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方面沒什么變化,Aurora R16 保持了此前的外形設計,體積比上一代縮小了 40%。
該機搭載英特爾酷睿 i9-14900KF 處理器,配備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顯卡,將于 10 月 17 日開售。
除此之外,Aurora R16 還配備了 64GB 雙通道 DDR5 內存,提供 4TB SSD 和 1TB SATA 驅動器,并且采用了 1000W 鉑金級電源 。
定價方面,該機起價為 2200 美元,而 i9-14900KF、RTX 4090、32GB DDR5 內存、2TB PCIe SSD 版本為 3499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5578 元人民幣)。
Alienware 還透露,它正在擴展 Alienware Hive 計劃,以包括三個新的流媒體:Caylus、Sydeon 和 SypherPK。
者有位朋友叫小K,目前是一名IT公司職員,前段時間小K找到筆者,想要我給他推薦一臺萬元內的筆記本用來辦公和日常使用。原本按照筆者的想法應該給他推薦幾款輕薄本,但在簡單詢問后了解到他希望能買一臺性能強一些的產品,因為他在公司需要使用到PS等設計類軟件,雖然原本在用的7代CPU輕薄本也沒太大問題,但小K還是希望買一臺性能更強的電腦。
繼續交流了一會,原來小K還希望新電腦能簡單玩玩《APEX英雄》和其他一些游戲。“早說嘛,你要玩游戲就直說,還拐彎抹角扯什么PS、LR。”筆者嘴上比較無奈,但還是從電商為他推薦了幾款最近比較熱門的游戲本產品,可是小K看了看卻表示為什么推薦的產品里沒有外星人?
小K非常喜歡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你的預算才一萬塊,雖然也不算少,但是買外星人哪夠啊,其他牌子便宜量又足,你從里面挑一個就行。”筆者回答小K后想通過事實反駁一下,于是搜索了一下外星人筆記本,可沒想到的是外星人的15 R4正在打折,標配版正好賣9999元。雖說不算新品了,顯卡也并不是最新的RTX 20系型號,但降價后確實符合小K的預算,所以筆者就把鏈接給到了他。
京東的購買頁面
沒想到小K看了之后一眼愛上,直接就打算付款了,筆者趕忙進行了勸阻。“這個雖然是外星人的主力機型,可9999這個版本配置是i5-8300H處理器,8GB DDR4 2400內存,128GB SATA固態+1TB機械硬盤,GTX1060的產品,現在看來稍微有點過時了。“筆者繼續耐心解釋道:”現在已經有了RTX 20系顯卡,游戲本內存也全都是等效2666MHz的內存,而且128GB的 SATA固態又小又慢,雖然不能說不夠用,但是明顯跟不上時代了,你可要冷靜啊。“
小K聽了之后十動然拒,他的解釋是:”以前上學的時候就喜歡外星人電腦,但那時候買不起,現在趕上打折有能力買了那就當還原了,而且這個配置也夠用了。“既然他這么說了,筆者也沒有道理再做勸阻,不過小K確實有PS等軟件的使用需要,之前還自己預備了新的固態硬盤,所以筆者就給了他一些升級改裝的建議,下面我來簡單說一下。
近期內存在降價,小K購買時花費399元
Alienware 15 R4的CPU和GPU均為BGA封裝,無法更換和升級,所以我們只能從存儲方面下手。這臺電腦的內存是8GB的DDR4 2400美光原廠內存,僅有單通道,因此添購一根內存組成雙通道很有必要,不僅性能有提高,大內存也對軟件使用和游戲性能有積極作用。正好最近金士頓的DDR4 2666內存在打折,于是筆者讓小K買了一條,其實內存頻率不匹配不會影響使用,未來也有升級空間。
而硬盤這邊的動作比較大,因為原配的128GB海力士SATA固態有點太寒酸了,所以筆者建議小K買一塊M.2 NVMe固態,小K知道MLC顆粒好,于是筆者推薦他通過淘寶買了一塊512GB的SM961(小K還是比較有錢的),算是便宜量又足,性能壽命也強,不過筆者還是建議不太了解DIY硬件的同學購買盒裝行貨的產品。
而電腦自帶的1TB機械硬盤其實還是很不錯的,是一塊7200轉的2.5英寸希捷酷魚Pro,厚度是7mm,正常來講完全夠用了,但小K早早就從美亞渠道買了一塊1TB的三星860EVO,這次既然有現成的那就用上了,這塊機械硬盤就弄個硬盤盒當移動硬盤用吧。簡單說完升級的內容,下面給大家看一看安裝過程。
海力士SC311與帶DIY馬甲的SM961
Alienware 15 R4的后蓋很好拆,擰下螺絲就能取下來,所以我們就不贅述了。上圖中上面那個是海力士SC311 128GB SATA固態硬盤,做工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容量和速度雙硬傷,只能跟它說拜拜。下圖就是我們新購的512GB三星SM961,已經自行安裝了散熱鋁片來避免高溫問題(綁上的皮筋套其實用處不大)。
希捷酷魚Pro 1TB
這就是Alienware 15 R4的原裝機械硬盤,雖然還是不錯的,但機械硬盤現在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響應時間和隨機讀寫性能是機械硬盤無法解決的硬傷。
三星860EVO 1TB
這是我們準備換上的三星860EVO 1TB,作為筆記本的倉庫盤來說已經算挺奢侈了,其實正常來講用這塊硬盤當作系統盤已經足夠使用,普通消費者選擇系統盤不必一定去追求NVMe的高性能,因為實際使用中并不會出現明顯的差距。
添置內存
添加內存是很簡單的事,Alienware 15 R4帶有兩個內存插槽,所以只需將額外的內存裝進去就OK了。雖然內存的確存在兼容性方面的問題,但大廠生產的內存都能夠做到對主流品牌產品的兼容,兩根不同品牌不同規格的內存也是可以一起使用的,當然大家如果能選配相同的內存自然更好。
全部安裝好的樣子
那么上面就是升級后的全貌了,Alienware 15 R4共有三個M.2接口,其中一個是m.2 2242規格,不能安裝常見的2280規格固態硬盤,而2.5英寸硬盤位只有一個,想想過去的外星人電腦甚至是能夠提供三個2.5英寸硬盤位的,內存插槽也只有兩個了,不過現在帶有四個內存插槽的游戲本也確實越來越少見。
安裝完畢后我們在SM961上面安裝了系統和軟件,并通過Intel XTU軟件將i5-8300H解鎖了功耗限制、睿頻時間限制,并降低了100mv核心電壓來減少滿載功耗。下面來簡單看一看測試結果。
CPU跑分
雖然給CPU解鎖了一下,但在測試軟件中提升并不明顯,這是因為軟件所給的壓力其實不夠大。i5-8300H是一顆四核八線程處理器,四核睿頻3.9GHz,雖然規格遠不及六核十二線程的i7-8750H,但是對筆記本的散熱來講壓力要小得多,也就更容易保持穩定的性能發揮。
SM961跑分表現
SM961在Alienware 15 R4上的表現并不理想,但這也是筆記本的普遍問題,較低的北橋頻率和內存性能使得NVMe固態硬盤沒法發揮出極限性能,但這個表現也絕對不算差了。
860EVO跑分表現
而860EVO是SATA通道的產品,性能發揮就十分良好,這基本是同類硬盤在跑分軟件中的頂級表現了。不過跑分歸跑分,TLC顆粒固態硬盤在跑滿SLC緩存后就會掉速,所以如果大家有頻繁的大文件讀寫需求還是抓緊購買所剩不多的MLC顆粒產品比較要緊。
內存與緩存測試
而我們添置的金士頓DDR4 2666MHz 8GB內存原本時序是CL15-17-17-35,基本是目前等效2666MHz筆記本內存中時序最低的,可惜與原裝內存搭配后只能以CL17-17-17-39來運行了。如果想要讓它正常發揮,小K必須要購買同款金士頓內存,否則因為時序不匹配可能同樣會降頻到2400MHz。
這臺Alienware 15 R4自此也就進入到完全體狀態了,8300H處理器性能發揮非常充分,滿載狀態下主頻能夠保持在3.9GHz不降頻,值得一提的是GTX1060在這臺電腦上的表現也很出色,游戲時核心頻率可以達到1800MHz以上,甚至在超頻后也能將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大內存和海量固態存儲空間兼備的情況下用來進行視頻剪輯、圖片處理工作也就有了更高的效率,確實符合了小K的需要。
那么大家看完了有什么看法呢?大家在購買了新筆記本后都做過哪些升級和改造?歡迎在下方評論區進行交流,不過吐槽小K人傻錢多就免了哈。
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AMD 于今年 10 月推出基于 RDNA 3 架構的 Radeon RX 7900M 移動 GPU,由外星人 m18 游戲本首發。國外科技媒體 NotebookCheck 帶來了 m18 新款筆記本詳細評測,IT之家附上主要內容如下:
外星人 m18 游戲本搭載了基于 RDNA 3 的 Radeon RX 7900M 16GB 顯存移動 GPU,此外還配備了 AMD Ryzen 9 7945HX CPU。
CPU 測試方面,相比英特爾酷睿 i9-13980HX 處理器,Ryzen 9 7945HX CPU 單線程性能慢了 5-10%,不過多線程性能提高了 10%。
存儲方面,評測機使用鎧俠的 M.2 SSD,型號為 XG8 KXG80ZNV1T02,是一款高端 PCIe4 x4 NVMe SSD,傳輸速率最高 6300MB/s。
新的 Radeon RX 7900M GPU 比上一代 Radeon RX 6800M 快得多,Notebookcheck.net 補充說,相比 6800M 的性能,提高了 2 到 2.5 倍。
在對《賽博朋克 2077》和《F1 22》的一些測試中,該網站注意到 RX 7900M 和移動版 RTX 4080 之間的 FPS 差異為個位數。
不過 Radeon RX 7900M GPU 啟用光線追蹤之后,游戲幀率會下降 15% 到 35% 左右。
與 FSR3 相比,NVIDIA 的 DLSS 3.x AI 升級以及幀生成提供了巨大的幫助,FSR3 沒有提供與 DLSS 3.x 相同的增益,現階段支持 FSR3 的游戲數量也不是很多。
賽博朋克 2077 v1.6 在 Radeon RX 7900M 驅動的 Alienware M18 游戲筆記本電腦上以 1440p 的超預設以 93FPS 運行,而在基于 RTX 4090 的 m18 R1 游戲筆記本電腦(配備酷睿 i9-13980HX 處理器)上,游戲幀率為 102FPS。
在《賽博朋克 2077》中啟用光線追蹤后,Radeon RX 7900M 在 1080p 下在 Ultra 預設(禁用 DLSS)下 RT 的平均幀數降至 41FPS,而 RTX 408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 RTS 為 65FPS。
IT之家附上詳細測試原文,想要深入了解性能和各項參數的用戶,可以點擊這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