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谷歌發言人通過內部郵件告知媒體:「因使用率低,公司將不再向中國大陸提供翻譯服務。 」
就在這兩天,有網友突然發現谷歌翻譯用不了。
(雖然谷歌退環境了,但翻譯一直是能用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具體來說,本應提供翻譯功能的,被替換成了一個所謂的「搜索頁面」。
就是長下面這樣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問題來了,谷歌不是早就退出了么,哪兒來的搜索?
沒錯,因為這就是個「截圖」而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管你點擊哪里,都會直接被重新定向到谷歌翻譯的香港域名——..hk。
顯然,這個對于大陸的用戶來說,是無法訪問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于是,不管是谷歌內置的翻譯功能,還是其他調用了這一接口的軟件,比如(一種文檔查看器),都祭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順便一提,谷歌2010年退出中國內地市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同年3月12日在回應「谷歌退出中國事件」時說,中國的互聯網是開放的,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遵守中國法律。
此前曾有報道稱,谷歌在2018年和2019年都曾嘗試過在中國大陸重新啟動搜索服務。
作為「蜻蜓計劃」的一部分,該項目將對搜索結果進行審查,并記錄用戶的位置以及他們的互聯網瀏覽歷史。
但據The 報道,在經歷了由內部隱私團隊牽頭的沖突之后,谷歌徹底放棄了這一計劃。
在英翻中的英文對話框輸入「新聞」,「傳播」等詞匯,中文部分顯示的仍然是「新聞」和「傳播」。
但在英文對話框輸入「艾滋病毒」等類似詞匯,中文翻譯就會顯示惡毒攻擊中國的詞匯。
不過,谷歌很快便在微博上表示,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并解釋稱是由「模式」引發的。
也就是說訓練語料要背大鍋,如果訓練語料 存在夾帶 私貨的情況谷歌翻譯軟件現大量侮辱性詞匯,那翻譯結果也不會準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此,「」指出,國際互聯網上中文的語料大部分并不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而且此類結果很可能是經過了中介語言,從而也就放大了錯誤。
銀藍劍6H17也表示,這種結果的出現一方面是機器學習用了臟語料,讓部分中文輸入也可以輸出翻譯結果,另外一方面就是模型到API的調用階段管理出現了真空。
「曹哲的雜貨鋪」認為這是有意制造的:
為什么恰好會有人找到谷歌翻譯,又恰好翻譯這些并不常用的詞語谷歌翻譯軟件現大量侮辱性詞匯,又雙叒叕恰好把忽略系統建議硬把源語言設成「英文」呢? 輸入一段中文,然后硬告訴程序這是英文,讓他把這玩意「翻譯」成中文,其直接后果無非就是程序被你玩炸了,程序會認為這條「英文」它不會翻譯,這時候只要有心人把這個用漢語寫成的「冷門英文單詞」在翻譯社區提交翻譯建議,就很容易達成這種結果。
參考資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