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先要知道的是為什么要幫助計算機散熱?我信相電器會發熱是眾所周知事,而計算機也不例外。當計算機的運算部件負荷過大的時候就會散發出大量的熱力,而溫度超過某一個數值的時候,它們就會自動減慢工作的速度來降,低發熱量甚至停止工作以保護硬件。
我們使用水冷最大的原因并不是為了大大加強計算機的散熱效能,而是為了計算機在高負載底下依然可以保持安靜。若果你在追求散熱效能的話我覺得塔式散熱器是一個有更高性價比的選擇,在同價位上的風冷散熱器會比水冷散熱器有更為出色的效能的。
雖然大部份人都只會在CPU上使用水冷散熱,但其實水冷散熱還可用在顯卡甚至某些支持水冷散熱的主機板上
計算機的水冷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分體式水冷,即是計算機內有很多特別的喉管連接著不同的計算機部件那一種。用家可以自行選擇不同的水冷配件來組合出自己理想的水冷系統。
分體式水冷是需要你拿回來自行組裝,自己灌水的 由于每個人的水平都不一樣 而且用的水也不一樣 所以容易出現漏水 和金屬部件容易被腐蝕的問題,還要考慮怎么走管就怎么走管,我覺得分體式水冷是發燒級計算機玩家的標志。因為要在計算機內使用分體式水冷不單止要投資很多錢在水箱、水冷頭、水泵等等的配件上,還需要過人的計算機安裝經驗及膽色,所以分體式水冷門檻比較高。
第二種就是一體式水冷,相比起分體式水冷,這種水冷系統可以即拆即用而且易于安裝,所以是大部份用家的選擇。
這兩種水冷散熱系統的基本原理都是,冷卻液透過水泵及喉管,在水冷頭及水冷散熱器(冷排)之間形成一個循環,那冷卻液會在水冷頭吸收計算機零件的熱力,然后在水冷散熱器(冷排)散走吸收了的熱力,最后冷卻液會返回到水冷頭重覆剛才的步驟。
看到最后大家也大體知道了解了如何“把玩”水冷。一套分體水冷的平臺能夠彰顯你的個性;一套水路特異的散熱系統能夠使更多的人向你投入羨慕的眼光;水冷已經逐漸流行,并且滲透到了DIY的每一個角落,沒玩過分體水冷,你還在自以為是資深DIY玩家?
在一體式水冷在CPU散熱領域已經非常普遍了,AIO一體式水冷因其簡單方便的安裝過程,良好的散熱效果再加上一定的保修年限逐漸贏得了玩家們的信任,雖然說極限散熱效果不如分體式水冷,但勝在入門門檻低。
時過境遷,如今電腦中的發熱大戶已經逐漸的從CPU轉移至GPU了,這十年顯卡的性能提升幅度遠大于CPU的提升,同時功耗也是一直在增長,以前的雙風扇風冷散熱器很難壓得住現在的旗艦級顯卡了,基本上用料好一些的旗艦級顯卡都是三風扇+多銅管散熱,在長度以及厚度上都對機箱提出了新的挑戰。
ID-COOLING作為一個在水冷、風冷散熱器都頗有建樹的散熱器廠商,很早就看到了玩家們的痛點,在幾年前就推出了ID-COOLING FROSTFLOW和ICEKIMO兩代 240 VGA AIO一體式顯卡散熱器,在DIY市場上引起了不少玩家的注意,不少玩家為了免受顯卡高溫、大風噪的襲擾就選購了這款一體式顯卡水冷散熱器,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們超能網還曾經對第二代的ICEKIMO產品進行過評測。
現在與時俱進,ID-COOLING正式推出了這個系列的第三代產品-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改良,讓我們通過下面的評測一起看看新型號的實際表現吧。
首先是產品外包裝,這是一個非常碩大的盒子,整體依舊采用ID-COOLING的祖傳黃黑配色,包裝中央就是今天的主角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顯卡水冷散熱器,右上角還寫著幾大板廠的RGB效果支持LOGO,看樣子這款散熱器的燈效完全不用擔心,支持與主板同步的5V3針的ARGB燈效。
包裝里的配件比較多,我們一個一個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次的“一體化24025風扇模塊”,ID-COOLING在一開始就直接將兩把風扇合二為一了,這種一體化設計能提供更好的效能、更便利的安裝過程、以及更少的線材數量,顯著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這兩把“24025”風扇的基本參數如下:風扇轉速為900-2000RPM、MAX風量為56.5CFM、24025風扇采用雙滾珠軸承,供電接口為4PIN外帶一個5V3針的ARGB接口,可用于主板聯動燈效。此外,整個“一體式24025風扇組”的尺寸為245mm*120mm*27mm。
緊隨其后的就是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顯卡冷頭+泵排一體的240冷排了。與之前兩代產品外形都是不規則的多邊形設計不同,這次的顯卡冷頭設計還是比較方正的,顯卡冷頭的金屬鐳雕外殼質感相當不錯,一個大大的“X”位于風扇側面,填補了右側的空白。
再來細看顯卡冷頭背面,這次的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依舊采用水冷+風冷的融合散熱方案,AIO冷頭銅底直接帶走GPU核心的熱量,輔助風扇直吹顯卡PCB,為其余的零部件例如顯存、和VRM等降溫。(這個時候就看出來HBM的好處了)
冷頭左側這款小風扇代號“9215”,風扇轉速為800-2500RPM,MAX風量為44.3CFM,風扇的軸承采用HB液壓軸承,壽命更持久更耐用。整個冷頭蓋的尺寸為218mm*108mm*31.7mm。
這次的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還在冷頭的固定位置做了新設計,有三檔調整空間,通過調整冷頭與金屬外殼的相對位置,可以間接的控制風扇與供電模塊之間的相對位置,使其表面覆蓋的散熱顆粒獲得充足氣流。
此外,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又一優化改進就是更換了水管的走向,之前的兩代散熱器水管都是從PCB側面穿出,但到這一代為了顯卡側面的美觀度,水管改為后出,配合金屬鐳雕外殼,質感與兼容性俱佳。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冷排,這次的冷排是240的鋁排,尺寸大小為285mm*120mm*30mm,它可以直接與之前的雙風扇模塊“合體”,乍一看沒啥特殊的,但其實這塊冷排內部另有玄機。
沒錯,整套系統的核心-水泵就在冷排中,這種泵排一體設計可以讓動力前移,水流更容易通過冷排水道,從而加速熱交換。水泵的工作電壓為12v,額定轉速為6500RPM,水泵流量為240L/H,水泵揚程為1.8m水柱,工作噪音≤24.0dB(A)。
在配件上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還是比較全面的,對于支持的顯卡都配備有專門的扣具、如果你的顯卡本身就自帶散熱片那是最好的,沒有的話也不要擔心,在顯存與MosFET的部分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也提供了散熱片讓玩家貼合,高效排出熱量。此外,配件還有RGB擴展線、供電擴展線以及一管硅脂。
但注意,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不支持RTX 30系列顯卡以及RX 6000系列顯卡,且短PCB的顯卡也不支持,最后供電模塊設計在PCB右方的也不支持,因為這樣風扇無法吹到這些發熱元器件,會有過熱的危險。
本次安裝我將以AMD Radeon RX 5700 XT為例,進行詳細水冷散熱器安裝演示,之后還準備了其余顯卡的兼容性測試。
公版的RX 5700 XT造型還是很漂亮的,渦輪風扇上方還擁有一個彎折設計,官方宣傳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進風量優化散熱。但其實這個實際意義大于實際,我們都知道這張卡的散熱能力還是比較差的,這個設計沒能起到什么關鍵性作用。這里故意彎折的意義其實更多的是RDNA架構宣傳的Slogan“Bend The Rules”打破(掰彎)規則的表現,因此為了測試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選擇這張卡最合適不過。
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側面
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PCB
在拆卸下來PCB之后,我們要對原裝的石墨烯散熱片殘渣進行清理,并使用新的硅脂均勻的涂抹在GPU核心上,同時把供電MosFET、顯存都要使用自帶的導熱片貼好,防止這些元器件過熱燒毀,這里可以看到原裝MosFET上自帶的導熱貼大小正合適我們就不用再額外貼合導熱片了,只需要在顯存上貼上導熱片即可。
顯存上的導熱片細節
我們使用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自帶的螺絲包找到四個背板螺絲擰緊固定好,確保顯卡核心與純銅底座可以完全貼合。
我們再把240冷排與之前的風扇用螺絲固定好,整個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安裝過程就完畢了。
安裝后RX 5700 XT正面
安裝之后我測量了一下“新顯卡”的尺寸,由于散熱器本身比PCB還要短小,其實長度上沒有什么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散熱器的高度會高出21mm,這個范圍應該可以被大多數機箱側板所兼容,但是ITX機箱就不一定了,尤其是非A4的ITX,選購之前一定要看好顯卡本身的高度再加上21mm看看是否有冗余空間。
安裝后RX 5700 XT側面
安裝在機箱頂部
我們考慮到大多數人使用的機箱水冷支持都是前置360加上頂部240/280的組合,因此這次的實際安裝選擇了先馬的易大師機箱進行舉例,可以看到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支持頂部安裝,這個時候CPU散熱器要么選擇風冷,要么選擇安裝在前面板。
安裝后在機箱前部
當然你也可以把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240冷排直接放到前面板,但是此時注意一定要像圖中一樣把帶有水泵的一端朝下,這樣可以最大化散熱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安裝在機箱底部,這個時候對機箱底部的電源可能會有一定的散熱壓力,總之最好的安裝辦法就是安裝在機箱前面,頂部與底部作為一個備選方案。
我們隨后還對其余幾款顯卡型號進行了兼容性測試,由于篇幅原因就不放出詳細的安裝過程了。但注意,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不支持RTX 30系列顯卡以及RX 6000系列顯卡,且短PCB的顯卡也不支持,最后供電模塊設計在PCB右方的也不支持,因為這樣風扇無法吹到這些發熱元器件,會有過熱的危險。
溫度測試是在裸機平臺的環境下進行,環境溫度約為25℃,使用3DMark Time Spy Extreme壓力測試作為滿載項目,數據通過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記錄,以下為滿載溫度的測試曲線:
在開始測試之前可以看到,風冷狀態下的RX 5700 XT公版待機溫度約為52℃,隨著顯卡負載的壓力增加溫度逐漸來到了85℃,此時顯卡還出現了降頻的情況。與此對應的水冷改造之后的表現就好很多了,滿載最高溫度也不過53℃,比RX 5700 XT風冷狀態時的待機溫度還要低上一些,看樣子改完水冷之后的溫度表現確實不錯。
在散熱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溫度表現相當不錯,但這樣的成績是否犧牲了其噪音表現呢?我們在密閉房間內,測試了其滿載下的噪音表現。我們在進行噪音測試時,將主板放入到機箱內,裝好所有的側板進行模擬測試。測試時房間的環境噪音約為31.1dB(A),把分貝測試儀放在距離測試平臺1米的距離進行測試,測試時將冷排放置在機箱前部,噪音數據圖表如下:
可以看到在室內噪音為31.1dB(A)的情況下,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滿載噪音為38.7dB(A)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三個散熱風扇都支持PWM調速,因此轉速不過1100RPM而已,反倒是水泵的噪音是整個噪音來源的大頭,不過在封箱測試中也屬于正常水平,跟ID-COOLING自家的CPU 240水冷散熱器水泵噪音沒什么分別,再結合上面的溫度測試,這樣的表現已經很好了。
至于為什么沒有與公版顯卡進行噪音測試對比,原因是玩家買回去安裝的顯卡不盡相同,不同規模以及形式的散熱器噪音區別也很大,因此我們只測試了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滿載噪音。
通過上面的測試不難看出,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實際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溫度方面下降明顯,這對于很多熱量很高的老顯卡來說是一個福音。整個散熱器的安裝過程還算簡便,但也有一定的操作門檻。畢竟拆解原裝散熱器之后顯卡保修也就隨之消失了,在安裝這款散熱器之前要考慮慎重。
此外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采用240冷排散熱,這對機箱的空間與兼容性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為了讓水泵更好的工作,建議玩家應該把帶有水泵一頭朝下安裝,以此獲得更佳體驗。在噪音測試中,我們發現隨散熱器附贈的風扇由于支持PWM調速,本身風噪并不大,主要的噪音來源依舊來自于水泵,這個噪音大小與ID-COOLING的其余240冷排CPU水冷相當。
當然這款產品現在也有一些遺憾,比如尚不支持最新的RX 6000系列顯卡以及RTX 30系列顯卡,對供電在PCB左側的顯卡目前也不能做到支持,因此這款產品更適合給老顯卡改裝水冷使用。現在雙12活動,價格為579元。
近NVIDIA推出了新卡皇RTX 3090Ti,得益于滿血GA102核心的加持,將性能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成為追求頂級性能的游戲玩家和專業用戶的最佳選擇。技嘉也在第一時間推出了多款RTX 3090Ti顯卡,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使用了水冷散熱器的AORUS GeForce RTX 3090 Ti XTREME WATERFORCE一體式水雕24G(以下簡稱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款新產品在各方面的表現吧。
↓↓↓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開箱視頻↓↓↓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https://v.qq.com/x/page/i3330twmkog.html
之前RTX 3090搭載GA102-300核心縮減了2組SM單元,并不是完整版的GA102核心。這次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上的GA102-350終于將規格全部補齊,開放了全部的SM單元,擁有了多達10752個CUDA核心單元,336個TENSOR Core單元和84個RT Core單元,更高的規格下,就能帶來更為強悍的性能。
除了規格上的提升之外,RTX 3090 Ti的核心頻率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公版顯卡的加速頻率達到了1860MHz,大于領先于RTX 3090公版的1695MHz。而本次測試的這款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則憑借著奢華的性能以及強悍的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將默認加速頻率提升到了1935MHz,性能進一步提升。
雖說都是采用了24GB GDDR6顯存,不過RTX 3090 Ti也提升了顯存的頻率,將等效頻率從RTX 3090的19.5Gbps提升到了21Gbps,從而讓顯存帶寬達到了恐怖的1008Gbps。
正是在核心規格、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等多方面的提升,讓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在高分辨率游戲、專業應用中肯定會帶來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和使用體驗。
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是技嘉整個AORUS顯卡家族中當之無愧的至尊卡皇。這款顯卡搭載了水之力一體式水冷散熱系統,無需復雜的安裝操作,就能擁有高效的散熱解決方案。產品擁有360mm鋁制冷排,增加了散熱面積和體積,讓顯卡在1935MHz(公版1860MHz)的高頻下更穩定、更涼爽。3個120mm風扇均采用了具有更好耐熱性和效率的雙滾珠軸承,可以產生更多的氣流,提供更強大的散熱性能和更加安靜的使用體驗。
在散熱器內部,大面積銅底板覆蓋GPU、顯存以及其他元器件直接接觸導熱。搭配銅熱管的導引能將產生的熱量有方向性地傳導到水冷位置,加強散熱效率。460MM編織包覆鐵氟龍管能夠抗高溫抗壓力,更能防止系統內水分蒸發的情況。編織網包覆方式更能避免水管刮傷,整體看起來更為美觀。
與之前水冷顯卡將水冷管設置在側面的做法相比,此次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將水冷管設置在了后面,具有無彎管安裝、易于理線且在前面板安裝時顯卡側邊不會有水冷管等優點,解決了水冷管擠壓機箱側板、顯卡和CPU水冷管難以管理的問題。
供電方面,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采用數字供電設計,有效降低MOSFET的工作溫度,MOSFET有提供過溫保護設計和負載平衡,再加上長壽命固態電容、合金電感與低電阻式晶體管等耐久用料,提供強勁的顯卡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
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采用了全新的PCIe 5.0外接供電接口的顯卡,也就是新的12+4Pin供電接口,相比傳統的8Pin供電接口更加微型化。考慮到目前提供該接口的電源還比較少,所以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為玩家提供了一條12Pin轉3×8Pin的轉接線,方便玩家在無需更換電源的情況下也能使用。
通過自動化制程工藝打造的PCB不但能保證產品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品質,更杜絕傳統人工焊接在PCB表面上留下的尖銳凸點,此設計讓玩家在自己安裝時,無需擔心手指被割傷,也能避免元器件因不當拿握而造成損壞。
特別值得一提是,顯卡PCB特別加入了三防涂層:防止因落塵、昆蟲或者不經意掉落的螺絲、工具造成的刮傷磨損;可以避免電路板上不正常的線路傳導或損害;能對抗環境中的污染物,如空氣中的鹽霧、濕氣、銹蝕。讓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在各種使用環境中都能有穩定輸出。
在顯卡的背面采用的是造型強化的金屬背板,采用更高硬度材質金屬背板搭配幾何紋理,在為顯卡提供堅實保護同時增加顯卡顏值。而且也能起到輔助散熱的作用,散熱效能再次得到增強。
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提供了3個DisplayPort 1.4a接口和1個HDMI 2.1接口,這樣的視頻輸出接口配置即便是應對發燒友的高要求也毫無壓力。
測試平臺
顯卡:技嘉AORUS GeForce RTX 3090 Ti XTREME WATERFORCE水雕24G
處理器:Intel酷睿i9 12900K
主板:技嘉超級雕Z690 AORUS MASTER
內存:芝奇DDR5 5200 16GB×2
硬盤:WD_BLACK SN850 1TB
電源:航嘉MVP K1000
在《3DMark》基準測試中,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展現出了很強的實力,與RTX 3090相比,實現了全面的大幅領先。
在針對DX 11的Fire Strike系列測試中,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領先RTX 3090的幅度至少都在10%以上,其中Fire Strike ULTRA項目更是領先了14%。在針對DX 12的Time Spy系列測試中,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優勢更大,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兩個項目分別領先了15%和18%。
光線追蹤性能方面,在混合光追計算的Port Royal場景中,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獲得了15%的性能提升。在純光追計算的DXR光線追蹤測試場景中,也有著13%的幀速優勢。從上面的跑分成績來看,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在性能上的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
接下來是實際游戲的測試,我們先測試了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在傳統光柵游戲中的性能表現。在1080P分辨率和最高畫質的設置下,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畫面平均幀速表現依然好于RTX 3090。只是在這個分辨率下的游戲應用中,對處理器性能的要求更高,所以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領先幅度就比較有限了。
將分辨率提升到2K之后,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優勢依然明顯。特別是在《古墓麗影:暗影》這款游戲中,性能提升達到了22%。
分辨率提升到4K之后,對顯卡性能的提升就會大幅提升,此時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將其性能上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測試的所有游戲中,性能提升的幅度都在11%以上。而且在《古墓麗影:暗影》中領先幅度擴大到了31%。
由此可見,擁有更大規模的GA102核心、更高的核心頻率以及更大顯存帶寬的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為玩家在高分辨率、高畫質下流暢運行游戲提供了性能保障,讓玩家玩得更盡興。
光線追蹤如今已經成為了次世代3A大作的畫質基準。有了光線追蹤就能在圖形實時渲染的過程中跟蹤物體和環境的光線準確進行反射、折射、全局照明、物理陰影的繪制,從而渲染出近乎真實的光影效果。但是,由于光線追蹤所需計算量過于龐大,要靠單個GPU來實現實時渲染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得益于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通過數量更多的RT Core單元和TENSOR Core來完成光線追蹤運算,效率自然更高。在測試的各種游戲中,幀數最高能領先38%,優勢相當明顯。
開啟光線追蹤之后會大幅增加顯卡的負載,導致畫面幀速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NVIDIA推出了DLSS深度學習超級采樣。從本質上嚴格來說不是抗鋸齒,而是一種超級采樣技術。針對每一個游戲建立起對應的訓練網絡,收集數千個以64×超級采樣生成參考畫面,經過對像素點進行64次偏移著色合成輸出后,理論上畫面細節具有近乎完美的圖像效果。同時還會生成正常的渲染圖像,然后要求DLSS網絡響應輸出對應結果,觀察與64×超級采樣畫面差異,調整網絡權重,經過多次迭代以后,DLSS自行學習產生的結果將具有與64×超級采樣畫面相同質量的細節,還可以避免TAA產生的運動模糊等問題。
而且其有一個非常很重要的改變就是:顯卡不再將所有的運算都在本地執行,通過圖靈架構的Tensor Core張量計算單元,跟位于NVIDIA總部的土星-V(Saturn-V)超級計算機(660節點、5280顆V100 GPU核心)來進行深度學習,獲得四兩拔千斤的效果,通過龐大的AI訓練,能夠以很小的代價獲得更好的采樣效果,夸張點說就是以FXAA抗鋸齒的性能損失,換回SSAA抗鋸齒的畫質,聽起來是不是很夢幻。
所以在4K分辨率下同時開啟光線追蹤和DLSS,畫面幀速就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完全能保證游戲的流暢運行了。
雖然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定位于旗艦游戲顯卡,不過其面對各種專業軟件、生產力應用時也是一把好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規格相當強悍,就算是與同樣采用了完整GA-102核心的專業圖形卡的RTX A6000相比,得益于更高的顯存帶寬和顯存頻率,所以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單精度浮點性能已經達到了40 TFLOPS,超過了RTX A6000的38.7 TFLOPS,是當下單精度浮點性能最強的NVIDIA Ampere架構GPU。在擁有強悍性能的同時,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價格可是比RTX A6000便宜不少,顯得性價比相當出色。
其次可能有人會說專業卡有專業驅動的加持,在專業應用中效率會更高。其實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不差,因為它也可以擁有NVIDIA STUDIO套件。專為各種專業設計軟件進行了優化,不管是兼容性、穩定性和效率都要好于通用的Game Ready驅動,強烈推薦設計師用戶下載安裝。STUDIO驅動程序從NVIDIA官網即可下載,可與針對游戲的Game Ready驅動程序共存,并通過GFE工具根據需求自由切換,非常方便。
在3D建模與渲染軟件Blender、V-Ray渲染引擎和OctaneRender渲染器等3款軟件進行的測試中,憑借著滿血的GA-102核心、更大的顯存帶寬和頻率,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在進行生產力應用的時候性能表現也是大幅好于RTX 3090。
另外,在這個項目中我們還進行了實際體驗。在OctaneRender渲染器的Demo獨立版中,我們載入一個較大的場景文件并進行渲染。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僅僅用了11秒就完成了渲染不說,也沒有使用系統內存進行核心外渲染。在Blender的交互式渲染中,我們載入了一個383MB的官方Demo,并選擇使用Optix GPU渲染。運行期間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內存占用率14.3GB,可見大顯存在專業應用中的優勢。
由于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采用的是強悍的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散熱性能自然是其一大亮點。在室溫22℃的環境當中,我們用FurMark讓其滿載運行,進行連續半小時的考機后,顯卡的GPU溫度僅為58℃左右,非常涼快。而且采用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還有一個好處在于風扇的噪音非常低,即便是在滿載狀態下,風扇轉速也就41%,可以帶給玩家更為安靜的使用體驗。
在考機測試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顯卡的最大BPD總功耗達到了514W。如果給其同樣搭配頂級處理器的話,額定功率1000W的電源是有必要的。
最后我們還嘗試給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進行超頻。使用超頻軟件將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頻率提升65Hz,使其加速頻率達到了2000MHz。在運行TimeSpy時,顯卡的最高頻率從2145MHz提升到了2310MHz,這是一個很高的頻率了。
作為首批上市的RTX 3090Ti產品,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憑借著奢華的用料和強悍的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讓顯卡能在1935MHz甚至更高的頻率下穩定運行。在我們近期測試過的各型號RTX 3090 Ti當中,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性能可以穩穩壓過同類產品一頭,堪稱是最強卡皇,可以幫助玩家在4K甚至8K游戲中所向披靡。
更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的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除了散熱能力強悍之外,運行中的噪音也很低。
在價格方面,作為AORUS雕族顯卡中定位最高的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其官方指導價為16499元,與公版的14999元的價格相比,也就貴了1000多元,加價的幅度非常有限。如果你追求的是頂級的性能和安靜的使用體驗,AORUS RTX 3090Ti一體式水雕真心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