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網友 文兿拾叁
首先說明,在使用Lumia640做主力機前,我是用的是小米5(gemini)。而這部Lumia640是以備用機的身份進入我的采購名單的,由于我需要另一部手機滿足我4張SIM卡的其中兩張的使用需要,在權衡性價比之后,我在閑魚上購買了這一部二手的Lumia640。當時我對備機的要求是:①屏幕尺寸不要超過5.5",最好5"以下;②可以雙卡雙待; ③價格在300元以下;④盡量不選Android。事實上我在入手Lumia640前是有一部備用機-黑莓9780,它作為備用機還是非常適合的:有著小巧的體積和不錯的續航,僅僅用來打電話發短信的確是一部非常稱職的機器。但是,我仍然決定把它換掉,因為我需要滿足我另外兩張SIM卡的使用,以及部分輕度軟件的需要。
在選擇Lumia640之前,我還考慮了一些其他機型,包括上面提到的黑莓,還有iPhone5C/5/4S,還有塞班時代的諾基亞,以及一些安卓百元機和普通功能機,這里面的很多備選都因為不能支持雙卡雙待而被我舍棄了,最后可以選擇的基本上就是安卓百元機和普通功能機,直到我發現了一些2014年之后發布的Lumia系列手機,正是那時起,微軟正式把Nokia品牌符號從Lumia中抹去,其中的糾葛不是我今天想要追溯的,還是說說微軟接手后的Lumia。首先,微軟的確做了一些擁抱市場的嘗試(當然僅僅是嘗試),但是步子仍然邁的太小;第二,第三方開發無力,這個鍋只有微軟自己背;最后,Lumia仍然不夠“友好”,體現在方方面面,售價、沒有趁手的應用、沒有令人心動的硬件配置。這些原因造成了Lumia手機的消亡(2017年5月,微軟中國商城全線下架Lumia產品)。雖然如此,我仍然選擇了Lumia作為備機,一方面是因為它足夠便宜而且能夠滿足我既定需求,另一方面,我也確實想嘗試下WP究竟是什么樣子,為何在現如今跟不上市場的節奏。然后我花了不到200元買了一部Lumia640。之所以選擇這款Lumia而不是其他款,一方面是由于這款6系低端機足夠便宜,另一方面這部2015年上市的機器支持了4G網絡,同時它的系統還能更新到最新的Win10。
到手之后看了一下,雖然是低端機,但是給我的感覺還不錯,做工比較扎實,雖然是5"屏幕,但是寬度稍大超過70mm,握感不錯,但是單手操控稍顯吃力,屏幕為720P,參數并不漂亮,不過好在觀感不錯。之后我給他換了一個背殼,這種類似于雙料注塑的外殼讓我想起了當年的魅族MX2,挺漂亮,并不顯得很廉價。打開背殼,兩個SIM卡槽一個TF卡槽,以及可換電池的電池倉設計,顯得很復古。這部手機是越南產的。
在作為備機使用了一個多月之后,我決定嘗試把它作為主力機,或者說半主力機,電話短信微信等以它為主,其他需要使用的App仍然以米5為主。這么安排是因為我深知WP系手機在現如今確實已經掉隊,之前的1%事件說明了一切,而在僅有的陣地上,我還是想知道WP能做到什么地步。
這部Lumia640在我入手時就把它升級成了Win10最新版,硬件配置是高通驍龍400/1G-Ram/8G-Rom,現在看已經是古董級的配置。好在WP對硬件需求沒有Android上這么高。
1. WP系統在迭代到Win10,主頁的磁鐵已經相當好用,擁有可調節圖標大小,信息展示,文件夾功能,在規范與易用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iOS在我看來屬于過度規范,有優點,但稍顯古板,Android上的屏幕插件則更現代,WP就像是兩者的折衷)
2. 第二頁的應用頁為列表類排列,即不同現在主流的一級菜單,也不同于原聲谷歌那種抽屜類,這種復古的方式看起來更偏向商務風(即便這款機型并不是針對商務人群的),列表式的好處在于看起來比較整齊,不顯得臃腫,缺點是如果App過多找尋起來會更加耗時,當然你可以選擇上方搜索或者首字母分類,不過更諷刺的是,在WP上你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因為你不會安裝太多的App,因為它確實無法提供。
3. 狀態欄已經支持下拉,使用起來和Android沒什么區別。
4. 支持4G-LTE,對方手機也支持的話,通話還是非常清晰的。
5. 攝像頭為800萬/100萬,成像比不上Lumia950/XL,和米5相比也差的很多,沒有讓我拍照的欲望。
6. 充電及數據接口為micro-USB,不支持快充。
7. 連接Windows系統電腦比較方便,第一次插上會自動安裝驅動,安裝后在設備管理器就可以看到了,和安卓區別不大,應該也是MTP模式鏈接。
8. 播放mp3格式的文件,音質還不錯(手邊只有一條MX375,大概聽了幾首),自帶的Groove音樂程序,使用起來感覺還不錯,缺點是狀態欄下拉沒有控件,不過可以使用音量鍵調出控制菜單。
9. 系統鎖屏屬于簡單大方的那種,結合bing的每日壁紙,看起來一體性不錯,沒有違和感。
10. 也許因為二手的緣故,電池差不多一天吧,和其他的手機差不多,電池電量是2500mah.
1. 應用商店有點像蘋果的App Store,不過應用數量則少之又少,相比Android的很多優質免費應用,WP上可以選擇的就更少了。
2. Office辦公軟件和Android上的區別不大,受限于屏幕,編輯起來并不方便,但是閱覽及簡單的修改沒有問題。
3. Edge瀏覽器沒有想象的好用, 中規中矩吧。
4. Outlook郵件沒有什么問題,比較好用。
5. 其他微軟系軟件也都在平均分以上,比如OneNote、OneDrive等。
6. 之前提到的Groove音樂軟件也沒有什么槽點(除了沒有歌詞滾動?)
7. Cortana(小娜):和其他手機助手(siri,android now),體驗沒什么差別,也沒什么更好的,周圍沒人的時候偶爾會用,僅此而已。
1. 小米手環軟件Bind Mi band,小米官方沒有開發WP下相應的程序,還好有這第三方開發者開發的,支持米環2代,基本功能都有,有些官方功能要付費買Pro版實現。
2. 播客軟件Podcasts(beta),也是免費的,挺好用,喜歡聽的播客都能找到。
3. QQ同步助手,沒什么可說的,從Android復制電話本很方便。
4. 摩拜單車,有一個第三方開發的App,只能掃碼開車,沒有注冊及充值功能,WP版微信沒有微信小程序,殘念。
5. 支付寶錢包,大家都知道
6. 還有些UWP應用,只能說尚可吧,但是很多不是好不好用,而是有沒有的問題...
最后說說整體體驗吧:
1. 外觀6分手感7分,對得起定位,高于平均值;
2. 自帶應用和微軟系的應用還都比較好用,沒什么槽點;
3. Lumia640屬于低端機,配置還是差了一些;
4. 第三方軟件缺失是最大的問題,有些軟件已經可以說是必備的,但是WP上沒有。
Lumia640由于一些關鍵應用的缺失(如支付寶、金融軟件等),在現在的生產生活中難以作為主力,雖然作為移動電話他是合格,甚至優秀的,他的大哥Lumia950在硬件上補齊了它的短板,但是WP系統的殘缺,導致優秀的硬件難以發揮應有的影響力。
雖然我知道現階段WP已經無法做到像iPhone或者Android手機那樣,但是我仍然喜歡它帶給我的感覺,帶上一本書,聽聽音樂和播客,他不會因為沒帶智能手機而產生焦慮,也不會因為過多的信息和廣告被打擾,不過戴上它出門,你要帶上信用卡,因為它無法讓你享受移動支付,當然,偶爾嘗試一下這種回歸原始的感覺還是很有意思。你說什么?主力機?別逗了,我還要上閑魚把它賣掉呢。
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了解更多”,你會收獲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應用加密
就是可以為單獨的應用加密。我不喜歡鎖屏密碼,感覺太麻煩,但又有些應用不想讓別人查看,比如:郵件,云盤,云筆記,記賬軟件等,所以用這個“應用加密”非常方便,而且有時還可以起到雙重保護的作用,比如支付寶等。
雖然有些應用本身會有“密碼鎖”功能,但感覺還是自帶的最好用,有十位數字可選,可以滑動連續輸入和點按間斷輸入(flyme 4.0新增了“復雜密碼”,可以設置4~17位密碼,并且必須至少包括一個字母),而且密碼輸入界面很喜歡^_^
2.用“查找手機”的報警功能當起床鬧鐘!!!
該功能是之前在微博看到的,一對男女朋友,他叫她起床的時候就在電腦端用“查找手機”的功能向女方手機發送“警報”!試過“查找手機”警報功能的魅友應該知道那個場面吧,反正我只試過一次就再也不敢試了=_="還可以利用這個“查找手機”的發送短信功能向對方手機鎖屏界面發送一些短信什么的~
我最喜歡的功能,沒有之一,但估計并不是人人都使用。文檔里的網絡鄰居。只要電腦上打開共享,并連入同一個wifi網絡,手機可以直接訪問電腦硬盤!電腦硬盤里的視頻可以直接看,復制、粘貼也完全沒有問題。速度當然比不上數據線啦,但勝在方便,而且復制的同時完全可以繼續打游戲。
3.腦上打開共享 文件夾共享
先說電腦用戶名密碼的問題,一張圖。(這個真心是windows的問題了,與Flyme無關)
應該可以領會了。下面說下共享。你可以共享電腦里的某個文件夾,單擊你想共享的文件夾,鼠標右鍵,共享——特定用戶...,然后就會彈出這個,然后你們看圖應該又可以領會到了(注意圈出來的部分)
當然你也可以暴力一點,直接D盤E盤共享掉,比如單擊D盤,右鍵,共享——高級共享(這里變了應該是因為windows的安全機制,畢竟你是要共享一整個磁盤啊!),或者右鍵——屬性,然后看圖:
此刻,在進入手機的網絡鄰居,找到自己的電腦,輸入電腦的用戶名密碼,就可以訪問了。這里多說一句:使用共享一定要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啊,比如自己家里。千萬不要大街上隨便一個公共wifi熱點就把手機和電腦的共享打開了呀!
接下來有朋友問,如果我想用電腦查看手機里的文件怎么辦?
手機端,文檔,選擇要共享的文件夾,點擊共享至網絡鄰居,接下來會要你設置用戶名密碼,直接用戶名MX2,密碼不填,然后進電腦的網絡鄰居,就可以看到MX2了和里面的共享文件夾了。同樣是擁有讀寫權限的。
再提醒一遍,這種功能在自己家的wifi里面用用就行了,千萬別到公共wifi里面玩。
硬件,更賣服務。
人類對于事物初印象的建立,很多時候都源于一些外在的東西。當不熟悉的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大家總會有意無意通過衣服、手表、車子、手機等物品,對對方的個人品味以及社會特征做一個大致判斷。事實上,很早之前廠商們便已經意識到,人們需要一種合理表現自己的途徑。
所以汽車領域出現了諸如法拉利、保時捷、邁凱倫等一眾豪華品牌,手機行業也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高端商務產品,比如早年很火的諾基亞 Vertu、8848 鈦金手機以及三星聯合中國電信一起打造的「心系天下」系列。而由于心系天下系列伴有慈善屬性,也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個。
對于心系天下,很多人認為「翻蓋」是它的靈魂所在。但一個比較現實的情況是,傳統翻蓋設計的確不太符合如今行業發展大方向。所以從 W20 開始,三星改用了折疊屏設計,依舊獨樹一幟。這篇文章我要說的,是全新的心系天下三星 W22 5G。
今年上手體驗過不少折疊屏手機,不過三星 W22 5G 給我的整體感覺和其它幾款都不太一樣。折疊屏這種特別的產品形態決定了,它天生就很有科技感,但當你拆開包裝拿在手里之后,又會給你一種似乎不屬于現階段折疊屏手機應該有的成熟感,很奇妙。
三星 W22 5G 只做了黑金(學名:雅瓷黑)一種配色版本。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這樣,機身整體為純黑色涂裝,后蓋靠下位置則是金色中文「心系天下」字樣,屬于尊貴的 W 用戶專屬認證。當然通過這一點,你還可以很容易將其和三星 Galaxy Z Fold3 5G 進行區分。
前邊介紹配色的時候可能已經有人想到了,三星 W22 5G 用的是陶瓷后蓋,這也是目前手機產品最高端的材質之一。經過高溫壓鑄、拋光、覆膜等多種工藝處理之后,直觀視覺效果非常棒,有一種玻璃材質所無法提供的光澤感,摸上去手感十分溫潤細膩。
這款手機的設計精髓,是鉸鏈蓋板。三星為 W22 5G 的鉸鏈蓋板選擇了金色配色,飽和度比后蓋心系天下標識來的稍低一些,不會顯得那么「膩」。表面則采用高端腕表的 PCD 金屬精密切割工藝以及拋光處理,形成了規整的多切面圓形珍珠紋理。
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情是,同一種色彩在不同主體身上所傳遞出來的感覺會有很大差異。比如黃色,用在超級跑車上就很高級,放到一般家用轎車上便顯得不那么協調。金色之于三星 W22 5G 也是如此,它能撐得起金色與生俱來的奢侈感,這種色彩特性也能突顯產品本身的高端調性。
雖說自 W20 之后,心系天下系列的手機形態有所改變,但在展示手機高端感這件事情上,三星 W22 5G 完美繼承了家族特有的一些功能設定。比如,你可以在高級功能手表和徽標設置選項中,自主設定合上屏幕時的外屏顯示動畫,滿滿的儀式感。
外屏動畫有兩種形式,一種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專屬時鐘,另外一種是「心系天下」動效 logo。這代產品的時鐘是以經典陀飛輪式手表為靈感,同時融入了動態機械飾面、藍色表盤以及金色指針設計。可能除了「貴氣」,沒有其它更合適的詞匯來形容它所呈現出來的感覺。
三星 W22 5G 的尊貴感還體現在服務上。近兩年手機廠商針對高端產品系列,通常都會推出一些配套服務政策,比如免費更換保護膜或者應用會員權益等等,但 W22 5G 所提供的服務覆蓋面要來得更廣,它不僅限于產品本身,還涉及生活出行。
舉例來講,如果你入住萬豪集團酒店,能免費享受一次所在城市機場/高鐵的豪華車接送服務,并且入住期間會獲贈一次酒店下午茶;遇到需要翻譯的情況,官方提供 7×24 小時全年無限次免費在線服務;甚至三星還給 W22 5G 用戶提供了全年 3 次免費道路救援服務……
說回到產品。這代心系天下迎來了幾項比較大的硬件革新,同時三星對之前幾代產品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做了改進升級,所以盡管 W22 5G 是一款折疊屏手機,但成熟度方面和常規頂級旗艦之間已經沒有差距,也是目前綜合表現最好的折疊屏手機之一。
三星 W22 5G 比較明顯的改變之處是全面屏方案。在這款產品上,三星并沒有繼續采用 Infinity-O 屏幕,而是改用了全新的屏下攝像頭設計。所帶來的直接好處,是保留前置攝像頭的基礎上,它的內容顯示完整性要比現在主流的挖孔屏來得更好。
理論上,屏下攝像頭是目前常見幾種全面屏方案中最理想的一個,不過想要達到理想水平,需要解決的難題還很多。正常亮屏條件下使用,三星 W22 5G 前置攝像頭上方顯示區域隱藏的不錯,但某些顯示場景下還是會稍稍存在紗窗效應。
和之前我們做過評測的其它屏下攝像頭手機一樣,使用三星 W22 5G 內屏前置相機自拍時,你所看到的實時預覽界面效果不那么理想,拍攝完成經過后期處理的實際樣張會好很多。當然,由于物理限制,至少現階段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成像素質不如挖孔屏。
如果放到常規手機上,或許只能通過后期不斷優化算法來進行彌補,給廠商預留出來的可操作空間相對較小。折疊屏手機好的一點是,除了內屏,還能像三星 W22 5G 這樣在外屏設置一顆攝像頭,來滿足追求自拍效果那類用戶的需求。
三星 W22 5G 的成熟性,主要體現在防護能力上。事實上,過去的幾年里,探索折疊屏手機應用場景以及不斷提升與顯示相關的一些特性指標,是包括三星在內幾家廠商主要在做的事情。而對于像你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來說,好用和耐用同樣重要,畢竟它的售價并不便宜。
在這款手機上,三星選用了極為堅固的裝甲鋁材料作為邊框,框架和鉸鏈蓋的耐久性都提升了 10%。外屏覆蓋有近來很多頂級旗艦上都用到過的康寧 Victus 玻璃,內屏則搭配了新型 PET 保護膜,官方將其形容為「最不易損壞的屏幕」。
最重要的一點,三星 W22 5G 是現在「唯三」具備 IPX8 級別防水能力的折疊屏手機,另外兩款同樣出自三星之手,分別為 Z Fold3 5G 和 Z Flip3 5G。事實上,想要讓折疊屏手機支持 IPX8 級別防水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大家知道,折疊屏手機機身左右兩部分其實是由鉸鏈進行連接,這也意味著它沒辦法像常規直板手機一樣只考慮內部密閉性,而是需要保證主板等關鍵電子元器件能隔絕水浸入的同時,還得讓進入到機身內部的水可以順利排出,對密封工藝和結構設計都有很高要求。
而這些紙面上「看不見」,或者說真正入手使用前很難有所感知的地方,可能在營銷層面會稍稍有些吃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卻也恰恰是一款手機后期能否建立起良好口碑的關鍵。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其它廠商應該有會跟進這項能力,不過目前只有三星做到了。
順便說下握感。展開狀態下,三星 W22 5G 的機身長度為 158.2 毫米,寬度為 128.1 毫米,厚度為 6.4 毫米;折疊起來之后,長度不變,寬度縮窄到了 67.1 毫米,厚度則在 14.4-16 毫米之間,重量控制在了 288 克,對于一款折疊屏手機來說,這樣的重量表現還不錯。
單從紙面數據來說,288 克并不算輕,但實際用起來和想象中不太一樣。折疊狀態下,三星 W22 5G 要比常規手機窄很多,大半個手掌都可以拿來握手機,而不是僅靠手指提供支撐;展開之后,如果單手使用,其實就變成了一把手捏著手機半邊。
所以無論手機折疊還是展開狀態,短時間使用你都不會有墜手的感覺。不過畢竟絕對重量在那里擺著,單手長時間使用的話,它就沒有常規直板手機來得輕松了。當然,要是你習慣像使用平板電腦那樣雙手「捧著」用,無需考慮握感這個問題。
在常規手機產品上,由于只有一種使用形態,將一塊屏幕顯示素質做上去就夠了。但折疊屏手機不一樣,由于分折疊和展開兩種形態,所以將內屏素質做好之的基礎上,還得保證外屏也同樣能作為主力顯示屏使用。
先來說外屏。相對平時我們常見的一些手機產品,三星 W22 5G 的外屏顯得細長很多,比例來到了 24.5:9。背后原因也不難理解,畢竟要考慮展開之后內屏比例的合理性。全面屏方案是大家熟悉的 Infinity-O,開孔孔徑以及邊框寬度都控制的不錯。
規格參數上,它配備了一塊 6.2 英寸第二代動態 AMOLED 屏,2268 x 832 分辨率,387ppi,實際色彩以及畫面細膩程度很棒。和上代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三星將外屏刷新率由此前的 60Hz 提升到了 120Hz(支持自適應調節),畫面流暢度更高。
內部為一塊 7.6 英寸 22.5:18 的第二代動態 AMOLED 屏,2208 x 1768 分辨率,374ppi,同樣為 120Hz 自適應刷新率。不過前邊我們也提到過,這次三星為它改用了 PET 保護膜,耐用性大幅優于上代。不過,這類產品普遍存在的折痕問題,它同樣無法完全避免。
指紋方案沒啥可說的,用的是側邊電源/指紋二合一物理按鍵,解鎖速度以及識別準確性不用擔心,只是聽起來沒有屏幕指紋酷。一個小細節,它的按鍵處理方式是之前比較成熟的方案,按鍵做了凹槽處理,方便盲操作。
不過使用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如果將目前三星 W22 5G 的電源/指紋二合一按鍵,換成今年很多國產手機那種類似常規電源鍵一樣的設計,對于提升產品整體性是不是會來的更好一些。個人而言,我倒是希望能在下代產品上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終于,在 W22 5G 上三星為其匹配了專屬 S Pen,而由于它的內屏尺寸相對更大,使用體驗也比之前 Note 系列好很多。至于在手機上配手寫筆是否有必要,也已經無需再做論證,畢竟這么多年下來 Note 系列的「靈魂」一直是那根筆。
對于手寫筆的使用邏輯和調教,三星應該是目前手機廠商中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使用配套 S Pen 在 W22 5G 屏幕上書寫時,筆尖和屏幕之間的交互性做的非常好,屬于「指哪打哪」。另外,三星做了類似真實紙筆書寫時會發出的「呲呲」聲,會讓你覺得很舒服。
再一次體現尊貴感的地方到了。三星 W22 5G 的 S Pen 為包裝內贈,同時包裝清單中還有能拆卸的 S Pen Holder 專屬皮質保護殼。平時不使用的時候,你可以像圖片展示的這樣,將筆放到保護殼上,也可以將 S Pen Holder 拆下來單獨攜帶。
經過幾代產品的經驗積累,三星 W22 5G 的折疊屏應用生態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比如,它的鉸鏈支持多角度懸停,也因此具備立式交互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手機會實現自適應分屏,屏幕會自動分成上下兩部分,相當于只用一塊屏幕就可以完成兩塊屏幕的某些工作。
大屏的好處就在于,它能為不同顯示需求提供更大且更好的顯示和交互體驗。三星 W22 支持應用程序分屏視圖(類似華為平行視界),如上圖所示,閱讀新聞時,屏幕左右兩側能分別顯示不同內容。需要說明的是,這項功能涉及到第三方應用適配,需要在設置中手動開啟。
大屏的分屏體驗當然也更好。它支持三應用分屏,具體操作方式比較簡單,在側邊菜單欄中找到想要分屏的應用拖到桌面上即可。另外,三星也為 W22 5G 做了小窗模式,允許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自主調節窗口大小,在處理一些多任務時,還是很有用的。
還有一個我個人很喜歡的點,是三星加入了「互傳聯盟」。放在 W22 5G 這樣一款產品上,這很難成為賣點,但它對于日常使用便捷性所帶來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在和其它安卓手機進行文件傳輸時,比其它大多數無線連接方式都要更快也更方便。
核心硬件配置方面,三星 W22 5G 搭載了驍龍 888 5G SoC,所匹配的存儲組合方案直接給到了 16GB+512GB ,足以滿足大多數人的使用需求。可能在這樣一款產品上做跑分測試會顯得有些俗,不過畢竟是評測,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保留了這項傳統。
實測,三星 W22 5G 的安兔兔成績為 753886 分,屬于驍龍 888 正常水平,應付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目前主流熱門手游完全沒壓力。不過還是要說,在大屏上玩游戲的體驗確實要比常規手機來得更好。玩英雄聯盟手游時,更容易準確掌握殘血兵血線方便補刀。
影像部分,外屏前置攝像頭為 100 萬像素,f/2.2 光圈;后置相機包括一顆 1200 萬像素廣角攝像頭(f/1.8 光圈,支持光學防抖)、一顆 1200 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f/2.2 光圈,123° 視場角)和一顆 1200 萬像素長焦鏡頭(f/2.4 光圈,支持光學防抖)。
以下為后置相機實拍樣張,未經任何后期處理:
標準模式
2 倍變焦
10 倍變焦
標準模式
超廣角
就以上我們拍攝的樣張而言,三星 W22 5G 的整體相機調教屬于典型的三星風格,色彩表現比較鮮艷,很討好眼球。變焦拍攝部分,它的相機界面一共設置了三個變焦錨點,分別對應 0.5X、1X 和 2X,令人滿意的一點是,不同焦距輸出的圖片色彩一致性很棒。
不過這段時間用下來,我認為相機部分最令人滿意的地方是超廣角鏡頭。首先,它的超廣角鏡頭取景范圍非常廣,即便后期做了一定裁切之后,也依舊要比今年上市的大多數手機產品來的更廣;
另外,三星 W22 5G 在超廣角鏡頭普遍存在的圖片邊緣畸問題上,處理的極為出色。切換到超廣角鏡頭進行拍攝時,預覽畫面中所看到的變形情況,會在成片中完全得以矯正,前后對比極為明顯,這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超廣角鏡頭的可用性。
續航相關,三星 W22 5G 的電池容量為 4400mAh,支持 25W 有線快充以及 10W 無線充電(附贈充電器)。就我個人的使用情況來看,做到一天一充問題不大。不過這也和每個人的使用習慣有很大關系,要看你平時使用外屏還是內屏更多一些,作為參考就好。
可能平時關注手機行業的應該也有感知,現在幾家大廠都在沖擊高端市場,不過具體如何去做,其實是一門學問。在三星 W22 5G 這款產品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三星做頂級旗艦的邏輯其實是比較明確的,核心就在「服務」兩個字上。
這里我們所說的「服務」可以從手機和配套服務兩方面來理解。手機部分,從更具視覺沉浸感的 UDC 屏下攝像頭技術,到目前其它折疊屏產品還沒有做到的 IPX8 級防水,再到便捷的 S Pen 書寫體驗,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讓它更好的服務用戶。
將手機本身體驗做好的基礎上,三星細節的一點是提供了更全面、細心的配套服務。就像前邊我們所說到的那樣,它的關注點并不局限在和手機相關的一些方面,還延伸到了目標用戶群體工作生活。這些服務或許不會全部用到,但的確會讓你有一種物有所值的感覺。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入手三星 W22 5G 這款手機,你買到的不僅僅是手里摸得著看得見的硬件,還有它所帶來的一些附加價值,這兩方面的結合,才是完整的心系天下三星 W22 5G。最后,它的官方售價「只要」16999 元。
責任編輯:SeaGreen
本文作者:豆腐店店長
本文首發于極客之選,轉載請聯系極客君(ID: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