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無疑是近年的明星企業,強大的技術儲備,前瞻的戰略布局,19萬人的超大規模,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的龐大網絡,全年超過1000億美元的收入,都可以配得上一個詞:不僅僅是世界500強。
全球華為人是如何工作的?華為各國公司,各個業務部,乃至各個部門之間又是如何協同的?恐怕是管理人最為關注的話題。最近這個秘密被逐漸揭開,華為云開放了華為人自己的辦公軟件WeLink,讓更多人可以使用這款產品來借助華為的運營管理經驗去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轉型。而WeLink也實打實成為移動辦公領域的一批黑馬,成為年底最為備受矚目的一個行業辦公產品。
移動辦公軟件競爭進入下半場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以來,移動辦公就成了大勢所趨,而在這個領域,各路好手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進行了持久的競爭與廝殺。這里面既有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有類似金蝶、用友這樣的傳統辦公軟件企業,還有一些創業公司。不過到了今天,這個市場的競爭也逐漸進入了下半場。釘釘有先發優勢,但企業微信也沒有放棄,當然更多的中小企業還是直接微信辦公,還處在一個升級的過程之中。
華為云WeLink的出現,則讓這個似乎已經看到結局的市場重新炸起了一片水花。因為華為這家企業是一家永遠不能忽視的企業,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能力上,都是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公司之一。雖然在辦公軟件領域出手較晚,但準備卻也更充分,一方面是自身企業的規模更大,在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經驗上更好。而另一方面則是不可忽視的軟硬件協同能力,這才是華為云WeLink真正的殺手锏。
事實上,釘釘也一直在嘗試辦公硬件的研發,但比起華為從手機到電視到筆記本到平板電腦到HiLink生態來說,差距還是較大。華為能否憑借這個優勢做出完全不一樣的產品,可以說是這場競爭的最大看點。
不過另外需要一個關注的點則是,2019年,華為公司才將WeLink的團隊和業務整合到了華為云業務,而有意思的是,也是在這一年,釘釘也被納入了阿里云。看來大家都意識到了移動辦公軟件和云服務之間的緊密聯系,華為云副總裁、聯接與協同業務總裁薛浩表示,“WeLink是更懂企業的智能工作平臺,讓政企客戶實現智能高效、安全可靠、開放共贏的數字化辦公”。
WeLink到底有多強?
和一般的創業公司不同,WeLink是在華為19萬人的全球高頻使用下成長的,這其中自然有很多的經驗方面的優勢和技術方面的優勢。比如說在WeLink中,早早就集成了每日新鮮資訊板塊幫助員工獲取信息,員工根本也不必使用資訊類的軟件,就可以通過智能的搜索引擎和推薦引擎獲取適合自己的信息內容,這個信息聚合非常智能,還使用了畫像相關的技術,為的就是讓使用者獲取的信息更加精準和有價值,堪稱一個輿情監控系統。
而智能助手顯然是華為的強項,類似華為手機上的智能助手小藝,WeLink上也有可以幫助你完成智能找人、找郵件、預定差旅、報銷費用、充值卡包等工作的小微。手機智能助手大家可能都比較常見,但這種工作智能助手可能行業內還是比較領先的,可以說很大程度上省掉了一個私人秘書。
至于常見的郵件處理、定會議室、群組工作溝通乃至開會的各種硬件使用,視頻會議的召開甚至語音文字同傳互譯等功能,可以說已經做得非常純熟。比如支持60種語言智能翻譯,掃碼就能將會議紀要發到郵箱等等,就可以說是華為的獨門絕技了。這種在華為十幾萬人工作中千錘百煉所形成的能力,可以說優勢非常明顯,尤其是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是完全可以支撐全面升級轉型的,而我推測,大型政企客戶可能是華為云WeLink率先落地的領域,這和一般的智能辦公平臺往往從中小公司開始積累經驗有些不同。
未來辦公的關鍵在于“融合”
其實從行業目前發展的現狀來看,我覺得未來的智能辦公重點還是在于“融合”能力。我們看到了很多移動辦公的產品,其實在功能上多半大同小異,也并沒有什么特別大的缺點,但最終留下來的玩家,卻并非是因為功能完善,而是因為融合能力更強。比如釘釘就融合了阿里強大的商業能力和很多平臺的功能。而企業微信則完全依賴融合微信的社交關系,很多使用者也是因為怕再弄一個軟件麻煩,就用了微信的姐妹產品。
對于華為云WeLink而言,這種融合的能力還會擴大到硬件類產品的融入,比如辦公室的白板,打印機、打卡機、攝像頭,自己用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等,都可以實現一個更好的軟硬結合的融合性,讓辦公能夠實現真正的一體化,在整個辦公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包括辦公設備使用的數據,都會在云端匯總,方便調用。這大概是華為云WeLink最大的優勢所在,也是“芯、端、管、云”協同的戰略體現。這種綜合性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端和芯片,更是華為最為擅長的領域。
更重要的是,華為云WeLink定位是企業數字化聯接器,通過聯接團隊、聯接業務、聯接知識、聯接IoT,讓聯接更簡單、更高效、更有溫度,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We碼平臺,WeLink將華為的業務服務、公共服務、知識服務等匯聚到一個平臺,實現各種辦公應用之間的融合,讓華為徹底告別此前多個煙囪式移動APP并行造成的體驗不一致狀態。
數據表明,經過三年的發展,WeLink全球華為用戶達到19.5萬,日活達到99.8%,日聯接量超過1200萬次,聯接團隊52萬個,聯接白板1.4萬塊、聯接業務700+個,聯接知識21億次/年。全球華為人整體協作效率提升30%,員工滿意度達到90分以上,App交付周期從90天到7天。可以說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同時WeLink一經推出,華為云就成立了華為云WeLink生態聯盟,首批加入的伙伴包括:鼎橋通信、國汽智聯、中石油共享運營中心、金山辦公、中軟國際、致遠互聯、羅技中國、華為商旅、紅圈營銷、合思費控、論客、芯盾集團、目睹直播、視源股份、喜馬拉雅、為知筆記等多家業內知名公司,堅持了自己開放發展的戰略,恪守自己的邊界,賦能自己的伙伴,實現共創、共享、共贏。
總體來看,華為云WeLink的推出還是一件行業大事,有可能會重新改寫行業的格局。最終我相信WeLink這樣的智能辦公平臺還是會成為企業云服務升級轉型的一部分,WeLink和華為云的發展也會起到一個相輔相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