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像人人貸、愛錢進、積木盒子等APP均早已推出,作為平臺的一種延伸,其在移動端的使用所具有的體驗感非常優秀,也因此P2P行業布局自己的APP已經成為潮流。圖騰貸,作為一個專注于車貸細分市場的平臺,其累計投資額已超過10億大關,在此背景下圖騰貸APP2.0的上線將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戶投資。
據了解,圖騰貸平臺的UI一直非常精致,美觀實用,此次圖騰貸APP2.0在繼承網站的風格外,采用全新視覺,操作上更加清晰、直觀,同時體驗速度也非常流暢。筆者在自己的iPhone上使用十分快,除了功能上面具有PC端所有功能外還加入了手機豪華套餐并支持手勢解鎖等實用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圖騰貸APP2.0特別對提現流程進行了優化,具有很簡便的提現操作,甚至可以媲美支付寶、微信等平臺的提現速度,這無疑是圖騰貸APP2.0最大的亮點之一,也是最貼心的提升用戶體驗的功能。圖騰貸APP2.0的上線,是繼圖騰貸(tutengdai.com)全國首推限制單個投資者投資待收總額為300萬元事件后的又一行業熱點,受到業內外的普遍關注。
者: 金評媒JPM
央行10月發布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年)》指出,作為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構成,小微金融服務狀況得到更多改善,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在2018年末增至8萬億元,同比增長18%。
2005年,聯合國首次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概念,希望人人皆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五年后,帶著同樣的期許和愿景,人人貸正式成立。
那是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的年代,每天都有無數人拿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臺智能手機,而擁有手機的人每天也在產生越來越多的數據。互聯網開始變得像空氣、水和電一樣,隨時隨地觸手可得。
此時,個人金融服務也開始從線下往線上大規模遷移,從PC端向移動端蔓延。
2010年創辦之初,人人貸就注意到了當時還沒有被傳統金融機構充分覆蓋的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群體,他們對專業、可靠的金融服務的需求長期存在,但真正愿意且有能力為他們提供服務的機構屈指可數。
從風險和技術兩方面考量,服務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難點很多。首先,對于這類客群的資金需求特征及風險特征要有深刻的KYC能力(了解你的客戶);第二,要規模化地服務到小微企業客群,貸前至貸后的整體流程需要標準化、快速應答;第三,基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規模小、存活率低等特點,在對其進行純信用授信時,對于風險狀況的評估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幫助平臺提供與其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額度、費率、期限。以上這些都依賴于過硬的技術能力以及數據庫的豐富。
經過近十年的技術探索和業務實踐,人人貸已經建立起一套完整、嚴密的智能化風控系統,形成了專業高效的信貸管理機制,持續服務于國內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性資金需求。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的幫助下,人人貸能夠從數據中挖掘出與還款意愿、還款能力相關的諸多變量,從而較為準確地計算出借款申請者的真實信用水平。
人人貸全天候運行的智能風控流程分為反欺詐和信用評估兩大步驟。反欺詐主要是判斷借款申請者是否出于騙貸等惡意動機。得益于豐富的機器學習模型的應用,人人貸可以快速、精準地識別出疑似欺詐人群。
在信用評估環節,智能風控平臺對借款申請者進行標簽分類,自動根據其畫像特征匹配相對應的信審策略路徑。基于傳統的評分卡形式,平臺構建了多維度子模型,從而為每一位借款客戶建立多張評分卡,利用變量衍生、關聯分析、行為建模等技術對評分卡進行交叉匯總,最終為申請者計算出一個包含額度、期限、費率等信息的評估結果。
目前,人人貸智能風控平臺已能實現秒級審核——借款客戶從提交有效資料到獲得信審結果最快可達秒級,高效服務于小微企業主的借款需求。
截至2019年9月,人人貸已經服務了百萬量級的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累計成交金額超過900億元,其中有近80%的資金被投入到生產經營領域,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人人貸母公司友信金服CTO藍晏翔表示:“技術讓服務更美好是友信金服重要的技術理念。”技術的進步能讓服務更為便捷、優質,不斷推進服務體驗和流程的優化,甚至創造出新的服務模式,讓服務更美好。
藍晏翔還強調,“對于一項新的前沿技術,應該持觀察、歡迎、擁抱的態度。新的技術往往能夠帶來生產力的進步或者商業模式的變革,將新技術與公司業務相結合,挖掘更好的商業機會。”
在友信金服技術工程體系負責人、集團副總裁柳鍇看來,把握行業關鍵技術發展趨勢,繪制好技術路線藍圖,是通往產業領先地位的“金鑰匙”。在可見的未來,智能科技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核心驅動力,技術和產業結合會進一步深化。在金融科技行業這一點尤為重要,如何在海量數據中提取出關鍵的、有價值的信息,才能對自身所處的形勢做出準確的判斷,并做出合理的決策,實現發展。
今年7月,友信金服成立了技術委員會(TC),匯集全集團核心技術力量,聚焦技術方向規劃、創新成果激勵、促進協作和交流、技術人才選拔培養等,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技術文化,以技術助力業務、驅動業務、引領業務。
展望未來,金融科技透過海量數據能在更好地認知用戶、發掘用戶、管理用戶上發揮更大作用。隨著國內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的能力邊界會越來越清晰,具有核心風控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金融科技企業將有機會服務到更廣闊的客戶群體,助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促進實體經濟中的“基礎細胞”更加良性可持續的發展。
著辦理網絡貸款的人逐漸增多,
不法分子也看到了新的詐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
各種網絡問題層出不窮,
其中最為重要的網絡信息安全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
電信網絡詐騙在生活中時有發生,
它給人們造成不少困擾和不便,甚至嚴重威脅到生命財產安全。
而所有的詐騙套路都萬變不離其宗,
需要大家都守住最后的底線,
警惕騙取錢款的一步步套路。
線上貸款,險進圈套
案例一:宜春一居民周某于4月6日晚上,注冊了一個叫“江蘇潤邦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APP軟件,打算借3萬元錢。之后被對方以其銀行流水量低,需轉借款金額百分之三十的錢用于驗證為由向其詐騙了9千元人民幣。
案例二:4月8日14時許,宜春市民楊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問其是否需要貸款,楊某告訴對方自己需要貸款,對方就發了一個“網錢貸”貸款APP的鏈接,叫楊某按照上面的提示下載,楊某按照對方提示操作,最終貸款沒有貸到,還被對方以交押金為由騙走5600元人民幣。
案例三:宜春居民李某軍接到號碼為95235793的電話,對方說可幫助辦理貸款,后一個微信名為“AA客服經理小劉”加李某軍微信。李某軍通過對方提供的鏈接下載安裝了一個疑似“360借條”的手機APP并注冊,9月11日,李某軍在APP上借5萬元錢,對方稱要交納5千元的手續費,李某軍分兩次通過微信轉賬到對方銀卡,到了9月11日晚上對方稱其提供的銀行卡卡號錯誤,需要交15000元保證金才能更改, 9月12日中午,李某軍又給對方轉賬1萬元人民幣,隨后對方又接著以其他理由讓其再轉8千元錢,李某軍發現被詐騙,最后8千元沒有轉過去。
案例四:4月9日10時,王某余報稱:其在村委會某小區通過 “速貸”網頁代理貸款,被對方以刷流水為由詐騙11000元。
案例五:4月10日15時許,宜春居民飛某紅報稱:其在開發區某酒店附近通過“小米”貸APP貸款被詐騙9100元。
案例六:4月10日18時許:宜春居民張某報稱:其在開發區附近通過“人人貸”網上貸款被詐騙15040元。
分析揭秘騙術:
騙子一般選擇急需用錢的人群實施詐騙,抓住貸款人急需資金的心理,以低門檻為誘餌對借款人進行詐騙。
騙子事先通過網絡或偽基站群發虛假信息,發布大量無息貸款、無抵押貸款等信息,網站一般只有簡單的頁面,
騙子會在網頁上留手機、QQ等聯系方式,當貸款人聯系網站和短信上的客服后,
騙子會以各種借口在放貸之前找貸款人要錢,如后續費、保證金、考察費等等,或者會讓貸款人先打一部分錢以證明自己有還款能力等,從而引誘貸款人上當受騙。
網絡貸款詐騙案例可以歸結為這4個名目:
轉換名目變相高利貸
不法分子打著網貸的名義,實則為詐騙。這些網貸平臺號稱沒有申請門檻,只需提供身份證以及本人照片。這些平臺在發放貸款時,會利用手續費、征信費、認證費等名義,將大家的貸款克扣掉很大一部分。等大家還款時,卻發現利息與本金已經變成了一筆巨款。
特殊渠道貸款
有些朋友因為自身信用不佳,所以申請網貸總是被拒。不法分子專挑這些朋友來詐騙,號稱可以通過特殊渠道為大家強開額度,而且額度還很高。當大家繳納了手續費、中介費以后,這些騙子就會拿著大家的資料人間蒸發。
偽裝網站詐騙
不法分子會仿造正規貸款平臺,建立一個虛假的網貸平臺誘騙大家上鉤。在大家申請貸款的時候,就利用各種借口來收取費用,從而騙取錢財。另外,他們還會將大家的個人信息轉賣出去。
社交媒體詐騙
很多詐騙分子會通過社交媒體散播可以貸款的消息,從而騙取大家的錢財。那些陌生人加朋友的賬號,很多都是詐騙分子的賬號,大家千萬要小心。
如何預防上當受騙
1、不要輕信任何網友、網站、手機應用發布的貸款廣告,不掃描、不點擊任何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和鏈接。
2、銀行和正規貸款公司都不會要求借款人預先支付手續費等各類費用,如果放款前讓你繳納手續費、解凍費、保險費等需要事先支付資金的,一定是貸款詐騙,切勿上當!
3、一旦發現被騙,請立即報警,并保留好相關證據資料。
來源:宜春網警巡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