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胖貓”的悲劇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位 21 歲的湖南男生,因網戀被“女友”榨干 51 萬積蓄后,在重慶大橋跳江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一事件讓無數人痛心不已。
胖貓原名劉杰,沒上過大學的他,卻在游戲領域有著過人的天賦,擅長打游戲夢奇,且 8000 場夢奇 90%的贏率,可見其水平之高。
他代打一場能賺 20 多元,卻可以 11 連勝,一周最多能掙 5000 元。然而,為了掙錢給女友,他連飯都不舍得吃,甚至到了吐血的地步,身體嚴重透支。
他的房東也證實,他的房間里除了一張床和電腦,別無他物,他一天十幾個小時就窩在那里打游戲。即便如此忙碌,他也不肯休息,只因女友要開店,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
而他的“女友”,與他是網上認識,兩人異地相處,網戀一年多時間,只見了 2 次面。但這并不妨礙“女友”向他要錢,從聊天記錄可以看出,“女友”非常精明。她以老公相稱,讓胖貓給她一張親屬卡,生活開支全部由胖貓承擔。
除了生活費,還有買首飾、過生日、打預防針的錢和房租,全部都向胖貓要,更過分的是,就連“女友”跟朋友聚會,花的也是胖貓的錢。
在開花店的時候,她向胖貓要了 10 萬,還假惺惺地問:“要是虧欠了,你會讓我還嗎?”她太懂鉆法律空子了,因為只要胖貓說不用還,就是自愿贈與,這些聊天記錄,都能成為她不還錢的證據。
一邊是胖貓的無私付出,一邊是“女友”的貪婪索取,這種強烈的對比讓人感到無比痛心。胖貓對女友實在是太好了,一個星期掙 5000 塊,他一分沒留,全部給了女友。為了哄女友高興,他還讓女友給自己 200,湊夠 5200 轉給了對方。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女友”,卻換來了這樣的結局。
如今,胖貓跳江了,他的姐姐想要追回他被騙的錢款,勝算有多大呢?答案是很懸!特殊數字轉賬的錢,女方也可以不還。這讓人心生悲憤,難道善良和付出就該被如此踐踏嗎?
胖貓的故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看到了愛情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和危險。男孩們啊,你們可以愛一個人,但千萬不要當舔狗,更不要為了感情而失去尊嚴。真正的愛是互相尊重,如果女方一直把你當提款機,就要迅速離開,連頭都不要回。
21 歲的年紀,本該擁有美好未來,卻因一段錯誤感情而走上絕路!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悲劇!愛情本應美好,但我們需保持理智,莫被情感蒙蔽雙眼。胖貓的離去警醒著我們,要珍惜生命,保護自己。
愿胖貓安息,也愿我們都能把握幸福,不再重蹈覆轍!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胖貓的善良和執著,也看到了“女友”的自私和貪婪。這是一個關于愛與失去的悲劇,它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人性的復雜和脆弱。
從胖貓的故事中,我們要汲取深刻教訓,明白如何去愛與保護自己!此刻,讓我們一起為胖貓祈禱,愿他在另一個世界找到真正的幸福與寧靜。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他的遭遇中有所領悟,珍惜生命,珍視身邊人,別讓悲劇重演!
#胖貓姐姐稱女方2年索要51萬#
月15日,以“煥新九龍 星耀重慶”為主題的重慶京東MALL開業發布會暨綠色智能家電評選頒獎儀式舉行。作為京東在西南地區的重要布局,重慶京東MALL以全新的商業理念和業態組合,聯合200余家知名品牌,匯聚20萬種商品,致力打造集前沿潮流、炫酷科技于一體的全場景綜合類消費商業體,滿足消費者全場景、多品類的購物需求。
2019年,重慶京東超級體驗店開業,憑借其海量商品、沉浸式交互體驗,以及線上線下一致的優質服務,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青睞。店內設有免費衣物護理服務、美食課堂、游戲對戰等多元化線下活動,為當地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樂趣。今年五一,隨著京東MALL試營業的開啟,重慶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個實現“一城雙超”布局的城市,并與永川等地的四家城市旗艦店共同構筑起“2+4”的全渠道戰略格局,進一步鞏固其在西南地區的市場地位。
重慶京東MALL坐落于繁華的九龍坡楊家坪商圈,總建筑面積達到6萬平方米,整個商場分為六層,每層都精心規劃了不同的商品類別和體驗區域。值得一提的是,為讓消費者在購物之余也能享受到休閑時光,重慶京東MALL在負一層特別規劃了5000平方米的餐飲、休閑和區域。無論是品味地道的重慶小吃,還是享受一杯香濃的咖啡,都能在這里得到滿足。
為了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和選擇低能耗,高品質,智能化,后期可回收利用的綠色家電,京東五星電器“綠色智能家電評選”也正式公布評選結果。此次評選從節能之星、顏值之星、健康之星、環保之星、智能之星五個維度進行考核。發布會現場,重慶市家用電器服務企業聯合會領導、京東五星電器集團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與重慶京東電器負責人還共同為此次評選獲獎品牌進行頒獎。獲獎品牌及產品分別為,華帝側吸油煙機榮獲節能之星,美的變頻冷暖空調榮獲環保之星,西門子550升冰箱榮獲健康之星,卡薩帝601升冰箱 、vivo X Fold3榮獲顏值之星,容聲凈界系列506升冰箱、惠普星Book15輕薄本榮獲智能之星。
同時,為推廣普及綠色智能家電,京東MALL在試營業期間推出了以舊換新至高立減20%的補貼福利,以及購廚衛產品滿額送美的1.5匹一級能效空調、家電套購至高減4000元等超值優惠活動,讓消費者換新更實惠。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重慶京東MALL客流量持續高漲,累積接待消費者達20萬人次以上,充分彰顯了重慶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截至目前,京東已在全國11座城市開設了京東MALL,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豐富的購物選擇。今年618期間,重慶、廣州、蘇州三家全新的京東MALL將正式“開門迎客”, 通過獨特的場景打造和互動體驗,為當地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的購物選擇。
源:【重慶日報網】
5245.3億元
2022年,重慶出口總額達5245.3億元
3000噸
2022年4月,忠縣3000噸忠橙出口至東盟
5100多臺
2023年1—8月,重慶共進口整車5100多臺
1100余個
截至今年6月底,重慶已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100余個
國際消費載體提質工程
提能打造中央商務區
精耕細作兩江四岸核心區,加快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全球著名旅游目的地,具體包括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南濱路片區等
加快建設寸灘國際新城
推進“一港三區”建設,打造國際旅游、購物、貿易、交往互促互融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城市形態展示新高地、對外開放新窗口
優化提升國際消費標志性商圈
推進商圈提檔升級,打造一批精品聚集、服務優質、環境舒適、接軌國際的標志性商圈,具體包括提質擴容觀音橋商圈,升級楊家坪、南坪等城市核心商圈
融合拓展國際消費體驗新場景
依托兩江交匯歷史人文灣區、長江生態文明灣區、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嘉陵江智能創新灣區等四大灣區規劃建設,打造生態綠色、創新融合、多元包容的消費新場景
提檔升級國際消費特色名街名鎮名區
推進磁器口、鵝嶺貳廠等主城都市區特色商業街區、歷史文化街鎮改造升級,打造巴渝特色都市消費名片
依托長江三峽生態資源,打造匯聚三峽風物、獨具三峽風情的特色商街、古鎮、景區
依托渝東南武陵山區生態旅游、民俗風情,推進“大仙女山”等特色消費集聚區建設
重慶地處內陸,遠離海洋、遠離邊境,對外貿易存在天然短板。產品出口難、出口少,市民購買進口商品時選擇面窄、價格貴,都曾是重慶長期面對的難題。
為打破這一困境,重慶搶抓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重大機遇,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2019年,重慶正式亮出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2021年,重慶獲批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此后數年,重慶持續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消費領域的交流合作,消費領域加速與國際接軌,消費水平與消費能級不斷提升。
如今,重慶人足不出戶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買全球”“賣全球”。
大批重慶產品走出國門
去年出口總額逾5245億元
連日來,秦媽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秦媽食品)負責人張女士,一直忙著為海外買家準備一批火鍋底料。這批數噸重的重慶特產,將發往韓國。
“最近幾年,我們的火鍋底料年出口額都超過百萬元。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和美國等多個國家,都有我們的客戶。”張女士說。
2018年6月,位于重慶保稅交易中心的重慶首個“一帶一路”進口商品體驗交易平臺——奇柯世界匯,市民正在選購來自歐洲原產地的產品。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不過,時光倒回2018年前,還完全是另一番情形。張女士回憶,當時不要說產品批量出口,即便是自己帶著火鍋底料去國外探親,都會被國外的海關攔截。原因在于:火鍋底料里所含有的雞粉等動物成分,在不少國家被認定為違禁品。同時,國內企業火鍋底料的生產技術和標準等,也不符合海外市場的要求。
火鍋底料的“遭遇”,在當時重慶產品出口中,具有普遍性。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外貿出口總額為3712.9億元,近九成是筆記本電腦等機電產品。這意味著,加工貿易之外、重慶自產的工業品和農副產品,只占到了全部出口商品的一成。
如此單一的出口產品結構,如何“破”?2019年,重慶提出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為企業打通“賣全球”的渠道。
之所以敢這樣提,是因為重慶底氣滿滿——這里擁有中歐班列(渝新歐)和西部陸海新通道,便于企業向中亞、歐洲、東南亞、南亞等國際市場拓展。
為了“賣全球”,重慶針對品牌影響力不夠、產品不符合其他市場標準等“癥結”,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第一劑“藥方”,是統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大力培育一批富有巴渝特色的渝貨精品,推動“重慶產品”向“重慶名品”“世界名品”轉變。
第二劑“藥方”,是搜集、研究國外產品生產標準、準入要求,推動企業根據相關要求進行標準體系建設和出口認證,掃清出口障礙。
第三劑“藥方”,是組建“渝貿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商務談判、簽約、制單、報關、結匯、融資等全流程外貿服務。
“對癥下藥”,成效顯著。2022年,重慶出口總額達5245.3億元,比2019年增加1500多億元。同期,機電產品出口額比重相較于2019年下降了4.2個百分點。“一增一降”,反映出重慶出口產品結構正在改善,更多產品成功打進了國際市場。
2019年以來,重慶農產品出口實現多項突破,忠縣、巫山等地的特色農產品成功走出國門。
一大批重慶企業,和秦媽食品一樣,把產品賣到了全世界:
2019年11月,梁平柚首次走出國門,出口俄羅斯、越南等國家;
2020年3月,重慶柑橘首次實現直接出口新加坡;
2022年2月,豐都縣人工養殖的14噸西伯利亞鱘出口越南,成為重慶鮮活水產品走出國門“第一例”;
2022年4月,忠縣3000噸忠橙出口至東盟,這是當時重慶最大規模的一次生鮮水果出口;
2022年7月,巫山脆李通過海公聯運的方式運往新加坡,首次實現出口。
從滿足本地到輻射周邊
“買全球”迭代升級
9月22日,重慶市民劉先生在汽博中心購買了一款心儀已久的奧迪Q8歐版2022款3.0T平行進口車。這款車售價為69萬元,比同款車型配置差不多的進口中規車便宜近10萬元。
“放在以前,這種好事想都不敢想。”劉先生告訴記者,2014年前,重慶市場上的進口車價格普遍比沿海地區高10%以上。想要購買更便宜的進口車,只能去天津、上海、廣州、大連等沿海城市。重慶市場上的進口車,都是從這些地方轉運而來,時間成本和綜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014年7月1日,重慶整車進口口岸獲批,成為內陸首個整車進口口岸。
重慶的消費者,沒有理由買不到便宜的進口車。彼時,中歐班列(渝新歐)已經開通3年。利用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貨物從歐洲運抵重慶,僅需15—18天時間。這比通過海路運輸至沿海地區再轉運至重慶,節約1個月左右的時間,運輸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
通道優勢,完全可以轉變為產業優勢。重慶決定爭取設立整車進口口岸。2014年7月1日,國務院批準重慶設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這是我國首次在西部內陸地區設立整車進口口岸。
同年8月,從德國杜伊斯堡出發的中歐班列(渝新歐)首趟原裝汽車整車進口班列抵達重慶整車進口口岸,標志著中國有了新的汽車進口物流通道。從此,重慶消費者,在本地也能購買到便宜的進口車了。
滿足本地消費者需求,只是第一步。
2014年12月25日,搭乘中歐班列(渝新歐)列車,從德國杜伊斯堡運來的16輛平行進口豪車抵達重慶整車進口口岸。中國西部地區以平行貿易方式開展進口汽車貿易的探索,就此開啟。
2018年,隨著重慶被商務部批準為全國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地區之一,全市平行進口車業務進入加快發展階段。
相對于進口中規車,平行進口車一般是從國外汽車生產廠家直接采購,減少了多個中間環節,成本更低、價格更便宜。也正因為如此,重慶的平行進口車試點不僅惠及本地市民,還通過相關試點企業的經銷網絡,輻射到了中西部多個省份。
數據顯示,目前,重慶整車進口口岸已累計進口包括平行進口車在內的整車超3.5萬臺,居內陸整車進口口岸第一位。其中,僅今年1—8月,就累計進口整車5100多臺。
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但要“賣全球”,還要“買全球”。而從進口汽車到以平行貿易方式開展進口汽車貿易,這樣的升級迭代,彰顯的正是重慶在“買全球”交易機制構建、全球貨源組織能力上的提檔升級。
和平行進口汽車一樣富有創新性的“買全球”典型案例,重慶還有很多。以“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為例,該中心在全國率先于圍網范圍內開展保稅商品展示交易,率先將此項功能延伸至保稅區外其他區域。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還搭建了“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品展示交易平臺,通過一般貿易、保稅商品展示展銷、跨境電商及“前店后倉+快速配送”等形式,讓市民可以“一站式”購買很多國家的質優價廉的商品。同類型商品,通常情況下這里的售價比商圈商家售價便宜10%—30%。
一個新的國際消費目的地
已經在中國西部崛起
除了“賣全球”“買全球”,共建“一帶一路”對于重慶建設國家消費中心城市的巨大促進作用,還集中體現在國際消費目的地打造上。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消費資源的集聚地、引領全球消費服務趨勢的風向標。
2018年6月,解放碑步行街入選商務部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開始打造“全國示范步行街”。
“這意味著,重慶必須引進足夠多的國際知名品牌,打造國際消費資源集聚地和消費目的地,吸引更多國內外消費者來渝消費。”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造國際消費目的地,對重慶這樣一個內陸城市而言,何其不易。
2018年前,重慶市民要在線下購買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多數時候只能去解放碑、觀音橋商圈,可供選擇的品牌也不多。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整個重慶的國際知名品牌不到500個,全球頂級品牌更是寥寥無幾。
為了改變這樣的窘境,重慶首先在消費空間載體的優化提升上狠下功夫。2018年6月,解放碑步行街入選商務部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開始打造“全國示范步行街”。
以此為契機,市、區兩級政府著力在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商業設施,建設國際化的消費載體。
截至2020年7月,解放碑步行街已集聚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業設施近40個,商業設施總面積達到207萬平方米。
其中,八一廣場、國泰優活城市廣場、大都會東方廣場和重百大樓等一批商業體經過“二次升級”,成為重慶運動、潮流和休閑等主題商業業態的集聚地。
有了優質空間載體,接下來,重慶加快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
其中,2018年到2019年底一年多時間,重慶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38個。這一數量,接近過去20多年整個重慶引進國際知名品牌總數的四分之一。
2020年、2021年,重慶又連續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84個。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已累計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100余個。
與此同時,為了在這場國際國內大品牌爭奪戰中搶占先機,重慶加大力度引進品牌首店、品牌旗艦店,加快發展首店經濟。
2021年7月,國務院批準重慶等五大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如今,在重慶中心城區各大商圈,多年前被視為稀罕物的首店,已隨處可見。
例如,觀音橋商圈引進了300余個區域首店、旗艦店;九龍新商圈的萬象城,匯聚首店200余家;剛剛開業的重慶印象城,引進西南及城市首店、區域首店、最新形象店(城市旗艦店)69家。
高端商業載體鱗次櫛比,國際國內大品牌扎堆集聚,重慶,一個全新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已經在中國西部崛起。
本文來自【重慶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