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問我有沒有必要買NAS,我的答案很確定:有!
對我而言可以說是必需品,簡單來說,這個NAS私有云就是我們私人的一個存儲網盤,不用充會員、不限速、不用擔心隱私安全。尤其是多終端的使用環境,不但釋放了設備內存,將數據集中儲存,打造云上多媒體中心。
隨著NAS的接受度和普及率的逐年提高,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入局,但是質量卻泥沙俱下、良莠不齊。那么如何才能選到一款合適的NAS產品呢?
10月19日,極空間發布了四盤位旗艦新品私有云Z4Pro,作為Z4S老用戶的我有幸第一時間拿到了真機,今天就以它為例來講講應該如何選購NAS。
一、硬件部分
與所有的電子產品一樣,硬件配置決定了一款機器的性能與定位,也是可以在商品詳情頁查詢到的客觀數據。
01.盤位
盤位數量是選購NAS時最先要確定的重點,直接影響了NAS的存儲文件的容量。通常有單盤位、雙盤位、四盤位。
由于單盤位數據無法有效備份,所以建議起碼要雙盤位,如果預算允許的話,更推薦四盤位。可以通過RAID模式,將多個相對便宜的硬盤組合起來,成為一個硬盤陣列組,使性能達到甚至超過一個價格昂貴、容量巨大的硬盤。
除了以上硬盤備份模式外,極空間還獨創了ZDR動態備份技術,可以選擇將重要的文件自動備份到另外一個物理硬盤上,一個硬盤損壞時,重要數據不會丟失。不重要的文件不用雙備份節省空間,與RAID1相比,既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又節省了存儲空間。
Z4Pro除了擁有4個標準硬盤位外,還增加了2個M2接口,支持多存儲池,配置更自由,機械硬盤、SSD靈活搭配。
擰開底部螺絲拿掉蓋板,
即可看到M2接口(M.2 NVMe 2280,不支持PCIE 4.0),加裝還是很方便的。
相比Z4S,Z4Pro重新設計了硬盤架,按壓取放,簡單高效;
硬盤的安裝方式也更巧妙,
只需側推即可騰出空間放入硬盤完成安裝,全程無需借助工具。
除了3.5英寸硬盤外,也可完美支持2.5英寸硬盤。
02.處理器(CPU/GPU)
CPU是NAS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負責處理數據和維護NAS設備的運行。它可進行多個任務處理,包括管理、存儲、訪問和分享數據。它的性能與功耗等因素是影響NAS設備整體性能的關鍵因素。
如果要玩虛擬機的,CPU至少要滿足以下3個要求:
①CPU得是x86的,一般都是intel處理器
②至少得是四核心處理器,即便只有四線程也行,雙核四線程不行
③可以到查詢CPU的跑分,建議不要低于3000分
而GPU主要影響解碼速度。nas顯卡看高清視頻時增加解碼的速度,降低播放器的壓力,nas是不需要獨立顯卡的,即使使用硬件解碼4k視頻,那么調用cpu的gpu功能,完全可以滿足。
雖然一般的品牌NAS都可以替換內存或者插雙內存擴容,但是,處理器跟不上,加了也沒用啊。
Z4Pro處理器采用了英特爾N97處理器,4核4線程,頻率高達3.6Ghz,而且配備了 24 個執行單元的核心顯卡無論是玩虛擬機還是在線高清解碼都是游刃有余。性能版使用的酷睿i3-N305處理器,更是達到了恐怖的8核8線程,3.8GHz。
為了更好得釋放高性能處理器潛力,Z4Pro新增了CPU風扇,專門為其散熱降溫。
并且可以在客戶端自行設置智能模式/強冷模式。
相比前作Z4S,在細節上也有了提升,
比如在背部的大散熱風扇上增加了一個濾網,防止長時間使用后風扇積灰不好清理。
03.內存
內存的需求不高,所以很多入門級的NAS也就1-2G內存而已。4G都屬于中高配置了,通常NAS系統都是定制的Linux內核系統,系統本身也不大,不需要的功能一律直接被砍掉,所以1G是完全夠用的。
一般內存多是用于虛擬化等應用,
比如Z4Pro日常占用內存就要1G左右了,高的時候跑到2-3G也是平常。
而且要是虛擬機+Docker一旦用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內存蹭蹭蹭就要告急。比如內部裝個xp或者2003系統這種消耗極低的圖形化系統,至少1G沒了,而且分配1G內存體驗不太好,除非你是定制的精簡版系統。
Z4Pro內存升級到DDR5,自帶8G內存(性能版為16G),
并且可自行更換拓展升級。
04.網口
主要影響傳輸速度,目前主流的是千兆網口,雖說看視頻也很流暢,但還是建議大家選擇2.5G網口,尤其是想要進行視頻剪輯、保存游戲的。
Z4Pro配備了2個2.5G網口,進一步提升了NAS傳輸速度的上限,可以實現高達的傳輸速度。而且由于無線路由器的頻寬是共享的,如果你內網有人大量使用網絡,就會有影響。所以NAS可以選擇這種雙網口機型,游戲單獨一個網口VIP模式,就沒影響了。
05.接口
為了提升使用便攜性,一些中高端NAS還會配置一些常用接口,比如Z4Pro機身正前方的下面設計了 USB 3.1 接口1個、 Type-C 接口1個,可以將硬盤或者手機直連,不需要使用電腦直接備份數據。
背部則分布了eSATA 接口、USB 接口、兩個 2.5G 有線網口、DC電源口以及HDMI 2.0 接口。可支持eSATA擴展存儲,也可直連顯示器/電視使用,突出家用功能。
二、軟件部分
如果說硬件決定了一臺NAS的下限的話,那么軟件則關乎了它的上限。尤其對于小白來說,是否擁有易上手、更友好、更流暢的NAS系統,甚至比前文枯燥乏味的參數對比更直接、更重要。
01.初始設置
初始設置最好是老少咸宜的簡單便捷,不然第一步就勸退了,以極空間為例,基本上就是手把手指導你來完成。
掃碼或應用商店搜索「極空間」進行下載,采用手機號進行注冊,也是用戶名和唯一登錄憑證。
硬盤格式化完成之后,初始設置就大功告成啦,可以正常使用了,是不是超簡單?而且可以看到系統內置的應用非常豐富,無需像傳統NAS一樣進行搭建即可滿足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需求。
02.照片管理
相信很多打算選購NAS的朋友都是為了備份照片,保留下珍貴的記憶。極空間自帶的「極相冊」圖片管理程序,一旦用上就離不開了!相冊自動備份肯定少不了,
當開啟自動備份功能后,每次打開app都會檢查是否有新照片,如有則會自動備份到極空間。并且會自動識別手機中已經存在的相冊,可以自主選擇備份部分相冊,而且備份后也會在極相冊中生成相應的相冊,省去了后續再次編輯整理的煩惱。
和手機相冊一樣,可以按照年月日的時間線瀏覽,還可以按照拍攝時間、添加時間進行瀏覽,
支持按照視頻、照片類型以及文件夾進行篩選。
并且內置人工智能引擎可自動識別照片,按照人物自動整理相關照片聚合成冊,并且支持自定義封面、隱藏/合并人物等多種手動管理。
除了人臉識別外,還可提供場景分類、內容分類及時間地點分類,維度更多更智能;
03.影音中心
海報墻是影音玩家的痛點之一,也是極空間NAS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內,如果不會折騰,那么KODI和PLEX等播放器幾乎很難刮削到令人滿意的海報墻,為此極空間特意研發了「極影視」。
無需進行任何前期設置,只需要選取電影/電視劇所在的文件夾,極影視即可自動識別分類電影/電視劇,并自動刮削海報。
可以看到刮削到的內容還是非常全面和準確的;
而且可以根據分辨率、音軌、年代、電影類型等nfo信息做篩選;
04.多終端使用
既然是私有云,那么支持多終端訪問也是其必須具備的,否則空有數據庫卻無法訪問。極空間自研的app,無論是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都可以隨時登陸使用。
智慧屏↓
激光電視↓
電視↓
只要下載了相應的極空間app登錄同一賬戶,多終端播放記錄統一,切換設備也能無縫觀看。
手機端與PC的功能幾乎一樣完備,出門在外也不影響隨時隨地操控NAS。
無需公網IP,也可直接遠程訪問,而且網絡接連速度快、幾乎不會失敗。相比部分友商動不動就莫名其妙離線和等到崩潰的加載時長,體驗感簡直好太多了。
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一款優秀的NAS產品,硬件與軟件缺一不可。而極空間私有云Z4Pro無論是其強大的硬件配置,還是標志性的簡單實用易上手的操作系統,對于以上選購要點基本上可以做到90分,甚至滿分。
下至NAS小白萌新,上至極客老鳥,極空間私有云Z4Pro都可以很好地契合,不到三千的售價更是性價比拉滿,如果你最近也在考慮入手NAS,那么極空間的這款產品你確實不該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