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作戰,戰場高度透明、對抗全域多維、欺騙復雜多樣,給作戰謀略運用帶來諸多變數。同時,日益增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也會激發謀略主體的創造性,無限延伸的作戰空間更能拓展謀略思維的視野,復雜多樣的欺騙必然會豐富謀略運用的實現手段?;谏鲜鲆蛩兀F代作戰謀略運用更加多變和激烈,需要人們積極探索研究,掌握其中規律,靈活方法手段,充分發揮以謀制勝之效。
以我為主,網電對抗中謀先機
以爭奪制信息權為目的的網電對抗具有先導性和主導性,貫穿作戰全程,決定和影響著其他作戰活動。制勝現代作戰,應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采取以我為主、機動靈活的用兵策略,聚焦網電對抗力避被動、謀取主動。
巧用示隱形,先為不可勝。孫子講,“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边\用謀略創造制勝先機,必須謀求有效防守,同時等待有利戰機。有效防守常常表現為巧妙隱形,隱藏己方弱點,創造不可戰勝的態勢。隱形往往伴隨著示形,進而有效調動敵人,為采取攻勢創造可乘之機。網電對抗中,可以巧妙隱形,周密防護敵人的軟硬打擊,同時巧妙示形,通過困敵惑敵在局部創造有利戰機。在隱形上,可以采取靜默、不規則發射假信號等方法,使敵人無法有效探測我電磁信號,并保護己方通信聯絡不被識破。在示形上,可以示弱示亂,散布假消息或制造己方無線電通信混亂的假象,誘使敵人放松警惕,暴露其位置和頻率,方便我實施打擊;也可以示強示能,通過各種手段顯示己方所能,誘使敵人決策失誤。
巧用非對稱,追求突然性。隱蔽突然采取攻勢,是創造先機、奪取戰場主動的重要前提,也常常決定作戰行動成敗。網電對抗中,強敵更容易達成以快擊慢、以實擊虛、以高擊低。作戰雙方力量對比總是存在強弱、優劣、多少等“非對稱”因素,弱勢一方可以靈活運用這些“非對稱”因素,從整體弱勢中力求局部“非對稱”優勢,達成作戰突然性。一是加強電子攻擊及網絡攻勢,使敵人不勝其煩。二是實施靈活部署及巧妙規避,使敵人無從下手。三是采取特殊戰法直接打擊強敵賴以制造絕對“非對稱”優勢的指揮控制系統、先進武器平臺,使敵人防不勝防。
因敵制勝,思維較量中謀勝算
現代戰場不確定因素增多,指揮決策既需要借助技術手段收集整理各類數據,也需要對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快速精準分析,更需要指揮員發揮創造性思維,與對方指揮員拼智謀即思維較量。
因敵定策施計。思維較量的指向是決策,關鍵是能否高敵一籌。作戰謀略籌劃上,一方思維主體既是謀略決策者,又是對方思維主體的作用對象。作戰雙方指揮員的個性心理、思維特點,決定和影響其謀略決策。因敵定策施計,應當重點關注敵方指揮員的個性思維特征。一是認真分析其思想觀念,判斷其關于人員傷亡、作戰損耗等方面的思維傾向。二是認真分析其情感特征,判斷其面對輕重取舍等抉擇的思維習慣。三是認真分析其用兵特點,判斷其謀略決策方面的思維品質。
因敵快變用謀。現代作戰節奏快速多變,作戰雙方指揮員都有自己的分析判斷以及因應對策,誰能針對敵方的可能反應而快速應對,誰就更有可能致人而不致于人。一是敵變我變。盡可能全面掌握敵情,認真分析敵情變化背后其指揮員的思維變化,把握時機,敵變我變,果斷決策。二是因勢利導。積極利用戰場態勢變化,主動誘導敵方指揮員思維,使其落入己方設置的決策“陷阱”。三是相反相成。針對敵方指揮員可能存有的關于己方的思維定式,或強化這種定式,或誘使其偏離這種定式,不斷增添己方在思維較量中的勝算。
智技合一,技術運用中謀主動
現代作戰中,人腦“妙算”與電腦“機算”緊密結合。然而,先進技術手段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分析判斷,最后取舍決斷仍要由指揮員來完成,這也是謀略思維的用武之地。智與技合一,技與巧融合,技術運用中善謀者更容易獲得戰場主動。
快速準確,借技生謀。就是讓謀略融入先進科技的基因,拓展謀略思維的作用空間?,F代戰場空間廣、變量多、節奏快,指揮員需要考慮的因素明顯增多,思考時間卻相對縮短,快速準確施計用謀應當借助現代高技術。借助人工智能、模擬仿真、虛擬現實等技術,人腦長處與技術優勢相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通過作戰計算減少人工操作及其可能的誤差,通過輔助決策系統籌劃擬制決策方案,通過作戰仿真、模擬推演、評估論證優化作戰方案,確保指揮員快速謀劃、科學決策、占據主動。
精巧高效,因技施謀。就是讓技術插上謀略的翅膀,使其在精巧高效的謀略運用中顯能增效。近年來的局部戰爭實踐表明,強敵注重仰仗先進技術手段占據優勢,而武器裝備劣勢一方則可以借助謀略以低制高。一是借助有利于己的局部態勢巧妙施策。對于具體作戰行動,不論主要方向還是次要方向,都有敵人意想不到或判斷錯誤的可能性,把握這些漏洞巧施計謀,有助于創造作戰優勢和主動。二是積極尋找強敵技術盲區和弱點靈活應對。利用先進武器系統的盲區和弱點,結合強敵對高技術的依賴性,巧妙隱蔽偽裝或進行技術欺騙,為果斷出擊創造條件。三是利用技術突然性奇襲制勝。采取敵人意想不到的技術,或針對現有技術采取意想不到的用法,以技術突襲打敵措手不及。
奇正相生,虛實變化中謀勝勢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薄罢痹谟谧裱7ǎ捌妗睆娬{打破常規。運用奇正之法關鍵在于“出奇”,指揮員要善于把握現代作戰特點,注重出奇兵、用奇法,謀求制敵勝敵奇效。
正合奇勝,借正出奇。不管戰爭的物質技術條件如何變化,作戰力量、方式、手段等依然有奇正之分。現代作戰可以把主戰力量視為正兵,把小股部(分)隊或小型編組視為奇兵;以常規兵火打擊或者硬打擊為正,以網電對抗或者軟殺傷為奇;還可以把硬打擊作奇正之分,以遠距離精確打擊為正,以近距離攻擊為奇。區分奇正的目的在于靈活運用,比如,以主要作戰力量為正兵,誘導偵獲敵情報電子戰分隊和雷達站配置位置,而以電子對抗小分隊、特種作戰分隊等為奇兵,實施干擾或直接破襲,可以有效制敵。
活用奇正,巧變出奇?,F代作戰力量構成多元、技術手段多樣,奇正運用上應該善于求異求新。一是奇正互用,反常出奇。比如,硬打擊以空炮火力突擊為正,破襲為奇,反過來用,以破襲為正,以空炮火力突擊為奇,也容易造成敵心理上無備或不意。二是以奇為主,用新出奇?,F代作戰中,新技術、新裝備使用奇手段更加多樣,武器裝備相對落后一方,積極探索用好新裝備,努力挖掘原有裝備新用法,也可能使敵方措手不及,實現出奇制勝。
(程靜倩,作者單位:中部戰區)
來源:解放軍報
00kV的烏里托輸電線路高空上,數架大疆無人機在密集的電線群周圍飛行。
這不是極客愛好者的冒險飛行,而是大疆無人機正在進行電力巡線。
崇山峻嶺、深山老林、江河湖泊,這曾經是電網巡線人員最為頭疼的領域。
一般的電線鐵塔都有30-60米的高度,有些特高壓塔甚至高達百米,相當于城市50層樓高。電力巡線員需要先爬上這些鐵塔,半小時后,在懸空的導線上專注作業4小時,甚至有時候連午飯都要在空中解決,這對于巡線員來說是一項風險極大的工作。
用“機巡”輔助“人巡”,大疆無人機的到來,則極大地降低了安全風險。這些小巧的飛行器,除了能夠跨過地形復雜的崇山峻嶺,還能更為精確地發現人工難以發現的線路受損區域。巡線人員通過利用無人機獨特的空中視角,獲取多角度、高精度的圖(影)像,使得巡檢數據資料更加完整,從而更清楚地對巡檢狀況進行研判。
安全問題與精確問題得以解決后,“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線路運維模式勢必更好、更快地適應當下電力行業發展需要。相比傳統電力巡檢方式,一名巡檢人員一天一般只能檢查6-10個基桿塔,而無人機巡線一天可以檢查30-40基桿塔,效率提升顯而易見。
這項無人機的行業應用已經遍布中國電力行業的每個角落。截止到 2019年5月,大疆行業應用無人機在中國的電力巡線里程上已累計服務超過4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0圈,年巡檢作業量超過80萬公里。
在成功拓展越來越多行業應用領域之后,大疆的角色,已遠遠超脫于消費級無人機巨頭。
技術積累背后的產業迸發
艾瑞咨詢曾經預測,2025年中國無人機750億元的市場規模中,將有半數以上來自專業級應用市場的貢獻。僅僅是電力行業一項,就已經算得上一項不小的生意了。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中國發電量約6.8萬億度千瓦時(同比上年新增6.8%),全球占比高達25.49%。發電量的突飛猛進,給電網公司帶來不小的運維挑戰,但卻給無人機巡檢領域帶來新的契機。
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共同承擔全國的電網運營,它們分別在2009年及2011年開始積極探索新的生產工具,以此來提高作業效率,改變傳統人工巡檢中線路人員捉襟見肘的現狀。
在行業應用面前,大疆固有的技術積累最快地迎合了市場需求。
這無疑得益于大疆勇敢跳出舒適區,主動探索更為嚴苛的工業級產品的決心。此前,大疆曾經在內部發問,面對日益增長的電力巡檢行業需求,一體化到手即飛一定是大勢所趨,但工業應用領域多樣化的需求甚至是定制化如何滿足?
2015 年中,大疆經緯 M100 飛行平臺正式發布。沒有精靈系列流暢的白色外殼,取而代之的是便于開發者拆裝調試的大量外露接口和為擴展設備提供安裝空間的碳纖維機架。同時為 M100量身打造的嵌入式機載電腦 Manifold 妙算和視覺傳感導航系統 Guidance,三者共同組合成了大疆第一套飛行平臺。
同年9月,大疆“悟”Inspire 1pro發布,搭載一體化航拍相機禪思 X5,將專業級相機的影像性能和一體化無人機的便攜易用首次結合,提高了電網巡檢效率和質量。Inspire1 搭載XT紅外相機,能夠幫助巡檢人員在10分鐘內完成過去約40分鐘的人工登塔測溫檢測工作,工作效率提升了4倍。
2016 年 11 月,大疆經緯 M600 Pro 發布,載重高達6.0kg,并且支持第三方軟硬件擴展,解決了鐵塔建設過程中放線的工作流問題,為高空輔助檢修檢測的領域提供了穩定的飛行平臺。2017年7月,堪稱中國電力建設史上迄今最復雜、最具挑戰的高原輸變電工程——藏中電力聯網工程,便是國家電網使用大疆無人機M600 Pro實現了“牽引繩飛躍怒江天險”壯舉,央視還為此進行了特別報道。
2017年2月,第一款專門為行業應用而生的工業級無人機經緯M200誕生,一路高歌猛進,該系列成為了重塑行業生產力的常青款。簡單說經緯M200并不是一臺無人機,而是一套有上百種不同軟硬件組合搭配的解決方案系統,可以非常方便地根據需求進行定制,有專業的軟件進行工業化作業管理,能夠與工業需求的數據打通。
今年最新經緯M200 V2更是滿足基礎設施巡檢、安防搜救和測繪等不同行業應用場景需求。其最新加密技術,還能協助各類行業用戶控制或授權數據訪問權限,避免通過飛行器硬件竊取或泄漏數據,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技術的迭代以及深入探究電力巡檢行業的需求,DJI大疆行業應用從精靈Phantom系列開始,從“悟”Inspire1系列,再到經緯M200 V2系列,攜手電網譜寫了中國電力無人機巡線發展史。
廣東清遠局是使用簡單的大疆無人機產品的第一家。2013年,清遠局率先使用多旋翼無人機大疆精靈Phantom 3開展500kV山花甲乙線巡視工作,當時相關人員就提出建議:“何不利用這款簡單好用的無人機來代替那些需要復雜調試和組裝的多旋翼無人機呢?”
2014年,南方電網開始在班組試用多旋翼無人機,以賽促練,開展第一屆多旋翼無人機競賽。2015年,國家電網也開始在全國十個省份加大推廣新興巡檢模式試點。
2019上半年南方電網在發布《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全網應用機器人巡檢變電站達145座,無人機巡視31萬架次,全網機巡作業里程超40萬千米,與此同時,電力安全事件同比下降38%。2018年,廣州、深圳及珠三角六城市中心城區實現了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小于1小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深圳福田核心區更是達到2.5分鐘以內的世界頂尖水平,供電質量比肩紐約曼哈頓?!?/p>
今年國家電網也在原有的無人機庫中大批量補充大疆無人機用于部署各地市巡檢班組,目前已覆蓋國網27個網省單位的一線班組,國家電網在無人機深度應用也提出了方向,將完善無人機標準規范、強化設備功能及質量要求、加強巡檢人才隊伍建設、關鍵技術攻關、巡檢作業全面管控、深化數據應用、加強作業保障。而近期,大疆與國網山東電力公司、江蘇電網公司均成立了無人機維保中心,也算得上大疆朝著全球行業應用本地化售后服務前進的一步。
進化中的電力無人機
此前,廣東電網的巡檢作業已經經歷了從人工巡檢到無人機手動飛行作業的進化。無人機手動飛行作業有效緩解了電網巡視效率低、巡視質量不統一、無法定量判斷設備狀態、覆蓋細節不夠等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在無人機大規模應用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優化機巡作業方式成為了新的階段命題。
廣東電網機巡中心給出的答案是:“自動飛行”,讓無人機回歸機器屬性,自動重復飛行。
利用激光點云三維建模技術,廣東電網建立起了 6 萬多公里輸電線路的三維模型,并以此為基礎,開發了一套航線規劃系統,為無人機自動駕駛鋪好了“高速公路”。
基于 DJI MSDK,廣東電網開發出自動飛行軟件“智巡通”。用戶只需在遙控器上選擇對應的模式,導入航線,即可實現“站對站”自動飛行。飛行結束后,系統還將自動對照片分類、重新命名,更新三維空間的臺賬。
“智巡通”提供正射影像、帶狀正射、傾斜攝影、線狀攝影、全景采集、通道巡視、樹障巡視、精細巡視、點云采集、環繞飛行、雷達掃描等多達 12 種作業模式,滿足不同作業的巡視需求。
現在,廣東電網已有 5000 多架大疆精靈 Phantom 4 系列無人機基于這套方案實現了自動飛行作業。其中,精靈 Phantom 4 RTK 和 SDK 遙控器組合的高精度自動巡視方案,可實現厘米級精準定位,幫助電網人員精準定位缺陷或故障點。
與手動飛行工作流相比,自動飛行提供了一種更為規范、高質量的巡視方法,同時明顯提升了作業效率,為運營人員有效減負。
以佛山市高明區 110 kv三興線為例,該線路長約 6.5 km,共有 19 個基塔,由于位于城鄉結合區域,周圍地理環境較為復雜。飛手人工操作飛行,平均一個架次可巡 3 個基塔,全部巡視完畢需要 6~7 個架次,耗時在 3 小時以上。而采用自動飛行作業,一個架次可以巡完 10 個基塔,兩個架次即可完成全部作業,總作業時間僅需 1 小時,整體效率提升了 3 倍。
進擊的“飛手”
云端巡線工人令人膽戰心驚的高山爬塔等危險畫面已逐漸減少,“給電力巡線工作插上翅膀”的無人機成為電網人不可或缺的伙伴。
在這背后,是一雙雙在背后操控的手讓這一切實現。
據DJI 大疆統計,目前電力飛手等從業人員數量超過 1000 人,電力行業新增的無人機相關技術專利超過1100件。今年1月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初步確定了無人機駕駛、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等15個擬發布新職業?!帮w手”這一項職業終于被官宣了。無人機不僅為電網從業人員分憂減壓,更因其大大迭代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及工作技能,從而順應了時代步伐和事業發展需要。
截至今年 6 月,廣東電網已經擁有持證飛手 1213 名,其中超過 300 名接受了專業的無人機自動飛行培訓,現在每周有約 1000 架次的無人機作業采用了自動飛行方案。2019 年,廣東電網計劃完成 1 萬公里線路精細化巡視覆蓋,以及通道自動化巡視 2 萬公里覆蓋,自動化巡視占比 50% 以上。
不僅如此,巡檢無人機的作用不僅僅是替代人力這么簡單純粹。規?;?、智能化及可視化的機巡作業早就為行業積累海量價值數據,同時也為未來風險的防范及預測提供了參考依據。
技術的突破使得大疆開始研究如何將AI技術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行業領域。試想一下依托雷達高精度定位和大數據積累形成的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體系建立,未來的電力巡檢將實現無人機“一鍵起飛”的場景:機組人員可以在事先制作的高精度線行三維地圖上規劃好航線,應用厘米級實時定位技術,自動飛到指定位置,通過AI自動檢測設備并發送回診斷結果數據,后臺控制室即時掌握整個設備的運維情況。如此,無人機就能夠像一個“空中機器人”一樣開始運作。
按照航線起飛巡航,期間無需再人工操作,再結合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的技術支撐,可以預見的是,無人機將更加智能化地代替一線電力工作人員的任務,盡可能讓他們遠離高危作業環境。而被釋放雙手和精力的電力工作人員,可以去做更多專業的事。
天途無人機實現水文監測自動化
近日,某省就防洪抗汛召開了大規模應急救援演習。在防汛指揮工作中,根據天途無人機應急監測解決方案,可測量出未知斷面數據河段的洪水流量及相應的發生時間,對及時確定該地區的防洪預警級別,合理實施相應的防洪預案,落實抗洪搶險具體措施,組織調度人員及防洪物資具有重要意義。(宇辰網)
2
大疆發布妙算2機載計算機
5月28日,DJI大疆創新宣布推出專為智能平臺和設備打造的高性能機載計算機Manifold 2(妙算2),這款計算機支持靈活擴展,適配多款大疆飛行平臺和飛行控制系統,可以幫助開發者為復雜業務定制專業而智能的解決方案。(DJI大疆行業應用)
3
杭州無人駕駛汽車開放測試
5月28日,杭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已經公示。杭州華為企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和杭州飛步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成為繼去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獲得首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號牌”后,第二批獲得“杭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的企業。(鉛筆道)
4
北京CBD試點5G網絡年內全覆蓋
5月28日至6月1日,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召開,朝陽區是5G網絡試點區域試點之一。朝陽區科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在朝陽區CBD區域內規劃建設8個微基站、24個5G宏基站、實現CBD等試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目前“城市大腦”已在朝陽運轉。(北京晚報)
5
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無人機顯身手
5月28日,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今年峰會主題為“數字化再加速”,寓意數字技術為物流行業已經帶來、即將帶來的各種變革?,F場,菜鳥ET物流實驗室的無人直升機和三代無人車同臺亮相,并同步推出基于太陽能、氫能源的新能源無人車。(浙江新聞)
6
蘇州用無人機打擊“黑駕培”
Parrot助美開發新偵查無人機
據悉,Parrot是贏得美國陸軍近程偵察(SRR)項目的六家公司之一,該項目旨在開發能使士兵能夠輕松部署、從空中俯瞰戰場的新型原型無人機。另外五家公司為Skydio、Altavian、Teal Drones、Vantage Robotics和Lumenier。這些公司將共享1100萬美元,并將開發將幫助地面士兵的小型無人偵察機。(cnBeta)
8
俄“獵人”無人機將在今夏首飛
俄羅斯航空制造領域消息人士周三告訴塔斯社稱,俄羅斯重型攻擊無人機“獵人”將在今年7月或8月進行首飛,計劃飛行時間為幾十分鐘,飛行地點是新西伯利亞飛機制造廠契卡洛夫機場。(環球時報)
9
胡塞武裝用無人機轟炸沙特機場
胡塞武裝26日宣布,通過一架無人機對位于也門邊境附近的沙特吉贊機場發動了襲擊。媒體援引胡塞空軍一位消息人士的話稱,此次行動針對吉贊機場,“在準確的情報信息監測到目標之后,我們以極高的準確度完成了對目標的打擊”。這是胡塞武裝一周內四次發動無人機進攻。(觀察者網)
轉載請標明宇辰網,侵權必究!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