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普通奶爸

    創(chuàng)作立場聲明:本文所測商品為廠家提供,數據及圖片均為實測。堅持獨立的評價觀點是筆者創(chuàng)作的基本底線,絕不會因商品來源不同而有所偏頗,請各位放心。

    幾個月前,廣受期待的Nintendo Switch的升級版終于發(fā)布了,不過并不像很多人預想的一樣,主機的配置與之前基本相同,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原來6.2寸的非全貼合LCD屏幕升級為了7寸的OLED屏幕,但價格卻足足貴出了一千多元。可能有朋友好奇了,只是屏幕的提升而已,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價呢?一方面自然是廠家的營銷方式,另一方面使用OLED屏幕也確實大大增加了制造的成本。

    一、OLED屏體的優(yōu)勢

    OLED作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屏幕材質,已經廣泛應用在手機、電視等領域了,對比常見的液晶屏,兩種屏幕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發(fā)光方式,液晶電視必須要有背光才能顯示圖像,否則就是一片黑,而OLED屏幕獨特的技術是可以讓每個像素點都能自主發(fā)光,這樣的差別體現在實際應用上主要會讓OLED屏幕有哪些優(yōu)勢呢?

    1、精準的光控和色彩

    首先,達到像素點級別的發(fā)光方式可以讓屏幕的光控變得極其精準,當一個像素中不顯示任何內容時,這個像素是可以完全關閉從而呈現出絕對的“黑”,這也讓OLED屏幕的對比度在理論上達到了無限,而LCD電視無法完全遮擋背光源的光線,不可避免會出現漏光和光暈的現象。

    OLED的每個像素點會根據信號內容發(fā)出光線,光線透過玻璃層和偏光板直接達到人眼中,而LCD的背光模式導致色彩純度明顯不如OLED,以目前較為主流的DCI-P3色域來舉個例子,市面的液晶屏一般能達到90~94%的P3色域,而OLED屏體基本都在98%以上,個別頂級的屏體甚至可以達到100%,觀感的差別還是比較很大的。

    2、極低的響應時間

    常玩游戲或者愛看球賽的朋友一定知道,屏體的響應速度會對操作的手感和畫面的流暢度有特別大的影響。 得益于極快的電子移動速度和無需液晶的電流驅動特性, OLED可實現超快的響應速度,基本都在1ms以下,最低可以達到0.1ms,而LCD屏幕即便是在開啟低延遲模式(對畫質會有極大的影響),響應時間也在4~12ms左右,實際觀看中OLED屏幕完全沒有拖影的情況,差距非常明顯。

    3、超大的可視角度

    由于沒有背光系統(tǒng),OLED也不存在因觀看角度和背光不在一條直線上而影響觀感的現象,當多人同時圍坐在屏幕前觀看的時候,無論是從哪個方向看,屏幕的亮度和色彩都不會因角度原因而有太大的變化。

    除此之外,OLED屏幕還有超輕薄、低藍光、低功耗等特點,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總而言之單從顯示效果上看OLED還是要遠優(yōu)于LCD屏幕的,這也是近年來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二、OLED便攜屏的特點

    由于制造成本相對較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OLED的產品主要是以手機和電視為主,在其他產品上配備的較少,尤其是在便攜式顯示器上就更不常見了。便攜式顯示器是我經常推薦給大家的一類產品,可能很多朋友覺得這類產品只能配合Switch使用,其實并不然,由于這類產品的接口齊全,不僅可以用作筆記本電腦、臺式機的擴展屏幕,也能連接PS4、PS5、XBOX等其他游戲主機,還能和支持桌面模式的手機配套實現移動辦公,使用的場景是十分豐富的。

    而本次拿到CFORCE 洛神系列中的CF015 Next在原先的基礎上又更進了一步,由原先的液晶屏一步到位升級到了4K OLED屏體,不光是在自家的產品中屬于旗艦機型,即便是在整個便攜屏的領域也是少見的頂尖配置了。雖說一提到OLED大家都會條件反射的覺得貴,不過這款產品的日常活動售價僅2699元,和市面上同類產品5000元左右的賣價相比,可以說是十分良心了。


    ▼慣例的簡單開個箱,外包裝依然延續(xù)了之前簡潔大方的設計理念,僅在中心有品牌的LOGO。

    ▼據官方統(tǒng)計,CFORCE現在在便攜屏的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90%,所以產品各個方面也更加專業(yè)和成熟,不僅外包裝有完整的塑封,產品也需要經過嚴格的檢測才能夠出廠,下方還有產品的具體型號CF015 Next。

    ▼便攜屏和之前產品的設計基本相同,依然有專用的保護殼,平時可以避免屏體受損,翻轉開之后還可以充當支撐架。

    ▼不過相比之前的系列CF015 Next的支撐架有了一點改進,在背面中心處增加了一道特別細的金屬轉軸。

    ▼轉軸有一定的強度,所以在擺放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任意調整屏幕的角度,這點我認為比之前產品三折式的保護套要好用很多。

    ▼相對于很多同類型的產品,CF015 Next的最大升級無疑就是屏體了,設計上依然延續(xù)了之前的三邊超窄邊框,不過要比其他型號更窄,我量了一下只有4mm。屏體比邊框略低一點,這樣能有效的讓面板不易受損。

    ▼根據官方的說明,CF015 Next使用的是三星原裝的4K OLED面板,整體的顯示效果自然是有保障的。除此之外,仔細觀察還可以發(fā)現,這塊面板采用的是無玻璃貼合的工藝,整塊屏幕沒有玻璃層、觸控層的遮擋,用戶可以用眼睛直接感受到OLED最靈動純粹的色彩,而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便攜屏和電視等設備都是有玻璃層的,這也是這款產品獨特的優(yōu)勢。

    ▼控制按鍵和接口都和之前的產品類似,機身的左側為調節(jié)滾輪、功能按鍵、3.5mm耳機/音響接口和USB接口。

    ▼右側為互通的雙TYPE-C全功能接口,供電/信號均可以盲插,支持“一線通”功能,無需轉換器即可與電腦、Switch、智能手機等設備直連;下方為一個標準的HDMI接口(很多同類產品都是mini HDMI接口),使用常規(guī)線纜即可方便的與電腦、游戲主機等進行連接。這套按鍵和接口的方案感覺已經特別成熟了,而且信號傳輸和接口互通方面也都是CFORCE的強項,我長期使用下來從來都沒有斷連、花屏的情況。

    ▼CF015 Next在底部增加了橡膠墊,擺放時會更穩(wěn)固。內置了立體聲音箱,左右各有一個音箱開孔,連接Switch等主機時就無需再加音響設備了。

    ▼配件依然是電源+全功能的C-C線。

    ▼電源也有了一定的升級,以前的電源最大功率是30W,這款則升級到了45W,并且支持15V 3A的檔位,完美適配Switch。

    ▼實測可以激活Switch的桌面模式,就不用再攜帶原先笨重的充電器了

    三、校色儀測試

    根據官方提供的參數,CF015 Next所使用的三星OLED面板分辨率為3840*2160,色域為100% DCI-P3、100%sRGB、99% NTSC,峰值亮度達到550nit,響應速度低至1ms,參數十分強大,具體的表現如何呢?這里我使用紅蜘蛛校色儀進行了測試:

    ▼先看屏幕的分辨率,屏幕的設置中可以看到此時輸入的信號為3840*2160,刷新率為60Hz。

    ▼測試開始時會進入黑色背景,這個時候也讓我感慨OLED屏幕實在是“黑”的純粹,下圖中可以看到屏幕沒有顯示的部分就像黑色的玻璃一樣反射出了校色儀的影子

    ▼經過測試之后,可以看到這臺顯示器的色域為100% DCI-P3、100%sRGB、95% ARGB,與官方參數相符。

    ▼OLED屏體的均勻度也特別好,色彩亮度的均勻性達到了100%。

    ▼雖然官方參數中沒有提到色準,不過我也進行了測試,以最高的48組顏色實測后的Delta E值為2.01,而且最大的偏差僅有3.02,這個數值已經達到了人眼無法分辨的程度,可見OLED屏體的優(yōu)勢有多明顯了。

    四、和LCD屏體的對比

    只是單獨評測其實很難說明CF015 Next的顯示效果有多好,所以為了讓大家也能直觀的感受到差別,這里我分別拍攝了OLED屏幕、LCD屏幕的照片,不做任何調整,并配上原圖進行對比,看一下對比的情況:

    ▼先看靜態(tài)圖片的對比:

    這里值得說明的是我使用的LCD顯示器本身也是顯示效果比較好的產品,也有99%sRGB的色域,但實際對比過后,讓我明顯感覺到和OLED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暗部和色彩表現上,從下面細節(jié)圖中大家應該也能看得出來:

    ▼CF015 Next夜空中光線的過渡十分自然,LCD顯示器這部分的細節(jié)幾乎沒有展現:

    ▼CF015 Next膚色更自然,畫面更通透。

    ▼CF015 Next顏色更艷麗生動。

    ▼播放4K HDR視頻時也是相同的感受,CF015 Next的畫面更通透,色彩也更豐富明快。

    由于拍照、圖片壓縮等原因,用圖片還是無法完全說明OLED和LCD間的差別,用眼睛觀看對比會更加明顯,說是“吊打”我感覺也不為過,有興趣的朋友建議也做個對比自己實際感受一下。

    五、實際體驗

    便攜屏的功能前面我已經介紹過了,尤其是這款屏幕高色域、高色準、低延遲的特點無論是作為顯示器的副屏還是玩游戲都能帶來極佳的體驗,比如說連接Switch,玩塞爾達之類畫質較高的游戲,畫質完全是兩個層面,可以看一下我拍攝的圖片:

    ▼Switch本身的畫面尺寸及畫質:

    ▼CF015 Next的畫面尺寸是Switch的5倍多,畫質也有極大的提升,感覺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Switch性能不足的缺陷。

    ▼馬里奧賽車8,畫面清晰艷麗

    ,可視角度足夠大,多人玩也沒問題。

    此外,作為游戲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使用效果也是拉滿,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筆電能配備這么高規(guī)格的顯示器,工作時可以作為擴展屏幕增加效率,游戲時又能作為主屏提升體驗,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

    ▼而且OLED屏幕超低的延遲也讓游戲的手感特別好,簡單的形容就是操作十分“跟手”,無論是我用來玩PC的《泰坦隕落2》和《只狼》、還是Switch上的《哈迪斯》等特別需要操作和反應的游戲時,感覺完全不遜于市面上常見144Hz刷新率的顯示器,體驗非常順滑流暢。

    ▼另外4K分辨率的屏幕與PS4 Pro/PS5、XSX等游戲主機連接時,也能完美發(fā)揮出主機的機能,下圖是以PS4 Pro玩《地平線 零之曙光》的實機演示。

    六、總結

    在整體的測試和體驗完之后,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這款產品的定位,我覺得這應該就是最適合年輕人的第一臺OLED顯示器了,三星原裝4K OLED面板屏幕素質過硬,100% P3色域、Delta E≈2的色準,完全可以作為專業(yè)顯示器使用;低至1ms的響應速度,玩游戲的流暢度媲美高刷屏;超高的對比度和強大的控黑能力,追劇觀影效果極佳;豐富的接口和“一線通”功能,配合游戲主機、作為顯示器副屏都十分方便好用;最關鍵的是售價僅為2699元,是市面上價格最低的15.6英寸OLED便攜屏,和同級別產品相比性價比拉滿。如果大家想體驗到OLED屏體帶來的極致視覺享受,可能昂貴的電視并不再是首選,一臺功能豐富、攜帶輕便的便攜式顯示器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了常規(guī)顯示器,還有一類顯示器產品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玩家們的關注,那就是便攜顯示器。憑借小巧的尺寸和方便攜帶的特性,無論是拿來當做副屏還是出差使用,或者是接游戲主機玩游戲,都是比較不錯的玩法。隨著便攜顯示器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出現了許多高品質產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的表現吧。

    OLED面板 VS LCD面板,優(yōu)勢很突出

    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是一款采用了OLED面板的便攜顯示器。OLED面板如今已經大量應用在顯示設備上,如當下的中高端手機屏幕。而近兩年筆記本廠商也逐漸意識到屏幕顯示效果的重要性,搭載OLED面板顯示屏的中高端筆記本也大量出現在市面上。

    相較于傳統(tǒng)的LCD面板,OLED面板在使用體驗上有諸多優(yōu)勢。OLED面板采用了自發(fā)光顯示技術,相比LCD面板來說不再需要背光層,所以OLED面板通常可以做得更薄。也就是因為這個特性,OLED面板不會存在LCD面板(IPS技術面板)常見的漏光問題。而且因為自發(fā)光這個特性,在顯示黑色時,OLED面板的像素點處于關閉狀態(tài),理論上可以實現無限高的對比度,整體的色彩飽和度更高,顯示會顯得更純凈和細膩。而LCD面板因為有背光層,在顯示黑色時背光無法完全關閉,即使使用分區(qū)背光技術,依舊無法做到黑色全黑的表現,所以對比度表現比較一般,整體的色彩顯示也相對暗淡一些。同時,也是因為自發(fā)光的特性,OLED面板可以更好的控制單個像素的點亮和關閉,相比LCD面板更加省電,對于便攜產品來說,也具有更好的能耗優(yōu)勢。

    另外,由于驅動方式的差別,OLED面板在響應延遲上的表現也非常不錯,可以輕松實現1ms以下的響應時間,幾乎沒有延遲。而LCD面板目前很難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的具體表現吧。

    外觀簡約,接口豐富

    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的包裝設計風格比較簡約,包裝正面羅列了顯示器的賣點參數。包裝盒內的配件比較豐富,提供了2根全功能Type-C線材、1跟Mini HDMI轉HDMI線材、一根OTG線、一根Tpye C to Type A的供電線和1個45W的電源適配器,還為玩家準備了一個毛氈便攜包,玩家在各種應用場景下都能很方便的使用。

    顯示器本體部分,雕塑家MU156LO1的整體做工比較細致,正面采用三面窄邊框設計,無任何LOGO標識,非常簡約。表層玻璃的外側采用2.5D圓弧設計,質感更好。由于OLED面板本身很薄,所以面板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最薄處不到5mm(手工測量),攜帶非常方便。

    屏幕自帶了一個折疊支架,通過鉸鏈和屏幕連接,鉸鏈的阻尼比較舒適,能很好的固定在各個角度上,方便玩家調整顯示角度和位置。屏幕和支架的底部都設計了防滑墊,保證屏幕擺放時的穩(wěn)定。

    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的接口都設計在支架上,總計擁有4個Type-C接口,其中左側兩個為全功能Type-C,支持顯示連接和PD供電,右側的其中一個為Type-C供電接口(PD協議),另一個則是USB2.0協議Type-C,用于擴展鍵盤鼠標、U盤和映射模塊等功能。另外該顯示器還擁有1個Mini HDMI接口和1個3.5mm耳機接口。總的來說,它的接口設計非常豐富,可以滿足玩家連接各種主流設備的需要。

    高色域高色準,屏幕素質表現優(yōu)秀

    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搭載了一塊4K分辨率(3840×2160)OLED面板,刷新率為60Hz,色深為10bit,官方標稱其達到了100% Adobe RGB,色彩精準度ΔE<2,對比度為100000:1,最高亮度為440nit。同時其隨機附帶了出廠校色報告,報告顯示我們手上這臺顯示器的色域為100% sRGB、100% AdobeRGB和100% P3,12色色彩精準度平均值為0.92,色調相應光度比較契合2.2,整體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

    我們使用紅蜘蛛SpyderX Elite對該顯示器進行了實際測試,測試前先點亮顯示器預熱一小時。從測試來看,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的實測色域容積可以達到183.8% sRGB、126.7% AdobeRGB和130.2% DCI P3,色域覆蓋則為100% sRGB 、100% AdobeRGB和99% DCI-P3,在紅蜘蛛的48色色彩精準度測試中ΔE為0.6,跟宣傳的水平相符,整體表現非常不錯。

    亮度方面,該顯示器的最高亮度為419.3nit,符合HDR400的標準。憑借OLED面板的特性,黑色趨近于0,對比度遠超普通LCD面板的產品。在OSD中將該顯示器設置為6500K色溫,測得此時的顯示器白點為6400K左右,非常接近D65標準值。色調響應方面,該顯示器的測試曲線(黑色)非常貼合光度2.2標準曲線(青色),在各個亮度下都能很好的達到gamma 2.2標準值,整體的表現比較不錯。

    功能豐富,有線無線都能連

    除了屏幕本身的素質比較高之外,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還擁有觸屏功能,支持10點觸控。在使用Type-C接口有線連接到手機(需手機支持)和PC時,還可以提供反向觸控功能,從而實現在屏幕上觸控操作手機和PC。

    菜單使用觸摸操作,非常便捷

    利用觸控操作的特點,該顯示器的OSD菜單也是全觸摸操作。通過短按電源鍵或者雙指觸摸菜單區(qū)域向下滑動即可打開OSD菜單。玩家直接在屏幕上用手指觸摸操作菜單即可調節(jié)選項,非常方便。

    之前我們說到該顯示器的接口非常豐富,除了使用常規(guī)的Mini HDMI接口連接電腦外,玩家也可以利用全功能Type-C外接各種設備。手機方面,在使用支持視頻輸出的手機(USB-C@DP Alt模式)如華為Mate系列/P系列、三星Galaxy系列時,可以順利的實現視頻輸出,同時具備反向觸控功能。如果手機同時還帶有桌面模式,則也可以開啟桌面模式使用。而且該顯示器還內置了重力傳感器,將該顯示器豎置可以自動旋轉畫面,從而在連接手機時可以實現豎屏滿屏顯示和操作的體驗,相比傳統(tǒng)顯示器在連接手機時只在屏幕中間顯示手機內容,體驗好了不少。

    另外,使用便攜顯示器的玩家群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游戲掌機用戶。經過測試,在使用Switch掌機連接到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時,可以直接使用Type-C一線連而不需要使用自帶的底座就可以開啟Switch掌機的主機模式,游戲體驗比較不錯。當然,出了連接Switch掌機,該顯示器在連接Xbox Series X和PlayStation 5時,也能順利開啟4K/60Hz模式,打造自己的游戲小天地很方便。

    除此之外,憑借豐富的接口和高色域高色準表現,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也可以帶到攝影棚,充當一個“兼職”監(jiān)視器,讓拍攝時的監(jiān)看更加方便。而作為筆記本/PC的副屏顯示這種基礎功能,我們就不在贅述了。

    顯示器自帶無線投屏功能,手機電腦都可以使用

    除了有線連接功能,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還具備無線連接功能,進入OSD菜單選擇無線連接按鈕,即可進入EZ CastDual界面,該界面詳細的說明了Android、iOS、Windows和MacOS下的無線連接方式,玩家只要跟著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順利使用無線連接,還是比較方便的。

    畫中畫功能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還支持多信號源輸入的PIP畫中畫功能,比較有意思的是借助顯示器的觸摸功能,玩家可以在將畫中畫的窗口拖動到屏幕任意位置,也能方便的通過觸摸切換主顯示畫面,同時還能控制窗口大小,如果是手機輸入的話,畫中畫窗口也能展示為豎屏窗口,非常方便。

    游戲映射功能可以方便手機玩家操作

    該顯示器還配備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游戲輔助小功能,就是游戲映射功能,將鍵鼠連接到顯示器上,再開啟游戲映射功能,并在對應位置設置映射按鍵,就可以使用鼠標鍵盤來操控手機游戲,讓手游也能擁有端游的便捷操作體驗。游戲映射中預設了《和平精英》《王者榮耀》《QQ飛車》三款游戲的映射鍵位,玩家也可以通過設置自行調整,另外還提供了三組配置供玩家自定義配置。

    總結:功能豐富的高色域旗艦OLED便攜屏

    雕塑家MU156LO1便攜顯示器是一款綜合素質相當不錯的便攜顯示器。它整體做工比較精致,搭載的OLED面板在色域色準等屏幕素質方面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視覺感受比較不錯。除了屏幕本身的體驗外,它還擁有非常豐富的接口配備和功能,無論是觸屏操作、無線投屏顯示、重力感應旋轉還是游戲映射功能,都給玩家們提供了更好的使用體驗。唯一的小缺憾就是在追求輕薄的同時沒有內置電池。總體來看,如果你經常外出辦公或出差需要用到雙屏,或是給游戲掌機配備一個小顯示器,又或者追求便攜顯示器的畫質表現,那么雕塑家MU156LO1還是非常適合玩家選購的。

    今PC設備做得越來越輕薄,然而具有輕薄形態(tài)優(yōu)勢的平板電腦,卻一直產品靡靡、受眾寥寥。的確這類二合一產品,在設計上容易受到功能和形態(tài)上的諸多限制。但歸根結底,還是平板電腦自身產品力不夠硬,抓不住用戶的心,導致了市場反饋低迷。比如Surface Pro系列短續(xù)航的問題一直未有改善;再比如Matebook E雞肋的單個Type-C口也延用了3代。不過今年的X86平板電腦迎來了一名硬核成員——銘凡V3三合一平板(以下簡稱銘凡V3)。它另辟蹊徑的設計思路,給平板電腦受眾帶來了久違的新鮮感。

    銘凡V3三合一平板

    • CPU:AMD Ryzen 7 8840U(最大加速頻率5.1GHz,8核心16線程,28W)
    • GPU:AMD Radeon 780M(2.7GHz)
    • NPU:AMD Ryzen Al(16TOPS)
    • 內存:2×16GB LPDDR5 6400MHz
    • 硬盤:金士頓1TB PCIe 4.0 NVMe SSD
    • 屏幕:14英寸2560x1600分辨率100%P3 165Hz
    • 攝像頭: 200W前置, 500W后置
    • 網絡:Wi-Fi 6E
    • 電池:50.82Wh(支持PD 65W快充)
    • 左側接口: SD卡槽(UHS-Ⅱ)、VLink接口(DP-in功能)、3.5mm耳機接口
    • 右側接口: 2×USB-4(40Gbps)
    • 其他:支持十點觸控、手寫筆
    • 尺寸:318mm×213.8mm×9.8mm
    • 重量:裸機930g,磁吸鍵盤套裝670g
    • 參考價格:6999元

    硬核基因下的極致產品力

    關注筆記本的小伙伴,可能對銘凡Minisforum這一品牌還比較陌生,成立自2012年的銘凡,可以說是超小形態(tài)PC這一領域的“頭號玩家”。旗下的mini主機系列、ITX主機系列一直有著不錯的口碑和銷量。近兩年銘凡更是不再滿足于單一品類,陸續(xù)推出了ITX主板、便攜顯示器、機械鍵盤產品系列。并且銘凡于上月正式官宣了旗下高端子品牌“原子俠”。

    此次銘凡新推出的銘凡V3三合一平板,是全球首款AMD AI高性能Windows三合一平板電腦,延續(xù)了銘凡喜歡將差異化功能做精的硬核思路。在筆記本形態(tài)、觸控平板形態(tài)外,銘凡V3增加了便攜屏這一新功能,在二合一平板電腦的功能基礎上,銘凡V3既可以充當PC的擴展副屏,也可以作為外出的移動大屏。相信喜歡多屏辦公的用戶,很難拒絕自己的移動設備上多這樣一個新的實用功能。另外銘凡V3采用了全新的AI高性能處理器AMD Ryzen 7 8840U,這顆CPU擁有5.1GHz最大加速頻率以及高算力的AMD Ryzen AI引擎,這也讓銘凡V3擁有目前輕薄設備中的頂尖性能。

    外觀:三態(tài)切換,自由隨行

    銘凡V3總共有三種形態(tài)。機身本體是一臺930g的平板電腦。配合4096級壓感觸控筆,銘凡V3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款高性能+高色域的創(chuàng)作平板。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相似形態(tài)產品為13英寸左右,而銘凡采用了14英寸設計,這也讓銘凡成了同形態(tài)下少有的“大尺寸”機型。鎂鋁合金沖壓的一體化外殼,讓機身側面無接縫。黑色亞光漆噴涂工藝的加入,讓銘凡V3的外觀簡約而不失高級感,是典型商務風格。機身邊框做了圓潤的倒角設計,拿在手上把玩手感非常棒。美中不足的是,橫屏重心離開掌心較遠,因此不太適合單手握持。

    筆記本形態(tài)則可以借助磁吸鍵盤套件實現,官配鍵盤的按鍵布局非常經典,設計亮點是將右側底部功能鍵改為了Copilot鍵(詳見下文AI測評部分)。除了磁吸鍵盤,套件中還有一個支架背板,支持120°~160°自由翻折。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銘凡V3比較特殊的散熱設計。出風口依然是在頂部,但進風口則和傳統(tǒng)的平板電腦不同,雙風扇進風口安排在背面位置,支架展開后剛好不會遮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日常擺放桌面作為平板使用時,不建議取下背板平放,以防進風口遮擋。

    作為一款2+1形態(tài)產品,銘凡V3采用了經典的平板電腦接口+實體按鍵布局。左側為音量鍵、右側則是電源鍵。接口部分,特殊的V-Link接口和SD卡槽一起放置在左側,右側則是兩個USB 4規(guī)格的Type-C接口。如此一來,按鍵和接口左右都進行了明確的功能劃分,使用起來不易混淆。接口中這個特殊的V-Link接口,也是銘凡能夠擴展出+1功能的關鍵一環(huán)。據官方介紹,銘凡V3在不使用顯示器驅動板增加厚度的情況下,通過電路進行了重新研發(fā)設計,借助一根C to C全功能USB線,就能夠實現全功能C口或者雷電3/4的DP視頻信號輸入(DP-IN功能),這在業(yè)界是首創(chuàng)。并且這枚V-Link(DP-IN)接口,可以實現Swtich、Windows掌機(擁有DP功能Type-C口)外接。在外出時銘凡V3既能辦公,也可游戲娛樂,可玩性非常高。

    銘凡V3的三合一形態(tài),都少不了屏幕的支持。銘凡V3的這塊14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560×1600,采用16:10的顯示比例,支持165Hz高刷和100%P3色域,最高亮度可達500nits以上。并且支持10點觸控和4096級壓感功能。顯示效果和觸控反應,實際體驗都相當不錯。值得一提的是,銘凡V3采用了霧面屏設計,雖然貼近觀看(間距15cm左右)會有細微的網格效應,但是在這款三合一產品上,可以說瑕不掩瑜。霧面屏相當適合這款主打屏幕多用途的三合一產品——既避免了反光,又不易沾染指紋,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筆觸真實感。

    基準性能測試:輕薄兼顧高能釋放

    銘凡V3采用的這顆Ryzen 7 8840U,是AMD為輕薄型設備全新打造的低功耗處理器,采用4nm制程工藝,8核心16線程,最大加速頻率為5. 1GHz,TDP功耗為28W。核顯為AMD Radeon 780M,擁有12個GPU核心,顯卡頻率為2700MHz。并且在AMD Ryzen AI引擎的加持下, 這顆處理器的AI最高算力可達到38TOPS,和標壓處理器8845HS的AI算力相同,超過英特爾Ultra系列34TOPS的總AI算力,AI性能在2024年的機型中可圈可點。

    --

    在CPU-Z測試基準中,銘凡V3 這顆Ryzen 7 8840U的單線程成績?yōu)?76.6,多線程為5690.5。在CINEBENCH R23測試中,處理器的單線程得分為1720pts,多線程為13059pts。CINEBENCH R24的單線程得分98pts,多線程為672pts。從CPU-Z和CineBench R23/R24測試結果來看,這顆Ryzen 7 8840U的性能釋放相當令人滿意-。

    圖形性能方面,銘凡V3在3Dmark常規(guī)五項中核顯分數為,TS得分2668,TSE得分1210,FS得分7462,FSE得分3699,WL得分16744。AMD Radeon 780M的核顯性能完勝同功耗下的Xe核顯,性能高了大約71.2%,相當于獨顯GTX 1650的理論水準。因此在處理一些復雜的圖形渲染,或者進行720P/1080P中畫質的大型游戲時,銘凡V3會更加流暢。至于AI性能,目前UL 開發(fā)的Procyon AI還不支持通過基準測算CPU+GPU+NPU的綜合AI算力(僅有CPU和GPU單獨的AI測試)。AI性能基準部分我們只能暫且掠過。

    在內存和SSD性能方面,銘凡V3配置的2×16GB 6400MHz LPDDR5 雙通道內存,在AIDA64內存性能基準三項中,讀取速度49805MB/s,寫入速度88039MB/s,拷貝速度66137MB/s,延遲為120.3ns,性能表現中規(guī)中矩。而這枚金士頓的1TB PCIe 4.0 SSD表現優(yōu)秀,在CDM 8.0.4中測試出的順序讀取速度為4811MB/s,順序寫入速度為3920MB/s,4K32位列的隨機讀取速度達到了1000MB/s以上,隨機寫入速度為382MB/s。

    屏幕方面,我們用Spyder X2進行了測試。色域方面,銘凡V3的色域覆蓋范圍為100%sRGB、90%AdobeRGB、99%的P3色域,Spyder X2在室內光線環(huán)境下,測試會存在一定誤差,因此可以看出這款屏幕達到了官標的100% P3廣色域。亮度方面,實測屏幕最高亮度可達514nits,對比度最高1010:1。色彩精準度方面,銘凡V3的平均ΔE為1.47,色準接近專業(yè)顯示器水準。

    辦公性能測試:高性能應對創(chuàng)意辦公需求

    我們分別通過PCMark 10和CrossMark對這款機型進行了辦公性能測試。其中PCmark 10的現代辦公測試,銘凡V3的綜合得分為7021,生產力得分和數位內容創(chuàng)作分數都非常高。在CrossMark測試中,機型的整體分為1554,創(chuàng)作力分數同樣突出。可以看出這款機型可以很好應對圖形處理、視頻處理為主的Studio應用需求。

    游戲性能測試:熱門網游1080P高畫質穩(wěn)運行

    銘凡V3在《原神》中開啟2.5K中畫質,關閉動態(tài)模糊和垂直同步,野外跑圖的平均幀率為46fps,1% Low幀率為36fps。畫質調整到1080P/高畫質/默認設置,幀率穩(wěn)定在60fps流暢無壓力。另外幾款游戲實測成績見下方表格。

    AI性能測試:全方位提升辦公+游戲效率

    銘凡V3的鍵盤設計很有意思,右側下方功能鍵換成了和Surface Pro 10一樣的Copilot鍵,可以一鍵調用Windows 11 內置的 AI 助手 Copilot。不過目前免費版Copilot僅支持一鍵調用桌面搜索欄(集成了Edge Copilot搜索)中的Copilot搜索功能。想要體驗完整版Copilot需要訂閱商用版Microsoft 365(以前的商用版Office 365)。

    除此之外,Ryzen 7 8840U采用了CPU+GPU+NPU三位一體的AI加速方案,其內置的Radeon 780M GPU可以支持Stable Diffusion本地AI出圖。我們選擇在秋葉版的Stable Diffusion整合包上進行出圖,選擇核顯DML模式,所有參數都使用默認設置。從測試結果來看,Radeon 780M核顯在512×512分辨率下可以做到2分鐘左右一張圖,應對AI出圖輔助的新媒體創(chuàng)作擁有很高的效率。

    其他AI應用方面,AMD銳龍AI助手可以協助這款機型,在本地運行常見的LLM端側AI應用,無需聯網就可以體驗生成式AI功能。在不聯網的情況下,幾款LLM大模型都可以順利使用,并且從系統(tǒng)監(jiān)控情況來看,在運行時CPU和GPU實現了高效率的同時調用,比如在聊天模型ChatGLM3回答生成時,CPU使用率到達100%,GPU使用率達到了75%。銳龍AI助手也可以使用聊天以外多種專屬大模型,比如百川、CodeGeeX、扁鵲等進行專項文生文辦公。

    游戲方面,最近很火的“游戲加加”已全面支持Ryzen AI NPU,有包括超能時刻、AI游戲教練、外設靈光光控等多種AI功能可供你選擇。無需占用寶貴的集顯資源,通過調用NPU,就可以實現諸如“AI識別擊殺瞬間并記錄保存”等實用功能。

    3種模式達成長續(xù)航+穩(wěn)定功耗釋放

    銘凡V3支持三種不同的預設使用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電模式。三種模式下銘凡V3的噪聲抑制都在33dB以下,實際體驗非常安靜。而快切模式這一功能,其實是方便用戶在移動辦公時,快速選擇適合自己的續(xù)航時長。其中性能模式完全調用處理器額定功耗28W,屏幕刷新率為165Hz,適合應對游戲、視頻剪輯等全能型需求;平衡模式下功耗調整為22W,屏幕刷新率為60Hz,屏幕亮度會略微降低,適合Office、PS等輕型辦公;省電模式下功耗進一步降低只15W,屏幕刷新率60Hz,適合媒體播放、聽音樂等只需部分解碼能力的長續(xù)航需求。

    在開啟系統(tǒng)預設的省電模式、屏幕亮度50%、音量50%的情況下,我們使用Windows自帶媒體播放器播放完1小時28分鐘的《超體》電影后,系統(tǒng)預估剩余時間8小時58分鐘,整體續(xù)航時間為10小時24分。

    我們對散熱壓力最大的性能模式進行了具體功耗測試.使用AIDA64 FPU單考之后,銘凡V3的功耗和發(fā)熱情況都非常穩(wěn)定,考機30分鐘后CPU核心溫度為79℃,系統(tǒng)功耗穩(wěn)定在28W左右。測試過程中,處理器未出現降頻,核心溫度保持穩(wěn)定。

    總結:全新形態(tài)的AI移動創(chuàng)意辦公新選擇

    銘凡V3三合一平板是一款配置相當全面的機型,兼顧了移動高性能、安靜、AI辦公、創(chuàng)意生產、續(xù)航等多方面的實用需求。并且靈活自由的使用形態(tài),也讓銘凡V3可以在辦公和娛樂直接快速切換,將平板電腦的便捷隨行、靈活使用帶到了更高的應用層級。并且牛叔推測在不久之后的Windows 12上,隨著copilot功能的全面開放,這款機型更會大放異彩。

    當然客觀評價,銘凡V3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不支持sRGB和DCI-P3色彩配置文件手動切換(但支持自動色彩管理)、音量鍵稍有松垮,但總體瑕不掩瑜,不影響基于整體性能和便攜性的用機體驗。銘凡花費了兩年時間打造這款多形態(tài)平板電腦,最終我們認為完成度相當高,在筆記本產品快速迭代的當下,顯得尤為難得。

    從產品配置和設計來分析,高性能AI處理器、標配32GB+1TB、平板電腦中少見的大電池、4枚立體聲揚聲器,以及看起來”似曾相識”的鍵盤布局——銘凡V3以更強有力配置殺入 Surface Pro為主的平板電腦市場,逐鹿中原的意圖非常明顯。如果你是平板電腦的忠實擁躉,又或是想擁有遠超筆記本的自由使用體驗,那這款銘凡V3三合一平板電腦會是很好的選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