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12年過去了,兒時的夢想已經照進現實。我也有了自己的PC,回顧這一年搞機的歷程,可謂是苦樂交織、備嘗艱辛。從最開始的2400g到如今的的3700x+2070s火神,其間經歷的折騰,應該鮮有人懂。在即將跨年之際,我想向大家分享我這一年搞機的歷程和心得,致白白逝去的鈔票,在裝機上給大家一個參考!
考上大學家里人為了我的學習!(當然是我要求的)割肉放血給我買了一臺聯想筆記本——ideapad510。940m的獨顯,i5 7200U的CPU,720p tn面板的顯示器,還有通電后麻酥酥的外殼,都讓我堅信——我媽被熟人宰了。果不其然,稍微了解了一下電腦的知識后,才知道4500可以買一臺性能不錯的筆電,至少屏幕能用上1080p ips面板。
坑爹的筆電
在經過這次教訓后原來對于電腦的認知已經崩塌。于是我痛下決心,一定要把電腦吃的透透的!同樣的價錢下,臺式機的性能更加優秀。作為一個家境貧寒的大學生,性能肯定第一位,所以我把學習目標放在了臺式機上,從此開始了搞機的辛酸歷程……
當我開始試圖在頭條上學習硬件知識的時候,我才發現一個問題:數碼圈的大佬太多了,一時間的信息量太大反而影響我的判斷力和效率。當然這個問題是可以用時間來解決的。隨著每天了解的硬件知識越來越豐富,關注的數碼博主越來越多,我也形成了自己對于硬件的一些理解。在刷頭條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了一個滿是干貨的博主:因為常年嚼檳榔而略顯發達的咀嚼肌、面對鏡頭略顯羞澀的笑容、操著一口濰坊普通話,沒錯就是小凱!@小凱玩電腦 基本上小凱的每期視頻都看,學怎么裝機,學硬件搭配。
隨著對硬件知識的逐步深入了解,再加上假期打工掙了一些錢,我也準備給自己裝一臺電腦,于是就有了我的一代目配置:
一代目全家福
這套配置生于硬件最貴的時候,不含顯示器3500。
快遞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飛來,我的心情也是愈發激動,一件一件的硬件讓我有了前所未有的興奮感。或許是硬件過于精美和精密,恍惚間有那么一二刻我甚至覺得這不是地球上的科技,或者說這么高科技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一個窮學生的手里。
裝機記錄
所有配件終于全部到齊,雖然裝機的步驟已經在我的腦海中模擬上演了上百遍,但是真正拿到硬件的時候,又畏畏縮縮不斷懷疑自己,小心翼翼的比劃,生怕把那個配件弄壞。雖然不是體力活,但干的我滿頭大汗。在大家覺得不值一提的裝機,我整整耗費了六個小時。連接好所有線,按下開機鍵,一時間,風扇、主板背光、機箱燈條同時亮了起來,主板自檢通過,bios界面亮起!宣告耗時一天的裝機圓滿成功!
拿出準備好的的系統盤,按照教程認認真真的操作。終于,藍色的win10桌面亮起,我長舒一口氣,沒有著急操作,靠在椅子上,只是看著,靜靜的看著電腦安靜運行,那是真正意義上屬于我的PC。
安靜運行的pc
能讓成年人上癮的東西,一定不是甜的。裝機亦是如此。一年以來折騰硬件的經歷寫出來篇幅過大,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分上下篇來寫,如果大家有興趣,請持續關注!不知道各位有這樣的經歷嗎?
在的世界局勢是大范圍和平,局面有沖突,大規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我們還是要隨時做好迎戰準備。為了能夠在未來的戰爭中搶占先機,各國都在積極發展軍事力量,各國的士兵也都在進行艱苦的實戰演練。雖然現代戰爭更注重武器裝備,但是士兵的作戰能力是不可忽略的,面對可能會突然發生的戰爭,能否在短時間內調集軍隊有位重要,這關系著誰先拿到地面作戰的主動權,在大戰中,軍事科技雖然占比很大,但是士兵的集結能力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場戰爭是綜合實力的較量,并不單單是其中任何一個方面。
如果提起戰爭,可能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影視劇中的戰爭場景,特別是以二戰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應該都會看到類似的情節:某軍不敵敵軍,于是請求增援,但是那邊的回應是讓他再撐幾天,派出的援軍幾天后可以到達,但是問題是,幾天之后可能黃花菜都涼了,但是在當時,幾天的速度已經算得上是很快了。現代科技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飛速進步,戰爭模式受這種情況影響發生了改變,有的人覺得,現在社會這么發達,如果戰爭突然打響,再集結兵力應該不會像以前哪呀那樣慢了吧?這是當然的,以二十萬兵力為例,各個國家集結的速度不同,美國最快,集結20萬大軍是需要花費3個小時的時間,俄國的速度比不上美國,需要1的時間,中國的速度還是算得上快的,只需要半天時間就可以集結20萬兵力了。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也變得非常快,這也讓軍隊之間的信息傳遞變得更加容易。在古代人們只能通過飛鴿、書信來遠距離傳遞消息,而現在只要有網絡、有手機就可以隨時進行消息的傳遞,而所需要耗費的時間也直接縮短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而這也很大程度的改善了軍隊作戰信息的傳遞方式,以往我們只能通過狼煙、戰報員等落后的方式來進行消息的傳遞,但是在現代化軍隊中,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衛星等高科技通訊工具來快速完成消息的傳遞,并且這種方式更加具有時效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等優點。所以軍隊集結所耗費的時間也被大大縮短。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從軍隊的信息收集在依次傳到所有士兵的耳中大約需要半天時間才能完成,而整頓好一支隊伍差不多還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但是在今天,不論任何消息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遞到所有人手中,其中通信能力最優秀的就是美國,其次就是中國和俄羅斯,他們在軍事衛星以及戰略通信系統和戰術通信系統上的發展,使得全球的軍事信息化技術得以飛速發展,就比如說我們現在要集結二十萬兵力,只需要半天時間就可以做到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無論是在經濟、航天領域還是軍事上都取得了輝煌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更是史無前例了。不僅短時間內突破了美國可以制造的技術封鎖,還在一些戰斗機、超音速導彈等方面實現了彎道超車,開始進行技術反封鎖。當然還有一個判斷標準,危難時候快速的集結兵力,也是大國才能具備得行動力。美國和俄羅斯完成短時間集合并不令人驚訝,而中國甚至快過俄羅斯的半天集結20萬兵力的壯舉,這還只是正規軍,包括民兵可能更多,是國際上無數的人瞠目結舌,不敢置信,這些人總是讓人懷疑他們是故意忘記的,中國早就不再是當初的中國了,現在的中國,是經濟發展快,軍事實力強,甚至敢和美國叫板的國家。
作為一個裝機老手,一般從下單到完成交給貨主不超過兩天,不過啊魯最近經手這臺機器竟然耗時了3個月!是MOD主機嗎?非也, 事情緣由且聽我慢慢道來。
同事A老家是武漢,那天他到公司,讓我幫他裝臺新電腦,說過年帶回家送給侄子,而且他過年放假也要找點娛樂的說。經過了兩頓下館子的詳聊,定了大致的方案。當時計劃是買完配件后我這邊幫他裝好,過年直接帶回家。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于他個人的各種原因,導致他回家前電腦一直沒裝好,開始打算過完年再回來搞吧。但一月底發生了什么大家也很清楚,因此裝機計劃拖到最近才再度開啟,畢竟裝機的配件才買了一半.......
1月初買的板R5 3500X+石頭牌B450M板U套裝才1199,算是好價了,哪知道最近看已經飚到1579。
按理說這個好價應該大聲的喊出來那六個字母和感嘆號,但也許是因為疫情過后賺錢更難了,同事解封回來后居然將這套扔了某魚,聽說還賣了好價.......
但機還是要裝的,同事想要買AMD散片,以前啊魯覺得無所謂,畢竟intel的不也用了這么多年。但想起前段時間,朋友在某寶買到摔壞的R7 3700X,撕B客服獲賠20%后,只能再次購入國行R5 3600的感人事跡(約等于2800買了個R5 3600),我讓他果斷入手國行盒裝
拋開國行盒裝保修更好外,AMD的CPU買盒裝還有一個好處是,由于采用PGA封裝方式,導致散片在運輸過程中一不注意就會損壞針腳。再說了農企這么厚道都不支持盒裝,有點說不過去了
原裝菜雞散熱
選的CPU是R5 3500X行貨,6核心,沒有超線程設計,默認頻率3.6GHz,加速頻率4.1GHz,難怪這么多人說AMD三代銳龍是出廠灰燼版。神舟數碼代理,這家應該可以說是老牌代理了,從啊魯07年接觸DIY硬件就已經知曉它的存在,Intel的CPU也有很多家是它家代理的。
主板方面,把啊魯自己手上的微星B450M MORTAR MAX出給了同事,有人說給同事用二手,我良心會不會痛?當然不會,畢竟當事人也同意了。他說疫情減輕后有工作就不錯了,升職加薪短期內不敢期望,因此能省一點是一點!售后方面主板官方支持個人到府收送,感覺比京東還高效直接。
微星B450M MORTAR MAX 由B450M MORTAR更新而來,為了應對Ryzen 2代,BIOS芯片儲存容量變大,好處就是RAID功能以及Click BIOS 5回歸,,如果不是強迫癥沒必要平行更換,當然如果是RAID用戶,還是建議更換。
再者就是MOS管供電散熱片和南橋芯片散熱片顏色由前代銀灰變為黑色,且MOS散熱片多了“MAX”字樣,以示升級版身份。
4根內存插槽,最大支持64GB容量,內存頻率方面。如果你買的內存XMP支持超高頻的話,可直接開啟,飚到DDR4 4133MHz不是夢。
雙路M.2接口,雖然只有第一路接口支持高速NVMe協議,但M.2接口的固態也比SATA接口的2.5英寸固態省位置的說。
南橋散熱片,下面的JRGB2針腳可連接12V RGB光污染設備..............
4個SATA 6Gb/s1接口,支持StoreMI技術,利用M.2固態硬盤為機械硬盤加速。
騷紅色的USB3.1 Gen 2(Type-C+A)、DP、HDMI接口一應俱全,音頻方面,帶S / PDIF的金色音頻插+尼吉康液態音頻電容,這個細節做得不錯,雖然這個價位的用戶不少都是木耳屬性,但有總比沒有的好。
下單時的自營內存價格其實已經上漲(現在又降回來了),于是投向了順豐發貨但價格相對便宜的第三方。宇瞻ARGB黑豹DDR4 3200 8G x2套條,價格適中,金色皮膚搭配水晶燈,支持臺系三個大廠主流主板的各家燈效同步。
另外,R5 3500X已經默認支持3200MHz頻率的條子,8G x2組建雙通道滿足目前主流應用也是妥妥滴。點亮后進BOIS里面直接點A-XMP 加載默認,按F10保存退出完事。
內存和固態就暫時8GB*2 和512G,等618到了再湊個4T的機械盤當倉庫,512GB的固態就選個大牌。東芝,哦不,現在改名叫做鎧俠RC500 512G NVME M.2固態硬盤,比大哥RD500 性能弱一些,但同樣顆粒原廠及5年保。
顯卡方面原本朋友是想買RTX2060super的,同樣是為了省錢而降低預算,問啊魯自用的RTX2060卡賣不?啊魯之前白嫖了一塊RTX2070super,老卡正愁著賣。難得遇到熟人裝機,此時不賣更待何時?于是就將自己在保的影馳RTX2060 GAMER出給他了,他省錢的同時我也省了撕逼魚的苦惱,豈不美哉?
顯卡正面、背面以及頂部都有設計燈效,性能方面,帶RTX的大頭顯,玩光線追蹤大作是妥妥的,尤其DLSS更新為2.0版本后。
安鈦克機電套裝,金牌全模組啥的就不先不考慮了,價格幾乎高出一倍(對比入手時優惠價)。這里直接用650W銅牌,就算后期升級換顯卡也不考慮更換電源啦。
VP650W 銅牌,主動PFC架構,單路12V+輸出600W,應付礦卡580或者590也是綽綽有余。配備12CM的靜音風扇,有效降低電源運行產生的噪音。
直出網包線材,主板24PIN和CPU 8PIN(4+4)各一,長度方面也都支持走背線。
機箱為安鈦克暗黑系-弒星者DP301M,支持的版型最大為MATX,比常見的ATX機箱小一圈,放在桌上也不會太占地方。
鋼化玻璃大側透+前置面板內嵌ARGB的LED燈條,支持華碩、微星、技嘉等光效同步,不過機箱內部后置僅僅標配一把120靜音風扇,想要玩ARGB燈光污染的需要另行購買。
I/O區域配置分別為:開關鍵、前置面板argb LED燈效控制鍵、USB3.0x2、前置音頻3.5mm輸入/輸出孔和重啟鍵。位于前置面板的頂部,考慮到機箱放在桌面上使用的話,略顯不便;另一個就是I/O區域上置,容易進灰。
上置出風口帶磁吸式防塵網,同樣底部電源安裝位進風處也配備了防塵網,方便取下清理。
兼容性方面,微星B450m 迫擊炮和影馳RTX2060 Gamer安裝無壓力,具體支持的版型和顯卡長度參考上圖。
一次點亮,毫不費事。換上50包郵收回來的幽靈棱鏡,整體燈效還是很不錯的,可惜少了RGB根控制線,否則還能RGB光效同步。
按照同事原話來說,不就是跑個分嘛,我回家下載個魯大師給你截個圖。后悔裝機當天沒有進BIOS開啟下A-XMP,更后悔沒有提前下載好介幾個測試程序。開機狂按delete鍵進入微星BIOS界面,進入高級模式找到A-XMP選項,加載預設模式,開啟后再小調一下CPU倍頻,電壓默認,F10保存退出,開機進系統。以下測試成績均為R5 3500X 超頻至4.2GHz,內存超頻至DDR4 3600MHz 8G*2雙通道下測試所得。
喜聞樂見的娛樂大師跑分,順便把整體硬件配置一同曬來。年前750到手的真香3500X,話說這塊2060在3500X帶動下竟然沒過24w,東芝鎧俠次旗艦破了6W分,總分41W,順便給頒發了流暢度滿分100的吃雞認證。
順便吐槽下廣州移動光纖,除了下載上述的魯大師比較給力以外,下載其余測試軟件及其不配合,從下午四點多到測試軟件全部安裝完畢愣是耗時到晚上八點。。。。一份香菇滑雞已安排。
R5 3500X OC@4.2GHz CPU-Z單核511、多核2841,比起頻率隨便上5.0G的i5 9600K等還是有著些許差距,當然相比同級對手i5 9400F而言,有一定程度的領先。
國際象棋性能得分18418
宇瞻RGB黑豹DDR4 8Gx2 在BIOS加載預設參數,時序16-19-19-39 3600MHz時,AID 64的內存讀取速度已經飚到51000MB/S,復制性能達到48000MB/s,延遲69.0ns,不過由于單Die架構的緣故,R5 3500X的寫入性能相對偏低。
由于暫時只有一塊固態,系統+游戲安裝雙用途,簡單分了2個區。C盤100G做系統盤,剩余歸D盤。AS SSD Benchmark連續讀寫和官方標稱相差不大,比較接近。
Crystal DiskMark 連續讀寫均超過官方標稱的讀取1700 MB/s和寫入1600MB/s。
3DMark各主要基準測試結果一覽。
由于網速緣故,就沒有進行游戲實測,通過游戲加加簡單的測試下,1080P下《絕地求生》可以極致運行,《荒野大嫖客2》也可以完美暢玩,相信這樣的游戲表現,同事的侄子應該會滿意。
他侄子用上了新電腦的畫面,話說桌面放著紙巾跑3DMARK是什么鬼?
這次裝機歷經3個月,堪稱啊魯裝機時長最久的一次了。裝機的配件也因這個疫情而產生了變化。不得不說這個疫情確確實實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祝各位復工復產后的值友能多賺多買,種草不斷剁手不斷!感謝閱讀全文,歡迎各位關注評論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