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1元可以在星巴克點一杯下午茶加小點心,寬慰一下一天的辦公心情。61公里的旅程在飛機上不過幾分鐘,僅用一首歌的時間就能跨越兩個小城市之間的距離。那61鍵呢?可能會讓你為全新的手感和布局所癡迷,來看看我們今天的主角——達爾優EK861機械鍵盤。

    達爾優EK861

    01精致的簡約主義者

    我們常用精致形容一個女孩子的妝容,不過此時用來形容達爾優EK861機械鍵盤我覺得再適合不過了。42x291x101mm的鍵盤尺寸,放在哪里都不會占據有限的桌面空間,緊湊的鍵位設計小巧玲瓏,61鍵保留了鍵盤的核心區域,文字工作者可以專心享受來自打字的樂趣。

    達爾優EK861

    很多人擔心這樣的鍵位設計略顯局促,不過即便是取消了鍵位之間的空隙,我們在實際的使用達爾優EK861也并沒有出現誤觸問題。這得益于經過精心設計的鍵位布局和鍵帽顏色搭配。

    鍵盤使用了經典的紅白配色。鍵盤的輸入區為白色,功能鍵則使用了暗紅色,字符全部呈現相反的顏色。整把鍵盤被雙色占滿,擺在桌面上就帶來了清新的生機。

    達爾優EK861

    鍵盤的鍵位布局采用了61鍵小配列,將F功能鍵區域以及小鍵盤區和部分功能鍵區直接砍掉,這些功能將通過剩余按鍵和Fn鍵的搭配來實現。有趣的是,左上角的ESC鍵和~鍵也融為一體,安置在左上角。

    懸浮軸的設計使軸體結構暴露在外,側面一看機械美感撲面而來,這種設計方便用戶清潔鍵盤,但也需要小心異物落入。

    達爾優EK861

    02手感才是打字的關鍵

    對于機械鍵盤來說顏值只是它的外在,用戶最在意的其實是它的手感,而掌控手感的關鍵就在于鍵帽和軸體。相信大家對PBT鍵帽都很有了解,PBT材質鍵帽獨特的磨砂干爽觸感深得許多玩家喜愛,搭配鍵盤使用,按鍵手感更為穩實。

    達爾優EK861機械鍵盤的鍵帽全部采用了PBT材質,使用雙色工藝制成,堅固耐磨又可以避免打油,手感爽滑壽命持久。開啟淡藍色的背光后,鍵盤更是增加了一絲靈動的色彩,在夜間使用也能看清鍵位。

    達爾優EK861

    熟悉機械鍵盤的玩家肯定知道,軸體是一把鍵盤的靈魂,一般市場面有黑軸、黃軸、紅軸、茶軸四種軸體供大家選擇,黑軸順滑直上直下,能給你清晰的反饋。茶軸老成似有似無,讓你享受按下時段落感的指尖按摩。青軸聲音清脆錯落有致,感受段落感觸發的時刻讓人心曠神怡。紅軸溫柔輕緩,頗有一種回家般的溫馨舒適。

    在之前我們還評測過達爾優EK861青軸版機械鍵盤,青軸的壓力克數為60g,觸發行程2.4mm,在觸發時會產生清晰的段落感和清脆的觸發聲,適合喜歡激烈手感的朋友們。在配色上也有些許不同,頗有一種屬于夏日的小清新味道。

    優EK861機械鍵盤的大鍵在出廠時經過了調校和潤滑,手指輕按在鍵帽上晃動不會產生雜音,大鍵觸發穩定,沒有彈簧聲。

    這次我們拿到的達爾優EK861是紅軸版本,紅軸不像剛入社會的年輕人,總想有點小刺激,它會用時間告訴你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文字愛好者選擇紅軸的原因。只要輕輕按下就能立馬得到反饋,適合長時間的文字輸入。同時也讓使用傳統薄膜鍵盤的用戶更快的上手機械鍵盤。

    達爾優EK861

    03隨心掌控使用習慣

    鍵盤的背面十分簡潔,防滑墊的設計也十分有趣,磁吸的設計讓玩家可以通過拔出支架模塊調整方向,即可將鍵盤在3.5mm高度之間便捷調整,輕松找到符合你的輸入角度。而且后期的清潔和更換也會更加的方便。

    達爾優EK861

    達爾優EK861藍牙雙模機械鍵盤與電腦的連接方式為藍牙和有線連接兩種,藍牙5.0協議連接更加穩定,延遲更低。在藍牙模式下,鍵盤可以同時適配3臺不同設備,并直接通過鍵盤上方的按鍵進行切換。

    達爾優EK861

    鍵盤內置了1900mAh的大容量鋰電池,可以支持鍵盤背光7天,無光20天的續航。即便電量耗盡,鍵盤也可以一邊充電一邊無線使用,或者在調至A檔時,使用Type-C接口直連電腦,有線使用。

    四種系統切換

    鍵盤同時支持Windows、macOS、iOS、Android四種系統,根據使用習慣可以對調win鍵和alt/command鍵的位置。

    達爾優EK861

    試想一下,在你本就有限的辦公空間,達爾優EK861機械鍵盤清新的配色和簡約緊湊的設計,讓你能擁有更多的使用空間。長時間碼字手肘和桌面過度摩擦的時刻,直接將鍵盤從桌面上拿下,輕放在大腿上。后背緊靠椅背,雙手自然垂在鍵盤上繼續快速輸入。這一套行云流水的動作讓你每天的文字工作都將會更加輕松。

    達爾優EK861

    購買建議:達爾優EK861藍牙機械鍵盤目前售價僅為299元,對于一款藍牙雙模帶有背光的機械鍵盤來說,屬于出乎意料的超低價格。鍵盤的顏值超高,手感出色,無線連接可以提高桌面的自由度,獲得更多的輸入姿勢。推薦對小鍵盤、F功能區沒有大量使用需求的朋友們,尤其是文字工作者和碼農們購買使用。

    (7573447)

    段時間,達爾優推出了超波機械鍵盤EK820,其外觀輕薄、簡約,搭載凱華巧克力軸體也有不錯的按鍵手感,但這么小巧的鍵盤還是收到的有線的束縛。為此,達爾優近期發布了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除了無線屬性加成外,其外觀配置和有線版的一致,讓玩家的桌面更加簡潔。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包裝如鍵盤一樣簡潔大方,正面有達爾優的LOGO標識,底部有廠家信息和產品防偽碼等信息。包裝內部布局緊湊,對鍵盤的保護也非常到位。

    配件有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說明書和數據線。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是一款標準87鍵配列鍵盤,采用懸浮式按鍵和一體式金屬面板設計,尺寸為354 x 127.5 x 22.5mm,和傳統機械鍵盤相比,最大的亮點就是22.5mm的超薄厚度,其外觀簡潔干練,非常適合放置在日常休閑和辦公的桌面環境。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金屬面板厚實平整,表面為噴砂工藝,手感細膩,耐臟,耐刮,鍵盤四角均有做圓角處理。鍵盤左上角有鍵盤的Connect狀態指示燈。右側方向鍵上方面板上有達爾優點陣式LOGO。

    鍵盤底殼有向下收的坡度,減少底盤的面積。在鍵盤后側居中靠右部分設有數據線接口,在其右側有個藍牙開關。

    鍵盤底部設計平整,上面只有2個防滑貼,由于鍵盤比較薄,且平整,所以在使用的情況下,一般建議把撐腳打開,這樣更符合碼字的角度,所以在撐腳頂端設有防滑橡膠。

    鍵盤配套的數據線采用橡膠線材,質地軟硬度適中,富有彈性,線長約1.6m,用于鍵盤有線模式和電池的充電。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鍵帽字體端正清晰,識別度高,在功能按鍵鍵帽側翼有對應的圖標印記,通過點擊FN + 對應按鍵 實現該功能。在無線模式下,長按 FN + INS 3秒,進入藍牙配對模式,然后按FN + (1~5)選定設備組,和對應設備配對,可以配對5套設備,相當使用,操作過程稍顯復雜,需要多操作幾次熟悉下。

    在鍵盤左側WIN鍵 和 ALT鍵側翼有蘋果系統功能按鍵圖標,通過切換,可以直接用于蘋果系統電腦。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采用ABS涂層鍵帽,手感舒適,鍵帽細節處理精致,其厚度要比原廠鍵帽還要薄出很多,鍵帽的“菊花”也和傳統鍵帽有差異,這是因為軸體不同的關系,鍵帽拆裝比較容易,牢靠性也很出色。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搭載凱華巧克力軸體,這也是這款機械鍵盤薄的關鍵,軸芯為長方形,兩邊均有開孔,用于固定鍵帽,中間是凱華和達爾優的LOGO。評測的這款為青軸,手感和原廠青軸類似,按鍵清脆,有刻度感,不過該軸體鍵程更短,力度更輕,觸發更快,按鍵也非常穩。在大鍵位方面采用了平衡桿設計,手感比小鍵位略肉些。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只有在有線環境下才有全鍵盤燈光,出于無線環境下鍵盤電池續航時間的考慮, 所以屏蔽了燈光功能,這就有點遺憾了。鍵盤配備冰藍色燈,預設有常亮、呼吸、跑馬、漣漪和單點亮5種燈效,整體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黑色如果配上白燈會不會更好看呢。

    ——總結——

    達爾優EK820無線藍牙機械鍵盤做工精致,手感舒適,簡潔輕便的風格加上無線的屬性,讓它便于攜帶;多設備無線設置,讓它更實用;40小時的續航能力,保證工作效率。目前該款鍵盤售價為409元,喜歡簡潔辦公環境的玩家,可以考慮給自己添置一款這樣的鍵盤。

    ——————————————————————————————————————

    大圖請至原文查閱 鏈接 http://www.pinwaishe.com/wspc/19620.html

    更多外設資訊請關注 品外設 官方網站 www.pinwaishe.com ;關注微博 品外設!

    家好,我是呼呼,最近我給自己裝了一臺電腦,正好也就趁這個機會給大家出一期攻略。

    提前聲明一下,所有的硬件,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沒有商業合作。先來看下我的配置單吧。

    因為今天主要是講裝機部分,選購思路方面我就只會非常簡單的聊一下。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經能看出來我這樣配的目的是什么了,沒錯,我要裝黑蘋果和Windows雙系統。

    硬件選購

    其實對于Windows來說,要求很簡單,基本上硬件可以隨便選,而黑蘋果就麻煩比較多,不過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夸張,主要也就是用intel的CPU和AMD的顯卡。所以大家其實也沒必要太在意這個點,很多原理都是相通的。

    CPU我之所以選最新的第十代的10700K,是因為考慮到之后兩年有可能會做硬件相關內容的視頻,所以最好選新的平臺,如果只是買來使用,其實它和去年的9900K幾乎一模一樣,價格上肯定老款更合適,相配套的主板也更便宜。

    對于不同需求的小伙伴,你選i3,i5,i7還是i9,那就是預算的問題了,不裝黑蘋果也沒什么特殊要求的話選AMD家的當然價格上也會更劃算。

    另外由于我主要是用作視頻剪輯工作,因此核顯很重要,沒選帶F的無核顯的型號。所以如果大家只是日常使用,打游戲之類的,選擇帶F的型號還會更便宜一些。

    顯卡我選的5700XT也是沒辦法,如果沒黑蘋果需求,還是推薦大家選擇NV的顯卡,玩游戲可以有光追等特效,對于ADOBE家的軟件的支持也更好,型號還是根據預算來選就行。

    主板反正就是和CPU配套就好了,大板還是小板,高端還是低端,其實說白了,主要區別一個是供電更強,超頻能力更強,另外就是接口上的區別,供電能帶動你要配的CPU就行,超頻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是給新手看的,另外更大的、更高端的主板擴展性更好,可以接更多的硬盤啊,PCI聲卡網卡之類的,很多新主板還會有2.5G網卡,自帶Wi-Fi什么的功能。不過我由于需要黑蘋果,要配一個專門的網卡。

    所以我就選了個最便宜的Z490主板,技嘉的Gaming X。

    內存我選的是芝奇幻光戟,2條共32G,3200的。一般來說沒有特殊需求推薦大家購買2條8G的目前是最合理的,但一定是兩條,因為要組雙通道,這個還是很重要的。

    硬盤我選的都是西部數據的,一個1T的黑盤,一個1T的藍盤,因為視頻剪輯工作比較費硬盤,所以選的容量比較大,選兩個硬盤是為了雙系統更方便,至于為什么不是兩個黑盤,是為了省錢。

    電源是海韻Focus系列的750W金牌全模組電源,電源的選擇一個是根據自己的配置保證功率足夠,并且留出一定的冗余。另外就是盡量別在電源上省錢,畢竟關系到安全問題。

    散熱是EK的360一體式水冷,因此我也需要配一個能裝的下360水冷的機箱,就是這個追風者P600S,其實這套系統,我也不打算超頻用,240水冷也是夠的,高端的風冷也是夠的,也包括機箱其實也沒必要用這么貴的,我這樣做其實主要也是考慮到之后會做一些測試,給自己留一些冗余,所以大家可以考慮在這些地方稍微省點錢。

    關于牌子上的選擇嘛,尤其是沒有黑蘋果這種特殊需求,其實也沒那么嚴格,主板顯卡實在不會就直接選三大廠,華碩,微星,技嘉,不會有太大問題。內存什么金士頓海盜船之類的也都可以,固態硬盤三星的,東芝的,現在叫鎧俠,也都很好。機箱電源散熱什么的,可選的牌子就太多了,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大家不會,就多看看一些網上討論的很多的明星型號,但要注意它不是因為罵名而火的。如果你連上網查查資料都懶得查,那就直接京東搜索你想要的東西,然后怎么挑選呢?通常來說,賣得不算特別便宜,但又能排名相對靠前的,會是不錯的產品。這應該算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裝機教程

    好,那么接下來就開始今天的主題,我們開始裝機吧。

    我發現大部分的小伙伴看了很多裝機的視頻,但還是不敢自己動手裝,并不是看不懂視頻,也不是看不懂說明書,而是總擔心裝錯,裝反,或者操作不規范最后導致電腦被燒壞之類的后果,其實真沒想象的那么可怕,我會盡量的站在新手的角度,告訴大家哪些應該注意,哪些沒必要太顧慮。簡單的地方我就一筆帶過了,重點說新手更容易產生困惑的地方。

    首先所有的配件上,如果有這種塑料的保護膜一定要把它們全扒掉,千萬別為了什么害怕變舊就留著它,會嚴重影響散熱,還有安全風險。

    CPU安裝

    第一步安裝CPU,先把這個小扳手扳起來,CPU的蓋子也會一起跟著起來。

    CPU上有這樣的兩個小豁口,認準這個就不會插錯。主板上相對應的位置上也會有兩個凸起,就把小豁口卡住就可以了。

    其實不需要太害怕,CPU基本上你想安反都反不了,然后再把扳手扳下來,保護片就會自動的脫落,當然了,如果害你怕弄不好,直接把它拆下來也完全沒有問題,然后把扳手扳下來,卡住CPU就安裝完成了。

    內存安裝

    然后內存也一樣,大家可以看出來,這兩邊是不一樣長的,所以只要認準這個豁口,基本上是不可能插反的,有4個內存插槽,大家可以看一下主板的說明書,

    通常來說,都是優先插第2個槽和第4個槽,聽到咔嗒的聲音就說明安裝成功了。

    固態硬盤安裝

    然后來看一下固態硬盤的安裝,我這個主板看似有三個M.2接口,但其實最上面的是預留的,并不能用,所以我們需要用到的是下面的這兩個,有一些主板上會有這樣的固態硬盤的散熱片,我們先把它拆下來,散熱片上的膜記得要給它撕掉了,現在的固態硬盤通常都是像這樣只有一個豁口的。

    只要認準這個也是不會插反的,通常來說這個豁口是靠下的,然后這里有個螺絲柱,是負責把固態硬盤架起來的,也就是說它安裝好了以后應該是這樣懸空的。

    很顯然,它肯定不可能像下面這個樣子安裝上嘛。

    然后把螺絲擰上,再把散熱片也安裝上,螺絲也擰好了,這一步應該沒有什么難度。

    另外一個固態硬盤也以同樣的方式安裝好。

    CPU散熱支架安裝

    然后我們來裝下CPU的散熱器支架,通常來說散熱器廠商都會給你配全各個平臺的不同的支架。

    英特爾和AMD的是不一樣的,或者不同的CPU接口,它的支架也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的就可以了,因此安裝之后可能會剩下很多零件,有一些主板上會自帶扣具,可能需要先把原來的那套扣具拆下來才行。

    至于安裝方式每個品牌可能都不太一樣,注意一下正反還有安裝方向就可以了,通常來說只要照著說明書,應該還算是比較容易。

    主板安裝

    然后我們準備把主板放到機箱里,機箱里會有很多這樣的螺絲柱用來支撐主板的,

    當然如果沒有你需要自己把這些螺絲柱擰上去,當然你還需要觀察你主板上孔的位置

    要和這些螺絲柱對應起來,它的目的其實就是能夠讓主板固定在機箱上,所以有的時候,有些機箱和主板不匹配,多一個螺絲少一個螺絲其實沒有那么大關系,然后我們把主板放進去對準了,依次把螺絲擰上,注意主板背后的擋板需要對準了,有的主板這個擋板是一體的,而有的主板會需要你專門的去把一個擋板卡在機箱的背后。

    電源安裝

    然后我們來安裝電源,先把背板上的這個擋板拆下來,然后按照電源背后的螺絲孔位,把擋板和電源裝在一起,然后我們把電源裝進機箱里,通常來說這個風扇是朝著機箱底部的,用來進風,螺絲擰上就可以了。然后先不用管它我們最后再接線。

    風道講解

    然后我們把CPU散熱來安裝一下,我用的是360一體式水冷,關于這個水冷,120就是一個風扇,240就是兩個風扇,360就是3個風扇,360的當然是最長的那種。

    我這個機箱是這樣的結構,有3把機箱風扇,把冷排安裝在機箱的頂部,當然機箱里還有顯卡和電源也有風扇。電源風道相對比較獨立,我們不管它,主要的發熱大戶是CPU和顯卡。

    CPU的熱量由泵頭通過導管傳導給了冷排,然后再由風扇直接從上邊吹出機箱。而顯卡的熱量,被顯卡風扇向上吹,熱量留在了機箱內。這三把機箱風扇,前邊兩個進冷風,后邊一個出風,形成風道,將熱量帶出機箱。當然,上邊冷排的三把風扇也會有將熱量帶出機箱的效果。

    所以我機箱的風道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

    安裝時,我們需要先把風扇安裝到冷排上,注意看方向,如果像我這樣安裝在頂部,則是安裝在有導管接口的那一側,并且要注意風扇是要吹向冷排。這里來說一下,這種風扇,通常都是沒有支架的那一邊是進風的,有支架有線的那一邊是出風的,所以它的風向就是這樣的。

    這樣安裝好以后,風扇會直接把冷排的熱量吹出機箱。

    我們把螺絲擰上,然后再把上邊的蓋板打開,冷排固定到機箱上邊,這里應該不難。

    冷頭安裝

    冷頭這里每個型號也都不一樣,但大同小異吧,只能多看說明書,我這個冷頭直接帶了硅脂的,如果沒有的話大家需要自己來涂一些,這里會有個新手常見的誤區,就是覺得多用點硅脂厚一點更不容易有縫隙,更安心。但其實這并不是在蓋房子砌磚頭,硅脂是越薄越好,所以大家盡量少涂點,比如涂這么多就可以了,

    然后直接安裝散熱器,一擠壓,就好了。我給大家看下,擠壓后就是這樣的效果。

    至于在CPU上寫個X還是寫個Z再涂,或者什么9點法啊,都無所謂,其實就是為了讓它被擠壓的時候更均勻的攤開。你要實在不放心,就找張銀行卡什么什么的手動給它涂抹均勻,也可以。

    然后把散熱器安裝上,按說明書擰好螺絲就可以了。冷頭的方向通常不重要,別讓這個導管的位置感覺太難受就行。

    如果是風冷散熱的話,通常來說風扇都是在內存那邊,是要從內存那邊吹向機箱的后部。


    顯卡安裝

    顯卡安裝其實就是找對機箱背后的檔板,把它拆下來,然后把顯卡插上,再把螺絲擰上就行,

    取下的時候下邊有個小扳手,一扳就行了。記得如果主板有2個這種長條的PCI-e接口,通常都是插在上邊那一個里面,因為下邊的這個可能并不是滿速的,金手指可能只到一半的位置。

    接線

    其實上邊的那些操作都不算太難,可能很多新手頭疼的都是,這么一大堆線,應該怎么接?以及怎么樣理線能讓機箱更漂亮。

    首先我們來看電源線,我這里買的是全模組的電源,說白了沒那么玄乎,就是線可以拆下來而已,用多少,插多少。非模組電源就是不管你用不用反正線都在,多余的線藏起來就好,或者放一邊不用管就行。

    通常電源線一定會用到的其實就是CPU供電,主板供電和顯卡供電。

    這種最長最寬的這么一排,這個是主板供電線

    主板上也就只有這么一個地方能接這個線,而且正反方向上也有防呆設計,所以基本上不會弄錯的。

    CPU的供電接口一般在左上角,通常是4加4一共8針的。

    顯卡的供電線那很顯然就插在這里,通常是兩個8針的接口。當然也有可能是6針的,不接旁邊2針就可以。

    大家可能擔心都是8針的會不會接錯,其實仔細看CPU和顯卡的插頭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會插錯的。

    而關于理線嘛,其實我也理得不好,但核心思想很簡單,就是怎么樣盡量讓它不顯眼。

    比如我這個線從電源里出來,需要接到主板的上邊,那就一直放在在背后,然后從離這個接口最近的位置,這里穿出來,就好了。后邊的線就這樣固定在背后就行了。

    顯卡的這個線,從上邊走還是從下面走?無所謂的,反正肯定是要走一邊,你覺得怎么好看就怎么來。

    然后我們再來看其他的。

    CPU散熱器上一大堆線,不管是泵頭還是風扇,都有兩根線,那很明顯,一根是接主板風扇接口的供電線,另一根是RGB線,RGB線其實不重要,不接都可以,就是燈不會亮。

    所以我們來看主板,這幾個接口是有用的,分別寫著CPU_FAN,SYS_FAN,FAN其實就是風扇的意思,這兩個分別是CPU風扇和系統風扇接口,其中系統風扇接口可能會有好幾個,如果你用的是風冷,那么只需要接這個CPUFAN上就可以了,如果是水冷,通常建議泵頭接在CPUFAN上,冷排風扇接到SYSFAN上,但其實它們的接口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你的主板SYSFAN也支持調速,那其實接哪里都無所謂,只是需要注意在Bios里設置一下,泵頭和冷排風扇,都要依據CPU的溫度來調整速度。

    主板上其實也就只有這幾個接口是長這樣的,正反也都有防呆設計,所以不用擔心插錯,注意一下就好。如果主板接口不夠的話,有一些散熱器廠商會配這種多轉一的轉接線,自己配也可以。

    RGB線其實也差不多,為了省接口,先把這些線連在一起,然后再統一接到主板上對應的接口上。

    接下來機箱風扇其實也同理,我這個機箱風扇是沒有RGB的所以只有電源,所以只有電源,也是接到SYSFAN上。也有一些機箱風扇RGB是直接接電源的,用到的是這種比較大的接口。

    還有這種扁扁的接口是給機械硬盤和SATA固態硬盤供電用的。然后還需要一個同樣是扁扁的數據線,接到主板上相對應的接口上,就可以了。我這臺電腦用不到,而且這個也不難,所以就不演示了。

    然后就剩下的這些,是用來連接機箱前面板上的開關,燈光,以及USB,耳機孔等等。

    先來說開關,按照說明書,接到相對應的位置,主要有,開關鍵,重啟鍵,還有燈,其實除了燈之外,正負極接反了也沒事,燈接反了也就是不會亮了,所以不用太擔心。

    而USB接口,還有音頻接口,首先位置標的很清楚,其次,其實大家可以發現不同的接口大小和針腳的排列也都不同,所以也不太可能接錯。

    理線方面,還是先把線全都放到機箱背后,然后從最近的開孔穿到前邊,插上就可以了。

    其實這里面,比較重要的線就只有CPU,主板和顯卡的供電線,還有CPU散熱器的線是必須的,比較重要,其他的什么前面板USB啊,RGB啊,機箱風扇之類的,就算沒接,也最多就是那個接口不能用或者燈不會亮而已。

    注意如果你安裝了獨立顯卡,顯示器應該接到獨立顯卡的接口上,而不是接到主板背后的接口上。

    通常來說一開機,CPU的風扇就會轉,而顯卡風扇則是有需要的時候才轉,這個屬于正常現象。

    那么這臺電腦,基本上就裝完了。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制作裝機教程,所以可能漏了很多,有些地方也演示的不太清楚,不過正如剛才所說的,我相信大部分新手并不是看不懂說明書,只是經驗不足,碰到有些情況會害怕做錯而已。并且大家購買的型號也不可能完全和我一樣,操作上肯定還是會有區別的,所以只能說希望這期內容能對大家有一些幫助吧。

    好啦,那么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各大平臺關注我,ID都是bonjour呼呼,感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