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典表作為歷史悠久的頂級腕表品牌,自1846年創立以來,就一直處于制表技術的前沿。對技術的探究、對匠心的追求一直是品牌孜孜前行的制造之源。琺瑯彩、經理人、Freak、航海系列、天文三部曲.....種種珍貴時計無不代表著雅典表對全新質材、創意奇想和創新技藝的不懈追求。而Freak奇想系列更是雅典表對創新的最好詮釋,自2001年一經問世便震撼表界,開啟了制表工藝的新篇章,多年來,Freak的創新之旅從未停下腳步,種種奇想時計已經成為品牌獨特的象征,近期,Freak大爆發,接連推出“奇想入門之選”的Freak X,以及概念版的技術前鋒Freak NeXt,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Freak的奇想魅力。

    - Freak X前傳 -

    2001年,在絕大多數人對陀飛輪還是一頭霧水的時候,雅典就推出了卡羅素機制Freak,使用的材料也是那個年代的人聞所未聞的;也正是在2001年,Opus系列登上歷史舞臺,“怪表”成為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制表業發展的標志,各路英雄豪杰推出的各種機械玩具和機械藝術品將現代制表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即使不是表友,對層出不窮的新奇特表款也不會陌生,它們占據著各種奢侈品和Lifestyle,面向商務人士的媒體封面,襯托著網絡經濟時代的繁榮和喜悅。

    2001年,雅典推出的初代Freak

    當年無論陀飛輪還是卡羅素,都是技術的最高端,不過卡羅素作品一直鳳毛麟角,現在回想起來,雅典的Freak和寶珀是讓卡羅素技術重返人間的功臣。那個年代,德國上網還是AOL,速度很慢,看視頻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微信,朋友之間互通有無就是Email和電話,其實主要還是電話,和國內SMS(短信)一條一元錢,資深表友應該不會陌生。后來見到實物,感覺和見到外星人差不多,原來表還可以這樣,對品牌的敬意無以言表。直觀地說,Freak好像一條魚躺在表盤上轉,這條魚自己就是機芯,無需指針,魚頭、魚尾兼具指針功能,妙不可言,連續看了幾個小時,愛不釋手。

    初代Freak的機芯UN-01

    Freak的幾大特征從第一款就已奠定,包括無表冠設計,硅材質擒縱(背后還有LIGA技術的引入),無需潤滑,也不用擔心磁化。而硅材質這種廉價的材料有沒有進入高級制表的必要,更是掀起了制表業和表友間的熱議,考慮到雅典不菲的價格,這個問題更加引人注目。直到后來至尊也加入硅材質陣營,大玩家應該是接受硅材質了。

    接下來的18年,雅典猶如不知疲倦的藝術家,Freak一代又一代,層出不窮,每一代都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技術進步,其中一些對制表業的影響可能要等到若干年以后才能顯現出來。

    - 2007年:InnoVision -

    InnoVision在2007年推出之前,Freak基本上保持不到2年推出一項新技術的業界領先優勢,但到了InnoVision則一口氣推出了10項新技術,一騎絕塵。其中有多項技術都是拜材料技術的進步所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硅材質雙向擒縱機構(Silicium Dual Ulysse escapement)。

    計時是鐘表業的核心,擒縱是計時的核心,1980年代以后,隨著同軸擒縱商業化的發展,叉瓦式擒縱千人一面的格局被打破,不考慮售后維護的因素,其他各種擒縱都蠻有看點,這個雙向擒縱機構也是雅典多年錘煉的技術之一,2007年出現在InnoVision中的雙向擒縱機構實際上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版本,已經歷經近10年的改進。雙博士Ludwig Oechslin與Lucas Humair早在1999年就基于同軸擒縱提出了雙擒縱的設計,基本思路就克服同軸擒縱在一個震蕩周期內左右不平衡的問題,兩個擺輪對稱排列,極為巧妙,體現了雙博士Oechslin一貫以來的以巧破千斤的風格。相信讀者之中理工類的大牛一定不少,從工程學角度來說,功能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是簡單的結構疊加可以辦到。1999年的第一代版本,與后續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擒縱齒輪輪齒的設計,這是判斷幾代雙向擒縱的最顯著特征。另外就是材料,這個雙向擒縱,可以使用硅、硅加鉆石鍍層,還有鎳磷合金,Freak作為雅典展示新技術的窗口和試驗田,硅材質自然在情理之中。2007年看到硅材質的感覺,有點像在街上看到特斯拉,又新奇又充滿疑慮。輪齒設計特殊,還有齒數也不同,18齒,比最初的版本少,比改進版多,核心只有兩點,提升能量傳輸的效率,還有速率,這樣的設計,升角只有30°,頻率提高到4赫茲(28,800),計時精度的提高自不待言,不過以后要繼續提升,就像前面說的,涉及到精深的工程學知識,估計系統的方方面面還有變化,也許2021年Freak 20周年的時候會有全新設計的雙向擒縱推出。

    搭載于2007 InnoVision版的硅雙向擒縱機構搭載于2007 InnoVision版的硅雙向擒縱機構

    讓雅典新技術成為可能的是硅材料技術,雙向擒縱包括多個一體成型的零部件,每個都是以前的技術看來匪夷所思的東西,細節很多,不再一一贅述,不過這個雙向擒縱蘊含了很多設計思想在其中,對擒縱技術感興趣的朋友建議多研究多思考,保證對擒縱的理解可以更上一層樓。

    - 2010年:Freak Diavolo -

    估計表友們早已發現了,Freak卡羅素機制60分鐘走一周,做分鐘顯示,還有小時顯示,但是沒有秒針。陀飛輪機制簡單加個指針就可以變成秒針,比如Greubel Forsey(高珀富斯)。日常生活還是需要秒針計時的,所以,這次Freak Diavolo加入了秒顯示功能,實用的同時還頗具觀賞性。紅色秒針箭頭,紅色刻度,頗有高科技的時尚感,個人感覺和RM(RICHARD MILLE,里查德米爾)一起可以引導高級制表市場的科技潮了。

    只是,這個設計不知為何沒有延續下來,也許是感覺秒針設計喧賓奪主了?不得而知。

    - 2013年:Freak Cruiser -

    Freak Cruiser產品從設計上具有分水嶺意義,所以特別談一下。

    從這款作品開始,整個卡羅素機制的橋板設計為之一變:鏤空加有力的線條,神似船錨,契合了品牌的航海主題和特色,終于與其他產品線的航海設計元素合流了,Freak在設計上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感覺。另外表外圈又重新設計,將原來齒輪設計變成裝飾性花紋,外圈以幾個大的波浪型齒代替,線條更加清爽,也更有海洋味道。

    - 2015年:Freak Lab -

    Freak Lab將線條的簡潔明快進一步提升,是目前最為清爽的作品。撇開技術不談,這款作品的設計,筆者個人認為甚至超過現在的作品,十分耐看。Lab的卡羅素機制實際上也進行重新設計,將零件數量進行了簡化,這個也是現代機械工程的設計思想之一——盡量減少零部件的數目,化繁為簡,當然對設計和加工的精度要求更高了,所以技術必然是整體進步,腕表體現的,也是工業的整體水準。重新設計的卡羅素機制和機芯,看上去就像一排串聯的齒輪在完美和諧地協力工作,簡簡單單,最不簡單,背后凝聚的制表師的智慧和設計團隊的心血令人肅然起敬。

    Freak Lab表盤4點位是日歷窗口

    這款還是迄今為止第一款擁有日歷功能的作品,與此前的秒針設計一樣,都是暫時沒有續作推出,也許未來Freak增加復雜功能的時候,會有Freak年歷甚至萬年歷,這個想想就很誘人,相信品牌也會有計劃。

    - 2017年:InnoVision 2 -

    本來InnoVision 2是計劃單獨寫一篇的,因為品牌罕見地一口氣在這款作品里推出了10種技術,十全十美,十全武功,十全大補……看來全人類的想法都差不多。細節不多說,這款作品中,硅材質是重頭戲,包括玻璃,其實也是二氧化硅,還是硅。當時得到這款作品的消息,感覺應該是Freak迄今為止動作最大的一次了,而且與卡地亞的概念性作品不同,這款感覺比較接地氣,可以很快市場化。接下來幾年,應該是各項技術逐項體現在新款中,就像前面提到的InnoVision 1(也是10大創新,后來7項進入量產)。InnoVision 2在其10年后推出,也有呼應前作的意味。這10年,雅典攜新材料與技術之威,乘風破浪,精彩不斷。

    林林總總的新技術之中,最為引人注目是這次時間的顯示變成了雙元系統,也就是1到11和11到23,可以方便區分是午前am,還是午后pm,實用又好玩,舉手投足,就是要與眾不同。除了辨識度極高的時間顯示功能,不那么顯而易見的技術革新實際上更加震撼。比如Grinder自動上鏈機制(“磨床”)。這個自動上鏈系統看上去好像一個由彈簧片構成的正方形,每一邊的一點形變都可以轉換為勢能,這個比傳統的自動舵系統靈敏的多,當然價格也高很多,實際上二者兼顧的作品就是2019年的 Freak X,稍后詳細介紹。其實還有一個讓造價提高的地方,就是雙恒動力裝置(Dual Constant),這個是給雙擒縱錦上添花的裝置,硅材質薄片充當彈簧,猶如刀鋒,其穩定的物理特征保證了動力的穩定輸出。另外這個雙恒動力的“力道”是可以調節的,筆者還沒有親自試驗過,恒動力調節屬于前無古人的技術,著實令人著迷,只能期待日后有機會訪問雅典工廠的時候,單獨和工程師交流了。

    硅材質擺輪輕若無物,為了增加動量加上了貴金屬配重,并按照品牌Logo的形式進行了加工,本身就是別致的藝術品,筆者甚至想過,這個擺輪完全可以放大做成藝術品,專供死忠們珍藏(炫耀)。

    - 2018:Freak X -

    個人覺得,Freak X與AP愛彼的Code 11.59頗多神似之處,從中可以看到瑞士大牌對未來市場的理解和認識,設計清爽而又活力十足,技術不追求最高,在技術與價格之間尋求平衡,對年輕一代表友格外有吸引力。雖然是品牌的入門款,不過這個設計還有這么有競爭力的價格,成為品牌的主力也許只是時間問題。技術強勢的Vision和Out大幾十萬的價格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因為價格的高高在上,讓這款作品頗為冷寂,令人倍感陌生,以至于經常有人戴錯方向。以后可以用這個來作為資深表友的試金石,是不是Vision戴錯了方向。

    增加的表冠,其實是這款作品辨識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爭議最多的地方,到底是增加了方便易用性,還是成為廉價產品的標志,總之,突兀的表把撩動了很多人的心弦。至于技術層面,融合了UN-118(自動舵+硅基鉆石晶體生長技術DIAMonSIL)與UN-250(“磨床”自動上鏈系統,成本奇高)雙重技術,走了個兼顧技術與價格的“親民”路線(當然是相對而言),與Hublot的基礎款差不多了。另外Freak X中有一款的表殼為Carbonium?,本質是一種7微米結構的碳纖維,屬于目前航空航天領域的新材料,將“黑炭頭”時代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因為媒體的相關報道已經鋪天蓋地,就不再啰嗦了。

    配合產品的發布,品牌還為X寫了一份宣言,表明心跡,X代表了一切未知,非特定或可變元素如:探索(Xploration),非凡(Xtraordinary),超越(Xcess),體驗(Xperience),激情(Xcitement),極限(Xtreme)和復雜(compleX),怎么樣,讀到這里,有沒有入手的沖動?

    - Freak X 番外篇:硅片鑲嵌藝術 -

    2019年推出的Freak X系列作品之中,硅片鑲嵌藝術(Silicium Marquetry)頗為驚艷,由于它的貢獻,硅材質第一次成為藝術,而不是干巴巴的技術。大概120片由等離子加速器切割的硅片,用類似馬賽克鑲嵌的工藝進行組合,如同立方體一般線條凌厲,隨著表盤角度的變化,呈現熠熠生輝,棱角分明的視覺效果,冷峻又有點神秘莫測。當年愛馬仕有草編表盤(當然那個草大有來頭,以后詳談),而今有了硅材質編織表盤,作為時計的臉面,越來越有看頭。

    - 2019年的技術前鋒:Freak NeXt -

    Freak NeXt是一款概念性作品,只有一枚,擒縱系統采用被品牌稱為“飛行振蕩器”(Silicium flying balance)的又一代全新設計的擒縱系統,可以比肩二代浮動陀飛輪,還有品牌自己的飛行錨式擒縱,其實這里筆者還是要啰嗦一下flying,這個翻譯為“浮動”更加傳神,可以準確表達出那個懸浮在空中的狀態(當然這個是筆者的一家之言)。

    這個奇妙的擒縱系統充分挖掘硅材質的物理特征,只有具有彈性的連接點,沒有傳統的軸心,只有一個力學上的“虛擬”軸心,自然沒有摩擦,無需潤滑,所以可以輕松達到12赫茲的高頻,86,400次每小時,不知道會不會有輕微的嗡嗡聲,因為表殼內部畢竟不是真空,一點點空氣阻力應該還是有的。也許下一代Freak X就可以見到這個新技術,到時候一定要仔細研究一番。

    從硅材質擒縱到硅材質恒動力,再到飛行錨式擒縱(浮動錨式擒縱),到今天的飛行振蕩器(浮動振蕩器),甚至硅材質鑲嵌,雅典展現了瑞士制表業強勁的創新能力,還有生機勃勃的活力。制表業強調傳統,但并不拒絕擁抱未來,理解過往才能面對未來,雅典可稱表率。

    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一輛SUV如果具備征服山河的磅礴氣勢,那么它就沒有游覓都市的溫柔細膩,就像古人曾云: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然而途銳的出現,顛覆了大家對傳統大眾的認知。既能行走山野如履平地,又能穿梭車龍揮灑自如,這大概就是魚與熊掌都收獲囊中了。你可以想象,一輛越野與舒適性兼備的豪華SUV,有面子又有實力,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精英人士怎能不喜愛?大眾途銳多年來有著輝煌的戰績成就,本身就是豪華SUV領域不可多得的多面全能手,這一次帶來的第三代全新車型更是升級了科技化、智能化裝備,將帶給你無與倫比的道路、越野駕駛體驗。

      縱觀目前中國汽車市場,越野市場萎縮是隨著城市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以前名噪一時的各個越野明星例如:悍馬、路虎衛士、帕杰羅等,現在都幾乎銷聲匿跡了,而途銳作為曾經的“越野大戶”,也在慢慢地向城市屬性靠攏,豪華舒適被重點強調。

      得益于輕量化新材料的應用(鋁材與高科技鋼材的混合材料結構),途銳車身重量相比上代就減輕了71kg,然而車長增加了77mm,寬度增加了44mm,這不僅對空間舒適性有很大提高,還有利于操控性能以及燃油經濟性。

      12英寸可自定義式全液晶儀表、15英寸彩色觸摸屏搭載的Discover Premium信息娛樂系統以及HUD抬頭顯示,構成未來感十足的數字化駕駛艙。15英寸超大互動屏幕支持娛樂需求的同時更可實現手勢觸控、語音控制等多種交互操作,讓未來觸手可及。

      全輪轉向系統使得途銳的靈活性及穩定性得到了全面提升。在低速轉向時,后輪將自動與前輪反向轉向,以減少轉彎半徑;當高速行駛時,后輪將自動與前輪同向轉向,變道將更加輕松、穩定。

    全新一代途銳外觀

    豪華旗艦SUV氣派

      大眾車型的前臉設計風格相信大家都挺熟悉,千篇一律的套娃臉讓你傻傻分不清。到了第三代途銳,前臉雖然還是那一堆線條組成的,卻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許多精致細節的搭配突顯出不凡的魅力效果。整體的風格要比上代圓潤的設計顯得更陽剛,旗艦的氣場也更強烈,仿佛像是圓潤壯漢化身為精裝大叔。

      高低配車型的前臉有所差異,頂配車型使用R-LINE套件,兩側碩大的真導流口進一步優化了空氣動力學表現,整體霸氣不少。

    內飾

    數字化駕駛艙

      途銳內飾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字,大眾將它命名為“Innovision Cockpit”數字駕駛艙,從設計外觀上來看,像是大眾Arteon和奧迪A7的結合體,但這卻是全新的途銳車艙。傾向于駕駛員的15英寸中控大屏集合了大部分的功能,幾乎取代了所有的物理按鍵,表現足夠前衛,這點在一向比較保守的大眾車型上是相當難得的。

      Discover Premium信息娛樂系統整體操作邏輯十分流暢,支持蘋果Car Play功能還有4G WIFI功能。途銳還首次搭載了“眾行家”系統,“眾行家”車聯網服務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大眾造車理念完美結合,為使用者提供7天24小時不間斷在線服務。隨時隨地解答出行疑惑,推薦精彩行程,以貼心服務讓每段旅程與眾不同。

      強勁的越野能力給途銳帶來31度最大爬坡能力、35度最大側傾角、550毫米最大涉水深度以及258毫米的最高離地間隙,10種駕駛模式包含5種越野模式與5種公路模式選擇,無論身處城市或是戶外,全面覆蓋多種復雜路況與駕駛環境,處理多種路況得心應手。

    空間

    有所改良的駕駛體驗

      途銳在車長、車寬方面都有一定提升,因此空間進一步增大,無疑給駕乘者更舒適的活動空間。座椅填充物以及承托性都有所改良,不像以前那樣硬梆梆,頂配的前排座椅還配備按摩功能,在日常出行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松一松簡直太棒了。

    城市道路體驗

    舒適性提高,動力充沛

      試駕體驗的這款途銳搭載了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能爆發出340PS的最大馬力和450N·m的峰值扭矩,官方百公里加速更是達到了5.9秒,動力十分強悍。原本以為大馬力轎跑才會有開飛機的感覺,但是當你踩下3.0T V6途銳的油門時,你會發覺這才是開飛機,而且還是飛機中的戰斗機。變速箱方面,都是提供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配備運動檔以及手動換擋模式。

      途銳提供了5種公路駕駛模式,即Eco、Comfort、Normal、Sport、Inpidual,選擇相當豐富,力求滿足不同人的需求。不同模式下,除了換擋邏輯不同外,懸掛的軟硬也會有所調整,最直觀的是舒適與運動模式下,懸掛的性格有著較明顯的區別,很好地迎合不同的駕駛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途銳依然保持了隔音方面在這個級別應有的水準。首先,日常駕駛對于底盤的噪音抑制到位,即便是發動機的噪音也隔絕的比較徹底,車廂靜謐性表現不錯,這時聽著730瓦有著14個揚聲器的丹拿音響才是享受。

    輕越野挑戰

    打遍郊區山路無敵手

      途銳搭載的是大眾4MOTION恒時四驅系統,最高可傳輸1000牛?米的驅動扭矩。帶有非對稱動態扭矩分布功能的自鎖差速器作為車輛前后軸的分動箱。最高70%的驅動扭矩可傳送至前軸,最高80%的驅動扭矩可傳送至后軸。駕駛者可以從娛樂信息系統和/或4MOTION恒時四驅系統主動控制的相關菜單中選擇越野自動、雪地、砂石、崎嶇碎石以及越野增強五種越野模式。

      3.0T加8AT的動力總成應對郊區或者一般的野外山路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只要不是太極端的路況,途銳都可以帶你輕松越過。

      途銳有一個好處就是駕駛者不懂越野也沒關系,只需要在4MOTION恒時四驅系統主動控制菜單中選擇越野模式,然后將車身高度調到最高,它就會幫你準備好一切,你就當作平常路開車一樣就可以了。

    總結

    既有舒適性也能去越野

      如果說以前的途銳是人猿泰山的話,那第三代途銳就是成功穿上西服的人猿泰山,將野性與智慧完美結合在一體。外觀帶有大眾典型的設計元素,并且兼具美式風格,整體外表低調內斂;Innovision駕駛艙融入大量科技化、智能化的元素;10種駕駛模式搭配4MOTION恒時四驅系統兼顧城市道路與越野均衡之道。可能有人會說SUV肯定會有點偏科,但途銳卻能做到樣樣俱到,而且不輸同級別其他品牌車型,大概這就是順應時下年輕化、智能化的需求吧,滿足人們享受舒適又能釋放自我的愿望。(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馬俊杰)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