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 Backup Pro 3 是一款適用于Mac 的 Get Backup Pro、備份、存檔、磁盤克隆和文件夾同步軟件確保您的數據安全。快速備份數據、創建可啟動和加密的備份、同步文件夾,并確保您的數據在系統故障或信息丟失的情況下安全存儲。
備份、克隆、存檔、同步,多合一應用
數據備份
使用 Get Backup Pro 制作數據副本。創建的備份是增量備份,這意味著僅復制原始備份期間不存在的新文件。在每次后續備份中,由于使用了原始文件的硬鏈接,備份文件夾看起來像一個完整備份,但比原始文件占用的額外存儲空間很少。
使用 iTunes、郵件、通訊錄、文檔和照片模板創建備份。設置備份加密和自動備份計劃。
安全備份以簡單的方式歸檔
在完整或增量備份存檔之間進行選擇,甚至可以使用 AES-128、AES-256、Blowfish 或 Triple DES 對其進行加密。只需設置自動備份計劃并選擇將文件存檔到外部磁盤、網絡卷或 CD 和 DVD,讓 Get Backup Pro 確保您的數據安全。稍后,無需安裝 Get Backup Pro 即可在任何計算機上還原檔案。
通過克隆啟動備份
遷移到新磁盤從未如此簡單或快捷。借助克隆功能,克隆您的磁盤卷即可獲得隨時啟動的備份磁盤,無論您擁有新的 APFS 還是傳統的 HFS+。如果 Mac 中的磁盤出現故障,只需將其取出并從克隆中恢復即可恢復工作,而不會浪費任何時間。或者,如果您正在等待新磁盤,請使用克隆作為外部驅動器啟動。告別冗長乏味的恢復過程!
保持文件夾同步
使用同步功能將 Mac 上的文件和文件夾與另一臺計算機或安裝的驅動器同步。使用雙向同步在一個方向同步或更新兩個位置的文件。與備份文件一樣,同步項目可以安排在任何一天的特定時間運行,因此 Get Backup Pro 可以為您完成這項工作。
恢復多年前備份的文件
數據丟失的第二個最常見原因是人為錯誤。這包括意外刪除文件。Get Backup 的光盤備份選項允許您存檔無限量的備份,以防您需要查找幾年前完成(并刪除!)的項目。
Time Machine 的本質是保存您的文件,這樣如果您的計算機明天崩潰,您就可以將系統恢復到今天的狀態,而不是昨天或去年。這就是為什么一旦您的備份位置已滿,它就會開始覆蓋較舊的檔案。此外,Time Machine 會在備份消失后通知您被覆蓋的備份。
同步兩臺電腦上的文件
如果沒有同步工具的幫助,讓您的家庭和工作計算機上存儲的文件保持最新可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Get Backup 不僅僅是一個備份實用程序。它為您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同步工具,允許您進行單向和雙向同步。這是 Time Machine 不具備的附加功能。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Mac相關知識,請關注macz.com吧!
果在繼拿掉 Air 和 Pro 的光驅后,也終于在2012年拿掉了 iMac 上的光驅(為它默哀3分鐘),但12年前款的 iMac 還是配有光驅的。算算時日,對于入手11年款 iMac 的用戶,已經4年多的時間了。小編想問:你們的光驅還好么?是不是該換一個新的用用了?想換的話,就看看我們的《2011年款 21.5英寸 iMac 光驅升級視頻》吧!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2011年款 21.5英寸 iMac 光驅升級視頻
本站后期將推出更多 Mac 軟硬件相關教程,敬請期待,有Mac 相關問題可在下方的粉絲交流群內反饋。
(關注:維奧網weiosx,掌握更多 正版Mac軟件,Mac游戲最新信息!加入WeiOSX 粉絲交流QQ群 161351545,獲取更多正版Mac軟件,Mac游戲下載資源!)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朋友把他多年珍藏的MacBook Pro贈予了窮困的本人折騰。從來沒接觸過蘋果的電腦,想著能折騰一下蘋果的OS X系統,對于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我來說,也是可以用來打發一下時間的。
收到MacBook Pro趕緊先看看是什么時候出產的產品,哦原來已經是2011年初的產品了,i5 2代的雙核,內存已經被加到8G,硬盤原裝是320G的機械硬盤,后在光驅位加了一個256G的固態硬盤,系統是OS X10.11.6系統(圖中的是后來升級的10.13.6),另外一個系統應該是很久以前安裝的Win7,因為發現這個Win7居然是裝的32位版本,應該是還沒有升級內存的時候裝進去的,后來加內存后就沒有更換64位系統。按照以往折騰Windows裝機的經驗來看,感覺應該可以用來做辦公。
說一下Mac OX S系統的感受,一個字“爽”。真的是挺爽的系統,雖然和Win系統的一下操作是反的,但是這只是使用習慣,用來辦公,上網,看看電影,就算是這么多年前的機子,用起來還是挺舒服的,不需要太多折騰。但這款舊機子如果用來作為生產力的話,可能就比較吃力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蘋果系統折騰的人太少了,系統出的問題,上網搜不到解決辦法,在論壇里面左問右問,很多時候問不出結果來。這也是為什么裝一個雙系統讓我折騰了這么多天才解決。
本來想著自己有折騰Win裝機的經驗,什么刷機,ghost,PE裝機,這些事情以前也做過不少,覺得應該能很快解決問題,后來發現自己還是太自信。
首先,在折騰原來的OS X系統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不少軟件已經不能再在這個版本的系統里面使用了,就如同Iphone上面的情況一樣,你不升級系統,可能會有好多軟件無法更新使用。而且關鍵的一點是,蘋果自帶用來安裝刪除雙系統的Boot Camp居然打不開……顯示出錯。
上網搜尋無果,上相關的論壇提問,沒有人能給出解決的方案……這可怎么辦,網上搜到最多的內容就是用這個BootCamp來安裝雙系統的阿!而且這個軟件是系統自帶的,還沒得單獨下載阿!這不就意味著涼涼了?按照以往折騰Windows的經驗,系統出問題格式化硬盤重裝嘛,可是上網一搜發現蘋果的系統一般不這么玩,可以通過系統自己的隱藏盤的應急系統刷機升級。那就先這樣試試吧,開機按住Command+R鍵,進入恢復模式Mac OS X實用工具,選重新安裝Mac OS X(記住要聯網wifi/網線都可以,選網速好的地方,因為會自動從網上下載最新的系統),等待了大概1個多小時的下載和安裝,自動重啟,進入登陸界面,當時的想法是,蘋果這樣的重裝系統方式不錯,不像win的重裝,還得先找最新的打好補丁鏡像文件包再下載,再折騰。
進入系統一看傻眼了,怎么原來的數據還在,趕緊看看系統的版本,確實是從10.11.6升級到了10.13.6了。這才知道,原來Mac的玩法和Iphone的玩法一樣啊!!也不管了,趕緊打開Boot Camp看看行不行,在實用工具里面找了半天才發現,這軟件改名字了,改成“啟動轉換助理”了。一運行,還是那句熟悉的那句話,不能這這臺Mac上運行。又上網折騰了半天搜索相關的資料,論壇發帖問大神,還是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
一不做二不休,再次重啟Command+R進入Mac OS X實用工具,這次先選擇“磁盤工具”,抹除掉固態硬盤的系統盤上的資料,也就是等于windows上面的格式化,再選擇“重新安裝Mac OS X”。又是一段時間的等待,進入系統,終于是干凈的系統了,懷著激動的心情,覺得這次好運氣總該來了,點開那個“啟動轉換助理”……還是那句不能用的話。真的崩潰了,這重裝Windows的經驗上,這種事情絕對甚少發生的,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終于是干凈的系統了,先不想著雙系統的事情了,把自己覺得能用得上的軟件都安裝上去,又折騰了好幾個小時,順便吐槽一下,Mac的免費資源確實不多啊,找起來比在Win平臺上費勁得多。(整個過程中,還用Mac自帶的時間機器備份了一次系統,事實證明,這次備份是無比重要的,因為在一天后,在搞分區格式化的問題上,我把蘋果的系統搞蹦了。)
通過最傳統的蘋果自帶啟動轉換助理來安裝雙系統的方法已經堵死,只能另劈途徑了。
繼續尋找安裝雙系統的方法,通過搜索資料發現,可以先分區,然后在新分出的區域里安裝系統。分區這個簡單,首先要注意的是蘋果的分區表和我們習慣的Windows下的是不一致的,所以一定要用蘋果系統自帶“磁盤工具”來分區,打開“磁盤工具”進入,然后又懵了,蘋果的分區格式和Windows的又不同,最新蘋果推薦用的是APFS沒有NTFS模式,而且用了“容器”和“宗卷”的概念……又是幾個小時的學習新知識,終于大概搞明白這幾個概念后,就開始分區了,先把固態硬盤分成兩個區,保留原來Mac OS X的系統在比較大的區156G,再分出一個100G的區,這里選擇的分區類型是MS-DOS(FAT32),畢竟需要Windows認這個區。分區過程又折騰了幾次,終于明白了蘋果的邏輯,把固態硬盤分好了,接下來就是從U盤引導進入Windows的正常安裝了。
這里插一句:本來想著不如安裝Win10得了,后來折騰幾個小時下來發現,還是算了,首先,Win10帶較新補丁的原盤基本都是大于4G的,制作的U盤根本放不下,就算放得下,還是啟動不了,所以勸大家想嘗試的還是算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這臺機子比較舊,上蘋果的官網下載的驅動怕支持不好,畢竟發現下載下來的驅動版本是2015年的了,還是裝的Win7安全。
上網看了下,不少網友說最好使用Windows的原盤安裝,遂從網上下來一個Windows7 SP1的旗艦版原盤(這個功能齊全,且打了SP1補丁),這個原盤資源多,我就不列出來了,上那個msdn itellyou就有,而且下載速度不慢。接下來又是一段折騰制作U盤引導的過程,蘋果的Mac電腦,因為沒有傳統Bios,所以都需要通過EFI引導進入,網上不少網友推薦的制作U盤方式,先用Ultraios制作,插U盤啟動,根本無法發現U盤,放棄。用etcher制作,也是發現不了U盤。用傳說中的rufus制作,這次終于發現一個EFI的U盤了,開心啊!點擊進入,等等等……死機……再次崩潰,折騰幾個小時還是不行。又再次上網搜索,發現一款叫WePe的工具,說是能引導,馬上上去下載一個Win8PE版,制作啟動U盤,并在U盤里放進Win7的原盤鏡像……插入,按住option鍵啟動,發現有EFI盤,點擊進入,黑屏,然后……有Windows的啟動界面,開心啊!
進入了Win8PE熟悉的界面,趕緊根據網上的提示,先用DG把之前在蘋果里面的分區先格式化成NTFS格式,一切好像都很順利,掛載win7虛擬盤鏡像,進入傳統windows安裝,一直下一步,注意選擇好win7要安裝的盤符,別搞錯了,等待win7安裝,然后到了最后一步,居然跳出了一個對話框“windows無法更新計算機的啟動配置 安裝無法繼續”。再次進入沉思。
上網再查資料,據說是因為分區沒激活導致,這個簡單啊,退出安裝,打開DG,發現果然剛才的那個NTFS分區沒激活,那就右鍵激活唄,然而右鍵的激活居然是灰色的……再次查資料,說是分區表有問題就會這樣,修復就好,可是分區表修復也是灰色的不能選擇……從WinPE和OS X系統里重復了幾次刪除這個分區和格式化(本人已經很小心,避免刪錯了蘋果OS X系統的分區),幾個小時后,終于在一次啟動中進入不了蘋果系統了。
想起了一天前自己有從蘋果系統里備份過一次,趕緊按住command+R進入實用工具,選擇“從時間機器備份中恢復”,又過了1個小時左右,蘋果系統又回來了,這才安下心來。看了這種方法是不能再測試了。
最后想到了一個蘋果系統里專門用來備份windows系統的軟件winclone,隨即花了一段時間來試驗,把原來安裝在機械硬盤里面的32位win7,直接用volume to volume的方法來克隆到固態硬盤的分區里面,發現居然可以三個系統分別啟動了,高興中,想著分區表應該修復了,又從U盤再次進入WinPE,想著通過安裝方式安裝Win7,然而結果是悲催的,這個方法還是行不通。有網友問,既然都能進入WinPE了,干嘛不直接用ghost呢?我當時也想過這樣安裝,但是一個是又得重新下載ghost鏡像,另外如果是分區表有問題,這種方式也很有可能失敗……
退出,回到蘋果系統,現在想到的方法就是,直接上網下載一個winclone的windows鏡像包了,可是這種資源真的是十分少啊,畢竟不像ghost的鏡像包這么普遍,而且大部分這種鏡像包都是放在了百度網盤,那個下載速度十分杯具,其中花了8個小時下了一個就是不能導出的,后來終于在一個偏遠的論壇里找到一個win7旗艦版純凈版的winclone鏡像包,又花了8個小時下載,終于下來一個可以Restore Image的包,看著克隆的完成,心潮澎湃。重啟MacBook,按option鍵,看到了一個windows的啟動盤,點進去,等掃描硬盤后,終于看到了win7的啟動界面,果然是純凈版,因為看到的是裝win7時候的第一次啟動界面,終于折騰了這么多天時間的事情完成了……
重啟幾次win7后,就會發現驅動都不好使,因為win7自帶的驅動沒有針對蘋果macbook的,為了完善驅動,再次上蘋果的官方網站,搜索BootCamp,找到驅動,直接下載下來,大概是幾百M快1G的大小,解壓后點擊setup,等待安裝完成,重啟win7,熟悉的界面終于回來了。
至此,折騰了7天的事情基本完成,2011年舊MacBook上終于安裝上了自己習慣使用的雙系統。
如果你的MacBook能正常使用Boot Camp來安裝雙系統,還是盡量使用它來安裝和卸載windows系統。萬一Boot Camp/啟動轉換助理出現問題,不要像我這樣折騰什么EFI啟動,這個那個安裝了,直接下載一個winclone吧,這個網上的資源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再下載一個windows的鏡像(這個資源真不多,有的也是在百度云上,下載速度感人),直接克隆進去就行,別瞎折騰。
winclone安裝雙系統步驟:
一、先從蘋果系統里面分區,注意分區的格式選擇MS-DOS(FAT),建議至少給windows分個100G空間。
二、上蘋果的網站下載Boot Camp驅動安裝包。
三、安裝winclone。
四、下載windows的winclone鏡像。
五、把下載好的winclone鏡像克隆到分出的win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