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2日,慈星股份(股票代碼:300307)發布了202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32億元,同比增長6.9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24.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689.39萬元,同比增長59.84%。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40.91億元,同比增長8.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9.57億元,同比增長7.52%。
2023年公司主營針織橫機業務實現銷售29141臺,同比增長33.30%,實現銷售收入約16.7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82.6%,同比增長14.31%,公司整體市場占有率約為26%。在2023年,慈星股份全力拓展產品市場,緊抓市場機遇,經過前期的市場培育和推廣,設備趨于穩定,技術日趨完善,全力推出STG860系列、STG智跑、一線成型電腦橫機等新產品。為進一步增強市場拓展力度,公司攜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亮相嘉興、廣東、上海、意大利等國內外展會,邀請客戶集中定向參與。對全國區域代理商及業務員進行優勝劣汰,打造良好的銷售環境,產品市場占有率及研發能力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慈星股份作為行業領先企業,主要從事針織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致力于提高我國針織機械技術水平、推動針織工藝發展的進步,實現針織業產業升級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智能針織機械設備,該設備主要用于毛衫及鞋面的生產。公司是國內首批電腦橫機研制企業,針對客戶對針距的不同需求,擁有行業齊全的各類針距電腦橫機,滿足客戶對粗細針加工的要求,同時公司設備的功能均能夠覆蓋和滿足不同目標市場。公司深耕橫機行業幾十年,從國內首臺套產品電腦橫機替換傳統手搖橫機,再到國產替代進口電腦橫機,公司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在行業內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戶,已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2023年,慈星股份研發體系是在整合國內、國際雙研發平臺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的以研發項目為主線,從研發戰略制定為起點,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技術綜合應用、產品優化升級為終點的全套創新體系。公司研發投入資金7823.17萬元,現有發明專利共151項,實用新型專利共217項,外觀設計專利22項,軟件著作權210項。技術創新為核心的研發優勢使得公司新技術源源不斷涌現,行業技術地位持續提升。
慈星股份將繼續以“編織無限可能”為企業使命,以“企業永續經營,建設幸福家園,成為行業典范”為企業愿景,致力于智能針織裝備行業的研究,將持續加大新技術的研究儲備,繼續開發完善戰略性新產品與新技術,加速運營的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生產,為產業升級做準備,實現企業、行業的穩步發展。為完成國民經濟穩增長目標和高質量開啟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局面作出應有貢獻。
(CIS)
大力推廣2016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弘揚大國工匠的無私精神,《紡織服裝周刊》特別推出“匠心筑夢”欄目,書寫并記錄每一位行業勞模的感人故事。
江蘇金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永良
創新讓夢想照進現實
“龍星”牌電腦橫機在創新研發方面的快速崛起,實現了國產電腦橫機“進口替代”的目標,繼而成為國產電腦橫機一流品牌。截止到2014年底,由金永良主導的團隊研發的電腦橫機新產品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利潤6000多萬元。
金永良從事技術工作三十年來,始終立足于科研第一線,開展科技攻關工作。特別是近十年來,他把科技創新視為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由他領銜研發的“龍星”牌電腦橫機等系列自主品牌針織機械的快速崛起,實現了國產電腦橫機“進口替代”的目標,繼而成為國產電腦橫機一流品牌,為推動紡織行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科技創造未來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創新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鑄造一個強國夢。而這個強國夢的實現,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自主創新的進程中來。
金永良始終堅持“科技創造未來”的發展理念,把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把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先進性作為公司的經營目標,十幾年如一日,用其自身的務實、睿智和敏銳的市場嗅覺將金龍科技打造成為以設計、研發、制造針織機械為主并擁有自營出口權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2000年,設計手動橫機(針織機械)的金永良積極捕捉行業科技信息,搶占電腦橫機的商機,成為國內第一批電腦橫機的開發先驅,開始從事電腦橫機的研發和設計。研發之初,從瞄準臺灣“國花”牌電腦橫機開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制。但由于當時他缺乏對電腦橫機技術的深刻了解,產品投放市場后,客戶反映產品存在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的問題。針對上述情況,他想到了產品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克“敵”制勝。他針對電腦橫機研發的技術、生產特點和要求,嘗試著走一條規模化的技術、生產創新之路,即從仿制走向創新。
于是,他站在行業的制高點,充分利用公司給予的研發政策:按每年營業收入的5%劃撥研發經費,用于新品開發。金永良始終堅持走產、學、研聯合發展之路,在他的引領下,創新團隊成員先后到天津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江南大學、常熟理工學院等一批有針織專業特長的高校進行橫向學術交流,并建立了長期的科技合作伙伴關系。2010年他建立了中國針織電腦橫機應用技術研發中心。2011年,他又建立了中國紡織機械行業電腦橫機技術研發中心。同時,他還參與組建了一支由高級工程師8人、工程師25人、助理工程師45人共78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企業技術中心,使科研開發能力和人才隊伍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金永良自己熱衷于產品創新的同時,有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也脫涌而出,成為公司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電腦橫機實現進口替代
隨著兩個研發中心的建立與運營,“龍星”牌電腦橫機在創新研發方面也快速崛起,實現了國產電腦橫機“進口替代”的目標,繼而成為國產電腦橫機一流品牌。截止到2014年底,由金永良主導的團隊研發的電腦橫機新產品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利潤6000多萬元。
在產品研發方面,作為研發中心主任,金永良站在行業的制高點,大力研發高新技術產品,做到“轉化一代、研制一代、儲備一代、規劃一代”,推動公司及行業的產品升級換代,為企業后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截止到2014年底,他帶領的研發團隊共研發出32大系列150多種電腦橫機產品,其中部分為高新技術產品,在同行業產品中極具競爭力。2011年11月和2013年11月,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產品鑒定中,“龍星”牌電腦橫機是唯一一款被行業認定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產品。由金永良作為主要負責人開發的“LXC-252SCV型可變針距電腦橫機”項目,在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頒獎大會上獲得了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殊榮。
創新給專利上“保險”
在技術創新和產權保護方面,金永良十分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在研發產品過程中,他將電腦橫機中的核心技術和發明專利結合起來,做到在其產品中都包含有專利技術。有一次,他在研究三角組件設計方案時,考慮到國外三角組件已在中國申請了專利,便針對其專利技術做了詳細、周到的研究分析,對于其專利保護的核心部分做了有效的創新改進設計,成功規避了該專利技術。
在此創新改進設計基礎之上,公司更進一步對該創新設計于2012年1月30日申請了發明專利,專利名稱為《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清針機構》,專利號為ZL201210020854.7,并于2013年7月31日獲得授權。他個人先后獲得92項國家專利,其中33項發明專利,還擁有軟件著作權2項,軟件產品1項,2011年獲江蘇省優秀專利獎,同年獲蘇州市優秀專利發明人的光榮稱號。
在產品標準制訂方面,金永良作為針織機械行業領軍人才和中國紡織機械協會針織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積極參加行業標準的制訂,成為市場技術的主導者。
2007年,他參加了國家紡織行業標準《電腦針織橫機》的起草,并成為該項行業標準的第一起草人。2011年8月,他主導并參加了由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電腦針織橫機三角底板技術條件》、《電腦針織橫機針板技術條件》兩個行業標準復審、審定工作。
2012年5月,他又參加了由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組織的《電腦橫機可靠性評價》文件審定工作。同時,他還被天津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聘為紡織工程領域碩士研究生兼職教師,為培養行業人才和推動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近期熱文推薦(點擊標題閱讀):
關注紡織服裝周刊_fzfzzk
關注TA潮報_tachaobao
前,廣大市民選購電腦橫機一般都是比較單一地靠所謂的“口碑”。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不是最佳的方式就值得考究了。記者深入橫機市場走訪了相關行內人士,總結出了選購電腦橫機的“五部曲”——“一知、二明、三聽、四測、五價錢”。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個精明、內行的消費者。
“一知”:要了解和知道橫機生產企業的歷史背景
通常,人們用“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來形容和襯托經驗豐富和老道。目前,橫機生產的企業主要分三類:
第一類企業,是傳統的針、紡織機械設備制造商。他們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對這類,橫機機械生產企業,應該給予足夠的放心。
第二類企業,是早年從事其它行業,最近才轉戰橫機制造生產領域的。這些企業畢竟是橫機市場的一個新手,橫機制造經驗相對比較欠缺,技術研發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積累和摸索。這些企業的橫機是否能讓消費者放心,就需要具體認真區別和對待。
第三類企業,是純粹“湊熱鬧”的企業。這類企業的特點是,無技術、無熱情,零件采購只考慮成本價格。橫機組裝后能動起來就行,不考慮耐用性和質量穩定性,更別說追求技術領先、做得比別人更好用、更優勝等方面了。
“二明”:要明白購買橫機的技術所在和突出優勢
第一要看關鍵部位。一臺好的電腦橫機標準主要看三大塊,“機頭、系統、針板”。機頭是機械運行的心臟、系統是整臺機器的大腦、針板是橫機的軀干。這三大部件,機頭、針板等要選擇高標號鋼材生產的或高規格進口的,系統一般要選擇橫強或邁宏的,而且是要版本較新的。
第二要看有技術亮點。如這橫機是否取得國家專利、采用了哪些特有的而其他廠家沒有的技術、企業是否屬于國家高新企業等。千萬不要以為,全世界的橫機都差不多。
第三要看技術研發投入和質量把控。若橫機企業擁有自己的自主研發團隊,并且大力投入橫機技術研發,那橫機的技術水平、技術含量一般都是高人一等。另外,橫機企業是否有嚴格的質量測試體系,也是衡量一臺橫機好壞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三聽”:打聽下橫機的市場口碑
真金不怕火煉。橫機是生產和制造財富的工具,實際使用感受跟每個人的錢包緊密相連。為什么一開始就將“口碑”作為選購橫機的首選考慮,甚至作為唯一的考慮因素?答案非常簡單,因為:(1)機器好用不好用,跟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和使用環境有關。(2)每個人對橫機的熟悉和需求不一樣,適合其他人的,并不一定適合你的。(3)也存在這種可能。你要問的那個人本身對橫機都不熟悉,也是道聽途說回來的。而你現在問他感覺如何,你認為他的意見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嗎?(4)用腿和耳朵打聽,工作效率比較低。如果真這樣做,可能要1個多星期不用干活而專門做這個了。
“四測”:實地打樣測檢橫機
俗話說,“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經過上面的“一知、二明、三聽”后,相信你已經圈定了若干個的意向橫機品牌了。那現在就進入實地打樣環節,用實際效果來選擇你真正需要的橫機。
“五價錢”:橫機價格是否實惠
“貨比三家”、“精打細算”是一種理智的消費行為,所以客戶在選購電腦橫機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如貸款購買的,要考慮你的貨源是否正常,能否支撐到機器的所有按揭周期?如果貨源出現變數,你自己有什么辦法度過難關?還有,你自己目前的財政狀況能接受怎樣的價位?等等這些問題,你都應該考慮清楚,不要辛苦幾年打拼最后卻因為盲目擴張而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樣的結果,也是我們都不希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