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英特爾如期推出了新一代移動端處理器,但區別于往年強調的性能提升,今年側重的是能耗比與 AI 場景。輕薄本和全能本能夠從中獲益,提升續航,但對于側重性能的游戲本市場,特別是學生黨用戶就顯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了。
所以,相比于酷睿 Ultra 系列,去年的第 13 代英特爾酷睿 HX 系列反而更契合游戲本的性能場景了。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一款搭載了 i9-13900HX + RTX 4060 的雷神獵刃 16,給各位想要入手高質價比游戲本的同學們仔細測評一番。
除了配置之外,雷神獵刃 16 的亮點還在于搭載了三風扇五熱管的飍散熱科技。盡管目前市面上也逐步開始推出三風扇游戲本了,但主要面向 i9 + 4080 / 4090 的旗艦產品線,獵刃 16 明顯是在拿旗艦游戲本的散熱壓高端游戲本配置。
而且,雷神獵刃 16 的首發售價僅 7499 元,在性能上已經逼近 9-10K 的旗艦級游戲本水準,更關鍵的是它的發熱和噪音控制堪稱一絕,非常適合有一定預算的學生黨入手,花小錢辦大事才是我們永恒不變的宗旨。
首先,我們來看看雷神獵刃 16 2024 的外觀設計,雖然這款筆記本在命名上是全新系列,但你還是可以從設計語言上看到前輩們的傳承。
比如這個具備可變色 LED 燈的雷神 Logo、鋒利的刻線,都是雷神家族的經典外觀符號。
雷神獵刃 16 的 B 面屏幕部分采用了三面窄邊框設計,面板尺寸為 16 吋,屏占比還是不錯的。
屏幕面板為京東方 BOE0B87,分辨率 2560×1600,刷新率高達 240Hz,8bit 色深,屏幕亮度高達 500nits,還具備原生 5ms 高速響應、1200:1 對比度,并且支持全局 DC 調光,長時間使用不用擔心頻閃傷眼問題。可以說這塊面板是最契合 RTX 4060 游戲本的 2.5K LCD 屏幕了。
使用愛色麗 i1 Display Pro Plus 搭配 DisplayCAL 3 校色之后檢測后,這塊屏幕覆蓋了 96.4%sRGB 色域。屏幕實測亮度 500.1nits。伽馬曲線為 2.2 光度,白點為 6501K,同時對比度達到了913.1:1,色準表現方面,平均 △E = 0.17,最大 △E 差值為 0.78,面板數據優異。
屏幕上方的頂框分布著 720P 的攝像頭、狀態指示燈、陣列麥克風等;底框部分還有 THUNDEROBOT 的字樣,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辨識度。
C 面鍵盤區域為下沉式設計,擁有 1.8mm 長鍵程,鍵帽表面有抗指紋涂層,我這種硫酸手摸上去也不怎么打油。對于常年需要觸摸 WASD 的游戲玩家比較友好。
此外,雷神獵刃 16 的鍵盤具有獨立的數字小鍵盤和全尺寸的方向鍵,鍵盤還擁有三區的 RGB 背光,可以切換常亮、呼吸、多彩循環、流光溢彩的燈效。
觸控板在 C 面靠左的區域,主要是為了給方向鍵讓位,觸控板表面還可以看到一些精心設計的紋理和 BORN FOR GAMING 的字樣。
在左側掌托部分,還可以看到 intel Core、NVIDIA Geforce RTX、HDMI、Nahimic 音效等貼紙。
在「I/O 端口」方面,雷神獵刃 16 配備了 1 個 USB-C(10Gbps) ,3 個 USB-A(5Gbps) ,音視頻端口為 HDMI 2.1 TMDS + 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網口為千兆 RJ45 網口。
在筆記本電腦的 D 面,可以看到上方是散熱的柵欄,并在風扇、核心部件、硬盤區域都預留了開孔。四周還有不規則的軟膠墊腳分布在上下邊緣處,可以起到支撐防滑同時抬高底部的作用。最后在下方還有產品的信息、正版 Windows 標志等內容。
接下來我們卸下底部 11 顆十字螺絲后,借助撬片就可以輕松開蓋了,可以看到雷神獵刃 16 的內部構造,一大半的空間都留給了散熱模組,看著就讓游戲黨很安心。
這套超規格的散熱模組就是三風扇五熱管的「飍散熱科技」,風扇為兩大一小,兩顆主風扇為 12V + 214 葉片的游戲本級超大風扇,并且提供了全轉、高效、標準、安靜四種風扇模式。
輔助冷卻的小風扇則負責優化機體內部散熱風道,相較于傳統散熱模組,增加近 35% 的內部氣流,能讓硬盤或內存溫度降低 5 ℃左右。配合長達 1590mm 的高規格散熱銅管 + 高達 165680mm2 散熱面積的 292 片鰭片,可以分別對電腦的核心部件起到強效散熱作用。 雷神獵刃 16 還單獨設計了供電 MOS 與 PCH 散熱的熱管,不給核心散熱增加負擔。這一切的努力,都讓雷神獵刃 16 擁有了更加穩定的功耗釋放同時將發熱和噪音悉數控制在合理區間。
然后在內存方面,雷神獵刃 16 配備的是單根的「金泰克 16GB DDR5 5600MHz 內存」,便于用戶后期拓展。通過 AIDA64 測試可以看到,讀取速率為 47262MB/s、寫入速率為 39087MB/s、復制速率為 42439MB/s、時延 83.6ns。L3 Cache 的讀 / 寫 / 拷貝數據分別為 950.99GB/s、489.52GB/s、707.92GB/s,時延 16.1ns。
硬盤方面,雷神獵刃 16 擁有兩個硬盤位,主硬盤位在上方,默認配備的是來自西數的「建興 SSSTC CL6-8D1024 NVMe SSD」,容量為 1TB,使用的 PCIe 4.0 通道和 NVM Express 1.4 標準。可以看到硬盤的順序最大讀速在 6000MB/s,最大寫速在 5300MB/s。
同時雷神獵刃 16 還預留一個 PCIe 4.0 協議的 M.2 固態硬盤位,便于你后期擴容。對于游戲玩家而言,一個 3A 大作往往幾十上百 GB,大容量的倉庫盤位還是很有必要。
無線網卡方面,雷神獵刃 16 配備了「intel AX201 NGW 無線網卡」,擁有雙天線,支持 2.4GHz、5GHz 及6GHz(160MHz) 三個頻段,峰值帶寬 2.4Gbps,支持 Wi-Fi 6 信號,集成了藍牙 5.3。
最后在電池方面,雷神獵刃 16 搭載了 63Whr 的鋰離子電池組,配備了 230W(20V/11.5A)電源適配器。此外,雷神獵刃 16 還是市面上唯二支持 USB-C 140W 快充的電腦,這走在了絕大多數全能本輕薄本走的前列。
以上就是雷神獵刃 16 的外觀設計與內部構造了,總體來說整機的造型還是很有辨識度,既有對于傳統 911 系列的傳承,也有細節方面的設計語言創新,當然我還期待雷神能夠多一點配色,彰顯玩家個性。
接下來我們通過熱門的 3A 游戲測試,看看雷神獵刃 16 的 NVIDIA RTX 406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游戲體驗。為了規范測試流程,全部測試均采用屏幕原生分辨率 2560 × 1600 進行,DLSS 2 開啟高性能模式,DLSS 3 則是在 DLSS 2 基礎上打開幀生成(Frame Generation)和低延遲(Reflex)。
我搭配使用的鼠標也是雷神出品的 ML903 星閃龘紅款三模游戲鼠標,它是雷神的龍年限定款,也是全球首款搭載星閃技術的無線游戲鼠標,相比于傳統 2.4GHz 無線方案更加穩定抗干擾。ML903 的重量僅 68g,微動為凱華旗艦“白刃”,傳感器為 PAW3395,無線輪詢率 4KHz,有線輪詢率 8KHz,妥妥的旗艦游戲鼠標。
? 游戲性能實測
《賽博朋克 2077》在 1600P + 最高畫質下,幀率為 61fps,開啟光追后幀率降低至 25fps。開啟 DLSS 2 后幀率立刻提升到 65fps,而 DLSS 3 更是將幀率拔高到了 96fps,性能相比于開啟光追特效狀態下暴增 284%。
《巫師 3》在 1600P 最高畫質下,該游戲的幀率為 50fps。啟用光追,幀率降至 23fps。使用 DLSS 2 后,幀率提升至 51fps,而使用 DLSS 3 可將其提升至 80fps。
《暗黑 4》在 1600P + 最高畫質下達到了 91fps,在 DLSS2 下提升到了 178fps,但 DLSS 3 卻回落到了 155fps,說明這款游戲對 DLSS 3 的技術支持還有優化空間。
《星球大戰絕地武士:幸存者》在 1600P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幀率為 38fps,開啟光追畫質后為 35fps,開啟 DLSS 2畫質選項后,幀率回升至 78fps,開啟超高性能選項后,幀率在 101fps 左右。
《霍格沃茨之遺》在 1600P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幀率為 45fps,開啟光追畫質后為 26fps,開啟 DLSS 2 畫質選項后,幀率回升至 55fps,開啟超高性能選項后,幀率在 88fps 左右。
《瘟疫傳說:安魂曲》在 1600P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幀率達到了 36fps,開啟光追之后,幀率降至 26fps。啟用 DLSS 2 后,幀率提升至 55fps,使用 DLSS 3 則可將幀率提升至 76fps,比開啟光追時的性能強上 192.3%,甚至比不開光追還強上 111.1%。
《消逝的光芒 2:人與仁之戰》在 1600P 最高畫質下的幀率為 73fps,而啟用光追功能后則降至 45fps。但使用 DLSS 2 后,幀率提升至 91fps,而使用 DLSS 3 則可將其提升至 110fps。
《極限競速:地平線 5》在 1600P 最高畫質下擁有 85fps,光追畫質幀率下降到 75fps,DLSS 2 和 DLSS 3 分別達到了 96fps 和 108fps,幀率表現相當流暢。
? 光追衰減與 DLSS 提升
我把前面測試過的熱門 3A 大作的光追衰減、DLSS 2 / DLSS 3 提升數據做成一張表時,開啟光線追蹤之后,游戲幀率的性能最高下降 54% 以上,開啟 DLSS 2 后,很多時候已經抹平了性能差距,最大提升 122.86%。DLSS 3 在 DLSS 2 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賽博朋克 2077》這種游戲中,最大提升幅度高達 284%。
? 游戲功耗表現
在「功耗表現」方面,總體來看,雷神獵刃 16 游戲場景的整機功耗在 160-180W 之間波動。其中最大功耗在《霍格沃茨之遺》的光追畫質 + DLSS 2 下達成, GPU 功耗達到了 105.6W,CPU + GPU 功耗在 181.6W。
在 2024 年開年,雷神獵刃 16 推出 i9-13900HX + RTX 4060 可能部分小伙伴會覺得是新瓶裝舊酒。但當我實際測試之后發現雷神還真的憑借著飍散熱科技實現了性能的越級。
如無特殊說明,本文測試環境默認為 11-13°C 的密閉空間,BIOS 版本為 TP121T22,操作系統版本為Win11(23H2)、NVIDIA 顯卡驅動版本為 551.23,電源開啟高性能模式,顯卡設置為獨顯輸出、性能模式設置為狂暴模式。
? CPU 理論性能測試
雷神獵刃 16 搭載的是【13 代英特爾?酷睿? i9-13900HX 移動處理器】,隸屬于 Raptor Lake-HX 系列中的次旗艦型號,基于 Intel 7 工藝制程,采用全新異構設計,擁有 24 核心 32 線程,其中包括 8 個性能核心和 16 個能效核心,性能核單核最高睿頻可達 5.6 GHz,還配備 36MB 的 L3 緩存。
首先測試的是 CPU-Z 和 CINEBENCH 系列,新版本的 CPU-Z 已經可以單獨測試大小核心的表現了,所以我把英特爾酷睿 Ultra 移動處理器的全核、P-Cores、E-Cores 全部跑了一遍,便于大家理解它們三者的性能區別。
我拉取了同價位 8K 價位游戲本的 i9-13900HX 和 10K 價位游戲本的 i9-13980HX,可以看到雷神獵刃 16 的 i9-13900HX 相比于同價位同配置的游戲本,單核性能與多核性能都明顯更強,相較于 10K 旗艦游戲本也有一戰之力,可以實現越階挑戰。
通過「CINEBENCH R15 連續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雷神獵刃 16 的 i9-13900HX 釋放了 4449-4616cb 的性能區間,衰減率方面在 3.62%,相當穩定。相比于 8K 游戲本的 i9-13900HX,也有著明顯性能領先同時穩定性更好,這都離不開三風扇五熱管散熱模組的功能。
我也借助了一些專業軟件來測試 i9-13900HX 移動處理器的性能表現,數據匯總如下所示:
? GPU 理論性能測試
在 GPU 方面,雷神獵刃 16 的顯卡為「NVIDIA GeForce RTX?4060 Laptop GPU」,它基于 AD107 核心,擁有 3072 個 CUDA 內核,頻率在 2115-2370 MHz,擁有 8GB 128bit GDDR6 顯存,TGP 功耗 140W。
通過「3DMark 測試」可以看到 RTX 4060 在 Time Spy Extreme(DX12) 測試總分 5518 分,其中顯卡得分 5118 分;在Fire Strike Ultra (DX11) 測試總分 6353 分,其中顯卡得分 6130 分;Port Royal(光追)測試總分 6068 分。在 Speed Way(DX12)場景測試中,顯卡得分 2689 分。
我對比了下此前測試過的不同價位 RTX 4060 的游戲本數據,結果顯示雷神獵刃 16 性能明顯超越了 8K 的同價位游戲本顯卡性能表現,已經非常逼近萬元旗艦游戲本的顯卡性能,足以體現出獵刃 16 的質價比優勢。
我也借助了一些專業顯卡軟件來測試 RTX 4060 的渲染、建模性能表現,數據匯總如下所示:
? 整體性能
整體性能方面,雷神獵刃 16 在「PCMark10 EXTENDED」的基準測試場景中,總體得分 10983 分,基本功能得分 11221 分,生產力得分 10892 分,數位內容創作得分 14987 分,游戲得分 21644 分。「CrossMark」總分 2174 分,其中生產力得分 2076 分,創造性得分 2302 分,反應能力得分 2105 分。
? 烤機測試
最后,我們給雷神獵刃 16 安排三輪烤機測試,環境溫度在 11-13℃,看看性能釋放和發熱情況,首先進行「AIDA64 單烤 FPU」30 分鐘后,CPU 主頻穩定在 3.591GHz,CPU 封裝功耗在 110-.01W,溫度在 92℃。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30.6℃,位于轉軸處,D 面最高溫度為 32℃,位于底部轉軸出風處。
然后「單烤 FurMark(2560×1440)」30 分鐘,GPU 的平均核心頻率 2280MHz 左右,峰值功耗在 140W 左右波動,GPU 的溫度穩定在 63℃。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29.4℃,D 面最高溫度為 32.3℃。
最后在 30 分鐘的「AIDA64 FPU + FurMark 雙烤測試」,可以看到 CPU 主頻為 1.995GHz,溫度為 64℃,封裝功耗為 43.77W。而 GPU 的頻率為 2235MHz,功耗為 131.81W,溫度為 64℃。CPU + GPU 的總功耗為 174.227W 左右。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40.2℃,D 面最高溫度為 38.4℃。
總體來說,雷神獵刃 16 單烤 FPU 和 GPU 的曲線都相當穩定,雙烤 CPU + GPU 功耗能夠穩定在 175W,而且得益于三風扇五熱管的「飍散熱科技」,即使是負載最高的雙烤,CPU 和 GPU 平均溫度僅 60+℃,外殼最高溫度也僅僅 40℃ 出頭,這對于一款高性能的游戲本相當難得。
而且在噪音控制方面,雷神找了專業的檢測機構——優爾鴻信,測試了雙烤下的噪音、聲壓峰值噪音不過 47.1dB(A),而同一批送測相近配置的游戲本,噪音聲壓分別達到了 53.2-56.5dB(A),足以說明雷神獵刃 16 的三風扇五熱管模組不僅是降溫效果好,而且風扇還更安靜,屬實是越級堆散熱了,3A 游戲玩家終于不必在涼爽與吵鬧之間做選擇題了。
除了自帶的 230W(20V/11.5A)電源適配器外,雷神獵刃 16 還是市面上唯二支持 USB-C 140W(28V / 5A)快充的電腦,目前市面上諸如閃極、綠聯、Anker、酷鈦科都有類似的 140W 充電器 or 移動電源。甚至在 140W 供電方案下雙烤(電量>40%)能夠達到 35W + 80W,基本達到 RTX 3060 的水平,但當電量小于 40% 時,140W 也支持實現 35W + 35W 的表現了。如果你搭配的是 100W 的 PD 供電方案下也有 35W+30W 的表現,可以滿足辦公、影音等輕度辦公的場景需求。
經過本文的測評之后,我們來總結下雷神獵刃 16 2024 的使用體驗。盡管這款游戲本使用了去年的 i9-13900HX + RTX 4060 的旗艦 CPU + 高端 GPU 的方案,但通過飍散熱科技(三風扇五熱管)的加持和過硬的性能調校。不論是 CPU 還是 GPU 相比于 8K 同價位的游戲本都有了顯著的性能提升,作為學生黨應該會狂喜。
同時,飍散熱科技還為雷神獵刃 16 帶來 40℃ 的低發熱和 <48dB(A) 的低噪音兩大體驗優勢,這是傳統游戲本為了追求極致性能所難以規避的使用痛點。讓游戲玩家不必在強勁性能與吵鬧過熱之間做選擇題,晚上宿舍打游戲的同學再也不用擔心室友對于風扇噪音的嫌棄了,這是值得其他游戲本廠家學習跟進的地方。
最后我覺得雷神獵刃 16 還有如下【期待改進】之處:首先是視頻端口為 HDMI 2.1(TMDS),期待后續能夠升級到 FRL 版本,跑滿最大視頻帶寬。其次是希望 720P 的攝像頭能夠升級到 1080P,畢竟視頻會議等場景越來越多了。最后是希望燈效可以再亮一些、炫酷一些,向一線燈廠看齊。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們下期再見!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英特爾如期推出了新一代移動端處理器,但區別于往年強調的性能提升,今年側重的是能耗比與 AI 場景。輕薄本和全能本能夠從中獲益,提升續航,但對于側重性能的游戲本市場,特別是學生黨用戶就顯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了。
所以,相比于酷睿 Ultra 系列,去年的第 13 代英特爾酷睿 HX 系列反而更契合游戲本的性能場景了。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一款搭載了 i9-13900HX + RTX 4060 的雷神獵刃 16,給各位想要入手高質價比游戲本的同學們仔細測評一番。
除了配置之外,雷神獵刃 16 的亮點還在于搭載了三風扇五熱管的飍散熱科技。盡管目前市面上也逐步開始推出三風扇游戲本了,但主要面向 i9 + 4080 / 4090 的旗艦產品線,獵刃 16 明顯是在拿旗艦游戲本的散熱壓高端游戲本配置。
而且,雷神獵刃 16 的首發售價僅 7499 元,在性能上已經逼近 9-10K 的旗艦級游戲本水準,更關鍵的是它的發熱和噪音控制堪稱一絕,非常適合有一定預算的學生黨入手,花小錢辦大事才是我們永恒不變的宗旨。
首先,我們來看看雷神獵刃 16 2024 的外觀設計,雖然這款筆記本在命名上是全新系列,但你還是可以從設計語言上看到前輩們的傳承。
比如這個具備可變色 LED 燈的雷神 Logo、鋒利的刻線,都是雷神家族的經典外觀符號。
雷神獵刃 16 的 B 面屏幕部分采用了三面窄邊框設計,面板尺寸為 16 吋,屏占比還是不錯的。
屏幕面板為京東方 BOE0B87,分辨率 2560×1600,刷新率高達 240Hz,8bit 色深,屏幕亮度高達 500nits,還具備原生 5ms 高速響應、1200:1 對比度,并且支持全局 DC 調光,長時間使用不用擔心頻閃傷眼問題。可以說這塊面板是最契合 RTX 4060 游戲本的 2.5K LCD 屏幕了。
使用愛色麗 i1 Display Pro Plus 搭配 DisplayCAL 3 校色之后檢測后,這塊屏幕覆蓋了 96.4%sRGB 色域。屏幕實測亮度 500.1nits。伽馬曲線為 2.2 光度,白點為 6501K,同時對比度達到了913.1:1,色準表現方面,平均 △E = 0.17,最大 △E 差值為 0.78,面板數據優異。
屏幕上方的頂框分布著 720P 的攝像頭、狀態指示燈、陣列麥克風等;底框部分還有 THUNDEROBOT 的字樣,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辨識度。
C 面鍵盤區域為下沉式設計,擁有 1.8mm 長鍵程,鍵帽表面有抗指紋涂層,我這種硫酸手摸上去也不怎么打油。對于常年需要觸摸 WASD 的游戲玩家比較友好。
此外,雷神獵刃 16 的鍵盤具有獨立的數字小鍵盤和全尺寸的方向鍵,鍵盤還擁有三區的 RGB 背光,可以切換常亮、呼吸、多彩循環、流光溢彩的燈效。
觸控板在 C 面靠左的區域,主要是為了給方向鍵讓位,觸控板表面還可以看到一些精心設計的紋理和 BORN FOR GAMING 的字樣。
在左側掌托部分,還可以看到 intel Core、NVIDIA Geforce RTX、HDMI、Nahimic 音效等貼紙。
在「I/O 端口」方面,雷神獵刃 16 配備了 1 個 USB-C(10Gbps) ,3 個 USB-A(5Gbps) ,音視頻端口為 HDMI 2.1 TMDS + 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網口為千兆 RJ45 網口。
在筆記本電腦的 D 面,可以看到上方是散熱的柵欄,并在風扇、核心部件、硬盤區域都預留了開孔。四周還有不規則的軟膠墊腳分布在上下邊緣處,可以起到支撐防滑同時抬高底部的作用。最后在下方還有產品的信息、正版 Windows 標志等內容。
接下來我們卸下底部 11 顆十字螺絲后,借助撬片就可以輕松開蓋了,可以看到雷神獵刃 16 的內部構造,一大半的空間都留給了散熱模組,看著就讓游戲黨很安心。
這套超規格的散熱模組就是三風扇五熱管的「飍散熱科技」,風扇為兩大一小,兩顆主風扇為 12V + 214 葉片的游戲本級超大風扇,并且提供了全轉、高效、標準、安靜四種風扇模式。
輔助冷卻的小風扇則負責優化機體內部散熱風道,相較于傳統散熱模組,增加近 35% 的內部氣流,能讓硬盤或內存溫度降低 5 ℃左右。配合長達 1590mm 的高規格散熱銅管 + 高達 165680mm2 散熱面積的 292 片鰭片,可以分別對電腦的核心部件起到強效散熱作用。 雷神獵刃 16 還單獨設計了供電 MOS 與 PCH 散熱的熱管,不給核心散熱增加負擔。這一切的努力,都讓雷神獵刃 16 擁有了更加穩定的功耗釋放同時將發熱和噪音悉數控制在合理區間。
然后在內存方面,雷神獵刃 16 配備的是單根的「金泰克 16GB DDR5 5600MHz 內存」,便于用戶后期拓展。通過 AIDA64 測試可以看到,讀取速率為 47262MB/s、寫入速率為 39087MB/s、復制速率為 42439MB/s、時延 83.6ns。L3 Cache 的讀 / 寫 / 拷貝數據分別為 950.99GB/s、489.52GB/s、707.92GB/s,時延 16.1ns。
硬盤方面,雷神獵刃 16 擁有兩個硬盤位,主硬盤位在上方,默認配備的是來自西數的「建興 SSSTC CL6-8D1024 NVMe SSD」,容量為 1TB,使用的 PCIe 4.0 通道和 NVM Express 1.4 標準。可以看到硬盤的順序最大讀速在 6000MB/s,最大寫速在 5300MB/s。
同時雷神獵刃 16 還預留一個 PCIe 4.0 協議的 M.2 固態硬盤位,便于你后期擴容。對于游戲玩家而言,一個 3A 大作往往幾十上百 GB,大容量的倉庫盤位還是很有必要。
無線網卡方面,雷神獵刃 16 配備了「intel AX201 NGW 無線網卡」,擁有雙天線,支持 2.4GHz、5GHz 及6GHz(160MHz) 三個頻段,峰值帶寬 2.4Gbps,支持 Wi-Fi 6 信號,集成了藍牙 5.3。
最后在電池方面,雷神獵刃 16 搭載了 63Whr 的鋰離子電池組,配備了 230W(20V/11.5A)電源適配器。此外,雷神獵刃 16 還是市面上唯二支持 USB-C 140W 快充的電腦,這走在了絕大多數全能本輕薄本走的前列。
以上就是雷神獵刃 16 的外觀設計與內部構造了,總體來說整機的造型還是很有辨識度,既有對于傳統 911 系列的傳承,也有細節方面的設計語言創新,當然我還期待雷神能夠多一點配色,彰顯玩家個性。
接下來我們通過熱門的 3A 游戲測試,看看雷神獵刃 16 的 NVIDIA RTX 406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游戲體驗。為了規范測試流程,全部測試均采用屏幕原生分辨率 2560 × 1600 進行,DLSS 2 開啟高性能模式,DLSS 3 則是在 DLSS 2 基礎上打開幀生成(Frame Generation)和低延遲(Reflex)。
我搭配使用的鼠標也是雷神出品的 ML903 星閃龘紅款三模游戲鼠標,它是雷神的龍年限定款,也是全球首款搭載星閃技術的無線游戲鼠標,相比于傳統 2.4GHz 無線方案更加穩定抗干擾。ML903 的重量僅 68g,微動為凱華旗艦“白刃”,傳感器為 PAW3395,無線輪詢率 4KHz,有線輪詢率 8KHz,妥妥的旗艦游戲鼠標。
? 游戲性能實測
《賽博朋克 2077》在 1600P + 最高畫質下,幀率為 61fps,開啟光追后幀率降低至 25fps。開啟 DLSS 2 后幀率立刻提升到 65fps,而 DLSS 3 更是將幀率拔高到了 96fps,性能相比于開啟光追特效狀態下暴增 284%。
《巫師 3》在 1600P 最高畫質下,該游戲的幀率為 50fps。啟用光追,幀率降至 23fps。使用 DLSS 2 后,幀率提升至 51fps,而使用 DLSS 3 可將其提升至 80fps。
《暗黑 4》在 1600P + 最高畫質下達到了 91fps,在 DLSS2 下提升到了 178fps,但 DLSS 3 卻回落到了 155fps,說明這款游戲對 DLSS 3 的技術支持還有優化空間。
《星球大戰絕地武士:幸存者》在 1600P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幀率為 38fps,開啟光追畫質后為 35fps,開啟 DLSS 2畫質選項后,幀率回升至 78fps,開啟超高性能選項后,幀率在 101fps 左右。
《霍格沃茨之遺》在 1600P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幀率為 45fps,開啟光追畫質后為 26fps,開啟 DLSS 2 畫質選項后,幀率回升至 55fps,開啟超高性能選項后,幀率在 88fps 左右。
《瘟疫傳說:安魂曲》在 1600P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幀率達到了 36fps,開啟光追之后,幀率降至 26fps。啟用 DLSS 2 后,幀率提升至 55fps,使用 DLSS 3 則可將幀率提升至 76fps,比開啟光追時的性能強上 192.3%,甚至比不開光追還強上 111.1%。
《消逝的光芒 2:人與仁之戰》在 1600P 最高畫質下的幀率為 73fps,而啟用光追功能后則降至 45fps。但使用 DLSS 2 后,幀率提升至 91fps,而使用 DLSS 3 則可將其提升至 110fps。
《極限競速:地平線 5》在 1600P 最高畫質下擁有 85fps,光追畫質幀率下降到 75fps,DLSS 2 和 DLSS 3 分別達到了 96fps 和 108fps,幀率表現相當流暢。
? 光追衰減與 DLSS 提升
我把前面測試過的熱門 3A 大作的光追衰減、DLSS 2 / DLSS 3 提升數據做成一張表時,開啟光線追蹤之后,游戲幀率的性能最高下降 54% 以上,開啟 DLSS 2 后,很多時候已經抹平了性能差距,最大提升 122.86%。DLSS 3 在 DLSS 2 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賽博朋克 2077》這種游戲中,最大提升幅度高達 284%。
? 游戲功耗表現
在「功耗表現」方面,總體來看,雷神獵刃 16 游戲場景的整機功耗在 160-180W 之間波動。其中最大功耗在《霍格沃茨之遺》的光追畫質 + DLSS 2 下達成, GPU 功耗達到了 105.6W,CPU + GPU 功耗在 181.6W。
在 2024 年開年,雷神獵刃 16 推出 i9-13900HX + RTX 4060 可能部分小伙伴會覺得是新瓶裝舊酒。但當我實際測試之后發現雷神還真的憑借著飍散熱科技實現了性能的越級。
如無特殊說明,本文測試環境默認為 11-13°C 的密閉空間,BIOS 版本為 TP121T22,操作系統版本為Win11(23H2)、NVIDIA 顯卡驅動版本為 551.23,電源開啟高性能模式,顯卡設置為獨顯輸出、性能模式設置為狂暴模式。
? CPU 理論性能測試
雷神獵刃 16 搭載的是【13 代英特爾?酷睿? i9-13900HX 移動處理器】,隸屬于 Raptor Lake-HX 系列中的次旗艦型號,基于 Intel 7 工藝制程,采用全新異構設計,擁有 24 核心 32 線程,其中包括 8 個性能核心和 16 個能效核心,性能核單核最高睿頻可達 5.6 GHz,還配備 36MB 的 L3 緩存。
首先測試的是 CPU-Z 和 CINEBENCH 系列,新版本的 CPU-Z 已經可以單獨測試大小核心的表現了,所以我把英特爾酷睿 Ultra 移動處理器的全核、P-Cores、E-Cores 全部跑了一遍,便于大家理解它們三者的性能區別。
我拉取了同價位 8K 價位游戲本的 i9-13900HX 和 10K 價位游戲本的 i9-13980HX,可以看到雷神獵刃 16 的 i9-13900HX 相比于同價位同配置的游戲本,單核性能與多核性能都明顯更強,相較于 10K 旗艦游戲本也有一戰之力,可以實現越階挑戰。
通過「CINEBENCH R15 連續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雷神獵刃 16 的 i9-13900HX 釋放了 4449-4616cb 的性能區間,衰減率方面在 3.62%,相當穩定。相比于 8K 游戲本的 i9-13900HX,也有著明顯性能領先同時穩定性更好,這都離不開三風扇五熱管散熱模組的功能。
我也借助了一些專業軟件來測試 i9-13900HX 移動處理器的性能表現,數據匯總如下所示:
? GPU 理論性能測試
在 GPU 方面,雷神獵刃 16 的顯卡為「NVIDIA GeForce RTX?4060 Laptop GPU」,它基于 AD107 核心,擁有 3072 個 CUDA 內核,頻率在 2115-2370 MHz,擁有 8GB 128bit GDDR6 顯存,TGP 功耗 140W。
通過「3DMark 測試」可以看到 RTX 4060 在 Time Spy Extreme(DX12) 測試總分 5518 分,其中顯卡得分 5118 分;在Fire Strike Ultra (DX11) 測試總分 6353 分,其中顯卡得分 6130 分;Port Royal(光追)測試總分 6068 分。在 Speed Way(DX12)場景測試中,顯卡得分 2689 分。
我對比了下此前測試過的不同價位 RTX 4060 的游戲本數據,結果顯示雷神獵刃 16 性能明顯超越了 8K 的同價位游戲本顯卡性能表現,已經非常逼近萬元旗艦游戲本的顯卡性能,足以體現出獵刃 16 的質價比優勢。
我也借助了一些專業顯卡軟件來測試 RTX 4060 的渲染、建模性能表現,數據匯總如下所示:
? 整體性能
整體性能方面,雷神獵刃 16 在「PCMark10 EXTENDED」的基準測試場景中,總體得分 10983 分,基本功能得分 11221 分,生產力得分 10892 分,數位內容創作得分 14987 分,游戲得分 21644 分。「CrossMark」總分 2174 分,其中生產力得分 2076 分,創造性得分 2302 分,反應能力得分 2105 分。
? 烤機測試
最后,我們給雷神獵刃 16 安排三輪烤機測試,環境溫度在 11-13℃,看看性能釋放和發熱情況,首先進行「AIDA64 單烤 FPU」30 分鐘后,CPU 主頻穩定在 3.591GHz,CPU 封裝功耗在 110-.01W,溫度在 92℃。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30.6℃,位于轉軸處,D 面最高溫度為 32℃,位于底部轉軸出風處。
然后「單烤 FurMark(2560×1440)」30 分鐘,GPU 的平均核心頻率 2280MHz 左右,峰值功耗在 140W 左右波動,GPU 的溫度穩定在 63℃。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29.4℃,D 面最高溫度為 32.3℃。
最后在 30 分鐘的「AIDA64 FPU + FurMark 雙烤測試」,可以看到 CPU 主頻為 1.995GHz,溫度為 64℃,封裝功耗為 43.77W。而 GPU 的頻率為 2235MHz,功耗為 131.81W,溫度為 64℃。CPU + GPU 的總功耗為 174.227W 左右。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40.2℃,D 面最高溫度為 38.4℃。
總體來說,雷神獵刃 16 單烤 FPU 和 GPU 的曲線都相當穩定,雙烤 CPU + GPU 功耗能夠穩定在 175W,而且得益于三風扇五熱管的「飍散熱科技」,即使是負載最高的雙烤,CPU 和 GPU 平均溫度僅 60+℃,外殼最高溫度也僅僅 40℃ 出頭,這對于一款高性能的游戲本相當難得。
而且在噪音控制方面,雷神找了專業的檢測機構——優爾鴻信,測試了雙烤下的噪音、聲壓峰值噪音不過 47.1dB(A),而同一批送測相近配置的游戲本,噪音聲壓分別達到了 53.2-56.5dB(A),足以說明雷神獵刃 16 的三風扇五熱管模組不僅是降溫效果好,而且風扇還更安靜,屬實是越級堆散熱了,3A 游戲玩家終于不必在涼爽與吵鬧之間做選擇題了。
除了自帶的 230W(20V/11.5A)電源適配器外,雷神獵刃 16 還是市面上唯二支持 USB-C 140W(28V / 5A)快充的電腦,目前市面上諸如閃極、綠聯、Anker、酷鈦科都有類似的 140W 充電器 or 移動電源。甚至在 140W 供電方案下雙烤(電量>40%)能夠達到 35W + 80W,基本達到 RTX 3060 的水平,但當電量小于 40% 時,140W 也支持實現 35W + 35W 的表現了。如果你搭配的是 100W 的 PD 供電方案下也有 35W+30W 的表現,可以滿足辦公、影音等輕度辦公的場景需求。
經過本文的測評之后,我們來總結下雷神獵刃 16 2024 的使用體驗。盡管這款游戲本使用了去年的 i9-13900HX + RTX 4060 的旗艦 CPU + 高端 GPU 的方案,但通過飍散熱科技(三風扇五熱管)的加持和過硬的性能調校。不論是 CPU 還是 GPU 相比于 8K 同價位的游戲本都有了顯著的性能提升,作為學生黨應該會狂喜。
同時,飍散熱科技還為雷神獵刃 16 帶來 40℃ 的低發熱和 <48dB(A) 的低噪音兩大體驗優勢,這是傳統游戲本為了追求極致性能所難以規避的使用痛點。讓游戲玩家不必在強勁性能與吵鬧過熱之間做選擇題,晚上宿舍打游戲的同學再也不用擔心室友對于風扇噪音的嫌棄了,這是值得其他游戲本廠家學習跟進的地方。
最后我覺得雷神獵刃 16 還有如下【期待改進】之處:首先是視頻端口為 HDMI 2.1(TMDS),期待后續能夠升級到 FRL 版本,跑滿最大視頻帶寬。其次是希望 720P 的攝像頭能夠升級到 1080P,畢竟視頻會議等場景越來越多了。最后是希望燈效可以再亮一些、炫酷一些,向一線燈廠看齊。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