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U盤,一個是老毛桃pe啟動盤,可以啟動,加載了run模塊,很好用(尤其是對不熟悉grub的小白)
2.大容量U盤存放ubuntu-desktop-i386.iso,U盤的格式是ntfs格式(其實這個不好,exfat更好,一是不識別,二是占空間)
3.bios中設置用老毛桃U盤啟動系統,選擇菜單中“從其他鏡像文件啟動”(好像是這么寫的,具體忘了)
4.進入,提示找不到/myex目錄,大概就是沒有文件,這時候提示輸入h或者回車。輸入h,進入grub>提示符下,輸入/,開始執行自動搜索命令,先找到ud(不知道是什么,估計是隱藏分區?)中的各種文件,然后進入選擇列表,這時候再選第一項“返回”,會自動繼續搜索,并列出所有的硬盤;找到大容量存放ubuntu.iso的硬盤(看硬盤大小來區分),選擇硬盤之后,自動搜索,會找到iso(最好是放在大U盤的根目錄下)。之前不知道這么好用的模塊,好處是:不用輸入(hd1,1)之類一個一個去找大U盤的位置!!!
5.選擇run ubuntu-desktop-i386.iso,進入啟動ubuntu的grub的啟動菜單項,選擇“Try和install ......”項目點擊e,編輯啟動項,加入下面的代碼(我記得是加在------之前),如果不加提示:can’t open /dev/sr0: No medium found
iso-scan/=/ubuntu-desktop-i386.iso
然后f10,啟動iso文件,U盤很慢很慢,知道進入桌面,再選擇安裝.04。選擇從新擦除硬盤。
百度了很久也沒找到can’t open /dev/sr0: No medium found的解決方法,還有就是要格式化一個新啟動U盤,再把iso寫入,我沒有空U盤,正好有老毛桃的啟動U盤,啟動過程大概是:老毛桃U盤啟動,進入,按h,進入grub提示符,利用run模塊和自動搜索模塊定位到iso,再從iso啟動ubuntu,修改iso中grub,加入iso-scanf/的變量。
另外:::::::測試的過程中,我又測試過將iso中啟動的boot,efi,casper中vmlinux,minimal.zh.幾個文件解壓到大U盤的根目錄下,除了那個casper沒有完全解壓。不知道是不是這些也有影響。
參考了以下:(未成交解決文中提到的問題,估計是版本的原因,我是用的23.04-desktop版本)
Ubuntu系統安裝 –修復USB啟動盤 “can’t open /dev/sr0: No medium found” 問題_永康李的博客-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