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酷睿 Ultra 系列處理器由 Meteor Lake 架構(Intel 4 制程工藝)打造,它進一步提升了處理器能效,采用了全新的分離式模塊化設計,在原有的效能核與性能核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了低功耗島(低功耗效能核心)的設計,內存控制器、視頻編解碼器、顯示處理單元和 NPU 等部件集成于其中,可以在低功耗狀況下也實現一定程度的完整運行。
另一方面,英特爾也在 AI 方面有所投入,以 CPU+GPU+NPU 的形態實現了更強的 AI 處理器能力,據英特爾官方表示,酷睿 Ultra 處理器的 AI 算力可以達到 34TOPS,同時它還支持僅使用 NPU 進行運算,節省功耗。
這一次發布的酷睿 Ultra 處理器包含了兩個產品線,分別是 H 系列和 U 系列。其中 H 系列目前提供了四款產品,分別是 Ultra 7 165H、Ultra 7 155H、Ultra 5 135H 和 Ultra 5 125H,這些處理器標配了 Arc 銳炫 GPU,具體的核心配置可以參考下圖:
U 系列也包含了四款產品,分別為 Ultra 7 165U、Ultra 7 155U、Ultra 5 135U 和 Ultra 5 125U,具體的核心配置可以參考下圖:
值得關注的是,U 系列的 Ultra 處理器在 GPU 方面有所不同,換成了“英特爾顯卡”,執行單元的數量也減少為 64 個。
此外,還有 H 系列的 Ultra 9 185H、U 系列的 Ultra 7 164U 和 Ultra 5 134U 將會在 2024 年第一季度登場。
目前,搭載第一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已經陸續上市,喜歡的朋友已經可以考慮選購了。
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科技產品選擇的性能要求可謂是越來越高。今年春節無奈于疫情的困擾使得大家不能出門,我們終于可以安心坐在家里為國家做貢獻了。既然不能出門,那么不妨學點小知識吧,小編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集顯與獨顯的區別。
為什么會有集顯和獨顯?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電腦里的一項基本配置顯卡的存在,才會有以上的區別。
獨顯
顯卡全稱是顯示器接口卡,它是顯示器最基本的配置,非常重要,它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的是輸出顯示畫面圖象的任務。它連接電腦主板,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化成模擬信號進而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并且可以進行畫面圖像處理,提升電腦的整體運行速度。
集顯
目前顯卡可以分為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兩種,我們根據它們的長相便可以對其進行區分。直接安裝在 主板上的顯卡就是獨立顯卡,集成在芯片內部的就是集成顯卡,由于體積過小我們一般看不到它。一般在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上,因為要考慮到便攜輕薄的原因,獨顯就不能夠使用了,所以此時集顯是個好選擇。
集顯 獨顯有啥區別?
因為二者的物理形態完全不同,所以性能上有著較大的差異。首先咱們來說說獨立顯卡,它擁有獨立的GPU核心,顯存芯片等設計所以性能比較強悍,與集顯相比來說就是功耗較高。而集成顯卡因為設計在芯片內部的原因,在工作時需要調用電腦內存來當作顯存使用,所以雖然功耗比較低,但性能也相對較低。
寫在最后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明白了二者之間的關系,關于硬件知識其實需要我們長時間的來學習。關于選購建議的話,小編想說買就買能力范圍內最貴的就可以了,貴真的有貴的道理。
(7371318)
、集成顯卡(集顯)
定義與工作原理
集顯,即集成顯卡,是將顯示芯片、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集成在主板上的一種顯卡形式。它不需要獨立的顯存,而是占用系統內存的一部分作為顯存。集顯的顯示核心與北橋芯片或處理器集成在一起,共享系統內存和處理器資源。
性能特點
1. 性價比高:集顯的成本相對較低,適合預算有限的用戶。由于集顯與主板或處理器集成,無需額外購買顯卡,因此可以降低整體成本。
2. 功耗低:集顯的功耗通常較低,適合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有助于延長電池續航時間。
3. 性能受限:集顯的性能相對較弱,無法滿足高端游戲或圖形處理需求。在處理復雜圖形或高清視頻時,可能會出現卡頓或延遲現象。
利弊分析
利:性價比高,功耗低,適合日常辦公、網頁瀏覽和簡單圖形應用。
弊:性能受限,無法滿足高端游戲或圖形處理需求。
適應性
集顯適用于日常辦公、網頁瀏覽、視頻播放等輕量級應用。對于需要處理大量圖形或進行復雜計算的專業用戶來說,集顯可能無法滿足需求。
二、核心顯卡(核顯)
定義與工作原理
核顯,即核心顯卡,是將顯示核心與處理器集成在一起的一種顯卡形式。核顯的顯示核心位于處理器內部,通過處理器內部的高速總線與內存進行通信。與集顯相比,核顯的性能更強,但功耗也相對較高。
性能特點
1. 性能提升:核顯相較于集顯在性能上有一定提升,能夠應對一些中等負載的圖形任務和較低要求的游戲。
2. 功耗適中:核顯的功耗介于集顯和獨顯之間,適合在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中使用。
3. 成本較低:由于核顯與處理器集成在一起,無需額外購買顯卡,因此可以降低整體成本。
利弊分析
利:性能較集顯有所提升,功耗適中,適合輕量級游戲和中等負載的圖形任務。
弊:性能仍無法與獨顯相比,無法滿足高端游戲或圖形處理需求。
適應性
核顯適用于日常辦公、網頁瀏覽、視頻播放以及輕量級游戲等應用。對于需要處理大量圖形或進行復雜計算的專業用戶來說,核顯可能無法滿足需求。
三、獨立顯卡(獨顯)
定義與工作原理
獨顯,即獨立顯卡,是獨立于主板之外的顯卡形式。它擁有獨立的顯存和圖形處理單元(GPU),通過PCI-E等接口與主板相連。獨顯的性能強大,可以處理復雜的圖形和視頻輸出任務。
性能特點
1. 性能強大:獨顯擁有獨立的顯存和GPU,可以處理更加復雜的圖形和視頻輸出任務。在進行高負載的圖形處理任務時,如游戲、3D建模等,獨顯能提供更加流暢、細膩的畫面效果。
2. 可擴展性強:獨顯可以通過更換更高級的顯卡來升級電腦性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圖形處理需求。
3. 功耗較高:由于獨顯需要獨立的供電和散熱系統,因此功耗相對較高。這可能導致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時間縮短,或在使用臺式機時增加額外的電源負擔。
利弊分析
利:性能強大,可擴展性強,適合高端游戲、圖形設計和專業應用。
弊:功耗較高,價格相對較高。
適應性
獨顯適用于高端游戲、圖形設計、3D渲染等高性能應用。對于需要處理大量圖形或進行復雜計算的專業用戶來說,獨顯是不可或缺的。同時,獨顯也適合需要長時間穩定運行的大型游戲或視頻編輯等應用。
結論
集顯、核顯和獨顯各有優缺點和適應性。在選擇顯卡時,用戶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顯卡類型。對于日常辦公、網頁瀏覽和簡單圖形應用來說,集顯和核顯已經足夠滿足需求;對于需要處理大量圖形或進行復雜計算的專業用戶來說,獨顯則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