重要屏障,由廓爾喀聯隊1個加強連防守。當張國華聽說藏族戰士呷瑪朗當在戰斗1個人從石崖上跳入敵群,接連刺死5個印軍的英勇行為時,大聲說道:“多好的戰士啊!”

    戰報六:419部隊二梯隊,步兵155團第3營,于20日16時加入戰斗,向色兄朗溝方向攻擊,敵已逃竄。步兵154團主力于20時20分進至克寧乃橋,與11師32團2營會合后,向哈東拉方向追擊,21日拂曉攻占了哈東拉山口。

    與此同時,昌都、林芝、山南軍分區部隊先后向當面之敵發起反擊,拔除了嘎靈公、林卡、拉木多、阿夏比拉等8個印軍侵略據點,乘勝進占了那底通馬尼崗塔克新哥里西娘等“麥線”以南的印軍侵占地區,一部已攻至瓦弄前沿與印軍形成對峙。新疆部隊也在同一時間由紅山頭、加勒萬河谷向入侵印軍發起了反擊。再掃清了班公湖兩岸及以北地區印軍后,揮師南下反擊巴里加斯之印軍。

    當得知印軍已潰不成軍四處逃跑時,一個作戰參謀詼諧的對張國華說道:“司令員,依我看,印軍也懂得毛主席軍事思想喲!”

    張國華看著他,沒反應過來。

    那個參謀又說:“不打則已,打則必殲,要不,印軍咋個跑這么早這么快嘛!”

    張國華一聽,說道:“你小子!”

    滿屋子又一次響起了笑聲。

    當晚,張國華經歷了一次險情。險情并不是因為敵人,而是他的身體,由于考慮到印軍整營整連躲進了樹林,我們的部隊將展開搜索,敵在暗我在明,容易有傷亡。張國華原想先包圍再殲滅,誰知,印軍的心理防線已被擊垮,即使躲在樹林里,我邊防部隊搜索接近時,印軍已經無力、無心開槍了。當154團部隊搜索到印7旅旅長達爾維時,他已又凍又餓,瑟縮在一個隱蔽的角落里,他沒有抵抗,或許他壓根就沒有想過抵抗,他忐忑不安地慢吞吞地走了出來,神情沮喪。

    然而,他后來在俘虜營里心情不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我邊防部隊打仗勇猛無敵,對待俘虜竟然無微不至,以至于他后來在回憶錄《喜馬拉雅的失策》中寫道:“我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強大的不無戰勝的鄰居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達爾維從1962年初指揮第7旅,當時只有42歲,他畢業于印度軍事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參加步兵在緬甸服役,受過表揚。他是不主張與中國打仗的,或者說他是反對“前進政策”的,他對于后勤供應的困難、兵力部署也有自己的看法,據說他是自告奮勇要指揮7旅的。當時,總參謀長塔帕爾(上將)、東部軍區司令森(中將),接替無作為的33軍軍長烏姆拉歐·辛格(中將)而成立的4軍軍長考爾(中將),這些人在印度國內深得尼赫魯的賞識,但4軍下屬的第4師師長普拉沙德(少將)、7旅旅長達爾維(準將)、軍參謀長k.k.辛格(準將)當時是不主張與中國打仗的,至少在還沒有完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不能打。

    這幾個人很有想法,也很有職業軍人的素養。當然,不管后人信不信,即使達爾維們的素養再好,印度軍隊也絕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將對將,兵對兵,他們都將以失敗告終。1963年5月,達爾維從昆明機場被遣送回國,與他一起回國的還有被俘的少校以上的軍官。1965年,當印度與巴基斯坦交戰時,被委以重任的達爾維又一次指揮著1個旅。但1966年在提升少將時漏掉了他,他提出辭職,后來怎樣度過了他的一生不得而知,但他對中國充滿著友好,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雖然是慎重的初戰,但張國華畢竟久經沙場,并沒有緊張。即使擔任主攻的155團有些傷亡,他心里也著實難受了好一陣,但戰場就是戰場,犧牲是在所難免的。柴洪泉和陰法唐說“不受裁判”,何嘗又不是對115團的鼓勵呢。張國華的眼光此時已投向了達旺,夜里1點,他還在伏案研究達旺、西山口的地形。

    突然,他感到一陣昏眩,眼冒金花,大滴大滴的汗珠叭嗒叭嗒地滾落在木質辦公桌上,發出噗噗的聲響。鄧少東以為他是高山反應,畢竟才從內地回來幾天嘛,他倒了一杯水遞給張國華,張國華擺了擺手,示意他難受。董國寶走了過來,用穩當的手法在張國華人中穴位推拿,10分鐘后,張國華蒼白的臉色終于恢復了血色,一屋子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趙文進說:“司令員,你趕緊休息吧!剛才,你可把我們嚇一大跳呦!”張國華笑笑說:“沒事的,老毛病了,我這身體啊,不爭氣。”鄧少東堅持著讓張國華休息,張國華不同意,誰也不知道,張國華已經在想著把指揮所前移到旺東了。

    2008年夏天,已在北京的西藏駐京辦事處安享晚年的董國寶回憶起這一晚為張司令員推拿人中的情形時,依然禁不住淚流滿面,他說司令員的心臟很不好,可他沒有表現出來,他給每一個人的表面印象都是輕松愉快的。其實,他是努力在堅持,那種毅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21日清晨,張國華從指揮所的木板床上起身后,走到外面吸了幾口新鮮空氣。他站在石巖邊,眼望著遠方,目光炯炯,他堅毅的眼神猶如滔滔江水早已洶涌澎湃。回到屋子后,他吃了一小碗青稞面,又喝了兩杯熱水,這時,戰報又陸續送到了。步兵155團、157團和32團2營,21日上午分別對克節朗河以南山林、色兄朗溝和章多周圍進行清剿,捕殲殘敵,并以部分兵力占領了桑采拉,嘎波拉和吉山口。至此,克節朗戰役首戰告捷,殲滅印軍第7旅和其他印軍一部,俘敵旅長達爾維準將以下官兵1987名,并乘勝占領了達旺地區,逼近瓦弄。

    北京的嘉獎通過電波也飛到了前線。

    電文如下:“此次對印度侵略軍的反擊作戰,我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在高原嚴寒困難條件下,斗志昂揚,艱苦卓絕,勇猛善戰,干脆的殲滅了敵人,取得了初戰的偉大勝利。”

    張國華高興地點燃了一支煙,被鄧少東搶下了。張國華平靜地說道:“克節朗戰役說明,事實上我們已不再受非法‘麥克馬洪線’的約束了。嘉獎令立即向各部隊傳達!”

    “等一等!”鄧少東副司令員匆匆走來,將一份電報送到張國華手中。張國華接過電報念道:“前電收回……”

    大家一時不知所措,各各低頭不語,悄然離去。

    董國寶趁機為張國華測量血壓。張國華說:“國寶,再給我幾片止疼片。”董國寶為難地說:“這……”

    此時,趙文進副司令員走過來說:“軍委在原電報的后面又加了兩句話。”張國華問:“哪兩句話?”

    趙文進回答:“第一句是‘捷報頻傳’,第二句話是‘毛主席極為高興’。”張國華站起來高興地說:“把文工團、電影隊都調來,慰問鼓舞部隊,準備更大的反擊!”呂義山說:“司令員,他們早就到了。”張國華這時才哈哈大笑:“好嘛!你這個主任,早到了也不告訴我一聲。”

    張國華還不知道,遠在北京,周、朱、鄧、賀特別是陳老總、葉劍英、劉伯承、徐向前等老帥,一個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說:“這個張國華啊,真行啊!”

    小平說:“好戲還在后頭嘛!”

    劉伯承說:“我說得沒錯,國華有辦法。”

    陳毅更是蹦了起來:“我們去新德里時,尼赫魯不可一世的樣子,龜兒子些,現在到處迢(逃),給老子搜,鉆到地下也要打出來。”

    劉伯承說:“你個陳毅,說的什么話,我們的紀律還是優待俘虜的嘛!”劉伯承和陳毅感情很深,他有時候甚至稱陳毅“活寶”。

    徐帥說:“部隊的傳統還在嘛!”

    一時間,老帥們紛紛會揮毫提墨,這些寶貴的墨跡有的被送到張國華的家里,據張國華的女兒張小康回憶,當時,家里客廳里都掛不下了。

    24日上午,周總理發表聲明,提出三項建議:中印邊境問題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和平解決前,雙方武裝部隊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后撤20公里,脫離接觸;兩國總理就邊界問題舉行會談。周總理甚至提出,如果尼赫魯不方便來北京,他愿意前往新德里進行會談。

    不可一世的尼赫魯哪里聽得進去,他決意再次使用武力。他認為,7旅之所以完敗,是達爾維指揮不當,致使中國人從他們屁股后面打了個措手不及。

    此時,遠離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但對印度具有深遠影響的大不列顛——英帝國主義似乎已嗅到一種不祥之感,敏感的軍人們開始打聽,中國的前線指揮官何許人也?下一步,中國人還會行動嗎?英國人對那片高原并不陌生,此時他們甚至想到了同胞貝利曾探險走過的地方。那個地方雖已被稱為貝利小道,但貝利說了,中國人即使有行動,通過那樣的小道是不可能的。在西方人看來不可能的事,中國人往往會給他們帶來“驚喜”。事實上,我邊防部隊后來還真的通過了貝利小道。

    美國有著與他們的小兄弟英國人一樣的感覺,他們心里很清楚,在那樣的山地同中國人交手,無異于自取滅亡。畢竟,他們剛剛中國人大打出手,甚至直到現在還在遠東與中國人對峙著,他們已經領教了中國人的神出鬼沒和英勇頑強,預感到了印度將吞下一枚大大的苦果。

    蘇聯人的感情就復雜多了。他們沒想到,一向視為小兄弟的中國這般生猛。當然,他們是了解毛主席的,深藏不露、泰山壓頂、博學多才……“老大哥”畢竟還是比印度人更了解毛主席。同時,他們也沒想到印度人這么不堪一擊。蘇聯人想,他們與小兄弟中國正在吵架,說不定哪天就吵翻了,這個小兄弟既然這般生猛,經過戰爭的磨礪,畢竟對我們也是一種威脅啊。蘇聯人心里開始了一種不舒服的滋味。關鍵是新疆的我邊防部隊也在同時將印度打的屁滾尿流了,蘇聯人畢竟很在意新疆這個地方。

    (未完待續)

    【注:《井岡山上走出的“井岡山”——張國華傳》作者尚有少量存書。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聯系。參加對印反擊戰或者18軍的老戰士,作者敬贈此書,贈完為止】

    賞通緝!5月10日,天津市西青警方公開懸賞通緝22名在逃人員!

    公安機關呼吁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提供有關線索。 發現有關情況,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聯系辦案民警。每抓獲以上任何一名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將依據規定對提供線索的舉報人、協助緝捕有功的單位和個人給予人民幣伍仟元獎勵,并將保護舉報人的安全,對舉報人信息嚴格保密。

    同時,公安機關敦促在逃人員,盡快主動投案自首,爭取依法寬大處理。

    聯系人:

    石警官 13821552714

    趙警官 18622080079

    公開通緝的22名在逃人員情況如下

    ▼▼▼

    1、劉艷鵬,男,漢族,1982年11月22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津楊公路英倫名苑雅軒園17號樓1門202號,身份證號:120111198211220512。

    2、姜曉東,男,蒙古族,1986年11月10日出生,身高1.78米左右,吉林省市口音,戶籍地:吉林省輝南縣樣子哨鎮大椅山村大椅山屯,身份證號:220523198611103818。

    3、張凱,男,蒙古族,1987年7月5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中北鎮大蔣莊村何家胡同4號,身份證號:120111198707053535。

    4、王凱,男,漢族,1987年1月22日出生,身高1.78米左右,山東省萊陽市口音,戶籍地:山東省萊陽市團旺鎮莊家白廟村148號,身份證號:370682198701221656。

    5、孫德利,男,漢族,1969年9月18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天津市津南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盛字營村西四區2號,身份證號:120112196909180011。

    6、聶春亮,男,漢族,1986年4月20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黑龍江省五常市口音,戶籍地:黑龍江省五常市長山鄉大興村牟家屯,身份證號:232103198604203753。

    7、賈濱銘,男,漢族,1996年10月15日出生,身高1.78米左右,天津市南開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南開區苑西路林苑西里14號樓1門502號,身份證號:120104199610157312。

    8、張兆振,男,漢族,1986年7月7日出生,身高1.80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南里八口村東胡同5號,身份證號:120111198607072018。

    9、薛東鎮,男,漢族,1991年9月5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河北省館陶縣口音,戶籍地:河北省館陶縣魏僧寨鎮蕭村135號,身份證號:130433199109053851。

    10、劉千旋,男,漢族,1978年6月21日出生,身高1.72米左右,天津市津南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津南區雙港鎮西三合村槐樹區77號,身份證號:120112197806211617。

    11、程躍柱,男,漢族,1960年2月27日出生,身高1.76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李七莊街武臺金麗花園9號樓3門101號,身份證號:12011119600227251X。

    12、喬成海,男,漢族,1961年12月26日出生,身高1.75米左右,天津市南開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南開區紅旗南路金福里4號樓1門301號,身份證號:120104196112265819。

    13、孫世彬,男,漢族,1982年1月28日出生,身高1.73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大任莊村天任里17號樓2門402號,身份證號:120111198201282015。

    14、崔景旭,男,漢族,1993年11月15日出生,身高1.80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王穩莊鎮大侯莊村長興里2條25號,身份證號:120111199311151512。

    15、張桂梅,女,漢族,1971年3月30日出生,身高1.62米左右,天津市河西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河西區紹興道丁家花園69號,身份證號:120103197103303527。

    16、朱春杰,女,漢族,1975年2月18日出生,身高1.67米左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戶籍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 二八鎮付井村,身份證號:230121197502182847。

    17、喬治,男,漢族,1991年1月18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天津市西青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津靜路26號,身份證號:652301199101180810。

    18、樊占勝,男,漢族,1962年6月15日出生,身高1.67米左右,天津市河西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河西區三水道富江里8號院45號,身份證號:120103196206156115。

    19、吳柔,女,苗族,2001年8月28日出生,身高1.60米左右,貴州省江口縣口音,戶籍地:貴州省江口縣桃映鄉桃映村岑塘組,身份證號:522222200109281221。

    20、趙春明,男,漢族,1973年12月29日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天津市河西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河西區尖山路光明里41門315號,身份證號:120103197312290718。

    21、潘鴻年,男,漢族,1970年2月26日出生,身高1.72米左右,天津市河西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河西區解放南路玫瑰花園1號樓1門211號,身份證號:120106197002060510。

    22、茍寶良,男,漢族,1969年01月17日出生,身高1.74米左右,天津市河東區口音,戶籍地:天津市河東區 大橋道和進里9號樓4門407號,身份證號:120102196901171716。

    來源 | 平安西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振學,1962年2月生,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原黨委副書記、局長,曾任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其前身為阿爾泰山林業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等職。2019年4月,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審查調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2019年9月,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提起公訴。

    “審查調查人員與我談話,我失聲痛哭了。這是悲傷的淚水,更是悔恨的淚水,我無顏面對組織和親人,無顏面對為之奮斗40年的事業。”周振學在懺悔書中寫道,“我有負林海松濤的召喚、青山綠水的擁抱,我把‘務林愛林、務實興業,吃苦耐勞、惠民報國’的務林人精神丟棄了,把父母‘不忘根本’的教誨忘記了,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忘記了!”

    心理失衡讓他漸漸迷失自我

    寧靜的新疆阿爾泰山雪峰聳峙,被譽為“人間仙境”的喀納斯湖深藏其中。喀納斯湖及周邊林區屬于自治區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管理。

    周振學就出生在這里。生于斯長于斯的他也曾立志長大后要追隨父輩足跡,守護好這片養育他的茫茫林海。

    1981年,19歲的周振學如愿成了一名務林人。從保護森林資源和林區安全的森林警察,到護林防火辦干部,再到阿爾泰山林業局黨辦主任……憑借著踏實認真,他一路順風順水,逐步走上領導崗位。彼時的他由于敢于批判不良風氣,成了一些人口中“思想落伍”“和社會相脫離”的人。

    1996年,34歲的周振學被提任阿爾泰山林業局黨委副書記;2000年開始擔任阿爾泰山林業局黨委副書記、局長。職務的晉升,加之林區開發建設的啟動,他身邊圍繞的商人老板越來越多,高檔酒店和高消費場所進出得越來越頻繁。

    看到身邊的商人老板出手闊綽、生活瀟灑,周振學的心里愈發感到不平衡,這種心理落差讓他錯誤地認為“這才是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他必須做出改變,跟上主流,其內心堅守的廉潔奉公、艱苦樸素隨之開始動搖。

    思想上的松動,帶來行為上的隨波逐流。他開始覺得吃點、喝點、拿點是正常現象,對商人老板送的禮物、過節費、購物卡,也從過去的拒之門外變成客氣地收下。

    “也沒有特別內疚或者覺得這個錢不應該拿,覺得這就是人之常情吧。”回憶起第一次收受他人現金,周振學說。那次,一名私營業主以探家費的名義送給他1萬元。當時家庭并不寬裕的他沒有推辭。

    不久之后,一木材公司負責人送給他17萬元。這對周振學而言,是一筆巨款。拿著這筆錢,他慌了神,因害怕東窗事發,把錢退了回去。

    “錢雖然退了回去,但我的思想卻沒有歸到正位。”周振學說,“特別是看到一些私營業主通過我的職務影響輕而易舉獲得財富,讓我感受到權力帶來的好處。”他慢慢開始熱衷于為一些私營業主“提供幫助”,然后心安理得地收受他們送來的財物,從一萬到幾十萬、上百萬,數額越來越大、禮物越來越貴重。

    “這些錢和物改變了我的物質生活,也侵蝕了我的思想和靈魂。”如今,周振學幡然悔悟。就這樣,這個長年在林區生活的務林人、護林人,雖然練就了自帶“GPS”、可在密林不迷路的本領,卻終究在貪欲中迷失了自我。

    被貪念支配的他把權力“變現”,成為“山大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干了半輩子林業工作的周振學深知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然而,被貪念支配的他卻將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拋在腦后。他不再以國有林區的保護為首要責任,在抓改革發展過程中貪大求全,追求短期效應,對落實生態導向、保護優先的原則認識不到位,重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和后續產業發展、輕森林保護和生態建設,甚至打起了把綠水青山變現成自家金山銀山的算盤。

    靠山吃山,以林謀私。本來應該用于保護和管理森林的權力,被周振學用來攫取利益——幫趙某承攬管護所建設項目、幫景某結算工程款、把旅游開發項目批給邢某、為曹某在搬遷事宜上提供幫助……連森林防火監控、森林重點火險綜合治理等事關森林安全的重大項目,都成了他權力“變現”的工具。

    “項目給誰做,他看的不是資質、能力,而是關系、利益。”據審查調查人員介紹,和周振學交好的私營業主都不同程度得到了他的照顧,這些受過他“恩惠”的私營業主也非常識趣地“投桃報李”,小到其兒子上學、妻子生日送上紅包禮金,大到其出國旅游、買車、買別墅、裝修時主動代付或“借錢”,甚至在其想賣掉別墅時高價“收購”、應其要求墊資在景區內為其修建酒店謀利……周振學在其任期內非法收受、大肆索要他人財物達數百萬元,違規經營酒店也賺得盆滿缽滿。

    即便如此,周振學仍然毫無罷手之意,一次次“探底”,突破黨中央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違背確保生態功能不弱化、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的要求,多次私自變更國有林地用途,批準將林地變成開發用地,交給與其交好的私營業主建酒店、賓館。

    “(我)儼然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山大王’,靠山吃山、借林享樂、公私不分、肆意妄為,嚴重損害了國有林區政治生態環境。”周振學在懺悔書中寫道。

    一個“誤林人”帶出一批“誤林人”

    2016年,自治區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下屬某分局國有林區發生護林員勾結社會人員盜伐林木系列案件,盜伐管護區林木262株,蓄積量共計120多立方米,致使國家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社會影響惡劣。

    這一系列案件的發生,并非偶然,與周振學不無關系。

    2012年5月,周振學調至自治區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擔任黨委副書記、局長。仗著自己在林業系統任職時間長、資歷深、資格老,他逐漸形成了霸道的作風,喜歡個人說了算,處處不把黨委書記放在眼里,甚至給書記“穿小鞋”,不接受黨組織和干部群眾的批評、監督。

    “他以為這是一種能力和權力的體現,實則不僅給自己的人生埋下了隱患,也帶壞了整個天東局系統的政治生態。”審查調查人員說,與此同時,他一直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行政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與自己無關,抓與不抓都一樣”,導致管黨治黨失職失責。

    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下屬分局局長紛紛效仿周振學的所作所為,想當然地將自己擺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局長是“主角”、書記是“配角”的戲碼在下屬分局輪番上演。

    加之其自身不硬,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對上級通報問題不重視、不整改、不問責,到分局檢查指導工作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履職不力、失察失責,以林謀私、肆意妄為,使得周振學明知一些領導干部有違紀違法行為,既不愿教育提醒,也不敢嚴肅處理。

    2013至2018年間,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及下屬分局11名領導干部出現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全部以政紀(政務)處分代替黨紀處分。事后,對系統內存在的問題、隱患,既不開展警示教育,也不剖析問題原因,更不深入整改落實。

    “這導致干部隊伍中違紀問題屢禁不止,變相助長了天東局系統政治生態不斷惡化。”審查調查人員說。

    受周振學影響,天東局上下出現一批啃食國家利益的“誤林人”:他們有的違反國家勞動人事制度,弄虛作假,違規辦理相關手續;有的借分管苗圃工作之機,倒賣苗木,損公肥私;有的挪用國家專項資金違規建設別墅,借林享樂;有的非法飼養、販運野生動物,謀取利益;有的套取防災減災等各類項目資金……

    “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沒有在綠水青山中洗滌自己的心靈,反而被銅臭和私心雜念污染了靈魂。我是林海中的蛀蟲和病害,不僅褻瀆了我曾鐘愛的事業,玷污了阿爾泰山和天山的壯美林海,也破壞了國有林區的政治生態環境!”如今,周振學已明白,他終將為自己目無黨紀國法的種種行為付出代價。

    量紀量法分析

    2018年12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批準,自治區紀委監委對中央巡視組轉來的周振學有關問題線索進行初核。2019年4月7日,經批準,自治區紀委監委對周振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并對其采取留置措施。

    經審查調查,周振學存在以下違紀違法和涉嫌犯罪問題。

    在違反黨的紀律方面:周振學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旅游安排;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違反規定取得、持有、使用消費卡,借用管理和服務對象錢款,違規從事營利活動,經商辦企業;違反生活紀律。周振學前述有關行為,亦構成職務違法。

    在涉嫌犯罪方面:周振學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涉嫌受賄犯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涉嫌行賄犯罪。

    周振學身為黨員領導干部,喪失理想信念,毫無政治意識,違背“兩個維護”,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造成惡劣影響。毫無紀律底線,大搞權錢交易,道德敗壞,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行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影響極壞。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規定,決定給予其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提起公訴。

    紀法依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

    第六十七條 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或者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給黨組織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不良影響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第八十八條 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和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九十三條 違反有關規定取得、持有、實際使用運動健身卡、會所和俱樂部會員卡、高爾夫球卡等各種消費卡,或者違反有關規定出入私人會所,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第九十四條 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經商辦企業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第四十五條 監察機關根據監督、調查結果,依法作出如下處置:

    ……

    (二)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決定;

    ……

    (四)對涉嫌職務犯罪的,監察機關經調查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制作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

    ……

    第四十六條 監察機關經調查,對違法取得的財物,依法予以沒收、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涉嫌犯罪取得的財物,應當隨案移送人民檢察院。(吳莉)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