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銷冠王——AOC
AOC在顯示器市場擁有非常高的市場占有率,該品牌的特點就是全。豐富的產品線,將每個價位、用戶的每個需求都做到盡可能的覆蓋。雖說AOC的性價比不是所有品牌中最高的,但它的產品一定不會差。如果你不知道在選什么品牌,那在同價位顯示器中,選擇AOC是個靠譜的選擇。
近期代表作:
AGON愛攻AG274UXP
這是ACO今年推出的一款電競顯示器新品,它擁有4K超高分辨率、144Hz刷新率。不僅讓游戲畫面更加流暢,還能讓游戲畫面更加清晰的展現。
玩家使用AG274UXP進行游戲時,將擁有更為震撼、真實的游戲體驗。HDR600畫面增強技術的加入,也讓游戲畫面帶來更多的明暗細節展現,畫面更加驚艷。
AOC U27U2
這是一款4K分辨率的顯示器,它所使用的IPS面板色彩表現不錯,可為用戶提供出色的畫面顯示效果。同時,這款顯示器還使用了四面窄邊框的設計,極大提高了屏占比。
使用這款顯示器,將讓用戶獲得更加沉浸的視覺效果。另外這款顯示器還提供了一個Type-C接口,讓筆記本、手機等便攜設備能更加快捷的與顯示器相連。
02 差異化——飛利浦
飛利浦品牌屬于顯示器市場中的老牌子了,不管是產品外觀、性能還是價格,都保持著不錯的水平。目前飛利浦正不斷創新打造差異化產品,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其Nano IPS電競顯示器上,便提供了獨特的“流光溢彩”技術,可以讓背后信仰燈跟隨畫面內容而變化。
近期代表作:
飛利浦559M1RYV
這是一臺擁有三個HDMI 2.1接口的4K@144Hz大屏顯示器,它擁有55英寸的IPS面板,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家伙。無論是RTX30系列顯卡,還是PS5、xbox series X等次時代主機,這款顯示器都能完美展現性能升級帶來的高品質畫面。
顯示器提供了HDR 1000畫面增強技術,開啟后可以讓游戲畫面中暗處和高亮處的細節得到更多的展現。同時背后還提供了流光溢彩燈光效果,與普通電競顯示器相比,燈光效果更加夢幻。底座集成的Bowers&Wilkins 2.1聲道高保真音箱,也能為玩家帶來視、聽得雙重享受。
飛利浦279M1RVE
這是一臺不折不扣的旗艦電競顯示器,它擁有4K的分辨率,刷新率更是高達144Hz。這些出色的參數全部集合在27英寸的屏幕上,給人一種精致且強悍的感覺。顯示器擁有HDR 600認證,提供了多種HDR顯示模式,能給用戶帶來更加豐富的暗部細節。
得益于它所提供的流光溢彩燈效,提供了非常獨特、酷炫的燈光效果。所以在上期《光影世界》為主題的桌面美學欄目中也選擇了這款顯示器為桌面主顯示器。在夜晚,伴隨著機器的啟動,桌面上的燈光變得絢麗多彩。
03 海外香——優派
ViewSonic(優派)是全球視訊的領導廠商,由杰出華人企業家朱家良先生于1987年在美國加州南部創立。該品牌在國外擁有很大的知名度,但國內的知名度并沒有前面提到的AOC、飛利浦大。近幾年,優派也開始走性價比路線,產品也很值得購買的。
近期代表作:
優派VX3418-2K-PRO-2
如果你比較重視顯示器的屏幕使用時能否提供足夠的視覺震撼力,那優派VX3418-2K-PRO-2這款帶魚屏電競顯示器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擁有34英寸的IPS面板,分辨率達到了超2K級別的3440x1440,畫面呈現真實細膩。144Hz的屏幕刷新率和1ms的響應時間,也能讓游戲畫面得到流暢順滑的呈現。
優派VX3276-4K-MHD
這款顯示器的優派近期上市的新品,它擁有31.5英寸大屏幕,擁有3840*2160的分辨率,8bit的色深,擁有出色的畫面色彩展現能力,同時還內置了環繞立體聲音箱,擁有不錯的音質效果。
04 做加法——明基
明基BenQ是全球前三大LCD面板制造商,亞洲唯一一個橫跨多個不同領域的大型華人企業。旗下友達光電專業從事平面顯示器模組研發、制造與行銷。總的來說,明基在顯示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優勢與開發經驗,擁有行業領先的護眼技術與色彩管理能力。
同時該品牌喜歡在產品上做加法,旗下顯示器產品不管是影音、專業、家用等用途,或多或少都會提供護眼、內置音箱等功能,考慮非常完善。
近期代表作:
明基PD2720U
這款專業顯示器使用了27英寸4K分辨率的IPS面板,可為你帶來細膩準確的畫面色彩呈現。雙雷電3接口的加入,可以連接多種數碼設備使用,讓你后期更加高效的工作,非常適合專業的用戶選擇購買。
明基EW3270U
它搭載了一塊32英寸的VA面板,擁有3840×2160的分辨率。無論是畫面尺寸還是畫面細膩度,都屬于當下的頭部水平。另外,這款顯示器還采用了HDR技術,并擁有廣泛的色彩覆蓋,所以畫面色彩能力也很優秀。
05 性價比——HKC
惠科HKC是集消費類電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企業,在重慶、北海、深圳等地建有多處工業園均有生產研發基地,研發與產品實力較為出色。旗下產品的質量不錯,并且外觀美觀。在保持自身高性價比這一優勢的同時,還推出數款不同于傳統顯示器純黑配色的多彩配色顯示器,讓HKC這一老牌顯示器廠家釋放出別樣的時尚活力。
近期代表作:
HKC PG27P3
這款顯示器擁有27英寸的IPS面板,帶來更為驚艷的畫面色彩表現,廣色域覆蓋,色彩表現細膩、真實。HDR10技術加持,顯示效果清晰、銳利,讓你的視覺體驗真實、精彩。同時,還提供了165Hz刷新率與1ms響應時間,滿足了電競玩家對于畫面流暢度的要求。
PG27P3除了擁有親民的售價、嚴格的品控、還有高水平的參數配置外,還提供了C位粉、氧氣藍、高光白、元氣黃,四種元氣配色,讓這款顯示器更為亮眼!
螞蟻電競 宇航家 ANT27TQC
惠科集團除了HKC外,還有螞蟻電競這一專注電競領域的顯示器品牌。宇航家ANT27TQC便是該品牌旗下一款十分推薦的電競顯示器,它配備的是一塊27英寸2K高分屏,1000R曲率作為月牙屏的代表,其弧度也比較接近航天頭盔的曲率。
得益于這款顯示器所使用的1000R曲率面板,在使用時給人一種突破天際,探索無邊黑科技的想象空間。相比市面上大多數電競曲面屏,其包裹感和沉浸感均有著不小的提升,視覺效果還是蠻震撼的。在配色上,除了科技感十足的太空灰之外,還提供有櫻花粉配色,給女孩子和喜歡粉色系的玩家另一個選擇!
(7712154)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星杰e
閱讀正文之前,大家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買顯示器主要用來做什么?日常辦公、繪畫設計、電競游戲、視頻剪輯還是高清觀影?有了答案才可以閱讀正文,因為顯示器根據用途不同側重的參數也不同,文章最后我會按照大家的需求進行針對性推薦,不玩花里胡哨的文字游戲!
一、 全面解析顯示器參數(附選購建議)
1、顯示器該選多大尺寸?
在選購顯示器時,很多人都會被超寬大屏的震撼視野所吸引,超寬屏固然能夠沉浸式享受電競世界,但是我們也要結合桌面大小、空間大小、觀看屏幕距離和實際用途綜合選擇屏幕尺寸,像24英寸、27英寸、32英寸、40英寸等等各有各的優勢。
人眼的視角是有限的,人類眼睛視角通常是124度,當集中注意力時約為五分之一,即25度,所以我們選擇顯示器尺寸時,要考慮顯示器擺放的位置距你的距離,是否擁有舒適的角度,是否需要轉頭才能瀏覽辨別屏幕內容。
比如日常辦公時,我們距離顯示器一般在50厘米左右,想要不轉頭就能快速看到整個屏幕的變化,顯示器尺寸選擇20英寸到27英寸比較合適;如果顯示屏的用途偏向影視、游戲為主,而且經常坐在離顯示器比較遠的地方,可以考慮32英寸、40英寸、48英寸更大尺寸的顯示器。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桌面的大小這個因素,日常辦公桌的尺寸是120*60cm,匹配27英寸或者以下的顯示器較為合適,這個尺寸范圍恰好在舒適視線角度之內;如果是180*80cm尺寸的桌面,選擇帶魚屏或者雙屏都很酷。
2、屏幕比例選16:9還是16:10?
屏幕比例就是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常見的比例有16:9、16:10還有3:2,當然還有帶魚屏的比例21:9和32:9,不同的屏幕比例也是各有千秋。
16:9是主流的屏幕比例,諸多的軟件、游戲、網頁都是按照16:9的比例來做視頻與優化,選擇16:9的比例在玩游戲和看視頻時可以得到最適配的畫面效果,缺點就是屏幕下方的會有較寬的“黑下巴”,導致視覺上不是很爽,而且瀏覽文件或者編輯文字時,沒辦法實現更高屏占比,降低辦公效率。
16:10相比16:9的屏幕可視面積增加11%,選擇16:10的屏幕比例意味著你將得到更好的屏幕邊框,也就是四邊窄邊框的視覺效果,解決了“黑下巴”的困擾,這樣編輯文字時間,縱向看到的內容會更多,比較容易實現全面屏。缺點就是有些游戲適配16:9的比例,視覺上會看到上下兩個大黑邊,想要鋪滿屏幕,畫面就要被拉伸,視覺上的效果變得不完美。
3:2屏幕比例,相比于16:9屏幕,顯示內容多出18.5%,視頻制作可同時編輯更多的軌道,提高剪輯效率,處理文件也能看到更全面的內容,非常適合日常辦公。缺點就是看視頻會有更大的黑邊,玩游戲時視野狹窄有時會出現比例不適的情況。
21:9屏幕比例沉浸感更強,分屏功能可同時開多個窗口,提供廣闊的游戲視野,更適合玩賽車類游戲。缺點就是不利于繪圖、CAD等直線型任務,眼睛還要不斷來回切換,視覺容易疲憊。
32:9屏幕比例相當于兩塊16:9的屏幕連接在一起,超寬屏幕比例取代多顯示屏復雜設置,為操作提供更多可能,允許多個界面同時打開,極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
3、分辨率1080P、2K、4K各是什么含義?
1080P也就是FHD 1080P(1920X1080),P指的是屏幕的短邊像素數,不管長邊像素有多大,都以短邊像素計量,比如這個1920x1080,長邊有1920個像素點短邊有1080個像素點,所以它被稱為1080P。它是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等權威機構制定的最高等級高清數字電視的格式標準,像素能達到207.36萬,目前電腦顯示器分辨率的起步標配基本就是1080P,使用范圍非常廣泛,能夠為用戶提供高畫質體驗。
2K里的K原來是數字電影的標準,具體到數值上體現為屏幕橫向像素達到2000以上的,它還有很多類別,如2048×1536(QXGA)、2560×1600(WQXGA)、2560×1440(Quad HD)等,當然主流的2K分辨率為2560x1440,全稱Quad HD 2K,簡稱QHD 2K,像素能達到370萬,能夠保證畫面細膩度和色彩還原度,讓作品效果更佳。
4K也就是UHD 4K(3840x2160),4倍1080P的清晰度,具體到數值上體現為為屏幕橫向像素達到4000以上,不管是大型游戲、瀏覽網頁、日常工作,全面提升感官效果讓細節一覽無余。當然要在4K分辨率下進行流暢的觀影、游戲,還需要配備高端顯卡,用戶使用成本直線上升。
除了1080P、2K、4K這三種主流的分辨率,還有一些特殊的分辨率存在,像2560x1080、3440x1440、5120x2160一般用在21:9的帶魚屏上,還有8K,分辨率高達7680x4320,但是8K視頻資源極少,我們距離8K成為主流還有一段時間。
4、亮度和對比度
亮度:衡量顯示器屏幕發光強度的重要指標,亮度越高越好。衡量亮度的參數叫尼特(nit)或者坎德拉每平方米(cd/㎡),高亮度能提升屏幕的抗干擾能力,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依然能正常顯示。現在主流的顯示器基本都能做到300nit以上的亮度,好點的400-500nit,至于600nit以上適合專業人士,成本比較高。
對比度:對比度是顯示屏上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間的亮度比值,對比度越大,畫面的明暗細節和層次感就會越分明,色彩也會更艷麗一些,尤其是在動態圖像對比方面,對比度越高越好。
選購顯示器時,大家要注意區分靜態對比度和動態對比度,千萬不要踩坑!靜態對比度是指在顯示器畫面和亮度相同的情況下,最亮和最暗區域之間的亮度比值,比如你把顯示器亮度拉到最高,此時最亮區域是500nit,最暗區域是0.5nit,那對比度就是500除以0.5等于1000:1。
而動態對比度是在畫面和亮度不同的情況下測試出來的,比如你把顯示器亮度拉到最高,取得最亮區域為500nit,然后再把顯示器亮度拉到最低,取得最暗區域為0.001nit,此時的對比度500000:1,這個夸張的數值就是動態對比度,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如果你在2000元以下的顯示屏上看到幾萬、幾十萬的對比度,那一定是動態對比度,目前常見的靜態對比度,IPS技術的LCD面板可以達到1000:1,VA面板是3000:1,TN只有700:1,高端顯示器的靜態對比度在控光芯片的作用下也能達到幾十萬,它們會在商品詳情頁上標注出來,大家要注意辨別,不要被夸張的對比度數值沖昏頭腦。
5、顯示器面板TN、VA、IPS怎么選?
面板約占顯示器70%的成本,從基礎上決定了顯示器的響應時間、色彩、可視角度、對比度等一系列的顯示性能,所以面板的選擇相當重要。常見的顯示器面板類型有TN、VA、IPS三種,且都屬于LCD技術面板的范疇。
【IPS面板】
IPS全稱In-Plane Switching(平面內切換),工作原理是液晶分子默認呈水平排列狀,并且每個晶體單元設計成“V形”,以提升可視角度。因其自身獨特的水分子結構,用手指觸摸屏幕沒有水波紋或者暗影,畫面穩定不會變形,又稱為硬屏。
目前IPS面板技術日益成熟,LG在最初IPS的基礎上,發展出了Nano-IPS、AH-IPS、 IPS Black;三星則發展出了PLS;友達光電發展出了AHVA、Fast-IPS;京東方發展出了ADS;群創發展出了AAS等等。
其中Nano-IPS、IPS Black和Fast-IPS最受廣大用戶的熟知和歡迎。它們基于最初的IPS基本技術原理,在光源種類、鍍膜材料、響應速度、色彩覆蓋等方面,根據市場的需求做出了改進。
● Nano-IPS:專注于色彩,它是LG在2017年底推出的面板,由于加入了納米粒子,它能吸收過高的波長,從而改進顯示光輸出的強度和純度以及色彩精度,以此來提升顯示器的色彩準確性和對比度。和一般IPS面板的WLED技術形成了區別,實現了更廣的色域覆蓋,從而在顏色表現力方面更加準確、豐富。
● IPS Black:專注于HDR,它在傳統IPS面板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35%的深黑程度,對比度翻倍達到2000:1,能夠表現出真實的清晰度和更準確的色彩,解決了IPS面板純黑色“不純”的問題再也不怕HDR顯示效果,適合設計類工作者使用。
● Fast-IPS:專注于更快的響應速度,顧名思義就是“快速液晶面板”,來自知名面板大廠友達光電,它是在IPS的基礎上通過對面板電壓工作機理進行改進,實現了四倍“超頻”,從而實現了更快的響應速度,同時面板更加輕薄。
IPS在性能和成本之間得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均衡,逐漸形成了性能表現越來越全面的IPS大家庭,成為目前顯示器市場的主流面板技術。
【TN面板】
TN全稱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它由夾在兩個偏振濾光片之間的液晶組成,呈“扭曲”的排列方式,用手輕觸屏幕時,能夠看到明顯的水波紋理,早期常見的軟屏說的就是TN屏。TN面板的特點是液晶分子偏轉速度快,因此在響應時間上容易提高,但顏色表現與可視角度上,TN也確實落后IPS與VA不少,所以它僅適合極少數 FPS 電競職業選手。
【VA面板】
VA全稱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面板),它采用了垂直排列的晶體陣列,默認情況下晶體是垂直排列的,在電極加電,它們會發生“傾斜”,然后會變水平,讓光線通過。因此VA面板能夠提供出色的對比度,一般用在曲面屏上,我們可以找到通常具有 3000:1 或 6000:1 對比度的VA面板顯示器。但是VA面板的響應速度最快只能達到4ms,均都在 20ms 左右,玩高幀率的游戲時可能會出現拖影。
【OLED面板】
OLED顯示器較于傳統LCD面板,它有著LCD面板無法比擬的優勢和特征:像素自發光。正因得益于此,它的面板結構更簡單,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電流通過時,電子激發有機材料里的發光層,無需背光層,正因為少了背光層,所以只要精準控制電流大小,就可以實現每一個像素點的獨立開關,讓畫面產生分明的明暗對比。OLED面板目前穩穩的站在高端顯示器市場上,像三星、外星人、華碩、LG、技嘉、飛利浦、KTC等廠商都推出了正兒八經的OLED顯示器。
【視網膜顯示屏】
視網膜顯示屏在百度百科上面是這樣定義的“視網膜顯示屏就是利用人的視覺暫留原理,讓激光快速地按指定順序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上循環掃描,撞擊視網膜的一小塊區域使其產生光感,使人們感覺到圖像的存在 。這種屏幕技術跟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顯示技術異曲同工,視網膜屏幕是分辨率超過人眼識別極限的高分辨率屏幕”,視網膜屏的像素密度較高,將同樣大小的圖片放大同等倍數后,普通屏上已經可以看到顆粒感了,但是視網膜屏依舊保持原樣,它無論是從顏色的鮮艷度還是整體的畫面表現力,優勢突出,視網膜顯示屏由蘋果公司在2010年首次推出,價格比較高。
總的來說,選哪種面板還得看具體需求和個人預算,我們不能簡單且粗糙的認為IPS面板一定比VA面板好,IPS面板視角廣、色準強,是圖像工作的首選;VA屏擁有高對比度,黑色更純粹的特點,適合喜歡看一些對比度高、更具沖擊力的畫面的朋友;TN屏響應快,是游戲電競的優先選擇。
6、HDR10、HDR400、HDR600有什么區別?
想要知道HDR10、HDR400、HDR600有什么區別?就不得不先說說HDR,它英文全稱是High Dynamic Range,即高動態范圍,其對應的顯示技術就是傳統的SDR(標準動態范圍),它倆是視覺數字媒體中使用的兩個標準,HDR與SDR相比,在動態范圍、色域、位深這三個指標上,都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圖像上同時記錄的亮部和暗部的細節更豐富,能夠在顯示器中更真實的還原視覺效果。
回到“HDR10、HDR400、HDR600有什么區別”這個問題,它們看起來像是類似的概念,都是HDR后面加了一個數字而已,但是實際代表的標準卻大不相同。
HDR10是早年HDR電視機用的最多的認證之一,它由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在2015年制定公布,這個標準很低,因為標準內的所有圖像都是靜態的,所以理論上它不需要支持動態圖像范圍就可以獲得這個認證,它是一個開放標準,不需要任何版權、認證費用,還有HDR10+、HLG、Dolby Vision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HDR格式。
電視機和一部分顯示器是支持HDR10標準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理論上300-1000nit范圍內的亮度都可以支持HDR10,但也沒有明確規定,要注意不要把1000nit和HDR1000相混淆。
HDR400、HDR600甚至HDR1000、HDR1400則是VESA對的DisplayHDR等級劃分,DisplayHDR由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制定,是顯示器行業第一個完全開放的標準,規定了PC領域顯示設備的HDR質量和性能,它在支持HDR10基礎之上,進而根據顯示器的亮度、色域、色深、調光類型、黑電平(black level)等劃分等級,各等級以峰值亮度來命名,這里我們主要講的HDRxxx實際是DisplayHDRxxx。
針對LCD顯示設備的DisplayHDR分為400/500/600/1000/1400五個不同的等級,后面的數字指的是顯示HDR內容時的全屏峰值亮度和10%區域局部亮度,數字越大、標準越高、效果越好;而針對LED顯示器量身打造的新標準,則分為400/500/600 True Black三個等級,后面的數字僅代表顯示HDR內容時的10%區域局部亮度,同樣是數字越大、標準越高、效果越好。
DisplayHDR 400:它是入門級的標準,規定了400nit的最低峰值亮度,黑位最低亮度0.4nit,全局調光,8幀調光延遲,8bit色深面板,不過色域要求比較低,只要sRGB就行,也就是稍微好點的普通顯示器,都可以支持。
DisplayHDR 600:能符合HDR600的顯示器可以說跟普通顯示器拉開較大差距了,求峰值亮度600nits,黑位必須低于0.1 nits,達到99% BT.709色域、大于90% PCI-P3色域,10bit色深,黑白亮度響應時間≤8幀。
DisplayHDR 1000/1400:它們都有廣色域和區域調光要求,得支持10bit輸出,黑位要求也更加苛刻,甚至對最高亮度持續時間都有硬性規定。比如DisplayHDR 1400對應對應峰值亮度1400nit,動態對比度是DisplayHDR 1000的3.5倍,色域得達到95% DCI-P3 65,價格都得5位數起步,支持到DisplayHDR 1400的顯示器目前有華碩ProArt PA32UCG和ROG PG32UQX。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500:它的標準更為苛刻雖然峰值亮度并不高,但黑位亮度必須達到0.0005nit,且支持像素級調光,更適合暗光環境下觀賞。
選購建議:HDR后面的數字越大越好,所以我們在選購顯示器時,應該在預算范圍內,選購更高HDR標準的顯示器。
7、顯示器的刷新率
刷新率英文全稱Refresh Rate,它是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復掃描的次數,可以理解為屏幕每秒刷新畫面的次數。常見的刷新率有60Hz、144Hz、165Hz、240Hz。 60hz刷新率表示我們在1秒內顯示60張圖片,而144Hz表示屏幕將在1秒內顯示144張圖片,依此類推。
刷新率越高意味著我們在觀看圖像時,體驗更加流暢,眼睛看到的畫面更清晰。刷新率越低,圖像就會卡頓和閃爍,人就會產生視覺疲勞。而我們的眼睛每秒鐘看到的畫面低于24張時,就會感覺到畫面不流暢,產生視覺暫留。
當然也并不是顯示器支持高刷新率,電腦操作就一定無比流暢,還得看你的CPU、GPU和顯卡是否跟得上。比如顯卡每秒只能輸出60幀,那你120Hz的顯示器,照樣只能看到60Hz的效果。
選購建議:日常辦公、學習,不玩游戲,一般選個144Hz就可以;游戲玩家,比較看重刷新率,建議選擇240Hz或者以上刷新率的顯示器。
8、顯示器的響應時間
顯示器響應時間就是指一個色彩向另一個色彩轉變所需要的時間。對于以反應速度要求高著稱的電子競技游戲而言,響應時間越低越好,如果響應時間過長,在顯示動態影像時,就會產生較嚴重的“拖尾”現象。
響應時間分為黑白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動態畫面響應時間(MPRT)、灰階響應時間(GTG)三種。
● 黑白響應時間:這是最早的參數標準,這個標準更多的適用于CRT顯示器。
● MPRT:它只是一種降低畫面模糊的技術手段,并不能讓拖影消失,只能說是“虛假的響應速度”,而且MPRT需要控制背光與畫面變化的節奏,不可避免會造成一定的延遲,因此1ms的MPRT實際意義不大,對于拼反應速度的FPS競技更是弊大于利。
● GTG:通常把不同顏色之間的變換時間作為響應時間的標準,叫做灰階響應時間(GTG),灰階響應時間顯然更能反映動態效果。只有當灰階響應時間越來越小時,畫面的延遲程度才會降低,游戲也才會更加流暢,而這對于競技節奏非常快的FPS游戲尤為重要。
市面上的顯示器如果沒有標注GTG響應時間就默認為MPRT響應時間,只要灰階響應時間(GTG)不是1ms,真實的畫面模糊現象并不會降低。因此,想要選購一款操作顯示流暢絲滑的顯示器,一定要看灰階響應時間(GTG),而不是MPRT響應時間。
選購建議:日常辦公娛樂,選擇灰階響應時間5ms、4ms都可以,但是電競游戲,特別是FPS等游戲玩家對防撕裂以及高實時的響應時間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選擇灰階響應時間1ms的顯示屏。
9、顯示器的色域過覆蓋好嗎?
色域即色彩空間,而域是一個數字概念,可以更好地說明色彩是一定的范圍。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顏色的總和。一臺顯示器,顯示顏色的極限就是紅綠藍各自亮度最大,而其他由紅綠藍三個顏色混合出來的顏色,只可能會在他們三個點連線的內部區域當中,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能顯示的所有顏色合集。色域值有四個標準:sRGB、Adobe RGB 、NTSC和DC1-P3。
● sRGB:主流標準,顯示器絕大部分都是按照這個標準制作設計的,覆蓋率越高越好,設計領域需要99%以上的覆蓋率。
● Adobe RGB:出版印刷、打印圖像等,需要按照Adobe RGB標準,Adobe RGB需達覆蓋率99%。
● NTSC:過時標準,現在不被認可。
● DC1-P3:看高清電影時需要看DC1-P3標準,DC1-P3覆蓋率需達98-99%。
我們有時候會在商品詳情頁中看到例如130%sRGB的數字宣傳,理論上來講,它的色彩范圍更廣,色彩也更為飽和生動,有些人比較喜歡這種被提升和強調的色彩,但是無法避免一些色彩無法準確顯示,像一臺顯示器的藍色和綠色原色域超出了sRGB,但紅色原色卻沒有達到,這時候,顯示器色域的總面積大于sRGB,這個時候但宣傳大于100%的sRGB標準覆蓋率在技術上是不正確的,因為并非所有的sRGB原色都能準確顯示。
只有在sRGB色域本身完全覆蓋100%的情況下,引用sRGB的過度覆蓋,在準確度上才是有意義的,這一點,希望大家在選擇顯示器的時候,特別注意。
10、顯示器色深、色準和色溫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色深、色準和色溫,基本上不需要過多關注,顯示器能達到平均水平即可,專業設計和影視剪輯的從業人員需要格外關注一點。
● 色準:英文全稱Color difference,它代表的是顯示器色彩精準度的參數,多用△E表示,△E越低,表示顯示色彩和標準色彩偏差越小,對于普通人來說,△E值在3-12指尖,可以滿足日常上網、打游戲、看視頻的需求。色彩精準度△E≤2,在色彩表現方面就非常專業了,適合色彩敏感及對細節有嚴格要求的專業設計人士。值得注意的是△E永遠不可能為0,因為沒有哪款顯示器的顏色是完全準確的。
● 色深:英文全稱Color Depth,即色位深度,它反應色彩過度是否流暢細膩,目前主流顯示器色深為6bit、8bit、10bit,普通人肉眼分辨的色深也就是8bit,目前市面上的顯示器大部分都是8bit原生,支持10bit色深的顯示器是通過FRC技術實現的,不是原生的10bit,原生10bit顯示器價格非常規,非專業人士用不上,所以說色深8bit顯示器就夠用了。
● 色溫:它是指顯示器顏色的冷暖,色溫越大,顏色越冷。
11、顯示器的接口
隨著顯示器的發展,顯示器所擁有的接口也越來越多,目前顯示器所涉及的接口主要為:VGA、DVI、HDMI、USB、DP、Type-C等。
MAC外接顯示器最合適的當然還得是蘋果的顯示器,但是它五位數的價格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選擇其他品牌的平替也不錯,那如何才能選到各個方面都恰到好處的MAC外接顯示器呢?以我個人踩坑的經驗來說,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 外接顯示器的分辨率要達到4K甚至更高
MAC筆記本自帶高分辨率視網膜屏,前面介紹過視網膜屏,它的分辨率超過人眼識別極限,如果配置的外接顯示屏分辨率低于4K,比如外接一臺27英寸2K的顯示器,它遠遠達不到MAC的顯示標準,就很容易在使用時出現很大的割裂感,整體差異會讓用戶瘋掉。
2、 外接顯示器的色彩表現要向P3靠攏
MAC自身的色彩管理非常不錯,很多設計工作者都是沖著MAC優秀的色彩而去的,同一張圖片,放在MacBook上顯示出來的效果可能就更鮮艷,而在普通顯示器上的效果則大打折扣,所以MAC的外接顯示器要向P3靠攏,支持的P3覆蓋越廣越好,最好90%網上。
3、 外接顯示器的接口要支持反向充電
雖然說顯示器自帶Type-C接口,也可以直接連接電腦,但是顯示器支持USB-C 接口最好。這樣只需要一根線連接顯示器的USB-C口和Mac筆記本的雷電接口,就可以同時接收Mac的聲畫信號,并給Mac筆記本反向充電。
三、 哪個牌子的顯示器好?
購買顯示器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大牌顯示器,它們的屏幕質量有保障同時也有令人安心的售后服務,不要為了便宜選擇不知名的組裝屏,根據自己的電腦性能和價格預算,選擇適合自己的最好。
● 三星:顯示器面板長期處于全球前列,曲面屏、4K屏是三星的強項,而且三星顯示器普遍色彩鮮艷,高端顯示器居多。
● AOC:AOC在國內外的出貨量都位于各品牌前列,產品種類眾多,比如AG開頭適合電競,盧瓦爾系列適合設計,刀鋒系列定位輕薄等等。
● 飛利浦:飛利浦大多是家用和辦公顯示器,在護眼方面獨領風騷,入門款都有DC調光和濾藍光,電競玩家可以選它的M系列。
● 戴爾:它是筆記本三大一線品牌之一,在4K高分辨率的設計、辦公顯示器方面做的很好,還有完善的售后服務。
● 華碩:華碩以直屏為主,都有藍光過濾功能,大多是電競/設計顯示屏。
● 宏基/明基:明基是宏基獨立的品牌,主打護眼辦公設計,宏基主打游戲。
● LG:顯示器的巨頭,非常全能,帶魚屏非常出名。
● HKC:老牌國產前三的顯示器。
推薦理由:采用WQHD面板,得益于IPS技術,擁有130%sRGB寬廣色域并搭載1000:1對比度,178°廣視角也能將影響扭曲與色偏降至最低。170Hz疾速刷新率,讓你在第一人稱射擊游戲、賽車游戲、實時戰略游戲和運動游戲中占盡上風。還可以開啟華碩動態影像清晰技術提供1ms響應時間,讓游戲畫面變得更流暢、更靈敏。
推薦理由:4K/144Hz全感屏,激發顯卡能量,超高清畫質與高流暢度并駕齊驅,絲滑走位操控精度數倍提升,讓你玩得暢快、看的爽快;擁有1msGTG疾速響應,減少游戲中的拖影、運動模糊、銳化邊緣,讓高速畫面不再有盲區。Display HDR400認證,輕松找回丟失的層次和色彩,暗部更深邃、亮部細節更優秀。
推薦理由:QHD顯示器配有100%sRGB廣色域技術,確保游戲畫面的非凡體驗,搭載IPS技術,提供178°寬廣角度,從多個角度都能看見游戲世界的光輝,NVIDIA超低運動模糊技術,通過在快節奏的游戲環境中提供銳利邊緣減少運動模糊。4ms快速響應時間,告別畫面搖曳和重影干擾。
推薦理由:專業色準,還原真實色彩,能夠確保sRGB色域模式下ΔE≤2,其他色彩模式下ΔE≤3,100%sRGB色域覆蓋滿足作品網絡傳播的色彩需求。CAD、動畫設計、暗房、雙色彩四種模式隨意切換,滿足創作這的需求。支持DP-OUT功能,多屏顯示器串聯不會占用主機接口,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推薦理由:多種廣色域可切換,根據不同使用場景選擇對應色域,輸出真實準確的色彩,一屏搞定工作流;采用全新亮度色溫均勻技術,保障每一個區域內的亮度、色溫、色準,實現屏幕各處色彩的準確統一。10bit顯示面板,可呈現10.7億萬種顏色,色彩階層更豐富,過度更自然。標配植絨遮光罩,降低環境光干擾,更多接口,拓展便捷。
推薦理由:四邊零界全面屏,多屏拼接時縫隙更小,沉浸感更強,4K超高清分辨率帶來清晰畫質,1300:1對比度讓明暗和色彩更分明,無論是CAD細節處理還是3D圖像制作,都能夠提供清晰的圖形和圖形。HDR400技術認證提升亮度上限,明暗部細節更接近現實。109%sRGB高色域,提供億萬色彩,擴寬創作思路。
推薦理由:擁有3840x2160超清分辨率,高對比度增強畫質層次,提供清晰銳利的畫質,在圖像處理時精準把控細微處細節;通過德國萊茵低藍光認證,過濾多余藍光波段,提供長久舒適的感官體驗;全能Type-C接口,打造極簡桌面,避免雜亂無章。高亮度的HDR高寬容度解析,讓廣闊色域釋放驚艷的色彩,讓后期調色變成一種享受。
飛利浦278B1N
推薦理由:16:9寬高比+3840*2160分辨率+163ppi像素密度結合在一起,在圖像處理、專業影音、設計制圖等方面,讓每一個細節清晰可控。IPS技術硬屏+178°廣視角,讓顯示器色彩飽和度更高、透光度更強,保障各角度觀看色彩不偏移。飛利浦濾藍光和不閃屏技術,有效過濾有害短波藍光,通過DC調光智能調節亮度,減少閃爍,給玩家意想不到的舒適體驗。
推薦理由:智慧調光+低藍光+減少閃屏+色弱模式呵護愛眼,減少視覺疲勞,智慧調光,亮度自動適應環境變化,時刻舒適拒絕傷害;人性化色弱模式,幫助客戶在辦公時輕松查看重要內容,客戶根據自己的色彩差異調整合適的模式;內置音箱,帶來更多視聽享受;靈活旋轉升降,重獲坐姿自由,提升辦公幸福感。
推薦理由:34英寸超寬顯示屏,搭配21:9屏幕比例,視野更開闊,效果更真實;3440x1440超寬高清分辨率,無論商務報表還是游戲地圖,都能輕松展現更多;雙屏、畫中畫功能隨意切換,一鍵布局顯示窗口,高效管理屏幕區塊劃分;3000:1高靜態對比度配合300cd/㎡通透亮度,即使身處暗夜之中,細節同樣清晰可辨。
推薦理由:UHD 4K超清視界,帶來沉浸視野的震撼體驗,無論辦公還是娛樂,盡情享受視界的廣闊與驚艷。HDR技術提供高動態范圍圖像,強化色彩細節呈現,豐富色彩層次感,充分展現HDR畫質的絢麗之美,讓用戶享受如身臨其境般的逼真體驗。USB Type-C可減少電線混亂并提高效率,并支持反向充電。
推薦理由:21:9全景比例,比一般16:9顯示器拓寬40%,視野拓寬,邊角過渡區域增加,提前發現戰斗動向!1500R新曲率,比1800R更貼合人眼生理構造,展現更多內容,帶來生動具有臨場感的視體驗;DCI-P3的專業電影畫質,擁有蘋果級顯示器一樣的專業級電影色彩,色彩更豐富,色相之間的過度更加平滑。多屏顯示,雙線操作行云流水,實現一屏多用。
寫在最后
文章最后,我再跟大家嘮叨一下選購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前要注意的事項:
● 檢查筆記本接口:一般是Type-C、HDMI、VGA、DP四種接口,如果你的筆記本只留了Type-c接口,就需要入手一個拓展塢。
● 了解筆記本參數:只有HDMI2.0接口的才支持2K、4K分辨率的外接顯示器,避免買錯了鬧心。
● 檢查筆記本顯卡:確認你的筆記本顯卡能不能帶動你將要購買的顯示器。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ximagine
嘿!我們又見面了!!這里是荒島!!!一座藏有寶藏的小島!我叫ximagine!!距離百年老字號還差99年!!!本期內容為2024年8月顯示器推薦,如你所見7月我們停更了一期顯示器推薦,這是為什么呢?一來是因為618剛過市場變化不大,二來著手制作安卓手機的推薦,本期就來看下還有哪款顯示器可以撿漏的?有許多款是非常小眾的品牌,雖說技術沉淀和做工用料上確實和大廠有差距,但它不嫌我窮,難道憑這點還不夠?本次總共推薦33款不同尺寸、不同面板的顯示器,價格均為截稿前。當然荒島仍然保持一貫的標準,實測每款數據,實說每款體驗,對自己的內容和觀點負責,對看客們的選擇提供有用的建議。做起來相當繁瑣,難免有疏忽之處,如您喜歡本期內容,可以一鍵三連支持一波!
這里為漲知識環節,此次來說硬件防藍光,就是將原本在445-450nm的藍光波峰平移到455nm處,通過IEC定義的藍光危害加權函數,在415-455nm區間的藍光權重為1,455-480nm區間藍光權重為0.5,荒島視頻中常出現的415-455nm的高能有害藍光占比由此而來,占比<50%說明具備硬件低藍光屬性,反之不具備;藍光波峰≥455nm說明具備硬件防藍光屬性,反之不具備。友商宣傳上標稱的防藍光賣點有時還得通過實測驗證,即使面板測得具備硬件低藍光屬性,并不是說萬事大吉,眼睛敏感的用戶依然會覺得刺眼、淚眼、無法長時間使用,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每次看屏幕20分鐘就必須得讓眼睛遠眺下休息30秒。另外影響人們褪黑素分泌的藍光波長是464nm,影響瞳孔放大的藍光波長是491nm,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進階學習下輻照度,IEC規定每平方米1瓦以下的輻照度都是低危害,顯然現有顯示器很難做到。
這個寸段的群體也是不可估量,從友商近期的動作也可窺探一二,有用戶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廠商開卷,就是這卷的還不夠兇,真正的用白菜價買到好東西,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壹:AOC 冠捷 24G4
AOC 24G4核心參數23.8寸、1K、180Hz高刷,采用京東方FHB-NF1面板,雖是自組Ksf背光方案,但具備硬件低藍光屬性,搭配無頻閃的DC調光,這對屏奴們是比較友好的。顯示性能調校屬于中上,SDR模式下,實測亮度335nit也夠用,色準1.69、P3色域覆蓋91.2%、色溫6485K,整體畫面的觀感,鮮艷有活力。游戲性能調校差點意思,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26ms有點拖后腿,全局提亮的暗場約等于沒調。全功能支架、內置電源、支持軟件調節參數等倒是加分項。不足點對比度僅940:1,X形底座太占地了,OSD菜單UI很有山寨味,操作毫無邏輯,手感一如既往的差,再有849的價格相比之前漲了些,但依然值得推薦,畢竟它拿出誠意了。
壹:AOC 冠捷 24G4「ximagine」
貳:ASUS 華碩 VG249Q3A
華碩VG249Q3A核心參數23.8寸、1K、180Hz高刷,采用群創HCA-PGZ面板,自組Ksf背光方案,實測有害藍光占比<50%,且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顯示性能調校屬于中等水平,SDR模式下,實測對比度1331:1,色準2.67、P3色域覆蓋85.9%、色溫6657K,整體畫面觀感細膩,明暗層次豐富。游戲性能調校屬實優秀,實測灰階響應時間3.15ms,標桿級的局部暗場調校,主玩FPS游戲選它準能行。值得一提的是,OSD菜單雖使用按鍵式,但UI好看且功能清晰明了。不足的地方亮度僅282nit,這在室內稍微強點的光源下使用都有點費勁,不友好的八字形支架僅支持俯仰調節、水平旋轉;899的價格果然很華碩,但人家做的確實好,一個字值。
貳:ASUS 華碩 VG249Q3A「ximagine」
叁:SKYWORTH 創維 F24G30F
創維F24G30F核心參數23.8寸、1K、180Hz高刷,采用群創HCA-P8Z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實測了有害藍光波峰456nm,具備挑戰科睿X41地位的潛力,但是F24G3就有點尷尬了。顯示性能調校毫無短板,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36,色溫6535K,對比度1012:1,亮度386nit,P3色域覆蓋92.1%,畫面對色彩敏感的玩家相對友好。游戲性能調校越級了,實測灰階響應時間3.29ms,暗場表現比起價格翻一翻的友商控制的還到位。不足點屏幕均勻性表現不理想,支架僅能俯仰調節,但也學聰明了用上方形底座。支持HDR10,HDR模式實測亮度393nit,也不存在偏移問題。549的價格又省下一頓飯,還包含3年上門服務以及多種色彩空間調校,同價位這一款屬實再難超越。
叁:SKYWORTH 創維 F24G30F「ximagine」
島:KOORUI 科睿 X41Q
科睿X41Q核心參數23.8寸、2K、180Hz高刷,采用華星G01-3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從命名也能看出是X41的2K升級款,而X41在同價位內的表現簡直可以封神,懂的都懂!X41Q的表現也是十分出彩,科睿將性價比玩的賊溜。顯示性能調校相當優秀,SDR模式下,實測對比度1143:1、亮度436nit、色準1.49、色溫6438K、P3色域覆蓋91.7%,指標參數均衡,整體畫面觀感色彩豐富,明暗過渡自然。游戲性能調校依然亮眼,實測灰階響應時間3.19ms,暗場控制水平能讓友商喊一聲哥,增加暗部細節的同時抑制亮部過曝。支持HDR10,HDR模式實測亮度456nit,EOTF曲線貼合度不錯。不足點OSD按鍵手感一般、菜單層級復雜,支架不支持水平旋轉,八字形底座要是換成平板的會更友好,799的價格是真香,科睿屬實將差異化做到極致,每次都能帶來逼著對手進步的產品。
島:KOORUI 科睿 X41Q「ximagine」
肆:PHILIPS 飛利浦 24M1N5500Z
飛利浦24M1N5500Z核心參數23.8寸、2K、165Hz高刷,采用京東方QHM-NF0面板,自組WLED背光方案,實測藍光波峰461nm,符合硬件防藍光標準。在AOC大哥光環的掩蓋下,悶聲發力,和Q24G2同款面板,同樣存在色域低的情況。顯示性能調校能夠提升的空間不小,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45、亮度365nit、對比度1060:1,都不出色但還算合格。游戲性能調校給力,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85ms,暗場雖采用省事的全局處理方式,EOTF曲線近乎完全貼合,足以見其優化功力。入門級別的HDR10支持,HDR模式下實測亮度391nit,比起SDR略有提升。不足點P3色域覆蓋僅80.3%,色溫6120K令畫面觀感過于偏黃,滿血165Hz狀態OD功能無法使用,這有點看不懂,支架不支持水平旋轉,1049元的價格沒有溢價。
肆:PHILIPS 飛利浦 24M1N5500Z 「ximagine」
伍:VIEWSONIC 優派 VX2479-2K-PRO
優派VX2479-2K-RPO核心參數24寸、2K、170Hz高刷,采用京東方QHB-NF0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作為老牌顯示器廠商,理應有著深厚的技術沉淀,近年來倒有一種小隱隱于野的跡象。顯示性能調校每一項都踩著及格線,SDR模式下,實測亮度295nit、對比度987:1,色準2.85,P3色域覆蓋86.3%,至少讓呈現的物體色彩觀感上飽滿些,整體畫面只能說能看。游戲性能調校有辱大名,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87ms,暗場不出意外的一塌糊涂,暗的地方更暗,亮的地方過曝。不足點色溫6178K,過于偏黃了,你說是為了護眼我是不信的,做工質感方面把能省的都省了,三角形的底座倒是有點新意,799的價格要求太多也不切實際。
伍:VIEWSONIC 優派 VX2479-2K-PRO「ximagine」
陸:SOYO 梅捷 S-2450QPC
梅捷S-2450QPC核心參數23.8寸、2K、165Hz高刷,采用京東方QHM-NF0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比較小眾的品牌,奮起直追二線友商,畢竟這活的技術壁壘不太高。顯示性能調校比較用心,除開面板自身色域短板,其他都還挺好。SDR模式下,實測亮度338nit,色準1.84,色溫7176K,冷色調畫面在觀感上更通透,控制的還算合理,沒有偏綠問題。游戲性能調校同面板種稱得上佼佼者,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21ms,暗場嘛策略是對的,可惜功力不夠。不足點對比度947:1,P3色域覆蓋79.1%,用作普通的辦公游戲場景是夠了,可我也想提升下體驗感啊!還有那爪形底座真實不學好。有點意外的是配了滿血的HDMI2.1接口,五向搖桿的OSD按鈕手感深得我心,1099的價格有點虛高。
陸:SOYO 梅捷 S-2450QPC「ximagine」
這個寸段少有那種質的飛躍的產品,友商都在大家熟悉的范圍里不痛不癢的迭代,難有大突破卻又是當下的主流,想繞開也是木有辦法的!只能眨巴著眼,看看誰會是那個首次打破僵局的勇士?
柒:HPC 惠浦 HH27QXP
HPC HH27QXP核心參數27寸、2K、180Hz高刷,采用華星G03-3面板,看來上游廠商這款面板廣受歡迎,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又是一個小眾的品牌,確定不是蹭熱惠普?顯示性能調校整體還在線,比預想中好點,SDR模式下,實測P3色域覆蓋85%,色準2.47,色溫6738K,對比度994:1,畫面細節足夠色彩也不錯。游戲性能調校比較拉跨,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01ms,暗場是目前測過的顯示器里倒數靠前的。不足點亮度僅323nit,室內夠用但的調整光源角度,OSD按鍵手感像早期的華強北,僅能俯仰的支架不是不能接受,但這做工質比盛色還差,好在漏光控制和屏幕均勻性表現上都挺好,729的價格不會踩雷。
柒:HPC 惠浦 HH27QXP「ximagine」
捌:PHILIPS 飛利浦 27M2N5510P
飛利浦27M2N5510P核心參數27寸、2K、240Hz高刷,采用京東方QHB-NF1面板,原廠模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支持硬件防藍光,實測高能有害藍光波峰457nm,這個規格總算有240Hz的顯示器步入視野了,飛利浦的東西向來物美價優。顯示性能調校中上,SDR模式下,實測色準0.82,P3色域覆蓋92.5%,亮度352nit,畫面物體顏色還原準確,觀感鮮艷。游戲性能調校中規中矩,實測灰階響應時間3.11ms,暗場確實挺能打,暗部細節足夠,亮部不過曝。通過HDR400認證,HDR模式實測亮度376nit,怎么又來虛?還存在些許偏移。不足點6105K的色溫令畫面過于偏黃了,對比度僅948:1,明暗的分界線模棱兩可,V形底座桌真的頭大,1899的價格將輔助功能拉滿,額外配置環境光感,電競背光,動態響應等比較有誠意,全功能支架也沒落下。
捌:PHILIPS 飛利浦 27M2N5510P「ximagine」
玖:MACHENIKE 機械師 MK27QG170S2
機械師MK27QG170S2核心參數27寸、2K、170Hz高刷,是一塊NanoIPS屏,采用京東方QHM-NF0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竟然不用LG家的?不得不說國產憑借著價廉崛起的勢頭強勁,除開對比度上其他無可挑剔。顯示性能調校比較出色,SDR模式下,實測亮度422nit,P3色域覆蓋96.3%,6783K色溫,色準0.97,有點夸張了,不得不說色彩這塊沒有比NanoIPS更好的選擇。游戲性能調校按部就班,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05ms,暗場雖是全局但表現還不錯。通過HDR400認證,HDR模式實測亮度431nit,亮度偏移較大。不足點對比度僅880:1,只有NanoBlack能救這個系列了,爪形底座和KTC的有幾分相似,也不挑一個好對手,幸虧保留了全功能的支架,外觀顏值做工質感在同價里稱得上優秀,電競背光也還過得去,1199的價格可享3年上門服務。
玖:MACHENIKE 機械師 MK27QG170S2「ximagine」
拾:Redmi 小米 G27Q
小米G27Q核心參數27寸、2K、165Hz高刷,采用惠科ES01-1面板,原廠模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這點比較實用,實測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粗糧家的東西一直都比較穩定。顯示性能調校中等偏上,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07,P3色域覆蓋94.2%,色溫7550K,亮度375nit,畫面觀感通透,色彩飽滿。游戲性能調校學到精髓,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94ms偏慢了,但暗場優化精準卡位。通過HDR400認證,HDR模式實測亮度424nit,也不存在偏移。不足點對比度僅941:1,OSD界面存在錯位,支架僅能俯仰,但配置65W的Type-C接口和兩個USB接口,方形平板底座加分,1399的價格該有的都有了,會是個炙手可熱的小金剛。
拾:Redmi 小米 G27Q「ximagine」
拾壹:ANTGAMER 螞蟻電競 ANT27VQ MAX
螞蟻電競ANT27VQ MAX核心參數27寸、2K、360Hz高刷,是一塊Ultrafast IPS屏,采用友達DAN10.0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支持硬件低藍光,實測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低于<50%。這款顯示器自稱地表最強電競屏?有自信是件好事!但實力光靠吹可不行。比起同規格華碩PG27AQN價格上實惠不少!顯示性能調校中上水平,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63,亮度489nit,P3色域覆蓋95.6%,畫面色彩鮮艷,繼承Nano的衣缽。游戲性能調校十分優秀,實測灰階響應時間1.75ms,叫板TN屏,逐級暗場處理暗部呈現更多細節,亮部高光不不過曝。通過HDR600認證,實測HDR模式亮度757nit,沒有偏移問題。不足點對比度僅972:1,明暗過渡有點斷層,7998K色溫輕微偏藍,非免工具安裝的八字形底座同時集成2個缺點。好在電競背光的氛圍感還不錯,滿血HDMI接口支持DSC壓縮,5499的價格不便宜但也花值得。
拾壹:ANTGAMER 螞蟻電競 ANT27VQ MAX「ximagine」
拾貳:KOIOS 科歐斯 K2724UL
科歐斯K2724UL核心參數27寸、4K、160Hz高刷,采用友達QAN7.0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這款萬金油面板在KOIOS手上能否發揮出優勢?看著這嶄新的名字心里多少不太有底。顯示性能調校沒有暴露經驗欠缺的短板,SDR模式下,實測P3色域覆蓋93.5%,色準1.59,亮度493nit,對比度1030:1,畫面色彩還原較準確觀感舒適。游戲性能調校表現尚可,暗場優化出乎意料的超過預期,還支持VRR功能,不過實測4.89ms灰階響應時間拖后腿了。通過HDR600認證,實測HDR模式亮度577nit,不僅虛標偏移問題還有點嚴重。不足點色溫僅6250K,畫面過于偏黃,支架僅支持俯仰調節,按鍵式的OSD手感一般,升級款將八字形底座換成平板底座還是很明智的,1429的價格挺實在。
拾貳:KOIOS 科歐斯 K2724UL「ximagine」
拾叁:KTC 康冠 H27P22S
KTC H27P22S核心參數27寸、4K、160Hz高刷,采用友達QAN7.0面板,自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KTC的調校向來比較激進,近來更有躋身一線的勢頭。顯示性能調校挑不出問題,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74,色溫7115K,P3色域覆蓋92.8%,對比度1126:1,亮度441nit,迭代多次后終于改進用戶詬病的亮度問題,冷色調處理畫面觀感也比較通透。游戲性能調校比較出色,實測3.98ms灰階響應時間,優化還不錯的暗場,能獲得更佳的游戲體驗。通過HDR400認證,實測HDR模式亮度418nit,亮度鎖定在90%可以接受,但這EOTF曲線偏移的有點難以理解?不足點爪形底座太費空間,支架僅能俯仰調節,1599的價格,額外配置一個支持固件升級的USB2.0接口。
拾叁:KTC 康冠 H27P22S「ximagine」
拾肆:Nubia 紅魔努比亞 GM001S
紅魔GM001S核心參數27寸、4K、160Hz高刷,采用友達QAN7.0面板,自組QD量子點直下式背光方案,高頻PWM調光比起DC多少差點意思。看的出紅魔使用了渾身解數來優化該款產品,但竟然將價格提到5K以上這憑什么?要是說出它是一款擁有5088個分區及5088個燈珠的MiniLED顯示器售價就不足為奇了。顯示性能調校整體值得稱贊,SDR模式下,實測亮度459nit,色準1.08,對比度4893:1,明暗畫面的過渡層次細膩細節豐富。游戲性能調校亮點不足,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94ms,暗場處理也剛好及格。通過HDR1000認證,實測HDR亮度1328nit,100%全屏瞬時亮度可達1932nit,真能亮瞎眼。不足點色溫7822K畫面過于偏藍了,90.2%的P3色域覆蓋勉強夠到廣色域門檻,爪形底座不太友好,雖然獨立調校sRGB、DCI P3、Adobe RGB不同的色彩空間,但是全部鎖亮度?配置的環境光感靈敏度不錯,還支持多源信號,全功能支架和滿血HDMI接口以及90W的Type-C接口,這樣看來5199的價格花的也不冤。
拾肆:Nubia 紅魔努比亞 GM001S「ximagine」
拾伍:SONY 索尼 INZONE M9
索尼M9核心參數27寸、4K、144Hz高刷,采用友達QAN7.2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具備硬件防藍光屬性,實測藍光波峰456nm,都說索尼是大法器,法不法器先擱一邊,價格是真狗,這款顯示器剛出來時配置是很頂的,不過已經過去挺久了,已經不那么香,索尼還是不松口。顯示性能調校倒是符合索尼嚴謹的作風,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63,色溫7450K,P3色域覆蓋94.1%,亮度796nit,對比度1099:1,整體畫面色彩豐富觀感通透。游戲性能調校沒有亮眼的地方,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91ms,暗場優化一般。通過HDR600認證,實測HDR亮度763nit,雖還不如SDR下的亮度,不過HDR模式暗部細節和亮部高光處理的非常優秀。不足點爪形底座占用桌面空間,支架也僅支持升降俯仰調節,再者屏幕均勻性有點糟糕,竟然沒有單獨的sRGB色彩空間縮限模式?好在純白外觀是顏控的菜,做工質感一看就有大廠堆料的范兒,出廠逐臺校色,額外配置1個15W Type-C口和2個2W音響,只能說聊勝于無,重點提一下完美適配PS5,所以你懂的!5999的價格充值一波信仰也不虧。
拾伍:SONY 索尼 INZONE M9「ximagine」
拾陸:LG 樂金27GR93U
LG 27GR93U核心參數27寸、4K、144Hz高刷,采用京東方QUM-NF4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實測藍光波峰457nm,具備硬件低藍光屬性,敢情玩的又是噱頭?LG為了削減成本也開始大量采用京東方的面板了,京東方也是挺爭氣一直穩坐頭把交椅,東西做的本身不差,LG的調校也從沒說過不行。顯示性能調校沒有預期來的好,SDR模式下,實測485nit亮度,對比度994:1,P3色域覆蓋96.8%,色溫6603K,色準1.76,參數很均衡,畫面整體看起來也比較討喜。游戲性能調校只能說LG偷懶了,身為榜樣的暗場優化雖說仍然保持一貫水準,但這實測4.51ms的灰階響應時間確實落伍了。HDR模式下實測亮度534nit,符合HDR400認證宣傳,暗部存在輕微發灰問題。不足點V形底座怎么看都礙事,支架僅支持單邊垂直旋轉,字體有彩邊現象,花上2449大洋就能擁有一臺支持出廠逐臺校色,配上滿血的HDMI2.1接口,以及精致OSD界面的顯示器。
拾陸:LG 樂金27GR93U「ximagine」
這個配置是特殊的存在,在觀影和游戲上的優勢很明顯,短板就是太占地方,而且大部分型號不支持垂直旋轉,隨著網咖的沒落它們也有邊緣化的趨勢,越來越有成為小眾物件的特性。
拾柒:ASUS 華碩 XG27AQV
華碩XG27AQV核心參數27寸、2K、170Hz高刷,采用京東方QHM-NF5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愛眼認證,實測415-455nm的高能有害藍光占比<50%,是一塊曲率2900R的曲面屏,這不太常見,不細看還以為是直面屏。華碩一直是品質的代名詞,同時也是小金庫的獵手。顯示性能調校一大短板,SDR模式下,實測色準2.61,色溫7125K,P3色域覆蓋87.3%,亮度563nit,冷色調令整體畫面通透,色彩還是夠看的。游戲性能調校給滿分,標桿級別的暗場處理懂的都懂,實測3.05ms的灰階響應時間不拖累你的游戲水平。通過HDR400認證,HDR模式實測亮度613nit,高亮場景的優化不太理想會產生過曝問題。不足點對比度僅770:1,這是直接擺爛了嗎?底座的做工確實好但就不能改下八字形?支架也缺少垂直旋轉的支持,2199的價格看著發光的敗家之眼標志,心情也能舒暢一些,出廠逐臺多色彩空間的調校又增添了一個選擇理由。
拾柒:ASUS 華碩 XG27AQV「ximagine」
拾捌:HKC 惠科 SG32QC
HKC SG32QC核心參數31.5寸、2K、144Hz高刷,采用自家惠科EU01-1面板,原廠模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是一塊曲率1500R的VA曲面屏。HKC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比起AOC、LG還有一些路程要趕,但比起KTC、泰坦就難分伯仲,正因為又它們市場才夠卷。顯示性能調校只能說HKC盡力了,SDR模式下,實測P3色域覆蓋89.2%,色準2.83,2840:1的對比度繼承VA屏優勢,8610K的色溫好在并沒有出現偏藍的問題,283nit亮度在室內勉強夠看,觀感整體還算通透,明暗畫面層次過渡細膩自然。游戲性能調校就差強人意了,實測灰階響應時間6.87ms,暗場粗暴的一刀切做法而且方向還整反了。不足點支架僅能俯仰調節,爪形底座在扣一分,1299的價格嘗嘗鮮還行。
拾捌:HKC 惠科 SG32QC「ximagine」
拾玖:AOC 冠捷 CU34G10X
AOC CU34G10X核心參數34寸、4K、165Hz高刷,采用華星H01-1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是一塊曲率1500R、比例21:9的VA曲面屏。AOC在終端消費者心中是性價比的存在,一線里也就它愿意放下身段,提供同配置下價格更優的顯示器產品。顯示性能調校比較滿意,SDR模式下,實測亮度342nit,對比度3829:1,色準1.15,色溫6536K,P3色域覆蓋86.2%,整體畫面偏暖色調色彩豐富,尤其是對比度讓場景更細膩。游戲性能調校比較水,實測灰階響應時間7.68ms,暗場處理約等于無。宣傳支持HDR10,但是OSD里沒有開啟選項?不足點X形底座比八字形還令人頭疼,支架不支持垂直旋轉,按鍵式的OSD手感一般操作邏輯混亂,sRGB模式鎖亮度這是祖傳的?好在1499的價格享有出廠逐臺調色,多少是個安慰。
拾玖:AOC 冠捷 CU34G10X「ximagine」
貳拾:Lenovo 聯想 G34w-30
聯想G34w-30核心參數27寸、2K、165Hz高刷,采用華星H03-1面板,原廠模組WLED直下式背光方案,實測藍光波峰452nm,具備硬件低藍光屬性,是一塊曲率1500R、比例21:9的VA曲面屏。聯想在國產品牌里都是靠譜的代表,售后服務更是贏得用戶的一致好評,往期推薦的R27q-30和Y27q-30都是妥妥的好產品,這款帶魚屏也不會令你失望。顯示性能調校表現優秀,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33,色溫6766K,P3色域覆蓋91.2%,對比度3462:1,亮度315nit,單獨看哪一項都沒有毛病,畫面觀感色彩豐富,明暗過渡平滑自然。游戲性能調校比較一般,實測灰階響應時間4.26ms,暗場處理的也很省事。宣傳支持HDR10,但沒找到開啟選項。不足點可視角度較差,只能坐在C位才能獲得較好體驗,八字形底座用料挺足但依然占空間,僅享一年質保,2539的價格配有2個3W音響。
貳拾:Lenovo 聯想 G34w-30「ximagine」
這個配置代表著新技術的應用,普及還得看價格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對于富哥價格從來都不是問題,但像我這樣的月光族還是居多的,它兩都沒有突破自身的話,那這行業算是夕陽了。
貳拾壹:Taidu 鈦度 M27NQC-SE
鈦度M27NQC-SE核心參數27寸、2K、165Hz高刷,采用華星G01-1面板,原廠模組QD量子點直下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防藍光認證,實測藍光波峰453nm,是一塊擁有1152分區2304顆燈珠的MiniLED屏。這是一個新品牌,雖背靠職業電競頭銜,但奈何技術底蘊差些,而且MiniLED的賽道本就比FastIPS更考驗調校功力。顯示性能調校沒有太大問題,SDR模式下,實測P3色域覆蓋89.5%,色準2.78,色溫8120K,亮度769nit,對比度4265:1,屬于冷色調校用力過猛,畫面存在輕微偏藍問題。游戲性能調校理應是看家本領,然而表現一般,實測灰階響應時間5.69ms,暗場處理沒有學到精髓。通過HDR1000認證,HDR模式實測亮度1103nit,有點意外的是HDR模式調校優秀,暗部細節豐富亮部不過曝。不足點屏幕均勻性表現較差,拖影現象比較明顯,OSD菜單操作邏輯混亂,采用高頻PWM調光,1599的價格全功能支架和多源信號沒有缺席,方形底座好評,還配置65W的Type-C接口。
貳拾壹:Taidu 鈦度 M27NQC-SE「ximagine」
貳拾貳:HKC 惠科 XG271Q
HKC XG271Q核心參數27寸、2K、170Hz高刷,采用華星G02-2面板,自組QD量子點直下式背光方案,看著高頻PWM調光心里總不得勁,是一塊擁有384分區1536顆燈珠的MiniLED屏。惠科有意鋪開全系產品線,同規格下不止一款,差異化做的挺懂市場風向。顯示性能調校中上水平,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94,色溫7578K,P3色域覆蓋90.6%,對比度3895:1,亮度631nit,明暗畫面過渡順滑自然,觀感通透舒適只是稍微偏藍了些。游戲性能調校仍有中上水平,實測灰階響應時間3.18ms,暗場處理也總算花心思了。HDR模式實測亮度1422nit,符合宣傳的HDR1000認證,并且在HDR模式下優化到位,高光不過曝暗部細節豐富。不足點有明顯的拖影現象,光暈控制水平有待提升,爪形底座電競味是夠但不實用,1299的價格優惠幅度很大,針對多種色彩空間單獨調校,全功能支架也能加分。
貳拾貳:HKC 惠科 XG271Q「ximagine」
貳拾叁:Acer 宏碁 XV275K
宏碁XV275K核心參數27寸、4K、160Hz高刷,采用友達QAN7.0面板,自組QD量子點直下式背光方案,是一塊擁有576分區576顆燈珠的MiniLED屏。宏碁作為新竹知名的老廠,在筆記本電腦領域是炙手可熱的品牌,電競顯示器做的也不含糊。顯示性能調校有挺大的進步空間,SDR模式下,實測P3色域覆蓋95.7%,色準3.56,色溫7427K,亮度583nit,整體畫面的色彩還不錯,冷色調校處理不佳存在輕微偏藍問題。游戲性能調校過的去,實測灰階響應時間3.41ms,暗場處理思路正確但精度不夠。通過HDR1000認證,HDR模式下實測亮度1433nit,HDR調校是一大亮點,能呈現更多暗部細節同時抑制亮部過曝。不足點對比度899:1,眼尖的用戶夸張點說能看到色彩斷層,OSD菜單操作邏輯混亂手感較差,爪形底座也是不忍直視,2999的價格全模式采用DC調光不多見,全功能支架以及90W的Type-C口也是標配。
貳拾叁:Acer 宏碁 XV275K「ximagine」
貳拾肆:LG 樂金 45GR95QE
LG 45GR95QE核心參數44.5寸、4K、240Hz高刷,采用樂金自家CWQ-ARG1面板,原廠模組WLED直下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實測藍光波峰456nm,415-455nm的有害藍光占比<50%,是一塊曲率800R、比例21:9的OLED廣色域屏,原生10Bit色深。LG的產品在堆料和工藝上下足了功夫,這一塊巨無霸屏幕堪比影院級的體驗。顯示性能調校無可挑剔,SDR模式下,實測色準0.67,色溫8492K,P3色域覆蓋99.3%,亮度392nit,對比度∞:1,畫面色彩艷麗觀感通透,冷色調處理技術扎實沒有偏藍問題。游戲性能調校也是上層之作,實測0.21ms的灰階響應時間,以及標桿級別的暗場優化,讓你輕松拿捏各種游戲。通過HDR10認證,實測亮度868nit,該模式下同樣是大師級的調校。不足點屏幕均勻性表現一般,竟然未配置Type-C接口?背面直插式的接口影響美觀度,依然存在字體彩邊現象,好消息是LG 32GS95UE解決了此問題,支架不支持垂直旋轉可以理解,但是爪形底座真難受。7999的價格電競背光、多源信號,DSC壓縮功能都有配置,出廠逐臺校色且支持硬件校準。
貳拾肆:LG 樂金 45GR95QE「ximagine」
貳拾伍:MSI 微星 MAG 341CQP
微星MAG 341CQP核心參數34寸、4K、175Hz高刷,采用華星H01-1面板,原廠模組QD量子點直下式背光方案,實測415-455nm的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波峰456nm,符合宣傳的TüV防藍光認證,是一塊曲率1800R、比例21:9的QD OLED廣色域屏,原生10Bit色深。微星在顯示器領域算是后起之秀,雖做的晚但產品好,沿用了追擊炮主板高性價比的做法。顯示性能調校中規中矩,SDR模式下,實測對比度∞:1,P3色域覆蓋 99.2%,色準2.01,色溫6833K,整體觀感舒適,明暗畫面過渡自然。游戲性能調校中上水平,實測灰階響應時間0.31ms,暗場處理方式還是懂電競的。通過HDR400認證,該模式下實測亮度531nit,可惜EOTF曲線偏移的有點多。不足點支架不能垂直旋轉,爪形底座是真沒法愛,配置的Type-C接口僅15W?全屏亮度僅265nit,這鍋算在OLED身上?5999的價格享3年上門服務,內置電源給個好評,出廠逐臺校色,多源信號,電競背光,DSC壓縮統統都有。
貳拾伍:MSI 微星 MAG 341CQP「ximagine」
貳拾陸:ALIENWARE 外星人 AW2725DF
外星人AW2725DF核心參數27寸、2K、360Hz高刷,采用三星F01-C01面板,原廠模組QD量子點直下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實測415-455nm的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是一塊QD OLED廣色域屏,原生10Bit色深。數碼圈流傳著人傻錢多外新人的順口溜,它家的筆記本電腦性能瓶頸竟然卡在散熱上,也是有點迷?顯示器是否也這樣?顯示性能調校中等偏上,SDR模式,實測色準0.69,色溫7125K,P3色域覆蓋 99.5%,對比度∞:1,整體畫面色彩艷麗,明暗細節豐富。游戲性能調校中下水平,實測0.36ms的灰階響應時間優秀,但暗場處理顯然沒用心。通過HDR400認證,實測亮度976nit,HDR模式下的PQ曲線貼合度還不錯。不足點亮度232nit,仍舊繞不開OLED全屏亮度低的缺陷,也存在字體白邊問題。全功能支架,90W的Type-C接口挺良心,7999的價格主要可以自定義外星人的LOGO燈光效果。
貳拾陸:ALIENWARE 外星人 AW2725DF「ximagine」
這個配置是專門給簽了賣身契的乙方,其實它兩也不太挨著,價格配置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也有共同點,刷新率維持在行業的最低處,想要高刷辦公設計屏咋就這么難?
貳拾柒:DELL 戴爾 D2421H
戴爾D2421H核心參數23.8寸、1K、60Hz刷新率,采用京東方FHM-N30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實測415-455nm的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符合TüV低藍光認證宣傳。戴爾在高段位玩的是賊溜,低價上沒有性價比的優勢,產品做的倒是很實在。顯示性能調校中等偏上,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76,色溫6618K,P3色域覆蓋86.7%,對比度1139:1,亮度283nit,整體畫面觀感相對舒適。游戲性能調校約等于無,實測10.9ms的灰階響應時間和不存在的暗場,用來玩游戲絕對是糟糕的體驗。不足點支架僅支持俯仰調節,OSD按鍵手感一般,未配置DP接口但配有VGA接口,支持HDR10實際沒有提升,569的價格內置電源是個不錯的優勢,給方形底座點個贊。
貳拾柒:DELL 戴爾 D2421H「ximagine」
貳拾捌:HP 惠普 ZHAN D24v
惠普ZHAN D24v核心參數23.8寸、1K、100Hz刷新率,采用群創HCA-L9B面板,自組Ksf側入式背光方案,HP在個人PC市場上已經是遙遙領先,靠的是用較高的性價比贏得用戶的口碑,產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顯示性能調校辦公用沒啥問題,SDR模式下,實測P3色域覆蓋82.7%,色溫6678K,色準2.11,亮度288nit,對比度1406:1,明暗畫面層次豐富過渡自然,暖色調觀感舒適。游戲性能調教可以說沒有,實測灰階響應時間12.8ms,暗場對不起它也不具備。宣傳支持HDR10,但沒找到在哪里開啟?不足點支架僅能夠俯仰調節,OSD按鍵手感比較差,619的價格提供三年上門服務,刷新率在辦公屏里算是優等生,平板底座增加好感度。
貳拾捌:HP 惠普 ZHAN D24v「ximagine」
貳拾玖:LG 樂金 27UP850N
LG 27UP850N核心參數27寸、4K、60Hz刷新率,采用樂金自家WR9-SSA1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R9面板也就是R8面板的升級款,R8面板的口碑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說千元內是入門級的辦公玩具,那么這款是對是那些想讓辦公也能有較好的體驗的玩家準備。顯示性能調校非常完美,SDR模式下,實測色溫6452K,P3色域覆蓋90.9%,色準1.21,亮度306nit,對比度1346:1,整體畫面細節豐富明暗過渡順滑自然,偏暖色調校觀感舒適。游戲性能調校暗場還得以保留,實測灰階響應時間10.3ms,顯然僅適合部分3A玩家。通過HDR400認證,該模式下實測亮度486nit,EOTF曲線在90%-100%窗口下貼合度較差導致亮部畫面產生過曝現象。不足點支架非全功能不支持水平旋轉,月牙形底座耐看但不實用,1899的價格擁有做工質感皆不錯的夢幻白色機身,每臺出廠前都有做校色并且支持硬件校準。
貳拾玖:LG 樂金 27UP850N「ximagine」
叁拾:AOC 冠捷 U27U2S
AOC U27U2S核心參數27寸、4K、60Hz刷新率,采用京東方0QUM-N20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通過TüV低藍光認證,實測415-455nm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是一塊NanoIPS屏。AOC專為高端電競推出的愛攻系列頗受玩家青睞,轉為設計師推出的盧瓦爾系列也是有口皆碑,這款旗艦很好的詮釋頂配該有的樣子。顯示性能調校恰到好處的好,SDR模式下,實測色準1.21,色溫6750K,P3色域覆蓋 98.8%,亮度387nit,對比度985:1低了點,整體畫面色彩鮮艷,觀感還是比較符合亞洲人眼睛的習慣。游戲性能調校直接腰斬,暗場處理也不是冠捷擅長的,實測灰階響應時間11.6ms。通過HDR400認證,實測HDR亮度569nit,不玩虛的這點值得表揚,EOTF曲線貼合度不錯。不足點OSD菜單操作邏輯混亂,按鍵手感較差,屏幕均勻性表現一般,2799的價格支持多源信號功能,配置全功能支架以及90W的Type-C接口,底座也挺有特色。
叁拾:AOC 冠捷 U27U2S「ximagine」
叁拾壹:DELL 戴爾 U2723QX
戴爾U2723QX核心參數27寸、4K、60Hz刷新率,面板是LG家的WR9-SSA1型號,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實測415-455nm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符合TüV低藍光認證宣傳,是一塊IPS Black屏。 東西做的真是挑不出毛病,該給的一個沒少。顯示性能調校稱的上專業,SDR模式下,實測亮度379nit,對比度1966:1,P3色域覆蓋97.3%,色準1.53,色溫6432K,偏暖色調畫面觀感舒適,色彩艷麗,明暗層次豐富。游戲性能調校得加把勁,實測11.7ms灰階響應時間,趨于無的暗場實在不是玩游戲的搭檔。HDR模式實測亮度486nit且通過HDR400認證,從該模式呈現的效果看的出功夫沒少花。不足點屏幕均勻性表現不理想,漏光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個例?方形底座挺好但支架穩定性實在有點差!4179價格漲的有點離譜,不過享受出廠逐臺校色,配置RJ45接口和90W的Type-C接口以及全功能支架,支持多源信號功能,sRGB、DCI P3、Adobe RGB三種色彩空間調校都很奈斯。
叁拾壹:DELL 戴爾 U2723QX「ximagine」
叁拾貳:Apple 蘋果 Studio Display
蘋果Studio Display核心參數27寸、5K、60Hz刷新率,采用京東方L7B-N20面板,原廠模組Ksf直下式背光方案,具備硬件低藍光屬性,實測415-455nm高能短波有害藍光占比<50%,是一塊Retina視網膜屏,原生10Bit色深。蘋果將概念營銷得心應手,產品也能從眾多商業臉譜化里走出獨特的藝術氣息,Apple雖不會最先應用某項技術,但卻能將該項技術的人機交互體驗做到極致的廠商。顯示性能調校頂級的存在,SDR模式下,實測色準0.86,P3色域覆蓋99.9%,色溫6617K,亮度591nit,對比度1913:1,整體畫面觀感出色,明暗細節豐富,顏色艷麗,能打敗蘋果也只有蘋果自己了。游戲性能調校只能說它不在乎,實測灰階響應時間16.2ms,暗場是粗暴的省略。通過HDR600認證,該模式下實測亮度896nit,優化的同SDR一樣無可挑剔。不足點僅支持一年質保,支架僅能俯仰調節,全功能支架則需單獨購買?這操作要是換成其他友商早被罵成狗血了!好在擁有極佳的做工質感,銀白機身深得顏值黨的心,配置6個5W的音響和3個90W的Type-C接口,11499的價格搭配蘋果完善的生態,可以獲得美妙的設備聯動體驗!
叁拾貳:Apple 蘋果 Studio Display「ximagine」
感謝您堅持看到這兒,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不懂怎么挑選顯示器?可以私信、評論或留言,看到后會盡快解答大家疑惑。這里是荒島!一座藏有寶藏的小島!!我叫ximagine!!!我們一期一會,下次再見。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