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對于耳機發燒友來說,對于耳放這類產品一定并不陌生,而對于很多初燒或者普通消費者來說,耳放還是個很遙遠的東西,或者說從沒聽說過或者見過使用過。其實耳放也并不是什么高大上或者高深的技術,顧名思義,“耳放”就是耳機放大器的簡稱,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給高端耳機使用的功放設備。
對于很多高端耳機來說,都有著很高的阻抗以及并不高的靈敏度,對于一般的電腦或者傳統隨身聽來說,根本無法很好地驅動這些高端耳機產品,那么在音源和耳機之間,就像音箱一樣需要加上一個放大設備來增加功率給予揚聲器更好的驅動力,來讓他發出本身優秀的聲音表現。
頂級耳機必備搭配 萬元級高端耳放選購
而耳放產品和耳機產品一樣,也是一個價位跨度非常大的產品,從百十來元到幾萬元都有不同定位的耳放產品在銷售,對于用戶來說,選購多少錢的耳放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隨著發燒友數量不斷地增長以及人們對于品質生活追求和預算的不斷提高,“入門”的價格也變得越來越高。
最近不少朋友都詢問我萬元耳放有什么可選,一方面感嘆于現在新手入門的門檻真是越來越高了,另一方面也覺得確實萬元級耳放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是什么級別的耳機產品,萬元級耳放都能為你帶來一個不會太差的聲音,并且萬元級耳放產品也能夠讓你比較安逸的去折騰音源以及耳機產品。
時尚嚴謹的新旗艦——拜亞動力A2
拜亞動力A2是一款今年發布的新旗艦產品,相比上一代產品A1來說,已經時隔了一個時代——從2000元旗艦耳機到萬元耳機的時代。耳機本身雖然在揚聲器原理上并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是細節技術的進步還是為新旗艦們帶來了老產品無法比擬的聲音表現,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是音源和耳放部分暴露的問題。
拜亞動力A2
拜亞動力A2
作為新旗艦的T1自然搭配老一代耳放A1是無法發出好的聲音的,所以拜亞動力發布了他們的新旗艦耳放A2,這款新產品在外觀方面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拜亞動力這個德國的嚴謹品牌頓時時尚了不少。而在功能和接口方面來說也有著一些不大不小的變化。
拜亞動力A2
拜亞動力A2
遙控功能的加入無疑讓A2的前級功能變得更有實用性,雙耳機接口的設置被保留了下來,這些都是在A1基礎上非常人性化的進化。而在聲音的表現方面,A2很好的保留了A1廣受好評的聲底表現,對于發燒友來說A2已經成為了拜亞動力最值得購買的一款耳放,尤其是再搭配拜亞動力自家的耳機的時候,A2幾乎是最好的選擇。
拜亞動力A2
參考價格:13999元
專業大廠最新力作——SPL Phonitor2 1280
SPL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專業音頻器材生產商來說,在音頻行業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對于發燒友來說,旗下的2730和2910兩款耳放產品也都是燒友們津津樂道的經典產品,2730還一度被稱為森海塞爾HD800的標配。而在今年,SPL更新了旗下的2730耳放,它就是新的Phonitor2 1280。
SPL Phonitor2 1280
SPL Phonitor2 1280
SPL 官方發布 Phonitor 2 的時候,參數確實有點嚇人。Phonitor 一代的 THD 是 0.005%,同價位的北美監聽控制器銷量冠軍 Dbox 是 0.002%,3000刀的 Crane Song Avocet 是 0.001%,但 Phonitor 2 是 0.00085%。
SPL Phonitor2 1280
并且這款產品最大的變化在于接口,一方面是接口的增加讓可玩性變得更大,并且還加入了RCA單端輸入的接口,這點上也可以看出SPL對于發燒友群體的關注,RCA并不會出現在專業設備上,除非專業廠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發燒友購買他們的產品。而SPL高端耳放一貫的眾多調節旋鈕在這臺產品上也依然繼承了下來,雖然對于發燒友來說幾乎都沒有什么的作用,但是偶爾玩玩還是不錯的。而且這款產品也附送了一個遙控器,對于其具備的前級功能來說,是個很方便的配置。
SPL Phonitor2 1280
參考價格:12800元
國產器材的驕傲——Auralic TAURUS MKII
“金牛座”無疑是目前市面中最好的國產耳放之一,萬元級的售價也說明了其高端的產品定位,而近期Auralic推出了這款產品的第二代,在售價方面增加了1000元,外觀變成了通體銀灰色,也是為了和自家的頂級解碼VEGA組成西裝更加協調。增加了少許的推動力以及解決了之前一代的信號略有串擾的問題。
Auralic TAURUS MKII
Auralic TAURUS MKII
TAURUS那透明、精致、溫潤的聲音秉承了聲韻音響一直堅持的高雅音樂品味。參照NEVE模擬調音臺設計理念,聲韻音響研發了ORFEO甲類輸出模塊并裝備于TAURUS中,為他提供了1000mW(600ohm)到4500mW(32ohm)的強大驅動能力,使他能夠挖掘每一款耳機的潛能,完美展現出耳機所具有的獨特格調。
Auralic TAURUS MKII
Auralic TAURUS MKII
憑借聲韻音響量身打造的低噪音輸入電路,TAURUS實現了低于5微伏的輸出噪聲和超過130分貝的動態范圍,這令他能夠精確捕捉音源傳遞的音樂表情,完美重現音樂作品的美學靈魂。
Auralic TAURUS MKII
參考價格:10800元
功放豪門進軍耳放——Bryston BHA-1
Bryston(拜事通)是一家來自于加拿大的專業音頻器材廠商,旗下的放大器產品在全球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業界也有著良好的口碑。由于這家老牌廠商的器材定位普遍較高,所以在國內真正了解或者試聽過Bryston器材的發燒友并不算很多。但即便如此,Bryston這個品牌的數十年耕耘早已經在人們的心中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一直以來,Bryston的產品線以功放為主,所以令很多耳機發燒友感到遺憾。但是Bryston看到了桌面音頻發燒器材的前景,近期也推出了旗下首款耳機放大器BHA-1。
Bryston BHA-1
BHA-1采用雙單聲道設計的耳放在設計上,BHA-1集合了耳機放大器和前級放大器于一身,采用了全平衡純A類放大電路,采用多組低噪音的電源進行分別供電,可降低聲道間的干擾,提高整機信噪比,讓動態范圍更寬廣,且聲音細節更多,為高清音頻提供最高品質的音頻耳機放大輸出。耳放的元件全部為高級定制品,包括電位器采用了頂級的Noble制品,除了本身強大的電源系統外,Bryston BHA-1自身提供了外置電源插頭,用家可以通過外接MPS-2外置電源組件實現分體電源供電,將電源與放大線路的干擾更進一步地降低,從而提供更高品質的耳機放大輸出。其優秀的驅動力能驅動市面上任何的耳機。
Bryston BHA-1
Bryston BHA-1在接口方面提供了平衡和非平衡接口,對應不同的輸入訊源。制作放大器一直以來都是Bryston的拿手絕活,因此大家無需懷疑BHA-1的品質,且還能通過升級電源組件和作為前級使用,前級放大部分,BHA-1提供了14dB和20dB兩種輸出增益可選,用于匹配不同輸出的前端訊號源,可塑性和功能相當不錯。機器外型修長,體重適中(3.6公斤),做工良好而帶有監聽器材的作風。前面板從左到右,是:平衡/單端切換、高增益/低增益切換、音量鈕、聲道平衡、6.35耳機插孔、雙三芯平衡耳機口、單四芯平衡耳機口、電源開關。
Bryston BHA-1
Bryston是一家很“專業背景”的廠家,每一臺BHA-1耳放都附有用AP儀器測得的頻響曲線、THD+N以及信噪比指標,而且是左右聲道分開的數據。不消說,指標都很牛。兩個聲道間的指標略有誤差,當然,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了。用AP這種精密的測試儀器,如果兩個聲道的數據分毫不差,那基本是在弄虛作假了。具體的參數是:左聲道的THD+N(32歐負載、300毫瓦輸出)為0.00125%,右聲道則為0.00142%。不計權的信噪比(500毫瓦輸出時)則分別為-108.40分貝和-108.04分貝。
Bryston BHA1
參考價格:11000元
總結:
對于這些萬元級的耳放產品來說,他們之間更多的還是風格上的差距,對于素質來說,達到了這一級別的產品幾乎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耳放也像是高端耳機之間的區別一樣,不同品牌都會有自己不同的風格表現,對于發燒友來說,購買耳放也需要注意和自己耳機之間的搭配是否合適,才能發揮出耳機更好的聲音表現。
音箱購物陷阱大揭秘耳機購物陷阱大揭秘
最近不少朋友都詢問我萬元耳放有什么可選,一方面感嘆于現在新手入門的門檻真是越來越高了,另一方面也覺得確實萬元級耳放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是什么級別的耳機產品,萬元級耳放都能為你帶來一個不會太差的聲音,并且萬元級耳放產品也能夠讓你比較安逸的去折騰音源以及耳機產品。
王樂
于許多資深耳機發燒友而言,森海塞爾HD系列都是不可回避的話題。從HD580開始,圈內關于HD系列的爭論就從未停止。2004年,HD650的問世后一舉平定了與AKG、拜亞動力旗艦產品上的爭奪。在隨后的多年間,森海塞爾居然沒有對HD650進行任何的換代,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不同定位耳機區間中,在每個區間迎頭痛擊原有的占領者。 隨著時間的消逝,以及近幾年來聽音習慣翻天覆地的變化,森海塞爾需要在更多的市場區間中稱霸。新旗艦HD800由此而生。 時隔多年 重返萬元區間 別以為HD800是HD650的換代產品,事實上森海塞爾賦予HD800的使命是重返萬元級耳機市場!在過去的多年間,這個市場曾經的王者AKG K1000、森海塞爾小奧紛紛隱退,自成一派的Stax也慘遭收購,你即便愿意為頂級耳機斥資萬元,也難以買到什么新產品。作為音頻領域的泰斗,森海塞爾肯定不會坐視不理——HD800以一萬多元的身價登場,成為這個區間稀罕的新面孔。為了避免HD800出師不利的悲劇,森海塞爾幾乎為HD800搭載了所有看家本領。 耳機達到萬元就不再是三頻的捉對廝殺,眾多大廠比拼的更多是對聲音的理解和詮釋。森海塞爾為HD800選擇了“自然”這一聽上去簡單,做起來極度困難的聲音取向。要實現自然的聽感,有氣無力、頭重腳輕絕對不行。森海塞爾在HD800上放棄了原有的圓形振膜設計,改用了全新開發的環狀振膜設計。這樣的設計避免了過去容易造成聲音失真的分割震動。為了提供更高的換能效率,森海塞爾HD800的環狀振膜尺寸達到了58mm,相比之下HD650的振膜尺寸僅有40mm。在調音方面,森海塞爾宣稱HD800擁有“明朗的高音、準確的低音和一個更加清晰的聲像”。 除了發聲單元翻天覆地的變化外,為了實現“自然”,森海塞爾還重新設計了單元的懸掛方式和耳杯等細節。傳統耳機之所以有明顯的頭頂效應,原因是聲音僅僅通過很短直線距離就到達了耳朵,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到的一切聲音,都是通過較遠距離的空氣介質傳導。傳導距離的不同,聲音傳入耳朵時角度的不同,對聲音有巨大的影響。(也許這就是所謂空氣感的理論依據?) 為了實現“自然“,HD800寬大的耳杯和復雜的懸梁設計讓聲音可以按照特定角度傳入耳朵,這樣一來我們聆聽音樂的過程就進一步接近日常的聽音體驗。 在設計做工方面,我們對森海塞爾HD800難以挑剔。對比HD650簡陋的換線設計,HD800無論是原配的3米耳機線還是接頭處理都不可同日而語——更為精密緊湊的兩端換線接口設計充分回應了HD650玩家的意見。在佩戴方式上,更為寬松的橫梁和耳罩設計也避免了HD650剛入手時的夾頭。 從外觀、舒適度方面考慮,HD800足以在當今市場上眾多耳機中力拔頭籌。 道法自然 森海塞爾HiFi新路線 作為萬元級耳機旗艦,HD800高達300歐的阻抗和不高的靈敏度注定你要下點功夫才能讓其發揮實力。我們采用了基于ESS SABRE32 DAC解碼芯片的iFi iDAC作為音源——和之前大量使用德州儀器PCM17xx系列的DAC相比,這款DAC芯片無論是動態還是互調失真都有所超越。更讓人驚訝的是,ESS在這個DAC芯片中集成了極高質量的時鐘,徹底避免了大量Jitter的產生影響音質。在耳放方面,同樣搭配來自iFi的iCAN耳放。 和之前我們體驗的森海塞爾MOMENTUM相比,HD800與iCan+iDAC的組合一開聲,我們便察覺iFi不再像過去那樣顯得游刃有余。既便如此,HD800展現出極為自然的音色、寬廣但卻不過度飄逸的聲場還是牢牢地抓住了我們的耳朵。值得注意的是,HD800有著明亮的高頻,但卻顯得無比順滑,完全沒有其他耳機高頻明亮后顯得堅硬、尖銳、毛刺明顯的感覺。 在中頻和低頻方面,HD800的表現也與自然這一命題精確吻合。極具感染力的中頻理智而不諂媚,低頻更是收放自如、下潛與量感齊聚。所有音樂在HD800上都會讓你覺得生動而清澈。在追求道法自然的同時,森海塞爾再一次回絕了那種病態捶打胸口的低頻以及其他感官刺激。 所有武林高手的終極追求都是無招勝有招。森海塞爾在HD800上的產品哲學也是如此——當你用HD800聆聽音樂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并不會被高中低頻的任何一截占據,更不會被某種奇怪的聲音取向所吸引。你所聽到的是完整的音樂本身。同樣的音樂,在許多耳機上你只能”看到“冰山一角,在HD800上你則可以鳥瞰全局。究竟是前者身臨其境,還是后者一覽眾山小?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我們簡單的體驗中,森海塞爾HD800顯然不是可以輕易擺平的主。身價萬元的它,需要你在耳放和音源上耗費更多的金錢和精力。但HD800也不會像多年前這個區間的爭議產品AKG K1000那樣難搞。如果你覺得麻煩,森海塞爾甚至還推出了與HD800搭配的官方DAC+耳放——HDVD800。你只要同時把HD800和HDVD800搬回家,插上電腦、SACD機等數字設備,那也能輕松解決HD800的設備搭配問題。 結語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追求更高保真的音樂。過去因為科技和工業發展所限,只能在某個部分做到更高保真。曾經的萬元級耳機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多年以后,當我們拿起森海塞爾HD800時,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這款耳機已經徹底告別的追求某個頻段出色、追求某個取向的引人注目的階段,轉而以自然為命題試圖在所有部分將耳機推向新的高度。 在我們的實際聆聽中,森海塞爾HD800向著更高級別的平衡邁出了一大步。無論是外觀設計、佩戴方式、聲場、平衡度、瞬態或與器材搭配的友好度方面,HD800早已將10年前的對手們拋在了身后。只是10年后的今天,曾經的對手們還有還擊之力么? 對于那些追求頂級聆聽享受的發燒玩家來說,森海塞爾HD800足以像HD650那樣成為你無法忽視的購買目標。如果有充足的預算,我們強烈建議你將HDVD800也一并拿下。 作者:Dennis來源:愛活網
實兩個月前在天貓旗艦店入手森海塞爾HDV820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想過要為它寫一篇評測,就是簡單的想為我手上的幾條大耳配一個放在辦公室用的桌面一體機而已。兩個月用下來,它真的就像我預期的那樣,陪著我波瀾不驚的過著日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音樂陪伴我度過了一個個愜意的午后時光,倒讓我覺得,該為它寫點什么了。
其實森海塞爾最著名的當然就是它豐富的耳機產品線了。當初最終決定選擇HDV820,也正是因為我手中同時擁有HD800S和HD820,為它們組個官方西裝套,當然是最不費心思,也是最理所當然的選擇了。
而選擇HDV820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一開始就想好了我需要的是一個放在辦公室的一體機,不要那些繁瑣的電源,線材,它可以不是音質最極致的,但是一定要夠方便,它的品牌、它的品質也要足夠可靠,而HDV820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外觀和功能
HDV820的外觀從設計語言上來說非常簡潔,但是簡潔并非簡單,它的外觀還是非常耐看的,純黑色的機身摸起來結實、光滑,音量旋鈕滑動的感覺非常平滑,訊源切換鈕也干脆到位,整體細節中透露出不錯的品質感,或許就是所謂的“德味”?
HDV820的接口非常豐富,在前面板上是兩個4.4mm接口,4針XLR接口和整合了6.3mm接口的3針XLR接口,而后面板上是帶增益調整的RCA+XLR模擬輸入、數字(同軸、光纖、USB)輸入和一對平衡的模擬輸出。前面板的旋鈕可以切換多達6種不同的輸入模式,所以作為一個解碼器+耳機放大器+前置放大器(+模擬輸入),HDV820可以輕易的分飾純解碼、純耳放、解碼耳放和解碼前級四種角色,可以說是非常稱職的桌面一體機。
在功能方面,感覺HDV820的耳放模塊電路還是比較強大的,一些競品在同時驅動兩只耳機時聲音會有明顯減弱,但我嘗試用HDV820同時驅動兩條耳機,并沒有可聞的弱化,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
在作為解碼前級時,不像大多數的解碼前級,HDV820有單端和平衡的模擬輸入和輸出,加上一個獨立的增益調節來對輸出到功放或者有源音箱進行微調。
HDV820的解碼功能同樣不差。它使用的是ESS的Sabre 32 DAC芯片,支持DSD256和32位/384kHz。玩HiFi的朋友對這塊芯片應該不會太陌生,它在很多產品中都有使用,很少令人失望。
聲音
具體到聲音表現,由于我就是把HDV820定義為辦公室桌面機,所以日常主要就是連接筆記本電腦來使用。因此這里的聲音評價也主要是基于USB直連電腦所給出的。HDV820 USB連接WINDOWS電腦即插即用,這一點也非常方便。
整體而言,HDV820的音色是非常健康的,首先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動態表現很好,聲音非常的立體。HDV820在演繹一些相對比較細膩的曲目時的表現我最滿意,因為你能明顯的感覺到它良好的組織能力,能夠把不同的樂器和人聲有機的組織到一起,細節豐富,定位準確,而又不失韻味。我之前也認真聽過森海塞爾的前代產品HDV800,可以說HDV820不僅是多支持了DSD,聲音上的提升還是很可喜的。
而在演繹一些比較熱情、比較宏大的曲目時,HDV820也能夠很好地表現出廣闊而又穩定的聲場效果,它對聲音的理解基本上走的是精致和優雅的路線,所以你會感到有足夠的清晰度,但是樂曲本身的侵略性和節拍的力度被緩和了一些,能量會有一定的稀釋。當然,每一臺設備都會有它自己的個性,自己對音樂不同的理解和處理方式,HDV820同樣如此。
在耳機的搭配方面,我日常使用的是前述的HD800S和HD820,以及Beyerdynamic的T1二代。HDV820驅動下的HD800S和T1二代都讓我比較滿意,得益于強大的耳放部分,HDV820能良好的驅動這兩部耳機,營造出一種充實的氛圍感和包圍感。
而與HD820的搭配,雖說都以“820”為名,在HDV820上市伊始也有很多人將此二者視為“西裝套”,但說實話,我個人覺得這套搭配并沒有HDV820+HD800S更令我滿意,主要的原因是我個人更喜歡開放式的HD800S的聲場表現。多說一句我也試過給HD820換金寶線和銀彩線,尤其換上金寶線時,這套搭配的提升很可喜,所以如果您手上有HD820和HDV820,也可以嘗試給它換條線。
總結
兩個月用下來,HDV820各方面的表現讓我非常滿意,做工精良、接口豐富、使用方便的特性,完美符合了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聲音的表現相比于它的售價來說非常站得住腳了,又和我手上的耳機組成了悅目又悅耳的“西裝套”。下一步升級的話我會再嘗試一下和其它設備,比如說與更好的獨立解碼器的搭配,發掘HDV820的更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